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23年07月30日
在寶吉祥臺北道場的弟子與信眾們,遵照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指示,恭敬聆聽 仁波切於2002年9月22日開解《佛子行三十七道品》第一、二品之法帶精要。
上幾個禮拜我有講頗瓦法,人在往生前的心態跟心理的、身體的變化。至於人死了、斷了氣之後到49天之內,這個人整個的變化怎麼樣現在不講,等我傳頗瓦法的時候,才告訴有資格學頗瓦法的人,人死了之後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要這樣?因為假如沒有透過修行,今天我講了,你們等於是聽故事一樣。在座的很多人看過《西藏生死書》,我相信很多人看完後還是懵懵懂懂,不懂書裡面在說什麼。為什麼會不曉得?因為裡面很多跟禪定的境界有關係,所以講也是白講。假如你不是實修的,也不是對上師有百分之百恭敬心,是不可能學到的,就算被你看到聽到也沒用,因為有很多經驗的、實修的法門,一位上師看你不如法也不會傳給你。
今天講一個對我們很重要,修菩薩道一定要了解的法則,叫《佛子實修法三十七則》。所有佛的弟子假如要修菩薩道的,這三十七個法則一定要清清楚楚,實實在在用在你的生活跟修行裡面。在我講三十七個法則之前,有一個小插曲跟大家講一下。以前有一位仁波切,他說七點半開始傳這個法,那天只有十幾個人,接近七點鐘時人已到齊,我還沒到。那位仁波切說我不來這個法就不傳,我來才傳。所以為什麼我能坐在法座而你們不能坐?嚴格講,他那天是為了我來講這個法。所以說這個法對修菩薩道的人十分重要,大家要仔細聽清楚,假如大家再不肯聽清楚,整天好高騖遠,希望學一點點就懂了、開悟了,這就很可怕。
我們常講學佛的人都一定要固定跟著一位如法的上師學習,經由上師給你們的幫忙,才能夠見道、證道。所謂「見」不是眼睛看到,而是心能真正體會到佛教我們道理的真正用意何在,假如不能見道,就不能證道。如何知道你能不能見道?就看你對上師的恭敬以及師兄弟之間的處理方式。比如現在還有人常講別人的是非、常常對師兄弟發脾氣,還有些人對上師有很多不滿,這些人就是沒有見道,沒見道,就不可能證道。
為什麼所有上師都勸你們,沒有見道之前不要亂跑、不要多聽、不要多看?因為你們本來就有很多妄念,多聽多看對你們沒幫助反而有害。所以我們要如實將自己的心約束好,假如遇到一位如法的上師,大家就不要有太多想法,很多外道的用處、想法也不需要加入生活之中,這樣心才會慢慢清淨,才能夠得到佛法的加持,讓你能夠見道、證道。
在聽聞這三十七法則之前,我們要先想一下:今天聽佛法的動機何在?假如動機是為了自己好,這是小乘佛法的想法;假如動機是為了利益眾生,這是菩薩道的想法;假如你的動機是為了希望學了之後能利益眾生而成佛,這是金剛乘的想法。換句話說,假如你們還認為聽佛法是為了身體健康、不會有疼痛、不會有不好的事,這也是錯誤的觀念。今天你生病是你的因和你的果,佛講得很清楚,佛不能轉你的業。
我們憑什麼轉業?可以分開兩個層次來講。供養和布施是修我們的福德,所以在六波羅蜜中前面三項——持戒、布施、忍辱,是修福德,這就是為什麼整天叫你們不要生氣、不要罵別人、不要起嗔念、不要起嫉妒心等等,都是要修福報。如果沒有福報,就沒有資格也沒有條件去修行和聽聞佛法。福德有了才有因緣去修行佛法,透過種種法門的薰陶和訓練來修佛,這樣才叫功德。
在六波羅蜜後面三項——禪定、精進、智慧,就是修功德,功德才能轉業,福德不能轉業。臺灣有一個佛教團體,應該叫福德會,因為只教他弟子做好人、講好話,這是修福德。福德不能轉業,功德才能轉業。所以為什麼諸佛菩薩跟上師都很強烈的、很嚴厲的要求眾生一定要修行?因為不透過修行就不能將累世的業轉掉,你就會跟著你的業在走。常提醒大家:生病不重要,生病就是還債,所以不要擔心生病,最重要的反而是要擔心自己夠不夠時間在這一生聽聞佛法。
了解要聽佛法的原理之後,大家要將心清淨一點、定一點,不要想太多。在聽聞佛法的時候,千萬不要用你的人生經驗法去比較,因為當你用人生經驗法去聽聞佛法,去比較時,就叫「二心」,就有妄念出現,表示你沒有用「一心」在聽佛法,以佛講的名詞就是你沒有在「定」中聽。假如沒有在「定」中聽佛法,而用人生經驗法聽的話,一定會忘記,而且不可能在第八意識田埋下一個很好的種子。聽聞佛法的正確心態就是:不要管懂不懂、能吸收多少,只要你的發心和動機是正確的,然後將心清淨下來。不要胡思亂想,不要認為今天所講的全部聽不懂,只要你一有這種念頭,你就是會不懂。
佛法不是讓你懂,佛法是讓你悟,你今天聽完了也許一點感覺都沒有,但是如果你用清淨的心和正確動機來聽的話,就算今天所講的內容你一句都聽不懂,一定會在某一個因緣成熟的時候,對今天所聽聞的佛法恍然大悟,這都是歷代修行人聽聞佛法的方式。
我們為什麼要聞、思、修?「聞」不是耳朵聽聞這麼簡單,是用心聽聞。聽聞之後要思考佛法跟你現在過的人生方式是一樣、還是兩樣?假如一樣,那你就開始在進步。「修」就是透過你聽聞的方式,來修改你的思惟、修改你的行為,這才叫修佛法。假如單靠唸佛號、持咒、拜懺,只不過是製造因緣而已,不是真真正正修行佛法。
我們人一定要了解死亡每一秒鐘都跟著我們,不要怕死、不要擔心死,來聽佛法不是讓你不死,不是讓你長壽,長壽是要靠自己修行。所謂讓你不死,是讓你的法身不死,用這種心態聽佛法才是正確的,對你修行的路也才有幫助。了解正確心態之後,聽聞佛法才有用。所以在開示這個法本前,我們先合掌,唸三遍觀世音菩薩。
唸畢,仁波切接著開示︰
從這裡你們應該有個領悟,以前我也講過︰所有佛法的基礎都是用慈悲的力量,讓我們能夠利益自己、利益眾生。觀世音菩薩是慈悲的代表,嚴格來講,不管在顯部還是密部,大部分的修行方法都跟觀世音菩薩有關。為什麼要求你們最少唸滿一百萬遍六字大明咒?很多人以為唸滿一百萬遍後可以改運氣,以為什麼都可以轉。並非如此,而是讓你們和觀世音菩薩產生好一點的緣分。
你跟諸佛菩薩沒緣,諸佛菩薩不能幫你,因為佛講過,佛不能度無緣的人。怎麼讓自己跟佛菩薩有緣?就要心中每一個念頭都要憶念佛菩薩。這就是為什麼在藏傳佛教的每一個法本、每一尊本尊都有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修行,這是要讓你的心經過長期的薰陶之後,能跟佛菩薩的心一致。所以生病的人不要再說你這邊痛那邊痛,不用怕!還沒皈依的時候,你怕是應該的,但是已經皈依就不要怕,因為你已經有佛菩薩讓你依靠。身體有毛病是正常的事,沒有毛病反而是反常,要修到身體沒毛病,就要證到佛果,毛病就沒有了。
這個法本是觀世音菩薩以慈悲和智慧的力量,告訴修菩薩道的人應有的心態和法則。
經典︰「誰見諸法無來去。唯一勤行利眾生。
殊勝師及觀自在。三門恭敬恆頂禮。」
在開頭就講,觀世音大士證到一切法無來去。所謂「證到一切法無來去」的意思很深,簡單講一切法都是因緣而起,有因緣才生,因緣滅就滅。我們現在所聽到、看到、所感覺到的一切,都是因為我們意識田的作用而牽動我們的心所產生一切方法。法不是你們所想像的,修什麼法去整人,或者修法讓自己轉好,而是一切現象都是無來去,本來沒來沒去。
正如以前廣欽老和尚講的「無來無去」。以我們凡夫的知識而言,很難了解沒來沒去,但以科學來講,現在已經看到宇宙裡面是固定不動的,沒有時間、空間。時間和空間都是因為一切因緣產生才來,沒有因緣就不動,我們的本質也是這樣。我們的心本來是如如不動,但因為生生世世習慣用五官去探討外面的世界,所以讓我們的心被五官牽引而動。事實上來、去都在同一時間發生,所以說無來無去。「無」不是沒有,很多人將「無」解釋成沒有。假若「無」是沒有,那麼相對的一邊就是「有」,若落在任何一邊認為有或沒有,在佛法來說都不是究竟,都是執著、都是偏執。
所謂「無來去」不是你所想像的可以操縱它不來就不來,操縱它不去就不去,而是只要因緣一起,在同一時間即發生因緣滅。簡單講,當我們眼睛看到一個現象的剎那,這個現象也在同一個時間消失。就像我們看電影、看電視,你看到這個影像在螢光幕出現的時候,同一個時間它也在消失;相同的道理,當我們人生出來的那一秒鐘,同一時間我們就在死亡,所以你們怕什麼死呢?生和滅同一個時間,沒有分開。分別生和滅是因為我們的心將之區別、分開,就是所謂的分別心。為什麼佛常常講不要怕死?因為佛用智慧看出每一件事情的真相,每一件事都不是絕對的相對論,它是在同一個時間、空間一起發生,所以「非有」、「非空」的意思在這裡。
觀世音菩薩以大智慧證道。所謂「證」不是用嘴巴講,也不是我們的人生經驗法能體會,所謂「證」就是悟到了。正如我在閉關的時候,悟到緣起性空,不是用文字可以解釋這個境界,而是當你的心在因緣具備的時候,就能體悟到過去所聽聞佛法的真正境界。《華嚴經》裡面有一段文字描述,佛法就好像在黑暗中的明燈,可以指引我們到光明之路。當我看這一段的時候,沒有因緣可以體會。直到有一次,我住的大廈停電,因為住在十二樓,要走樓梯下去,當下什麼都看不到,是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我拿著打火機下樓,走了幾步,點起打火機,當打火機亮的那一剎那,悟到《華嚴經》所講的這幾句話的境界,這是很難解釋給你們聽的感覺。
所以看佛經也好,聽佛法也好,不需要用「懂」這個字。看佛經就要用心看、要很留意去看;聽佛法的時候要用心去聽,不需要懂。當這個境界因緣成熟的時候,你過去所看的、所聽的,自然會讓你一剎那就悟到。大家都知道什麼叫「緣起性空」,但是那種境界、那種感覺你不知道。簡單一點講,有人告訴你這杯水很熱,你可以看到煙冒出來,你也可以看到那人很辛苦的喝水,但是你不曉得有多熱,除非你親自喝到、體會到,佛法也是這樣。為什麼佛需要講法這麼多年?為什麼所有大德需要一直講法?因為他所體會到的,不代表你也能體會到,就算佛能夠用我們所了解的言語一直不斷去解釋,但你還是不能體會。所以佛、所有大德、所有上師都一直不斷的勸,因為要靠你本人去體會。
佛跟上師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給你們,只是幫助你們丟掉那些貢高我慢的心。為什麼訓練你們要慈悲、要恭敬?佛跟上師不需要你們的恭敬,佛跟上師已經看破這些,還需要你們恭敬嗎?但是假若你對上師不恭敬,自然對眾生也沒有感恩的心;沒有感恩的心,你怎麼可能修到慈悲心呢?
現在的中國人很可憐,接受西方人的文化,但是忘了我們老祖宗的文化。老祖宗教我們尊師重道,在座有幾個人做到呢?我的家族是很大的家族,我的父親曾經親口跟我講過,以前請一位老師來教學問,老師的這一生都由這個家族負責照顧——他所有的一切包括他的生老病死,以及他家鄉所有眷屬,因為這個家族欠這位老師一個很大的恩。世間法的老師都需要這樣重視,更何況是教你們出世法的老師呢?你們做到沒?你們都覺得「你應該要教我」,沒有「應該」這兩個字!也沒有上師應該要跟弟子講很多話!沒有應該的,一切都是互動的。就像 直貢澈贊法王跟別人說:「仁欽多吉仁波切一直對上師很恭敬。」因為我做到的比西藏人做得還要多,相對的所有仁波切也對我恭敬。你們做到沒?你們沒做到的話,就算我講多少佛法,對你們都沒幫助,因為你們不尊師重道。
雖然觀世音菩薩了解一切法無來無去,但還是很精進的行利他的事。觀世音菩薩知道一切法都是假的,知道眾生一切苦也是假的,也知道眾生的一切都是因緣果報,但還是不違背菩提心戒、菩薩戒,一直不斷在精進、進行利益眾生的事。所以問問自己,你們說自己學金剛乘,但是利益眾生有多少?不敢說你們有能力利益眾生,你們沒有能力;你們利益教派、利益上師有多少?如果沒有的話,就沒有資格說你在行菩薩道。
我們都知道觀世音菩薩是古佛,本來是佛,但為了利益眾生而將自己降級。以現代人的講法,就是不做佛,情願做菩薩。等於說他不做董事長跑去做經理,親自去做,這在世間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就好比你現在是老師,又叫你去做校工,你絕對打死都不肯;今天你做老闆,叫你去開車當司機你也不肯。因為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沒有「我」的存在,為了利益眾生而行菩薩道。你一定會講,佛為什麼不可以,菩薩才可以?因為佛一切無明全破了,一絲一毫最小的煩惱也沒有,而菩薩還有煩惱,什麼煩惱?度眾生的煩惱。菩薩看到眾生在苦海中輪迴,也跟著眾生起悲哀的心,所以有煩惱,還不到圓滿的境界。因為有這種煩惱,以現代人的講法,就有原動力、有推動力,讓菩薩不斷在凡間利益眾生、幫助一切眾生。
佛的境界是不動的境界。除非你過去世跟這尊佛很有緣,而且一直不斷大布施、大供養在祈求,佛才會來。很多人常誤會,我心裡想什麼佛都知道,佛不知道,因為佛不起念、不動念。怎麼樣才會知道呢?除了剛剛我所講的條件之外,就是你的願力和這尊佛一樣,佛才知道。假如你的願力跟這尊佛不一樣,佛也不會知道。佛是被動的,就像《金剛經》裡所講,起這個心,但這個心沒有執著。菩薩和佛有些不一樣,就是菩薩心裡還掛念眾生,菩薩心裡還有一絲煩惱,希望去幫助眾生、利益眾生離苦得樂。所以雖然觀世音菩薩是已經證到真正空性的一尊佛,但為了利益眾生,而將煩惱拿回來給自己,重新來,這很偉大,你們做不到。
你們都希望自己過好日子,都希望透過學佛變得很厲害、希望透過學佛變得比別人高一等,這樣的心態就跟觀世音菩薩差太遠了!差這麼遠的心態又怎麼可能跟佛菩薩相應呢?就相應不了了。觀世音菩薩知道眾生苦,雖然已經證道,但還是讓自己重入苦海利益眾生,所以觀世音菩薩常常三門恭敬頂禮。三門就是「身、口、意」,身口意都很恭敬的頂禮十方一切諸佛跟眾生,然後才有資格做上師、才有資格成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第一段這短短的四句話,事實上就涵蓋所有菩薩真正的心態。
經典︰「利樂之源諸圓覺。從修正法而出生。
彼亦依賴知其行。是故當說佛子行。」
一切佛利益眾生和得永恆之樂的根源,都是從修持正法而生。大家要聽清楚,是「正法」!我常強調,學佛不是讓你身體健康、學佛不是讓你長壽,那學佛是為什麼?是為了解脫生死。不要怕「解脫生死」這個名詞,很多人一聽以為要死了才算修好,不是的,你在生的時候就要真真正正下定出離心,要出離輪迴的家。你沒有下這個決定的話,大乘佛法與金剛乘佛法對你一點幫助都沒有。假如學佛是能夠讓自己有任何感應、產生智慧、辯才好、能發財等等,都不是一個佛子應有的思想;假如學佛是希望孩子讀書讀得好一點、嫁個好老公,也都不是佛子該有的思想。
所謂正法就是自己學到能夠自度度他的方法。「度」是什麼意思呢?不是入佛門會念佛、唸經、持咒就是度。而是要真正有把握,這一生在肉體結束之後,自己能夠度到彼岸去。彼岸就是佛的國土。假如你沒有把握,那你絕對沒有本事、也沒有本領去度別人、去幫助別人。所以當你自己沒有把握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死大事之前,要謙虛一點、謙卑一點,不要貢高我慢,要依止上師幫忙你。所謂正法就是要學到、了解到、知道怎麼讓自己對生死能掌控。所以上師為什麼重要?因為他有經驗能幫你。現在還有些人喜歡講上師︰「都是上師怎麼樣,我不會怎麼樣。」這類的話都不要再講。講這類的話就是不承認自己錯了,都是別人的問題而不關你的事,認為不關你的事的人能解脫生死嗎?當然不可以。
所以這兩句話就是說,所有佛的永恆之樂的根本從哪裡來?因為佛生生世世聽聞正法、修持正法。
如果有任何上師強調自己多厲害、有神通、能看到些什麼,都不要依附他,一定有問題。佛講過神通不能轉你的業力,神通只是好玩而已,跟轉你的業一點關係都沒有。大家都知道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他是釋迦牟尼佛所有弟子中神通最厲害的。故事記載有三件事情他用神通都不能解決。第一件,目犍連尊者的母親生在餓鬼道,他有神通也沒辦法。第二件,釋迦牟尼佛這一脈種族釋迦族要被滅族的時候,目犍連尊者將五百個釋迦族人擺在他的缽中,將缽升到半空中不讓人殺害他們,結果敵方退兵後缽拿下來,五百個人全部在缽中化成血水。意思是說他們該被殺就被殺,就算有神通也一樣。第三件事,目犍連尊者是被人打死的,假如大神通有用,他可以閃躲、可以變化。所以神通不能改變業力,如果有任何出家人或在家人,強調他有多厲害,能夠看到些什麼的話,對這些人都要小心,他不是講正法,他只是用神通來吸引那些不知道、好奇的人來聽佛法。
曾經有人介紹一個人來找我,他第一句話問我是不是大陸人?我說對!本來我們都是大陸人,只是住在臺灣而已。第二句話再問我是不是汕頭人?我也說對!我讓他很開心,但我其實不是汕頭人。前面兩次猜對他就很開心,覺得自己厲害。第三句話又問我是不是有神通?我說:不對,我沒有!他整個人臉都垮了下來,因為前面猜得很高興,第三次被打回去。他說介紹的人跟他講我有神通,我說自己沒有神通。以為找我有神通可以看到的,我絶對跟你講沒有!但你說我有沒有呢?我也不知道。
常常有人來找我,講的話都很奇怪,某次不知道誰介紹來的人,一坐下來就問我:「仁波切,哪個方位有貴人?」以前我脾氣好一點就會跟他說:「東南西北方」,那天我告訴他:「我不是算命卜卦的人,你要的話,外面5000元可以幫你解決。」接著我說他的殺業很重,介紹他來的弟子就幫他講話:「他是個老師,他沒殺。」這個弟子該打,老師不會做壞事嗎?有的老師在做很多壞事,壞什麼?不用心教小孩,以分別心在教!小孩若不聰明、不聽話就到放牛班;家長多送一點禮,就對這個小孩好一點!在座很多家長都碰過這種事吧!
我常講有兩種職業一定要犧牲奉獻:一種是醫療,一種是教育。你不能犧牲奉獻,希望透過職業去謀取利益的話,果報會比其他職業重很多倍,尤其是教育。老師作惡比普通人容易多了,不用心教小孩就是作惡,這比殺動物還可怕,你看多少老師炒股票、多少老師在標會,做老師要這麼多錢幹嘛?你要這麼多錢就不要做老師,可以做其他職業。所以介紹他來的弟子不了解因果、自以為是,還幫人解釋。以後介紹人來見我時,在旁邊不要講話,因為你不曉得我用什麼方法去幫助他。眾生有眾生的根器,有些沒有因緣的就不要勉強,勉強會讓他造口業。
你們整天說修行人要慈悲,修行人一定會慈悲,但慈悲之中需要智慧。目前不能度的人,先暫時將他擺旁邊,你們都做爛好人。你們都知道仁波切有這個能力,在座很多人知道我救過很多人的命,醫生說不可能的都救回來了,這就是慈悲的力量。所以以後介紹人在旁邊不要講話,你再講話你來做上師好了,這位弟子那天講的意思就是:「仁波切你看錯了,他是老師不可能做壞事。」如果你不相信我,跟我學佛幹嘛呢?可以不要來。就是你們不深信因果這回事,沒有因,哪有果呢?所以要信因果,這也是正法中的一個法門。
現在大家都說自己信因果,但你們都不深信,就是很深的相信。你們認為今天做一點小事情沒有果,事實上都有的!因果有分別,有一種叫「無記」,比如吃飯喝水這種沒有記號的;但是只要我們起心動念為自己,就一定會有果報,就看果報什麼時候出現而已,不可能沒有,假如還認為沒事,沒事以後就是有事。
大家要了解所謂正法,就是佛所講的一切方法,都要如實接受跟學習,不可以加加減減。現在臺灣學佛人都犯了一種毛病,就是用自己的思想推敲佛所講的事情,加一點、減一點、再解釋一點。在直貢噶舉派,沒有明心見性的人就不能坐在法座上講佛法;不像臺灣,唸了五年佛學院就可以出來講佛經,這是很不好的現象。
佛一切「樂的根源」都在於生生世世修持正法,而且有賴於了解、知道如何真正修習正法,如何真正去做!佛再透過弘法人告訴你們,如何將佛法真正落實到生活裡。大家要聽清楚,佛法不離開我們每一天的生活,假如佛法會離開每天的生活,就不是佛法,不是只有持咒的時候是在修行,等佛珠一放下,貪、嗔、痴、慢、疑又來了。
所以我最不喜歡也最討厭聽到人家這樣講:「不要跟上師講,上師會罵!」「我不要找上師,怕上師會罵。」怕就不要來皈依我,怕就快一點離開我門下。為什麼怕?因為死要面子,認為自己沒錯,「是 仁波切很主觀才罵我,我有很多理由,為什麼 仁波切不聽我解釋?」你當上師是白痴沒有見性嗎?如果有一天我對你很客氣,那你要小心了,準備要把你掃地出門了。看清楚佛經,釋迦牟尼佛常常罵弟子。佛夠慈悲了吧?但佛經中常記載佛「呵責」弟子,呵責比罵還嚴重,說不定還會棒打。所以以後再有人說:「不要跟上師講那麼多,上師會罵人!」我會請你走。再讓我聽到:「不敢找上師,怕上師會罵。」也請你走。我這邊不是跟你交朋友,記得這句話!要我不罵可以,只要我們是平輩朋友。哪個老師不罵學生?你們這麼怕罵,因為還是沒有懺悔心,不承認自己有錯,還認為自己有很多理由,才做了這樣的事情,所以自己沒有錯。既然你沒錯,那還學佛做什麼?
學佛的第一個法門就是「懺悔」。不管任何經典,開宗明義都叫我們懺悔,要是不肯懺悔,整天怕被罵,那還學什麼呢?你們沒有資格說你是在學正法。為什麼怕挨罵?因為不承認錯、貢高我慢、死要面子、沒有尊卑之分!你們的心態很可怕:「小事情不要跟上師講,上師知道會罵。」「都是因為你講這麼多,上師才罵人。」再講一次,請你們想清楚我有什麼能力?我能夠將一個人的命救回來的,你們這些小把戲,我會不知道啊?有時候真的很懶得講你們,越是這樣講的人,貢高我慢心很重,重在哪裡?重在希望每個人都說他做得最好,這樣的話,學佛就學到魔道去了。
也有些人講:「都是你跟上師講,上師才來罵我。」這也破了五戒中兩舌和挑撥的戒,挑撥我跟這個弟子之間的關係。那是不是做弟子的不可以跟上師講話?有人常講:「都是你跟上師講,上師才知道這件事。」我以前常提,這樣推卸責任就等於是不負責任,不負責任會怎樣?就不會懺悔,不懺悔會怎樣?就不可能改進,不改進會怎樣?還是墮入地獄道。因為你嗔念一起,所有一切功德都燒掉了;嗔念一起,所有修行的門也關了起來,你就沒辦法進去了。今天講這三十七道品是要讓你們了解真真正正修行的心態與方法,不是頂個禮,給些一百、二百供養就叫修行,而是要從內心世界澈底改變自己。
《佛子行三十七道品》裡面第一品就說了:
經典︰「暇滿大舟難獲今獲時,為助眾生解脫輪迴,日夜無懈怠於聞思修,佛子所實行。」
第一道品就講人身很難得,得了人身之後,還需要沒有殘疾才能夠聽聞佛法。也就是說這一世我們得了這個身體,耳朵能聽到、眼睛能看到、嘴巴能講話、手能寫字等等,都是累世累積下來的善業與福報,這個很難,真的不容易。舉個例子,洛千仁波切授與金剛手菩薩灌頂,參加的人有1300位,其中二百多位是我的弟子。參加整個修行方法的,剛開始報名是90個人,實際來是五十幾個,你看聽聞佛法不簡單,很多人很快會退轉的。
所以要了解:今天得到人身不是應該的,絕對有前面的因緣,這一世才得到無瑕圓滿的身體,得到身體後要失去很容易,那失去了會怎麼樣?失去了就又要在六道中輪迴,下一輩子還不知道是不是人。以前曾講過,今天再提醒一次。經典中形容在地獄道裡的眾生,數量多到什麼狀況呢?以佛的大能力、大智慧都數不清。究竟有多少呢?佛形容就好像下雪時的雪花這麼多;畜生道的眾生有多少呢?就好像印度恆河兩岸的沙這麼多;那人有多少呢?佛講過,只不過是恆河的沙用手抓一把那樣多而已。你說現在地球上人很多,有50億,那動物又有多少?你不要講別的,回去數一數家裡有多少蟑螂、多少螞蟻、多少蜘蛛,如果一家四口,至少有一兩千個生命跟你一起住,還不包括我們身體裡面的蟲、皮膚上面的寄生蟲。
只要這一世貪、嗔、痴、慢、疑五毒沒有減輕、沒有懺悔、沒有改變,那麼你下三惡道的機會是百分之百。千萬不要想自己有皈依、有唸咒就不會墮入三惡道,一樣還是會,你可以做寵物。假如在師兄弟之間整天嗔念很重,整天講上師的人,因為有皈依有唸過佛,下一輩子就做大蟒蛇,像有些臺灣人迷信大白蛇,把大白蛇養在水缸裡,餵食老鼠、青蛙等等的那一種。為什麼所有上師一直阻止你們對上師生氣,不是因為怕上師會受傷害,而是怕你們受傷害。
當你們知道自己的肉身這麼難得時,要知道身體等於法器,要利用這個法器,在這一生中下定決心,透過佛法的薰陶訓練,讓自己未來世能夠證到佛果。人生短短幾十年,大家可以算一下,每天睡覺8個小時,一天有三分之一在睡眠中,加上上班8個小時,就過了16個小時了。剩下的8小時用來吃飯、大小便、跟人吹牛、跟人生氣等等,真正剩下多少時間學佛呢?再加上從媽媽肚子裡出生到成長,有20年要讀書,時間又沒有了。書讀完了開始追求女孩,或與男孩交往,10年又沒有了!接著結婚、生孩子、做事業,十幾二十年又沒有了!所以你們一生中真正能夠用來修行的時間很少,很多人每天只用1小時修行,喊沒時間修行,其實時間是自己安排出來的。
剛才說佛法要澈底用在我們的生活裡面,意思就是說,你的生活就是修行。在家眾不可能與出家眾一樣,出家眾有清淨的環境,每天24小時都很少有煩惱。但是在家眾有煩惱,才能讓你們體會到人生種種的無奈與痛苦,有煩惱才能讓你們真正體會到無常隨時會出現。現在不管你做多好的職業、有多好的收入隨時都會有變動;就算工作沒有變動,國家政策一變動,也會影響到你的收入,也會影響到你的支出。簡單舉例:假如健保費突然漲價,你們本來賺的錢就馬上少了一點,這就是無常。很多人都想現在很好,等未來退休了、小孩長大了,有時間再說。卻沒想到當你有一天退休的時候,你的身體狀況也不行了。
修行不要幫自己想,要了解今天得了這個身體就是一個法器,要利用身體這個法器,在這一生每一天如實用佛法來過日子。假如做不到,問題出在你沒有下定決心,不接受因果、無常,你認為事物會永恆不變。你們常常將一些無明的事情加於別人身上,就像剛剛講的罵別人:「都是你講的,上師才會生氣。」這就是將無明轉移到別人身上,無形之中就行惡了。惡在哪裡?因為讓別人起煩惱。學佛的人不只要斷煩惱,也不要讓眾生因為自己而起煩惱,讓眾生起煩惱也不是修行人。
當我們得到這個難得的身體就要清楚不要浪費這一生,要把握這一生有限的時間,最少做到能夠自我解脫生死。那一定有人會講,只有自己解脫生死,對眷屬有何幫助呢?事實上,當一個人下定決心,希望在這一生能夠解脫生死的話,對生生世世的眷屬都會有幫助。道理何在?假如你真的解脫生死,一定會到彼岸、到佛土去。不管到阿彌陀佛國土,或到哪一尊佛的國土,你在佛國中修行,可以利益一切眾生,就涵蓋了這一世和累世與你有緣的眾生在內。
學佛不是為了發財,學佛不是為了身體好,學佛不是為了怎麼樣,只是告訴你學佛是為了解脫生死。但以前我有講過,你出世法修得好,世間法自然沒障礙。這個道理在哪裡?因為你看破生死之後,所有過去世所種的因,就算果報成熟,已經對你沒傷害,也對你沒障礙,因為你歡喜受,因為你了解這種果報成熟之後,你的債還得差不多了,所以你不會怕,也不會嘗試去逃避。再講,要修解脫生死的人,他一定要完全斷惡行善,一絲一毫的惡都不能有,只要他這樣做,慢慢的生活品質一定會轉好。因為當你能夠斷惡行善,惡的因緣、惡的果報成熟的機會也相對減少。所以為什麼一直勸大家,心念不要有惡,以後不要再怪別人給你問題而讓你被我罵,你這個念頭是惡的念。自己不承認、不負責,就是惡念。
暇滿大舟,他是用船來比喻我們的身體可以成為一條船,幫助我們度到彼岸。在六道之中,能夠修行佛法的只有在人道,道理何在?三惡道太苦了,在地獄道裡面,每一秒鐘所聽、所看、所經過的心態都是苦,沒有一秒鐘能夠停息下來,所以不可能也沒有福報緣分可以學習和聽聞佛法。餓鬼道也同個道理,畜生道因為愚痴而不能聽聞佛法。假如人在世的時候愛享受、愛睡覺、愛吃東西等等,那他下一輩子絕對在畜生道,百分之一百。畜生道的眾生因為不能聽也不能講,所以也沒資格學習佛法。
阿修羅道的眾生是有福報可以享福也長壽,他享用的東西比人間更好,但是因為他鬥爭的心很強烈,讓他不能夠聽聞佛法、學習佛法。事實上很多阿修羅道的眾生都是從學佛人轉去的,很多人在學佛的時候都喜歡比較來比較去,覺得自己比較厲害,看到別人比較厲害就會嫉妒,這些人下輩子都在阿修羅道那邊。
大家都知道天道是在過好日子,簡單講就好像在世間看到的那些有錢人,你叫他們學佛基本上是很困難的,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苦,所以天道的人也學不到佛。只有在人道,我們是苦多樂少,我們才能夠體會到、體悟到,要學習佛法來幫自己解脫苦海,所以在人道才能聽聞佛法。事實上諸佛菩薩都是從人道裡面修行出來的,人道是不是一定在地球才有?佛經裡面講不是,全宇宙都有人的存在,我們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只是其中一個有人的世界。只有在人道才有資格、有機會、有因緣學佛。
佛為什麼一直勸我們要放下、不要執著?因為只要你執著某些事情,你放不下,你就是還在搞六道輪迴的把戲。千萬不要有個想法:「我能夠打坐,又能唸經,我就可以解脫輪迴。」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放下。佛曾經有講:我沒有講過一法。意思是說你們認為學佛是學很多方法,事實上這些所謂方法,是幫助你們對治你們所有不好的習氣,當我們習氣減少之後,這些方法也不需要了。就好像今天要過一條河,需要一艘船幫助我們過這條河,到彼岸之後這艘船還需不需要?不需要了。
我們能夠在沒有殘廢的身體之下,有因緣聽聞佛法,你就要珍惜它,在聽佛法的時候不要睡覺,這是最大的業,剛剛有幾個在睡覺。你們講:「我累啊!」跟你的心有關係。6月30日,直貢澈贊法王主法「本尊葉衣佛母祛病大法會」,6月29日我一整個晚上沒睡覺,30日我坐在法座,在高臺上面也許你們沒看到,但從頭到尾我連眼睛都沒有閉過一次。這個力量哪裡來呢?很簡單,為了利益眾生。為什麼你們想睡覺?因為你們覺得「我在聽佛法」,所以聽了聽了開始就疲倦了,就想閉一閉眼睛,心想:「這句話不重要,閉一閉,等一下再聽。」因為你的心還沒清淨,你的願還沒很重的發出來。我是一個55歲的人,一天不睡,第二天不累是不可能。但6月30日你們很多人看到我坐在法座上沒彎腰、沒打瞌睡,一天就坐在那邊。
29日大家在家裡面睡得很好,第二天30日你們一樣在睡。為什麼會這樣?第一,懺悔心不夠,累世的業來障礙你;第二,你的心還是沒有下定決心要離生死,才會想睡覺。佛經有講,普賢菩薩有講,我們聽佛、學佛、修行是什麼心態?就好像一個年輕的女孩子頭髮燒了起來,急著要馬上將火滅掉一樣的心態來學佛才對!你們有嗎?你們全部沒有啊!你們整天說怕死,事實上你們不怕死。因為從你們學佛的心態就看出來,你們不怕死,因為你們認為自己還有時間;我們怕死,我們都是膽小的人,所以我們很用功!當我接觸到佛法,我就很用功,因為我知道「死」,也跟大家講過我看到我父親死的過程。你們不怕,所以才有很多時間去唱KTV。6月30日法會結束後,有一批人跑去唱歌,以為我不知道。以為被仁波切罵了幾個月,法會結束應該去輕鬆一下連絡感情。跟誰連絡感情?所以這些人愚昧啊!
這一則的第二句話就是說,當我們得到這麼難得的法器,得到這個人身之後,為了自己、為了幫助眾生從輪迴的苦海裡面解脫,所以我們日夜,就是一整天無懈怠於聞思修。所以剛剛仁波切講了,佛法用在你生活裡面,就是每天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言語、每一個思想,都要用佛法來思考。意思是你皈依之後,身、口、意不可以離開佛法,不可以離開佛跟上師給你的教導。離開了,你就不是佛子。你當然講:「很辛苦耶!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這個也不可以,那個也不可以。」你可以啊!你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佛跟上師沒有權利來管你、約束你,只是你做什麼,你得什麼果報而已。
法會結束帶頭帶人去唱歌的得什麼果報?下輩子不是做鳥,就是做那些在樹林裡面跳來跳去的長臂猿,很喜歡叫的那一種。你們覺得沒事啊!唱一次歌有什麼事?是出發點不對!不對在哪裡?一個大法會給你們得了這麼大的福報,而你卻想仁波切給你們壓力想去輕鬆一下,你這個福報,全部「啪!」全部沒有了,我們去賺這個福很辛苦,讓它消失掉,彈指之間!
為什麼需要福?不是讓你過好日子,是讓你死的時候死得好啊!死得舒服啊!死得妙!怎麼妙?可以打坐死!事實上看一個人有沒有修行,看他死的時候就知道了。假如這一生他修得好,真的有利益眾生,他福報夠,就算他生病而死,他絕對會打坐,也許吉祥臥。吉祥臥就是釋迦牟尼佛睡覺的方式。假如任何人好像個「大」字躺在床上死的,這個人生前絕對沒有修,絕對沒有!因為我看過幾個案例,我們教派的幾位仁波切跟那些老喇嘛,死的時候雖然生病,有一個甚至乎是胃癌死的,但打坐走的,就是修到了!因為他們將這一生所累積的福報在死的時候,你們將你們這些福報用在唱歌、發脾氣、講是非去了,沒有了,又重新再來了;當你批評你的上師,你的福報也沒有了。
福報賺回來很辛苦,用出去很容易,跟你們每個月上班意思一樣,每天工作8個小時,到月底才拿幾萬,你可以1個小時用完,對不對?上班很辛苦,每天上班8個小時,又要挨罵,這樣工作一個月下來才幾萬元。我們累積的福報也是這個樣子,累積回來很辛苦,要用掉很快,一個動作一個念頭就用了。為什麼阻止你們?因為我知道!假如可以唱個歌鬆弛一下,那應該我先去,我也絕對唱得比你們好聽。因為我知道福報賺來不容易,我要留著這個福報到往生的時候用。你們不是,你們每天在用!如果認為「今天唸滿一百萬遍六字大明咒,觀音菩薩應該會幫我發財了吧!」這種觀念就不是正法。
真正一個佛子,他真正每天的每一秒鐘,所有的身、口、意都在思考。譬如說人家罵他而他發脾氣,這個福報又用了。很多人不能給別人罵,只有他罵人的分,假如不能給別人罵,別人罵你立刻生氣、立刻有反應,那你的福報又用了,整天喜歡批評別人不對的,也是用你的福報。道理在哪裡?你身體不好嘴巴怎麼會講話呢?你身體不好哪有力氣去罵人呢?意思是你還有福報。你看那些老年痴呆症的能不能罵人?為什麼有老年痴呆?福報用完了,不給你罵了,還是佛菩薩慈悲,讓你晚年這幾年不要再繼續作惡業。
現在喜歡整天罵別人,說別人不做事、不辦事,這些人都是在罵人!為什麼不能跟人家好好講呢?整天罵,福報又用了。既然你說要學佛,在家五戒為什麼不好好去把持一下呢?戒是幹嘛?是幫助我們修福啊!你不守戒沒福報,再修也沒用、再唸也沒用。所以當你發脾氣、罵師兄弟的時候,你的福報「噠噠噠噠」又燒掉了!尤其在同個道場學佛的人。在密宗裡面「根本十四墮」有講,同個壇城(就是同個地方)修行的金剛師兄弟互相批評、互相咒罵,墮入地獄道。很奇怪,你們在外面告訴人家自己學佛,但看到師兄弟不對的地方,當場就講來講去。
三番四次提醒你們,六祖慧能講得很清楚:「真正修行人不見世間過。」真正修改自己的人,哪裡會看到別人有錯呢?他只看到自己有錯。所以我們真正要做佛子,真正要做佛弟子的人,每一天24小時都不能懈怠,都要在聞、思、修裡面修。好像我第一次閉關的時候,在夢裡面起貪念、嗔念,我馬上醒、馬上懺悔再睡。這是我們密宗裡面所講的夢瑜伽,就是夢裡面修行,就是24小時都在修行,你們現在白天能夠做到一個小時,我已經很開心了。不要說你們做夢了,你們晚上做什麼夢?自己想一下。從你的夢境裡面,就可以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業力,還有多少貪、嗔、痴。假如你整天做的夢,都是發財夢、罵人的夢、打人的夢、給人家追的夢,都是貪、嗔、痴、慢、疑很重的人。你的夢怎麼樣才會吉祥呢?白天先要改好,晚上才會慢慢變。
你們不要以為晚上做夢沒事,白天的事才重要,錯了!反而晚上才最重要。因為當晚上睡覺的時候,你的眼睛、耳朵、嘴巴失去作用,你夢裡所顯現的景象、一切事情,都是由你的意識裡面反射出來,也就是你的第七意識種子和第八意識種子所留下來的惡種子、善種子,都會在這個夢境裡面顯現。因為你不受這個五官的影響,它很自然的流露出來。所以我們常講白天怎麼樣,晚上就會做什麼夢,所以白天整天罵人,晚上做夢也會罵人,不是他罵別人就是人家罵他,因為他那個念頭存在。
所以為什麼他講日夜,就是說你一整天都要這樣過日子,千萬不能鬆懈,千萬不能懈怠!一點點懈怠,那你的業障就能夠進來。很多人不修佛反而沒事,一修佛,反而產生很多他認為不好的事。因為你還沒學佛之前,你還沒有福報之前,那些「業」會等,等什麼?等到你最倒楣的時候,跟你一起算總帳。當你皈依了,你開始唸咒了,但是若你沒改!那「業」一看到你開始有一點福報,如果現在不整你,未來沒時間整,所以現在就整你!很多人沒學佛之前,事情沒怎麼樣,好像過很好的日子,學佛之後反而很多事情出現,然後他就開始怪:「早知道不要學,學了反而倒楣。」不是,這個是讓你未來要發生的事情現在先發生,看你能不能夠用佛法度過這個障礙;能夠的話,那你就前途一片光明;假如你不能夠,還是認為說:「仁波切沒幫我,仁波切不理我,仁波切沒幫我加持夠!」那你就過不了這一關。其實,我們要加持,有的時候真的不需要唸咒,一個眼神就有了,問題在於哪裡?你能夠接受多少,你的心態是怎麼樣。是跟著你在變,不是我在變。
所以這句話說:日夜無懈怠於聞思修。以前有解釋過聞思修,所以今天不講,但是千萬不能懈怠!有人說:「有事才找 仁波切,沒事不找 仁波切。找 仁波切都是罵我的。」正如剛剛我講的,怕罵就不要來了。怕我罵就不要來,真的不要來!對不對?我也沒收你多少錢,你怕這個怕那個幹嘛呢?乾脆不要來嘛!
前面這三句話意思是說,我們要很確定、很清楚得這個無暇人身很難!無暇的意思是說沒有瑕疵所以意思是說我們不要浪費這一生,為了要讓自己、讓眾生從輪迴苦海解脫的話,我們日夜都不能懈怠於聞思修,這真正佛子所實行。因此假如你沒有做到,你沒資格說你是佛弟子,這才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一品,在座的做到了沒?舉個手,現在驗收了,驗收看看你們修了些什麼東西出來給我看。所以沒做到,沒資格跟人家講你是佛弟子,你只有資格講:我是佛的信徒。信徒跟弟子不一樣,信徒就是燒香拜拜求平安那一類。信徒是什麼果報?還是要輪迴的果報。佛弟子什麼果報?解脫生死,成菩薩、成佛的果報。所以你們要如實去做。假如你們目前的生活24小時裡面不是用佛法來過生活,還在講:「還有時間,仁波切講的慢慢去做,沒關係。」不是我講的!觀音菩薩講的!我只是代表觀音菩薩將這個訊息解釋多一點給你們聽。
什麼是佛法?在家要持五戒,對於我們貪、嗔、痴、慢、疑要減少,盡量要用心來利益眾生,這是佛法的生活,而不是說整天斤斤計較。能做到這三句話,你才是佛子,就是佛的弟子;沒做到,信徒。信徒怎麼辦?仁波切講了,不可能轉業,你累世的業絕對清不掉、轉不掉。我們常常聽到「清業」,要將「業」清除掉,這個「業」要清除掉是清不了的,要靠功德。功德是什麼?佛教我們的方法,如實去聽、如實去做、不能打折扣、不能加加減減、不能夠等,馬上要去做!每一天要檢討自己問題出在哪裡?所以第一項在座的諸位沒做到。所以常常我罵你們:為什麼皈依幾年樣子還黑漆嘛嘛。因為沒做到!常常我罵你們的樣子看上去還是稜稜角角相沒變,因為沒做到。沒做到,相怎麼會變呢?沒有一個氣色好的,不是看相的那種氣色。
鄭姓弟子又打呵欠了,沒有如實去做的就會打呵欠,因為他覺得今天講的跟我無關,現在賺錢才重要,還債才重要。能夠將佛法用在生活裡面,什麼問題都能解決,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所以當他又想到這樣子,呵欠自然出來了。所以這個第一品,在座的諸位沒做到。所以這本書以後我會印出來,給那一些有做到的人,沒做到不給。
第二品
經典︰「貪愛親眷如水蕩,憎恨怨敵如火燃,忘卻取捨的愚暗,捨離家鄉,佛子所實行。」
貪愛親眷,就是你貪愛你的親人和眷屬;如水蕩的意思是,你這一世的眷屬和親人跟水一樣,來來去去。這句話很多人聽不懂,很多人認為,「這一生我的愛人、我的親人、我的眷屬是不變的。」但是你們真的聽不懂,也不能接受「生離死別」這四個字,有很多女孩子常常跑來問我,跟某個男孩子很久了有什麼結果?我一定回答她四個字「生離死別」。她聽了覺得很奇怪。我說:「對呀!一定是這樣子。」我知道她問什麼意思,問能不能跟他結婚。結婚代表什麼?不是代表生離死別,代表一個笨蛋的想法。所以有的時候,我講一些女孩子說:「你們是東方人,有中國人的思想,西方人的動作。」什麼意思?我們中國人教女孩子要從一而終,但是現在我們臺灣的女孩子是從「無」而終,「無」是說沒有數字。但是她又不甘心,跟個男孩子幾年,突然間沒有結婚,又不甘心了,東方人的思想就出現,不可以這樣子!
你們女孩子,假如做不到從一而終的,就不要說有什麼結果。能不能結婚?隨緣!不是教你們明天又換另外一個,就是不要將親人眷屬當成一定不變的事情,他跟水一樣飄蕩,飄過來、飄過去,不永恆,包括我們的小孩都是一樣。假如認為小孩是我的、老婆是我的、老公是我的,沒有他們過不了日子。那你一定不能解脫生死。
我們一切要隨緣,隨什麼緣?就是隨這個緣過日子。這個緣走到哪裡都是空性,也就是說它不是固定不變的。不管今天你安排多少未來的事情,這個未來只不過是你目前想像未來是這個樣子,但到時候一定會變,是無常、會變。所以女孩子找男孩子不是看他有沒有錢,也不是看他多愛妳,也不是看他有多體貼,而是這個男孩子能不能忠厚,能學到佛、學到慈悲當然是最好,沒有的話,不要以他愛不愛妳、體不體貼妳來去衡量。「愛」這個東西也是一種苦的結果。體貼更加慘,你要看清楚「體貼」這兩字怎麼寫,身體貼著你!中國人很厲害,發明這兩個字。妳們女孩子以為拉個椅子,牽個小手叫體貼,是身體貼著妳!假如一個男孩子24小時貼著妳,看妳怎麼樣?嫌煩吧!所以今天這句話點破很多人那種迷思。當他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孝順,不順從自己想法的時候,他就要生要死、很痛苦;當看到老公不聽話,或者老婆不聽話,他也要生要死、很痛苦。
我們的眷屬親人為什麼這一世跟我們有緣?都是過去世的恩跟怨,無恩無怨這一世不會跟你在一起。我們常講「冤親債主」在你家裡面,都是你的親戚、都是你的眷屬,不是外面的小人、不是外面的朋友,是在你家裡面。所以你們整天急著趕冤親債主,就是趕走你的眷屬。外面的道場都很喜歡說:「你度你的冤親債主吧!叫他們離開你!」誰啊?這些冤親債主都是你家裡面的人。
所以佛有講,小孩到我們家裡面只有四件事情——報恩、報仇、還債、討債,你的老婆或老公也是如此,也是這四件事情。所以學佛要清楚究竟發生在你們周邊的事是怎麼來的?要聽清楚佛所講的話。當你要他愛你,這叫做貪愛;當你貪這個愛,只要對方的愛稍微少一點,你就感覺不對勁,苦就開始了。這個苦不一定在年輕的男女孩子身上會發生,六、七十歲都會有,我也看過。曾經有一位六、七十歲的老太太來找我,想問她老公整天在大陸,是不是有外遇?她都70歲了,她老公至少也75歲了吧!我說:「如果有就恭喜妳,妳老公身體好。」那就是貪愛了,她放不下,不會從別的角度去切入。所以人都貪愛他的親人和眷屬,她很執著他,所以讓這種緣,生生世世延續下去,也就是繼續輪迴。
今天不是勸你們如果孩子不乖便放棄他、不管他、隨著他,幫忙孩子是應該的,至於他能改多少,真的是他自己的緣,也是他的福報。我們盡父母的能力幫助他、勸告他,至於他能做到多少你心裡面的標準,不要去計較。沒有任何一個人跟我們會是一樣,也不會一致,所以不要以我們的標準,去衡量我們身邊所有的眷屬和所有的親人。假如這樣的話,就是貪愛,也就是你希望你做的事是對他們好,而希望、要他們接受,也要他們知道你是對他們好。假如有這樣觀念,就是貪愛,因為你貪著這個愛,才會產生業力的牽引,讓你們下一輩子繼續見面,那再見面就不一定是好事。
有人很羨慕有些很恩愛的夫婦,幾十年都牽著手在過馬路的那一種。假如這兩夫婦這一生沒學佛,這一生他們真的這麼相愛,就會落入「痴」的範圍。因為他們痴,下一輩子他兩個人一定到畜生道,有些畜生一生一世只有一個伴侶。這些觀念不是不好,也不是錯,只是你們要清楚了解,是因為因緣而在這一世得到眷屬,但是不管是惡緣也好,善緣也好,緣都會在轉動。惡緣可以讓它變成善的緣;假如你們執著,善的緣也會變成惡的緣,惡的緣就是讓你輪迴的緣,所以佛勸我們善與惡都要放下。
今天你對你的眷屬付出,對他們好是應該的,因為你是學佛的人,有沒有回報不重要。為什麼女人要男人對你們好?這意思是你欠他的囉?問問自己你對他多好?如果因為妳是女人,人家就要對妳好,那麼妳給別人什麼呢?很多女孩子就想了:「我全部都給你了,身體都給你了!」這觀念也是錯誤,不應該有這種觀念。妳的身體不是貨物,妳的身體不是用來買賣,不要以為身體給人,就將人綁住,就要對妳好。這是錯誤的!事實上,有這種觀念的女孩子,講一句很重的話,跟那些在酒廊上班的女孩子沒兩樣,她們用什麼換取她的利益?她的身體啊!假如你有這想法,是跟她們一樣嗎?所以我們要做到平等,想一下今天人家對你好,你是不是永遠就對他好?有就是平等,沒有,你就永遠都欠他,還是要還他。這輩子可能因為妳是個女人,他多疼妳一下,下輩子也許妳是他媽媽,妳要養他、妳要餵他,因為妳欠他。
我們要清楚眷屬跟水一樣,這一生飄蕩來,可能在這一生結束後,以後生生世世不再來;也許這一生來了,生生世世也好像海浪不斷的飄蕩回來給你。所以我們周邊的眷屬都是這一世跟我們結緣,結的緣是善、是惡不重要,就是一個緣。緣會生會滅,只要我們放下不執著,這個緣滅一定會產生,就算你不執著、不放下,緣還是會滅。我們常講隨緣,就是說你跟對方的緣怎麼樣?不要去預設立場。
比如說,有一些人還沒嫁之前就想:「準備要跟他生幾個?要跟他活幾年?」到時候不是這樣,就會很難過了。我們要了解緣是生滅法,是不固定,不會不變,所以我們眷屬也是因緣法,不會不變。就算今天你看小孩子很不乖、很不孝順,這是你的業報,就是過去世跟他有些問題了,或是孩子小的時候可能有某些地方沒有教育好,他長大變成這樣,你還是要盡你的能力幫忙他、勸告他。他聽不進去,以後吃苦受難是他的事,跟你無關,不要為此而難過。很多做父母的人,看小孩摔一跤的時候,他很緊張馬上跑過去抱起來,因為是他的小孩,別家的小孩摔一跤,只有講句話:「可憐!」會不會跑過去抱?不會,因為分別心。
所以今天對眷屬的看法是,他們跟水一樣飄蕩來、飄蕩去,不停下來的。你一希望他停,結果就是讓他結冰,水結冰就開始不動了。意思是要讓那孩子變成冰塊擺在旁邊,擺在冰箱裡面,他就不動了。可能嗎?這是不可能的!既然不可能,就不要太擔心小孩生病。生病就看醫生,他該死就死,死不了當然不會死。有些小孩生病了,父母緊張立刻跑來問我。你們不要緊張,緊張不代表這小孩不生病。因此學佛的佛子,要很清楚很了解,我們的眷屬只不過是這一生跟我們結緣,不要執著,執著就會讓你跟他產生痛苦。
第二句話:嗔恨怨敵如火燃。這個問題大家全部都犯過了。看別人不順眼,別人做錯事,就開始生氣罵人,這個嗔恨的心很可怕。金剛手菩薩上面有一條蛇,就是代表嗔恨。假如你這一生常常嗔恨,不管是你罵別人,還是別人罵你,你生氣罵回去,或者就算你不罵回去,整天發自己的脾氣,都是嗔恨心。有嗔恨心的人,嚴重的墮入火地獄,有一點福報的轉世做蛇,再好一點轉世做貓,再好一點的轉世做龍。所以得罪龍的人一定得癌症,殺蛇的人一定得皮膚病,也一定得癌症,因為牠們嗔念重,牠們一定要報仇。被別人罵,又罵回去的人,自己生自己的氣的人,整天摔東西的人,這些人下輩子保證做蛇,因為你有皈依,所以你也不可能墮入地獄道裡面。如果這一世念佛多的人,有布施的人,那會做大蟒蛇;假如有修禪定的人就會做龍。龍很慘耶!你們不要以為龍會過好日子,龍整天被大鵬金翅鳥追著吃。
為什麼顯教做晚課時要擺一些米飯在外面?因為以前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龍王去找釋迦牟尼佛,牠說大鵬金翅鳥追著牠們吃,牠們沒地方跑,希望佛勸大鵬金翅鳥不要吃牠的子孫。佛就跟大鵬金翅鳥說:「你不要再吃龍了。」大鵬金翅鳥回答:「不吃龍,我吃什麼呢?」佛就答應大鵬金翅鳥,以後所有佛的弟子,做晚課的時候會做外供給牠的子孫吃,所以才有些飯擺在外面。但是現在臺灣的和尚跟比丘尼就玩把戲了,明明好好拿兩個出去就好了,他就要擺手勢。經典沒寫要擺手勢,他們就要表演,以為這樣很好看,所以臺灣學佛很多花樣,法本沒寫也照樣做。
嗔恨的心很可怕。只要你起個嗔恨,經典有提:「火燒功德林。」只要你怨別人、恨別人、怪別人,妳們女人最喜歡整天怪別人,現在男人也喜歡,常說:「都是他!沒有他,我不會這樣子,都是他的錯!」這也是屬於嗔恨的範圍之內。千萬不要以為沒事,心裡想:「是他做錯,明明他做錯,我才跟著他,現在他錯了,才會害了我。」這都是嗔念。佛法教我們不能有嗔念。你想一下,每一次你要發大脾氣的時候,你的感覺怎麼樣?胸部發熱、眼睛紅的、火冒金星。
為什麼人會墮入火地獄呢?因為習慣心裡面起火,所以死的時候這個意識和習慣會將你拖下去火地獄。為什麼得癌症死的人一定墮入地獄?因為他死之前很痛苦,他恨!所以會墮入地獄。為什麼佛要教你們在亡者死之前不要去騷擾他、不要整天搖他?因為你騷擾他,他也會起嗔念,會讓他墮入地獄。現在很多人去探望那些快要死的人時候,每個人都趴過去說:「我來了,你放心!」接著一直搖一直搖,這個搖完,另一個搖。有一次我看到二十幾個人搖一個病者。看起來這些人很仁慈、很有人情味,事實上,這個病人很苦啊!所以以後你們要有常識,當一個人要走了,讓他安詳的躺在那邊,不要握著他的手說:「不要怕,我幫你。」你能幫他什麼呢?幫他死嗎?還是你跟他一起死?不要這麼做。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譬如你今天感冒頭疼,想要睡覺,突然間十幾個親戚朋友跑來說:「我來看你,你有沒有好一點?」接著另外一個又來也說:「有沒有好一點?」一直搞,你生不生氣?人就是愚昧,常常整那些剛剛開完刀的人說:「你放屁了沒?還沒放啊?」整天煩,病人理也不是,不理又好像沒人情味,心裡面卻是煩得要死,直想著:「我想休息,你不要搞了。」人因為愚昧,整天做錯事,反而害了人。所以以後有人生病,如果真的為他好,就好好念佛,甚至求你的上師幫他修個法,才是真的為他好,而不是跑去探病,擺個鮮花,這是做給生人看的,而不是做給病人看的。
你們要盡量讓自己不要起嗔念,也不要幫別人起嗔念。為什麼教你們不要罵別人?因為你們罵別人不是為了他好,而是你要宣洩你心裡面對他的不滿意,想想是不是如此?當你宣洩心裡對別人的不滿意,假如對方的修行程度不是很好,他也會開始起嗔念,你這個業才重!你一個下地獄就好了,為什麼你還拖一個墊底的呢?你讓別人對你起嗔念,就拖個墊底,跟你一起下去,這個業很重!佛三番四次講,嗔恨的心好像火燒起來,真的是如此!你知道火地獄裡面的人是怎麼過日子?你們沒看到,不要說全身被燒,你的手指頭被火燙一燙就呱呱叫了,何況整個人被燒。對小孩的嗔恨也是如此,整天怪小孩沒做好,說小孩怎麼樣,整天罵小孩也是這樣!
今天這兩句話告訴你們,要了解親眷好像水一般飄蕩,要了解嗔恨的心好像火燒一樣。因為當你祈求越多失望越多,當你失望的時候,你的嗔念就起來。為什麼這麼多的眷屬離婚的時候,好像怨偶一樣,要告來告去、打來打去?因為他們的期盼、貪念,愛太多,占有心太多了,當他們失去控制能力的時候,嗔恨心馬上起來。不管你是男也好,女也好,自己的行為思想言語要做好,都不要嘗試去控制另外一半,你希望另外一半能夠聽你講話,自己行為思想言語要做好。現在女孩子喜歡管男孩子的錢,是最笨的人!妳以為掌握他的錢,他不會變嗎?現在很多還沒結婚的人,心裡面嘀嘀咕咕的就在想了。男人要變,沒錢一樣變,變得更加厲害,因為如果他有錢,他就會花錢,花錢他會心疼。沒錢就花別人的錢,他心不疼!也許碰到一個給他錢花,那妳更加倒楣,所以不要嘗試控制男人的錢。其次,笨在哪裡?如果這個男人不負責任,他想:「我錢全部交給妳,這個月家裡面夠不夠用,妳負責。」這個女人自以為很厲害,自以為可以掌控家庭、掌控他。
女人不要這麼笨了,能過日子就好。因為假如有一天妳發覺他有私房錢的時候,這嗔念就起來了,想著他準備怎麼樣怎麼樣了?話講回來,妳們女人常有私房錢,怎麼說呢?很多女孩子還沒結婚之前就先算好:「假如我今天有私房錢,假如他變心,我離婚還有一筆錢過日子。」有沒有這種想法?很多人已經開始計畫了,在算計這個男人,那結這個婚幹嘛呢?為什麼現在離婚率這麼高?就是這樣,還沒結婚就先算,算來算去。這個男的也會算,女的也會算,那男的保留一點,女的多拿一點,這些都是跟貪念、跟嗔念有關係的事情。
接著忘卻取捨的愚暗的意思是,我們所得和所捨的事物都是因緣法,得到了不一定是過好日子,捨掉的不一定是過不好的日子。剛剛講過,一個男人讓女人百分之百控制不一定是好事,這個男人不是白痴,就是在社會上沒有成就,他才讓女人控制。假如他有一點點成就,一定控制不了他,他一定有他的想法。所以取捨之道的意思是,妳要了解到一得一失、一失一得,沒有全得,也沒有全部失去。我們的心不要太多計謀、太多算計,你的命有福報得到這個東西,自然上門,自然它會留下來,但是緣盡了,它也自然失去了,沒有永恆。
講一個簡單的例子,假如有永恆,阿富汗那個大佛被一些人用炸藥爆掉,以你們的想法是:佛應該加持佛像不讓那些人爆破,應該修法趕他們走。那為什麼被爆掉呢?就是因緣法!這個東西到了時間要毀壞掉,它自然會毀壞,就算修個法去扭轉,還只是一段時間而已,終究還是會壞掉。很多女人,她們的老公有外遇就跑來找我,通常我是不修法的,但是很多人希望我修個法讓她老公回來。我就常常警告她們:修法簡單,結果妳自己要負責。負責什麼?假如老公回來,可能有別的比這個更嚴重的事發生。今天講這麼多,好像一直批評女人,事實上是希望你們女孩子要過好日子。什麼是好日子?不要太執著。女人比較執著,但是現在臺灣男人也很執著。現在臺灣的男人不像男人,整天嘴巴罵,一直罵,跟女人一樣,反而現在女人變成男人,少罵了!
為什麼人會生氣?因為對取捨看得很重,一切都要得到,不能失去,失去就是失敗,失去就是沒面子,也因為不能體會取捨之道,就是愚昧、愚痴。由於你執著,取捨東西的時候,自然你會很愚笨的做了些傷害自己,也不利別人的事情。有些男人,為了不讓女人跟他分手就將這個女人殺了,結果自己也是被槍斃了。這就是他對取捨的因緣法沒有去領悟,只想著因為妳是我的女人,妳就不能跟我分開。所以在座還沒有結婚的男人,假如你的女朋友跟你分手,你就要很瀟灑的跟她分手。
我們要清楚,在我們這一生裡面會有很多因緣法不斷在出現,但不是指男女的姻緣。尤其現在你們活在很複雜的一個現代社會,真正能夠體會佛法,而用佛法來過日子的人真的很少!少到你們不相信有這麼少。眾生的心都很浮動,都很容易被外在的事情誘惑,隨時會變。有的時候另外一方會變,不因為你錯,也不是對方錯,是因為受到周遭的環境和輿論的影響。所以不管你是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對你的親戚朋友中所有男女感情的事不要給意見,千萬記得!不要以為幫他、替他出頭是好事,有的時候反而是壞事。
前陣子有兩個女孩子來見我,一位是主角,一位是她的朋友。這位主角明知道那位男士不可能娶她,她也準備放棄,不想再苦了,她來找的只是希望我幫她背書一下,看我的想法跟她的想法是不是一樣。我只是跟她講:「跟這個男的不可能有結果,因為他家裡的關係,最近不太可能娶妳。」本來這位女主角的心開始釋懷下來,但是旁邊她的朋友突然間一句話:「這樣不對嘛!這樣她真的不甘願、不甘心。」那位女主角的眼神馬上變了,那個嗔念「砰」的就起來,聽起來這個朋友很講義氣,打抱不平,事實上她是火上加油。
很多人都是這樣,常常兩夫婦吵架離婚,都是因為他們身邊的朋友在搞鬼。所以妳們女人看到妳女性朋友的老公在外面跟別人在一起,千萬不要講!妳不是幫妳的女性朋友。這個男的跟另一個女的在一起,可能真的一陣子就過去了,結果因為妳一講,家庭就出事情了,妳就破壞了別人的家庭。很多女人都說:「我是不想講,但我看到了,我真的要講,再不講妳真的完蛋。」結果一講真的完蛋,本來沒什麼事,但一講真的完蛋了。
我曾碰過一件這樣的事,有個女人真的一直不知道她老公的事,突然間有個人很雞婆的跟她說,說完之後,她就將刀放在桌子上,等著砍她老公,剛好碰到我,我就跟她說:「以前妳不知道,妳怎麼過日子?」她答:「沒事,我還是很開心啊!」我接著說:「那妳就當不知道就好了。」結果,她就想得通,當作不知道,刀就收回去了。所以你們男人也是一樣,看到你朋友的老婆怎麼樣,不要講!這是別人的事,是別人的因緣法,不要多管閒事!你講:「小心你老婆」,怎麼小心法呢?你越講小心,他想得越多。
你們學佛真的要聽我勸,不要製造惡業。別人的老婆或老公發生任何事,一定跟他們自己本身的因緣有關,不是局外人能夠了解,不要給意見,不要去幫忙。他苦的時候只要勸勸他,不要說:「對啊!對啊!妳老公不對。」或「對啊!對啊!你老婆不對。」有的時候本來沒事,一說就出事了。所以你們看到聽到任何事不要兩舌,就是不要挑撥,說那些話就是挑撥,表面看起來你是為他好,希望他家庭不要出狀況,有的時候很難講。因緣是很複雜的東西,你們表面所看到的,不一定果報就是這樣子,但是人都只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事物,結果可能因為你而讓他們產生很嚴重的後遺症,那到時候誰負責?這個果報你也要負責一部分的!所以人家家庭的事不要參與,真的他們不能解決,請他們來見我,我相信我有這個智慧稍微處理一下,你們沒經驗,但我有經驗。
不要在取捨之道給人家幫助,包括人家決定要做什麼職業。人家會來問你:「做什麼好呢?」你們常常會碰到這樣的問題。你的朋友、你的親戚、你的同學都會問你:「現在我準備做什麼,你覺得呢?」很多人就開始當專家了,講一大堆。不管什麼工作,只要不違法、沒有傷害眾生的生命、沒有作惡業,都是好的工作。你們所謂「好」是以後能不能多賺一點?能不能升上去?但能不能賺,能不能升都是他的福報、都是他的因緣。不是因為做什麼工作會特別好一點。我以前從來沒想過自己會做上師,從學佛的第一天起,完全沒這個觀念。意思是說,我們自我的取捨已經很困難了,所以不要太雞婆去管別人取捨的事情。你可以很客觀的給他一個意見,但不要給他一個很肯定的答案,那樣的話可能反而讓他產生壓力。簡單講,假如今天你是以一個真正佛教徒過你的日子的話,你會百分之一百接受因果、接受因緣法在過你的日子。
我們常常講「攀緣」,是指在事情還沒發生之前,已經預先設計希望做到什麼事,接著你就開始去找誰安排這個事。你看現在每一個大財團爆出這麼多黑幕,這麼多黑暗的貪汙,都是從攀緣而來!他們做超過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那就叫攀緣。所謂「隨緣」的意思是根據你的學問、背景、能力去做好你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好比說現在你是打工的人,每一天的工作要做好;你是別人的侍者,那你就要扮演好一個侍者應該做的事;你是別人老公,你要做好一個老公應該做的事。而不要考慮太多、想太多,想著我這樣做,所得到的回報的是些什麼?這些都叫攀緣。我們盡我們的能力做好現在應該要做的事,不管在修行方面也好、在出世法也好、在世間法也好,都需要用這種心態。簡單說,吃飯的時候好好吃飯,睡覺的時候好好睡覺,不要整天妄念,分別心這麼重。
所以知道一切眷屬都是不永恆,知道一切取捨都是因緣法,也知道嗔念跟火一樣可以讓我們墮入三惡道,所以我們要下定決定捨離家鄉。這裡翻譯捨離家鄉,不是要你離開你的家,也不是離開你的故鄉,而是「出離心」,要離開輪迴的家。要下決定,不要給自己一絲一毫還要再回來的理由。離開這三界的家,就是欲界天、色界天跟無色界天。只有佛法能夠有方法幫我們在這一生解脫生死,外道是沒能力也沒辦法。你們要了解目前所居住的環境,只有嗔念,只有取捨的苦,只有跟眷屬糾纏的麻煩等等。你們應該很清楚,不需要眷戀這個娑婆世界,所以要下定決心,要出離這個世間。當然有人會講:「你要修菩薩道,你要乘願再來!」但是我覺得你們先不要發這個願,道理何在?因為你們現在,第一還沒有堅定的出離心。你沒有堅定的出離心,學別人發菩薩願,到時候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來,完蛋了,還是在輪迴。
因此當你的出離心確定之後,在你未來修行過程裡,真的修到十波羅蜜一切圓滿,自然你下一個願力會出現,比如說:「我再回來度眾生。」所以自己先不要這麼偉大,聽別人說修菩薩道一定要再來。是可以再來,但是目前你們先不要有這樣的想法,這樣會干擾你出離心的堅定性。千萬不要想:「別人說修菩薩道、金剛乘要有這種想法!」這要看你的層次到哪裡?以剛剛講的第一條件,你們還沒做到,那怎麼可能說要乘願再來。怎麼樣才能讓你乘願再來呢?要修到密法,不是單靠念佛、打坐就可以乘願再來。在密法裡有個法門「選胎門」,就是可以選擇未來投胎的地方。這個修行的方法,在生的時候就要修了,但是要修這個法的人,他一定要透過很多閉關、很多訓練,但是你們沒有閉關,也沒訓練過。雖然大家知道,行菩薩道是成佛一定要經過的方式,但是因為你們目前的心還沒堅定,所以對你們目前來講出離心比較重要,不要發個大願,你們現在做不到,反而害了你們。
你有出離心,才知道菩薩道的殊勝,才知道成佛的重要,懂了沒?假如沒有出離心,後面那兩個不會發生,所以不要先發大願望:「我要學觀音菩薩,再來普度眾生。」度誰啊?你們連自己都度不了,連老公都度不了,還普度眾生!「願」是你能做得到未來發生的事情,所以不要發一些你做不到的願,假如發一些願做不到,那就是打誑語。
曾經聽過一個出家人出關之後說,他要度100萬人出家,這個誑語夠大了!吉天頌恭在世的時候,才度了18萬人而已,他怎麼可能度100萬人?假如以臺灣的人口結構來講,這占多少百分比?可能嗎?所以這個是打誑語。也聽過一個比丘尼講:「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我要加兩個願成五十願。」這也是打誑語,因為阿彌陀佛發這四十八願,是修至十六地菩薩之前所發的願。假如你再加兩個願,表示已經證到十六地菩薩,這也是打誑語。假如現在你們要發願,只要根據佛菩薩所留下來的願就夠了,學佛菩薩,不要做發明家。
臺灣學佛的人都喜歡做發明家,要比這個佛多一個願,要比這個菩薩多一個願。事實上在佛經裡,我們所看到諸佛菩薩的願力,已經涵蓋眾生能夠想出來的事情,不要畫蛇添足,不要以為自己厲害,也不要以為自己的願力很夠。只要你能夠根據某一尊菩薩的願,就夠你修的了!不要自己做發明家。我發了地藏王菩薩的願就夠我修了。正如有個人發個願:「生生世世要吃素!」但是做牛做羊的生生世世也都吃草吃素,所以這也是莫名其妙的願。
發願根據諸佛菩薩給我們的榜樣,但是在你們六波羅蜜還沒修好之前,要先發願這一世出離輪迴的家,那諸佛菩薩一定滿你這個願,因為這是最基本,也是所有佛菩薩對眾生的期盼。不管哪一尊佛、哪一尊菩薩都希望眾生脫離輪迴的苦海,所以只要你能夠發這個願,一切諸佛菩薩一定滿你的願,因為這個是最基本和最低的要求。但是如果你要發那些成佛、成菩薩的願,你的根器不夠、你的因緣不夠,你的修行不夠精進,佛菩薩這一世幫不了你,你又再輪迴。所以不要太偉大,講一些做不到的事,不要聽外面的人講那些話:「你不是修菩薩道的?你都不發這個願!」那些燙幾個疤的在家菩薩也是多餘的。很多人來問我事情,手上都燙疤的,貪、嗔、痴、慢、疑還是一大堆,所以學佛還是實際一點、實在一點。實修就是實實在在不要玩把戲,不要玩花樣,不要加加減減,不要用你的人生經驗法來認為說自己已經得了佛的智慧,沒有!
一定要有出離心是佛子所實行。假如還是對你的眷屬很執著,很關愛,放不下,你一定沒有出離心。所以怕老婆以後跑掉、怕老公有外遇、怕子女不成才,這些都是執著心,有執著心就讓我們不能出離,下一輩子還要跟他們在一起。所以我這一世怕了,我一定出離,不管你們了!有些人說:「仁波切您不要死!」我怕這些糾纏不清的事。這種怕不是恐懼,因為這種糾纏才會讓我們一直不斷的輪迴。你們沒有看到輪迴的真相,以為佛跟上師隨便恐嚇你們。不是!事實上,真的很苦,輪迴是很苦!每一次你們投生的時候,一進胎門裡就開始受苦了。這種苦,很難形容給你聽。
《佛子行三十七道品》今天才講了兩品,但是這兩品就夠你們用了。所以等一下回家想一下所講的這兩品,你們做了多少?全部做到這兩品,你才有資格說是佛子,假如沒做到――對不起,慢慢等,就等到哪天做到為止。大家真的要想清楚,學佛不是修口頭禪,學佛不是修表面,真的要從內心裡面做出來。對上師的恭敬,對眾生感恩的心,對自我的檢討,都要實實在在,很清楚要做出來。不要怕去做這個事,不要以為這樣你會放棄很多世間的榮華富貴,修行跟這些無關。你有榮華富貴,自然會來,我們是在家的,一定會到,不是因為你學佛而不要這個東西。你命裡面有福報,你就有榮華富貴,你就有光明,自然會得到,不需要你去想、不需要你去動腦筋,這跟修佛無關,修佛反而會鞏固你應有的福報。怎麼解釋呢?因為你修了佛,你不作惡,不作惡就不會減少你的福報。
假如你曾算過命,你們很清楚,算命的人說你不好,百分之一百準,說你好,最多準一半。道理在哪裡?因為你這一生一直損耗你得的福報。算命是根據你的時辰八字算出來的一個數據,這個數據不是算命的人給你,而是你過去世所做的事情,在這一世發生,所以說不好的事一定準。你們這一生還在作惡,所以百分之一百準,甚至乎還加倍準,好的事有百分之五十準已經不得了。因此修佛不是怕不要榮華富貴,反而是鞏固你的福報,應該得的,百分之一百讓你得到,所以不要怕學佛。
這兩點大家回家想一下,自己有沒有做到?對師長有多少恭敬心?對眾生有多少感恩的心?大家檢查一下,檢查你做到多少,就是多少佛的弟子。沒有做到,要馬上改、要馬上做,不要拖時間。時間一天一天的過,不要以為你們現在年輕還可以等。事實上,很多二十幾、三十幾歲死掉的人,所以不能再等。時間是不可能等你們,現在你們這些老年人,已經到六十歲了,更要下定決心。不要管家裡面的小孩、孫子會怎麼樣?那是他們的緣!你沒有體力也沒有精神去管了!也沒有能力去管了!你們生了孩子,求你們不要丟給媽媽幫你們帶小孩。沒能力就不要生,媽媽苦了幾十年小孩還丟給她帶。老人家也不要想:「要疼愛這個孫子,讓孩子多賺一點錢。」也是愚昧、笨蛋!人的愚昧讓自己受苦還覺得很爽,還覺得自己在過好日子,心裡想:「這是我的責任!我的責任還沒盡!我還怎麼走呢?」對呀,你責任還沒盡,你的業還沒還清。
《佛子行三十七道品》今天才講了兩則。相信你們聽了會怕,檢查一下自己做了多少?做到多少?不要以為學佛只是問:「怎麼唸咒?」「我唸了一百萬遍還要不要唸?」很多人都問這些愚昧的問題。所以《佛子行三十七道品》這兩品講完了,大家今天晚上檢查一下自己,仁波切所講的你做到多少?有沒有做到?有,你才有資格說是佛的弟子。你是佛的弟子,才能得到佛菩薩、上師以及上師的護法來照顧你。你沒做到,難!真的難!今天我得到佛菩薩的照顧,我敢講我做到一點,所以得到上師跟佛菩薩的照顧。你們得不到,求也求不到,因為你們沒做到這個條件。不要以為學佛沒有條件。有條件的,是佛講出來的標準條件,你要如實去做,才不會浪費你這一生。
講到這裡了,大家都知道 竹旺仁波切已經到臺灣了,本來今年三月分我閉關,出關的時候他曾經跟我講過,他要來臺灣,我誠心請他。我說您能不能到我中心,他說可以,去你那邊兩個月都可以,我聽了我不敢答他,為什麼呢?假如說他來我這邊兩個月,你們可以每天來嗎?不可能啊,所以我不敢答他。在10月11日、12日、13日,連續3天,11日晚上進關,然後兩天閉八關齋戒,11日是禮拜五晚上,12日、13日是禮拜六、禮拜天,禮拜一早上6點鐘出關。
竹旺仁波切跟我,帶你們閉八關齋戒,現在我們需要160個人來參加這個八關齋戒,本來八關齋戒對我們學佛的人很重要,重要在哪裡?假如你這一生沒有修到解脫生死,假如你有閉到八關齋戒的話,等於說你有過過出家人的生活。下一世你絕對繼續修行。至於它的利益在哪裡?經典有記載很多,這邊我就不再說。但是假如有看過《阿彌陀經》,裡面有一段說:假如有人在生前,若一日二日三日四日念誦佛號,一定往生。這就是什麼?這就是八關齋戒。《阿彌陀經》沒有解釋這就是八關齋戒,意思是說只要你這一生如法閉這個八關齋戒,你真正相信阿彌陀佛,那一定往生淨土。那平常散念的不算。那每天唸唸唸唸阿彌陀佛能不能去?不能去。一定要閉過八關齋戒。
現在臺灣的很多八關齋戒不太如法,很多就是讓信眾方便,早上8點鐘去晚上6點鐘出來,就是閉一天八關齋戒,這個不對。在藏傳佛教裡面閉關,一定晚上進關房早上出關,沒有早上進關晚上出關,剛好顛倒。今天我們不要因為方便眾生的生活方式,而改變這種儀軌。假如要參加的人他的費用大約在3000塊左右,1000塊是捐給尼泊爾,我們要蓋一個佛寺;2000塊是費用,我們會住在一個蠻不錯的賓館,一個招待所,兩個人一個房間,八關齋戒就是過午不食,不殺生、不喝酒,不喝酒包括不抽菸,不淫就是沒有男女關係,不睡高床、不塗香水。所以你們這兩天洗澡就不要帶香皂,不能化妝、不能聽音樂、不要看跳舞,就叫做八關齋戒。
我們常講吃齋,「齋」這個字不是我們吃素,我們吃素不是吃齋,「齋」就是閉關那一天就叫「齋」。就是身口意的都要清淨。本來我是想要辦這個八關齋戒,因為對我們修行人很重要,我也閉過很多次,剛好這次 竹旺仁波切有這個想法,所以他老人家跟我,帶大家閉這個八關齋戒,就兩天。這時間蠻緊迫的,事實上大家也不需要請假,因為是禮拜六禮拜天,15歲以下的孩子就不要去了,因為八關齋戒還有一個戒就是禁語――不能講話。假如愛講話的整天就要戴口罩,還黏個膠帶。不可以講話,假如太小的小孩去也不適合,因為他們會吵。假如可以在25日以前大家要報名,希望你們都要參加,只有160個名額。本來是250個名額,但是他們說有80個已經報名了,所以我們只有160個名額。
這個事情大家一定要參加,參加完之後對你們在修行方面有很大的幫助。不要擔心這兩天怎麼過,事實上讓你們清淨一下也好,不要想說:哎喲我的孩子怎麼樣了?我不在兩天,小孩怎麼過日子?死不了,要死什麼時候都可以死,不死什麼時候都死不了,不要想這個。
希望在26日前,參加跟不參加都要報名,意思就是過了26日我就不接受你們報名,因為假如我們這邊湊不夠人數,我就開放給外面,所以基本上是以我們的皈依弟子為主,因為它有兩個梯次,這一個梯次主要是給我們寶吉祥,不對外開放,所以你們不要再想太多,有沒有時間、能不能安排,都不要想。因為 竹旺仁波切老了,已經八十幾歲,能夠來幾次不知道。所以他老人家這麼老,能夠帶我們閉兩天八關齋戒是很殊勝、特殊的事,沒有福報、沒有這種因緣也得不到,所以不用怕身體不舒服,不用怕這個。假如真的身體不舒服,在閉關的時候死掉,有三位仁波切幫你們修頗瓦法,怕什麼呢?所以不要想身體不好不能去、會怎麼樣⋯⋯,不要想這個,多餘的。
事實上我們法本有寫,假如真的福報到這樣子在關房裡面走的,也是一種很好的福報,當然我相信不會,你不用想不用擔心。假如在閉關當中身體不舒服反而是好,等於是你馬上這個業清掉,不要有個想法:閉關一定是過好日子。是給你過不好的日子,因為我們平常過太好的日子,已經將福報用得差不多,透過閉關我們將福報累積回來,所以這幾天馬上要打電話報名,超過160個人就不接受報名。
另外一個是11月2日,我們舉辦2000人的大法會,這個是對外開放的,那也是 竹旺仁波切主法。大家知道 竹旺仁波切這一生就是唸六字大明咒,只要他老人家帶著我們修一天,大家肯跟著他修的,去淨土的一定沒有問題,我看他已經幾十億萬遍已經唸滿了,因為他每次帶著人家唸都是一億遍、一億遍。
他和我的因緣很特殊,可以講他蠻疼我的,所以這場大法會他也是交給我們寶吉祥處理。這場大法會參加的人一個人是1000元,全部捐給尼泊爾那邊蓋直貢噶舉的佛寺,這個錢也不是我們寶吉祥拿的。這個文宣還沒有出來,但是大家要開始發動找人,11月2日那一天是禮拜六,一整天。這個對修淨土宗顯教的人都很管用。唸六字大明咒等於是唸阿彌陀佛是一樣的,所以他們喜歡修淨土的大家都可以來。應該是一整天,早上九點到中午,中午休息以後到下午五點左右,就一直唸六字大明咒。
所以就兩件事,一件是閉八關齋戒,另外一件是大法會的事,大家要記得處理,快點去做不要拖了。10月11日,閉關是7點以前要報到,進關房,到14日早上的7點出關,等於是兩天在關房裡面。事實上你們也可以透過這個機會檢查一下自己究竟修到什麼程度。這怎麼講呢?假如這兩天你過得會比較愉快的,表示你平常還有做一點功夫;假如感覺到這個不好、那個也不好,這就表示你平常功夫還沒做夠,要加把勁再繼續多精進一點,平常你們在家裡唸,沒有感覺到究竟是怎樣,但是在關房裡就不一樣,馬上就看到。
在我們直貢噶舉,閉關是最重要的修行法門,沒有任何一個直貢噶舉的上師和弟子沒有閉過關的。我們和顯教不一樣,顯教是回去在家裡做早課、晚課就可以了,以我們來講是不可以,一定要閉關。所以這麼殊勝的事情,大家不要跑掉機會了。因為 竹旺仁波切下次什麼時候我也不知道,就算下次他有時間,不一定我會有時間,因為我以後會越來越忙,所以今年這兩件事大家一定要做到:一個是八關齋戒,另外一個是11月2日 竹旺仁波切的大法會。八關齋戒只開放皈依我的弟子,11月2日是全部開放,大家要盡快報名。
更新日期:2023 年 8 月 0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