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22年04月17日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升法座,開解《寶積經》卷第二十〈不動如來會第六之二〉涅槃功德品第五。
經典:「爾時尊者舍利弗。復作是念。世尊已說不動如來應正等覺。修菩薩道功德無邊。又說彼土及聲聞菩薩殊勝德業廣大莊嚴。」
涅槃並非指佛死掉了。用文字很難詳細的解釋涅槃真正的境界。簡單講,任何一尊佛成佛後,都有他的法運,是指他住世的時間有多久。每一尊佛是不一樣的,譬如釋迦牟尼佛從成佛到離開地球,才短短的幾十年。別人看他是涅槃了,但是釋迦牟尼佛有沒有離開地球呢?沒有。假如他離開了娑婆世界,這些佛經、佛像、舍利塔和佛塔、佛寺和修行人就不會存在。雖然他的肉體看起來是離開娑婆世界,但是釋迦牟尼佛的本願力、功德力和法身還是在這個娑婆世界,一直不斷的教導一切眾生。
涅槃是當這尊佛的因緣到某個程度,需要用別的方法來利益眾生,而不再是示現眾生希望看到的色身。譬如現在看到佛像也可以代表釋迦牟尼佛的色身。以前在阿富汗有一尊全世界最大的佛像被炸藥轟掉,表示那個地區佛的色身不存在了。涅槃的定義不是佛死掉,佛是不生不滅,怎麼會死呢?也不是說佛不再照顧自己所發願力的剎土,而是他覺得已經將佛法教授出來,有很多聲聞緣覺、菩薩不斷接受他的傳承之後在教導眾生,所以就不需要再現色身來教。
釋迦牟尼佛在這一世為了教導地球眾生佛法,投生在地球現色身來教。當他覺得他已經將佛法傳出來,這個緣也圓滿了,他就進入涅槃的境界。意思是需要他親自現色身教導的緣已經滅了,但是他的法身還是在。這裡為什麼特別講涅槃功德?不要誤會是佛死掉了。佛假如都能死,那他也會生出來。漢人叫西藏的仁波切為活佛,這是從清朝流行下來的。但是沒有活的佛也沒有死的佛,只有分有沒有進入涅槃境界的佛。
爾時尊者舍利弗。復作是念。世尊已說不動如來應正等覺,這邊舍利弗有一個想法,釋迦牟尼佛已經講不動如來能夠應正等覺成佛果,因為他修菩薩道的時候功德是無邊的。所以要成佛,一定要修菩薩道,不能跳過去,不能說「誰誰誰授記我是未來佛,我就是佛。」這只是授記,因為你修菩薩道,未來有資格能夠成為某一尊佛的名號。為什麼要發願到阿彌陀佛那裡去呢?因為地球現在沒有任何條件讓我們成佛。就算我們要修菩薩道,但是年紀大也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你累積到足夠的功德,在這一生能證到菩薩的果位。
所以學菩薩道、行菩薩道基本上都還是在理論,至於有沒有真正做到呢?很難。我們的心能善、能做一些善的事已經不容易了,何況要修到菩薩這一種無畏、一切都要捨的精神很難。所以有一些年紀大的人說求皈依、要修菩薩道,我不是阻止他修菩薩道,而是時間不夠。但是假如他發願往生淨土,身為上師一定會幫他;就算上師已經圓寂,我的願力還是會在,只要你們對上師有十足的恭敬、十足的信心。我在世的時候你們聽話,勤修淨土,一切功德迴向淨土,在命終之前,一直祈求上師幫助,上師一定會幫助你們。有人說「仁欽多吉仁波切老了,你們過來跟我這邊比較年輕的。」這種話似是而非,因為只是年輕但沒有修到這種願力,你跟著他做什麼呢?我們要看上師的願力在哪裡。
這裡特別強調不動佛修菩薩道時,功德無量無邊,又說他的佛土及聲聞菩薩殊勝功德,所作的一切善業廣大莊嚴。
經典:「復願世尊。於茲開示彼佛滅度化迹如何。」
希望釋迦牟尼佛能開示不動如來滅度後,所變化的一切事蹟是怎樣。
經典:「爾時世尊。知舍利弗心之所念告言。」
這一段釋迦牟尼佛和舍利弗兩師徒不斷的表演給我們看他心通。舍利弗沒有講話,只是他清淨的覺性,念念都是為了眾生,念念都是憶念一切佛的功德,所以他的念頭是清淨的。只要這種念頭起來,釋迦牟尼佛絕對知道。有些人來問我︰「你知道我想什麼嗎?」我回答不知道。因為你的念頭不像舍利弗,都是一些稀奇古怪莫名其妙要自己好的事,所以就算我知道,也絕對假裝不知道,何況我不想知道你們那一些狗屁倒灶的事,要知道做什麼呢?倒是會想知道舍利弗想的這種事。
有些人跪在我面前求法,我就知道你是真求還是假求。昨天有一位弟子來求不共四加行百字明咒,我可以告訴這個人,我絕對不會傳給他,因為我知道他的心。我叫他和出家眾以及理事談,只是安慰他一下,因為我知道他沒有恭敬心,他的態度好像我一定要傳法給他。我沒有跟你們簽合約說一定要傳法給你們,所以我沒有答應。為什麼一定要傳你們法呢?「既然你不傳法,我們就離開。」好啊!謝謝你、感激你。求法的心如果好像「我一定會得到,我修完這一個就要得到第二個。」那就等著吧!「我做完11萬遍大禮拜,你就要傳百字明咒。」慢慢等吧!法本沒有說修完大禮拜,絶對要傳百字明咒。為什麼沒這樣說?因為要看你!你會說「別的道場有求就傳啊!」那你就過去!我很難搞,因為我是從信眾修出來的,不是轉世的仁波切。用你那一套方式來求法,我絕對不會給,哪一套方式呢?不尊重三寶,「我想、你就要給,我跪下來開口、你就要給。」
講這麼多故事給你們聽,過去的大德怎麼求法、我是怎麼求法,而你們是怎麼求法呢?我讓你們太隨便了。別的道場傳不共四加行很方便、很簡單,你們可以過去,不要留在這裡,我不怕沒有弟子。離譜!來求法的口吻好像是「仁波切,我已經修完了,你要傳法。」我什麼時候欠你們呢?是你們欠我,現在卻好像變成我欠你們一樣,不傳法我就不是仁波切。我偏偏不傳法給你們。
這裡講:舍利弗起個念頭,佛就知道。簡單來講,他們說法時全部在定的境界裡面,不是為了什麼事情、為了什麼功德,全部都沒有,只是為了要幫助眾生。
經典:「舍利弗。不動如來般涅槃日。化身分布一切世界。於地獄中說諸妙法。以法調伏無量有情。皆當證得阿羅漢果。」
釋迦牟尼佛就講:舍利弗你所想的,我現在和你說。不動如來般涅槃日。為什麼突然跑出「般」?就是不動如來涅槃是般若的涅槃,是有智慧性的涅槃,也就是他的色身不會固定在他的佛土。他的法身分布在所有三千大千世界裡面,他在地獄中也說法。他用佛法調伏無數的有情眾。只要不動佛說法,都能夠調伏無量的有情,讓這些有情都能證得阿羅漢果。
經典:「然此時獲果方滅度。前證無學人轉增其數。即於此日。」
然此時獲果方滅度。當不動佛剛要滅度時,前證無學人轉增其數。前面證果的無學人轉增其數。無學人不是沒有學過的人,而是已經學到沒得學了,就是證到菩薩道最後的無修境界。當不動佛在滅度時,這個時候前面證到無修境界的人突然增加很多。就是在佛滅度的時候,這些人因為讚歎佛的功德,他們的功德突然間就上去,使得他們從本來還沒證到都證到,也因此就在今天讓前面有證到的無學人突然增加很多。
經典:「授香象菩薩摩訶薩記云。汝於我滅度後當得作佛。號曰金蓮如來應正等覺。復次舍利弗。彼金蓮如來佛剎功德聲聞眾數。與不動如來等無有異。」
釋迦牟尼佛講法是很好玩的,前面舍利弗是問他不動佛,講到後來又出現另外一尊佛香象菩薩。當不動佛滅度的時候,在滅度的過程中他先授記香象菩薩摩訶薩︰我滅度之後,你應該成佛。等於是不動佛的法脈傳承到香象菩薩摩訶薩,成佛後法號為「金蓮如來應正等覺」。金蓮如來在他的佛土中,有功德的聲聞眾數量與不動如來沒有差異。
經典:「復次舍利弗。不動如來入般涅槃。是時大地普皆震動。一切三千大千世界震吼發聲。其聲上徹乃至阿迦尼吒天。諸天聞已即知彼佛入於涅槃。」
所有佛涅槃的時候都會發出聲音,這時大地都會震動。但這種震動不是地震,地震會讓人有恐懼的心,而這種震動是讓我們知道事情有變化。甚至三千大千世界震動到產生吼的聲音,聲音可以往上達到阿迦尼吒天。
經典:「復次舍利弗。彼佛剎中所有叢林及諸藥草。皆悉傾向不動如來涅槃之處。是時天人。悉以華鬘雜香及諸衣服而散佛上。所散香花周匝圍繞高一由旬。復次舍利弗。彼涅槃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皆向不動如來合掌作禮。」
舍利弗,當不動佛涅槃時,佛土中所有的樹木、叢林及一切的藥草皆悉傾向不動如來涅槃之處。現在所講的一切現象在釋迦牟尼佛涅槃的時候也有出現,應該後面會提到。
我們就是從這些現象來知道有沒有佛涅槃,一個是大地震,動到聲音出現;接著會看到所有的樹、所有的草都朝向同一個方向(佛涅槃的方向)。那個時候天人就會將很多的華鬘雜香及諸衣服而散佛上。
那時候全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的天龍八部全部對佛合掌作禮。從這句話就看到,天龍八部不只是在娑婆世界,在整個法界、整個宇宙裡面都有天龍八部。天龍八部有一部分護持佛法,有些不護持佛法,密宗有一本尊就是專門修降伏天龍八部,而讓他們幫忙佛法的事情。就像法會前佛寺組弟子的分享,很多事情我能夠做到,不是我的力量,而是天龍八部幫忙。天龍八部為什麼要幫我呢?不是因為我修得多好,而是我有閉關修過一個本尊,專門和天龍八部打交道。天龍八部假如護持某一個修行人,這個修行人的佛法事業會比較順利。
經典:「他方諸天以佛神力。悉皆得見入般涅槃。」
其他世界的天不是佛,但以不動佛和諸佛的神力,都能讓他們見到佛涅槃。
經典:「是諸天人經七晝夜心懷悲惱不受人天嬉戲娛樂亦無欲想。互相謂言。不動如來為世光明作眾生眼。今取滅度一何速哉。」
這些天人七天七夜悲痛煩惱,不受人天嬉戲娛樂,不玩了。在閉關的時候規定不准看電視、接電話就和這些有關。在閉八關齋戒時,不能唱歌、不能嬉戲娛樂,不能玩。
他說不動如來為了世界的光明,為了做眾生的眼,是什麼眼?法眼、智慧眼和佛眼。眾生能夠知道佛法,不是因為你很虔誠的想學佛法;眾生想修佛法,也不是因為你很恭敬就修得到佛法,都是因為一切諸佛做我們的眼。什麼意思呢?就算你要看一本佛經,即使有人跟你講過,但是你跟這本佛經沒緣,怎麼去找?就算讓你找到,你也不會看;即使看了一兩頁,你就不看了,因為你跟這個本尊沒緣。所以佛作為我們的法眼、智慧眼和佛眼,只要你的心是清淨的,在這一生絕對有機會聽聞佛法、看到佛經、佛像和上師。很多人以為現在透過視訊可以看到很方便,這只是將科學延伸,讓你們方便,不代表一定看到,假如沒有佛的加持,莫名其妙就學不到佛。
在地球上有很多國家沒有佛像、沒有佛經、沒有修行人。為什麼?照道理佛菩薩很慈悲,所有的眾生都應該度,但是這些眾生沒有緣和福報,就算佛和菩薩現在面前,他們也沒有感覺、也不知道。但是佛菩薩有沒有放棄他們?沒有,還是一直在加持,正如我們修金剛乘,每一天都祈願眾生能夠解脫生死。是不是我在唸的時候看到所有一切眾生呢?沒有,是佛和本尊的幫助,將我的願力布滿三千大千世界。假如你跟本尊的關係不好,就算他的佛眼、法眼和智慧眼一直帶著你,你都看不到。什麼叫做關係不好?就像昨天來求法的那位弟子,我覺得他跟我的關係不好,因為他用吩咐的口吻來跟我講話,他覺得「你非要告訴我」。看看佛經怎麼寫的!
今取滅度一何速哉。為什麼他今天突然間取滅度這麼快呢?
經典:「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從此世界或餘世界。於命終後生彼佛剎。若現生彼。皆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非可以百數而數彼以千數及百千數。」
舍利弗,假如有大菩薩從這個世界或其他世界,命終後生在不動如來佛剎,若是現在就生在那邊,皆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因為你生在那邊,很自然得佛授記,絶對會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意思是你馬上從凡夫轉成聖人。聖人的定義不是人所想的,佛經裡面講到「聖」的最低限度是自己能斷生死不再輪迴,再者他已經從菩薩果位開始在修,這些都會得授記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需要像我們在地球一直再來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阿彌陀佛那邊也是這樣,只要生在阿彌陀佛淨土,就先授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假如沒有菩提心,阿彌陀佛在淨土所講的一切佛法,是有聽沒有懂、有聽沒有聽進去。
昨天來求法的人就沒有菩提心,他是求給自己;既然是求給自己,他求法的態度就很傲慢。他一定說「我沒有傲慢」,這是他說的,上師很清楚他很傲慢。傲慢在哪裡呢?「今天因為別人做錯事讓我沒得修,現在我沒錯了,來求,你就要給。」這個就是傲慢。為什麼以前會做錯事?是你的共業。自己的共業不承認,變成是別人的錯害你不能學到不共四加行。「今天我拜完大禮拜,我可以接受不共四加行。」這就是貢高我慢。所以出家弟子被他騙了吧?(答︰是的,被騙了。)
眾生的心不可思議,這是佛菩薩講的。這個騙不是他壞,而是開示這麼多佛法,他沒有聽進去,還是有個觀念「我是要進階,再進一階。我跟你們不一樣,你們只做完大禮拜,我唸完百字明咒,唸完百字明咒我又要進階。」你沒有修到菩薩道是沒有進階的,你沒有準備學菩薩的心態也沒有進階。何謂菩薩?菩薩是覺有情。我們都是有情眾,但是沒有覺悟。覺悟什麼呢?覺悟自己有夠笨,一直在輪迴苦海轉來轉去,轉不出去。今天覺悟到跟著上師學佛,有機會可以離開輪迴世間,你還沒有覺悟,還執迷於法。在《金剛經》有講,我們修到後面,真正了悟空性,所謂的佛法都可以捨,何況是非法(非佛法的事情)。
所謂正法可以捨,不是叫你不要唸、不要禮拜,意思是不要執著。所以我們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最後我們要觀自己變空,所有一切器世界變空,就是怕你們執著這個法。當你執著有法,最高只能修到阿修羅,不可能修到菩薩果位,因為你執著自己有法。法只是工具,今天我們要將東西做好需要工具,做好後還需要這個工具嗎?我們就會把它放在一邊或是交給別人使用。但是這個工具不是你擁有的,是讓你使用的,不是因為你有它就比別人厲害。
為什麼佛需要說佛法呢?不是佛用佛法來控制我們、說服我們,而是用佛法調伏我們業障重的心。調伏,是讓我們本來的每個自私自利的念頭到最後都是:「念佛、念法、念僧、念眾生」,沒有念自己。「念」是指你的念頭。大家可以檢查一下你每天的念頭是念什麼?當然你們現在是凡夫俗子,不可能做到每個念頭是「念佛、念法、念僧、念眾生」,念僧包括上師。你是做不到,但是你有沒有去做?有去做,毛病才會減少。你沒有去做,每天只是念自己、念媳婦、念兒子、念這個,你哪裡有學佛呢?包括那些出家眾,每天念開悟也是一樣的意思。「我要念到修到有成就。」也是執著心。
所以今天佛經所講的一切,不是讓你迷信佛是一尊神,而是告訴你:心態的轉動、轉變,自己要下決定、要清楚。所以這邊授記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數量不是一百、一千的數,而是無可量數的。
經典:「舍利弗。是百千菩薩摩訶薩數者。應知入如來數皆入佛數。皆入佛數入一切智性數。若有菩薩摩訶薩。當生彼剎者。亦皆得入如來等數。」
這幾句話就很厲害了,就是剛才所講的「念佛、念法、念僧、念眾生」,那所有菩薩摩訶薩的數量就會進入如來的數量,皆入佛的數量,入一切智性數。上禮拜我講過每尊佛都是一樣的,沒分別,只是他的願力不同。簡單講,為什麼我們要迴向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一切佛成佛都靠這個工具。所以你迴向了,你就是入佛的數量,慢慢的你就和佛的智慧無二無別,不用求。不是你不需要求,而是不用刻意去求「開我智慧、讓我有智慧、讓我學得懂。」不需要這樣,只要你的念頭是正確就OK。
這邊講得很清楚,假如我們生在阿彌陀佛那邊也是這樣子。在那邊先授記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跟著你的菩薩的數量很容易應(相應)知(證知)入(如來的數量)。菩薩和佛的差異在哪裡呢?菩薩是覺有情,因為菩薩還有一絲煩惱。什麼煩惱?利益眾生的煩惱。為什麼觀世音菩薩本來已經成佛,而後來轉為菩薩呢?因為他需要這一點煩惱去度眾,佛是如如不動的。所以度眾是菩薩,菩薩的老師是佛。佛是教菩薩。正如很多人喜歡接近 法王,但是 法王是教仁波切的,你不是仁波切,他怎麼教你呢?同樣的觀念,等於很多人喜歡接近大學教授,但你是小學生,你接近他做什麼呢?不是不給你接近,而是對你沒幫助。
這邊講得很清楚,你沒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的數量不可能進入如來的數量、進入佛的數量,也不可能進入佛數入一切智性數。這個數的數量不是一、二、三、四的意思,而是指全部,十方諸佛全部在一起。所以佛經有講,佛看到一個眾生肯發願修行行菩薩道,他一定來保護,就是這幾句話。你進去了,你和他同一國,他一定保護你;保護你不是讓你不死,也不是讓你過好日子,也不是讓你所求如願,可能所有不好的事情全部幫你弄出來,為什麼?因為這一生要解決掉、要還清,還清了就不用再來。
不要以為下一世再還,下一世可能要加利息。現在已經開始加利息了,10年後銀行的利息會加到哪裡大家都不知道,你下一世來了又要加利息。所以佛教我們的事情,絶對不是我們人類的學問和經驗能了解的,佛講你這一生會出生不是因為你想來,是你的業力帶你來。業力裡面有善有惡,所以在這一生中絕對有善有惡輪替出現。所謂運氣好、運氣不好、十年一大運,就是業力在這一生不斷輪轉,當業力在動的時候,假如沒有佛法,我們的心自然很容易受業力的牽動。
意思是假如碰到好的事情,得到之後還想要更好,就牽動貪念越來越重。當你碰到不好的事情時,東怪西怪,認為全天底下的人都欠你,只有你是對的,大家都是錯的,嗔念就起來,更加重了你下一世的業力。為什麼佛法的觀念是要在這一生還清所欠的債?因為當你沒有這種觀念朝這個方向做事做人,任何善事惡事出現,只會加重你下一世的業力,沒有好事。當善業出現,你知道這個善出現之後絕對會結束,不會永恆。所以也不要擔心明天沒飯吃、沒錢用,有這種狠心的人才能學到佛。
我以前學佛時沒錢吃飯,沒擔心沒飯吃而拜不下去。那時候夏天天氣很熱,不敢開冷氣,怕開了冷氣沒錢繳電費而沒燈用,我照樣做大禮拜。有些人可能會說沒關係,今天先開,賭一下,但我就不開冷氣,照拜。可能我曾經去過火地獄,也可能某一世會去火地獄,這麼熱做大禮拜很辛苦,但最少還一些利息。哪像你們?所以你們修不出來。那時知道自己經濟狀況快不行,就剪掉支票和信用卡。你們呢?可能開了票再去調錢、用信用卡分期繼續刷,手上有十幾張信用卡,輪流欠。我做人做事不一樣,先把卡剪掉不要讓自己繼續欠。有這種狠心的人才能學到佛。狠在哪裡?不是對別人而是對自己,狠在知道自己的業報,要接受,才能改變未來。
很多人都羨慕仁波切75歲,日子過得都比人家好。你們不要羨慕我,我是苦過來的,我很苦,你們沒有經歷過我的苦。在座諸位沒試過中午吃完飯後,晚飯沒錢吃,包含現場出家眾都沒有這樣熬過,而我有過。我很開心在熬,因為一定是我有一世捨不得供養布施,所以「窮」的苦出來。假如前世我沒有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生絕對沒有這種智慧判斷我的人生。你們為什麼這麼聰明?因為你們沒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你們全部都是聰明寶寶,一個比一個聰明,一個比一個會利用仁波切。問題出在哪裡?不是你們有錯,而是因為你們是人,人就是這樣。但是要成菩薩、要成佛,一定是從人修出來。既然人這麼多毛病,佛法就教我們怎麼面對自己的毛病,一步一步將它調整,不要抗拒,不要覺得「佛法與我無關,我現在有事才找佛菩薩幫忙,等我好了再說吧!」這種觀念是不對的,因為你還是用人的觀念,不接受因果、不接受果報、因緣。
假如我們肯接受,就算在最苦的時候,都不會覺得自己沒有未來;就算是最難過的時候,不會覺得自己過不了。就算真的過不了,還是你自己的業,仍要去面對接受。當這個業報了,你就過了。今天為什麼講這麼多你們的事情出來呢?因為你們沒有授記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絕對不可能得到一切智性數、一切所有五智、一切在功德聖海裡的數字。你們沒有這種東西怎麼辦呢?真的要聽話,不要用自己的想法來看佛法。佛法的偉大不是說佛的偉大,而是教我們怎麼面對自己不肯定、不確定的人生。
你的人生不肯定不確定是包含幾件事︰你不曉得自己怎麼死、什麼時候會死,你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是好還是壞,你不知道自己的病是怎麼來,全部都不知道,就要靠醫生、靠讀書、靠這個靠那個。為什麼不知道呢?因為你不相信你的果報、你的業力,也不相信一切都是在變化,所以我們人都是活在恐懼裡面。不要說你們不怕,你們怕得很。不怕的話跑來學佛幹嘛?就是有恐懼。學了佛法之後,這種恐懼自然會消失。就算人家對我們有任何的不好,我們不是接受,而是完全覺得「這也是空性,他不懂但我要懂。」自然就不會生氣傷了自己身體。人會生氣而傷到自己身體,是因為有某些點看不開。為什麼看不開,也是因為自我中心太重、我執太重。
今天跟你們多講這一些,因為這個世界太亂。國外打仗打得這麼厲害,雙方面都是我執,一個認為自己對、另一個認為他也是對的,當雙方認為對方不對就開打了。怎麼破我執?只有空悲雙運才能破我執。何謂空?不是沒有,而是要相信一切都是無常。什麼是無常?世間沒有一件事情是不變的,一切都是無常。我們要相信一切都是無常,跟著要相信所有發生的事都是過去世所做的業力顯現,為了讓自己未來世轉善、轉好,現在就開始去做準備,將它儲藏起來,不要等死了才後悔。
很多人都覺得學佛是因為遇到一些事情過不了,希望佛菩薩幫忙度過。這是一般信眾的迷信,既然你開始學佛,你的思惟模式和思想邏輯就不一樣。當你能夠下這種決定之後,你的命運絕對會轉會變,不可能不轉不變。還沒有轉、還沒變就是你的心沒變,你的功德沒出現、福報沒有累積起來。
大家要了解一件事,能夠這一生聽聞佛法,絕對不是因為有些什麼原因,絕對是生生世世曾聽聞過佛法,這一生緣到了。緣到了,自己要把握這一次的機會,不要想說沒關係過幾年後再說。過幾年事情會變,誰想得到好端端的本來所有弟子能來,現在變成只有500人能來。什麼事情都放寬,只有這件事情不放寬,不曉得是忘了,還是我們業力太重,不知道。但證明一件事,眾生的福報不足,想親見上師都見不到。不要以為想見就見得到,莫名其妙就讓你們見不到,不是我不想見你們。連演唱會都可以開放,什麼都開放,就是這個不開放。可想而知末法時代眾生的業重,想學佛都沒有機會給你。
不要說「等我搞清楚、等我有時間、等我還清債、等我怎樣⋯⋯」,等到棺材在你面前還在等,這是不信。不要以為講兩句好聽的話,仁波切就不罵人,我還是照罵。只要你一天不肯學佛,即使罵你對我一點好處都沒有,我還是照罵。
更新日期:2022 年 4 月 2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