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直貢噶舉寶吉祥佛法中心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22年03月06日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升法座,開解《寶積經》卷第十九〈不動如來會第六之一〉。

釋迦牟尼佛一直不斷的介紹不動如來佛土的一切現象,為什麼需要這樣做呢?我們也看不到,而且我們這一生活著的時候不可能去佛土。釋迦牟尼佛講這個的用意,是讓我們清楚知道佛土和娑婆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為什麼要講得這麼清楚?因為這個世界裡面有太多的宗教,稍微高層次的宗教以天作為信奉的目的,會稍微講一下他們所信奉的天大概會是什麼樣子,其他一些地方型的宗教就沒有解釋這一類的東西。

釋迦牟尼佛出現的時候印度有很多的外道,印度的外道勢力到現在還是很大。釋迦牟尼佛為了讓世人清楚修行的方向和目的、修行到佛土和別的宗教有什麼不一樣,他就一定要將每一個佛土裡面的功德、境界、殊勝介紹出來。不信佛的人就會講很多批評的話,然而我們認為自己信佛,而且釋迦牟尼佛在佛經中有講,他講任何一個字都是真實、不虛假,沒有任何一個字是為了諂媚奉承任何眾生而講,所以釋迦牟尼佛是實語者、真語者。他介紹這個佛土是讓我們清楚學佛修行假如到了這個境界,去的地方就是什麼樣子。

譬如在《無量壽經》中有介紹阿彌陀佛的佛土是怎麼樣,當介紹不動如來時也有介紹他的佛土是怎樣。因為人類活在地球上,習慣的一切事情很難改變,也很難忘掉這種印象,所以在佛經中特別強調佛土和娑婆世界以及天界有什麼不同。雖然在天界所得的福報享受已經不是人類所能想像的,但是以佛土的境界和天界來比,天人也不能想像佛的境界以及佛土是怎樣,所以天界的人講不出來佛土是怎樣,而釋迦牟尼佛是佛,才可以講的出來佛土是怎樣。

雖然在前面有講,修天眼可以讓菩薩親視佛的淨土,但是菩薩的天眼還是不能和佛的佛眼相比,菩薩的天眼還是有限度,只有佛的佛眼什麼都能看到,所以以佛的佛眼看出來的就是佛的境界。釋迦牟尼佛慈悲,透過文字將佛的境界、佛的淨土以我們聽得懂的話來解釋。假如以人的語言來解釋,還是解釋不清楚,沒有任何一個人類的形容詞可以很貼切、清楚的解釋出佛和佛土的境界。為了讓我們有機會體會到這種境界,佛用方便法,用文字簡略的來解釋。假如透過修行、觀想、禪定,行者大約能體會到釋迦牟尼佛所講佛土的境界,但是假如沒有修行的,是絕不可能體會到。

在漢地的佛經一打開有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開經偈不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出家弟子報告,是唐朝的女皇帝武則天所寫。)因為武則天是皇帝,她在世的時候所有佛寺都將開經偈寫上去。但是在《寶積經》不管翻開哪一篇都沒有開經偈。換句話說,開經偈不是佛所說的,也不是阿羅漢記下的,是武則天所寫。

既然是武則天寫的,那四句話有沒有境界呢?「願解如來真實義」只是發願,還沒有修。所以你們不管怎麼唸開經偈,唸到後來也只是願,這對出家人來說是當頭棒喝,每次唸都唸得很過癮。怎麼解呢?這幾句話你們是寫不出來的,至少她有一點根器,我不是批評她,但她不是修行人,假如她是修行人,就不會殺這麼多人,也不會爭權奪利。但是當時全中國權力最大的人是她,她叫大家寫,大家也不敢不寫,不寫就會被殺。

你們這些出家人一直對這四句話很感動︰「這麼殊勝的妙法,我在開經之前先唸一次。」願解如來真實義,用什麼來解開呢?用願嗎?用願是解不開的。如來真實義是什麼呢?(出家三十多年的弟子報告,如來的真實義要閉關修行、證量了才能夠證到。不可說,是不可思議的,用語言文字解釋不出來,語言文字只是一個大概。)

武則天雖然福報足夠又有慧根能夠寫出這四句話,絕對是在她的時代有一些高僧告訴她,不能用經典的文字來了解佛在講什麼。我們要從內涵來了解,所以「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什麼是了義?了脫生死。所有的佛所說的事情全部都是幫我們了脫生死,所以求發財、求健康、求這個那個都和了義一點關係都沒有。開經偈有沒有用?有用,但不是修菩薩道,只是告訴你們不要在文字上面一直下功夫,要從了義下功夫。如何得到了義?不是靠懺悔、唸經拜佛就可以得到,一定需要一位上師一直帶著你們、糾正你們、呵責你們、鞭策你們,才可以慢慢體會佛的真實義。

經典:「唯有不動如來以為法主。又如三十三天奉事帝釋。」

在妙喜國裡面,只有一尊佛,就是不動如來,不動如來在妙喜國那邊繼續傳授、教導佛法。又如三十三天奉事帝釋。意思是在妙喜國那邊的佛法是不動如來傳出來、教出來的,所有住在那裡的眾生都要奉事不動如來,就像是三十三天奉事帝釋天。

經典:「彼諸人等咸事如來。」

在妙喜國一切眾生做任何事都以如來的教導為主。

經典:「舍利弗。汝應知彼不動佛剎功德莊嚴。舍利弗。彼土眾生心無放逸。何以故。亦由不動如來本願力故。」

舍利弗,你應該知道不動佛的佛剎功德莊嚴,在妙喜國裡面眾生的心無放逸。在地球的眾生心必放逸,放逸什麼呢?你們都很有經驗,包含出家眾,不用我再講。「今天累了跟菩薩請個假、今天有事情明天再補回來、可能有些事情要先做,佛菩薩不會生氣。」這都是放逸。何謂放逸?放縱安逸。例如︰出家眾應該早上四點起床,五點做早課。「仁波切,我今天不太舒服,可不可以不要做早課?」可以啊!將來佛寺蓋好,出家眾如果不做早課,我不會罰你們,會做統計,幾次之後,不如回去吧!

為什麼在不動如來那邊大家不會放逸?因為不動如來的本願力的緣故。你說釋迦牟尼佛有沒有本願?有的。釋迦牟尼佛要將佛法教到地球上,但因為地球惡比善多,而且地球是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人道混在一起的地方,在妙喜國沒有。前面有講不動佛佛土沒有三惡道。很多人類生在地球,生出來很放逸。《寶積經》有講,這些人前世一定從畜生道來的。畜生道是怎樣呢?睡覺、吃飯、睡覺、吃飯、玩,沒有其他事做。現在你們加兩件事︰談愛情、做生意上班。放逸就是放鬆自己。第二是不相信無常。信無常的人分分秒秒都警惕自己,就算現在這個小時不是做功課,但是他的心很警惕「自己是佛教徒,不能放逸自己。」什麼叫放逸?譬如電話打來︰「出來走走,回去再做功課,出來聊聊。」當然也不是叫你們完全不准有這種社交生活,我們是在家人。連出家人現在都有很多的應酬、開會,以前出家弟子都有很多會,這都會讓修行人放逸。

經典:「時一比丘聞佛讚揚不動如來佛剎功德。心生貪著而白佛言。世尊。我今願生不動佛剎。佛告比丘。汝之愚迷豈得生彼。何以故。不以愛著之心而得往生。」

罵得好!和你們一樣,你們只知道「這個仁波切很厲害,要皈依仁波切。」並不是為了修行。這句話是罵說有一位比丘聽聞佛讚揚不動佛的佛剎功德,心生貪念想去。就像你們知道阿彌陀佛佛土很好想去,甚至說「仁波切幫我早一點死,讓我早一點去。」這就是放逸。我們可以發願往生阿彌陀佛國土,但是你所有的惡業,這一生不還清也去不了。雖然有人說去淨土可以帶業往生,但是帶業是善業,而不是你的惡業。阿彌陀佛那邊沒有三惡道,有惡業就有可能墮入三惡道,你帶惡業怎麼去呢?沒得去。

簡單來講,只要你放逸自己,就很容易種下墮入三惡道的因,所以就算你起個貪念:「這麼莊嚴,我想去。」也算。就像有的人說︰「這位是 法王,我要見他。」難道見到 法王,你就會成仙成佛嗎?不可能的。我很早以前就見到 法王,兩位 法王我隨時都能求見到,而且歡迎我。那我後來就不用修了?一般人用的是貪念,而不是用修行的願力讚歎佛。

你們對上師也是有貪念,貪什麼呢?「上師厲害,上師可以治病、超度,皈依這位上師有好處。」皈依之後一定有好處,讓你死的時候不要這麼痛苦而已。但是假如你希望皈依我,可以改變你目前的生活,那就錯了。錯在哪裡?你現在的生活是你自己做出來的,關我什麼事、關佛菩薩什麼事呢?以為皈依學佛就可以改變你現在的生活,會變好,那是不可能的事。在這邊釋迦牟尼佛故意講出這種事情,因為我們都犯過這種毛病。釋迦牟尼佛講,因為你的愚痴、迷信,怎麼可能生在佛土。

為什麼這麼多人不能去阿彌陀佛那邊?因為放逸。正如我常常罵你們,不要以為去那邊過好日子,將所有在地球的痛苦丟在這邊、不關你的事,尤其那些覺得自己很痛苦想早一點去的人絕對去不了,因為你放逸想過好日子。在阿彌陀佛那邊沒有好日子過,唯一的好日子是不用洗碗、不用大小便、不需要結婚生子、不需要欠一大堆。但是在那裡沒有一秒鐘不用修行。

就像我在2007年到4500公尺高的拉其雪山閉關時,第一天早上,有隻鳥凌晨三點多就開始叫,牠一叫整個山谷的鳥就開始跟著叫,我非起床不可。怎麼讓你睡覺呢?不會讓你睡覺,因為牠知道我是去修行的。假如像你們這樣放逸的,鳥絕對不會叫你,會讓你多睡一點,免得你到時候作口業︰「什麼鳥,拿石頭丟。」等等。而且那隻鳥的叫聲,我從來沒聽過,牠叫得很大聲而且很好聽。但是很奇怪,牠一叫所有的鳥也醒來跟著叫,到後面我越修越快,牠就晚一點叫,牠也有靈性。

這句話的意思是,就算你到聖地但不是為了解脫生死而修行,也不是為了行菩薩道,你去聖地只會空手而回。不要認為能沾到仙氣,聖地沒有仙。很多人喜歡去朝聖,朝聖回來會變成另外一個人嗎?不會的,除非你去朝聖的時候是為了眾生而去才有用。為了你自己,只是「到此一遊」――沒用。

汝之愚迷豈得生彼。這句話罵了很多人,這個比丘慈悲,讓釋迦牟尼佛罵給你們聽。那些想到阿彌陀佛那邊過好日子,希望不要再吃苦、不希望還債的絕對去不了,就算多發願也沒有用,因為你不肯負責任。生生世世所作的惡業不需要負責嗎?丟給上師、丟給佛菩薩幫你還嗎?你自己跑掉躲在阿彌陀佛那邊嗎?所以有這種心態絕對去不了。

不以愛著之心而得往生。意思是說,不是我愛不動如來、愛阿彌陀佛,這裡的愛是說你不是為了滿足自己放逸、欲望的心而去,而是為了自己想繼續修行而去,如果這樣就可以修到。為什麼常罵你們,你們不肯修菩薩道而想去阿彌陀佛那邊很難。就算我幫你,最多只是下品下生,再不小心,最多只生在阿彌陀佛國土外面的疑城,五百年不見佛。

經典:「唯有殖諸善本修諸梵行得生彼故。」

種植很多善的根本,修一切梵行而生彼故。梵行,有些人解釋沒有男女慾,不是的,如果是指沒有男女慾,釋迦牟尼佛不會在前面多加一個「諸」。「諸梵行」什麼意思呢?所修的一切和佛法有關的都是利益眾生,不是為了自己。就像我在開始說法前先唸了一千遍六字大明咒,為什麼?因為你們業障重,不唸,你們的業會擋著你們的耳朵,有聽沒到、有聽而過。你們都有神通,左耳進右耳出的神通,你們也有大神通,你們的記憶體全部都會刪掉,這個都是累世的業障,這一生所吃的肉的業障。包含出家人在內,只要你不是胎裡素都有這種業。「我有拜懺!」就是因為你有拜懺,才來這邊挨罵。如果沒拜懺,連挨罵的機會都沒有。沒有人講佛法講得這麼老實的,只有我,我不會跟你講好聽的話,佛不會跟你講好聽的話。佛在罵人,如果我不跟著罵,哪裡是他的弟子?

以前在 法王六十大壽的時候,法王和 噶千仁波切兩人坐在前面講國語,我坐在他們的後面。法王就和 噶千仁波切講︰「我這個弟子會打人。」噶千仁波切說︰「這樣子不慈悲。」法王說︰「這樣子才慈悲,打得對。」( 詳見珍貴影音)所以你們準備挨打吧!法王說的。為什麼他們兩個人講國語不講藏語呢?因為他們知道我聽不懂藏語,講國語給我聽,怕我擔心打人是錯的。所以我現在是有執照的,不過只在道場打,出了這裡就不打。

經典:「復次舍利弗。彼土眾生隨其所樂。有清淨池應念而見。八功德水充滿其中。飲漱洗沐皆適人意。有不樂者即便不見。」

這邊的說法和阿彌陀佛的淨土一樣,有八功德水。眾生希望看到有水的,只要他這個念頭出來就看到。八功德水可以喝、漱口、可以洗澡,都適人意。地球的水有硬水軟水,太硬的水不能喝,那邊沒有這種水。只要你不想看到水,水就不見,因為隨你的心而變。

經典:「舍利弗。彼佛剎中香風和暢悅可眾心。」

在不動如來的佛土中,有香味的風和暢,風不會讓你感覺很冷,也不會感覺不舒服,只會讓你感覺很歡暢。為什麼要這個呢?因為眾生的意識很重,所以佛要透過種種其他我們熟悉的東西,來幫助我們的心安住。人聞到香味可以讓我們愉悅一點,為什麼女人會噴香水?女為悅己者容;男人為什麼要噴古龍水?希望對方聞到香味就勾引過來。人類的香水中很多香味是用動物的東西來製作,所以我聞到是很臭,有些人聞到很香,表示是從畜生道來的。

經典:「而彼香風為諸天人作諸香事。曲從人心有至不至。舍利弗。此皆不動如來本願力故功德莊嚴。」

這種風在吹的時候,幫所有天人做諸香事,意思是天人所做的一切事情會有一股香味,等於是我持咒的時候你們會聞到一股香味,意思是一樣。

曲從人心是指香味會跟著人的心去和不去。現場近五百人,剛才有些聞到香味,有些聞不到。有聞到香味的人舉手?(現場有許多人舉手。)有些完全聞不到,為什麼呢?心不恭敬、心沒有安住、心不曉得飛到哪裡去,自然聞不到。香味是公平出現的,這個香味不是你故意要聞就聞得到,莫名其妙就聞到,想聞反而聞不到。佛法可愛的地方在於和你的心有關,你的心不對,就算有好事在你旁邊發生,你都沒感覺。

我常講,我修法、持咒,沒有分誰是誰,我是平等心在做,為什麼每一個人接收到的訊號不一樣?是你們的心、你們的福德、善根、因緣,是你們。這句話不是歌曲到不到人的心,而是這個香味是彎曲的,不是直接的,因為人的心決定聞不聞得到。今天講了之後,你們下次法會時不要猛吸,猛吸不一定聞得到。

經典:「復次舍利弗。彼佛剎中女人衣服及莊嚴具。從樹而生隨意受用。」

女人生在那邊多舒服,莊嚴具就是珠寶,女人一定需要珠寶來莊嚴,八大菩薩身上都有珠寶。除了珠寶之外都有頭飾、配件,現在的女人都很複雜,用很多配件。所有女人想穿的衣服、以及那些讓女人變莊嚴的珠寶配件,會從樹上生出來。你經過喜歡就可以拿下來,沒有人捉你說你是賊。有福報到那邊就可隨意受用,現在沒有錢買珠寶的發願往生那邊,肯定有。現在買不起貴的髮簪,在那邊也有,從樹上面生出來。

經典:「彼國女人無女過失。不如此界諸女等心多嫉妬兩舌惡口。」

佛在罵人,在那個國家的女人沒有女人的過失,不像此界(地球)的所有女人心多嫉妒、兩舌、惡口。看看你們還有沒有?連出家人都有,不要說你們。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提女人不提男人呢?你說男人有沒有嫉妒心呢?現在男人的嫉妒心比女人更加嚴重,有沒有兩舌惡口呢?有。為什麼這邊講女人不提男人也有呢?女人一定覺得不公平,男人也覺得就是你們女人的問題。不是這個意思,孔老夫子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個養不是給錢養,而是女人和小人的心很難培養變成一位君子。你需要費很大的力氣,用很多方法才能讓他轉變。為什麼女人心多嫉妒?因為女人愛漂亮,即使嘴巴說我不愛漂亮不化妝,不穿漂亮的衣服,但是你叫她每天戴一個醜八怪的面具出門、戴個豬頭面具出門,看她敢不敢?不敢,表示女人愛漂亮愛美。當一個人愛美愛漂亮就會跟人家比較,一比較嫉妒心就出來,嫉妒心一出來,兩舌惡口就來了。

男人則是為了事業,現在的男人為了身材嫉妒別人的也有,像那些一直練重訓在舉重的。男人通常都是為了工作事業而嫉妒、兩舌、惡口,但是這種是短暫的,不像女人愛美。我的老母親九十歲往生,往生前還是愛美,很自然的,只要她出門絕對弄得乾乾淨淨,不會頭髮不梳、衣服不穿好就出門。所以你們幫她清乾淨大體的時候,她的頭可以這麼柔軟,因為她愛,所以特別讓人家容易幫她洗頭。不過這個是笑話,不要相信。

因為女人容易嫉妒,就容易兩舌(搬弄是非),惡口(得不到,什麼話都敢講)。這三種事讓女人容易墮入地獄、餓鬼和畜生道,但在不動如來的佛土,就沒有這些女人的過失。我們要相信佛所講的話,不是佛故意有心貶低女人,其實在修密法女性代表慈悲,沒有貶低的意思,只是女人身體的狀況讓她情緒起伏不定。此生會得女人身絶對跟你喜歡漂亮、喜歡得寵之類的事有關。得了女人身之後,要留意前面提的幾種事有沒有做?假如有做卻不馬上懺悔,這種毒就繼續延伸下去,就會讓你不能解脫生死。

經典:「又彼懷孕之時至於誕育。母子安適亦無穢污。何以故。此皆不動如來本願力故。」

從這裡可以看出在不動佛國土也有結婚,女性也會懷孕,但她懷孕直到生出小孩,母子均安,所以絶對順產,沒有剖腹生產這種事。生過孩子的人都知道,生孩子時有很多血、水出來,味道很不好聞。

經典:「舍利弗。彼佛剎中有如是等安隱快樂。舍利弗。彼不動如來應正等覺佛剎土中。無有市易商賈。」

所有一切對修行有障礙的事,不動如來的本願讓這些事在自己的國土皆不會發生。在那邊沒有巿場、沒有貿易、沒有做生意的人,因為有巿場就一定會產生一些爭執的事;有巿場、有交易一定在利益方面大家互相算計,得失心也跟著出來。所以為了讓眾生在那邊修行,就不讓這種事出現。

經典:「亦無田業農作常得快樂。

在那邊沒人種田,更加不會有魚塭,也不養動物、做農作,常得快樂。

經典:「舍利弗。彼佛剎中歌詠遊戲。無有婬欲相應。彼諸人等唯受法樂。」

在不動如來佛土中有唱歌、唸詩的。遊戲不是指小孩那種遊戲,而是人閒暇做些活動的那些遊戲。但是絶對沒有跟婬欲相應,就是沒有那種唱歌會唱到讓人心動的靡靡之音,所有唱的歌、玩的遊戲一定都與修行有關。

經典:「舍利弗。彼佛剎中所有蘇漫那樹。及多羅樹。而為行列。微風吹動。出和雅音。假使天人音樂不如彼樹。

釋迦牟尼佛說那邊有二種樹,一行一行排列,只要有微風吹過就會發出很好聽的聲音,天人能奏出的音樂都跟那些樹沒得比。

經典:「舍利弗。若菩薩摩訶薩欲攝佛土者。應當攝受如是功德。及淨修佛國如不動如來行菩薩行。攝受佛剎功德莊嚴。」

假如有大菩薩想生在那個國土,前面所講的一切功德應當都要攝受。

及淨修佛國如不動如來行菩薩行,就是你一定要修菩薩道才能去。

經典:「舍利弗。彼佛土中無諸黑闇。雖有日月不現暉光。何以故。不動如來常有光明普照佛剎故。」

佛土中沒有晚上黑夜,雖然看到日月但沒見到耀眼的光輝,因為不動如來常有佛光普照整個佛土。

經典:「舍利弗。譬如高大樓閣密閉戶牖。以摩尼寶置於室中。其內有情雖經晝夜常覩光耀。彼佛剎中諸眾生類。見如來光亦復如是。」

怕大家聽不懂就解釋一下,就好像有一座好大的樓閣,所有窗戶和門都關起來。關起來應該都沒有光,但有一個摩尼寶放在房子中間。其內有情雖經晝夜常覩光耀。因為摩尼寶會放光,所以不動如來的光就好像這個觀念,雖然在佛土看不到日月的光,但是會讓我們看到佛光。

經典:「舍利弗。大樓閣者。彼方妙喜世界。摩尼寶者。此喻不動如來。摩尼寶光者。喻佛光明。閣中有情。譬妙國土諸群生等。」

釋迦牟尼佛再講一下,所謂大樓閣者就好像妙喜世界。摩尼寶者就是比喻不動如來,摩尼寶光者比喻佛的光明。閣中有情,比喻妙喜國土的一切眾生。

經典:「舍利弗。不動如來隨所行住。有千葉蓮花自然承足。是華金色世無可喻。舍利弗。此亦不動如來應正等覺殊勝力之所成就。」

行住就是走路停下來。只要不動如來站在那裡,足下自然有二朵千葉蓮花承足,就是足下面有蓮花。花是金色的,世間是看不到的。

所以只要有人說自己是佛,你們看他足下有沒有兩朵蓮花?沒有就不是佛,除非他自己雕二朵放在下面。這邊講是自然出現的,不動如來走到哪裡,只要停下,兩朵蓮花就會自動出現,就是腳不會碰到地,蓮花都會托著。所以我們觀想佛或菩薩時,都是在蓮花上,不會在土上。

經典:「時舍利弗復白佛言。世尊。彼不動如來若入室中。金色蓮花為承足不。佛告舍利弗言。斯事微淺何勤致問。彼佛世尊。若入村坊舍宅。其千葉華。即隨而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念。若如來降尊入此室者。足下蓮花應聚一處。隨其所念花則為聚。若復有人願花住空。即如彼念在空中住。由彼如來威神力故。」

斯事微淺何勤致問。這麼小的事,問來幹什麼呢?佛就講:若不動如來進一個村子,進任何人的房子,千葉蓮花就隨著出現了。不動國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起這個念頭,不動如來的蓮花就會聚在一起,隨著善男子善女人念說佛會到自己的家裡,花也會進來,因為想念,花就聚在一起。若有人希望花在空中,花就會在空中。

經典:「舍利弗。彼承足蓮華。與諸人等為塔供養。」

為什麼這麼重要呢?因為承足蓮花給所有眾生就代表所有眾生以佛塔來供養。

經典:「舍利弗。彼佛世尊為演法故。遍遊三千大千世界。隨所行處其花即現。又復如來隨所化現。他方剎土其金色花亦現於彼。以佛威力故。三千大千世界。皆以金色千葉蓮花莊嚴其土。」

這個意思就是,不動如來無論去到何處,就算是他的化身去,都馬上出現金色蓮花,就表示他去了。為什麼會這樣子?因為佛的威神力會出現這種現象。因此前面提到,若今天善男子善女人在妙喜國想供養供奉不動如來,只要想,蓮花就會出現,希望它聚在一起就會聚在一起,希望它在空中出現,就會在空中出現。這不是你的念頭而來,而是如來的威神力,只要有人恭敬佛、認真想要修行學佛、期盼佛來加持等,這種威神力就出現了。

威神力若出現,由於眾生容易著相,還沒成佛之前對相都會很執著,沒有看到一些東西,就會想不知有沒有用、有沒有相應?因此不動如來的特色就是金色蓮花,釋迦牟尼佛及阿彌陀佛那邊沒有,而不動如來有。所以有一天我們這邊若出現金色蓮花,可能是不動如來來了,不過可能性不高。

經典:「復次舍利弗。彼不動如來於說法時。能善調伏無量眾生。皆令現證阿羅漢果。安住靜慮八解脫者其數甚多。舍利弗。彼不動如來應正等覺。有無量無數諸聲聞眾。我不見若算師算師弟子。有能算數彼聲聞眾爾許。頻婆羅。殑伽羅。波頭摩。阿羅吒。若干阿頻婆。阿部多。舍利弗。如此算數無有能知彼聲聞眾定其數量若干名者。」

你們會覺得很奇怪,不動佛不是修菩薩道嗎?為什麼這邊一大堆阿羅漢出現呢?因為真正能修菩薩道的眾生不多,很多眾生的根器都是修小乘、阿羅漢,因為很多都是自了漢,希望自己解脫生死,沒有先幫眾生解脫生死,自己再解脫生死。所以為了讓這些眾生能滿他們的願,不動如來一樣攝受這些聲聞緣覺。就好像現在皈依我的這些出家弟子,全部都希望自己這一生能解脫生死,嚴格來說他們不是修菩薩道,是修阿羅漢道。修阿羅漢道不是不好,而是成佛的路很長也很久。為什麼現出家相呢?因為現出家相比我們在家的容易斷煩惱。能這一世出家的人,一定對家裡面眷戀的心比較淡薄,但我發覺現在的出家人對其俗家執著的心比我還要重。為什麼呢?因為他覺得自己出家有大福報,要先度家裡的人。這種觀念無可厚非,也不是說你錯,但是度家人也是隨緣而度。正如一位出家30年的弟子還有個弟弟在吃肉,他已經是佛寺的二把手,都拿弟弟沒辦法,因為沒有這個緣你也度不了。

出家人對家裡的觀念是他們也是眾生之一,不要以為先度家人再度眾生。佛在心裡面沒有分何者是家人、何者是眾生,若是如此四相就破不了,所以《金剛經》所講的破四相(眾生相、我相等)也破不了,意思是說你沒有修慈悲喜捨。沒有修慈悲喜捨而想解脫生死就會很困難,因為你們也沒有做到阿羅漢那種龜毛。若是真正修阿羅漢道的人,連佛珠都不戴,也不煮飯。你們呢?你們哪裡修阿羅漢?雖然說不一定是你煮飯,但至少偶爾也要煮一下吧!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一千二百個弟子跟著他,去到哪裡就討飯討到哪裡,你們現在都安居樂業,有固定的居所、餐飲,所以你們沒有修阿羅漢。你們沒有修阿羅漢也沒有菩薩心,修什麼?越修越迷糊了。在家的至少知道自己苦,想解脫生死。這種矛盾點,你們在地球上很難解決,除非已經下決定了。

不動如來慈悲,碰到這類人不要他們也不行,他們有根器去學佛,但不是修菩薩道這塊。那就好吧,先修阿羅漢。阿羅漢果搞清楚,有一天迴光返照,迴光返照不是死之前突然醒過來,而是迴光返照自己的本性、自性,才看清楚自己不應該只修阿羅漢,突然間醒過來而修菩薩道,這是不動如來慈悲。雖然他本身是修菩薩道而成佛,但不放棄任何有機會修行的眾生,就等於我今天不放棄我的弟子一樣,趕歸趕、罵歸罵、罰歸罰,還是有的時候心太軟。

不動如來說法是能善調伏無量眾生,因為要調伏眾生的心很難,讓他安住(打坐),很安靜之下去考慮思惟八種解脫方法,這種阿羅漢數量很多。釋迦牟尼佛講不動佛那邊有無量無數聲聞緣覺,我不見若算師算師弟子,後面講許多印度的數學名詞。

經典:「舍利弗。如我此剎諸善男子獲預流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則無其數。於彼剎中證阿羅漢亦復如是。」

這邊沒有講善女人,只有講善男子,意思就是說只有男人修,所以以前都是比丘。釋迦牟尼佛在的時候沒有女眾出家,但因為他的阿姨一直求,所以釋迦牟尼佛嘆了一口氣就說好吧!結果這口氣一嘆,釋迦牟尼佛就講:「正法時代就少了五百年。」為什麼少五百年?就是呼應前面――忌妒、惡口、兩舌。這邊釋迦牟尼佛只講善男子,不要誤會釋迦牟尼佛看不起女生。

釋迦牟尼佛說在他的國土中,很多善男子能得到初果、二果、三果無其數。現在地球上能證到阿羅漢的應該是看不到了,但是初果、二果、三果的還有,就是南傳佛法那邊還有。臺灣的出家眾有人已經證到,但是他自己不知道,他以為自己修菩薩道,但他是以禪宗的方式來修行而證到初果、二果、三果,到他往生了才知道自己證到初果、二果、三果。

為什麼不知道呢?因為現在臺灣大部分都推動菩薩道,出家人都喜歡說自己聽了很多佛法,坐在房間中一直禪坐、思惟而跟外面不接觸,無論修得多好也不可能到菩薩道那邊,而是到阿羅漢道這邊。但是到了阿羅漢道這邊,現在地球沒有這種環境讓我們絕對斷一切煩惱,你們現在一定沒辦法做到,現在教你們托缽在外面乞食,沒人會給的。(仁波切問出家多年的弟子是否如此,而且有些不信的人還會罵,出家弟子回答是,沒人給且還會挨罵。)

所以現在沒有這種條件。我們看佛經要搞清楚,釋迦牟尼佛已經看到現在了,已經講了善男子,所以你們女眾若不修菩薩道,就再見,還以為自己修到開悟證果OK了,但釋迦牟尼佛沒講,而是講善男子。女眾若不下決心修菩薩道,不將自己兩舌、惡口、忌妒的心去掉,就沒辦法修。

你們越聽頭皮越發麻了吧!出家這麼多年現在才搞清楚自己問題出在哪裡。(仁波切問出家多年的弟子如此是否將方法說出?出家弟子回答有。)所以我們看佛經要看出裡面為何這樣講,佛為何這邊只講善男子而不講善女人?《阿彌陀經》中講的是善男子善女人,跑到這邊就善男子?而且講自己的剎土,也就是地球。所以女出家眾、女在家眾若不行菩薩道,整天求給兒子、求東求西,妳這一生是浪費時間,只是求一些下一世的人天福報,這一生沒辦法。我現在才看到釋迦牟尼佛將自己的心法講出來。

為什麼呢?因為女眾每個月的月事讓她沒辦法、不可能斷煩惱。(仁波切問在場女眾不同意的舉手,在場無人舉手。)女出家眾也有這種煩惱,本來修行要斷煩惱,但女眾沒辦法斷這個,就算閉經了,還是有這種煩惱。我們從佛經慢慢能體會釋迦牟尼佛為何倡導修菩薩道,他不是看不起阿羅漢道,而是有些事情阿羅漢道沒辦法處理,只有菩薩道可以,因為菩薩道不是將它處理掉、不要、砍掉,而是教我們怎麼去轉動來修行。

今天這段經文出來是教我們去修行,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偏偏講善男子,而沒有講善女人?釋迦牟尼佛不會大小眼,一定有他的涵義,就是女眾沒辦法從阿羅漢道斷煩惱,除非她一生出來就沒有這種事,有的女人從出生到老都沒有月經,這種人可以修阿羅漢道,還有一種稱為石女,只具備女人的相但不具備女性器官,也就是生出來就沒子宮,這種人也可以修。

但是妳們全部是很完整、很完美的女人,那就沒辦法。只能修菩薩道,修到淨土去,但是妳們不聽話,整天求這一世好,好了又怎樣?妳的煩惱不能斷。我已經七十五歲高齡有資格講,就算妳今天停經了,生理上還是有一大堆麻煩給妳,煩惱怎麼斷呢?斷不了。所以釋迦牟尼佛教我們修菩薩道,你看我們很多本尊也是女性,瑪吉拉尊及阿奇度母也都是女性,其他我不用講了,很多佛母也都是女性,因為她修菩薩道修出來。

為什麼修菩薩道可以?因為修菩薩道到後面有密法,密法可以改變我們生理狀況,若單靠顯教,譬如阿羅漢道不可能改變他的生理狀況,所以這邊只提男眾而不提女眾。我講太多祕密了,不應該講。

我們了解之後,自己要幫自己訂好方向,不要再迷迷糊糊過日子,只要你想自己這一生修就是為了下一世,不是為了自己現在的病等等,都不要管,就是一直修,就算有什麼嚴重的事,因為你在修,這些嚴重的事情就不會障礙你修了,就算是病也會痛少一點。好像剛才法會前出來講話的弟子(請參閱度眾事蹟第1124篇)若以醫生判斷,(腎臟有)28公分的惡性腫瘤應該死了吧!但為什麼還在?因為他相信仁波切,不是我給他時間,而是幫忙他有時間繼續修,修到去淨土的福報夠為止。而不是跑來說︰「我要死了,求 仁波切超度。」你若沒有福報,我怎麼幫你送去呢?很多時候我罵你們不是我想罵,不加持你們也不是我不慈悲,而是讓你們自己了解。講了這麼多,到阿彌陀佛那邊是不得少福德因緣的善男子善女人,是你求就有了嗎?沒,一定是自己要做功課。

我也講很多,你要去阿彌陀佛那邊,等於你今天要去哪個國家,沒有錢買機票能去嗎?你要不要先去打工賺機票旅費呢?要啊!為什麼去阿彌陀佛那邊就全部要靠上師給呢?就算我能給,能給幾個呢?你至少要有個本錢,我幫你一點。譬如機票要一萬,你有八千,那好吧我幫你二千,不是一萬塊全部我給,我能給幾個?現在我有一千三百位弟子,一個人給一萬?我的功德都會被你們掏光。

不是說不肯給你們,而是我的功德是幫助有一些功德的人去,你有一點我就可以推你去,但你若一點都沒有怎麼去?現在我叫弟子做大禮拜,就是要幫他累積功德,我才能推他去。等於是你的業力已經重到超過100公斤,我只有65公斤,怎麼推得動?所以你要減肥減30公斤,我才能推你去啊!不過,我現在推的力量很大,可以推100公斤的人飛出去。

這一段很重要,在於你們自己要搞清楚,尤其是女出家眾,不要閉起門來一直唸,認為要唸到自己開悟,開悟是做什麼?阿羅漢初果、二果、三果也是開悟啊!要搞清楚開悟是在做什麼,不清楚的就不要整天亂發願,最重要的發願就是往生淨土。既然要往生淨土就要累積自己的資糧,這個資糧很重要,不要全部靠 仁波切給。尤其你們出家人沒有孩子,就算有孩子你也不相信他會幫你拜,要靠自己,不要以為自己每天唸就能唸回來,沒用。為什麼沒用?你沒有修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功德,所以最快就是大禮拜,一直做一直做。

(仁波切關心一位出家弟子的病況是否好轉,出家弟子回答已經好很多。仁波切指示她講一下發生的事。出家弟子說明自己去打疫苗,第一劑打完一個月後開始發蕁麻疹,就沒有打第二劑。因為沒有打第二劑不能進道場,所以就去打第二劑,之後蕁麻疹就大爆發,晚上都不能睡覺,全身都腫。一個月後就去打抗組織胺,打了之後心律不整飆到每分鐘130下,就去找西醫弟子。西醫弟子換了藥之後,吃了幾天還是心律不整飆到130。報告 仁波切之後,仁波切賜予一顆甘露丸,並對甘露丸吹了一口氣加持,昨天晚上就能睡覺,今天精神好很多,蕁麻疹沒有發,心律不整也好很多,謝謝 仁波切。)

出家弟子現在才知感謝,我要她說明這件事不是說我厲害,這種事情發生一定裡面有很多因緣結合在一起,為什麼醫生醫不好蕁麻疹?

(仁波切點名西醫弟子說明何為蕁麻疹。西醫弟子表示:蕁麻疹就是身體的過敏現象,過敏原在皮膚會產生血管腫脹,腫脹刺激就會引發很多癢,若蕁麻疹嚴重的話,會影響到呼吸、消化,有時神經系統都會受到影響。)

(仁波切點名中醫弟子解釋。中醫弟子表示︰「中醫的觀點蕁麻疹就是像風的疾患,屬於肝肺生理性的障礙,所以皮膚的病變會忽發忽止,來去不定,全身癢不定,所以在中醫來講會從肝肺來調整。」仁波切問出家弟子是否有看中醫?「出家弟子表示有。」仁波切呵責中醫弟子竟還好意思講話,並問他風從哪裡來?中醫弟子表示風從肝氣失調而來,因為出家弟子之前睡眠產生障礙,肝血不夠,所以產生這種狀況。)

上週曾講過在妙喜國沒有風黃痰的病,這位出家弟子之所以會生這個病,因為這個疫苗裡面一定有些化學品,每個人對這種化學品的吸收能力不一樣,有的人可以吸收,有的人吸收不了,有些人代謝很快,可以將它代謝掉。再者,為什麼她起蕁麻疹?就表示她這一生或前一世吃蠻多眾生的血,所以血液裡面有毒,譬如豬血糕、鴨血糕等。

(仁波切問出家弟子是否有吃,吃多少?出家弟子表示以前自己住在臺北鄉下,小時候在殺雞後會將血淋在糯米上蒸,吃了蠻多豬血糕,蠻喜歡吃的。仁波切問在座的大眾誰有吃過豬血糕?現場大多與會者都舉手。)

你們要小心蕁麻疹,所以不要以為你們有懺悔,她是出家人每天都在懺悔,一個針打下去就將毒素提起來,所以她要感謝這個新冠肺炎,否則她這個毒素到老年才會發生。為什麼每個人一生中絕對會出現一、二次帶狀皰疹?就是體內的毒素。就算是胎裡素也會,因為我們吃的食物、喝的水及吸的空氣不是清淨的,所以絕對有毒素在裡面。

出家弟子昨天來求見,因為她知道看醫生沒辦法才來求我,如果醫生有辦法,她也不會來找我,中西醫弟子已經用盡他們的方法,講一大堆理論,但是因果病與醫學無關。為什麼一顆甘露丸吹一口氣,病就會好?因為有功德。上師若修不出功德,怎麼唸都沒用。功德怎麼來?當然佛菩薩是先給我,因為我全部都給才有功德,有了功德,在佛法利益眾生上面,舉手投足皆有功德。昨天我沒加持她,只是拿了甘露丸吹了口氣,她敢吃不怕被我傳染。

大家要了解一件事,不要以為自己修得多好,這位出家弟子已經出家28年還有這種病,至少她28年內沒吃過肉,你們呢?所以大家要了解,自己所作的業自己了,若想了得比較輕鬆一點,對上師及三寶的恭敬心就不能少,這才能累積自己福報因緣,千萬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這段後面還有一篇不動如來,這裡後面甚至有講,有些天人很羨慕我們閻浮提的人,因為我們能夠聽到不動如來說法。雖然今天是我在講,但我只是代表不動如來講出來而已,所以今天說法不是只有你們在聽,很多眾生都在聽。很多天眾喜歡來人間不是人間好過,而是這些人有福報能聽到這個法。你們今天有機會聽到這個法絕對不是因為我在修才給你們聽,一切都是因緣法。

不動如來這個法目前在臺灣幾乎沒人說,因為沒人認識。今天因為我修金剛部才認識到不動如來,所以我心中常常希念,如何能將不動如來的功德講出來,因此講完《阿彌陀經》之後一翻就是這一段,我也沒想到《阿彌陀經》後就是這一段。我們從阿彌陀佛的因緣讓我們再認識一尊佛,這也是累積我們的福德因緣。你們會講︰「聽經有什麼福德因緣?」因為不是你在聽,你代表很多眾生在聽,這就是福德因緣。

所以今天所有聽經的功德,不要再迴向給你的兒子或特定對象讓他病好一點,我拜託你們,要迴向供養給西方極樂世界,迴向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才是不動如來、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這麼費心費力讓佛法能流傳出來,你們不要認為是應該有的。現在現場有十二位出家人,你們可以問他們以前有沒有聽過這些佛經(出家弟子皆回答沒有聽過),何解?(出家弟子回答因為沒人講)為何?(出家弟子回答:不知,沒有緣。)因為這個經不好講,若不了解菩薩道的涵義,真的講不出來釋迦牟尼佛及不動如來的用心。

之所以在臺灣及西藏很少人講這個經,這個國土中一切事情是有的,我們不能去是因為在世時沒做到。話又講回來,若你到阿彌陀佛那邊,你突然想去不動佛的佛土,一下子就能去,不用一頓飯的時間就又回來。所以你們不要奢望自己現在、這一生結束就去,因為那邊不是一般人能去,一個是阿羅漢,一個是菩薩,而你們兩者都不是,就要先去阿彌陀佛那邊。

到了阿彌陀佛那邊,不管你是下品下生或上品上生,只要你想去,有神足通就去了,聽完就回來。若覺得自己這一生忌妒心、兩舌、惡口很重,你一定要發願到阿彌陀佛那邊,然後到不動如來那邊讓他修理你。因為我沒辦法修理你們,我的威神力跟佛來比只有一點點,甚至一點點都沒有。從佛經裡面我們應該看得出來自己怎麼修行,經典後面越來越精彩,有印證我所學,今天先不講。

« 上一篇 返回法會開示 下一篇 »

更新日期:2022 年 3 月 15 日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