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21年4月18日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升法座,帶領與會大眾持誦六字大明咒,並開解《寶積經》卷第十七〈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經典:「於難非難邊能了諸邊。」
再補充說明上週開示的這段。「於難」通常講困難、災難。宇宙間的災難都是因緣法、沒有自性,災難因為因緣而產生,產生的那一剎那就開始消滅。最困難是在輪迴苦海中,頭出頭沒,沒有休止。不是有唸佛、拜佛就不會墮入輪迴,只要有一絲煩惱執著存在,就會入輪迴,輪迴的推動力就是你的念頭,就是一種「難」。
當知見存在時,就不能用佛法的正知正見作為你生活的目標,你的知見並不能超越輪迴的難。《地藏經》有講,諸佛菩薩能幫你跨越學佛的障礙。是幫你跨過去,不是幫你消滅。為什麼不是幫你消滅?因為這是你生生世世的所知障和煩惱障而產生出來的。佛菩薩可以用佛法幫助你跨越過去,但要不要繼續走下去,完全是你自己的決定。
如果認為自己都是對,別人都是錯,不能冷靜客觀的去了解別人的知見,就會產生衝突。沒有任何一門學問、一種科學或儀器可以解決輪迴的苦,只有佛法才能解決。印度教知道有輪迴,但不知道輪迴怎麼來,不能解決輪迴的苦。道教沒有談輪迴,只談如何讓自己永遠在太虛中存在。有的宗教則會說回到天堂,但從佛法來說,到天界還是會輪迴。
有很多人不相信輪迴,也有很多人只在乎這一生,認為這一生好,下一生就會好。這個觀念也不對,你念頭不對就會影響到你的下一生。下一生做寵物的,很多在這一生也有念佛、拜佛、懺悔,也有發願到阿彌陀佛那邊。之所以會投生畜生道,都是因為有錯誤的知見、執著。貪嗔痴的「痴」就是不信因果。
殺人有惡果,這是最皮毛、最粗淺的因果,你的知見才是真正嚴重的因果。如果你的知見不相信因果,認為透過某一些方式可以改變果報、讓果報消失掉,就是不信因果。學佛修行不是消滅過去所種的惡因,讓惡果不出現。皈依時也有說,皈依後惡果變輕甚至消失,這是因為善果太大,大到即使惡果出現也沒有感覺。就像被蚊子叮一下,但如果是被獅子咬一口就會傷害到你。
不是唸很多、學佛拜懺,下一世就一定可以到阿彌陀佛淨土、人道或天道,其實最重要的原動力是你斷氣前的那個念頭。叫你們要唸佛不斷,心續只有佛號,沒有別的,要聽上師的話,就是為了往生前那一口呼吸!那一個念頭習慣記得佛號、上師,其他什麼念頭都不記得,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出現的念頭不是和上師、佛菩薩、咒語有關,你自己念頭的力量就會帶你去輪迴。
密宗修那洛六法,這六個法可以幫助你不墮入輪迴。要修成那洛六法得付出很多時間、體力、精神,不是每天唸3000遍六字大明咒,就可以到阿彌陀佛那。
菩薩為度眾生一直在六道輪迴,但不會感到輪迴痛苦,因為不是乘業而來,而是乘願再來。菩薩用慈悲心輪迴,不是用執著、貪念、嗔念、痴心輪迴。對不是行菩薩道的六道眾生而言,自己的輪迴就是難,一定要經過輪迴的痛苦。菩薩乘願再來,出生的過程一定跟一般人不一樣,釋迦牟尼佛就不是從胎門出生,就是於難非難邊,一定要經過人出生的過程,但方法不一樣。
釋迦牟尼佛有一世在地獄,所受的難是用身上的筋當繩子拖拉很重的車子。除了他之外,還有很多眾生也跟他受一樣的苦。他就跟獄卒說他一個人拉就好,讓其他人休息。當他出現這個念頭,他馬上離開地獄升到天界。意思是就算我們因為業力太重、知見太重而在六道輪迴,只要還記得一點慈悲心、菩提心,還是在非難處,因為你還是在度眾。
我曾經在電視上看到一則報導,有隻狗跟著主人到菜市場,看到有條魚掉到地上,狗就用自己的鼻子把旁邊的水撥過去給魚。這代表這隻狗知道魚需要水,這隻狗在行菩薩道,連動物都有靈性、都行菩薩道,我們做人若不行菩薩道,比畜生還不如。以前在日本道場,我會灑一些米在臺階上給麻雀吃。有一次看到3、4隻體型較小的麻雀啄米給體型和年齡較大、可能是牠們的父母的麻雀吃。所以人不孝順父母,比畜生還不如。
吃眾生肉斷慈悲種子。學佛是理性不是迷信,因為佛法是宇宙觀,一切眾生皆平等。六道眾生中也有菩薩,只是我們分不出誰是菩薩。只要他的行為是幫助眾生就是菩薩。為什麼不要殺生要吃素?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條魚是菩薩,只要牠行菩薩道,你殺牠就斷慈悲。以前跟你們講過,苗栗的佛寺之前有個小埤塘,都是泥水,看不清楚裡面有什麼,我當時人在日本卻觀到一條金色鯉魚。只要有鳥飛下來想吃水裡的小魚,那條金色鯉魚就會跳出水面把鳥趕走,不讓鳥吃牠們。這也是行菩薩道,行菩薩道就是保護眾生,觀察到眾生的需要給他們幫助。
能了諸邊。菩薩雖然在輪迴苦海的難裡面,但是他沒有受難的「邊」,邊不是指邊界。菩薩能夠知道輪迴的原因在哪裡,知道如何幫助眾生離開輪迴的苦海,離開這個邊,這樣才算菩薩,否則就不能算是菩薩。
《寶積經》是很難宣說的一部經,因為是講菩薩道,講的境界一般凡夫很難理解。我從1981年來臺灣,幾乎沒有聽過有人講《寶積經》。連出家30年的弟子也沒聽過,因為《寶積經》講下去弟子會跑光,因為他們會覺得自己沒辦法做到。祖師 吉天頌恭所有的著作都是從《寶積經》出來的。要學菩薩道、行菩薩道,沒接觸《寶積經》的話幾乎學不出來,當然別的經也可以,只是《寶積經》將菩薩道的重點講出來。
要修菩薩道一定要有上師,上師如果沒有修菩薩道,就不能帶你們往這一條路、這個方向走。上師如果沒有修菩薩道的經驗,很多話是無法解釋出來。
經典︰「敷演實際。」
你們以為仁波切不懂世間法,認為自己是某個領域的專家,其實專家只精通某一件事,比一般人多了解一些專有名詞而已,真正的專家是佛法。蓋佛寺過程中,營造、監工的有些小地方做錯,我都要他們給交代。因為這是眾生的錢,雖然我也有捐,若是我不管、不追究,你們也不會知道,但是我不會放鬆,我是對事不對人。
有人說仁波切為什麽要開公司,我是在家的修行人,《寶積經》有說在家修行人可以做生意,所以不要再批評我做生意了。你們短視近利,又愛聽人家說。為什麼你不清楚告訴朋友:《寶積經》裡頭說,在家菩薩是可以做生意的。
你們錢不捨得,事情也不用你們做,都是我在動腦筋,只是找幾個人跑腿,有誰真的關心過佛寺呢?我幫你們省了那麼多錢,去年16次灌頂法會不收你們獻曼達供養,今年再幫你們省那麼多錢,因為我行菩薩道,知道你們沒有錢,但你們卻覺得應該的。身為弟子應該要羞愧。
法王在臺灣住的房子是我供養的,因為想讓上師有地方安住,如果是你們絕對捨不得,這就是有沒有修菩薩道的差別。這幾十年因為我不斷利益廣大眾生,這一次要蓋佛寺才能一切順利。你們還以為做佛像很簡單。在臺灣有很多地方做佛像,但是沒有做藏傳佛教的佛像,另外臺灣沒有鎏金的技術,大陸才會做。這次共有18尊佛像,都是手工、銅鑄的,最高9公尺。還有5張法座中有4張是銅鑄的,還有屋頂的勝利幢、鹿等等,這個價格不算貴的。如果不是因為我曾去過四川,也沒有這麼好的價格,這家工廠很想做到這筆生意,因為他們西藏人懂,特別是他們知道在家修出來的仁波切沒幾個,所以對我非常恭敬。菩薩做任何佛法的事情都是根據因緣、因果法則,不會為了自己的私利來做事情。就像做佛像的工廠是我找到的,但我現在不能過去,所以還請堪布幫忙簽約、看清楚,因為眾生的錢不能隨便使用。
經典︰「差別善知。得佛辯才住普賢行。善能分別眾生語言。」
差別善知。得佛辯才住普賢行。這段上次講過。「善能分別眾生語言」語言不見得是他開口說出來的,而是知道他心裡怎麼想的。像我超度的時候,有的亡者在醫院、有的在家裡,有的我不認識,即使我不在現場,但也能知道亡者心裡想什麼。有的想法我會說出來,但有的我不說。舉個例子,很久以前我超度一個弟子。我清楚知道他有一些東西要供養上師,但是我沒有跟他的家人說,因為他的家人的供養心不夠,會覺得幫他們做點事就要拿他東西,所以我不說,以免他謗佛謗上師。我也可以說︰「小心,你不給,他回來找你。」但我不貪,我就跟亡者說︰「不要計較,你沒供養我,上師還是一樣對你好。」
你知道眾生想要講什麼,而不是知道他說的語言,像是去歐洲、日本,他們講當地的語言,我聽不懂,但是我知道他們要告訴我什麼,能夠馬上給他們答案幫助他們。你有空性的慈悲心,多少能夠感覺到眾生的苦難,能夠給他有用的答案。昨天有一個信眾說他見到鬼。我說他是活見鬼,如果真的有鬼,還能進道場嗎?他是放高利貸的,屬於不好的工作,因為用威脅恐嚇的方式收帳讓人害怕,所以果報就是他會怕。佛經講放高利的會下地獄,借款可以收合情合理的利息,譬如像銀行的利息、一般的利息,甚至於不用收利息的。
我常講錢借出去就不要想收回來,想要收回來的就不要借。就像是你供養後,不要想有什麼還給你,想要有回報就不要供養,因為沒東西給你。佛法沒有實體的,看不到、摸不到,有些人供養完後會後悔,認為什麼都沒得到。
經典:「超過世間一切之法。」
這句話說得太好了。菩薩所做的一切行為超過你們世間知道的一切方法、道理。超過是因為你們沒有看過,你們都是用人生經驗來過日子。菩薩所用的方法都是要度眾生,當然不是世間的方法。不可能哄你、騙你、遷就你、拜託你做弟子。你的想法自己決定,身為上師告訴你,你不聽就沒資格當弟子。
上師做事有道理是道理,沒道理也是道理。當過兵都聽過這句話,但你們偏偏用自己的想法來學佛。你們偏偏是上師講話時,你接受就認為是有道理,你不接受就認為沒道理、不近人情。這句話講佛菩薩做的事情超過世間法,你會希望我用世間法來幫你嗎?我做業務出身的很會推銷自己,可以讓你感覺舒服,但我不能這麼做,你希望講的每件事情我都答應你,那我沒有資格做你上師。
所以佛法不是你們所想的那樣,不要再用世間法來看待佛法。就算你在世間有多高的學歷,是博士、有地位,都不能夠幫助你解脫輪迴。博士也只知道一種事,我不會因為道場多一位博士而覺得怎樣,那都只是世間法。
一個菩薩所做的事情除了生活需要之外,其他的都是幫助眾生解脫輪迴。以你們來講會覺得不近人情。有人說仁波切你沒有愛,我當然沒有愛,我有的是慈悲。用世間法來看修行人,你就錯了。
經典:「善知一切出世間法。」
身為修菩薩道的上師,一定知道一切幫你們解脫輪迴的方法。善知是指所做的一切是沒有後遺症的,幫你把輪迴的根斷掉,一定不是世間法,你要世間法就不要來學佛。你現在在世間活著是你累世的福報和業力,你們會覺得過得比較順,因為學佛後行善、停止作惡,惡果成熟的機會減少。
在家人結婚、生子、到國外讀書都是世間法。因緣不足就不要勉強。昨天有一對母女來求見,女兒要到美國讀書,求法會視訊,我沒答應。因為她們是來求保佑,既然她們覺得求學比學佛重要,那就算了,也不必供養,現在約有200位弟子不能供養。我沒有阻止你們到國外讀書。
經典:「得資具自在波羅蜜多。」
假如行菩薩道所有一切東西都做到,就會得到資糧。自在波羅蜜多是指所有智慧、成就自在出現,不用刻意的想。正如 法王說︰「我這個弟子的修行是自然得的。」就是這句話,只要去做,自然就會得到,不用刻意想說要做什麼。
經典:「荷擔有情為不請友。」
一般出家人說荷擔如來衣,這裡說荷擔就是承擔一切有情所做的種種事情。這個弟子想要去美國,我又不能趕她走,所以我就要承擔她不喜歡我的業。
行菩薩道要度眾生,就要承擔眾生種種的業力與惡念。像是修施身法的時候,進來的眾生是帶著惡念的,沒有惡念就不會想吃我,就像你們一直在賴著我,我行菩薩道要承擔起來,要布施給你們。
為不請友。我不邀請你,但是我當你是朋友。如果這一生我能幫你們解脫生死,你們是未來菩薩未來佛,和我就是朋友。不要以為這一生做我的弟子,說生生世世要做我弟子,一世就夠了,我受不了。只要你們能在慈悲心、菩提心功德大海中不斷修行,等於是我請你們做我的朋友。
修行的伴侶不是指夫婦,而是指修行的朋友。諸佛菩薩彼此都是朋友,既然是朋友,不請自來。像有時修法,某尊菩薩會不請自來,因為每個眾生的因緣不同,他們和某尊菩薩有緣,那尊菩薩就會自己來成就我,朋友是互相幫助的。
表面上好像我在度你們,其實大家都是因為以後會是朋友,所以你們的業力我暫時幫你們扛起來,讓你們好好修行。《地藏經》講的,先將你們的障礙壓住,讓你們先跨過去。如果佛菩薩沒有這種能力,沒有行菩薩道的心態,怎麼能夠將你的業力壓住?壓住是要讓你能下定決心好好修,不是讓你過好日子。
經典:「能持一切如來法藏。」
一切眾生都具備如來法藏,如來藏又說是佛性、自性。你具備和佛一樣清淨的佛性、本性,只是你不知道。他會教你如何保持著如來法藏,不認為你不具備這個成佛成菩薩的條件。
所以不要再說我做不到仁波切這樣子。你這一生當然做不到,但是你和我一樣都具備相同的如來藏,沒有分大小。我和你的差別只是福報、因緣和業力的不同。身為上師教你如何把持住你原本具備的如來藏,不讓你的貪嗔痴慢疑變成蓋住你清淨的如來法藏的垢。
經典:「安住不斷一切佛種。」
你的心要安住,不要斷一切成佛的種子。從你皈依的那一秒開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成佛的種子就是從這句話開始培養。
化學是物質加以分析合成變成另一種,可能會害人。現在很多人使用化學的東西去賺錢,銅板價食物大部分都有化學添加物,像便宜的醬油是用一些化學物質製造出來的。古老時代沒有化學合成,大家也活得很好。以科學來講,將宇宙發生任何事情的變化過程結果,歸納為化學的變化。以佛法來講,這些變化都是因緣法,因為因緣中分子原子變化,變成別的東西出現。像塑膠袋是化學製造的,提煉石油要加入許多化學物。表面上幫助很多人,但害了多少人?
最近臺灣不下雨,是因為燃燒煤產生的懸浮微粒,使得水分子無法結晶,雨下不下來。以佛法來說則是傷害到龍,龍族不來,所以無法帶雨進來。我們跟龍族關係密切,所有風災水災都是龍帶來的,所以密宗會修法供養龍。
我們清楚心性都是如來藏後,我們的情緒、意識都要安住,不要斷掉佛種。要斷掉很簡單。只要一次不聽話就斷掉了。
經典:「哀愍有情能開法眼。」
要開法眼不是靠禪定或唸多少,而是起大慈大悲的心,對眾生輪迴的痛苦能夠深刻體會,法眼就能開。2007年 法王帶我到尼泊爾拉其雪山閉三個月喜金剛的關,法眼開,親眼看到眾生輪迴的苦,哭了一天一夜。假如你沒有哀憫眾生,只是為了修行得果報、開悟、收弟子,你的法眼是不會開的。
修行人有五種眼︰肉眼、天眼、法眼、智慧眼、佛眼。我們沒有佛眼。想要開法眼和智慧眼,全部從修行而來。不開就不能知道眾生的苦,知道後,就絕對不會用世間法而是從出世法幫助眾生。
我出關跟 法王報告,法王說密勒日巴一想到眾生在六道輪迴就會流眼淚。意思是你還不夠看。你們只有自己的事情才會流眼淚,看到別人受苦,你們因為起了惻隱之心也會流眼淚,但這個是情緒化的眼淚,不是從法眼中出來。
天眼和法眼有一些不同,天眼有距離的限制,法眼是遍法界都看得到。看得到不是做夢看到、閉眼睛持咒看到,而是很自然在心裡面看到,法眼不是想就可以想出來。
2007年,我是 法王帶去拉其雪山聖地閉關的第一個在家弟子。一直到目前,法王沒有帶第2個人去那裡閉關。喜金剛是修空性,自然很快將自己本性、如來藏打開。如來藏開了,什麼眼都開了,如來藏的能量非人類可以測出來。
有人說仁波切很厲害,我真的一點都不厲害,只不過依法去修、聽話。我今天開示這個佛經,如魚得水自然講出來,是因為我全部經歷過,否則只是名相上的解釋,有聽沒懂。
出家30多年的弟子報告︰「以前只是文字上面的解釋,了解一切諸佛和眾生的心性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這都是名相上的了解。不像 仁波切今天講的這麼清楚、深入了解,要自己修行體悟、有修有證才能夠知道。」
經典:「閉諸惡趣開善趣門。」
法眼開了,才能閉諸惡趣開善趣門,才能幫你們關掉墮入三惡道的門,開往三善道的門。就像有人來求超度,我叫他們拜大禮拜,就是幫他們閉諸惡趣開善趣門,不是修理他。因為有法眼才會知道眾生的心,才會知道如何幫助他們。當然也有人來求,我一口就答應,因為case by case(每個案例不同)。每個人的因緣不同,有的需要在世親人為他拜大禮拜才能超度,不是在旁唸阿彌陀佛,亡者就能去淨土,也不是派助唸團唸就可以超度。
修法時法眼開就知道亡者想什麼,才能幫他閉三惡道門往三善道。多年前,我在家為在醫院的亡者修法,我知道有人在動他的腳,他不高興。我就馬上制止,因為往生時最後一個念頭很重要,會關乎他去哪裡,只要起嗔念就會下去。平常嗔恨別人、罵上師的人,保證你是開三惡門、關三善門。所以,皈依的時候跟你講過,不要生上師的氣。
經典:「普觀有情能作父母兄弟之想。又觀眾生如己身想。」
菩薩在度眾生,他不認為自己在度眾生,而是認為眾生和自己一定有關係。即使這一世沒有關係,過去世可能是父母兄弟。他會用盡一切能力幫助他,即使沒有收供養也沒有關係。只要眾生有緣有求,因緣成熟一定會幫。在他心裡面,眾生對他而言,可能是過去的兄弟父母、情人、家人、冤親債主,這一生都要度,只是用不同於你們所認為的方式幫你們。
這個菩薩可能是你們的上師,所以為什麼這麼珍惜你們的錢。幫你們在買道場的時候省了多少錢;去年修法不收獻曼達供養,也幫你們省了很多錢;現在佛寺做佛像又幫你們省。我把你們當做父母兄弟想,你們當我是傻瓜、認為仁波切要幫自己做到每件事,就是沒有修菩薩道。
地藏菩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因為感同身受眾生受的苦。我在閉關時看到眾生輪迴的苦我會哭,因為感同身受,我也曾經受過輪迴的苦。這種哭不是擔心、恐懼而是哀憫,這些輪迴眾生可能過去世和我有關係,我沒有能力度他,我懺悔。正如觀世音菩薩會滴兩滴眼淚不是懺悔而是懊惱,看到這麼多眾生還沒有度。地獄怎麼可能會空呢?這麼多眾生不斷在作惡。而你們說為了某件事情懺悔都是胡說八道,其實是希望自己過好日子不要再苦。
《寶積經》你們越聽越害怕,不聽就不會知道自己做的事有多惡。你們來到這裡,我就講真實的話給你們聽,講了我沒有欠你。
經典:「證得一切。讚歎功德波羅蜜多。」
因為他這樣做能證到一切菩薩的功德果位,所以得到一切讚歎功德波羅蜜多。
經典:「能善了知讚歎如來一切功德。及餘稱讚諸功德法。」
他也很清楚如何讚歎如來一切功德。皈依的時候要你們讚歎上師的功德。菩薩為什麼要讚歎如來功德呢?地藏菩薩在《地藏經》講︰「我能幫助這麼多眾生都是因為諸佛菩薩的加被。」地藏菩薩沒有講「我是法身菩薩自然能度眾生」,不像你們這樣認為「我唸唸就能夠度我媳婦吃素」,這就不是讚歎。修法過程中,法本都是不斷的讚歎本尊的功德、供養本尊,本尊加被我來利益眾生。不是你們想的唸一唸就能夠和觀世音菩薩一樣大慈大悲度眾生。
釋迦牟尼佛要講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之前,先開示這些內容,因為和四十八願有關。有這個根基,顯教基礎有了,準備修菩薩道,這四十八願才和你有關。不要認為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有發四十八願一定會帶我去。如果是這樣的話,釋迦牟尼佛只要講你背熟四十八願就可以去。在那邊就是註冊好的菩薩,如果在世的時候完全沒有做菩薩的觀念,全部為自己過好日子,怎麼可能往生後去那裡呢?即使送你去,你也進不去淨土,不能生在蓮花中,而是生在淨土外的疑城,五百世不見佛。
疑就是懷疑自己能不能做到。很多弟子都懷疑自己能不能做到,這一生做不到沒關係,但是你要知道自己怎麼去走,知道上師是怎麼對待你,你的觀念要把握好。有顯教的基礎,要清楚佛說些什麼,這四十八願才和你有關係。
看經講經不是從字面解釋,而是看這個內涵。以佛來說,除了佛法,一切的話都是打誑語。所以佛講的這些話一定跟後面的四十八願有關係。你求阿彌陀佛接你往生,你在生的時候不做菩薩、不決定要行菩薩道,還要研究化學去害人,怎麼可能呢?你可能會說我研究不害人的化學,那就很難賺到錢。
我曾經跟葉姓弟子說不要做動物實驗,雖然遇到困難,實驗經費差很多,她還是下決心不做。葉姓弟子說︰「實驗室改接臨床實驗,大約用一年半的時間轉型。」很多人都會用似是而非的理由,想要說服仁波切接受他的說法。葉姓弟子也可以來說︰「這些動物不做實驗也會死,牠們有貢獻,做完這些實驗後我會醫好牠們。」但是我已經開口了,這樣做就是不對。做動物實驗會讓牠們痛苦。葉姓弟子聽話,不是誇她好,而是我講了之後她下決定聽話,她苦了一年多,現在走出了另外一條路。
從《寶積經》可以看出來自己是哪一塊料。不是說一定要學到菩薩道,而是我們現在講的是顯教、理論的部分,你一定要接受聽進去,不准有抗拒。只要你有一點抗拒佛經裡面講的內容,你就沒有資格學菩薩道,不會成為菩薩。每天唸十萬遍阿彌陀佛也去不了。因為沒打好成菩薩的基礎。我求釋迦牟尼佛讓我打開一段來罵人的,就翻到《寶積經》這段。你們都是太聰明的人,就不能夠體會犧牲奉獻、不要的觀念,你們都是為自己,要求上師和佛菩薩都要遷就你們。
更新日期:2021 年 4 月 2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