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22年11月27日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臺北寶吉祥佛法中心親自主持殊勝的施身法法會,並賜予珍貴開示。
法會開始,仁波切先持誦六字大明咒,接著修施身法。
仁波切開始修法,超度受苦中的亡者。於大手印禪定之中,以勝義菩提心觀想自身一切血肉、骨頭毫無保留的供養諸佛菩薩,且平等布施給六道一切眾生,並持誦六字大明咒良久,慈悲法音遍滿十方。仁波切持誦六字大明咒,如天鼓自然之音,現場許多人聽到嗡嗡迴響,及瓔珞鏗鏗鏘鏘的細微聲,感覺身體發熱、或聞到香味,或感覺地動,眾等感受到 仁波切懇切救拔眾生脫離輪迴苦海的大悲心,不由自主的淚流滿面。如《妙臂菩薩所問經》中所說的持咒成就,修法者與本尊相應,俾能饒益一切有情眾生。
修法後,仁波切開示:
想學施身法需要很多顯教的基礎和閉關,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學懂頗瓦法。假如沒有頗瓦法而來修施身法是修不出來的。什麼意思呢?因為假如你沒有頗瓦法,沒有辦法將自己的神識先送出去,而你這樣修施身法的話,會讓自己的身體和壽命都有些損害。基本上一定要修到頗瓦法成就的再修施身法。以前我有一個弟子學施身法,去墳墓修,他沒有先修到頗瓦法就修施身法,會後患無窮。
很多人都覺得密法很殊勝,可以很快成就。但是每種密法都有心法和口訣在裡面,假如上師不講,你怎麼修還是修不出來,甚至你學上師怎麼修也還是修不出來。以前提婆達多學釋迦牟尼佛,在腳底烙一個法輪,殊不知釋迦牟尼佛的腳底是自然出現一個法輪。我現在要謹慎講話,因為有人教訓過我,說我講錯提婆達多的名字。我再強調一遍,我不是學經教出身的修行者,所以很多名詞我不是記得很清楚,但是我最清楚的是佛所講的一切的意義在哪裡。提婆達多就學釋迦牟尼佛烙個法輪在腳底,結果發炎、疼痛,最後還是釋迦牟尼佛幫他吹口氣加持後才好的。
很多人想要去仿什麼人修什麼法,不要這樣子,這樣對你有害的。一定要根據上師所講的、法本所說的、經典所講的一步一腳印去修,否則的話就很危險。正如《金剛經》裡面一直提醒的:不要從色相來求佛,這些都是邪見。在《楞嚴經》講過很多次,假如這位修行人起一點點傲慢的心,魔會飛精入口。魔的精會飛進來,從你的嘴巴進去,讓你越修越偏,越修越錯,最後會出大事情。
不要說別的地方,在這裡也看過很多所謂的修行人,到後面自己走錯都不知道。這就是他本身沒有一位上師在監督他,到自己變調了都不知道。所以《楞嚴經》、《楞伽經》、《金剛經》都是很重要的經典。重要在哪裡?提醒這些修行人不要搞花樣,不要認為自己與眾不同,不要以為自己絕對比人家厲害,很簡單就可以修出來。沒有經歷過、吃過苦,怎麼可能修得出來呢?
我再重新講一遍,有本事學我這樣子,到4500公尺高的大雪山閉關三個月,可能有一點機會。不要一直想「我每天唸、我每天唸,觀世音菩薩就會來。」假如這麼簡單,法王不會帶我去閉關,其他仁波切求法王,法王都不帶。不是這塊料,不用說給你閉關,帶都不帶你去,提也都不跟你提。
因為沒人能夠這樣閉關出來,近代史沒有,在西藏我不知道,在臺灣沒有一個人能做到。沒有是什麼意思呢?不是說我特別厲害,而是我命苦,苦命人才能做這種事。你們都是福報很大的,過好日子的出家眾,希望一步登天。所以再看看很多所謂出家眾,就算他有很多弟子,也要看他怎麼修出來的。
譬如說現在我持咒,你們剛才都可以看到我嘴巴沒有動,對不對?(大家答︰對。)六字大明咒六個字清不清楚呢?(大家答︰清楚。)我是不是用腹語呢?不是。假如我是用腹語的話,肚子會動。所以你可以看那些表演講腹語的人,不會穿很緊身的衣服,因為怕你看到他的腹部一直在動。
我們在淨土宗都常講「自性念佛」。什麼叫做自性念佛呢?當你念佛成片、一心不亂後,自然地自性念佛。自性念佛就是自然地聲音就出來,嘴巴不用動,因為自然就出來。何謂自性?就是你本來清淨的本性和佛是無二無別的,只不過我們不知道,整天給自己添很多麻煩,添很多煩惱。當我們一直持佛號、持咒,讓我們越來越清淨,清淨後,自性就顯露,不是找回來,也不是將它加個東西進去,而是本來就有,只不過是因為你自己本來有很多煩惱、很多東西將它蓋起來。
假如以修顯教來講,要看到自性是很難的,因為你每天要唸很多經,而且你要真的離開人群去修,才有機會。但是假如我們透過持咒,每一個本尊的咒語在中文只能翻譯成「咒」,但是中國人會認為「咒」就是咒人家,害人家做一些什麼事。其實咒語的定義是這一尊本尊的願力、功德、慈悲和清淨。所以長期持某個本尊的咒,自然你的清淨自性就會顯露。當清淨自性顯露,事實上我們一切的東西都是這個自性,清淨的本性才是主人翁。當修佛修到自性出現的時候,主人翁就出現。你身體每一個業報身所產生的能所,自然被自性控制。當自性控制能所,你就沒有別的想法、雜念。
何謂「能」?「能」就是神經的反應,「所」就是神經的根本,神經叢。假如自性不能控制的話,能與所就是接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外面而產生作用。譬如人家打你一巴掌,你馬上會跳起來說痛,這就是你的能和所的作用,而且你不能忍受人家打你、罵你。這就是你自己的自性不顯露,而是用自我的觀念在過日子。所以當自性顯露的時候,自性就可以不受「能所」影響,反而能影響「能所」。現在你每個動作、言語、思想都是你自己在想、在做。「自己」是什麼東西呢?就是累世的善惡業加起來的一個產物。這個產物能夠控制你的能所,而遮蔽你的自性。
我們修什麼呢?就是讓累世善惡業的能量不要影響我們的自性。我們要很清楚有一個區隔。我們不是用自性去消滅掉累世所產生善惡業的果報,因為不能消滅。但是因為你有自性的光明出現,善惡業的果報不會影響你的心亂動,很自然你會走向佛所講的善的道路去利益眾生。
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在持佛號的時候,心裡面沒有別的想法。就算偶爾出現一個妄念,你都知道你自己產生妄念,你會馬上用佛號來代替妄念,而不是說一直想一直想。妄念的範圍很廣︰「我唸得好不好?我唸得標不標準?佛有沒有聽到我唸的?」
曾經有人問觀世音菩薩︰「你拿著佛珠唸什麼呢?」觀世音菩薩說︰「我唸自性。」他自己的自性,不是說我觀世音菩薩就是唸觀世音菩薩。諸佛菩薩和上師幫助我們什麼呢?幫助我們清淨的本性能夠顯露出來。清淨的本性能夠顯露出來是一件不容易,而且很艱困的事,因為人習慣自己的存在,因為人都習慣自己是最大的,人家給你任何意見剛好和你的想法相左,你就不接受。所以當自性的光出現,他持咒就不需要像你們這樣子用力刻意的唸。
有一位出家弟子在唸的時候聲音都會拖在一起,講來講去還是改不掉這種壞習慣,佛經講得很清楚,持咒為什麼要用佛珠呢?一顆佛珠一句咒語,清清楚楚。為什麼要清清楚楚呢?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斷氣。譬如說你唸得不清楚,結果唸到一半斷氣,說「啊!斷了。」你就沒唸到了。仁波切對這位出家弟子說:「你的壞習慣還不改,你要小心一點,不是罵你,皈依這麼多年還是這樣子。」學佛學到一些壞習慣,想改過來不容易,尤其這些出家幾十年的弟子,以為自己了不起,以為自己可以。出家十幾年,結果壞習慣一大堆,一定要改掉。
譬如說持咒時趕時間,佛珠撥得很快,說唸滿3000遍,沒用的。為什麼沒用?因為你心亂在唸,持咒一定要清楚。要修到像我這樣的等次,不是說做不到,而是真的要下功夫。初學者持咒一定要清楚,不是發音標準,而是六個音就六個音,要清楚。(仁波切當場示範持咒的方式,每個字都清清楚楚)你們不要學我唸很快而不清楚,你沒有中氣是唸不快的,你只是嘴皮子動很快,沒用,一定要唸得清楚。
(仁波切再次示範清楚持咒的方式)很清楚,假如你很清楚在唸,當你大約唸一圈左右,全身會發熱甚至會出汗。你們為什麼會越唸越冷呢?因為你們亂唸,佛珠又撥得很快。就好像以前的唱片,你將它加快速度轉動的聲音。你會說自己有唸,但唸得很快,亂唸一通,還說自己唸完了,這沒有用。持咒一定要清楚,不清楚就好像將留聲機的唱片加快速度,沒有用的,一定要清楚,慢一點沒有關係。如果你的音不清楚,阿彌陀佛聽不到,阿彌陀佛說你唸的都不是他要的音,你們常常胡說八道。你們的唸法就好像是貓跟狗在叫,這有什麼用呢?不要希望像仁波切這樣的唸法。我閉過很多關,修過很多法門,今天我不敢說自性念佛,但最少我能控制自己。你們連控制都控制不了,每天趕時間,假如趕時間就不要修了。趕什麼呢?一天到晚都看到你們在趕。
念佛的時候心最少要平靜一點。好像今天要吃飯,吃過飯,門開了,三圈唸完,這樣子是不起作用的,就算你要供養也供養不到,因為沒有唸對。為什麼仁波切在唸有時候會快一點?不是我嘴巴唸得很快,而是我在沒有呼吸很多次的情況下去唸。譬如我呼吸一次,差不多可以唸25到27遍咒語。你們呼吸一次,可能唸10遍、12遍、15遍,所以你們要是多呼吸一、兩次,自然就變更慢,這是數學。要修到這個樣子,除了平常修行之外,和身體健康有關係。平常你們又不運動,好東西也不捨得吃,怎麼能身體好呢?身體不好怎麼唸呢?心裡面再一大堆貪嗔痴搞來搞去,冤枉別人講是非,這樣對自己是沒有用的。
要修到這種程度,真的自己要下一番功夫,每天最少撥半個小時靜下來。就算你唸不到3千遍,但最少要靜下來半個小時,不要趕時間,沒有什麼好趕的。我這麼忙了,我一天最少兩個小時在修。你不能趕,不要想說仁波切能這麼唸,為什麼自己不行啊?當然不行啊,你行你就是仁波切了。就好像那一些男眾,在唸的時候也是唸得很趕,不曉得他們在趕什麼。以為仁波切唸這麼快,自己也可以唸快一點,有本事你可以唸到像我一樣嘴巴不動、聲音清楚,那就可以。
你以為戴著口罩我沒有看到嗎?什麼叫做嘴巴不動呢?因為我是用中氣在唸,是用丹田。假如以密宗來講,我是用中脈裡面的氣在唸,你們是用外呼吸,用肺部的氣在唸,是不可能的。假如你們這樣唸下去也會傷到身體,因為憋這個音出來。所以叫你們一句一句清清楚楚,才不會傷身體,假如你們常常憋一口氣亂唸,憋到內傷。仁波切是很自然的,你們剛剛也看到我每一個字都很清楚,但是我嘴巴沒有張得很開,偶爾嘴皮動一動,就是一直唸一直唸。因為心專注了,沒有別的念頭,全部身口意都在唸。你們嘴巴在唸,身和意不曉得跑到哪裡去,所以絕對不標準。
尤其你們持咒時,身體東歪西倒,你們看我持咒的時候身體一定很直。一直跟你們講身一定要很直,不是叫你挺胸,而是脊椎一定要直。直了,氣才能順。當你東歪西倒時,氣就不順,不順的話很快就會累。像我們閉關,每一座至少要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你怎麼做呢?做不下去。所以很多事情小小的地方自己要留意,不要認為就是這樣子。
這邊講得很清楚「身戒清淨故。言戒亦為善。意戒清淨故,戒皆亦為善。」你們都沒做到。身戒就是不殺生,自然你的語言的戒出來就是善。「意戒清淨故,戒皆亦為善」,你的念頭裡面所守的戒一切都是清淨,不為自己。就是你所守的戒不是為自己,會怎樣?自然你所守的一切戒都是善,什麼意思呢?你守的這個戒的福報才能起來。否則的話,雖然你有守戒,但是你的念頭不對,自然有一天言戒就會破,很自然跟著身戒也破,所以意戒清淨很重要。
雖然現在你們沒有辦法做到意戒清淨,只有靠他力,就是佛菩薩和上師的力量幫助你,所以我們透過持咒的力量,可以慢慢的累積改變我們意的戒,讓它變清淨。在五戒十善、三十七頌都講很多關於意的戒,你們都不看清楚隨便搞。意戒不清淨,自然持咒就不清淨。沒有辦法做到所謂的念佛成片,一心不亂,自性念佛,這是一環扣一環的。
假如身口意都清淨,就很容易進入念佛一片。何謂念佛一片?就是自然在念佛,持咒的時候,有「一片」就是有一段時間會感覺到自己完全沒有妄念,只有佛號。但是因為你還沒有到一心不亂,所以當你唸得差不多的時候,就會蹦!妄念出來,有個想法也會出來,這個就是還沒有到一心不亂。到一心不亂時,就是你持咒時,像教你們十念法,唸完十念,知道自己沒有生出念頭,才叫做一心不亂。
自性念佛,就是有任何事情發生,你自然從心裡面第一句就是佛號、咒語。假如自性念佛能修出來,自心清淨的,持咒時不需要做作,很自然咒語的聲音就從身體內部出來。甚至我在持咒的時候,你們會聞到香味,香味是怎麼來的呢?不是我變香,而是因為當清淨的自性在持咒的時候,等於本尊來,我就是本尊,本尊就是我。不是我變成觀世音菩薩,而是我的自性和本尊是無二無別。
佛經裡面都講得很清楚,諸佛菩薩都有很多的香味,也講得很清楚,有香味來可以清淨眾生的身口意。假如沒有自性念佛,這個香味不會出現。不是我身上故意塗一些檀香味,而是很自然。從哪裡來呢?從自性出現。自性是看不到、摸不到、感覺不到,只有學佛修行的人才能體會。假如不是學佛修行的人,再聽100萬遍,還是不知道我在說什麼。
清楚之後,自己持咒一定要一句一句。佛的意思是佛珠一顆一顆撥,沒有叫你很快的撥。像我現在唸這麼快,還是一顆一顆撥。有些人會左右手一起動,其實兩隻手握著佛珠,除了左手幫忙托佛珠之外,另外的意思是左邊代表慈悲,右邊代表事業。佛法需要慈悲,所以要托著佛珠。事業就是你要做任何事情都是和佛法有關,利益眾生。而不是說手一邊幫忙托,一邊推會快一點。身體動作快,不代表你唸得好、唸得準。唸得快,這個壞毛病很多人都有,所以真的要改。
要唸到自性念佛,要經過次第的修行,以密宗來講,最少要修到瑜伽部,甚至無上瑜伽部,才能產生這種效果。如果沒有修到就乖乖的,規規矩矩一句一句唸。當你唸到純熟了,自然速度會快。因為當你唸久了,氣會長,氣自然會變長,你就會唸得快一點。快不是說你的速度加快,而是你的氣夠了,你不需要很頻繁的換氣,因為氣夠了,換氣減少,自然速度加快。再加上你的氣夠了,嘴巴的唾液自然會變多,多不是說多很多,而是讓你嘴巴可以潤,不會乾巴巴的,唸一下就想喝一口水之類。這也對消化系統、對牙齒、牙齦都有幫助。仁波切75歲了,到現在牙周病很輕微很輕微,幾乎沒有,這也是因為持咒。所以你們嘴巴不好就是持咒不對,一定是持咒有毛病、有問題出現。
要學到我這樣子,不要用自己的方式,一定要聽話。不要看到仁波切唸得很輕鬆,就想說為什麼自己不行?不行就是不行!不行的話就乖乖的,規規矩矩,好好的唸,不要求快。我們閉關要唸滿10萬遍也好,100萬遍也好,閉關可以延長,不可以提早。譬如說閉關七天就是七天,甚至八天、九天都可以。你想延就延,但是不可以說閉到第六天,自己唸滿了,今天就出關。不要趕時間,有些行者希望趕時間,趕時間沒有用。你可以多唸,不能趕時間。有些閉關提早出關的都是不吉祥的事情,除非你的上師叫你出來。假如不是上師叫你出來,你自己覺得唸滿了出去,那是不行的。有的時候我閉關唸滿了,我還是繼續唸。要唸滿自己說的時間,例如我閉關前跟上師說一個禮拜,那就一個禮拜,少一分鐘都不行,不能說唸滿了就可以出關,假如有這種想法,這個關的功德很少,就不夠了。
( 此時,仁波切詢問出家弟子)
出家弟子知道持咒的問題了嗎?(答:知道。)你講一下,我講你很多遍,你還是不知道。(答:我持咒都會拖,就是中氣比較足,所以會拖一下。)中氣比較足?那是你自己的想法。(答:是。)中氣足的人怎麼會拖呢?你看人死之前會拖,希望多吸一口氣。你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認為自己在入定唸,希望發出的每個聲音都是咒語,所以心才不會有妄念。(答︰是的。)又給我講對了,這是錯誤的觀念。不是說唸咒就沒有妄念,唸咒也會出現妄念,前面講的你沒有聽進去。我們讓自己不產生妄念,不是故意壓它、克服它、消除它,這是很自然的事。學佛是自然的,既然你相信佛菩薩和上師更加要自然一點,不要用自己的想法,法本沒有說你這樣唸,妄念就不出現。仁波切講佛法是一針見血,不跟你囉嗦嘮叨,絕對不客氣也不給你面子,這才是講佛法,假如跟你客氣,你反而學不到。
我再唸幾遍六字大明咒,大家留意你的唸法和我的唸法的差異性在哪裡?
(仁波切示範持六字大明咒)
第一位出家弟子報告︰「仁波切唸的時候氣沒有斷,六字大明咒一句一句都很清楚,氣都相續,一口氣,氣都存在沒有斷掉。」
第二位出家弟子報告︰「仁波切在唸的時候,全身都沒有動,連呼吸時身體也不會動,然後每句都很清楚。就是感覺很安定很有力量,不像我們動來動去。」
第三位出家弟子報告︰「聽 仁波切持咒就感覺我的身體嗡嗡的有迴音在振動。內在的地方有一種迴旋、振動的感覺。我們自己本身唸的時候會出熱,但是沒有這種振動的覺受。」
第四位出家弟子報告︰「仁波切在唸的時候是中脈在唸,我們當然唸不到,但是我們會覺得振動是振到所有的磁場。」
第五位出家弟子報告︰「仁波切在唸的時候音頻相續沒有間斷,不知道怎麼做到的。」仁波切開示︰不知道怎麼做到的,這句話很謙虛。
第六位出家弟子報告︰「仁波切唸佛,我們都學不到。」
當然學不到,如果學到的話你就是仁波切了。學不到,就像我前面講的,每句都要清楚,不能拖泥帶水、不能趕時間。因為假如你習慣趕時間唸,咒語不清楚,你就會命終的時候不是一心不亂,而是一心多亂,因為你習慣。我們在生的時候持咒,雖然每天要唸多少遍,但要唸多少遍的定義不是你唸得多、功德多,定義是你唸得多,你會習慣,當你斷氣的時候,你才不會起惶恐的心,否則你會怕。
不管今天我們生什麼病走,不管你死的狀況是怎麼樣,我們經過的狀況都是一樣,一定要經過地風水火的分解、經過呼吸的停頓、之後神識的昏沉、離開,過程每一個都一樣。只不過是,有修行的人因為沒有痛苦恐懼,所以死亡的體會很少。而不是生什麼病死得比較舒服,沒有這回事。有些人說心臟病死會比較舒服,錯!任何病死都很痛苦,尤其心臟病,因為心臟突然間停掉,但他很清楚,沒有昏迷,突然間心臟停掉就走了,所以他的痛苦就比較多。
我們持咒就是要訓練自己不要起恐懼的心,正如法本裡面講得很清楚,在我們往生的時候,世間沒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給你依靠、給你幫助,只有佛菩薩和上師。佛菩薩和上師是什麼呢?就是平常所學的、所修的和本尊的咒語,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人可以給你依靠。不要說︰「我一直想阿彌陀佛,他會來。」不會的,絕對不會。為什麼不會呢?你的想法、你的波打出去,阿彌陀佛那邊收到時,你已經墮入輪迴了。不要以為佛有大神通,假如佛有大神通,你隨便想,他就來了,否則的話,法本和經典就不會講「虔誠、恭敬在唸,用命在唸。」什麼意思呢?你的能量要足夠,佛才能收到你的信號。
佛菩薩和上師是被動的,我講過很多遍,你的訊號不夠強烈,他收不到。以你們聽得懂的話,他的佛光每天一直在掃描,一直掃一直掃。假如你的能量很弱,他掃不到,可能再回來時,掃到了,但你已經下去了。
大家每天對於持咒要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可能下一句你就死了,可能下一個字你就斷氣了,不要以為要修功德、修福報、修開悟。我講過很多遍︰「為什麼要學佛?」就是要學怎麼好死,而不是學怎麼開悟。到阿彌陀佛那邊就開悟了,你還在這裡開悟個頭。會開悟的是什麼呢?就是知道人死亡無常,每秒鐘都會死,下一秒就沒有了。沒有了怎麼辦?就是靠平常每天訓練自己。上師只可以教你,但是訓練是你自己。你們每天還是這樣子「做完了,大家等一下去哪裡?」時間自己要安排好。不安排,每天唸咒都為了什麼?要求什麼功德?
你不曉得解脫生死不是這麼簡單,以為嘴巴講就做得到,是需要大福報、大智慧的修行人才做得到。「那我依靠 仁波切來超度。」我會死。「不會,仁波切會回來找我。」正如剛剛我前面講的,你的電波不夠強,我怎麼回來找你呢?佛菩薩不會整天心動,真的不會。只有你的虔誠、恭敬心做到了,他才會跟你接觸到。接觸到,才會將他的願力發動來幫你,不是他的心動在幫你,而是他所講過的誓言發動了。假如你所做的事和他的誓言違背,他不會發動。
譬如說,我講我要幫助眾生成佛,你不想成佛,我是不會發動的。你一直想過好日子,認為只要來聽聽就會變好,身體健康,那你跟我的願力不會接觸到,不是仁波切有大小眼、分別心。每一個本尊要讓他跟你相應,但你能不能做到他的願力,你能不能接受他所發的願?有,你照他的願去做,這樣他就會跟你接觸。假如佛菩薩的心整天都動,還是佛菩薩嗎?那就和你們無二無別了。你們每秒鐘心動多少呢?佛菩薩的心如如不動,怎麼讓他來救我們呢?他不能違背他的誓言,不能違背他的願力,那是佛菩薩慈悲教我們的方法,也是我們投機取巧的方法。
觀世音菩薩慈悲不希望我們輪迴,我就在這個範圍去修,「我修了,和你的願力相應了,你還不來救我,我可以說觀世音菩薩你不對。」所以你們整天修的,都不是修所有本尊和所有上師的願力,都是修你們自己的願力,怎麼可以相應呢?相應不了,沒辦法相應。仁波切問出家弟子:沒聽過?(答︰沒有聽過。)為什麼呢?(答︰不知道。)當這個出家弟子發呆的時候,就是沒聽過。他開始眨眨眼,表示他有聽過。
我們常常講滿眾生的願,眾生的願要怎麼滿呢?當然要學習佛菩薩的願,才能滿眾生的願。既然你學他的願,他要不要來幫你呢?要。要不要來救你呢?要。救你什麼呢?不是救你的媳婦吃素,而是救你不要輪迴,救你往生的時候不要死得這麼慘、這麼痛苦。救你讓阿彌陀佛來接你。所以滿眾生的願很簡單,這個本尊是什麼願,你就學他什麼願,你依照他的願力去做。做不到不是重點,重點是你要做。做都不做,整天修自己「我要好、我要好,我要開悟、我要開悟。」再唸100世都不會開悟。
今天跟大家講的不敢說是心法,但也可以說是心法。我這一世修得這麼快,就是這樣子:觀世音菩薩慈悲,就學他慈悲;金剛薩埵要幫助眾生消業障,我就學他的方法怎麼消業障;阿彌陀佛是幫眾生超度,我就學他怎麼超度,這才相應,你們都不是。
為什麼不辦阿彌陀佛無遮大超度法會?因為眾生來都只希望過好日子,叫他們吃素都不聽話,有什麼意思呢?有些人會講︰「你不辦,他們更加不信。」這個像似是而非的說法,他們不信就是不信,你怎麼講,他就是不信。在我身邊的人就是這樣子,怎麼講他們就是不信,不信就是不信,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是無敵鐵金剛,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哪有這回事?
今天跟你們講得很清楚,你想要這一生肯定到阿彌陀佛那邊,就要重新調整自己持咒的方法,要一句一句清楚,但是也不是每個音都拉很長。每一個字,六個音都很清楚,快一點無所謂。當你覺得唸出來不清楚,你應該會知道,就要調整一下,想要唸得跟仁波切一樣,真的是需要時間的。
更新日期:2022 年 11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