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直貢噶舉寶吉祥佛法中心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23年06月18日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升法座,開解《寶積經》卷第五十七《佛說入胎藏會第十四之二》。

仁波切升法座後持誦六字大明咒良久,在深遠宏亮的持咒法音加持下,與會眾等的煩惱心得以暫時停歇,顯露清淨本性,接受 仁波切佛法的教導。在 仁波切慈悲願力的攝受下,眾等皆凝神專注諦聽開示,安靜祥和。
接著 仁波切賜予珍貴的開示:

今天繼續開示《寶積經》裡面的《入胎經》,我們直貢噶舉的祖師 吉天頌恭大部分的著作都是根據《寶積經》裡面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寶積經》的特色是以講修菩薩道為主的顯教理論。

所謂顯不是比密宗低階,不要有這個誤解。因為沒有顯教也不可能學到密法。顯就是明顯,就是透過語言、透過文字可以宣說釋迦牟尼佛對於佛法的正知正見。所有一切目前在地球上的佛法都是釋迦牟尼佛傳下來,假如任何人認為他在弘法、說法,但不是根據佛經裡面所講的,就稱為附佛外道——依附佛但是他所修的是外道。

外道的定義是什麼?我以前有講過很多次,佛法是往內修,所謂往內修是自觀自己內心所謂一切的事情。而外道就是往外求:你要給我。《寶積經》我講了幾年?(出家眾答:六年。)六年裡面《寶積經》中佛有沒有講佛給我們什麼?(與會大眾答:沒有!)佛說什麼?都告訴我們自己要透過佛所講的一切正確的理念之後,你要思惟,你要去修改自己的行為,而不是說給你些什麼。

佛沒東西給我們,菩薩沒有東西給我們,上師也沒有東西給我們。所謂加持不是給你東西,加持的意思是什麼?加強、把持你清淨的本性,不是心靈。假如講到「靈」那就不對,哪裡不對呢?「靈」屬於意識部分,就是八意識田裡面的一部分,不是智慧。佛法不是修意識是修智慧,所以就走錯路了。講了六年,佛有沒有說修什麼心靈法?(大眾答:沒有!)沒有。《寶積經》不是我寫的,也不是我印的,所以我們學佛要清楚自己學什麼,不要糊里糊塗認為:「我修行。」修什麼呢?

為什麼要先學顯教?意思是說你要清楚佛講的一切修行的理論之後,這個基礎夠了,等於我們蓋一個房子,你的地基要打好才能蓋上去,沒有基礎,一直希望追求某一些感應、感覺、神通,這都是錯,全部錯。講了六年有沒有教你們神通?(與會大眾答:沒有!)有沒有教你們什麼感應?(與會大眾答:沒有!)沒啊!佛都沒有教我們這些,但是佛經有講很多這些,但不是講你們,是要證到菩薩果位才有。好像上個禮拜講到(詳見度眾事蹟第1196篇),根據佛經講出來我修行到什麼境界。佛經有講的,才是對的;佛經沒講的,全部都是錯的,是自己想出來而已。

修佛有兩個障礙:煩惱障和所知障。「我要知道」,如果你要知道,你就完蛋。我們用什麼事情去知道?用眼耳鼻舌身去知道一件事,對不對?我們接觸外面的世界都透過眼耳鼻舌身意,偏偏這些東西都不是修行用的,只是給我們能夠生存在這個世界裡面用,但是修行就不是用這個,用什麼?智慧。

智慧是修出來的?不是,是你本來就有,每個眾生都有。所以為什麼佛有講眾生皆平等?平等在哪裡?六道的眾生都具備一樣清淨的佛性,因為六道眾生自己作了惡業、善業,讓我們在六道裡面輪迴,所以清淨的自性、清淨的本性給蓋起來了,我們自己不知道有這個寶,就一直往外追求些東西。

怎麼開發這個寶?不應該的東西就丟了,一直丟,不要了嘛!所以所知障——「我要知道」,那我勸你去讀書,不要學佛了。你要「知道」是用你什麼事情來知道?用你這一生的人生經驗法則,用你從書本所學到的學問,用你聽到的事情、看到的事情,你認為有這些支持你去知道一件事情。偏偏佛法這兩千多年以來,很多大修行者、成就者不認識字,好像我們噶舉派其中一個祖師密勒日巴不認識字,他怎麼可以修出來?不要講這麼遠,假如是臺灣人都知道廣欽老和尚,他也不認識字啊!再講遠一點,六祖慧能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他怎麼修出來?所以我們要冷靜去想:為什麼要學佛?

不是求些你現在沒有感覺到的東西,「我感覺到,啊!我修出來了!」錯了!這種所謂感覺還是意識的作用,所以佛有講四依法。依智(智慧)不依識(意識),你不要用意識來修行。但是問題在這裡,偏偏現在我們整個人的操作是用意識,不用意識的話,我們就怕什麼都不知道了。所以佛法裡面就講轉識成智,怎麼將你的意識轉變成智慧。但不是靠你自己想,是靠佛所講的佛法,在上師的教導跟監督之下你才能夠轉。

這種轉不是一天兩天,假如希望:「學個一年,我心靈很開放。」那你又錯了。心靈開放是什麼意思?你心給打開了,現在這個人快要死了,心才打開為了要救他。都是你的感覺!感覺都是意識,這個不對的。

今天佛講《寶積經》,講到《入胎經》裡面有提到小乘的修法——苦集道滅,就告訴我們世間種種的事情都是假的,沒有一個是真的。假如你依靠你的想法來修,也是假的。所以佛前面才講了,不要以為他現個出家相就以為他是大師;不要以為他講一些佛法就以為他是大師。你看他講些什麼,是不是釋迦牟尼佛講的佛法?他敢不敢打開佛經跟你講佛法?就算他敢打開佛經講佛法,講的佛法是不是告訴你們這一生怎麼解脫生死,這一生怎麼樣減少貪嗔痴慢疑,甚至乎在這一生裡面不再起作用?那這種佛法你可以再聽下去,否則的話就不要聽了。

經典︰「即於此身。能為正念。或但有智。或但有見。或但有念無依而住。於此世間知無可取。」

上次講到這裡。

經典︰「如是難陀。是謂苾芻於自內身隨觀而住。」

這邊釋迦牟尼佛告訴他親弟弟難陀,前面所講的才是比丘(就是出家眾)他自己內身隨觀而住。觀什麼?不是觀你有沒有神通,或觀你能不能看到佛菩薩,也不是觀你有些什麼力量,都不是,是觀你自己內心世界這種貪嗔痴慢疑還有沒有起伏;觀自己煩惱跟所知這兩障還有沒有起伏,這個是在家眾的你們很難做到的。所以為什麼佛在《寶積經》裡面特別提菩薩乘,因為菩薩乘是在家、出家都可以修的法門。就算是在家修菩薩乘,身不出家(就是你外表沒有出家)但心出家。出家是什麼意思?出離輪迴的家。

這句話佛的意思是說,假如一個真正修行的比丘,不是他外表、語言,而是他不斷反觀自己,隨觀而住。什麼意思?就是他的心隨時因為觀到某一個佛法的正確觀念,他心就停在那邊。就不會想:「我今天聽到這句佛法,是不是給我些好處?是不是我這樣修下去,有些什麼果位出現?」其實有沒有果位不是修行追求的目的。我們修行的目的是解脫生死、離開輪迴,從一個凡夫身修到解脫輪迴,不容易。

隨觀而住,就是一個真正修道的比丘,對世俗法他不會「住」,就是他不會想:「今天我準備吃什麼好吃的東西,煮什麼⋯⋯」一直想、一直想,這就是住。一個真正修道的比丘,他所有起來的念頭都是用佛法去觀。比如說他起念頭,覺得:「欸?這個念頭我不曉得是善還是惡。」就用佛法去看這個念頭是善還是惡。善,就住,就延伸這個善的念頭下去;惡,就斷掉,要馬上斷。假如他不反觀自己,而都認為是別人做錯什麼事影響到他,那這就不是修行人。

雖然這邊佛是說比丘,但是以我們在家眾也應該這樣做。我常常教你們每天睡覺之前要想一下今天所做的事,有沒有違背五戒、十善、《佛子行三十七頌》。有,當下懺悔;沒有,繼續精進,明天繼續這樣做,這就是反觀自己。不管今天你受了多少委屈,你認為自己沒做錯事,人家來陷害你也好、對付你也好,你都要反觀自己為什麼人家有機會來對付你?

簡單來講,你不起貪念、不起嗔念,人家沒辦法對付你。另外有講,人家能對付你,一定跟你累世的因果有關。一定是這一生這個果報要成熟之前,你某一些行為在貪嗔痴慢疑裡面,你的冤親債主剛好碰到了,他就乘這個機會來對付你。假如你這一生,一直不斷在每一天這樣反觀自己,那你的貪嗔痴慢疑不是說不能要,因為我們沒有貪念就不會吃飯,我們沒有貪念不會想學佛,而是讓自己更加精進離開這個輪迴苦海。所謂貪,傷害到別人的謂之貪;取自己不應該得的謂之貪,最嚴重的就是利用佛法做很多名堂去賺錢的謂之貪,這個果報很重的。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釋迦牟尼佛講得很清楚,佛法是往內觀的,就算你沒學到禪坐,但是你要靜下來想一下今天所有行為。我們在這個五濁惡世每天所碰到的都是貪嗔痴慢疑的事,沒有一件不是。我們也有機會去做,我們也有機會給人家捲進去貪嗔痴慢疑這種能量裡面去。但是因為我們皈依了、學佛了,我們有皈依戒來保護,我們有五戒、十善、《佛子行三十七頌》來保護。所以我們應該每一天睡覺之前、靜下來思惟自己今天所做的事,我們要將它養成習慣。不要覺得:「今天過得很好,沒人罵我。」「今天沒發生事啊!過得很好。」這樣子地藏菩薩在《地藏經》裡面所講的:起心動念皆是業,皆是罪。你沒有份囉?你就不是凡夫,那你是菩薩囉?我們凡夫動的念皆是業、皆是罪,罪的意思是什麼?讓你有機會輪迴的謂之罪,不是說「我殺人,我偷東西,我騙東西才有罪。」不是!

既然你說要學佛,你一定要斷輪迴,不要做很多事情讓你繼續輪迴。這個業的定義不一定是做壞事,作善業你不迴向還是會輪迴。很多人喜歡行善要讓人家知道,這個善的業就出現了,有善業一樣會輪迴。在佛法裡面、佛經裡面,很多傳記講過很多這類故事,因為行善之後不迴向,自己一直在想,最後欠他的眾生就來還,你就要回來等他還給你。

我們行善就是無所住,行善是我們做人的一種條件,是應該要做的,不是因為你做了善會比人家好一點。這一生你得人身因為過去世你行過善、修過十善法。等於我們做人一定要呼吸、吃飯、睡覺一樣,你就要做!現在你們睡覺會想到「因為我睡得好,明天運氣會好一點」嗎?沒有這樣想啊!睡覺睡得好,明天精神好一點,跟人家講話力氣多一點而已啊!

我們要搞清楚究竟你學佛學什麼,沒搞清楚,學佛學到下地獄去。所以一定要聽經,聽經的時候要了解宣說佛經的這位上師,有沒有清楚交代他的傳承怎麼來,他怎麼修的。以我們直貢噶舉所有上師一定要經過長時間的閉關,閉什麼關要清清楚楚交代,不要隨便「我閉關。」去哪裡閉關?躲在家裡面不出來一個月謂之閉關?不是。很清楚的交代,才知道他有沒有根據佛講的佛法在修行。

經典:「外身內外身為觀亦爾。」

這個意思是說,除了我們往內觀這個身體之外,外面身體就是這個肉體,身體之內、身體之外,我們發生任何事情都要用這個想法來觀,觀什麼?知道一切都是無常,知道一切都是因果,知道一切都是因緣,知道一切都是業,這樣來觀,你就不會繼續做錯事。不要給自己找理由:「都是他!他若不是這樣子跟我講話,我怎麼會相信他呢?」這個可以講你笨。

比如說現在這麼多詐騙案,怎麼會給人家騙呢?貪!不貪不會給人家騙。譬如說很多人接到詐騙電話說你輸錯密碼,你的錢會怎麼樣,重新輸入密碼錢就會留下來。這是什麼?也是貪。假如你真的相信輸錯密碼錢可能不見。那就是又貪又笨(與會大眾笑。),不會打電話去問嗎?又貪、又懶、又笨。末法時代眾生的特色,又貪、又笨、又懶。

越是科學發達越懶,所有東西乒哩乓啷上網全部看到。會給人家騙都是自己做出來的,怕錢丟了、怕錢不見,一想到自己會吃虧馬上聽人家的。就算真的吃虧,在你能力範圍之內的,你冷靜一點想一下是不是真的這樣子。假如是有學佛的人會冷靜一點。冷靜什麼?可能是我真的沒福報有這筆錢,假如他說我錯了,就錯吧!查清楚錯在哪裡,以後不要錯。而你們不是,都想著快一點,防範這筆錢不要丟。就上當了。

包括郵購也是。「你輸錯密碼、你買錯東西,你應該輸這密碼,東西才會到你手上。」一聽,「對喔!我錢也給了,不聽他的,到時候東西不到我手上怎麼辦?好,聽他的。」上過這個當的,我看在座有的,覺得幾百塊、一千塊無所謂,就不是學佛人。我從來不上網郵購,因為笨,你們是聰明人,充滿智慧會用電腦會用手機,到現在我都不會用手機,我只會接電話、打電話,連怎麼傳短片,我全部不懂。第一,我不會ㄅㄆㄇㄈ(注音符號),第二,ABCD我懶得去按,我真的不會用手機,所以騙我的機會比較少。我強迫自己不要學,你們怕不學好人家笑你落伍,跟這個世界脫節,我比較保守一點。

我們要訓練自己每一分鐘、每一秒鐘、每一刻都要觀照自己所發生的事。你說這樣子生活不是很辛苦嗎?不是啊!在這五濁惡世,周遭發生任何事直接、間接都跟你有關。「那不是過得很緊張?」不是,你要清楚嘛!你不清楚這個城市所發生的事,你就不會知道自己發生多嚴重的事,你只覺得理所當然:「大家都這樣子,我跟著這樣子,沒事啊!」

兩個禮拜前罵朱姓弟子和黃姓弟子那九個蛋的事,他們覺得理所當然:「九個蛋可能是蛇蛋,我要保護人嘛!」就做錯事。假如他看清楚這個事,就知道這個蛋在土裡,你不理牠,牠也不會來傷害你,那就沒事了。為什麼馬上做錯事?怕吃虧是不好的習慣。你們什麼都吃就是不吃虧,不吃虧的人學不到佛,不吃虧的人聽不到正法,為什麼?因為他要聽到對他有用的,對他特別有用的,對他個案有用的,「這才是佛法,這才是靈,這才是我要的。」

佛宣說佛法不會對特別某個對象,好像佛一直講他弟,講到後面,難陀說:「今天還好釋迦牟尼佛示現給我看,我希望所有眾生都得到釋迦牟尼佛的幫助。」難陀是菩薩!而你們呢?「唉唷!佛對我特別好,因為我很虔誠,所以佛特別加持我,因為我修得好,因為怎麼怎麼樣⋯⋯」怎麼叫修得好?你一天沒有解脫生死,你還是凡夫俗子;你不能幫助別人解脫生死,你還是凡夫俗子。好在哪裡?厲害在哪裡?一點都不厲害。這個世界這麼亂,因為大家都回來報仇,你對付我、我對付你,搞來搞去。

所以這邊講的就是教我們學佛的態度應該是怎麼樣。

經典:「次觀內受外受及內外受而住。觀內心外心及內外心而住。」

我剛剛所講的,第二個你要感覺你身邊所發生的事、你體內發生的事,你自己而「住」,什麼意思?不是說:「我很痛,我心很痛,我停在我痛的那個點。」「唉唷,我很餓,我住在我很餓的感覺就不餓了。」不是這個觀念,這個觀念就是說,我們發生任何事情,不管外面、裡面、舒服、不舒服,都是可以用來修行佛法。

怎麼修行佛法?正如《金剛經》所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說我們外在內在隨時會發生任何事情,比如說心跳,假如將心住在心跳的聲音上面,你的心臟會有狀況,假如你將心住在你呼吸方面,也不對。

所謂「所住」就是你知道你身外內所發生的事,假如以佛法的名詞來解釋,就是空性的,是緣起緣滅、緣生緣滅的事。《金剛經》講這個話也是這個意思。「無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說,你認為這個心就是因為某個事情發生,你就停在那邊,那就不對了。所以這邊佛教我們所謂住,不是說我們執著這種感覺、這種觀念,而是告訴你:你要住在佛法所講的理論上面,而不是去感覺心靈的感覺,這個不對。

佛教我們四依法,我們要時常放在心裡面,要了解要清楚要絕對相信人生無常、死亡無常。所以我們身內身外發生任何事情時,不要恐慌、不要緊張、不要開心、不要歡喜若狂:「我會怎樣怎樣⋯⋯」都不是,全部是無常,這邊起來、那邊滅,這邊滅、那邊起來,一直循環。你一生人裡面一直在循環,沒停過的。所謂「所住」意思就是說,你不要因為這種事情而亂了你清淨的本性。當你一亂,覺得:「我很喜歡這種歡喜的感覺,我很喜歡打坐時感覺很舒服的這種感覺。」那這種感覺就錯了。錯在哪裡?你執著這個感覺。

當你執著這個感覺之後,你對於佛法所講的緣生緣滅這件事你就會放棄了。為什麼佛要教我們要知道緣生緣滅?因為假如修禪的人很執著他的感覺,所謂心靈這部分,就算他真的修到禪宗裡面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最多就修到非想非非想天,也不可能解脫生死。佛來這個地球只為一件大事情,什麼事情?教眾生怎樣解脫生死離開輪迴,只教這個,所有經典裡面所講都是為這個。當然佛會根據眾生因緣,眾生的業力不一樣,開示不同的入門修行的方法,但不代表說每個方法所產生的結果不一樣,都是一樣。哪裡一樣?往離開輪迴苦海的方向去走。絕對不是為了人世間短短的幾十年,變成「哇!我是什麼大師。」都不是為這個,絕對不是為這個。

所以假如沒有修過禪,假如沒有皈依過的,對這幾句話就會解釋錯了。

經典:「觀內法外法及內外法而住。」

就是說看你裡面所產生任何事情,外面所產生任何事情,裡外產生任何事情。而住,也是根據前面所講,意思是說了解一切是無常,隨時在變,不要為了它的變化而跟著變動,也不要跟著它的緣起緣空,心在動。這個就是定的境界。

定的意思不是說你坐在那邊如如不動謂之定,就是你的心不會為了外內一切影響而改變,你的心要定在某一個境界。所謂境界不是菩薩的境界、阿羅漢的境界、佛的境界,境界就是你這個心本來是如如不動的,什麼讓它動?就是因為我們的業力,我們輪迴之後產生眼耳鼻舌身意、色身色香味觸法等等東西干擾我們的心。心就隨著它而動,當心一動,你清淨的本性就消失掉。消失掉之後,你就不看清楚所有法性。

我們修到後面密法,每個法本都講,講得很清楚,你一定要在法性裡面修。什麼意思?你在定境裡面修,而不是說「我想修這法,我會變得多厲害,我會怎麼樣、怎麼樣⋯⋯」都不是講這個。一直在空性裡面修。

經典︰「勤勇繫念得正解了。於諸世間所有恚惱。常思調伏觀集法住。觀滅法住。復於集滅二法觀法而住。」

釋迦牟尼佛就講了,我們對於世間所有一切,前面我所講的貪嗔痴慢疑,這邊講了,就這個意思了。常常要想調伏它,那用什麼調伏?就是用觀集法住。集有兩個解釋,一個解釋是我們今天會輪迴,因為我們將自己很多苦集中在一起,所以就輪迴了;另一個解釋是我們將很多善法集中在一起,那你就解脫輪迴。所以我們若要調伏這個有煩惱的心,不是靠你放空、不想、靠心靈去壓伏,而是一定需要靠佛所教的方法嘗試調伏。

當我們沒有進入空性之前,當我們沒有悟到空性之前,所有意識每一秒鐘都動很多次而不自覺,稍微有根器的人會自覺自己的心在動,有很多煩惱。所謂煩惱不是指你不開心或開心,開心與不開心都是煩惱,吃飽、肚子餓、睡覺也是煩惱,只要在世間,沒有一件事不是煩惱。

我們要如何面對這種煩惱?就要思惟調伏。思惟什麼?你聽過上師所教的佛法,用某一個覺得用得很順手的方法。譬如你想上師的樣子、想上師罵你的樣子、想上師笑得很開心的樣子等,都是方法,用這種方法來調伏自己煩惱的心。調伏是調整它,而不是將它消滅掉,因為你現在還活著,還有思想及意識,你們所講的心靈,我們要調它,不是從書本中學到的東西,而是從佛法中聽到學到的東西,用佛法來對治、調整、壓伏它,讓它不再起來。

譬如當你們在持咒時,都有很多很多念頭出來,對不對?有的舉手?(與會大眾皆舉手)那為什麼唸著唸著開始沒有雜念呢?就是咒語來調伏你,從凡夫的意識調到清淨的本性,因為每一句本尊的咒語都是清淨的,都是本尊的慈悲、智慧、功德與福報,這就是加持。

很多人以為加持就是佛菩薩給你,讓你變得很厲害,可以看到這個那個,可以治病,唸一下就讓人有感應等。它最重要的就是調伏我們的心,你們都試過了,本來很多想法,但只要一直用心唸,好像感覺就沒有了。誰來調伏你?不是觀音菩薩來,也不是仁波切來,而是你唸的聖號,因為聖號中涵蓋功德、福報、慈悲、智慧,全部在裡面。所以當你專心專一唸這個咒語時,這個力量就會將你這個凡夫的心調回本來清淨的心,壓伏你所有一切煩惱。

煩惱就是你這一生、過去生所聽過、所學到、所見過的東西不斷出來,舉例來說,若你剛看完八點檔或戲劇後去唸咒,你腦海中就會跑出來這個劇裡面的東西,有沒有?有的舉手。(與會大眾皆舉手)然後,如果你肯很堅持的唸下去,觀想本尊、上師,是不是這個念頭就會好像突然間消失掉?但是它沒有消失掉,還是在你的記憶裡面,之所以不起來,是因為咒語的力量將它調整、壓伏。

因為你們沒有禪定的力量,密宗的特別在於咒語的力量太強,就好像剛才我在唸六字大明咒,大家就覺得道場好像變得很安靜,因為這是仁波切的願力,希望我持咒能讓一切有情眾生都能聽聞佛法,讓你們煩惱的心要停下來,停多久不知道,停一秒鐘、五秒鐘都有用。當這個煩惱心一停下來,清淨的本性一出來,佛法你就能接收得到,而不是好像看電影一樣,變來變去,摸一下馬上病就沒有,我沒有這麼厲害,只有佛才有。

勤勇繫念得正解了,如果要用顯教來修是很難的,照《寶積經》裡面所講的,要每天齋戒沐浴,焚燒好的香,壇城要放好,恭敬在唸經,這樣可以調伏,但是你們絕對做不到的,連出家人都做不到。所以用咒語是最好。但是若沒有經過灌頂,只是聽到而跟著唸,這個用處是很少的,一定要經過上師灌頂、教導怎麼唸及觀想,這個作用才會起來。

常思調伏觀集法住。觀滅法住。觀不是看,而是要觀想一切現象都會滅的,不會一直不斷存在。復於集滅二法觀法而住。更加在集滅二個修行方法中,我們觀這個方法而住,心不要移開。這幾句話對在家眾修行來說是很辛苦的,因為一定要透過禪坐,在一個很寂靜的地方一直去思惟滅法,苦集道滅再加上十二因緣法,才了解這個世界種種事情就是透過苦集道滅及十二因緣法才產生而消滅。

但是因為我們在家人沒有這麼多時間,古代真正的出家人早課做完,全部要回到自己房間裡面禪定。好像我在大陸、日本看到那些幾百年的古老禪寺,都沒有大雄寶殿,有的話也是很小,不可能坐幾千人,因為他們全部在禪房中打坐。好像舍衛城也是,我去過兩次,沒有大殿,都是一個個的房間,只不過釋迦牟尼佛住的房間比較大。他們每天就是打坐,除了應該做的工作譬如清掃之外,就是打坐。

現在釋迦牟尼佛講的這一段是講給當時的比丘及難陀聽的,因為我開示《寶積經》,所以一定要告訴你們,但這不是我們在家人修的方向,因為你不可能每天有五六七個小時這樣修。他們每天就是這樣子,坐在那邊思惟,想得很細,我們沒有的話怎麼辦?就是每天要修護法、唸六字大明咒,有同樣的功效、能量。

經典:「即於此身能為正念。」

我們利用這個身體也可以修行產生正念。所謂正念,就是我們要清楚所有佛法不是為了世間的任何欲望而滿足某一個眾生。所有佛法都一定是為了幫助眾生離開輪迴苦海、幫助眾生解脫生死。雖然在佛法中有以欲勾之的說法,但這不是滿足他的欲望,譬如法會前出來講話的弟子(請參閱度眾事蹟第1197篇),他老婆生病,如果我不幫他老婆,他會來嗎?不會。我幫他老婆,滿足他的欲望,就是以欲勾之。

又譬如我知道他老爸反對他供養,2千萬現金這麼重,扛來扛去5次,不收就是不收。為什麼不收?因為我還沒有解決他爸,要解決他爸之後再說。若收了2千萬而讓人家作口業,我的罪很重。七、八年前的2千萬很大,為什麼不收?不是他沒有供養心,而是我要救他爸,還好我有一點點直覺,不敢說神通,所以就將他爸救了。假如我先收了,再跟他爸解釋。怎麼解釋啊?「你拿我兒子的錢,誰知道你行不行啊!」就是因為我不拿他的錢,他爸才相信我。我不敢說我夠偉大,但也很偉大了吧!(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很多人整天都對很多修行人有很多誤解,在此暫不討論,但討論一個重點就是,你怎麼樣去救眾生呢?不是摸摸頭他醒過來沒事了,這叫救眾生,而是你要看到他所有的因緣。仁波切現在已經76歲,收弟子是很保守的,你看我收他一個弟子,變出十個來,全家人都相信仁波切,我真是苦命,救一個變成救十個。辛苦吧!

仁波切真的是辛苦,現在老了76歲了,能活幾年我也不知道,搞不好晚上就走了,也搞不好明天就走了。不是說不收弟子,而是比較挑一點。若不是真的要學佛的,就不要浪費你的時間了。

經典:「或但有智。或但有見。或但有念。於此世間知無可取。」

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透過苦集滅道去修之後,可能會產生智慧、正確的知見、正念,很清楚這個世間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你執著而留下來、不離開的。譬如有些人明明要死了,還說可以多活幾年,這謂之取。我們對死亡這種事情不是看開、也不是說不怕、也不是說盡量躲,而是你知道無所取。意思是說我們生死之事一定會發生,沒有人不發生,只要你是人,只要你是有情眾生,六道裡面的眾生都有生死,所謂斷輪迴就是斷生死,不生才不滅;有滅必有生。

那要怎麼斷生斷滅呢?要靠智慧,不是靠講得多好聽。我們怎麼知道眾生這一生結束的時候,能不能到善道、能不能解脫生死呢?看他死之前有沒有經過很多苦,我們就很清楚了。有些人說:「沒有啊,他幫眾生扛業障。」你說釋迦牟尼佛扛得多,還是我們凡夫扛得多呢?當然是釋迦牟尼佛,但是釋迦牟尼佛走之前有吃很多苦嗎?沒有,他只是稍微示病而已。意思是說當一個人真正有修行的,就算生病,他的病也會比一般人輕很多,只是他的肉體承擔不起,很勞累等等很多很多複雜的因緣。

我們是學佛人會生病、會死亡,正如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出家呢?因為他看到生老病死的苦。前面佛經也有講,人有八種苦,只要你墮入輪迴裡面,這八種苦一定會出現。當然我們知道這種苦出現了,一定要更加精進努力,希望下一世不要再有這八種苦。所以為什麼要修淨土呢?因為怕你們這一生不得成就,所以釋迦牟尼佛介紹阿彌陀佛出來,只要有修的話,修到阿彌陀佛那邊才能真正清清楚楚不再輪迴。就算你說我發願再來,你不是發願再來,是根據你的業力再來。我們要修到發願再來的話,前面《寶積經》有講,再來是怎麼樣子才能來,你們有修到嗎?沒有修到。沒有修到,憑什麼你來一定是做什麼呢?不可能的,是隨著你的業力來而已。

經典︰「如是難陀。是謂苾芻自為洲渚。自為歸處。法為洲渚。法為歸處。無別洲渚。無別歸處。」

假如有一個比丘是這樣修的話,他可以成為河裡面的一個沙洲、一個小島。他自己能夠成為他能夠回去的地方。就是佛法,能夠成為河流裡面一個小島。

法為歸處。我們皈依的時候講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意思是說你不是這樣修的話,你就沒有別的洲渚,無別洲渚。無別歸處。就算今天我們修大乘、菩薩乘,但是你沒有這種觀念,就算你怎麼修也沒有用。簡單一點講,你這一生的修行不是朝著斷輪迴、離生死來修的,不管你修什麼法門,就算你創造個法門出來都沒有用。

你一定會問:「那我怎麼知道我這一生能不能修到斷輪迴呢?」所以在密宗裡面就需要一個上師,上師在生的時候他已經做到了,你們很多眷屬往生,我幫他們超度,你們都看到了。就算有一天我不在了,但我的願力還會在。只要你們祈請,沒有變,仁波切的願力還是會幫到你們。這個是我吹牛嗎?不是我吹牛。我不敢吹牛,吹牛會下地獄。這是在閉關的時候自己發下的願,這個願只要發出來了,而且繼續做,就是諸佛菩薩都會成全。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假如學佛人、修行人不是根據佛所講的這些方法去修行的,你所修的都是假的。無別歸處。你這樣是不能對你有用的,這樣說好了,沒有用就是對你的生死大事沒有用,也許在你這一生裡面覺得有一些有用,用在哪裡我也不知道,但是對你的生死大事絕對沒有用。

經典︰「難陀。若有丈夫稟性質直遠離諂誑。」

這邊釋迦牟尼佛講若有丈夫,當佛說丈夫不是講男人,也不是你老公。假如說是老公就錯了。丈夫在佛法的解釋是說這個人的心量、修行的心量不是你們一般所想像的,以文字上面來看,最少他的心量超過一丈。一丈是多少呢?古代一丈的度量衡以現在來講是多少呢?(中文系教授答︰報告仁波切,弟子也不知道。弟子查詢結果詳見備註)很遠,意思是說這種人他求法的心、學法的心不是一般人,他超越一切凡夫求法的心態,所以他以特別的名字稱為丈夫,而且他很精進。千萬不要誤會釋迦牟尼佛有丈夫,釋迦牟尼佛沒有,他只是說丈夫。當釋迦牟尼佛講丈夫的話,就不是一般的信眾、也不是一般求法的人,而是指這個人是法器。就是他生生世世有修行的,這一生只是有一些關卡自己沒有能力過,所以求佛告訴他。

稟性質直遠離諂誑。所以他的品行、他的個性、他的本質,稟性質直遠離諂誑。直什麼意思呢?不是說講話很直得罪人,而是他學佛的心是直的,不是為了某一些欲望去學。直在哪裡呢?直朝解脫生死,「不是為了今天要出名、為了解決我的煩惱、解決我什麼⋯⋯」並不是,他的心是很直的朝解脫生死輪迴的方向去走。遠離諂誑。他不會因為想學到佛法之後,對自己的身分地位、對他的運氣、對他的健康有些要求,都沒有,只是為了解脫生死。

經典︰「於晨朝時來至我所。我以善法隨機教示。」

他一大早來到我的地方,我以善法隨機教示。我用佛法隨著他的因緣,隨機就是根據他的動機而教示,教他示現。這裡用「機」,動機的機,意思是你來求法的時候,動機在哪裡?假如你求法的動機是希望能解脫生死的,佛一定很開心,包括上師很開心,都會教你。如果你來求的方法是想了解佛法,那也許上師不會開口講,為什麼呢?釋迦牟尼佛說法都說49年了,你來見我短短幾分鐘,我就能將這麼浩瀚的佛法整套丟給你嗎?在這個世界不可能會發生這種事。表示什麼呢?來求法的人動機不對。動機對的,佛隨著他的動機來說法。

包括我們在密宗的法本都說得很清楚,今天你來參加法會的動機在哪裡?你為了利益眾生來求法的,你會得到很大的加持;你為了自己求知道什麼事的,加持很少;你為了自己能夠舒服一點,加持很少;你只希望看到某一個人可以讓你變得好,加持很少,因為你的動機不是為了眾生。所有佛法、大乘佛法都是為眾生,不是為自己,沒有一件事情是為自己,都希望幫助眾生、利益眾生,那你能解脫生死。

就像我放棄2千萬,為了利益他的父親。「拿了再說嘛!你不高興,我才跟你慢慢講。」這樣就不對了。所以隨著他的動機,這個弟子來供養,我看到他的動機,5次都是這樣子,表示他沒有勇氣跟他爸爸講。因為我這個人什麼都沒有學到,就是學到孝順。雖然他長大了,錢是他賺的,但是他的老爸還沒有往生,你怎麼知道他的老爸同意不同意呢?尤其是牽涉到佛法的事不能瞞著,瞞著父親就叫做不孝順,不孝就不順。所以我為什麼能夠這樣子看到錢不動心?因為我學菩薩乘、我學慈悲,我好的給你們。我好的給你們,那你們錢可以買得到嗎?買不到。2千萬可以買一條人命嗎?不能。我幫你算一下,2千萬看醫生的錢都不夠,我為了2千萬,害一個人下地獄嗎?我不做,所以你們不要再告訴我你要供養,好嗎?新來的、舊來的,這個故事你們也忘了。

講回去以前我的故事,以前我不敢收人家供養,直到 法王說你可以收供養,直到 滇津尼瑪仁波切拿現金給我(詳見大修行者與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之殊勝法緣:尊貴的 滇津尼瑪仁波切)。他給我,我知道我可以收供養了。所以大家要搞清楚自己的身分,好嗎?你們碰到的仁波切不是你一般看到的人,雖然有些地方你們會誤解、不相信、不接受,那是你家的事,但是我表演給你們看的是別人做不到的事。

那時候的2千萬可以在這裡買房子了,現在這一帶都漲到70萬一坪,這個道場也漲到70萬,哇!我幫你們賺了很多錢。沒有人謝謝我啊?(與會大眾大聲鼓掌謝謝 仁波切!)給你們賺了這麼多。

經典︰「彼至暮時自陳所得。暮以法教旦陳所得。」

佛就講了,我早上教他,他晚上就告訴我他得了什麼;假如晚上教他,他第二天早上就告訴我他得到了什麼。佛有這個能力,我沒有。年初一所教的,明年年初一你都沒有得到。佛就知道了。什麼意思呢?因為他是丈夫,因為你們都不是丈夫,你們的心都不直,你們的心都是彎曲,跟蛇一樣轉來轉去。不直的得不到佛法。就算你在我面前很恭敬、很恭敬,我都知道你的心是直的還是彎的,幾乎10個來,10個都不是大丈夫,沒有碰到好的弟子是因為我的福報不夠,所以 法王收了我這一個弟子就夠了,一個就夠了。

經典︰「難陀。我之善法現得證悟。能除熱惱。」

佛說︰「我教的方法現在你就可以證悟。」所以在佛法裡面有很出名的大迦葉尊者拈花微笑。佛連話都沒有講,只是拿著一朵花微笑,大迦葉尊者就開悟、證悟了。這個意思是什麼呢?有佛、有好的法,還需要好的弟子。好的弟子怎麼來呢?當然和弘法人的福報有關、和他的修行有關、和業力有關、也和末法時代眾生的業力有關。末法時代只要你不罵上師,算是好的弟子了;只要你肯給我頂禮一次,就算是好弟子了,我還這麼奢望我講的你們就能得證悟嗎?不可能發生的事。

你看看一大堆生病的,為什麼生病?不聽話,自然想聽佛法就聽不到。這幾個生病的以前都不聽我的話,後面我講到重要的就失蹤了。看視訊和現場感覺不一樣,對不對呢?就像我們看電視演唱會和到現場看是不一樣的,現場看可以鼓掌,看電視不行,所以很多人以為看視訊好了,假如看視訊可以得佛法,釋迦牟尼佛在《寶積經》就講了。佛講得多清楚:他來見我,他來求法。有沒有說透過某個機器可以求到法呢?佛絕對知道二千多年後我們玩什麼把戲,我看這麼多經典,沒有講過這類的事,沒有講過透過視訊可以弘法。就算佛講有神通,他都要現化身、報身出現,他才能傳法,而不是透過某個儀器就能傳法,因為這種加持力是不一樣的。你們參加過演唱會都知道,現場和看電視的感覺不一樣,對不對?所以這邊講得很清楚。

能除熱惱。能除掉熱惱我們煩惱就會感覺心裡面好像火燒這樣子。

經典︰「善應時機。易為方便。是自覺法。善為覆護。」

佛有講了,聽法的人,你也應該善應時機。抓到這個時間,意思是佛傳法、上師傳法不是每一分每一秒可以去做的,他也不是隨便會傳法,一定要天時、地利、人和具足了,他才會傳法。當他傳法的時候,你要抓住這個時機不要放棄。意思是不要心飛到外面去、不要心想別的、半信半疑在聽、認為我做不到在聽,這樣就沒有用。

易為方便。假如你善應這個時機,就變成對你學佛方面、修行方面很方便,方便不是隨便,而是你會得到一個方法便利你繼續修行。是自覺法。意思是說佛所教的方法沒有給你東西,你要自我覺悟。透過這種思惟,透過不斷的訓練自己,有一天你會自動覺悟這個法對自己、對眾生的用處。比如我常跟你們講,法王傳法,唸一遍給我就丟給我,其他自己負責。我就每天自己修,才會慢慢知覺法本裡面講的東西究竟是為什麼。

善為覆護。你這樣聽了法之後,你要珍惜它,你要保護它,不要將它蓋起來,而且要覆,你要重複重複去保護。什麼意思呢?不能再作惡,一點惡都不能作;你作一點惡,善的法就少一點。今天就講到這裡,今天講得多不多呢?(出家弟子回答︰今天講得很多,但是講很少頁。)(大眾笑)這個人什麼時候學到我的幽默了。

« 上一篇 - 返回法會開示 - 下一篇 »

更新日期:2023 年 6 月 22 日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