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直貢噶舉寶吉祥佛法中心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24年10月20日

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今日清晨即起,上午8時由臺北出發前往苗栗寶吉祥佛寺修持殊勝的息法火供,自上午9時30分升法座修法,直至正午12時。這是本月以來,繼10月6日修持懷法火供、10月16日修持增法火供圓滿後,仁波切第三度於寶吉祥佛寺修持火供儀軌。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弘法利生的菩提願行毫不停歇,修法圓滿後立即趕返臺北寶吉祥佛法中心,主法每週日的共修法會。下午2時35分,仁波切升法座,為大眾繼續開解《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直至傍晚4時30分,法會殊勝圓滿。

下午2時,於 仁波切升座前,在臺北寶吉祥佛法中心的與會大眾遵從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指示,恭敬聆聽 仁波切於2002年12月15日開示《解行門》的法帶。

我們從歷史上來看,所有大德都經歷過人間的苦,沒有過好日子的。他們苦過之後才了悟,才有大慈悲力、大能力去利益、幫助眾生。所以為什麼佛經講菩薩為了度眾生而嘗盡人間種種的苦,因為菩薩利益眾生,不會畏懼一切的苦而在。因為所有出來弘法的菩薩,已經了解苦真正的來源,也知道苦真正的本質是虛幻的、是假的。所以當菩薩看到眾生因為執著而苦的時候,就能將自己的經驗告訴眾生,給他們幫助。

所以在藏傳佛教中,在家、出家的上師都是一樣的,沒有分別出家的特別一點,或者在家的特別一點,都是因為因緣而去度眾。所以經典裡面講一定要修淨相。「相」不是外在的容貌,而是對一切的現象應該以清淨的心來看待。我曾經開示,宇宙一切的人事物,你都不能拒絕,都要接受。任何人事物,都是學佛修行的過程中很重要的助緣,都是給我們的幫助。假如我們只挑好的不要壞的,這也不正確;只要壞的不要好的,這也是錯的。透過分別心,分別好與壞,你們才了解正是因為分別而產生痛苦。今天你們有痛苦,是因為你們有分別、有執著,所以才產生痛苦。假如你能夠做到平等的心,沒有分別的心,自然痛苦就會減少。我們在痛苦裡面還不自知,還認為自己是對的,這所謂對的就是你的執著。

假如我們能夠了解,一切現象的本質本來是清淨的,因為因緣而產生不同的現象,這個現象也是隨時在變化。所以身為一個佛子,對於一切現象都要抱著一個清淨的觀念,了解一切現象只不過是因緣法。假如你不接受因緣這兩個字,認為某件事情就是好,某件事情就是壞,那就是分別,那就不可能學到或訓練平等的慈悲心,沒有平等的慈悲心,是不可能有任何一絲一毫的力量去利益、幫助眾生。所以不用這樣的方法去思考的話,就算整天陪在佛的身邊,只會看到佛的過失,而沒有看到佛的福德。就像很多人整天在我的身邊,也許他只看到我的過失,而沒有看到我的功德,因為他的心不清淨,心還是用貪、嗔、痴、慢、疑來學習佛法。

第四點,「圓滿學怎麼得到真正的心要,見到上師所做的一切行為,都認為是清淨的相,要認為上師所講一切的話都為證量,具足誠信。」這幾句話簡單講,就是我常開示的:上師嘻、笑、怒、罵都是佛法。很多人會說要講明白一點、要講清楚一點,還是聽不懂。你們知道為什麼聽不懂嗎?因為我所講的話不是你心裡所想的,所以你就聽不懂了。假如我講的話,剛好滿足你的想法,你就聽得懂。

簡單來說,妳想跟這個男的結婚,妳很愛他,但又怕結婚之後這個男的對妳不好,於是就來問我。假如我說妳看清楚、自己決定,妳就聽不懂了;假如我告訴妳這個男人好,馬上結婚,妳就開心的道謝,也會多供養一點;假如我說不要結,妳就會哭著出去,連供養都忘了。這怎麼解釋呢?這就是因為她已經有預設立場,希望我講一些話再確定她的想法。包括有些人問工作的也是如此,我跟他講不要去,他就回答:不行啦!仁波切,我怎樣怎樣,講一大堆。我說既然如此那你去吧!結果就是不好。

像那天我跟一位男弟子說,不要找有毛病的車,這位弟子回答:不會啦!不會啦!他以為我是隨便講的,結果第二天找來的車沒有空調。我有時候也太厲害了,我也不想這麼厲害,但一講就中。所以簡單一點講,上師身為一個修行人,一個帶引你們學佛的人,是不會隨便跟你們講話的。大家有守五戒,對不對?其中有一戒就是不能隨便講話。你們以為我在開玩笑的話,可能是真的很重要。

事實上,身為一個修行人,一切的行為、動作、言語都是在佛法的境界裡面,不會離開佛法。你們用自己的凡夫心來想,是想不清楚的,所以這裡就教你們。簡單一點來說,對上師一切行為,要以清淨的相來想;對上師所講的言語,都認為是對你有幫助,而且具足誠信。你們回想一下,只要我開口講的事,一定會做。只要你們求到,只要我點頭答應,一定會做,就是因為誠信。你們死纏爛打,我不理你們,表示我不做,就是你的問題,再纏也沒用。

你們會說我不慈悲,外面那些出家人,只要信眾哭一哭,就馬上幫他唸個經,讓他捐個錢,幫他唸唸。這樣子不好,你們慢慢會產生依賴性,什麼都靠我,什麼都靠佛菩薩,而自己不去改。現在,臺灣的佛教界就是這樣子,信眾去纏著師父說:「師父我很苦,您幫我,您不幫,我就死了。」他的師父就說:「好啦!好啦!你回來我幫你唸一下,沒事!沒事!」哪裡會沒事,假如他講沒事,那意思是說佛可以改變因果囉!所以所有眾生都痴迷,但眾生就喜歡這一套、愛這一套,我的這一套他們不太喜歡。

但是剛才我講過了,釋迦牟尼佛曾經示現很多次,如果不是問佛法的人,佛是完全不理的。佛一定是具大慈悲的,可是為什麼佛會不理呢?你們一定想不通,不是問佛法就不理,這麼不慈悲啊?你們就開始批評了!佛不是給你們滿足好奇心的,既然這個人現在沒有這個因緣,連開示都不需要。但是見到佛、見到一位具德的上師,你以後就會有因緣,所以今天佛不開口講話,意思是給你一個緣,看你以後跟另一個上師有沒有好一點的緣給你幫助。因為所有佛菩薩與上師,都不是求名、求利,不是以佛法做人情,不是跟你做朋友。佛菩薩與上師不是跟你交朋友,不是做生意,所以絕對會以很正確的佛法方式來勸導你。

正如我上次開示,在西藏時,尊勝的 直貢瓊贊法王見一個信眾,信眾供養完一萬塊人民幣後,拿兩張名片出來問 直貢瓊贊法王:「哪一個人可以合作做生意?」直貢瓊贊法王坐在那邊不講話。當時場面很尷尬,漢人從沒有看過這種場面,因為大家習慣有錢跑到佛寺供養完後,師父一定是陪著你喝杯茶、聊聊天,問你最近過得怎麼樣?好不好啊!說你真發心啊!回來看師父真好!當然好,他好,不是你好!你也會問師父:「最近準備做什麼事啊?」師父就說:「你這麼發心,到時候會找你的」。然後你就會說:「謝謝師父給我機會。」這樣是愚昧啊!

尊勝的 直貢瓊贊法王供養照拿,因為供養是給你福報,但問一些與佛法無關的問題就不理!到最後,我稍微幫他解釋一下,因為漢人的心跟西藏人真的不一樣,西藏人看到這樣知道自己錯了,馬上頂禮、懺悔出去;漢人就會死纏爛打,以為是一萬塊不夠要再加,沒有智慧來看事情。所以我跟他講:尊勝的 直貢瓊贊法王不開口有兩個原因:第一、你不是問佛法;第二、法王是守三昧耶戒的,因為假如 法王說這個人不好,就破了戒;假如 法王說這個人好,就破因緣法。說他現在好,怎知以後好不好?沒保證的。

所以假如還有人來問我嫁這個男人好不好?我絕對不回答。怎麼知道以後妳對他好不好,也許是妳先變了,而不是男的變了。很多女人很奇怪,一定要問男的好不好,妳自己呢?現在臺灣很多是女的先變的,而不是男的先變的。所以妳這麼做不是讓上師破戒嗎?這麼怕結婚,就不要結!既然要結婚,就不要怕。

昨天有弟子帶朋友來求見,說自己做這個生意很痛苦,我說那他可以不要做,他卻說不做不行!我再說:那就做吧!他又說自己很痛苦。於是我再說:那就不要做啊!他們是矛盾的,可是我講給他們聽,他們還是聽不懂,以為是跟他們開玩笑的。你們要清楚,假如是離開佛法,上師真的不會跟你講話。所以我們對上師所言的一切,你應該擺在心裡面,要很重視上師的話,不要隨便回覆上師。

我們也應該不辭艱辛,以堅定的心念,將上師的心續精華擺在自己的心裡面。也就是說一個上師可能講很多話給你聽,也可能講很多佛法給你聽,但是不管他講多講少,甚至是只有一字一句,對上師的心念要很堅定,然後用心來接受上師的佛法,如此你才能延續上師的法脈。

我在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開示佛法時沒有做筆記的,只是坐在下面入定用心聽 法王開示的佛法,沒有聽錄音帶、看VCD。為什麼我知道呢?因為當 法王開示佛法的時候,我沒有「我」的觀念,沒有想我要知道 法王在說什麼?希望我懂什麼?很簡單的觀念,法王傳法就是利益眾生,我只是代表眾生坐在這邊接受佛法而已。你們是剛好反過來,你們都要自己知道、要自己懂、要自己厲害,所以要寫筆記、要聽錄音帶。所以有時候小孩子反而聽得到,而你們聽不到,因為小孩來聽佛法沒有預設立場,所以就像一個海綿將所有的都吸收進去。你們聽佛法,是自己喜歡的就聽進去,不喜歡的就擺在外面。所謂喜歡,就是剛好講到你喜歡聽的、認為對你有用的,就會吸收進去。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你聽佛法的時候,不管今天為了什麼原因能來或不能來都不重要,重要是要來。來了之後,心態要糾正,要誠信,要知道上師跟你講的佛法,絕對是在誠信範圍之內。所以當你沒有達到上師的心量,什麼是心量?就是上師的心,一位上師的心,是廣大的,一位上師的心是最好的。一位證到菩薩果位上師的心是遍虛空的;一位凡夫上師的心,沒有我的觀念,心是念念都要利益眾生。所以沒有達到這個心的力量之前,應該多學習,一切要如法。就算得到上師的心量,要學上師一切的行持、行為,跟上師一切利益眾生的方法。當上師在累積福德、智慧、資糧時,若你有參與其間,或許有供養,送一些需要用的東西,或許以身體、言語服務,或是隨喜,跟著上師去做,上師所得的一切資糧,你也可以得。聽懂了?所以沒有做到前面那些條件,後面這些就不出來的。只要上師做任何事情,在累積福德的時候你有參與,只要你對上師的信心是足夠的,那上師所具的福德你也會有。

就好像我對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跟尊貴的 竹旺仁波切的一切恭敬心,直貢澈贊法王跟 竹旺仁波切需要做什麼事情,只要告訴我,我一定做,只有讚嘆、隨喜。所以,直貢澈贊法王跟 竹旺仁波切的果位一直升高,我跟在後面也一直升高。你們為什麼跟不到我,因為你們做不到前面所講的條件,完全沒有做到。所以你們不在我累積的福德資糧裡面。

每一天我一定做迴向,方法跟你們不一樣,你們是迴向給你們的老公,讓老公快一點升經理,迴向給兒子讓他讀書讀得好,你們都是迴向這些!迴向給你們的媽媽,讓媽媽來學佛,這不是迴向,這是巫術。你們學佛,學到巫術去了。迴向是什麼意思?將所有的功德給人家,自己都不要。為什麼說你要參與,你會與上師的福德一起,因為上師每個動作、每個言語,都是迴向出去的。

所以古代常講,在如法上師身邊侍候的人,即使連財物的供養都沒有,累世的業都可以消除。所以為什麼說要多接近上師,道理在此。上師迴向時是沒有對象的,是遍虛空在迴向。只要你接近上師,參與上師種種的佛法事業,你就在上師的福德裡面。假如你今天沒有參與,甚至是起嗔念、起貪念,就算有參加過,福德馬上就斷,很快的。等一下我會開示。

這個怎麼解釋呢?就好像有兩個人要到一個地方供佛,一個有最好的糌粑(青稞粉),一個只有一點點不太好的糌粑。那個只有一點點不太好糌粑的人,把他的糌粑擺在好的糌粑下面一起供佛,他們得到同樣的功德。這個故事是說,雖然你的心量很微小,但是假如你的上師已經證到心量,而且不斷的累積福慧的話,只要你在上師旁邊參與所有的事,包括供養、恭敬、侍奉等等,你就在上師的功德海裡面。

我記得以前有跟大家講過,法王到現在還是不斷的在供養、布施,不斷的在利益眾生,做弘法利生的事業,我也是。所以 法王走得越快,我也跟著走得快,因為 法王與我累積福和德的事業是不會停下來的。你們一定會問,為什麼要累積福跟德?要過好日子嗎?不是!沒有福不能利益眾生。福用來做什麼?是給別人的,不是給自己的,所以 法王與我不斷的累積福德去利益眾生。

假如大家沒有誠信的心,沒有誠懇、恭敬、相信上師的心,就算上師如何賢善、品位與果位多高,都不能利益到你。就算上師口傳,甚至是將心續與功德移給你,但是假如你沒有誠信、祈請、發願,還是得不到的。而且所有聖者,也就是真正的修行人,常常會將功德隱藏起來。這句話怎麼講?因為所有真正在修的人,自己做了多少事情,不需要公開給人讚嘆,是默默在做的。就好像我做了很多事,但你們只知道一小部分,很多我從來不講。法王也是如此,教派的仁波切也是如此。簡單來說,若任何宗教團體在報紙、電視上面整天講自己做了多少事情,他們應該和聖者、和修行人有一點差距。古人有講陰德,就是我們所做的一切善的德不需要表揚,一表揚出來就不是陰德。

假如你怕這間佛寺濫用你的錢,就不要給嘛!還花時間去查,像看放榜一樣,看有沒有寫上去。很多人都做過了,到佛寺第一個看自己的名字有沒有寫上去,沒有寫的話,還要跑去告訴出家人說忘了寫,出家眾還會回答:「對不起,居士,我忘了。」假如我是那位出家眾,就會告訴你:「不會替你寫!」本來佛經沒有寫這一套!佛經沒有說做法會要寫名字貼在牆上,佛經中沒有說過你捐錢是大功德主、坐前面或是做委員。臺灣現在流行「護法會」,其實「護法」的意思是護持正法,假如佛教有事、被人傷害,你要出去打、出去死呢!但我們現在的「護法會」是給錢的,錢給得多、名譽大、在社會上有些地位,就做護法會會長,其他的就不關他的事。

所以今天我們將很多佛法扭曲了,將錯的認為是對,所以真正利益眾生的修行人,常常將自己很多事情隱瞞起來,不讓世人知道,也不會常常說他做了多少事。我偶爾告訴你們的只是一些警惕的故事,告訴你們一個人不如何做會怎樣,只會講這一類的故事。但我做了多少事,除了佛菩薩知道外,只有 法王知道,你們不知道。我剛開始學密法前,遇到一個修紅教的在家居士,他修得非常好,但外面沒人知道,他往生時是頗瓦法修成功走的。所以真正有修行的人,不會整天嘴上掛著自己是學佛人,是上師最喜歡、最重視的弟子。講這些話的人,都不會是我最喜歡的弟子,只要我聽過一次,就會慢慢和這種弟子疏遠,因為怕會害了他,怕他會學佛學成魔。我追隨 法王多年,你們從沒聽過我自稱為 法王最重要的弟子,為什麼不講?因為這樣講就是貢高我慢了。

所以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他所做的一切福德你是看不到的。以你們凡夫很難去了解,但是巧言善騙的假上師比比皆是。何謂「巧言」?就是說一些你喜歡聽的話、滿足你的欲望。何謂「滿足你的欲望」?就是你想做委員就給你做,你想陪師父去玩就讓你陪,你想坐師父旁吃飯就讓你坐,講些你喜歡聽的話,從來不罵你、不責怪你,講些都是你聽得進、很開心的話,即是「巧言」。

佛經中所講的「愛語」,不是講好聽或安慰你的話,「愛語」是包括呵責你的話。假如「愛語」單純是講你聽得進的話、勸你的話,那這種「愛語」是不對的,會變成是愛情、有情欲的話。「愛語」是包括呵責你、改你的問題的話。很多巧言善騙,就是以佛法來騙。「沒有真實將離生死的教法如實教出來的假上師比比皆是,所以能依止一位具備累世因緣的上師,至為重要。」這句話就點題了,意思是說任何出來弘法的上師,絶對不是這一世修出來的,已經累積生生世世很多善的因緣,這一世才會出現。簡單講,他一定有一位如法的上師教導。以藏傳佛教而言,上師一定要確定其弟子最少有見性,才能開始出來弘法,假如沒有見性而弘法,會讓很多人產生問題。以前很多大德聽到上師的名字會起歡喜心、起很大的信心這等等,都是累世的因緣而致。

所以「當你能依止到一位如法上師,諸佛喜悅、邪魔惡友不可以有機會障礙你,自然能戒止一切煩惱、惡做。」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假如你能如實依止一位上師的話,累世的冤親債主對你不起作用,那些障礙你學佛的人會離開、障礙會停止。為什麼很多人來求見我時說:「我媽不給我來!我不敢跟我媽講!」通常我都不會說:「你回去唸大悲咒迴向給母親,她就會讓你來了!」問題不是出在我,而是出在來求見的人。因為他對上師沒有足夠的信心,而且沒有決定要依止這位上師,所以得不到諸佛的喜悅,就得不到佛和上師的福來庇蔭,所以會產生障礙,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你們會以為我是隨便講,並非如此。因為當我依止 法王後,對 法王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我這幾年學佛沒有障礙,沒有任何人可以妨礙我。為什麼你們那麼多障礙?因為你們還沒有下定決心,還是在看、在想。所以上師的福和諸佛的福沒有能力來庇蔭你們,因此學佛的障礙不斷出現,不是這邊偶而出現個狀況,就是那邊出個問題。

「你的道的證量會慢慢自然增長,而且於累世中常逢善知識、不墮惡道,一切現世及究竟利益自然成就。」這幾句話的意思是:假如你對上師完全是誠信的,就算這一生沒有解脫生死,但累世、生生世世都會遇到善知識,而且一定不墮惡道。你們常聽到,只要皈依後,一定不墮惡道,很多人就以為只要皈依過就一定不墮惡道,這不一定,還是會!因為你沒有做到標準!若你對你的上師、師父沒有絕對的依止,上師的福還是無法庇蔭你。

下午2時35分,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升法座,開解《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二十九〈精進波羅蜜多品第九之五〉。

經典:「擣篩和合諸大良藥量過須彌。皆悉疲極。於其一人貪瞋癡病欲差少分尚不能得。」

上次我講過要解釋這段是很困難的,因為佛一直講「不能得,不能得」,誰不能得?菩薩。只要還有一個眾生沒得度,菩薩的願力和心念不會停止。假如菩薩認為已經度得差不多,剩下幾個讓別人來度,那就得不到果位了。簡單講,菩薩的工作是只要還有一個有情眾生在輪迴,就一直做,不能停止。正如地藏菩薩所講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其實地藏菩薩已經成佛了,只有佛才有這種大的願力,所以我們稱地藏王菩薩為「大願地藏王菩薩」,因為這個願太大了。地獄不可能空的,為什麼?正如《妙法蓮華經》講,眾生作了惡業,好不容易帶他離開輪迴火宅,他突然想起來裡面還有東西好玩,回頭又走回去,所以永遠都還有眾生在輪迴。

正使皆如活命醫王。各住世間壽命一劫。這兩句話裡面,應該在翻譯中間有些話沒翻譯出來,跳過去了。因為一千多年的翻譯本多少有些地方失誤。以我小小修行的感覺,應該中間是有講到某些菩薩,因為一直這樣做,所以應該再講回前面那兩位菩薩——淨持菩薩和淨住菩薩,各住世間壽命一劫,為了幫眾生活命活命不是業報身這種身體的命,是他的法命,幫助他不會墮入輪迴。

擣篩和合諸大良藥量過須彌。皆悉疲極。擣篩以我的淺淺文學的見解,就是他會在很多法裡面,挑選對地球眾生有用的法來幫忙。因為藥有很多種,不可能每一種藥都是對某些人可以用的,所以菩薩在這麼多法藥裡面,集中起來然後篩選和合諸大良藥。量過須彌,量大到會超過須彌山。佛經裡面講我們居住的銀河系中間有個須彌山,須彌山裡面就是六道眾生居住的地方,四大洲圍繞須彌山。皆悉疲極。不是說菩薩疲倦,意思是:當他不斷將法藥、一切良藥的量做到超過須彌山之後,這些有病眾生的病會,疲倦的意思,在這裡意思是說它會慢下來,甚至會消除掉;是極度。我這裡講這兩個字有沒有講錯,博士?(答:報告 仁波切,仁波切說的是正確的。)我現在變博士。(大眾笑)

於其一人貪瞋癡病欲差少分尚不能得。其中有一人,他的貪嗔痴的病還有差一點,還沒好,少一分尚不能得,菩薩還不能得最大、最高的果位。這不是說沒有分給這個有病的人,我們要了解翻譯的佛經不是現代人在翻,從漢朝開始已經有人在翻譯,有些譯者從印度來,所以用印度話先想中文怎麼翻,之後再寫出來。從前漢朝、唐朝講的語言跟我們現在的用語有點不一樣,所以可能以前說不是的,現在說是;以前說是的,可能現在說不是。所以解釋佛經難在哪裡?因為不可能回到那個時代,除非在修行方面自己能體悟到某些事情,才能真正了解裡面的意義,而不是只根據文字來解釋。

假如這句話以文字來解釋,於其一人貪瞋癡病欲差少分尚不能得。就是有一個人貪嗔痴的病差一點就好了,所以他還不能得到治療。但以我的淺見就是:只要還有一人有貪嗔痴病,菩薩還需要幫他。你們的說法就是:有一個人還沒好,是因為你沒做好。都可以,假如以字面來解釋是這個意思,但是因為願解如來真實義。如來不會這樣講:「還有一個人沒醫好,你⋯⋯」如來不會這樣罵。

經典:「舍利子。唯是如來具足方便清淨法藥。與三毒病隨所相應。」

所以這邊就講:只有如來具備所有方便清淨的法藥,與貪嗔痴的病隨所相應。就是他有貪念,用什麼方法幫他。這句話是:雖然菩薩有大慈悲心、大智慧力,一直希望幫助眾生,但他是從如來那邊學來的,並非自己突然一下子什麼都懂。如來具足一切,菩薩沒有具足一切,所以為什麼菩薩一直度眾,還有很多眾生沒度到?因為他沒有具足佛的一切方便清淨法藥。那你說既然佛具足了,應該世間沒事了吧?

那有兩個問題了,一是跟佛無緣的,佛度不了。佛有講三件事做不到:他不能度盡眾生,沒緣的他度不了,他也不能改變果報。所以這句話意思是,所有菩薩所學到的,都從佛那邊學回來的,佛是從凡夫地一直學上去的,只有證到佛果,才能清楚看到所有眾生的問題在哪裡,所以佛才具備這種方便法、清淨法藥。什麼叫清淨?就是沒有後遺症。上次仁波切度了癌症兩個月就往生的女弟子,等她往生時我幫助她,就清淨了,她可以去了。假如我不知道她的問題,還對她說:「好,收妳供養,加持妳。不要難過了,生病嘛⋯⋯」講一大堆,她就覺得:「欸?我有希望?仁波切在勸我,仁波切加持我,仁波切收我供養,我還有希望。」

我也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跟謝姓醫師弟子有關,以前我還沒做仁波切的時候,有個人的母親住在他的加護病房,這個人我認識、謝姓弟子也認識。病人氣切之後突然發高燒,怎麼都檢查不出來為什麼發高燒,有個護士比較細心,幫她清理氣切傷口時發現蛆!加護病房怎麼可能有蒼蠅飛進去呢?這個老太太的女兒透過謝姓醫生弟子認識我,求我讓她媽長壽、不要死。我說不行,她要走了,最好用她剩下的一點餘福,求佛菩薩幫忙她不要墮入三惡道,不要求她的壽。

為人兒女都孝順,跟你們一樣都很孝順,結果這個女兒求另一個教派的仁波切,那個仁波切很慈悲就幫她修長壽佛。長壽佛我懂,不懂怎麼活到77歲呢?那個仁波切幫老太太修法之後,她有福報留下來,但沒留很久,只有多留幾個月而已。但是因為她不應該活,所以長了蛆,長蛆的痛苦雖然她講不出口,但絕對很痛苦。謝醫師,這個故事你記得嗎?(答:報告 仁波切,記得。大概二十多年前,SARS之前。)我記憶力多好。(答:太厲害了。)(大眾笑)

所以這個老太婆死的時候很痛苦,因為蛆咬她的傷口,病毒專家知道細菌全進去了,是不是?(答:是,長蛆會導致敗血症。氣切口傷口整個爛掉。)原本她可以整個屍體完美這樣走,因為跟你們一樣太孝順,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是仁波切,只是小小一個在家的上師,所以不相信我,相信那些轉世的仁波切,我不是批評別人,那是你們的問題。他們這樣搞,我聽了很難過,這種孝順反而是讓自己跟母親都下地獄。

佛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強調佛才具備清淨的法。我們身為學佛人,不根據佛經去學,自創名牌搞來搞去絕對出事。好像我有個女弟子身體不好,給她求東求西求到做大禮拜。我在法座上講過很多次,你們修行要量力而為,不要勉強,不要以為一天拜很多遍謂之精進,有沒有講過?(大眾答:有。)叫你們慢慢加上去,有沒有?(大眾答:有。)結果這個自以為厲害的女弟子猛拜,一天拜一千遍,現在出事了,脊椎歪,頸椎也歪,我不理她,因為她不聽話!

假如我事先跟她講每天拜一千,那我要負責,對不對?有些人我指定要拜幾下,有沒有?(大眾答:有。)有些人我不講。好像李姓弟子要幫他父親,我跟他講一天要拜一千遍,是不是?(李姓弟子答:是。)因為他肝不好,我加持他拜到肝好為止,幫他省了很多錢。(李姓弟子答:感恩 仁波切。)他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拜一千遍?我會拜得到一千遍嗎?我爸需要我拜一千遍嗎?」我是看到他快要死了!肝病下去是肝癌。

每個人不相信上師能看到的和講的話,自把自為,用自己的方法來修,就出事了。我也曾經講過學佛為什麼需要上師,上師就好像一個調琴師調弦,太緊了,弦會斷;太鬆了,弦會沒聲音,這是我的工作,但你們不讓我調。所以佛經講得很清楚,調伏眾生,有沒有?(大眾答:有。)你們不給調,你們自己調自己,就出事了。到時候來跟我哭也沒用。《寶積經》講到這幾句話,我才趁機講這件事。釋迦牟尼佛不需要人家奉承,他講事實給我們聽。

你們都很驕傲,以為自己求到法,自己能做到,是自己拜的。好像李姓弟子就會拜一千拜,因為我開口講是我負責,他以為他真的自己就能拜到一千拜?因為我開口,當然我要負責了。是什麼意思?我的護法過去了,他拜不下去,護法打他一下,他就繼續拜。他沒感覺有人打他,只以為自己又拜了。我開口就要負責,我不開口,你亂搞我不負責。這個邏輯聽得懂吧?「為什麼 仁波切不講?」不講,表示我不想負你的責,因為你亂七八糟、胡說八道。

經典:「若諸有情貪熱惱病。」

就是有情眾貪念起來。貪什麼?假如根據後面佛所講的,就是貪男女,貪男男,貪女女。現在因為電視一直提倡性別平等,所以要講,不講的話,你們會說仁波切歧視你們。沒有歧視你們,聽清楚:男男的,女女的。講了喔!誰是誰我不知道。這一段主要說貪這一方面的人。

經典:「如來為說不淨觀法和合為藥。」

不淨觀,以前釋迦牟尼佛曾經傳過白骨觀,那時候他傳給出家眾,先觀身體是個皮囊,裡面包著大便小便、鼻涕口水,一切都是骯髒的,然後觀想這個身體死了,開始腐爛、長蛆,蛆將肉吃掉,吃掉之後剩下白骨。釋迦牟尼佛後來不再推這個法,因為有些出家眾一直觀,觀到最後,對身體起了厭惡感就自殺了。

但是這邊所講的是不淨觀。我們因為過去世和這一生所作的善、惡業,而得到這個身體,可以講是業報身,這個身體是不清淨的,靠這個身體不能成佛、不能成菩薩。所以我們修到金剛乘後面的密法,我們要祈求本尊加持我們身口意得清淨。這個清淨是從凡夫輪迴的階段,轉成不輪迴的階段,需要佛菩薩跟上師的加持,讓你輪迴的業先停下來。停下來,持的咒、拜的佛、唸的經才是清淨。既然清淨了,自然跟佛菩薩清淨的本質結合在一起。

這邊所講的不淨觀法和合為藥,因為貪戀身體的人,很容易小小事情就說自己哪裡不舒服,甚至想到自己得神經病,這是怎麼來的?因為他太眷戀自己的身體。是不是我們生病不管?不是這個意思。你要了解每個人本就生老病死,照顧這個身體不是為了享福,是為了讓自己有體力、能力繼續修行,這一生能解脫生死、能往生淨土,甚至可以在這一生就幫助一些眾生。

所以你能體會一個重點就是不淨觀,這個身體不管你擦多少香水,每天洗澡洗得多乾淨,皮膚絕對有汙垢。因為我們皮膚的細胞每7天換一次,所以為什麼我們有垢、有皮屑?不是空氣汙染,是你身體上面有細菌,生下來就有了。《受胎經》寫生出來時眉毛有蟲、全部都不淨,但是我們愛死這個身體,愛得不得了,希望每件事做出來都讓這個身體變得越來越好,這是不可能的。除非有些密法可以修到讓你返老還童,甚至修到不死之身,身體不會死掉。蓮師就修到不死之身,阿奇護法也修到,直貢第十三世法王也修到,他現在還在五臺山,最近很久沒出來了。清末民初有直貢的人去的時候,假如一直唸十三世法王的心咒,他會出來問:「現在直貢怎麼樣?你們怎麼樣?」他修到不死之身,這是很大的法,不是一般人能修的。

所以對於一般的人,當你貪戀這個身體,不管是貪戀自己的身體,或貪戀別人的身體,有的時候貪念太強烈的時候,你都要讓自己靜下來想一下:這個身體是什麼?假如不以佛法來分析,以醫學來分析,這個身體是血、肉、骨頭、細胞,沒別的,將這些堆砌起來,就人模人樣。將這些東西全部拿走,就沒了。現在醫學這麼發達,可以複製一個人出來,現在做得到,但因為道德關係不能這樣做。這個人是不是和提供基因的人一模一樣?不一樣,因為受胎時,不一樣的神識會進來。

所以這幾句話大家要很留意知道,對治我們起貪念,所以不要捧著偶像發瘋。你喜歡去欣賞一些人,參加一些活動,無可厚非,因為你是在家的。發瘋的來源就是貪念,貪到他在舞臺上跳舞,全身都是汗,你都覺得是香汗。好像有些人喜歡那些籃球明星、打棒球的明星,他的衣服賣得很貴,上面全是他的味道。這些人就是沒有學不淨觀。

不淨觀是不需要學的,因為我們在家要修不淨觀很不容易,也很不方便,為什麼?假如你已經結婚了,整天修不淨觀,修到最後拿一支棍子將另一半頂在旁邊,說:「不要過來,仁波切說不淨觀,你不要過來,過來你就讓我也不淨。」你一天沒有解決這個肉身,你還是不淨,不要看不起人家,我們大家都一樣。只不過這個觀念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假如貪戀,貪念這麼重,你會放在某些人或自己身上,若不用不淨觀來對治,你會生病。假如用不淨觀對治,你會想:「喔!不乾淨!我現在修,不是修我這個身體,而是自己本來清淨的本性讓太多汙垢蓋住,所以我將汙垢拿走,讓我恢復本性。」這種修就OK;假如認為唸得多、拜得多,做大禮拜身體變好,那就不一定,那個一天一千拜的女弟子就生病了,她以為自己很厲害,想快一點拜完,拜完再請第二個法。

我一直跟你們講不共四加行不是修完之後會變好,可能變倒楣,可能破產,可能家裡面有人死掉,可能窮到一分錢都沒有。要想清楚!因為修不共四加行是將過去世所有惡業全部要還清,但你們也不肯。我修不共四加行的時候,沒錢吃飯、沒錢繳電費、沒有冷氣、沒有電風扇,連燈都不敢開,只有點個油燈在做大禮拜。所有不好的事馬上出現,因為生意失敗,我的另外一半不見了,孩子不在身邊,最不好的事全部來了。

你們還有個觀念:「我求不共四加行我會變好,會修得更好。」你們錯了,沒有一個修行者沒經過苦的。所以假如你沒有準備面對做不共四加行的時候,還清你累世全部的債,你這一生還是修不上去。我曾經跟大家講過,以前古代那些修行人怎麼祈求護法跟本尊?「生病對我好,讓我生病;死亡對我好,讓我死亡;健康對我好,讓我健康。」前提是什麼?假如死亡可以讓我還清所有債,不用墮入三惡道,能到阿彌陀佛那邊去,就死了吧!假如生病可以讓我不墮入三惡道,能到阿彌陀佛那邊去,就生病吧!假如我健康,能幫助很多眾生,度很多眾生,所以我才需要健康。好像我早上趕去苗栗,現在又趕回來,沒有健康怎麼做呢?我為我自己嗎?所以千萬不要學我這樣求,因為你們都是為自己。「仁波切這樣求,我們學學他。」可以,但當你說:「健康對我好,讓我健康。」那你就沒命了,試試看?「生病對我好。」可能馬上癌症就蹦出來了,因為你們沒有發菩提心。

這一段要讓我們很清楚了解,佛有很多方法對治我們的貪嗔痴慢疑,不淨觀是其中一個方法,還有《普門品》講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常是永恆,念是你的念頭,恭敬是什麼意思?不要有事才找他,沒事人不見,就相信觀世音菩薩一定能幫忙你,什麼時候能幫到,不問、不想、不要求。你們剛好反過來:「念了一年還是這樣子,觀世音菩薩跟我沒緣。」這個是好的說法。不好的會想觀音菩薩騙人,再不好的就覺得觀音菩薩不靈。所以你們永遠都是不清淨,因為有貪念。

為什麼整天都是貪嗔痴慢疑五毒?因為你不清淨,自然你讓自己學佛過程跟求的事情,都是不清淨。

經典:能療如是無量百千俱胝那踰多阿僧祇乃至不可說不可記數有情所有貪熱惱病皆悉除愈。」

無量百千俱胝是印度文,數字是很大的。等於無量無邊不可計數的有情。所有貪熱惱病皆悉除愈。假如你能常常記起來不淨觀這三個字,甚至於人家傷害你,你嗔恨的心也會消除掉,因為知道傷害你的這件事,也是不清淨的。為什麼不清淨呢?因為你過去世傷害人,所以這一生他傷害你,其中都有貪念嗔恨的心,假如你觀:「這個不清淨。」你去想,就更加不清淨,就會傷害到自己。假如你看這個事情只不過是自己的因果,自己要懺悔,甚至就算對方不給你機會道歉,你都要在心裡面向他懺悔。

經典:「又諸有情瞋熱惱病。如來為說大慈之法和合為藥。能療如是無量乃至不可說不可記數有情瞋熱惱病皆悉除愈。」

人的嗔念怎麼來呢?就是沒有善的心,沒有慈悲的心,只有報復的心、報仇的心。只要人家一個動作、一句話傷害你,你就用盡一切去回報他。這種嗔恨的心會讓我們下地獄,可能永遠出不來。嗔恨的心小一點的吵架,大一點的打架,再大一點的就是國家的戰爭,都是嗔念。

對治這種事,佛說大慈之法和合為藥。慈的定義不是說好聽的話給他聽,不是笑嘻嘻的,慈的定義是:用我好的交換他不好的過來。比如說仁波切修施身法,就是我用我的肉體,用我的骨頭,用我的血,用我的一切供養、布施、交換,讓這些三惡道的眾生有福報得到這個法。所以他們不好的事情,我就用這個東西換回來給我。

換回來給我,我怎麼辦呢?當然自己在貪嗔痴這三毒要很注意,不要犯。等於說不好的東西到我這裡,我幫他消化掉。密勒日巴尊者有個故事,傳記有記載,他最厲害的就是可以吸收眾生的病痛到自己身體裡面,然後將自己福報給眾生。有些人不相信,就說他胡說八道,他說沒關係,我給你看。他說:我將在我身體裡面眾生的病放出來,這個木門會碎掉。

仁波切現在沒有到這個階段,但是我到什麼階段呢?你們的病,我可以將這個病透過我慈悲的力量,讓它化解在虛空裡面。為什麼有時候給我加持過,馬上會感覺舒服、病會轉好?這就是大慈之力。沒有大慈之法和合為藥,就不可能幫助眾生。所以當眾生起嗔念想報仇、想罵人、想打人⋯⋯不過我打就不一樣,不要學我,我現在越老越喜歡打人,很奇怪,年輕時很少打人,因為打你們是加持你,不要跑來求我打(大眾笑),沒有理由的不會打。

我們怎麼學大慈大悲呢?在法本裡面四無量心、皈依文都教我們怎麼做,要訓練自己有大慈,「我」的觀念要放輕,對事情的看法,以因果去看。所謂因果去看,不是逃避、不解決問題、不解決事情,就像現在我在蓋佛寺,有很多事情都需要我親自決定去解決問題。我也不能講:「唉唷,我大慈,隨便你們搞,你們做到哪一天都沒關係,只要你們開心就好。」不行!因為眾生捐錢給我,還有我的錢也在裡面,我不可能給人家這麼花,人家將我的錢亂花掉,他有因果,所以我要阻止他,我要幫助他、提醒他,這謂之大慈。那些弟子幫我做事拖慢進度,我絕對趕他走,因為他沒慈悲心。

他以為幫我其實是來應付我,他以為來服務眾生自己會有功德,但不曉得每天佛寺都要花錢,錢從眾生來。花對地方當然無所謂,花錯了就不應該。你們覺得佛寺沒怎樣,但仁波切每天急呀!這個急不是急著要開光,因為每一天物價、工資都一直在漲,我們剛開始蓋佛寺,一天工人的工資三千多,現在漲到四千多,你說急不急?你們也慢慢來供養,我急死,這個急,不是說希望有座佛寺讓自己出名,而是這個願力發了,佛菩薩也支持我做這件事,當然我這個大慈不是濫用。

所謂大慈的定義是你的心態,但事情還是要處理,不是我大慈大悲,就隨便他,不是這樣子。正如昨天有個信眾求見,說他離婚了,老婆將小孩帶走,父母親跟著他一起來見。我說:你來對地方了,因為我也離過婚。我說我從來不會跟老婆搶孩子,跟我有緣的自然會回來,他是姓我的姓,永遠都是姓我的姓,有本事他改。但是回來對我也不好,好在哪裡?我沒看到什麼好處。所以很多人就是沒有慈悲的心,昨天我講至少她陪過你很多年,你有沒有檢討自己呢?我問孩子幾歲?他說一歲半。我問他要不要上班?他說要。我問那誰帶孩子?你父母親?你可憐他們兩個老了好不好?所以當人沒有慈悲心時,就會想得很極端。他認為是老婆不對,老婆會在孩子面前一直說他壞話,以後這個孩子就不認他做爸爸。恭喜你呀!少一個孩子認你做爸,好啊!我一直多希望這樣子。我前世業太重,這一世都是來還債的,還到現在還在還。(仁波切笑著嘆氣),我修超度都不會嘆氣,看到我的眷屬就會嘆氣。(大眾笑)

經典︰「又諸有情癡熱惱病。如來又說諸緣生法和合為藥。能療如是無量乃至不可說不可記數有情癡熱惱病皆悉除愈。以此譬喻應當了知。」

當有一個人不信因果、愚痴的時候,起煩惱就會生病,所以佛講一切都是緣生法。剛剛我講離婚的那一位就是緣盡了,緣盡了,就開開心心分手。我很有經驗,我分了手,對方沒有跑來打我、罵我、恨我,因為我放得下,因為知道緣盡了,所以不會藕斷絲連,我的絲很快斷。第二,我唸古文,很清楚一句話「馬前覆水」,現在年輕人不懂這句話。什麼意思呢?這個是成語,是嗎?(李姓教授弟子回答:報告 仁波切,弟子不知道。)我讓你負責做成語,你都不知道這句話? (大眾笑)

這個故事的男生我忘了名字,大概是在春秋戰國時代,他很窮,是個窮書生。他老婆因為他很窮,所以和他離婚。這和我的故事很像,只是我不是書生,我只是一介男生。離了婚之後,這個男的做了官,衣錦還鄉。以前衣錦還鄉都是騎著馬,有錢人才能騎馬,沒有錢不能騎馬。他就騎著馬回去了,回去後,他的前妻看到了,想這個老公發了,要把他找回來,所以就跑去他的面前求他,希望能夠和好如初,說自己以前有眼無珠等等,講了一堆故事。這個男的就做一件事,叫他的下屬拿一盆水給他,然後在馬前面把水倒掉,盆子覆蓋著,跟他前妻說如果她能夠將打翻的水收回來放到盆子裡,他們就和好。這就是「馬前覆水」的意思。你們真的不知道這個成語?

這個故事告訴女人不要勢利眼,你的老公窮沒有關係,只要他肯奮鬥,還在做事,還肯整份薪水交給你。就像一位鄭姓弟子,他是好老公,所有的薪水都給他的老婆。你們女人喜歡這一種?我勸你們不要上當。(大眾笑)知道為什麼嗎?給了你之後他沒有錢了,所以有什麼事你要負責,他就不再努力了。對這個男人而言,我的老婆是好老婆,薪水給她,都不會拿去貼她娘家,都用在家裡。男人不要這樣子不負責任,說已經全部給妳了!但也不要全部不給。你給我聽清楚,私房錢留一點是應該的。(大眾笑)

這就是痴,就是不相信因果。一對夫婦結婚絕對是過去世有很深的緣,不管是冤家、仇家、或情人,這個緣很深才會結婚。所以有一句話說「一夜夫妻百夜恩。」假如不幸要離婚了,就是緣盡了,你欠我,我欠你,到此為止了,大家過各自的日子。在婚姻這段時間裡面,不是說好好的耕耘這段婚姻,婚姻真的不用耕耘,我耕耘了很多段都不行。最重要的是做女人的要守本分、守婦道,對得起這個家庭。不是這個月我賺5萬,5萬是我的私房錢,老公跟我拿一分錢都跟他算帳,借可以,但利息要算,什麼時候還,要簽借據。做女人要守婦道,要好好的教育孩子。做先生的要負責任,要負責養家,多辛苦都要去做,為什麼呢?女人比男人辛苦,因為女人每個月的月事都很辛苦,雖然我很多世沒有做過女人,但多少體會過。

男人有男人的辛苦,女人有女人的辛苦,大家知道因為因緣而結合,因緣而分開,自然你就不會產生嗔,不會產生貪,也不會做錯事。佛教我們緣生緣滅,為什麼這樣講呢?不管是夫婦也好,事業的夥伴也好,任何世間種種事都有緣盡的時候,緣盡了就緣盡了。緣生的時候,我們要珍惜這個緣,珍惜不是說讓這個緣永遠不變,而是這個緣起來是善是惡都要珍惜。因為這個緣起來,這個緣也會盡,在緣盡之前,要努力不要將這個緣變成下一個不好的緣,這是我們佛教徒要做的事。今天你一個不小心傷害到別人,甚至是一個意外,只要你的心是善的,你有慈心,你對緣生緣滅的事能夠放得下的,事情絕對會轉,絕對會變,而且絕對會有人出來幫助你處理事情。

所以學佛的好處,不是為了短短的幾十年身體要好,要過好日子,佛講得很清楚,貪嗔痴這三種毒,世間沒有藥可以治,只有佛法可以治。只要你聽進去,去做了,這個病絕對可以減少。我們除了精神上的病和貪嗔痴有關,身體上的病也和貪嗔痴有關,假如沒有貪嗔痴,絕對不可能生病。為什麼佛菩薩沒有病?因為沒有貪嗔痴了,所以不會有病,業已經清淨了。

昨天有一個人來求見,說是快要變成漸凍人,我說你一定吃很多海鮮、吃很多魚,甚至家裡面是賣海鮮的。他說是,家裡是賣海鮮的。這就是貪。尤其是海鮮現在都有毒,毒素很重,很多人不相信。以前有一個弟子偷吃螃蟹,被扛著到我這裡,我幫她治好了(詳見度眾事蹟第209篇),治好後她的兒子現在離開了,這些人都是忘恩負義。她是中樞神經中毒,那時候她來的時候,我說她吃海鮮,她還說沒有。我說妳再說沒有就不理妳,她才講出來,說去南部喝喜酒,旁邊的親戚對她太好,跟她說吃個螃蟹,妳的仁波切在臺北看不到。看不到?有本事就不要來見我。

這個兒子忘恩負義,他媽媽中這個海鮮的毒,假如毒素跑到中樞神經,這一生就會躺在床上,因為她進來的時候已經不能走路。謝醫生,你身為病毒專家,解釋一下這件事情。你記得嗎?我叫她去給你醫治。(謝姓醫生弟子︰報告 仁波切、各位大德,她呈現出來的現象是帶狀皰疹,長在臉上,我們臉上的神經是從腦子直接下來的,所以一般長在身體上的帶狀皰疹你可以不理它,最多是痛一痛。但是如果長在中樞神經或是會陰部,會造成功能的影響。長在臉上的會變成腦炎,腦炎的死亡率就會到七、八成以上,即便你早一點治療,也可能有很多的後遺症。譬如眼睛失明、聽不到聲音、臉歪掉、嚐不到味道,就看影響到哪些神經,就會有長時間的後遺症。)那是多久以前的事?(謝姓醫師弟子答︰也是將近20年。)

這20年來,這個家族沒有供養我,我也不跟他們計較,因為只要是我的弟子我一定會救。海鮮的毒在中醫叫做無名毒,西醫是檢查不出來的,因為這是重金屬的毒,目前檢查毒的醫療儀器檢查不出這種毒,對不對?(謝姓醫師弟子答︰確實檢查不出來,查不到。)所以他們就有很多的名詞,說血癌、三叉神經怎樣,講一大堆。這些就是這種毒素進去。在《受胎經》裡面講過,我們有8萬個穴,1千條筋,這個毒素就是專門麻醉這個筋,這個筋被麻醉之後就影響到我們所有器官的運作。剛剛講那個一天拜一千遍的女弟子就是筋受傷,她拜到自己的筋受傷,影響到她整個骨骼歪掉。

很多人不相信,以為仁波切隨便講話,那一天他媽媽是被扛著進來,走著出去。我沒有先跟他開條件說房子要賣掉,我才要幫他媽媽。我難過,因為看到一個弟子這麼神經病不聽話,偷吃海鮮還不承認。假如她這樣生病,她的親人就會說:「妳看吧!我沒有講錯,妳信錯一個上師了。」我看很遠的,我救了她,最少她的親戚不亂講話。但是她的兒子還是混帳,在我們道場搞一大堆故事,他真的以為自己是風度翩翩,人見人恨的人。這個是題外話,不想講。

這也是犯了什麼毛病呢?貪嗔痴。假如不貪吃,自然人家怎麼勸她,她也不會吃這個螃蟹,對不對呢?就是貪吃,以為吃一下會有事嗎?就是有事。皈依的時候說不殺生,吃螃蟹要不要殺生呢?那就是破戒了,馬上相應。不是我靈,也不是佛菩薩罰她。而是她破戒,破戒會怎樣呢?護法神離開她,不理她了。不要以為破戒很好玩。就算你哭著來說懺悔了,以後不敢了,也已經來不及了,那一些戒神全部都走了,走得比誰都快。只要你破戒就全部跑光,你們還不相信。

今天講到貪嗔痴這三個字,大家真的要用《佛子行三十七頌》來檢討自己。不要以為自己沒有貪、沒有嗔、沒有痴。沒有的話那你就清淨了,假如你清淨的話,唸一句咒語都有用。為什麼你唸沒有用呢?因為不清淨。所以最近我有個新招,你來求法,我第一個問︰「有沒有用《佛子行三十七頌》來檢視自己呢?」你說有,那我再問,是用哪一頌呢?就回答不出來了。在別的道場要學不共四加行是輕而易舉的事,你要就給你。為什麼我特別的嚴格呢?因為我吃過苦,我不想要你們吃苦。既然我不想你們吃苦,你們要做到條件,這個邏輯對不對?(大眾回答︰對。)假如你們想要吃苦,可以呀!我放手的話,你們在做不共四加行的時候一定會出事,這是我的經驗談。

比如我的根本上師 澈贊法王從中國出來到拉達克,在拉達克冬天惡劣的條件之下做30萬遍大禮拜,這也是吃苦,後面才有一番的佛法事業出來。你們希望坐享其成,坐在那邊說做完不共四加行,就可以修菩薩道。你累世所欠的債這一世不還清,怎麼做呢?要還債呀!既然要還債,你們又不想還,希望透過比較溫柔一點的方法。哪一種溫柔呢?就是檢討自己,不要再錯。連這個都不肯做,認為自己沒有錯,你沒有錯就是有錯,因為你們都是凡夫身,不淨的身,當你認為自己沒有錯,就是貪嗔痴慢疑五毒出來了,那你修什麼呢?學什麼呢?所以你們想要在寶吉祥道場繼續學佛的,我講的話要聽進去、要去做,不要以為給仁波切罵一下無所謂,你們不要這樣混,就算我真的給你混,混到最後混到自己的頭上,不會混到我的頭上,是你的事。佛經講得這麼清楚,為什麼你們就不聽呢?

經典︰「菩薩摩訶薩能以如來如是法藥。救療無量無邊乃至不可說不可記數有情三毒熱惱皆悉除滅。即是成就如來法身。」

意思是菩薩這樣子幫助眾生,他就是證到佛的法身,很簡單,但是要做到真的不簡單。比如那個偷吃螃蟹的,一進來我就說妳吃海鮮,怎麼知道呢?她跑去高雄吃還不承認,三個人還說:「沒有,我媽媽不敢。」你說不敢就不敢,看我怎麼修理你。沒有一點點佛的法身,我真的拿你們這些弟子沒辦法,你們一個比一個厲害,一個比一個高明,玩不過我的就跑去別的地方,現在還留下來的認為還可以玩我。沒有關係,我的年紀大了,77歲,讓我刺激一下,讓我不要提早衰老。

仁波切詢問李姓弟子,妳真的不知道「馬前覆水」這個成語嗎?(李姓弟子答:仁波切說了之後,弟子就想起來了。)我知道為什麼她不知道,因為她離婚的時候不是對方要離,是妳不要他,對不對?(答:是。)所以她不知道這個故事。每一次都是別人不要我,所以「馬前覆水」這個故事我記得很清楚。

經典︰「舍利子。如是住法身菩薩摩訶薩。復以法身加持力故。令無量無邊乃至不可說不可記數有情三毒熱惱皆悉除滅不復更生。皆悉除滅不復更生。」

佛有說,假如菩薩用佛所講的方法,治療眾生貪嗔痴慢疑的病,如是住法身菩薩摩訶薩。這個菩薩就是住在法身裡面。復以法身加持力故。他加持你不是用他的嘴巴、不是用他的思想,而是他的法身在加持你。有一位出家弟子最喜歡講這個,對不對?你說仁波切說什麼呢?(出家弟子答:對。法身,我最喜歡講的。)這個法身怎麼來呢?這段經典交代出來了。就是這個菩薩學佛一切幫助眾生,他學了該用什麼藥之後,不斷用那種藥去治療眾生,所以他等於是在佛的法身裡面,因為佛的法身是無量無邊、無形無相的,只要你做的事情和佛所做的、所教的一樣,你就在佛的法身裡面。換句話來講,你們所謂學佛的弟子,聽仁波切所教的,聽仁波切所說的,一直這樣做的話,也是在諸佛菩薩和上師的法身裡面,有法身才有加持力。所以很多人唸大悲咒唸來唸去都沒有用,因為沒有法身,是你的業報身,不淨的身在唸,而不是法身在唸。

證到法身第一個重點是守戒,聽話去做。證到法身是不是會不一樣?看不看得出來呢?外表完全看不出來,因為你還有這個業報身。怎麼看得出來呢?因為他幫助眾生的方式跟人家不一樣,他是用法身來幫,不是靠幾句話去解決人家的問題。

就像昨天那一個離婚的,想他女兒回來,如果我沒有法身的話,我就會跟他講說:對啊!你很可憐,這個老婆真是的,你這麼孝順,還帶父母親來,我應該要幫你,讓女兒回來。假如我這樣幫他的話會怎樣呢?只會加強他的嗔念和痴念,對他沒有幫助。剛好我也離過婚,我們不是說同病相憐,而是一個有經驗的人告訴一個沒有經驗的人。他聽得進去,最少他對老婆的嗔恨心能夠減少,這不是靠佛經唸得滾瓜爛熟,而是法身。我也可以表現我的佛經滾瓜爛熟給他聽,然後對他說你來法會、加持你,這樣供養就來了,但是我不要,因為這樣不能解決他的嗔念和痴念。

令無量無邊乃至不可說不可記數有情三毒熱惱皆悉除滅不復更生。皆悉除滅不復更生。佛很少講經重複同一句話,這裡重複講皆悉除滅不復更生。意思說這個菩薩用佛的法藥去治療眾生貪嗔痴的病,只要這個眾生肯吃這個藥,他的病不會再發。大家也可以檢討自己,你們的貪嗔痴有沒有減少一點,你們和以前比較,有沒有少一點?這就是你們有吃了一點藥,可能你們喝了一點點我煮的藥水,只有喝一點,沒有全部喝下去。所以菩薩還不讓我回阿彌陀佛那邊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還有一少分尚不能得,所以拜託你們不要害我好嗎?換句話來說,你們也不要改,你們不改,可能我能夠活久一點。(大眾笑)

仁波切帶領弟子修持阿奇護法和迴向儀軌後,接著開示:

剛看到《十住經》有一段說菩薩怎麼發願,以十大願為首,一看,我有發過這種願。我這一生,之前沒看過這部經,但也不知道為什麼我講得出這種願。所以修行絕對不是一生一世的事,只要過去世很努力精進在修行,這一生很多因緣就會來,而且會將過去世的善業善根帶出來。

《十住經》的十大願是講,不盡的願,你們能夠發這一生一世的願已經不得了了。跟大家講這些,不是說我修得比你們好,而是我過去世一定是有修行的人,只是過去世自己沒修好,這生轉世變成漢人又跑來臺灣,被你們抓到也是沒法度(沒辦法)的事。

上次 法王來看我們佛寺的時候,還擔心不能做好,當然現在也不是百分之百,但最少法會那一天是OK的。只有閉關中心和出家人住的地方還沒有好,還需要一點時間和經費繼續努力,讓佛寺有別於目前這種世俗型的宗教活動,完全成為一個真正修行的地方。

只要在我有生之年,和寶吉祥佛寺無關的人,完全不能居住在佛寺裡,也不能在那邊吃飯,就是一個單純修行的地方。有人會認為花這麼多錢蓋一個地方給人家修行,不會太可惜嗎?應該多讓一些人來參拜,讓眾生結緣。臺灣已經很多佛寺給眾生結緣了,我這間佛寺是給真正要修行的人結緣,我已經很民主了,每天開放100個參拜名額,但要事先報名。每個月會舉辦一次法會,除了幫助弟子之外,也讓曾經捐錢給寶吉祥佛寺的信眾來參加。是不是參加完法會後,所有事情都解決了?不一定,但因為參加過法會,生生世世都會是學佛人。

因為這間佛寺是直貢噶舉派在西藏以外,目前能容納最多人數的佛寺,當然戶外不能算。一個大殿能容納2000人以上的,以我所知道目前沒有,寶吉祥佛寺是唯一一個。第二個唯一就是在直貢噶舉八百多年歷史裡面,從來沒有一位非轉世的漢人在家仁波切蓋過佛寺,我也是第一個,未來有沒有不知道。

修行人的願力已經到某一個程度時,需要一個更大的道場來幫助眾生修行,我們佛法中心只能辦法會、讓我罵罵、讓大眾請示事情,但不可能閉關。不可能將這邊隔20個房間,稍微有人咳嗽隔壁都聽得到,所以一定需要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到目前為止,整條路只有我們,後面是一間廢棄工廠,再下面都是農田,目前沒有任何人居住,也沒有任何商業活動,以後不知道。

這是一塊很清淨的土地,和觀光地區有一點隔離,所以到那邊真的是修行。究竟為什麼一定要閉關呢?因為不透過閉關,你真的沒有能力、也沒有足夠的福報,清清楚楚的檢視自己;沒有經過閉關的話,你累積福德的時間比較慢,透過閉關,可以很快速累積你的福德資糧,用來求生淨土。千萬不要誤解認為閉完關了,癌症就會好了或怎樣,都跟這些無關。假如你認為閉關癌症就好,搞不好你就死在關房裡。所以那些有癌症的,一個不小心讓你求到閉關,千萬不要發願閉關出來癌症會好,能幫助仁波切去度眾,都是胡說八道!要利用我來治病可以,但又不捨得供養,也沒錢供養,那可不可以聽話呢?整天愛搞花樣,不聽話。

所以剛才我看到佛經,就是因為以前我聽話,這一世做到。為什麼你們做不到?因為你們生生世世都不聽話,這一世來了也是不聽話,你準備要來幾世呢?你以為下一世一定做人嗎?這一次、這一世是你最後一次機會,可以有機會離開人世間到阿彌陀佛那邊,因為你是我的弟子,我敢講這句話;假如你們再搞,這一世去不到阿彌陀佛那邊,這一次沒有離開三惡道,保證你一直輪迴。

我剛剛看佛經所講的很有感觸,感觸佛講的話沒有虛言。你過去做的這一生一定會發生,所以現在發生的事都是過去世做的,你還繼續這樣做下去嗎?這些惡習還繼續下去嗎?大家想清楚,我已經罵了二十幾年了,快沒有氣罵了,因為我也要閉關。你們不要以為永遠都看得到我,沒有這回事!哪天我閉關的想法一出來,你們就完了。我說不見你們就不見,我這個人講得出來就會做。我不會認為看到弟子很可憐,再多留一下看看會怎樣。既然我罵了幾十年都不聽話,我再罵一個月還是不聽,何必留?

不下定決心,還存有僥倖,認為自己時間很多的心態,我勸你離開,現在臺北很多道場都缺信眾,只要你們舉手要去,我馬上幫你們介紹5到10間。這邊太苦了,不要在這邊整天挨罵,學佛想學開心的,就拜託你離開。

仁波切一生就是辛苦、辛苦、很辛苦,你們一生都是舒服、舒服、很舒服,差別在這裡。你要舒服一定下地獄,不要以為不會,不要認為自己來參加法會,只希望身體好,每天唸一唸就可以好,仁波切一定會帶我。我老了,可能有一天我故意裝老人痴呆給你們看,我很會演戲的。


« 上一篇 - 返回法會開示 - 下一篇 »

更新日期:2024 年 10 月 23 日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