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直貢噶舉寶吉祥佛法中心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23年09月17日

在寶吉祥臺北道場的弟子與信眾們,遵照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指示,恭敬聆聽 仁波切於2002年9月29日開解《佛子行三十七道品》第三至十二品之法帶精要。

要成為一個佛弟子、行菩薩道、成佛、解脫生死,一定要實實在在知道這三十七個法則。我們要知道人身難得且輪迴是很苦的,所以不能懈怠,不能忘了修行。不管世間的事多忙,每天都要將聽聞過的佛法,透過自己的思惟用到每一天的生活裡面。這個思惟不是用你的人生經驗法來衡量判斷佛所講的佛法對你有沒有用?也不是去衡量佛所講的這個佛法自己能不能做得到?所謂「思惟」就是將你聽過的佛法對照你的生活方式是不是一樣?如果不一樣,就要馬上糾正。

你們常常聽到「依教奉行」,「依教」就是百分之一百依照佛所教的方法,「奉行」就是所有你的行為都是要用佛法來做。只有你的行為做到百分之一百,才有資格稱為佛弟子。沒做到,無論去朝山、拜懺仍不是佛弟子,只是一個信眾而已。大家一定會說學佛哪有這麼嚴?這跟嚴格無關,因為我們自己生生世世在做錯事情,到目前還在做錯事,但我們還不知道,仍然認為自己是對的。這種我執的心才讓我們一直不斷在六道裡面輪迴、受苦。假如沒有將佛法落實在你的生活,就算每個禮拜來聽佛法,對於解脫生死一點幫助都沒有。聞思修就是聽聞佛法之後,一定要思惟你的生活方式有沒有用佛法去改?

雖然上個禮拜天開示要大家不要起嗔念、講話要和善,但是到現在還有很多人沒改。還是在發脾氣、還是在罵人、還是講話很尖銳,你來聽佛法,聽什麼?這樣子,你參加法會幹什麼?沒用,你不改,真的沒用,你再聽一百萬遍、一千萬遍,對你的福報、對你的世間法一點幫助都沒有!在座的人到現在還有很多在吃肉,明明佛陀教我們不要殺生、不要吃眾生的肉,你們還在這邊告訴我你們要學佛,你們知道什麼叫謗佛?這種行為就是謗佛!謗佛的果報是墮入無間地獄,永不出來!那你們學佛的心態究竟是什麼呢?是為了改運?假如要改運,我這邊太便宜囉!你們供養都是100、200塊,現在隨便去找一個神壇收驚都要六百塊,兩分鐘解決!你們來聽佛法一天幾小時?兩個半小時!問問自己,你們究竟做了些什麼?有沒有下定決心要改自己?整天問上師自己能不能做這份工作?這份工作好不好?你有沒有改?只要你改好了,任何工作都會好;改不好,任何工作都會出現問題。

上禮拜天才講兩則,到今天大家還是沒改;沒改,不要繼續來了,因為後面會越來越嚴謹,對你的要求越來越嚴。這個要求不是佛跟我對你的要求,而是佛知道,一定要透過這個方式,你才會離苦得樂,你才能轉你的業。不能打折扣。你認為「我等一下再做,我慢慢看,仁波切神通厲害我才相信他。」不要這樣子搞我,這對你沒有好處。所以這個禮拜還有開口罵人的,還有生別人氣的,等於上禮拜我所講的第二則:「嗔恨怨敵如火燃。」包括對上師、佛法懷疑都算是。假如有懷疑,不要來;認為去朝山,功德福德多的,也不要來,我現在嫌人多了。寶吉祥佛法中心的道場是實實在在要幫你們在這一生成就,解脫生死,你當我是一個拜拜教的上師來看的話,對你不好。

不要以為「仁波切沒有在我身邊,他怎知道我的事?」已經聽聞佛法還在講別人是非,來聽什麼?你們以前不知道,這個罪還輕一點,聽過了還講是非,就是明知故犯。還有人告訴我,母親是學顯教的,不讓他來。那就不要來,我這邊沒偷沒搶,沒有逼你們供養,沒有逼你們做什麼慈善事業,你們都將責任丟到我們身上。為什麼你媽不讓你來?你沒改好啊。你媽還看到你很多缺點!她認為你的上師沒有將你教好才沒讓你來!

所以你們不改過,而讓人起毀謗的心,你這個罪很重!不要認為 仁波切有大力量有大神通,來我這裡有好康,我後面越講越嚴謹,搞不好我最後淘汰剩2、30個人留下,我一個一個淘汰,你們可以去別的道場,那些道場不罵人,只要你有錢就捧著你。我這邊絕對罵,因為是佛教我的,這三十七法則不是我發明的。所以假如再有人告訴我,因為怎麼樣你媽不讓你來,那你就毀謗我這個道場,毀謗我這個傳承,你不要來!因為做母親的最清楚你這個孩子有沒有改過?就像我的母親看我一樣。

你們學佛學得跟個巫婆沒兩樣,整天希望仁波切幫你修個法,讓你家裡面的人不要障礙你來學佛。今天你的眷屬障礙你來學佛,第一,都是你過去世的業,你曾經障礙過別人;第二,你自己沒有改,你很多不好的習性還存在。外面的人都認為學佛的人會改好,結果你們沒改好。所以上個禮拜講這兩個法則,有做到的人請舉個手,此時有位出家眾舉手,仁波切開示:你不一樣,你出家應該做到。你們有每一天聞思修嗎?上個禮拜天講得很清楚:每一天要想一下,有做到嗎?所以還有吃肉的,下個禮拜天也不要來了。最後一次講!你不要以為,你吃了肉,仁波切怎麼知道?我聞得到!你再不相信,我修個護法就讓你不能進門。我這邊不接受吃肉的人來,給你們很久時間了。這個時間已經很長了,沒有任何理由讓你可以繼續吃肉。

法王吃素,我吃素,你跟誰學佛?你告訴我!你們全部都違背皈依時候的誓言。還不能戒掉肉的人請你不要來,不管你年紀多大多小。假如告訴我小孩子吃素沒營養,他老爸會吵架,那你一家人都不要來。你小孩已經皈依了,沒皈依的我不會逼他,你們很多小孩都得到佛菩薩的加持讓他們過好日子,那為什麼要吃眾生的肉?不斷在作惡業事情能轉嗎?不能轉嘛!

所以上禮拜講的兩個法則,大家沒做到也不要來!我沒這麼多時間給你們耗,我曾經講過,因為你們這批人將我綁在這裡動彈不了,假如今天你們每一個人真的發菩提心來學佛了,真的下定決心離開這個生死輪迴大海,你們怎麼樣我都會留下來,現在變成外面的地方我不能去,你不要以為我整天跟你們兇,當我決定了誰都無法將我拖回頭,你們好好想。從現在到我明年二月分閉關,還有時間給你們改。我閉完關回來你們還是這個德性,這個道場搞不好我也不要了。我度不了你們,我有錯!是我這個老師沒資格坐在這個道場裡教你們,那拖下去幹嘛呢?

你以為我整天跟你們開玩笑,我說你的臉黑的、臉色沒變好,你以為我在跟你們開玩笑。假如真的發心學佛的人相會變,氣色也會變好。你們還是黑漆漆,表示你們的心還是貪、嗔、痴!對上師懷疑!一大堆你的想法!那就沒有辦法。但身為一個上師,我所知道的、我所學習到的佛法還是會跟你們講,講到有一天,我覺得這些人還是讓他們在旁邊涼快一下,我先去救那些需要救的。

這幾年下來,你們在這個道場,不管怎麼樣,每個家庭都沒有任何意外發生,不管外面社會多不好過,你們都能安心過日子,今天仁波切跟佛對你們無所求,求什麼?你們真的要下定決心學佛。假如你以為一直來學佛就會過好日子,有一天這個業力現前的時候,佛菩薩跟我也救不了你們。這幾年讓你們過好日子,道理何在?讓你們的心靜下來,讓你們有機會學佛,讓你們在生活上不要太過操心。為什麼你小孩有問題,仁波切會去解決?也是讓你們做父母的心能靜下來學佛。你們呢?有做到嗎?叫大家多請幾片金剛舞的VCD,話又一大堆出來了。我給你們應該的是不是?

皈依的時候曾經開示,皈依完之後,你有權利、有義務。權利就是你要學佛、修行,當你有不能解決的問題時上師和教派都要幫你;你的義務就要護持道場、上師、教派。大家做到沒?我做到了,我這幾年都讓你們過好日子,你們做到了沒?問問自己:做了幾分啊?沒做到,這麼多懷疑,這麼多鬥爭的心,學佛是為了何事?那你說,是不是我這個上師有罪呢?這樣我教下去,我的業越來越重了,因為我教了一批阿修羅出來。所以大家要每一天仔細想一下,自己的身口意究竟有沒有用佛法?假如對任何人有任何嫉妒心、有任何的嗔念、任何不平的心,這都不是佛弟子。跟你們講幾百萬遍,不要怪別人做錯事,不要將責任推到人家身上,對方沒有能力做好,你幫他做好,怎麼樣呢?會怎麼樣呢?你會少一塊肉嗎?

什麼是行菩薩道?就是自己有能力的時候要幫助那些沒能力的人。對方是你的股東也好,是你的眷屬也好,是你的同事也好,是你的朋友也好,不要看不起人家,不要因為別人做不到你心裡所想的你就去罵,你應該馬上幫忙,這就是行菩薩道。行菩薩道不用像我這樣整天幫人家超度,你們沒有能力。到現在還有人跟我講公司裡面有很多小人。小人怎麼來的呢?都是你不去幫別人!為什麼會有小人呢?你自己本身才是小人。你看別人是仇敵,你就是小人。一切都是因果法則、都是因緣法則,你們要接受。不要怎麼勸都勸不聽,那你們來學佛為何事?上禮拜講那兩個法則,我相信做到的沒幾個,再不改,你們等著看。

第三品︰「遠離惡境則煩惱漸減,無散亂心妙行增長,心清淨對法產生信心,依止悠靜處,佛子所實行。」

第三則裡的「惡」,是指不好的環境。遠離它,你的煩惱就會越來越少。遠離惡的環境不是說要你住在一個很舒適的地方,也不是說要你住在一個很高級的住宅區,惡的環境是指讓你的貪、嗔、痴、慢、疑一直不斷成長的環境,譬如說去唱KTV,去看MTV,去酒吧喝杯酒、聽聽唱歌,這些都是惡的環境。你一定講,聽唱歌都有事?因為我們凡夫的心很容易懈怠、很容易散亂,我們很容易經不起外面小小的誘惑,學佛的心馬上減少。你們沒有資格講「退轉」這兩個字,退轉是講證到菩薩果位的人,你們是減少!所以愛去聽唱歌、愛去KTV玩、愛去跳舞,甚至擠著去聽歌星唱歌的人,你的貪念斷不了。貪什麼?貪眼睛的享受、貪耳朵的享受,所以你的八意識田不可能讓佛法薰陶,變成給這些不好的聲音薰陶了你的心。所以你會一直不斷產生貪念,尤其我們現在臺灣聽的歌都是講愛情的,你愛我、我愛你、我害你、你害我,這些歌聽多了對凡人的心只是增加貪念。

惡的環境包括你們看的書本和看的雜誌。在《因果經》裡面講,散播那些不好的文字和不好影像的人會墮入地獄。為什麼上次性愛光碟這個事,我阻止你們看?因為只要誰看,他就會起貪念、嗔念。很多新聞也報導過,很多人因為看了A片就跑去非禮強姦。剛開始看第一套,他不會有這個想法,一直看下去,他的心就被它薰陶,他就會認為這個行為是對的就會去做。所以也跟你們說不要讓小孩看這些東西,不要跟他們講那些鬼鬼怪怪的事。

惡的環境就是你們所居住和所去的地方,都是跟你講貪、嗔、痴、慢、疑的事情,都是與道德倫理無關、都是與人生道理無關的地方,都要減少去。包括在公司裡,有同事在講別人的是非要少過去聽,很多女孩子都會,人家在講,她就坐在旁邊,以為「我不回應沒我的事」,但聽多了也是一個是非人,你又開始講人家的是非了。你以你的主觀去判斷人家是對與錯,是非越來越多,煩惱也越來越多。一個真正修行人,絕對對政治沒有興趣,他不會參與民意代表的選舉。前一陣子有一個和尚參加選舉,那絕對不是個修行人,因為政治圈就是個是非圈。

惡的環境還包括你所從事的工作。譬如家裡開酒吧,而你卻認為去幫忙不會有事,還有人要帶我去吃頓飯,還告訴我那邊很好!明明我們皈依的時候,在家五戒裡面有一戒:「不喝酒」,尤其我們藏傳佛教密部更加不能喝酒,這是根本大戒,因為喝了酒會亂性,讓你不能有清淨的心來思惟佛法。這些人就到那邊唱KTV了!唱卡拉OK了!唱完之後這幾個人個性都變掉了。我們學佛的人對自己的行為要很謹慎,對自己要求要很高、很嚴苛,不能鬆。我們可以對別人鬆弛一點,但對自己絕對不可以。你一個錯誤的動作,可以引起很久的反應。所以從事工作的人完全不能破五戒,假如有殺生、販賣菸酒、販賣殺生工具、販賣墮胎藥的這些工作都不能做。還包括用嘴巴去欺騙別人的工作,就像流行的直銷工作,也包括了現在所謂金融的工作,這些都是惡的環境,都會引起我們的貪念。

那是不是有錢不能賺?佛經沒有講!佛也沒有講!你福報裡面應該賺到的錢,你做什麼工作都可以賺到錢。意思是說,你做一份沒有違背因果的工作也可以賺到錢。所以有些時候看到有些賊或一些做壞事的人,他賺很多錢;但有一些出來一次就被抓進去坐牢,就是他的福報有沒有錢。所以換句話來講,不是今天作殺業才賺得到錢,也不是要開個酒吧才能賺到錢,有沒有錢是跟過去世有沒有布施供養而得,而不是他的工作!

常有人問「做那份工作好?」或是問「朝哪個方向去?」我一定跟他講:東南西北方。你們以後介紹人來找我,千萬不要問我這些愚昧的問題。要問,請他們準備十萬塊進來。我不是算命先生耶!算命先生現在最便宜都要五、六千,那為什麼有這些人來問問題?都是你們製造出來的嘛!假如他今天來,以佛法的觀點來問,我可以給他答案,不管他是工作也好、感情問題也好。但假如他是當我算命先生來問,我絕對沒有答案。那為什麼他們會誤會我是個算命的?那都是我這些寶貝弟子做出來的。你們一定沒有跟人家講清楚,才有這些人跑出來啊!

人生有很多的問題,做一個修行人就是幫助解決你們的問題,但是一定是用佛法的方式給答案,而不是用卜卦算命的方式給答案。佛法講得很簡單,認為一切因緣、一切事情都是你念頭的起伏,念頭的改變事情就改變,如果你的念頭一直是貪、嗔、痴,那就沒辦法了。

惡的環境不是這麼單純講你居住的環境,還包括你的工作環境和娛樂場所以及你所有接近的朋友的環境,大家都要謹慎、少去。也許有些你的朋友是開酒吧的、開酒廊的會叫你去,說:「你跟我聊聊嘛。」你說:「沒事,我學佛,心很定。」不要有這個想法!不管心多定,遲早有一次給拖走。所以假如這個惡的環境我們能夠捨離,我們的煩惱就會減少。事實上現在每個家庭裡面煩惱怎麼來啊?都是要去娛樂,一定要去哪裡玩,花一些錢。這個娛樂假如大家沒有了解,用錯地方的,後面的煩惱就會出現。

所以當我們能夠離開這些惡的環境,煩惱減少之後,我們沒有散亂的心,對眾生跟自己修行有幫助的行為才會增長。為什麼現在你們不能增長?第一、惡的環境你們不捨離;第二、你們的出離心不建立起來;第三、你們沒有依教奉行。所以變成說你的修行、一切善法在你身上不起作用也不增長。

大家不要誤解學佛是叫你不工作、不上班,跟這個無關。我們在家的一定要上班、一定要做事,但是你要用佛法的方式跟心態在你的生活裡面。事實上,佛法的方式不是逃避也不是躲開,而是去面對、去處理。當我們的妙行增長之後,我們的心才清淨,對於法才會產生信心,這個是重點!為什麼你們對仁波切所講的佛法沒有信心?因為你心不清淨,還是一大堆貪、嗔、痴、慢、疑,希望仁波切幫你改運。你心不清淨,佛所講的因果法則,你就沒有信心!你們知道有因果,你們相信有因果,但是你們不深信因果!

什麼是深信因果?就是好像我們很清楚,我們每一句話、每一個思惟、動作,一個行為出來果報一定有,但是你們不相信,你們認為:「今天我跟你做股東,我罵你,怎麼樣呢?你做不好,就罵你。我只是衝口而出,我個性很耿直。」假如你沒有狠毒的心,你對對方沒有仇敵的心,你絕對不會用很難聽的話去罵別人。沒有「衝口而出」這幾個字。講話刁鑽刻薄的人,都是心裡面有毒,才會講這一類的話。他講過,他爽了,因為他將他這個毒丟出來了。但是今天你講這個話,假如對方反彈,那這個果報就很嚴重,以後互相糾纏。假如對方不起作用,反彈回來到你身上,你的果報是怎麼樣呢?在生的時候高血壓、糖尿病、中風躺在床上,死了下去火地獄。你們也看過很多人躺在床上很多年,他躺在床上過的是什麼生活?那個生活是叫什麼?糞便地獄,大小便不能自主。

現在還有這個習慣隨時開口罵人的請你要改,假如你不改,請你不要來。因為今天你的心不清淨,什麼叫不清淨?就是還存有貪嗔痴慢疑、「你錯」、「我好你壞」、「我高你低」、「我能幹你孬種」、「我聰明你笨蛋」,有這些心的人,他就是不清淨。不清淨會怎麼樣?就一直不斷作惡、作業。不清淨的人怎麼樣?他就看不清楚自己問題出在哪裡,都是別人的問題,所以這個人一生裡面都是痛苦。因為你的心不夠清淨,所以你對於佛所講的一切方法、一切法則不起信心!為什麼我這麼相信因果、相信佛法?因為我比你們清淨。所以每一句話、每一個念頭,事實上,到現在以我的境界已經不起念。但是你們現在做不到之前,最少要做到心要減少那種惡念、毒念。要罵人之前,先將那句話吞回去,再思考一下;在批評別人之前,這句話就先吞回去,再思考一下。沒有清淨的心,自然你對法沒有信心。

後面還有兩句話說依止悠靜處,這句話是講我們在一生裡面,如果是學佛的人,一定要經過閉關這個過程,好像仁波切每年都要回印度閉一個月到兩個月的關。所謂「悠靜之處」,因為當我們還沒成佛之前,我們的心都容易退轉,所以我們需要一些環境給我們幫忙。悠靜之處,假如以我們現在每天的生活裡面,什麼叫悠靜?不是說沒有聲音,也不是說沒有家人跟你住在一起,就是家裡面少吵架,不要整天說老公不對、老婆不對。「他不愛我,他不了解我,他不體貼我。」「小孩不用功讀書,小孩不聽話。」那你說家裡面會祥和嗎?悠靜,就是心不起嗔念,意思是說家裡面的環境不要吵架。假如講俗一點,我們中國人常講:「一家裡面倆夫婦整天吵架的,財神到門口都會調頭走。」你家不祥和嘛!所以做子女的人,現在成長之後,在社會裡面工作了,不要跟父母親吵架,這是大不孝!千萬不要認為說:「我這個媽媽愚昧不懂,怎麼樣怎麼樣⋯⋯」

我們在家眾,所謂「悠靜」的定義:就是你的家庭、你的工作場所,都不要吵架,都不要用罵的方式讓對方聽你,這樣就是不悠靜。千萬不要有個想法:「我受很多委屈,再不罵出去,我受不了了。」所謂委屈,就是你的分別心而產生,正如剛我講「我好你壞」,人家講些話不是你喜歡聽,你就彈回去。以為:「我很強悍,人家就會怕我。」就算他現在怕你的勢力,但不代表他心裡面不可以罵你。大家可以嘗試去留意一下,假如你鄰居,假如你親戚朋友裡面有些人很喜歡整天跟人吵架的,整天喜歡罵人的,整天以為自己很有理由的,講話都很凶悍的,這些人沒有高血壓就有糖尿病、心臟病。就算他沒有這個病,家裡面絕對不和諧,為什麼?你有勢力的時候,人家怕你不敢回嘴,但是每個人心裡面都咒你,所以不要再跟人家起衝突!

佛教我們的方法是為我們好,絕對不是來管我們。以前仁波切有講過,要改變自己的行為,改變自己所謂對的想法是全宇宙裡面最困難、最艱難的工程,但是要做!只要做到,你就改了,你的好日子就來了。所以再有「我高你低」這種分別心的人,絕對不是學佛人,你的場所、你的工作場所也不是一個悠靜的場所。

悠靜就是不起衝突的地方,等於我們在關房閉關的時候,我們不會跟任何人起衝突。你說:「關房有沒有聲音?」有聲音。不要誤會悠靜是沒聲音,就算今天躲在深山裡面,也會有水的聲音,有風的聲音,有蟲的聲音,有風吹過樹葉響起來的聲音。所以悠靜不是代表沒聲音,悠靜就是你居住的環境跟你的心態有悠靜,不要整天為了些事情跟別人吵架,吵完「我發洩完了,我沒事。」人家活該倒楣給你發洩啊?別人比你年輕,你要多忍耐,別人比你年紀大,你要多尊敬,事情就沒有了。年輕——「不懂事!」年紀比你大——「老不死!」你不老的喔?你沒年輕過?就是因為這樣子,你們才不可能做到一個佛子。

後面又講了:「佛子所實行。」就是佛的弟子會實實在在如實的去做,絕對不打折扣。所以上個禮拜我所講那兩個法則,再沒如實做到的人,請你不要來。那你又講:「你怎麼知道我罵人?」你們一進門,看你的氣色就知道這個禮拜有沒有罵過人。有罵過人、起過嗔念,氣色都不對,臉看上去就不祥和了,所以你們小心,仁波切會看。

第四品:「長時親近之密友各自散,辛勤經營之財富遺為跡,心和神識暫住身體,捨棄身體,佛子所實行。」

第四個法則,他說長時親近之密友各自散,辛勤經營之財富遺為跡,意思是「沒有」。第一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認為跟我們長時間很親近的親友,所謂好朋友,一定有一天會各個分開;你很辛苦去經營所賺到的錢,有一天也會留下來而不是屬於你的。

第三句是講,我們的心跟神識只不過是一個客人,現在住在我們身體裡面而已。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啊?就是說我們這個身體只是個房子,我們每一生住在不一樣的房子裡面。有的時候可能我們住在一個動物的房子裡面;有的時候可能我們住在一個鬼的房子裡面;有的時候可能住在一個天人的房子裡面。意思是說,我們這個身體是隨著我們的業力每一世在變動,我們的心跟神識只不過是一個客人,住在這個房子裡面。有一天這個客人一定會離開這個房子,這個房子也絕對有一天會敗壞而住不下去,所以我們要了解這一生我們要捨離。我們所謂死亡,只不過是搬個房子——我們搬家了,去別的地方了,找個新的房子。

新的房子是好與壞呢?在世間法,當然說我們有錢去選個好的。出世法的說法就是,根據你這一生所做的事來決定你未來是什麼房子。所以你貪、嗔、痴、慢、疑還是很多的人,你未來的房子絕對沒有好房子;假如你沒有下決定捨離這個家的人,未來的房子也沒有好房子,都是在六道裡面,遲早會破敗的。所以這三句話的意思是說,你這一生你最喜歡的、最愛的,包括你老婆、你老公、你的兒女,包括你的好朋友都會跟你分開。

最近有許多女孩子來問我,跟這個男朋友一直拍拖下去有什麼結果?仁波切講過了——四個字「生離死別。」這就是佛法。佛法對世間的看法就是生離死別,有沒有結婚都是這四個字。你的孩子跟你也是生離死別,好像我跟我媽媽是生離,我一年才看她兩、三次左右而已,我沒死,我媽也沒死,但是我們是生離。一定有的,所以你認為說:「我媽不要死,我媽怎麼樣⋯⋯」愚昧!就因為你這執著的心,認為說:「我媽不要死,讓她多活幾天、多活幾年、多活幾個月。」可以,好好修行啊!多做布施供養啊!多懺悔行善啊!你媽的壽可能多延一點,但是還是會死,但是這樣子去延她的壽,她會得好死。

什麼叫好死?死之前不受痛苦。假如我們用醫療的狀況,我們用所謂的食物幫她延壽,用氣功等等,這個是執著。因為眷屬有這個執著心,病者也產生對他身體的執著心,所以他不捨得死,越不捨得死,他的痛苦越來越嚴重。所以我們要了解今天不要怕生病,不是生病你才會死,你這個房子一定有一天不能用,一定有一天會破敗,一定有一天你要丟掉。

有一些老人家,幾年前我勸他不要管兒女的事,好好去學佛、唸佛,有一些人不聽,受苦了。有一些說:「仁波切,你管我幹嘛,我就是喜歡對我女兒好,你怎麼樣?」我也不能繼續罵,因為他年紀大了。但是他愚昧,愚昧在哪裡?你有這麼多錢幫兒女,為什麼你不拿這個錢用你兒女的名字去做善事呢?反而他得一些福報。你拿給他,去敗掉了還認為:「我愛我兒女,我不想他受苦。」那你死了,他怎麼辦?

我們人都是很笨,都是看目前的事情。「我能幫他多少就幫他多少,幫到有一天我不能幫為止。」是不是啊?大家做父母的人都有這樣想法。好了,那你讓他不能獨立,你讓他永遠都不可能成長。這就是執著的心,不認同、不承認生離死別這四個字,也不接受你所有的眷屬和親友,一定有一天會跟你離開的事實。你也不接受所有一切財物只不過是身外物,只不過是在你這一生流過你的手,一個過程而已。這個過程做得對、做得好,會為你的未來生去開發一個好的未來,假如這個過程你處理得不好,你的未來生就很痛苦。

工作好不好?我能不能做這份工作?有沒有前途?問這些問題的人也是愚昧。愚昧在哪裡?你將你命運擺在你工作上面。你工作能不能做得好,你們的定義就是「能不能多賺一點錢,有沒有前途,上司喜不喜歡我。」問這些問題的人都不是學佛人。常常教你們兩句話:「隨遇而安,隨緣而過」。遇到好、不好,心都要安住。你碰到什麼緣分都不要分別好與壞,這個緣都會過去。好的緣也不永恆,不好的緣也不永恆,都會過去。只要我們起一個執著心,好的緣過去之後你會痛苦,不好的緣出現的時候你更加痛苦。這兩句話,能夠想得清楚,能夠接受、能夠想得通,那你可以講你開始在修佛了。假如還是想不通我講這兩句話,還在執迷不悟,認為你所想是對的,那你不是學佛,也不需要來了,包括你們那些老人家也是一樣,不需要來。

不要浪費你時間,你好好陪你兒子吧!好好去陪你女兒,幫你女兒帶兒子吧!認為這樣子你是做一個好母親啊?所以我母親最厲害,她曾經講過:「我不會幫你們帶小孩,有本事你就生,生了有本事自己帶。我已經辛苦幾十年了。」看起來我媽很無情,但是現在她是對的。對在哪裡?大家兄弟姊妹包括我們子女跟她之間沒有是非。你們很多老人家為了幫兒女兒孫,到最後是非都是一大團。你製造你的兒女貪念不斷,還認為:「我在幫他,他可憐。」為什麼你不可憐那些外面沒飯吃的?你不可憐外面那些沒房子住的?因為她是你女兒,你就可憐她,還說:「仁波切不要罵我。」我偏罵!你可以不來,你不聽我教,來幹嘛?我管你幾歲,一樣。自己幫自己製造煩惱,還將這個責任丟在上師身上。因為他的想法:「上師會幫我修法,讓我兒女發財,那我就不要這麼痛苦了。」胡說八道!你在縱容你孩子,你自己還不知道。假如你再不接受這句話,這就不是學佛人的行為思想。

這幾話就講得很清楚,我們所有眷屬、所有財富只不過是過眼雲煙,我們這個身體只不過是個房子而已,有一天我們一定要搬離這個身體,我們要確定、要肯定這個思想,你才是一個佛子的行為。要實實在在,如實接受,聽進去!不能有絲毫懷疑,不能有絲毫認為說:「沒事,我等這個孫子長大,我才接受你的說法。」那你就不接受佛所講「人生無常」這句話。人生無常是什麼?隨時變!你能知道自己活幾年嗎?老人家現在你時間不多了,你還不下定決心好好唸六字大明咒、好好唸佛,你時間不夠用耶!

在西藏有個規矩,所有人過了40歲,他的上師都會送他一個咒輪,他們叫做「瑪尼」,就是怕他時間不夠,用咒輪增加唸咒的次數。我過40歲的時候,法王就送我一個。你們老人家現在還整天浪費時間幫你兒子、幫你女兒,到時候時間到不要後悔,不要相信你不會死。所以這句話就很清楚告訴我們人生一切財富眷屬都是假相,不永恆。所以千萬不要再有個想法:希望父母親不要死,希望兒女不要受苦。這個想法都不正確!

第五品︰「長期將心放在親友財富,三毒增長,聞思修退轉,慈悲衰減,捨離惡友,佛子所實行。」

第五則說,假如我們一直將心擺在我們的親友、所謂的好朋友、錢財這些東西上面,跟它很接近,三毒就會轉增、就會一直增加。三毒大家知道就是貪嗔痴。等於像我講他們兩個老人家就是這樣子。兩年前叫他不要幫兒子,一個叫他不要幫女兒,兩個人心裡面都對我起個嗔念。「仁波切你管這麼多啊?我對我女兒好,都不應該啊?」我是為這個老人家好,我看他可憐,活到幾十歲,晚年還不能過幾年自在的日子。他心裡面就恨我:「你都不講人情的!我想幫我女兒,你都不幫我,還在罵我。」另外一個也是。

我們修行人會想你們不好嗎?我也有兒女,只有你才有嗎?別的出家人講不過你,我可以講得過你,因為我也有兒女。只有你會做父母親,我不會做?所以因為我們認為:「眷屬是屬於我的,我一定要讓他好。」你的三毒就一直增加,就算你不是對上師增加這三毒,最少你為了你兒女去算計別人,拿了錢財回來去養他們。很多啊!很多人常跟我講:「我為了養家,沒辦法。」但是佛沒有講為了養家你可以做壞事啊!所以就是因為我們這個不正確的心態,讓我們不斷貪、嗔、痴這三個毒在我們心裡面不斷在成長還不知道,然後,我們聞思修就會退轉。因為我們的心都給這三毒占據塞滿了,就沒有任何空間給我們去思考這個聞思修、去聽聞佛法、思考佛法,再用在我們生活裡面去,因為你的心整天都掛念這個掛念那個。

我常常跟你們講,只要你出世法修得好,世間法絕對沒問題,我就是一個例子給你們看,你們還不相信。你們就將世間法作為最重要。所謂出世法就是你要捨離一切執著的心,自然世間法對你的影響就減少,你就會看得很清楚這個事情應該怎麼去處理,而不會迷在裡面而出不來。佛所教的出世法、世間法,事實上都是一個方法,只是我們在分:「認為學佛就是離開這個世間的方法,我們現在每天過的生活才是世間法。」佛曾講過,佛法不離人間、不離世間法,意思是說佛所教我們的方式都是針對人類而講,不是跟天界的眾生講或是跟鬼道的講,而是跟人類講,因為佛知道人類的問題毛病在哪裡,老人家講出來了、告訴你們了,為什麼你們還不肯聽呢?還認為自己是對呢?

所謂「恭敬」,就是要接受佛給我們的教導,不要有任何疑惑,千萬不要用你的人生經驗來聽聞佛法。佛還沒出家前過的生活比我們好多了,大家知道佛是位王子,有老婆、妃子、兒子,所以你不能說佛不懂人情世故,你不能講佛所講的方式我們做不到,他都經歷過和我們一樣的生活,只不過他是位大成就者,以身示範給我們看,告訴我們這種生活不是好的生活,是苦的生活。但是今天,佛不是教我們捨棄我們的生活,佛是教我們要接受生活裡面所有的好與壞,要扭轉它、要接受它、要體會它,不要執迷不悟。這是佛來世間最重要的一個工作,佛一生都是示範給我們看,佛是在表演給我們看,所以不要將佛作為一種偶像在膜拜,這是將佛整個格局給拉下來。

佛所講的「遠離惡友」的遠離不是分開,是你的心要很堅定的跟他遠離。舉個例子,若有好久不見的朋友約你出去喝酒,你想:「沒關係,去酒吧他喝酒我喝可樂,沒破戒。」對不對?在座的女孩子很多都做過這種事。但是你不知道你的心很容易散,就去見面了。事實上那些地方一定有鬼,色鬼、賭鬼。事實是這樣子,有賭的地方有鬼,有色情的地方也一定有鬼,一旦去了,你的運氣、福報就一直下來。假如你這樣做,你會讓你的慈悲心喪失掉。正如剛剛說父母一直執著兒女要過好日子,他的慈悲心也沒有了,因為他執著。

我們還要捨離惡友。惡友不一定是帶你去賭或是帶你去做壞事的人。最嚴重的是哪一類?「唉,今天不要去聽佛法啦,仁波切每個禮拜都講,我們出去玩一玩,有重要的事跟你談。」你說:「對對對!」這就是惡友。讓你不學佛、鼓動你不要聽佛法的人,這些就是惡友,要遠離、不來往。記得一件事:學佛不是給我們做人情,佛不是跟我們交朋友,佛是我們的導師,你少聽一天課,就少一天了解真理。所以這些阻止你、誘惑你不要學佛的人要跟他保持距離,這是真正的惡友;反而帶你去喝酒、去嫖、去賭有限,因為你沒錢就不能賭,沒錢就不能喝,老婆管得太嚴也不能嫖,所以有限。最麻煩的是那些整天教你不要學佛,讓你貪嗔痴慢疑起來的那些人。

舉個例子,妳跟老公吵架,妳的女朋友在旁邊跟妳講:「妳老公就是不了解妳,不體貼妳。」這些人要遠離,就是惡友。妳跟老公吵架,妳一定有問題啊!本來妳想回家跟他吃個飯甜蜜一下就沒事了,結果這個人在旁邊撥個火挑撥一下,讓妳回家和老公又打一架,這就是惡友。假如有人跟你講:「去那邊比較靈、比較好,不要去你 仁波切那邊。」這也是惡友。惡友就是阻止你學佛,勸你暫時不要去的那些人都是惡友,所以大家要很留意這個事。

很多人都沒有將自己把持好,就很容易被別人帶走,一帶走想回頭就很困難。我這一生學佛,唯一的優點就是沒人能將我帶走。誰講我師父怎樣,我管他,這就是我師父;誰講 法王怎麼樣,我管他,這就是我 法王。再講我都不去,連見面都不跟對方見面。不是因為他是我 法王,他是我的師父,因為對方是個是非人,他能講我師父的是非,就絕對會講我的是非。所以假如有人講我的是非,你們也不需要跟他解釋,有什麼好解釋的?解釋得越多,他口業作得越多。跟他遠離就好了,所以今天要清楚惡友的定義。

剛剛所講的事,佛子一定要實實在在做到。自從我學佛,開始學了藏密之後,以前做生意的很多朋友也完全不來往,就算電話打來給我,沒空。因為他們對學佛的路上沒幫助,所以不來往,是非多的地方我也不去,這樣實實在在能做到才行。

第六品:「依止能讓我過失盡除,功德如上弦月般增長之善知識,愛他更勝於愛自己的身體,佛子所實行。」

第六則的意思是,當你碰到一位上師很嚴謹、很嚴格的要求你改過所有的錯失,幫助你清除你的過失,而且幫忙你的功德好像月亮的上弦月從初三開始逐漸變成到滿月一般增長。假如你已經碰到這種善知識,而且依止他。依止,是依靠幫助你停止作惡業的善知識,你愛他甚至乎要比愛自己的身體還要多。你們沒有做到!你看我對 法王是怎麼做?每件事我不是考慮 法王喜不喜歡我,而是考慮能不能讓 法王一切佛法事業順利做到,而不讓他起煩惱。你們讓我起多少煩惱?

這一則你們也沒有做到,大家都不去做啊。還想要我要對你好。我不是要求你們愛我,愛我我慘了,但是佛法有這樣告訴我,所謂「愛他比愛自己的身體還重要」,它的定義在哪裡?在於你要依教奉行,那自然就等於你在愛他一樣,也就是你不能起嗔念。臺灣學佛的人都犯個毛病:就是我不喜歡,就可以講仁波切幾句話,仁波切要聽我。假如在顯教還勉強可以,但不是沒有因果,一樣有。因為你批評一個修行人一定有果報,你可以不去,但是嘴巴不要隨便講話。假如剛好這個修行人他一切如法的,他不是為了名、為了利在弘法的,你批評他的話更加糟糕,這個將來很嚴重的。所以剛剛我講,你現在講我顯教師父怎麼樣,我不聽;講我 法王怎麼樣,我也不聽。我只知道一件事,他有教我佛法,其他的跟我無關。所以能做到這一點,就是我們改變的基礎。

假如你對你的父母、老師、上師,都有這麼多批評的話,你怎麼可能用平等的心讓以後所有的眾生得到佛法的利益呢?做不到的!有恩於你的人,你都看不起他,你都起嗔念,那你能對別的眾生起慈悲的心嗎?是不可能的。所以為什麼佛經一直教你們要孝順父母、要侍奉師長?不是父母師長需要你們這些東西,是薰陶你的心要感恩,對一切眾生都要感恩。所以當你依止到一位如法的上師,你不要輕言說放棄,也不要輕言認為說他沒有對我好,也不要講「他誤會我,誤解我。」不要講這一類的話。

跟大家講過,在我最不好的那兩年,法王完全不理我,一通電話都沒找我。換了你們已經跑囉,不曉得跑到哪裡去了,可能跑到西伯利亞那裡去了,還等他?但是我等他,我還是等啊,因為他是我的上師啊.我沒有想過他不要我,我只是想是我的業顯現了,讓我的上師遺棄我,我沒修好。等我做完四加行,奇怪,法王就出現了。

現在學佛人最大問題,都希望仁波切疼你、愛你,錯了。我們疼你是要幫你解決生死大事情,不是世間這種。假如要求一位修行人疼你、愛你,那你在害他,等於你要他整天動情。情是什麼?就是分別心、執著的心,修行人講的是慈悲。所以你們都有移情作用,將你的感情移到上師那邊去,不要這樣子。

這裡所講「愛」的意思是,我們每個人都很珍貴自己的身體,我們都覺得自己的身體很重要,我們都不想我們身體受到傷害、受到痛苦,所以當你依止一位上師之後,你要珍惜他,上師比你的身體還要珍貴。因為沒有這個上師,你不可能解脫生死。因為你的身體不能幫助你解脫生死,只有你的上師,所以你的上師比你的肉體還要珍貴。並不是叫你來愛我,「愛」到下一步就怎麼樣?會想占有,當要占有的時候,那執著、痛苦、煩惱就起來了。

你要珍惜一位如法的上師,要比珍惜自己身體的心還要大、還要多,是一個真正的佛子所實行。法王到臺灣,我對 法王的一切一切,就叫做珍惜他,因為 法王比我重要。你們剛好反過來,你們比上師重要。

你們一直有個想法:「沒有我,上師就沒有這個道場。」偏偏我就不信這個,我不接受這個。我對道場,對所謂名跟利真的看破了。你不要以為沒有這個道場我不能弘法,你搞錯了,以我的能力我到哪去都能弘法。假如你們再不改,我已經講了,閉完關回來,一是你見不到我,一就是我見不到你。我講得出來,一定會做,不是指我做得到,而是一定會做。不是恐嚇,因為我沒有這麼多時間跟你們耗。我也老了,我還能弘法多少年?被你們這幾百個人綁著,我動不了。你看,每個人的相還是沒改,所以大家回家再不思考一下,到時候求我也沒用。連 法王都知道我脾氣,我決定了誰求我都沒用。

第七品:「世間一切神明都受輪迴枷鎖的束縛,要如何幫助我們?不依附外道,佛子所實行。」

第七則說,世間所有一切神明,自己都被輪迴的枷鎖所束縛,祂哪有能力來救我們?祂哪有能力來幫助我們?在皈依的時候都講過,皈依之後永不依靠外道。一切世間你們所知道的神都還在搞輪迴的玩意,都是搞輪迴,祂們自己都沒有能力解脫輪迴的苦,哪裡有能力給我們幫忙呢?所以身為一個真正的佛弟子,他不應該、也不會去依靠這些外道的神明。臺灣有些出家人很可怕,還會去抽個籤、卜個卦,說南非的巫術很厲害可以治病,臺灣一個大道場去南非,還說南非的巫術很厲害可以治病,以後要找他們來幫忙。所以這個末法時代,他們就是看目前。

一切世間的神明,只要你求過祂,祂幫過你,你一定需要還給祂一些東西,不是你的壽就是你的兒孫,或是你的錢財。在座還有帶小孩去收驚的,以後你也不要來,我知道有些人帶孫子去收驚,你將皈依戒都破掉了,你還來幹嘛?收驚的人用什麼來收驚,大家知不知道?都是用他家裡面沒有投胎的家鬼來幫忙。所以你們只要收過驚,這個小孩最多兩個月又要去一次,不去不行,一到兩個月這個小孩一定有事要再去。很好賺,600元一次,兩分鐘解決。我這個上師最慘,講兩個半小時,你們才給100元。現在外面喝一杯咖啡都140元,加一成服務費160元,我比一杯咖啡還不值錢,所以你們就不聽話,所以你們才不改,因為我不值錢嘛。為什麼收驚你們會相信,因為他收600元。所以再帶小孩去收驚的人也不要來了,再去廟裡問我小孩是不是有中邪、嚇到的也不要來。因為你全部違背你皈依的誓言,你皈依戒已經破了。

這一則是說,只要我們皈依佛門之後,你要做到一個真正的佛子,就算你以前、甚至乎你過去世有依附過別的神明,你都要將祂放下。我就是一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我先父是修道教的,我過去世也是修道的,但是自從皈依佛門之後,所有這些東西都收起來,擺在一邊都不用、想都不想。用道教的方式很快,馬上見效,用佛法的方式慢一點,但道教的方式一定有後遺症,因為是治標不治本,佛法的方式是一次解決,讓你永遠不會有後遺症。跟你們講得這麼清楚,你們這些愚昧的人還要跑去抽籤、問卦、算命,還要帶小孩去收驚,你們就沒有做到佛弟子實實在在要行的方式,所以諸佛菩薩跟護法就不來幫你!

第八品︰「極難忍之惡趣諸苦為惡業之果,寧捨性命,不作惡業,佛子所實行。」

釋迦牟尼佛曾講:「極難忍之惡趣諸苦為惡業之果」。惡趣就是三惡道:地獄道、餓鬼道和畜生道。千萬不要講:「我沒有看到地獄、餓鬼,怎麼知道多苦?」事實上地獄不需要你看,你們仔細想一下,當你恨一個人的時候,你是不是覺得很苦?當你要發火去罵人的時候,罵完坐在椅子上一直喘氣的時候,苦不苦?你生一個人的氣,這個氣不下來的時候的苦跟地獄沒兩樣。所以釋迦牟尼佛說,這三惡道的苦,就是你的果報,是你所做出來、所顯現出來的環境給你看。假如不認同這個說法,那你一定不是個學佛人,也不是一個接受因果法則的人。

所以釋迦牟尼佛有講,就算我們捨掉生命,都不能作惡。你們現在呢?為什麼還要吃肉啊?怕沒營養。為什麼還會罵別人啊?怕自己受到攻擊。為什麼對上師不恭敬?因為「上師罵我沒面子。」所以你們一直在作惡,沒停過,果報就是在三惡道。所以身為一個學佛的佛子,一定止惡行善,在皈依的時候有講過,也告訴過你們,一切惡不能再做,但你們偏偏還是在做,沒停過。所以你們過去世所作的惡業還沒清掉,新的惡業一直在賺回來,那怎麼可能解脫生死?怎麼可能將命運轉掉改過來?明明《地藏經》告訴你們:凡夫起心動念,皆是業、皆是罪。你們就不相信,認為:「沒錯,我哪有錯,我為他好而已。」所以再不改,你這個惡業不斷在做,你的果報一定在地獄。就算你有唸佛,有拜佛,有皈依,只不過是在地獄裡面的日子好過一點而已。(此時有弟子打瞌睡,仁波切指示他離開)我們平常心的惡念不改掉,聽佛法的時候就會睡覺,因為惡的力量讓你不行善,讓你不聽聞善的方法,你就會睡覺。

「惡」不一定是打了人、殺了人才叫「惡」,只要你起個念頭為了自己的利益,講句傷害別人的話都是惡。再嚴謹來講,連起個念頭為自己都叫惡,菩薩不這樣做的。所以你們今天還沒到這個階位之前,至少要做到行為言語不能有惡。惡念起來要馬上懺悔,不要「等我想一下,究竟這樣做對與錯。」很簡單去界定對與錯,只要為了自己有好處都是惡念。慢慢來訓練自己、改變自己,剛開始很難,但是一定要朝這個方向去做。所以佛法裡有講:「不怕起念頭,最怕覺悟慢。」你們現在不可能沒有念頭,這是做不到的,但是最怕你沒有覺悟,還認為這個念頭和做法是對的。

三十七法則就是告訴我們生活的模式,不管你在家出家,你都要照這個方式來過日子才是一個真正的佛子。假如做不到,你不能告訴人家你是學佛的,你沒資格講這句話,若這樣講你就是在謗佛,因為看你的行為不像一個修行人,不像一個佛弟子。所以這句話大家要了解,「就算捨了我的生命,我都不作惡業。」大家要做到。

我以前做生意時,有人故意要我喝酒才要簽約。他說:「沒事,一杯酒而已,回去懺悔就好。」我就是不喝。跟他講:「情願你跟我做朋友,不要害我破戒,這是我的原則。」結果他也很怪,說:「你這個人很有原則,我要跟你做生意。」你們呢?聽到前面有錢「沒關係,回去跟阿奇護法講講,沒事。」「我現在罵了 仁波切,再過去跟 仁波切懺悔,仁波切一定會原諒我。沒事。」不要這樣子。諸佛菩薩跟上師都不會恨你們,但是因為你一直重複重複做這種事,有這樣的念頭,你就會將自己的種子,薰陶到墮入三惡道的根源。所謂懺悔是說以後不要再做。假如重複重複在做,這個懺悔沒有意義,一點意義都沒有。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清楚,不要為了名跟利,讓人家誘惑而破了我們應該守的戒。

很多年前我的一位好朋友,將我的生辰八字交給一個算八字的人。那時我還沒有當上師,已經出來幫人、幫人治病。此人一算,就跟我朋友講:「告訴這位先生,不要再幫別人了,他是個修行人,再幫下去他會得骨癌。」聽起來他為我好,事實上,他阻止我行菩薩道。那時候我聽了起了個念頭:「對呀!我可能要停止一下,我有老婆有兒女,我死了怎麼辦?」回家一想:「不行,菩薩為了眾生什麼都可以捨,我的生命為什麼不能捨?」就不理他,結果到現在還活著。

在你們學佛的過程裡面,會發生很多認為是對你好的事情,但那些事情反而是障礙你,一個不小心就前功盡棄,所以為什麼需要有一個上師來監督你,因為他有經驗。如果你們對上師不恭敬,自然上師也慢慢跟你遠離,這是互相的事情。

講到這裡大家要清楚,我們在家五戒要守。能守戒,就是你福報的開始。假如你不能守五戒,對上師都有嗔念、有想法,那你的福報不起來,就算你做一些布施供養,只不過是人天的供養布施,對你修行方面沒有幫助。

第九品︰「三界安樂如草上露水,追求永不變異的解脫聖果,佛子所實行。」

三界就是我們所講輪迴的三界:欲界天、色界天和無色界天。我們人類是在欲界天,到最高的境界無色界天,所謂四禪八定空定。到無色界天的人沒有色身,只是一個光譜,沒有身體,但是就算到了這麼高的境界,一樣要經過輪迴的苦。三界裡面所講的安樂,包括了天界、人界,所謂我們所講的安樂就好像草上面的露水,露水大家都知道天亮的時候有,太陽一出來就消失,出現的時間很短。

意思是說在我們一生裡面,認為是享樂、安樂的時間,就好像露水一樣短。舉個例子,人在還沒娶老婆之前就想存錢,娶了老婆開始吵架,很短暫。還沒生小孩之前想要生孩子,生完了要帶他十幾年,還要給他讀書,還要給他結婚,還要怕他結不了婚,結了婚了怕他沒房子,有了房子怕他沒孫子,有孫子還要幫他帶孫子——苦啊!他還以為很爽「你看!我女兒多孝順我。」事實上,躲在房間裡面門一關就哭起來,所以這種安樂很短,短到只是滿足我們自己心裡面的一個念頭而已。對不對?邱姓弟子以前存錢要娶老婆,他現在說存錢要買車,還是沒改啊!只是方向目標不一樣而已啊!在我們男人間有講:「車是男人的第二個老婆。」第一個老婆他不要,現在要第二個老婆,他還是沒改啊!還是求他所謂安樂的想法。

其實所謂的安樂,大家只要冷靜坐下來想,我們所謂要求的安樂,是滿足我們某一個念頭。對不對?仔細想一下是不是?我要嫁個好老公,是不是個念頭?所以我常問,好是什麼好?長得帥?還是有錢?還是體貼呢?他又講不出來,到時候他說全要!有可能嗎?當然不可能啦!只是個念頭。而念頭是一剎那一剎那在變的。一剎那就是彈指之間,我們人所產生的念頭有九百多萬個,所以人為什麼煩?因為念頭太多了,一直不斷想去讓這個念頭變成事實。但是當你要去滿足這個念頭,你可能要去做很多很多的事情,當這個事情做到你所謂滿足的時候,這個念頭就過了。

我以前很喜歡Jaguar(積架)這款車,沒買到的時候,每天去看。買來了坐上去,不外如此,這個念頭滿足了。在我們一生裡面,為追求和滿足這些念頭,我們做了很多傻事。就像邱姓弟子本來還以為自己聰明,現在不娶老婆買車子,仁波切就不會講了嘛!仁波切還是講。本質沒變嘛!還是要滿足他的念頭。所以我們一生裡面,我們所有認為安樂的,佛法裡面講就好像草上面的露水,很短,太陽一出來就不見了!事實上,在佛法來講,一切好與壞都在瞬間就發生了。所以你們常常追求滿足自己的想法和念頭,當滿足的一剎那,就另外一個壞的現象出現,就是這個緣跟著滅了。就像我剛才說,我在買Jaguar(積架)之前就一直想一直想,買到,這個緣就滅了。就像有些人娶老婆之前很緊張,娶了一看不外如此。所以這個事情,佛就告訴我們真正的道理:一切世間法都好像草上的露水,一下子就沒有了。不管它是好的、壞的,你的分別心去判斷,都是在一剎那沒有,所以我們要追求永不變異的解脫聖果。

真正學佛的人不是追求世間所有念頭的滿足,不是追求短暫的安樂,而是我們要真真正正追求永不變異的真正解脫的果報,也就是「解脫生死!」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這個是定律。所以我們怕死,意思就是怕生,對不對?假如你那麼怕死,那你怎麼可能會生呢?就生不出來啦!所以我們所謂「生」,不是要生在三界的輪迴苦海裡面,是要生在淨土、生在佛土裡,到那邊的時候就不生不滅了。

假如我們現在這麼怕死,這麼執著,那就生不出來,生不出來的意思就是指我們一直還在輪迴裡面轉。佛所講這麼多事情,要告訴我們改這麼多事,主要是為了要我們解脫生死。假如學佛只是為了求安樂,不是佛法,假如學佛希望佛滿足你的念頭和欲望就不是佛法!佛法是幫助你,給你一個方法、教導你,讓你得到永恆之樂,就是解脫生死,所謂涅槃的境界。

涅槃的境界,生死的境界,不一定要我們的肉體死了才算。當你的心開始清淨,能夠進入不起念的境界的時候,就是涅槃不生死的境界,這個肉體只不過是個房子而已。所以千萬不要有個想法,認為到了死的這幾天,才進入涅槃不生死到淨土去!在你有生的這幾十年,如果你能用佛法過你的日子,你的心就會慢慢清淨,就會得到解脫的方法和解脫的果報,也就是解脫煩惱對我們的束縛。你們過得很苦啊!每天都很多煩惱,你們給煩惱綁住了,你們動彈不了,你們每天過的日子是煩惱帶著你過,你不能自主,你不相信試試看:你找一天不上班,你又覺得很煩惱。所以我們人所過的日子事實上是苦的日子,哪裡有樂?我們要看電視、要去唱歌,只是麻醉自己的苦,唱完歌回到家覺得很空虛。

所以佛所講的方式才是真正的解脫、才是真正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樂,快樂絕對不是世間任何事情,任何物質可以去形容出來「快樂」這兩個字。但是,當你的心不受煩惱束縛的時候,那種快樂也非人類可以形容出來。這種快樂並不是指你沒有想法,也不是指沒有念頭,也不是指沒有東西可以煩惱,因為你的心不會起念,不會被你的煩惱牽走帶動。你每天過的日子就等於是隨著緣而過,隨著每一天應該要做的事做好就好了。

對於每一天的得與失、快樂與痛苦,你都不會讓它來影響你。禪宗有一句話:「天天好日,日日好日。」不是每一天過著好日子。對一個修禪的人和一個學佛的人而言,好的日子跟壞的日子都是一天,好與壞只不過是我們的貪念在分別它而已,只是我們的煩惱心和恐懼心在分別而已。所以才讓我們覺得今天很快樂在過,明天很苦,明天什麼事、什麼事。所謂「解脫」,不一定要等到我們的肉體死了才達到真正的解脫,在生之年的時候就可以了。

老人家少管兒孫的事,年輕人少管你父母的事,有工作每天好好上班。能夠有男人娶妳也是好、沒有也是好,能夠有老婆嫁給你也是好,沒有也是好,不需要存錢,老婆不是存錢就會有的。所以今天因為眾生的愚昧浪費自己的時間,做一些無用的事。當然有人講:「那些科學家每天研發很多事情讓我們過好日子。」事實上這都是世間法跟修行無關。

你現在做什麼工作,你就做好這份工作,不要因為學佛,認為仁波切說一切要放下所以就不用上班了。也不對,因為你有責任,責任在哪裡?最少你要養活自己,你有責任養活家裡每一個人,這也是一種布施。不能說「今天我學佛,我躲在家裡面什麼都不管,說這是 仁波切講的。」錯了!你不要看一個出家人沒事做,他的工作比你們還要多、他的工作跟你們不一樣,他還是要工作,所以不要以為學佛什麼事都不用做,佛沒講過這句話。

不管工作是怎麼樣要做好它,因為人家有拿薪水給你,不管你喜歡不喜歡這份工作,最重要的是人家沒有欠你薪水,只要你拿了這份薪水,你要對得起這筆錢。如果你沒有盡力做好你這份工作你就欠這個老闆,下輩子你要來還,絕對要還。這就是破五戒裡面「不偷盜」的戒!人家給你5萬塊一個月,你每天遲到,一天只做5小時的工作,這不就跟偷一樣嗎?跟偷沒有兩樣,就破戒了!很多人自己不知道,以為真的偷才是破戒,人家拿薪水給你,你沒做好就是破戒。很多人都不知道,以為「我自己做好啦!多賺一點。」不是!只要人家有拿薪水給你,你就有這個責任去做好你的工作。不是你上司喜不喜歡你。

所以這句話就講得很清楚,我們不要迷戀所謂世間的快樂,我們都要清楚世間的快樂都是短暫的,而且馬上就會壞掉、不永恆的。所以真正永恆的樂,就是讓我們的心不受煩惱的束縛,那才能得到解脫,所以身為佛子我們要真真正正做到這一點。

第十品︰「無始以來愛我的母親仍在受苦,我還有什麼好快樂,為解無量眾生故,發菩提心,佛子所實行。」

「無始」就是沒有開始,無始以來就是從我們第一個生命開始,這是佛常常所講的名詞,就是說沒有時間可以算出來,不曉得多久以前就開始已經有了。簡單一點講就是非人類的人生經驗法能夠算出這個時間。在座的每一個個體的生命都是從無始開始。假如有人告訴你上一世是什麼?而你相信你上一世就是這樣子,那是錯的!我們常講生生世世,是從無始開始講,不是五世、一百世,兩百世。誰能看到這麼遠?只有佛才能看到那麼遠,菩薩都看不到那麼遠,阿羅漢也只能看到五百世,所以如果有人再跟你講看到你的前世,百分之一千都是騙你。

佛講得很簡單,你這一世所得的,是過去世所做的,所以不需要問。你這一世生病、眷屬不合、沒錢,都是跟你過去世有關,不需要問。很多女孩子很好奇要問,問了幹嘛?滿足你這點好奇心,對你的未來有幫助嗎?一點幫助都沒有!為了滿足你這個好奇心,你就被人家騙錢囉!甚至人家胡說八道說,你就胡說八道去聽就做錯事了!這句話意思是,從無始以來,從沒有開始以來,我們每一世都有父母,我們生生世世的父母都為我們在受痛苦,那我們還有什麼快樂應該享受呢?

我們只看到這一世的父母,但是這一世父母的痛苦,你幫他們解決了沒?他們受什麼痛苦?輪迴的痛苦。你沒有為他們解決,那你有什麼好快樂的?這句話意思是說,父母這麼痛苦,還沒解決輪迴的苦,你跑出去快樂,那你還是人嗎?你是不是人啊?連生我們的父母,你都不感恩、不去找個方法幫助他們解脫生死,而每一天在享樂、要買房子、要去做生意,是人嗎?所以我為什麼要罵那些老人家,不要再拿錢給他的孩子,因為讓自己的孩子不是人!讓孩子不孝順!愛他們反而在害他們。所以人世間的愚昧,自己作了惡業還不知道,還以為是對的。

至於做兒女的責任,在佛經有講真正的孝順——修行佛法、利益眾生、解脫父母生死才是真孝順。你們做到沒?沒做到的話,你們又有什麼快樂呢?憑什麼你們要享樂呢?有些人希望母親不要死,將她照顧得很好,看起來很孝順,我看到很難過,難過什麼?一個活死人躺在床上。不信你試試看,像你母親這樣躺在床上幾年。你跟她說:「媽您不要死、我會照顧您。」很多人都是這樣子,他都不會求佛菩薩說:「假如死對我媽好,佛菩薩您讓她死,您接引她到西方極樂世界。」他不會講這句話,假孝順!

假如你這麼孝順,從明天開始,你跟你媽一樣躺在床上,每天有人照顧你,你不要動,那才是真孝順!現在外面很多愚昧的人,包括我有幾個弟子都是這樣子,那你去試試看過這種生活啊!你若能過,你媽就能過,你躺在床上試試啊!每天找個女傭來照顧你,大小便她幫你弄,不准起床。為什麼這麼愚昧呢?不幫他解脫生死呢?還以為孝順。看到這樣,我心裡滴血,而不是滴淚,但又不能講,講了他又說:「仁波切要我不要孝順,要我媽死。」真正的孝順是幫助她解脫輪迴的苦海,而不是執著的留著這個沒有用的肉體在這個世間。

這則後面接著講:「為了要解脫無量眾生故,發起菩提心。」意思是說我們真正的孝順,要發菩提心學習佛法,利益一切眾生。什麼叫「利益眾生」?不是讓眾生過好日子,而是教導法門讓他們解脫,這才是真正的利益眾生。所以這個菩提心一定要發!為什麼你們聽佛法聽不下去?為什麼你們改不了?因為你們沒有發菩提心。所以仁波切所開示的「菩提心」法帶,請你們一定要聽,重複重複再聽。包括 法王、所有仁波切,包括我在內,重複叮嚀你們,學佛的人一定要發菩提心,所以仁波切所講的「慈悲心」和「菩提心」的錄音帶,要重新聽、搞清楚,否則的話,你們學不到金剛乘的佛法。當你認為自己已經懂了,就是貢高我慢心起來的時候。

這個法則很簡單,你真正認為自己是個真正佛弟子,你就要努力學習佛法,為了要報你父母的恩,為了要解決你父母在輪迴苦海裡的苦,你要如實學習佛法、利益眾生、發菩提心。在座的很多人都沒有做到,整天只想到自己女兒不要生病,仁波切幫她加持。你生生世世中每一世都有父母親,你的父母親有很多還在苦海裡面輪迴,只有你們能夠做到發菩提心,解脫眾生的生死,你的福德才足夠幫助你歷代的父母親解脫輪迴。要修行啊!

所以這些人愚昧,仁波切跟你們講過,我們跟佛菩薩祈禱是怎麼祈禱?「假如死對我好,讓我死!」你們將母親綁在床上綁了幾年,還以為自己孝順,假如以為仁波切罵錯你的,從明天開始你自己躺在床上,試試看過一個月跟你母親一模一樣的生活看你怎麼樣?假如你能接受,你媽就能接受,所以我們世間人就是用那種假孝順,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己的父母親,譬如帶父母親去吃頓好的、去哪裡玩、幫父母親出風頭、登廣告,這些都害了父母親,真正的孝順就在這個法則的開示內容中。要發菩提心,如實學習佛法幫眾生解脫,才是真正的孝順。

第十一品︰「一切痛苦皆由追求安樂生,諸佛利他心所生,眾生的痛苦如實交換,佛子所實行。」

第十一個法則告訴我們:現在一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痛苦,都是因為我們要追求安樂而產生的。怕沒有營養,所以要吃肉、殺生,所得到的果報是短壽、多病、家裡面不圓滿。為了想升官發財往上爬,我們去說人家是非,挑撥別人之間的和諧,那果報就是有很多小人。為了娶老婆而存錢,不捨得布施,果報就是墮入餓鬼道;為了買車而存錢,他的果報就是以後沒有腿。事實上,福報有車自然有了,不用存錢,存了錢但一撞也沒有了,存來幹嘛?所以一切苦就是因為我們想要過安樂的日子,我們不接受一切法都是緣起生、緣起滅。我們也不肯接受自己這一生很多事情是果報的顯現,所以一直在不斷追求讓自己過安樂的日子,所以開酒吧的還不曉得自己在作惡業,去做直銷的還不曉得自己種了惡業,以為去追求錢就好了,錢得到,他的果報就是苦啦!

佛看清楚之後,就告訴我們,當一切都要利益自己的時候,就是苦報的開始。所以佛能夠得到永恆的樂,能夠得到圓滿的智慧跟福報從哪裡來?利他生,因為佛菩薩一切言語思惟都是利益別人,佛菩薩自己沒有好處,所以佛菩薩能得到永恆的樂,反而能得到圓滿的智慧、圓滿的福報。我們眾生就是怕自己東西出去之後沒得到回報所以不捨得,不捨得了反而痛苦更多,就像我剛才說的他能夠有錢給兒子去做生意,但他就不懂得用這個錢用他兒子的名字去做善事,不捨不得。所以佛沒有痛苦,佛一切所做的都是利他都是為眾生,所以佛沒有痛苦。我們人生裡面這麼多痛苦,因為我們人生中每件事都是為自己,所以痛苦反而來了。

大家不妨回家仔細想一下,這句話在我們一生中從我們懂事到現在,我們的痛苦有多少?是不是這麼倒楣人家來害你呢?想清楚!都是因為為了尋找快樂而產生痛苦。很多結婚的產生很多問題:剛開始,男的認為這個女的很漂亮,女的認為這個男的很體貼,都是尋找快樂!等到真相大白的時候,後悔都來不及了。

很多人對感情的操作都不對,所以這兩句話講得很清楚。佛跟凡夫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佛每一件事情、每一個想法、動作、言語,都是「利他」,沒有任何自己的想法。譬如我們孝順,沒有想要希望別人告訴自己很孝順;好像對老公好,也不希望別人會講你這個人很好。沒有這個想法,完全是付出。事實上一個家庭裡面,假如老公完全付出對老婆好,老婆完全付出對老公好,也不會吵架。如果夫婦兩人都有想法:「我對你好,你要了解我。我對你好,你要體貼我。」這些都是追求自己的快樂。

我們不能做一些違法的事、不能做一些違背道德的事,違法的時候很爽,違背道德的時候很過癮,這是來滿足自己的念頭和欲望,將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面。我們不能違背道德好像很辛苦,但是我們將快樂給別人。

佛菩薩怎麼做呢?佛菩薩沒有自我,所有生命、所有時間、所有一切智慧都是給別人,所謂「換取痛苦、如實換取。」這裡有一個修行的法門,以後再教你們。也就是要將所有好的東西都送出去,將不好的吸收回來。但是在佛菩薩眼睛裡面沒有好壞之分,好壞是我們凡夫想的,是在六道裡面的執著煩惱。有分別就是有執著、煩惱,所以就不可能是佛菩薩,佛菩薩是將自己知道的、擁有的全部都出去。

所以我們看《密勒日巴傳》裡病的痛苦,但是有沒有影響密勒日巴去加持別人?你說有沒有影響?有。這個就是要如實去做,所以觀世音菩薩為了眾生的痛苦再回來,所以這句話你們不敢去想,但最少不煩惱、不讓別人痛苦,所以不要滿足自己的念頭,這是最基本的一個佛弟子。

第十二品︰「若有人貪心奪取或唆使他人搶劫我的財物,仍以一切身體受用和三世諸善迴向給他,佛子所實行。」

今天這個人來搶你的錢,就算前世你沒有搶過他,最少這一世你有貪念顯現過,你有炫耀過你的財富,最少你沒有如實去供養布施。佛弟子怎麼供養布施?你的收入四分之一。大家做到沒有?不敢舉手了吧!這是佛教的,不是我講的。你們沒有做到布施供養,你被人家偷、搶的機會很高。

假如過去世你犯過偷盜的戒,這一世被別人搶或被別人偷的機會很高,偷搶之外還包括被騙錢。你會講「都是他壞騙我」,如果你沒有貪念,不會被別人騙到。所以我常勸很多人:借錢給別人,想要拿回來,就不要借出這個錢,要借就不要想拿回來,不要為了錢財跟人生氣、結怨,這是最划不來的事。但是世間人就是愚昧,整天認為錢財是我的,巴著不放,終有一日一定有人會幫你用掉。誰用掉?不一定,那個人也許是父母親,也許是你的兒孫,也許是你的朋友。

就算有任何人來侵害你,你都不能夠記仇、記恨,甚至乎你要將你的受用、你的身體,包括累世的善根迴向給他。為何要這麼做呢?第一、不要跟他結怨;第二、希望他從此止惡行善,這就是菩薩的心腸了。假如你沒這個心腸還學什麼佛,還告訴人家學藏傳佛教,藏傳佛教是金剛乘,是講成佛之道,假如你的肚量不夠大的話不可能成佛。所以這一個法則就是教你們不要這麼計較。你們現在斤斤計較,別人講一句話不高興就罵回去,懷疑這懷疑那個,整天都是你,不是你 仁波切不會罵,就是沒有用這個法則,才會有這種念頭出現。都是人家錯,你沒錯;都是人家害你,你沒害人家。這樣下去你怎麼可能解脫生死呢?

這個法則最重要的精神面在那裡?就是教我們要「捨」。假如今天不能捨,自然你會執著世間某些事情。我修頗瓦法的時候,這個神識勾召到我面前,亡者生前的任何執著我都清楚。你們聽過這類的故事,我講出去,他的眷屬都說是對的。你們生前有太多執著、太多記仇記恨,下輩子還是會輪迴,跑不掉。你們對敵人都要感恩,對敵人都有善念的人,自然他是成菩薩、成佛的料。假如做不到,這個人到六道輪迴解脫不了,墮入三惡道。

自己回家檢視一下,今年你恨了幾個人?今年你罵了幾個人對你不好?有,你沒資格說是佛子,除非馬上改。假如認為還有人對不起你,你沒資格作為一個學佛的人;還在怨別人害你,那你也沒資格作為一個學佛的人,回家檢視一下。尤其女孩多檢查一下,女孩子最容易說「老公對我不好!」「男朋友對我不好!」。所以我以前常講,為什麼妳是女人,男人一定要對妳好?沒道理。假如妳認為自己是女人,男人一定要對妳好,這是什麼行為?買賣行為。妳們講得很好,「我沒出來賣,我是良家婦女。」妳的思惟是買賣行為。跟那些公開講是上班沒兩樣,所以你們活在整天欺騙自己欺騙別人的生活裡。所以要弄清楚,這個法則教導你們對敵人不只要感恩,還要給他。你跟對方是恩是怨要在這一生結束,不要再糾纏下去,糾纏下去,就算你下輩子碰不到他,至少這一生他絕對障礙你解脫生死,因為你執著的心、仇恨的心。

這一則所講的表面上是別人來搶你的錢,事實上還包括了任何攻擊我們的人。一旦聽到攻擊要當場放下,不要馬上起念頭想怎樣攻擊回去。要訓練、要學習、要改。這樣子長期訓練學習,你的小人和仇敵會慢慢減少,一定要這樣做沒別的法門。雖然密法裡有一個懷法,可以讓你的怨敵不攻擊你,但它的目的是解怨。所以今天你被偷、被搶、被騙跟因果法則絕對有關係,不是你過去世破了偷盜的戒,就是這一世的布施供養沒做夠,所以就會這樣。

以前文殊菩薩曾經表演過:有人說他不相信因果法則。文殊菩薩說:「好!我的新鞋子擺在這個城門門口,我累世沒有犯偷盜的戒,所以我這鞋子不會被偷。」他真的擺在城門口試驗,一個禮拜沒有人拿鞋子。現在不要說鞋子,你們擺一千塊錢在馬路上,馬上有人撿起來,這就是你過去偷過別人的東西。

偷東西的範圍很大、很廣,包括上班的時候拿辦公室的紙條回家用也是偷。簡單一點講所有物都有主人,沒有經過主人的同意,你拿走就是偷。小到一顆糖,小到在野外的一根草、一朵花,沒有經過主人的同意你拿走就是偷。犯偷這個戒真的太容易。所以大家要留意,只要沒有貪念手不癢自然就不會拿。所以大家要警惕,今天你的錢財被騙、被搶、被偷,都是跟自己的因果有關,不要怨別人、不要怪別人。就算不是累世的因果,都是這一世起了貪念,比如,男人迷戀女人、迷戀生意要做好一點,這些都會被騙。最近很多所謂的科技公司吸金,不貪怎麼會被騙呢?就騙不了我,我不貪,我不準備一塊錢賺十塊錢,就騙不了我,被騙的人就是貪——因果法則,就是你不起貪念,別人就沒辦法騙你。

這一條講得很清楚,假如你對你的怨敵還有一絲一毫的恨意,甚至乎你沒有迴向給他,那你沒資格作為一個佛子。假如你婆婆對你不好,而你跟她生氣的話,你不是佛子;假如你認為父母親對你不好,而你生氣的話,你沒資格作為一個佛子。大家聽清楚不要毛病一直再犯。今天才講到第十二則,你們想一下能做到幾項?大家回家仔細思考。今天星期天,明天要上班,不要浪費時間去看電影,看電影的錢供養我好一點。電影一票一張多少錢?380元,比供養我的錢還多,供養我才100元,你們很有錢。回家仔細想今天我所講的話,自己落實多少條?假如沒有落實去做,馬上要改!千萬不要拖延下去,千萬不要告訴自己,「我還有時間,我等等看,試試看。」這樣子對自己不好。

另外一件事,本來宣布11月11日去閉關。這事的緣起:這次竹旺仁波切來臺是南部吳小姐邀請,不是我們寶吉祥邀請。上上星期日法會結束,我見竹旺仁波切,在現場還有另一位仁波切,他邀請我第一次閉關(11月11日閉關)由寶吉祥來辦,我在現場答應由我們來辦所以才有這事。結果我們開始啟動之後,南部吳小姐有很多她自己本人的想法,她不認為第一次需要交給我們辦。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我辦法會不希望有超度、點燈這類的東西,因為我覺得辦法會單純一點好,譬如這次閉關就單純閉關不要摻雜別的東西,假如摻雜別的東西大家的心也散掉,第二可能錢財有些問題。南部吳小姐強烈要求這次閉關要摻雜這個。

第二個因為場地有限,那個場地最多可以住兩百多個人,剛開始他們告訴我他們那邊沒有人參加閉關,所以我一下找一百七十幾個人,結果到上上個禮拜突然間他說已經找到一百多個人。這樣下去,我們這一百多人他那邊也一百多人,加起將近四百人,那裡面擠不進,加上你們沒有閉過關,突然間這麼擠的環境,你們心定不下來。所以我跟那位仁波切講,這次寶吉祥不主辦,看以後的因緣再說。我不希望因為舉辦閉關跟中心之間有些摩擦、衝突。他喜歡用喜歡的方式,我就讓他用喜歡用的方式舉辦,以後因緣具備再說。

至於你們要不要去,我是沒意見,但是他既然要超度點燈是我不太喜歡的事,你們自己思考一下,我是肯定不去。你們要去我不能拖著你,你們思考一下,假如一個閉關不如法,這個關閉不閉都無所謂,不要有個想法認為竹旺仁波切帶著我們閉關會不會好一點?當然他老人家帶著我們閉關會好一點,但是最重要整個閉關的過程要如法,假如不如法摻著為了錢去做件事就不太正確。雖然尼泊爾那邊急需錢蓋佛寺,但是這是兩碼事。佛法跟錢是兩件事,不要因為今天急需要錢,希望透過閉關多一點錢出來,那就不好。假如要辦超度法會就另外辦一個,不需要在那一天搞在一起。本來兩天八關齋戒時間不夠,再加上超度法會,你們心很亂。

現在外面辦八關齋戒很多不太如法,在顯教辦早上進去晚上出來,這不算是八關齋戒,真正八關齋戒就像我在印度關一個月兩個月,這是真正閉八關齋戒。以後看因緣,因為以我的觀念,假如做得不好做不到標準,乾脆不要做。我們不是為了人情去修行,假如今天為了人情去修行,這也不是佛法,要就一切如法一切正規,不要就不要。我不希望透過法會給人家感覺到這個要錢那個要錢,你們看6月30日這麼大的法會我們也沒有點燈也沒超度,法王也沒有要求。假如這個事件是正確,這麼大的法會 法王也會跟我講我可以點燈收錢,但是 法王沒有講,表示說現在臺灣法會的法則,基本上跟佛所講的方式有一點不太一樣。

以前佛的法會只有講佛法,沒有加個超度加個點燈加個消災全部加進去,好像supermarket(超級市場)什麼都有,這個不太好。我們知道說一門深入,閉關的時候唸佛號唸咒語,假如加別的東西就亂掉。因為這個因素所以決定寶吉祥不主辦這次閉關,基本上我也勸我的弟子也不要去,假如金錢太重也不太好,所以今天跟大家講一下,大家不要有太多複雜的想法,不要想說我們是不是沒有福報沒有因緣,不要想這個,只要我不死,一定有機會閉八關齋戒,死了當然沒辦法。

« 上一篇 - 返回法會開示 - 下一篇 »

更新日期:2023 年 9 月 20 日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