藏傳直貢噶舉寶吉祥佛法中心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24年12月29日

臺北寶吉祥佛法中心與會大眾遵從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指示,恭敬聆聽 仁波切於2002年12月22日「佛法難聞」與2002年12月29日「如何正確修四加行的心態」的法帶。

假如因為犯錯被上師罵而懺悔不再做,反而比那些持戒而傲慢的人好,因為知錯就不會墮入魔道。所以我們要對持戒的人常行隨喜,而感覺自己也能持戒。我們也要常常懺悔及隨喜,還沒成佛的一天都要懺悔,我也都還在懺悔,因為還沒能成佛去利益眾生,所以有錯。怎麼報佛恩呢?不是做些供養就叫報恩,真正的報恩是完全照佛所講的方式,學習佛法利益眾生,為眾生而成佛,才是真正報恩的心。

懺悔很重要,若你們認為自己沒錯,懺悔只是為了過好日子,這個懺悔是錯的,也沒有任何用處。你們的懺悔是希望冤親債主不找你們麻煩,希望迴向給冤親債主,讓他們離開你。我反而求他們不要離開,既然我要度眾生,為什麼不先度我的冤親債主?這麼多冤親債主讓你度,你不度,度那些跟你沒因緣沒關係的,對嗎?外面很多對懺悔的錯誤解釋,很多說消業是趕冤親債主走,因為你懺悔的力量,所以他們走了,不是的!懺悔的力量讓冤親債主停止干擾,但他們都還在,因為你還沒成佛,他們還不能跟你一起成佛。若能真正用心學佛利益眾生,這些冤親債主反而會變成你的護法。要清楚,不要每天糊里糊塗的懺悔說冤親債主離我身,這很可怕,這是巫術。既然要學金剛乘,就要了解金剛乘是佛的心是:為了眾生而吃苦毫無怨言。所以我們生病或發生狀況是正常的,因為還沒成佛,冤親債主稍微給我們一點刺激要我們快點修,否則來不及了。不要以為學佛之後什麼事都不關我的事,因為你還沒成佛,不可能沒事。釋迦牟尼佛這世成佛都還有九個難,他頭疼、被丟石頭、被人毀謗、吃馬糧等,這都是他果報的顯現。你們希望沒事,有可能嗎?

學佛是讓我們離生死,了解真正的道理後學佛才會上路。有時候你們生病,我修法讓你們的病好轉甚至會好,不是要讓你們過好日子,不是讓你們多賺點錢,或是照顧小孩,而是延你們的壽,讓你們用有限的生命在這一生成就覺悟,解脫生死。我們做上師的每天都要祈求自己能夠長壽,不是為了想活下去,而是因為要開悟成佛果利益眾生,所以需要時間。人壽很短且無常,所以需要佛菩薩幫忙,讓這一生能夠做到,不要再來,不要再浪費時間,假如再來絕對要菩薩身才來。要修到菩薩果位,不是嘴巴講講就可以。

所以你們要隨喜、要懺悔,看到任何人做了一點點利益眾生的善事都要感謝他,一點點小事都要讚嘆他,就算嘴巴不會講,至少心中要隨喜。對持戒的人隨喜,你就跟他持的戒在同樣的功德大海裡面。為何在家眾要禮讓出家眾?因為他們持清淨戒,生活就在戒律裡面,而你們沒做到,這就是隨喜。不是因為出家身分比你高、比你大、比你厲害。隨喜包括禮讓他人,對他人有恭敬心。今天挨罵知道是為什麼了吧!所以我們要常行懺悔及隨喜。

我們就算這一生修出很大的福報,讓我們能生到天道,但也不是說能解脫生死。《華嚴經》有說,得人身甚為稀有,得清淨圓滿有暇更為稀有。所以我們得人身不是這麼簡單,讀書、畢業、結婚、生小孩、拚事業都只是人生的過程,只是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需要做的事情,而非我們所要追求、需求的。真正人的生命,不是這樣子來浪費的。事實上,眷屬多、事業多不是一件好事,得這個身體是給我們修行的。修行是根據個人的緣,不一定現出家相才是真正的修行。

這裡所說的中土,本來是指印度的菩提迦耶——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地。我們若五根不具備,就不可以成為受戒之器,也沒有聞思修的善緣。所以戒中有很多道理都是為了讓我們有因緣學習佛法。有些出生的地方不好,例如出生就是打獵、捕魚,或是在養殖業。很多信眾一看就是殺業很重,他們常常會說:「沒辦法,我們就是這樣子。」會這樣說就是沒懺悔心,他們認為生來就是這樣子,所以沒懺悔心,不接受因果和因緣。我常告訴他們,不是生來這樣就是這樣,也許過去世作很多惡業,讓他們這一生繼續行惡,但可以改變。因緣不具備或善緣不足,就會生在惡地。生在青樓的子孫(就是那些做淫業的小孩),或者從小就學外道,身、口、意三門與佛法違背,這些人很難聽聞佛法,很容易做到五無間罪。不管外道講得多殊勝多厲害,也無法幫助你脫離輪迴與惡道。所以我們對佛陀的教導要完全相信,這叫做五個自圓滿

另外,龍樹菩薩有說五個他圓滿佛出世及四教法,教法安住隨行眾,為他之故心慈愛。這是說我們生在有佛的時候,雖然我們見不到佛,但佛法現在還留下來,還有很多大德不斷弘揚佛法,佛以及這些弘揚佛法的大德用最慈愛的心給我們教導。我們常聽到末法時代,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離現在還有1萬2千年,1萬2千年之後,要再等五十幾億年之後,才會有彌勒菩薩下降成佛。這五十幾億年間,若你一直來也聽不到佛法,只是不斷輪迴。而且也無法保證在這1萬2千年間,可以再來聽聞到佛法。

當你沒有生在暗世——就是沒有佛菩薩的時候,而生在釋迦牟尼佛教法的時間,稱之為明劫,能夠得到殊勝的導師圓滿的教導。就算佛降生,但若不開示佛法也無法利他,所以我們要祈請法輪常轉,很多祈請文都有七支供養,其中一個就是要祈請法輪常轉。雖然開示教法,但教法住世很難得,現在教法仍舊在世間,所以稱「安住世間圓滿」。教法雖然存下來,但無人護持、無人講解、無人學習佛法,也很困難,所以有人護持、有人講解佛法,叫「隨順法教圓滿」。當我們開始學佛,而能捨棄放下家庭的一切罣礙,心能靜下來修聞、思、修的更加稀有,稱為「增上意樂圓滿」

所謂放下,在家眾很難做到,但也是很好的一個修行的方便。現出家相有一個好處,能將所有家庭事業的牽掛砍得乾乾淨淨,在家眾到死之前都還有這些牽掛。但因我們具備人身,就算放棄家庭事業不代表沒煩惱,出家人也有出家人的煩惱,例如有無道場弘揚佛法,有無信眾聽聞他講法,能否學得正法解脫生死,都是煩惱。

對金剛乘來說,煩惱不是一種毒藥,煩惱讓我們了解人生的痛苦,藉此能夠下定決心聽聞及修行佛法。所以一切眷屬、事業,也是我們的道場,我們能在家庭、事業中不斷用佛法過生活,薰陶自己,影響別人跟著我們學習佛法,這就是大道場。在家人的道場就是每一天所過的生活,能夠將佛法用在生活中去面對一切煩惱,就是在修行。有一天真的要回去的時候,會感覺已經做了很多事,應該要回去,而不是覺得還想留下來,還有一些牽掛。

家中如果有人反對你學佛,不要騙他,要老實說你是來學佛。如果他不喜歡你來,那就先不要來。家人不喜歡讓你來,是因為你沒改好;這些障礙你學佛的眷屬,都是你累世障礙過別人,所以這一世來障礙你。假如你用佛法改變自己了,將佛法用在生活裡面,相信你的眷屬希望你來都來不及了。今天他不讓你來,是因為你沒改!有些人會說不敢讓父母親知道自己學佛,為什麼人家學別的宗教都可以公開講,學佛就要偷偷摸摸?你們是什麼心態?是因為學佛太土不夠老外嗎?學佛怎麼會土呢?你看你們的上師不土啊!這是因為你們的心不正確,用偷偷摸摸的心學佛。

學佛是正大光明的事,佛是教我們往好的方面去走,為什麼會怕讓父母親知道呢?所以在座的年輕人,假如父母親還是反對你們學佛,表示你們還沒做到孝順,表示很多事情你們沒做好,表示你們一定做過很多事情讓父母親不開心,所以你們的一切行為他們都不接受。現在外面當然有很多不正確的觀念,比如說:勸小孩出家、不要讀書,但我這邊不是這樣子,你能不能出家是你個人的行為。假如今天學佛要偷偷摸摸的、怕人家知道的、怕跟人家講的,請你們也不要來了。學佛學到像作賊,那還來做什麼?偷偷摸摸是賊的心,我有教你們做壞事嗎?有教你們每一天24小時要一直拜嗎?有教你們不娶老婆、不嫁老公、不生孩子嗎?有教你不要上班每天來嗎?有教你所有錢都拿給上師嗎?有沒有?統統都沒有!那為什麼你們學佛要偷偷摸摸呢?為什麼學佛不敢跟父母講,不敢跟朋友講?唯一的原因就是你們有很多問題沒有改,你們還是問題兒童。如果剛才問的那些問題都沒有,卻還不敢跟別人說自己是佛教徒,那很悲哀耶!作賊的都敢跳出來講自己是賊,學佛還不敢跟別人講自己學佛,什麼心態啊?

所以你們的心要改,不要怕別人笑你學佛。我一開始學佛吃素,有些朋友說:「你一定做了很多壞事才吃素。」我馬上說:「對!我真的做了很多壞事所以吃素。」真的,我以前吃很多海鮮,就不敢再吃!我敢承認自己壞,之後就沒有人再講我了。你們就不敢說這樣的話,不敢承認自己壞,都說自己好,但卻又讓別人感覺不到你學佛之後變好了,別人就不知道學佛要做什麼。今天為什麼要學佛,就是知道自己壞、自己錯,敢去面對,自然別人就會接受你學佛的事情。有人說吃素後媽媽罵我、老婆要跟我離婚,那你做什麼男人啊?只要說自己吃素是因為不喜歡吃葷就好了,問題在於你們沒有好好和家人說自己錯、自己壞,要學佛改變自己、改變家庭,因為不敢講,都認為自己是對的,所以人家自然不接受你學佛。自從我承認自己做了很多壞事、自己有錯之後,就沒人說我吃素是傻瓜,就像在法官面前認罪了就判很輕。你們就是不認錯,你們沒懺悔,都是道歉,所以學佛才有這麼多問題。

要澈底讓別人了解為什麼要學佛。人家不讓你學佛,因為你覺得自己學佛比人家高尚,你要告訴人家:因為我有很多錯誤的行為,學佛會糾正自己錯誤的行為,對自己好,對未來好、對家庭好。他一定會讓你學。婆婆不讓你來,你可以告訴婆婆,佛教我怎麼做好一個媳婦,所以我現在要去學;上師罵我現在不夠孝順,一定要對婆婆孝順,所以要學好孝順。你婆婆還會阻止你嗎?你們就是不講,人家當然會阻止。所以都是自己的錯,學佛學到這樣子,真的要把你們掃地出門。大家一定要澈底改。

《普賢上師言教經》裡面有說,假如我們沒有順緣得到善知識的攝受,不能很清楚了解法性,就算有皈依也沒用,所以一定要隨順一個善知識的攝受。這五項我們要他力才能夠具足,所以稱為五他圓滿

當一個器世界、一個星體,甚至一個地球,經過成、住、壞、空的過程,稱為一劫。有佛出世的劫稱為明劫,佛沒有出世的時候稱為暗劫。佛經中有說,很久以前的劫稱為現喜劫,從那個明劫到現在已經經過4個明劫和1400個暗劫,這麼長一段時間,只有4個劫有佛住世,1400個劫是沒有佛的。這4個劫中有佛講佛法利益眾生,但其中能聽聞佛法的眾生也很有限。一劫的時間很長,現在地球在住的末、壞的開始,每一個星球都會經過這個過程。地球歷史到現在五十幾億年,一劫很長,當一個劫沒有佛,眾生會有多苦!照佛經講,過去只有4個劫有佛住世,只有這4個劫有佛在講佛法、利益眾生,但在這4個劫中能聽聞佛法的眾生也是有限。所以你們這一生能碰到佛法住世,碰到一位上師,碰到一個道場,一切如法跟你們講解佛法,是稀有難得的機會。

在臺灣2千1百萬人口中,學佛的很多,但能夠在一個道場中碰到一位上師整天罵的,沒有!外面都不敢罵,怕徒弟跑掉,我是怕徒弟多。今天你們能有因緣來到這裡,又趕不走,表示是我過去世、生生世世欠你們的,以後就不再欠了,因為這一世我已經講清楚了。當你有機會聽聞佛法,不要想說先聽聽,等以後有空再去做,可能來不及了!你們試想一下,以佛的智慧、佛的神通所看到的歷史,今天你能夠進來我這個道場,是不是很困難?回家細想一下,真的很困難!尤其我不做廣告、不寫法訊、不上電視,怕給人知道,而你們都能找上門,表示過去世欠的。這一世你們還不利用這個機會,讓我這一世還清給你們,未來世你們絕對找不到我!除非 直貢澈贊法王回來,我才會回來。這一段是佛強調的、告訴我們的,能夠聽聞佛法比中六合彩、中什麼彩的百分比更加稀有,很難!

我如果沒有因緣來臺灣,這一生可能沒有了。如果二十幾歲時成功賣掉珠寶賺了錢,可能不會來臺灣。當時一大筆錢全沒了,逼得我走上這條來臺灣的路。我過去世與直貢噶舉有很深很深的因緣,這是直貢瓊贊法王跟 竹旺仁波切都確認了,是那力量一直帶領我走下半世,但是你們沒有這樣深刻的因緣。所以這一世能夠有因緣到直貢噶舉派,能夠到寶吉祥道場,遇到我這麼兇的上師,好好把握因緣,不要輕易放棄、說不想學,時間就浪費掉了。若照佛所說的,等於是很多兆分之一的機會讓你學到佛。

現在我們在的這個劫有千佛出世,稱為賢劫,隨後有60個暗劫,方有一明劫。現在釋迦牟尼佛教完,又到彌勒菩薩教完之後,要等60個劫才會有佛,那是很久很久以後了,真的很可怕!我不敢說自己過去世修多好,我過去世是出家修行者,都要隔400年才能再來,很難的。我現在知道很多後,真的很怕時間不夠,你們不了解的以為沒關係,再等等!等吧!可能等60劫才碰到1個明劫就慘了。那個明劫稱為「功德莊嚴劫」,此劫結束之後再經過1萬個暗劫才有一明劫,稱「美音劫」。從這裡可看出,明劫與暗劫如是輪替,在14,060個暗劫裡面,佛出現在世間不超過7個明劫,百分比很小。所以我常勸大家要馬上斷惡行善,但你們不聽,以為做一點福報就可Cover過去,這是不可能的,一定要馬上斷惡!就像我一皈依馬上不喝酒,以前我有一瓶XO的酒量,喝到肝斑都出現,馬上斷!在學顯教時還不知道,學了密法才知道什麼都要馬上斷,還好有好好修,否則一切都來不及了!在14,060個暗劫裡面,佛出現只有7個劫,但就算佛出現,也不保證能聽聞到佛法,因為業力怎麼轉,佛也不知道,是你的事,你下輩子是什麼,沒人知道,看你這一生做什麼。

當釋迦牟尼佛剛成道時,因為眾生難教化,所以不想講佛法,這是出名的公案。佛本來不想來、也不想講,因為全宇宙十方法界裡最難教的就是地球的人類——剛強自用、難調難伏。釋迦牟尼佛用他的佛眼一看,這些不教算了,做佛去,去別的世界度那些比較好度的。別的世界不一定是你們認為的好的世界,可能他去最苦的世界,當眾生最苦的時候反而比較好度。如蓮師現在在羅剎國做國王,羅剎是專門吃人的鬼,有些人突然生很怪的病,就是羅剎鬼在吃他,蓮師為了不讓這些眾生繼續作惡,為了幫助人道,所以去那裡做國王管羅剎鬼。古代歷史有很多人死得莫名其妙,都是這些羅剎鬼。釋迦牟尼佛本來真的不想出來教化人類眾生,因為帝釋天及大梵天祈請,釋迦牟尼佛方轉法輪,這一段歷史有留下來。所以當你們要聽聞佛法一定要祈請。有人來問我:「請上師看看我有什麼問題?」我一定不理他,我會說:「是人就一定是有問題!」佛法特別的是,一定要自己開口,因為:第一、不講就沒緣;第二、所有上師包括佛菩薩,都不能違背三昧耶戒,所以只要開口祈請,上師、佛菩薩一定要幫忙。以後帶人來若是不開口,當上師是算命的,我就罵介紹朋友來的人,有問題就直問。有的覺得不好意思,有的試試看靈不靈。我隨時不靈的,要靈的時候比誰都靈,不靈的時候比誰都不靈。所以祈請佛法的遺教一直流傳到現在,甚至到未來。我舉辦法會一定祈請 直貢澈贊法王,若是我不請,即使 直貢澈贊法王有這樣的想法也不會做,因為沒有緣。我祈請,只要他答應,我相信一定做得出來。所以一定要祈請,假如你們不請就沒有佛法。

諸佛所教的一切方法之中,密乘的教法極為稀有。顯教很容易,透過文字最少還可以猜到一點點意思,但密法沒有上師的講解、教導,是不可能學到的,密法能留存下來極為稀有,顯、密能夠住世更加稀有。或許過去佛所教的教法已失去,而未來佛還未來臨之前就沒有教法;或許教法雖在世間,但能學到的人很少;或許外道教派繁多悖離正法。如釋迦牟尼佛未出世前,全世界都是外道,種類很多。如中國在五千多年前就拜鬼,到現在還在拜鬼,因為這是民族性,從商朝開始拜鬼拜到現在,那就是外道。以前印度也有很多外道。

就算能夠入於正法,能夠聽聞、學習正法,但大部分只是求現世安樂果報,如同你們求現世快樂、平安的果報,而不是求解脫生死的果報,這與正法違背,是外道的思想。我常常提醒、告誡你們,你們修出世法,世間法就無障礙;一直祈求現世報、現世好,那你們出世法修不好,世間法也沒辦法。簡單的說,為什麼學佛?解脫生死。你發生任何好與壞都不要擺在心裡面,只要肯定要解脫生死,肯定要利益眾生,那些冤親債主幫你都來不及,怎會來整你?自然世間法就會慢慢順。若學出世法但用世間法的心來學,冤親債主得不到好處,不會幫你把出世法修好,自然世間法障礙不斷出現。有錢沒錢,書讀得好與不好,不因為你學佛,也不因為你不學佛,這是過去世帶來的,不會因為學佛就更加好一點,除非修到像我一樣就可以更好,因為我已經不執著任何東西,隨緣做事。而你們是執著,連嫁老公都要問一大堆,問來問去還是沒決定,就是執著了。

今天能夠聽到法,但心態不對的也很多,有很多人更是捨棄佛法的意義,不了解真正的法理,而沉溺偏頗教導及邏輯辯論,墮入此情況的人很多。就是那些重名相,整天講很多名詞,講很多理論卻沒有實修的人。什麼是實修?就是真真正正將佛法運用在生活上,去改變自己對一切執著的心。有很多人講佛法講得頭頭是道,但境界現前馬上不行,他只是用理論、文字去推敲佛法,以文字解釋文字,不是在生活中以佛法修行,而能體會佛所講佛法的意義,再透過修行經驗如實的告訴你們。但很多人喜歡聽名相,當佛法是學問。假如佛法是一種學問,你們看我這一套《大藏經》,每天看8小時,6年看不完,就算看完,也還不了解其真正意義,只是一直翻一直看。

佛法不是學問,佛法完全是一種改變我們未來、教導我們生活方式的法門。我們可以知道名詞,但是不需要在名相裡面轉不出來。很多人喜歡講很深奧的佛法名詞,一本佛學辭典很厚,裡面都是名相,搞懂要多久?很難!幾千年下來有一些名詞不是佛講的,是後來的大德說的,天臺宗有天臺宗的名詞,禪宗有禪宗的名詞,淨土宗有淨土宗的名詞,很多人喜歡在這上面做文章下工夫,這是浪費時間。真正了解佛法,就是澈底的用在生活,讓自己的妄念、執著心、分別心慢慢減少,那才是實修。假如妄念、執著心、分別心還是一樣重的人,就算整套《大藏經》都能背,不代表有學到佛法。到現在為止,佛經我都背不出來,有些人很厲害可以背佛經,一套都背出來,我不會背,但了解佛經的意義。

以前廣欽老和尚、六祖慧能都不識字,直貢噶舉祖師帝洛巴、那洛巴、密勒日巴也不識字,只有馬爾巴認識字。現在很多臺灣信眾希望法師是博士,以為博士、唸完佛學院的才懂佛法,這不可說是錯的,至少不需要迷信執著。文字、言語是無可奈何的工具,真正的佛法是從心裡面啟發出來的,言語是不得已要用的工具。在生活上能用得上的才是佛法,假如在你生活中用不上的,非佛法!佛講得很清楚:佛法不離世間法釋迦牟尼佛是個人,他講的一切法門絕對是人能做到的,否則不會講。釋迦牟尼佛有講給天道的佛經,但人間看不到,因為我們做不到。當你聽過之後只感覺聽了很多邏輯辯論,卻不能用在生活裡面,那就不是佛法。就像我所講的《佛子行三十七頌》絕對可以用在生活上,假如用《三十七頌》在你生活中運作,一定會慢慢轉好。我所講的《佛子行三十七頌》,你們回家重新聽的有幾個?開始在用的有幾個?開始如實用來修行的人有幾個?《三十七頌》所講的範圍不難,絕對可以做得到,你們做不到是因為不肯去做,以為一定要學些你們不懂的佛法,其實佛法真的很簡單,當你搞清楚了,真的很簡單,複雜在你的心太複雜,所以問題就不斷不斷出現。


2002年12月29日開示「如何正確修四加行的心態」法帶。

我們在學習四加行前,所有一切心理的狀況都要很正確,這樣對於修四加行才會產生正確的證量及得到真正的益處。能聽聞佛法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遇到佛法住世更是一件困難且殊勝的事情,既然這一世得到人身也皈依了,應該珍惜這緣分,不是為了人天福報。有些人皈依之後會真正的發大心,離開一切煩惱,依止安靜的地方,衣食簡單而致力聞思修。但是目前在這世間,出家人或在家人能依此方法修行的緣很困難。無論是在臺灣、青海、西藏,出家人很難做到像古人完全不接近人群的修行方式,牽涉到國家的法律等等因素。假如我們沒有一位善知識來攝受,沒有在一位真正如法的善知識門下修行、給你幫助,像佛說法49年,經典浩瀚,如《大藏經》,窮其一生也無法看完。單靠自己的力量,認為不需要上師幫忙,經典中種種道理、種種名相,你會不知從何入手。所以我們一定要依據傳承上師所傳的口訣,否則你不知道如何切入學習佛法。

例如藏傳佛教有四大教派,我們是直貢噶舉派,傳承就是從第一代祖師到現在,每任法王都將所有噶舉派佛法口傳留下來,中間沒有斷過。很多人以為法王是來管轄我們,事實上法王的權利與義務很清楚。他的義務是要將所有佛法整理、保存、口傳,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將自己知道的一切教法不留一字一句,如實的傳給根器具足的弟子。假如沒有善知識來攝受,沒有得到他給你的口訣的話,佛所講這麼多經典,以我們人的學問、常識,真的不知從何入手。外面學佛人都犯一個毛病,只要有人告訴他唸這個好、哪個法會好、哪個拜懺好等,他就會去,因為他認為每個都好,少了一個就會倒楣。事實上,每一個法都好,沒有一個法比另一法特別,只是每一位本尊的願力不同。上師是有經驗的如實修行者,知道修行的路要怎麼走才會讓你省時間、走得正確,口訣就是上師所口傳的一切修行法門。

在過去,有三大弟子曾請示阿底峽尊者:對於那些希望能證得解脫果位的眾生而言,佛所講的語、論、經典,與上師的教導,二者以何為主?阿底峽尊者回答:上師教導為主。對學顯教的人來說,可能對阿底峽尊者所說的這句話不以為然。因為顯教有說,一字一句離開經典皆是邪說。事實上這種說法有點偏頗,因為一位具德上師其顯教基礎絕對十分牢固,絕對在正法、正念、八正道中弘揚佛法,絕對知道以何種方便法門教導種種不同眾生。假如我們還是認為要多看佛經、多看論、多聽人家講佛法才有幫助,這個觀念在藏傳佛教來講不太正確。藏傳佛教所講的是口傳,只要這個上師是具德、一切如法的,我們就以上師的教導為主。比方說坊間很多佛教流通處都有寫大手印的書,但我學習大手印時,從來不去看。我只根據 直貢澈贊法王所傳口訣來修。你們現在都犯一個毛病,聽了就跑去找一本書來認證一下仁波切所講的對或錯,有沒有少講?以為多看一點,自己會多懂一點,以後仁波切問到,會知道怎麼回答,這些都是錯的。

你們都犯這個毛病,以為自己了不起,以為會看中文,就自己找書看。從我學佛到現在、甚至到未來,我不會看這些書,要看就看佛經,等到佛經看夠了,所謂夠是能了解一切八正道之後,一切修行的方法都根據上師給我的口訣,其他不再去看。因為人的心已經很繁複、很多念頭了,學佛是希望我們的念頭單純化、簡單化、不要繼續複雜。你們學佛反而越學越複雜,當你想去「懂」時,永遠就不懂。當你起個念頭要「懂」,就是妄念的開始!為什麼你們修到現在臉色還是烏漆抺黑的,因為你想要懂,妄念就占據你的心,就看不出來自我的問題了。阿底峽尊者在印度是一位很出名的大修行者,他的話一定有道理,以我的修行經驗來看,阿底峽尊者所講的話絕對有道理。

不要覺得佛法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是一個很大的學問,其實佛講那麼多話,是因為眾生太愚昧、太無知了,所以不斷重複講。事實上佛講的《般若經》600卷只講一個字:「空」,但因為眾生不了解,佛就一直不斷慈悲的重複解釋。後人以為佛法需要去研究、探討、了解,這些觀念都是錯的。佛法很簡單、很生活化,將它用在你生活裡面去!若將它學問化,窮我們一生時間都不夠。真正修行人都知道越到後面越簡單、越不複雜。像是大手印的最後一個果位是無修瑜伽,連「什麼是修行」的觀念都不存在,對你們而言會害怕。不管你們接不接受,只要好好依止上師,聽他的教導,有一天你會了解,千萬不要自作文章,搞花樣、搞一知半解的事情。這邊重複再說一遍,不要再去買那些書看,讓我知道絕對挨罵,要看就看佛經,假如你認為佛經你不能了解,就聽我開示的法帶。我這些年所講的法帶,已經涵蓋佛經中許多重要的內容,你們要多聽,絕對足夠你們現在用,因為你們還沒走上修行這條路。

這裡已經講得很清楚了,要學就好好依止一位上師。人家所問的問題很有智慧:究竟是以佛為主,還是以上師為主?如果是你們問,一定會告訴上師:上次您講的,別人不是這麼講。這種問法就是說上師不對。既然人家不是這樣講,結果有事還是來找我。還有人說他要去別的顯教道場可不可以?我一定說可以,但是,我沒有去。既然跟著我學佛還要這樣子,我拿你有什麼辦法?我們要求的目標不一樣,所以達到的水準也就不一樣。

我有位弟子說要跟著別人去泰北做善事,以世間法來說他是做好事,但以出世法來說,我們時間已不夠用了,為什麼還浪費時間?自己修好能度到彼岸,以後自然有能力利益許多眾生,不差你拿些小錢去幫某些人。第一、佛法講緣,從古至今非洲從未有佛法,就是因為無緣。第二個原因,佛有說他不能轉業。以世間的慈善事業而言,表面上是在做好事,但實際上當你幫了一個人之後,如果沒有將功德迴向出去,那個人欠你,下輩子就要回來還你。《地藏經》教我們,要幫助病者得親手拿去,幫助窮者也要親自拿去,還要教他以後如何維生。捐錢給慈善機構,與佛所說的「慈」一點關係都沒有,真正慈善是自己改過、自己學好佛法而能利益眾生。

佛經未說過「慈善事業」這四字,有事就有業,有業就要輪迴。一人能解脫生死,就可以利益從無始以來一切跟你有關係的眾生一起解脫生死。這樣眾生的數量是天文數字,不要心胸狹窄只看到地球上這幾十億的人。人會病、會苦一定有前因,若有因緣一定會得到佛法的幫助,這就是隨緣。我苦口婆心的勸大家,用這個方法來修,一定可以做到,我做得到,你們一定可以做到,你們做不到是因為有太多自己的想法。我皈依之後,無論是跟著顯教的師父或是跟著 直貢澈贊法王,都沒有自己的想法,只相信他們所講的都是為我好。你們都不是這種想法,起了許多的惡念之後,就讓自己產生許多的障礙。阿底峽尊者所說的,就是不要有自我想法,上師一切都是為我們好,既然已依附上師,要百分百相信他。

寶吉祥佛法中心這個協會從開始以來,甚至到未來,所有的錢都沒有經過我的手,我也沒有用過一分一毫,大家都很清楚,這樣才是行善,如果你們學佛不肯聽上師的話,而用自己的方法,一定出問題。佛所說的「好」,不是將錢拿給別人這種世間的好,而是將自己生生世世帶來的惡業、惡念、惡習,全部變成善,所有的念頭都是希望能利益別人,才是真善,不是指物質方面。做到這個很困難,但是要去做,能做到了,自然就是在行善。阿底峽尊者以一個大修行人講這句話,絶對不是打妄語,以我的修行經驗也很清楚,只要依止上師,對你的人生絶對不會有問題。你們為什麼臉黑、有稜有角?因為不順、不尊重師長。《地藏經》說得很清楚,要我們尊重師長,你們全部沒做到,沒做到當然跟佛講的有違背了。

弟子又問阿底峽尊者為什麼?阿底峽尊者答:就算你能夠了解、清楚、甚至能念誦(不是打開佛經唸,而是所有佛經細節都記得)、很了解專精萬法名相(一切佛法名詞都朗朗上口、可以解釋得很清楚),但當你實修的時候,若無上師教導,你就不知道從何而修。實修者不是嘴巴能說,或看多少佛經,或聽過多少佛法的人,而是能以佛法改變自己,將自己不好的習慣、不好的思想全部改過的人;透過佛法的薰陶,慢慢讓自己感覺到生活很踏實、無惶恐、無憂慮,即為實修。實修不一定閉關十幾年叫實修,這只是一個過程而已,很多人閉關數年出來也不一定好。所謂實修,是說能夠清楚、明瞭佛法怎麼在生活中用出來。

所以當你實修的時候,假如沒有上師給予教導,便不曉得從何而修。就好像我多年來所說的佛法,即是有次第、按部就班的告訴弟子如何修,若隨便給弟子經典、法本,弟子也不知道用意在哪裡。我開示2個多小時,不用演講稿,任何一個在座的都無法做到,並不是因為你記不得或不了解,因為還未見性,是以自己的主觀性在學佛,比如要聽到對自己有利的、喜歡的、能接受的、滿意的等等,所以你講出來的東西只是你的思想,而不是你的智慧。有智慧了解眾生的問題,才能馬上講些話切入他的心坎裡。所以當我們要實修的時候,假如沒有一個實修出來的上師,就如同阿底峽尊者所言,不管你多會唸、多了解,甚至整個佛學辭典都會背,不代表你能修得出來。

弟子再問:「假如我們歸納上師的教導實修,能否讓我們在身、口、意中行善?」阿底峽尊者答:「沒有。」弟子再問:「為什麼?」阿底峽尊者答:「就算你能安住於上師所教的一切法,但若無出離三界輪迴的心,所修的仍會種下輪迴的因。」出離與厭離不同,厭是討厭,厭離是以討厭的心離開,那麼就算離開了,還是嗔恨的心,還是在三界輪迴。出離心就是以前所講的三法印等等你清楚了解,知道這世間已沒什麼好玩的,一切所得只是人生的過程,最重要是這一生能否永遠出離三界輪迴之苦。

很多人會反駁:「不是有說要行菩薩道再回來度眾嗎?」沒錯,但是菩薩回來度眾是以出離的心,若無出離心就是以享樂的心回來,就不是度眾了。假如你沒有出離三界輪迴的心,你所修的還是種下了輪迴的因。簡單一點來說,你不下定決心:玩完這一世就不玩了。假如沒有這個心的話,你修得好反而完蛋,因為下輩子絶對來,不要以為行善不會輪迴,行善越多越快回來,因為越多人欠你,善業的力量會牽引你回來。

所以為什麼所有上師、法王、仁波切常常閉關、常常修法?為了還給眾生,不欠啊!要懂得行善,就算完全依照上師教導實修,若無決定的出離心,還是會回來。有人來學佛是希望迴向給婆婆,婆婆不要生她的氣,這個跟出離心無關。迴向給家人,讓家人聽話、讓孩子考試考過,這不是出離心,這是巫術。不修出離心,這生修得越好、回來越快,因為太多人等著你了。回來不一定做人,可能做狗王,一個區域所有的狗都歸你管,你看流浪狗都有個帶頭的。所以一定要下決心出離輪迴的家。我們要清楚,一切眷屬財富都是你的緣而已,必然有生、有滅,不永恆的。所以覺得家人、事業是自己的,就是沒有出離心;假如覺得自己在行善的,就是沒有出離心。沒有出離心的話,是沒有用的。

阿底峽尊者又說:就算你一天24小時身、口、意努力行善,但不知迴向圓滿菩提(即每天所做一切功德要迴向十方法界一切眾生跟成佛之道),你的功德就成為有漏的功德,會走到邪的方面(邪就是再輪迴)。佛勸我們離生死大海,若任何人講佛法卻不勸你們出離,而勸你們再回來,就要留意,因為那是邪說。在未證果之前,你回來絕對是業力的牽引,而非你的願力讓你回來。願和業是兩碼事,不要以為每天都有在發願,你們發願是因為怕死,因為你知道行菩薩道的果比較好,就每天發願,但不肯做,因為沒有出離心。假如你不做迴向,就算簡單到點一根香都在欠。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會介紹阿彌陀佛這尊佛出來?阿彌陀佛不是自己來這個世界告訴眾生他存在,而是釋迦牟尼佛介紹出來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眾生執著的心很重,就算我們斷了惡念,但是還不放過善,心還留著自己在行善的念頭。在十方法界虛空中,一切淨土都不能帶業往生,包括善業、惡業,只有阿彌陀佛的佛土可以帶善業往生。你們有機會將惡業清掉,但要將善業(行善時仍有執著)清掉就很困難!包括出家人都很難,何況是你們?所以釋迦牟尼佛慈悲,為我們頑強的人類,留下此方便法門,將阿彌陀佛介紹出來給我們,所以才有「帶業(善業)往生」這4個字。當開始皈依佛門、開始學佛、開始發出離心的話,善業就起來了。

所以我們每一天所修的功德,假如不迴向,就會落入邪念。過去也有些出家眾叫信眾不要迴向,因為自己不夠用。這是打妄語、要不得的事。不要怕迴向,迴向這兩個字就是回來,出去一定回來的,不出去它怎麼回來呢?給出去的越多,回來的越多。一般人迴向給親人,這是修自己,與菩薩的念頭、想法,一點關係都沒有,再唸、再修、再布施供養也沒用。迴向是將自己的好東西全部給別人,這才叫真迴向。我每一次修法,甚至點個燈,都在迴向。為什麼要聽上師的話,因為他每一天所做的都是給你們,你們不聽話,這個緣就斷了。有人說自己要跟佛打交道,當然可以,問題是以你們的程度可以跟佛打交道嗎?你們會說佛不是很慈悲嗎?沒錯,佛是很慈悲的,但是是對真正苦的眾生,你們還沒這麼苦,所以就懸在半空中,晃來晃去,最後就「咚」一聲掉下去,臺灣很多學佛人都是這樣。

阿底峽尊者又說:就算有很好的觀修,若心沒有離開世間八風,其行為皆為入世法而行,都為這一世而行,得不到後世好的道路。會觀想、持咒不代表在修,八風一吹就動了。在家修、出家修各有其困難及好處,在家修較多煩惱,但了解人生苦,比較可以下定決心出離;出家的也會有煩惱,但是少很多。出家修比我們方便,最少有持清淨戒,但易犯貢高我慢,還很執著身分地位,認為和在家人的身分不一樣,很容易起我慢心,在家修的可以罵多一點,所以我很少罵出家弟子,但他們還是有我慢心。

所以這裡講,如果你的心還是離不開世間八風,希望人家捧、不受譏諷、留意到你的身分地位這些種種事情,那所修的都是為了這一世,而不是為了未來世。我出門在外,沒有人知道我是上師,因為上師是給學佛人知道的,若不是一位學佛人,給他知道幹嘛?我不是因為自己是上師,而得了些跟別人不一樣的崇高地位,不需要。但是現在很多人還看不破這一點,很執著自己的身分,那你的心就被八風所影響,怎麼可能有定呢?

佛說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各有優缺點互相彌補,這樣僧團就會好。所以阿底峽尊者以大智慧很清楚點題告訴我們,我們一定需要出離心。既然要出離心,世間種種名譽、身分、地位、毀謗等事情,我們就不應該擺在心裡,有的話就沒有出離心了。假如還有人跟我說:「上師您不要罵我,我才講!」那以後也不用再來了。怕上師罵的人,表示還被八風吹著,還來幹嘛呢?

我所教的是解脫之道,不是世間佛法、人情佛法。我自1997年開始,很辛苦的耕耘寶吉祥佛法中心,不會學其他有些地方選會長、頒發匾額給信眾,這麼做的話可能自己錢會變多,但是我不會這麼做。你們已經很貢高我慢了,若連學佛都需要頭銜,你們就被八風吹得暈頭轉向了,所以這個道場不容許這種事情!有些道場為了經濟的因素,將信眾捧得高高的,或是用巫術的方法恐嚇信眾捐錢,這樣都不好。比如有人恐嚇信眾說答應佛菩薩要捐錢,結果卻沒捐,會倒楣下地獄。絕對沒有這種事!佛菩薩會伸手跟你拿錢嗎?你答應的是佛寺裡的人,是你跟這個人的債務,跟佛菩薩一點關係都沒有!假如佛菩薩因為你沒有捐這筆錢就罰你,那就不是佛菩薩了!竟然到現在還有人迷信這個,認為自己答應了佛寺裡的人要捐錢,而去借錢、賣房子、標會、騙別人錢,這樣叫功德嗎?跟這些人講,他們也聽不進去,因為他們知道捐錢後自己就有地位,以後在外面做生意也比較好做,用這種觀念學佛,怎麼可能學得到呢?

我是過來人,以前我在佛寺裡,都是躲在後面,錢給了最好不要讓別人知道,不是怕被綁架,而是我的個性從小到大都比較害羞,不想給別人知道。以前我在唸中學時,長得比較高,英文講得還算可以,被老師選出去演講,我跟老師說自己不能講,老師不相信,還是要我出去演講,結果講了十秒鐘,紅著臉下臺,真的講不出來,因為我很怕出名,到現在還是有這種個性,現在坐法座是逼於無奈的。

我們需要善知識,因為一個善知識知道什麼方法可達到佛的標準,他不會用世間法的方式誘惑你們來學佛,比如給你們做會長、坐在法師身邊、跟法師出去時坐同一輛車,讓別人看到認為你們是大功德主等方式。這種花樣我看太多了,每次看到心裡都在滴淚,佛沒有教我們這樣弘法。佛經教我們弘法的方式,我們不做是我們的錯,但是佛經沒有講的,我們卻去做,會墮入十八層地獄。比如有人迷信自己答應法師要捐多少錢,現在做不到怎麼辦?認為佛菩薩會罰。真的愚昧啊!

佛法若能用錢買,佛法就太不值錢了。若佛法以捐錢方式來衡量修行果位,這也不是佛法。直貢噶舉過去所有大德,如密勒日巴、帝洛巴、馬爾巴、那洛巴都是窮人出身,有砍柴的、漁夫、打獵的,但是都修成了全世界佛教史公認的大修行者。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將錯誤的弘法觀念減少一點,最少能做到「佛法平等」這四個字,不是以身分、地位、財富來論,也不是以對上師好與不好來論,而是看有沒有出離心,有沒有對佛法起真正的恭敬心。

經典中有以數量比喻思維人身難得。如同龍樹菩薩所說,大海洶湧中,有一隻海龜每100年浮出海面一次,牠要找到一塊木頭,中間有孔並將鼻孔穿出去,你們可想而知這是不大可能的事,這就是比喻我們得人身能夠離開苦海極為困難。這裡講的苦海不是你們現在所受的苦,現在所受之苦,是因為以前所做的惡因而現在所受。真正的苦是輪迴的苦,有人說生以前、死之後在哪裡?怎麼知道?就不管它。就算學佛皈依了,很多人還是不信輪迴之苦,執迷不悟以為學佛讓脾氣好一點、相貌好一點、運氣順一點,這都是外道的想法。

輪迴不必等我們死,從出生那一秒,我們一直不斷在生死輪迴,除了肉體的輪迴,還有情緒的波動,不斷在輪迴,無永恆的樂。一直怕這個失去、怕那個受傷,怕自己做這個工作不好、怕兒子讀書讀不好等等,一直在怕。我們有昨天、今天、明天,為什麼不能接受有過去世、未來世?你們若不接受過去、現在、未來,那你也沒見過祖先,為何還相信自己有過去的祖先?你完全沒看過,也許還有從清朝留下來的畫像。



« 上一篇 - 返回法會開示 - 下一篇 »

更新日期:2025 年 1 月 06 日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