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2011年12月11日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台北寶吉祥佛法中心主持共修法會,為大家修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及蓮師的三合一法門。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今日於共修法會為大家修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及蓮師的三合一法門。法會一開始,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許多人會誤唸「阿彌陀佛」的第一個字為「喔」的音,其實應是唸「阿」的音,先前 仁欽多吉仁波切曾經開示過很多次了。在中國,大家都聽過阿彌陀佛,也知道念佛就能往生淨土,這是確實的。但是是不是發願就一定能去呢?並非如此。
在《阿彌陀經》中提到:「不可少福德因緣的善男子、善女人,發願往生。」並不是發了願,臨終時唸唸佛號就能夠去;要往生淨土,一定要做到「不可少福德因緣的善男子、善女人」的條件。佛將人道的標準定為「善」,會到人道就是做到「善」,沒做到「善」的人一定不能去,而做好人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沒有修到「善」也不可能去淨土。此處的「善」並不是指做好人叫做「善」,指的是十善法,仁欽多吉仁波切以前曾經開示過,今天不再詳述。
「不可少」的意思是指不能斷,要持續做的意思。不要以為自己一年參加一次「阿彌陀佛無遮大超度法會」,就可以往生淨土。如果這麼簡單就能往生淨土,仁欽多吉仁波切第一個舉手不去閉關了。仁欽多吉仁波切每次在大法會中都有開示,「阿彌陀佛無遮大超度法會」是超度亡者,不是超度在世的人去淨土的,你們來參加是讓你們有機會和佛菩薩結緣。
「福德因緣」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福」指的是供養布施而得的,也是前幾次法會中,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過的供養布施法門。供養布施不是為了身體好、發財,或是像很多人說的「暗去明來」,其實世間這些好處都只是緣起法,供養布施真正的功德是要斷一切執著,只要還有執著,即使發願也沒辦法往生淨土。上週那位剛往生的罹患乳癌的弟子,因為聽到家人要幫她土葬而起了執著心,所以死後4個小時才找到 仁欽多吉仁波切修法。
不要以為自己沒有執著了,你們的心都充滿了執著。如果還有喜歡、不喜歡的分別心,分別心重的人,執著心重的,是無法往生淨土的。平時沒有行供養布施,連來參加法會都會有障礙,就會有人告訴你某事比參加法會更重要,如果覺得其他人或事比較重要,也不要來法會了。「不可少」的意思是要不斷參加法會,這裡不是學校或公司,沒有跟佛菩薩請假而不來法會這種事,如果要請假以後就乾脆不要來法會了。
有些人因為生病來見 仁欽多吉仁波切,求 仁欽多吉仁波切讓自己病好,因為家裡孩子還小,而且太太還年輕。這些話都是威脅、恐嚇佛菩薩。人都是會死的,連釋迦牟尼佛的肉體都會死,我們這種凡夫俗子怎麼可能不會死?你們來學佛後,給你們多一點時間活下來,不是讓你威脅、恐嚇佛菩薩,說自己病好之後會去利益眾生這類的話。仁欽多吉仁波切多給你們時間是用來修行,不是給你們多一點時間享受天倫之樂。
有另一位罹患乳癌的女弟子,仁欽多吉仁波切不讓她進來參加法會,只讓她坐在道場門外。因為之前 仁欽多吉仁波切給予她加持時,已經開示過:讓她活久一些是為了讓她能學佛、有機會往生淨土。但是她聽不進去,以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加持她是為了讓她可以享天倫之樂。她認為兄弟姊妹比上師重要,結果錢都分給兄弟姊妹後,也沒有人要理她了,她這才明白上師真正對她好。
你們如果是抱著這種利用佛菩薩的心態來參加法會,那就不如去其他道場,在場的出家眾都可以幫你們介紹。如果只是「聽經」,沒有「行經」,沒有修改自己的行為,就無法累積不可少的「福」。沒有修供養布施的人就一定有執著,你們都有執著,所累積的也都只是人天福,不能改變業力,只能下一世用。「德」指的是功德,必須透過修行而得,且要無所求來修佛法。
或許你會說,不是要我們發願往生淨土嗎?但是,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發願往生淨土不是求,有所求是為自己的利益;發願是讓你得以在淨土聽聞佛與菩薩開示佛法,而能在未來世成佛果,有機會利益更多人。去淨土不是去享福,也不是去避難,也不是像有些人說,讓你把你的癌症等病痛留在五濁惡世。雖然說佛經有記載淨土的美好,要什麼有什麼,想吃什麼,東西自然就出現。但往生淨土不是去享受,不要以為去了淨土,想錢就有錢、想兒女就有兒女,這是不可能的。往生淨土是要給你們有一個好的環境,去學習與修行佛法。
阿彌陀佛是大乘佛法才有的一尊佛,南傳佛法、小乘佛法中並沒有阿彌陀佛這一尊佛。你如果到弘揚小乘佛法的地方問他們阿彌陀佛,他們一定告訴你們不知道,因為在《阿含經》、《雜阿含經》中都沒有提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為了末法時代的眾生而特別介紹出來的一尊佛。
「因緣」指的是有沒有聽話,有沒有專注、精進地聽從上師與佛菩薩的教導去做,要不斷的製造學佛因緣。佛菩薩的慈悲心都是永恆不變的,而你們的心都是斷斷續續。如何讓你們的心能夠持續下去?重要的是自己的心續要不斷憶念、恭敬上師和佛菩薩,一定要聽話,不斷結緣,才能延續和佛菩薩因緣。就算是辛苦,也要每天持續的按照上師所教導的去做。持咒時,不要心情好就多唸一些、心情不好就不做。
講來講去,勸來勸去,你們還是聽不進去。仁欽多吉仁波切以前曾開示過:有位男弟子的母親以前在顯教皈依的師父,已經出家30年,還做到寺廟中的二當家,也收了許多弟子,唸的佛經和做的法會比在場的出家眾還多,最後得了癌症,到了末期時,甚至不敢闔眼睡覺,因為執著自己一定要見到阿彌陀佛,怕自己睡著了,看不到阿彌陀佛來,而無法得到接引。後來,還是靠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修法幫助她往生淨土。她雖然出家多年,但是只聽經而沒有行經,還是一樣會得癌症,也沒有人教導她要如何行經,沒有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之中。
今天所修的三合一法本,仁欽多吉仁波切已經修過很多次,一年至少修個兩、三次。仁欽多吉仁波切今日幫大家修法,因為年底到了,對 仁欽多吉仁波切而言,又少了一年,時間是越來越少了。然而,以你們的觀念來看,卻認為自己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做。其實 仁欽多吉仁波切要為教派所做的事更多,今天一下飛機就趕來為大家修法,晚上也還有很多事情要處理。
坊間流行請弘法人幫亡者超度,若是專門幫某個亡者超度,名氣大一點的弘法人辦法會的價碼是100萬起跳,名氣小一點的也要30萬。有人認為,自己往生後,找100個、1,000個出家眾來幫自己唸經就一定可以往生淨土。佛經上並沒有記載幫亡者超度需要多少錢,如果要收錢的,1000個人來唸也不行。
《阿彌陀經》中所說的若一念到若十念,這裡的念不是指唸經的唸,而是指亡者的念頭,是否最後一個念頭都是阿彌陀佛,如果是的話,必定往生淨土,所以要常常憶念阿彌陀佛。只要是花錢請人超度,或是為了收錢而超度的,就一定無法超度亡者,因為《淨土五經》上沒有提到超度要收費。如果佛寺錢不夠用,弘法人可以要信眾供花、供果、點香;至於修法的供養,則由信眾自己決定,因為弘法人為信眾服務,本來就是應該的。
弘法人不用擔心因為沒有錢,佛寺會運作不下去,若是如此豈不是小看了韋馱護法和伽藍護法?只要是如法修行的佛寺,兩位護法不會讓佛寺出事;如果佛寺運作出了問題,就是寺中沒有如法修行。以後如果有人告訴你一些佛經沒說的事,你可以請他告訴你佛經哪裡有說,佛經中沒說而做的,都是假的佛法。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絕對不會傳假的佛法,以 仁欽多吉仁波切主持寶吉祥佛法中心的方式,若是不如法,寶吉祥道場的人數不會越來越多,只要是佛經沒說的,就不會去做。
今天是阿彌陀佛的誕辰,在黃曆來說是諸事不宜的日子。但是佛法認為,在不好的時間,更需要法會。所以就算再辛苦,仁欽多吉仁波切還是為大眾修這個法本,讓你們和阿彌陀佛結緣,也希望因為這場法會,能夠利益六道一切的眾生。全台灣只有一個 仁欽多吉仁波切是如此嚴謹地在弘法,你們要知道珍惜。「信」乃是一切功德之母,要深信佛法,深信自己一生做了許多惡業,深信無常,才能做到這個境界。
學佛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不是讓自己沒脾氣,有人認為學佛可以讓自己的脾氣變好,讓自己不容易生氣,如此一來男朋友會比較喜歡自己。有這種利用佛菩薩的想法,也不用再來了。一個人脾氣好不好和學佛沒有關係,脾氣是和自己的身體狀況與累世的習氣有關。不要再利用佛菩薩,你們已經浪費一年了,不要再浪費時間了。有人為了自己的健康,有人為了事業順利來參加法會,如果是這樣的想法,你也可以不用來了,仁欽多吉仁波切反而會求護法讓你事業不順利。因為你來參加法會,讓自己的身體健康是簡單的小事,不是來參加法會的目的。
剛剛法會前出來分享的弟子,若非他們提起,仁欽多吉仁波切都忘了當初幫他們的事。當時,兩夫妻帶著孩子來求見 仁欽多吉仁波切,孩子哭鬧得很厲害,若是你們可能以為孩子卡到陰,才會哭鬧不休。他們也沒有告訴 仁欽多吉仁波切孩子在醫院打針的事,但是 仁欽多吉仁波切一開口就告訴孩子這裡沒有針,要他不要怕,才讓孩子發現這裡跟醫院不一樣,情緒立即得到安撫。你們都是這樣來考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
當 仁欽多吉仁波切幫大家修法時,大家的心要靜下來,不要想太多,不要要求太多,今天是讓你們種福田。你們不要以為給出家眾紅包就是種福田,以為他們穿福田衣,就能讓你們種福田,今天這樣供養佛,才是真正種福田。你們參加法會時,不要只為了自己,而是要有幫助大家的心態,只要在佛前面種福田的人,絕對有一世能解脫生死,有一世能成佛。
接下來,仁欽多吉仁波切開始幫大家修阿彌陀佛的儀軌。第一部分是發心,供養本尊,祈請阿彌陀佛來此升座,並再次供養本尊。顯教中也會有結界的儀軌,如念誦《爐香讚》的祈請文,但這是不夠的。密法一定需要經過閉關,修密法時,透過主法上師將本尊觀想清楚,因為上師已經與本尊相應,本尊法修得好,修法人只要念頭一動,阿彌陀佛就會來到,如果只是一般人的話,只是按照法本唸,阿彌陀佛是否到來也沒人知道。今天 仁欽多吉仁波切修法是讓大家跟阿彌陀佛結緣。不要以為你們持咒,阿彌陀佛就知道你們。阿彌陀佛不會知道你們,阿彌陀佛只會知道 直貢澈贊法王和大修行者及 仁欽多吉仁波切,因為你們都還沒有發願。
仁欽多吉仁波切為大眾修法,並帶領大家持誦阿彌陀佛心咒。之後,仁欽多吉仁波切指示與會大眾靜坐。靜坐片刻後,仁欽多吉仁波切詢問剛才大眾靜坐時,放任孩子起來走動的那位母親是誰?並開示由此事看出她完全沒有在教孩子,才會讓孩子在這個重要的時間走來走去。仁欽多吉仁波切指示這位女弟子立即離開道場,以後這名女弟子不得進入道場參加法會,只能坐在門口,且以後不得供養。仁欽多吉仁波切詢問寶吉祥佛教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現在道場是否有足夠的經費?理事長表示有,仁欽多吉仁波切並開示:由於現在很多人都不能供養,如果道場經費不足,可以告訴 仁欽多吉仁波切,仁欽多吉仁波切會補貼。
當 仁欽多吉仁波切指示大家靜坐時,是最重要的時候,這個孩子的母親卻任憑自己的孩子到處走動,干擾其他人。這個母親平常不管教好自己的孩子,雖然只是個孩子,但是他的行為已經影響到其他人靜坐,這表示孩子的母親完全沒有留意上師的話,認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說要靜坐和孩子沒有關係,所以就不管他。如果是要加持灌頂的話,就認為和孩子有關係。這樣的分別心要如何學佛呢?也可見她在跟隨 仁欽多吉仁波切持誦咒語時沒有專注,才會沒有留意 仁欽多吉仁波切指示大眾靜坐的話,而讓孩子起身前往洗手間。這也表示她來這裡只是求保佑,而非真心想學佛。
每次持咒後,仁欽多吉仁波切會要大眾靜坐一下。因為知道你們都不是學禪坐的根器,在法會中,在上師的帶領之下靜坐,很容易入定。就算不能定,至少也能進入靜的境界。事實上,剛才這段時間對你們而言只是靜坐,但上師已經修了個密法。
仁欽多吉仁波切指示發放供品,讓大家當下拿出一點供品來食用,也幫大家製造未來能夠有緣在淨土和佛菩薩共同受用的機會。
接著,仁欽多吉仁波切為大家修觀音菩薩的法門,並開示六字大明咒是一切密咒的精髓。持誦咒語,不是如坊間流行一手持念珠,一手按計數器的方式就有用,而是有很多儀軌在裡面,要根據儀軌來念誦才會有作用。有些人持咒時,會有很多念頭,或是昏沉、打瞌睡、睡著,這都是很不好的現象。法本上有說,唸任何咒語,如果是用迷惑、散亂的心來唸,絕對沒有作用。迷惑指的是假的心、不明白目的之心,持咒的目的是要不斷憶念佛,學習佛菩薩慈悲、智慧和利益眾生的願力。要時時提醒自己,佛菩薩慈悲利眾的事業,能利益廣大眾生。
佛經上沒有說用計數器來算,只說用佛珠唸。不要以為用計數器可以計算數量,你按計數器喀嚓一聲,心就動了一次,不專注在持咒。禪坐不是在於能坐多久,而是坐的那一剎那有沒有入定,即使只有一秒都有用,能夠入定一秒鐘,比用迷惑、散亂的心坐10小時都來得有用。
此時,又有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去洗手間,仁欽多吉仁波切立即呵責,並指示他們離開道場,且以後不准供養。仁欽多吉仁波切也開示此人的先生,以前他曾說沒有孩子很痛苦,現在有了孩子,不也是痛苦嗎?要不要再多生幾個呢?仁欽多吉仁波切再次指示理事長,若道場因為越來越多人禁止供養而費用不足,可以告訴 仁欽多吉仁波切,仁欽多吉仁波切會協助支付,並告訴現場參加法會的信眾,今天看到弟子做錯事被趕,所以你們也不要來皈依 仁欽多吉仁波切,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是會趕人的,現在已經是嫌弟子太多了。這裡的出家眾可以介紹你們去其他佛寺學佛,現在很多佛寺都缺信眾。
年底到了,坊間很多中心開始有動作,打電話找你們要其他人的連絡方式,邀請他們去參加法會。個人的入場費最少1,000元起跳,但你們來參加寶吉祥佛法中心的法會則完全免費。如果照坊間的運作方式,仁欽多吉仁波切今天修法,也可以在道場左右各設一座光明燈,壁上貼滿紅、黃名條,規定你們來參加法會一個人要付1,000元,你們一定不敢不給,今天有1,150多人來參加法會,一場法會的收入就能超過百萬元。如果再加超度名單,登記一個超度名字可收1,200元以上,數目可觀,也可見 仁欽多吉仁波切今日免費幫大家修法真的是犧牲很大。
那些當媽媽的也是不專注,才會一直注意小朋友,小朋友本來都好好的參加法會,結果因為媽媽心不定也影響到小朋友。你們晚上睡覺一睡就幾個小時,睡得非常熟,孩子尿床都不知道,為什麼到了道場就這麼敏感?你們來道場參加法會的時間才不過3個小時,就要起來到洗手間換尿布?你們這麼做不是在欺負佛菩薩嗎?還有,老人家也是經常在法會中走動,認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的國語自己聽不懂,就去上廁所,等上完廁所回來再看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做什麼。用這種分別心怎麼學佛?以後老人家在法會中去廁所的,也不要再來道場了。等以後死了再看有沒有因緣得到 仁欽多吉仁波切修法。仁欽多吉仁波切指示理事長準備尿布,以後法會中都不可以去上廁所,如果有需要的,就包尿布。如果孩子生病,需要換尿布,仁欽多吉仁波切不會罵,但是看過去,走動的都是身體沒有問題的。
當你們沒有執著的念頭,才能到淨土,不要看輕任何事。在法會裡上師講的每一個字、做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為了你們死的時候。讓你們在往生前記住今天的事情,這樣就能幫助你們。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用,但一定對五毒種子的減少會有用。五毒指的是貪、嗔、痴、慢、疑,你們尤其是有疑,不要再有懷疑心,懷疑佛菩薩的教導,不信佛法,還用自己的想法來學,這都會讓你們無法解脫生死。
持咒時,如果只是嘴巴動,不將心收回來再持咒,就只是像錄音機在播放一樣。法本中用了很多的說明,仁欽多吉仁波切則用錄音機來譬喻。你們的心都無法靜下來,平常亂得不像樣。如果心不能定的話,持再多的咒語都不起作用。這也是為什麼 仁欽多吉仁波切就算再辛苦,再累,每週都要舉辦法會,為你們宣說佛法,就是要關你們幾小時,訓練你們專注。至少在這幾個小時中,讓你們的念頭不要那麼多。
法本上有說,若依照上師傳授的口訣,以生起次第與精進地禪定實修,卻仍無法得成就,則是金剛總持說謊。以直貢噶舉而言,認為金剛總持是第一尊佛。得成就就是能解脫生死。所以說,為什麼要聽金剛乘的上師講法?就是上師所說的任何一句話都有用,能夠幫助你們連結生起次第與精進地禪修,以上根器的修行者而言,若能如此連結生起次第與禪定精進實修,肯定能解脫生死。
你們是初學者,目前還做不到這種程度,所以至少要依照法本中提到的:要簡短實修的皈依,簡短便是不加入自己的想法、不搞花樣,完全依據上師所言,上師說的一定要去做,上師沒說的一定不要做。仁欽多吉仁波切沒說的,佛經也沒說,不要搞得太複雜。迷惑散亂的心,迷惑是指用自己的想法,法本上有說,如果用這種心來念誦咒語,會離成就很遠,也就是離解脫生死很遠。
坊間有人認為持咒時,佛珠上面的那個佛頭不能跨過去,因為代表佛的頭,所以要轉過去。但是,以 仁欽多吉仁波切去閉關時,持咒十多萬遍至一百多萬遍,如果像那樣將佛頭轉來轉去,都不知道把佛轉到哪裡去了,這樣會恭敬嗎?還有人說白天唸觀世音菩薩,晚上唸阿彌陀佛。因為觀世音菩薩是度人道,所以白天唸;而阿彌陀佛是度鬼的,所以晚上唸。但是佛經中都沒有這些內容,這就是搞複雜了。上師所傳、經典所講的就是這樣,實修是實實在在用在生活裡,如果能夠做到,在這一世就能修到人天道。
為什麼要修觀世音菩薩?因為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弟子,阿彌陀佛的法運結束之後,觀世音菩薩會接管西方極樂世界。接著,仁欽多吉仁波切帶領大眾念誦皈依文,並開示修法之前的皈依與發心很重要。祈請文中提到上師與三寶,為什麼先提上師?不是上師比佛還重要,而是因為你們沒有資格、也見不到佛菩薩,所以藏傳佛教中很重視上師,因為有了上師傳佛法,你們才能接受佛法的教導。祈請文中也提到自己跟一切眾生恭敬的皈依本尊與護法,為離開輪迴苦海,透過精進修行與次第圓滿,而得證菩提之果,利益眾生。
念誦六字大明咒的功德,能利益一切有情眾生,在念誦時不要有分別心,不要有喜歡與不喜歡的想法,要有慈悲心,還存在喜歡與不喜歡的想法就是沒有慈悲,喜歡或討厭的二分法都不是修菩薩道應該有的。講情愛時說喜歡一個人還可以,但是每一個人都有其優點和缺點,不應該以二分法來喜歡或討厭。
法本中也提到,為了斷六過,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所犯的過錯,要精進、勇猛的實修。不是用力氣念就是勇猛,這指的是一直很專心,很沉靜地去唸,不怕累、不怕辛苦,這才是勇猛。持咒時的心態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的心是正確的,就算你的音不是唸得很正確也沒有關係。如此,才能將心續中的罪障清淨。法本中有提到,透過上師帶領如實修行就能「淨除諸罪障」,大家不要誤會,「淨除」不是指果報就會沒有,果報還是會發生,但是發生時不會來障礙你學佛,否則的話,學佛就會有障礙,其實很多事也是你們自己做的,就要自己受,而以精進、勇猛來持咒才能讓你們與本尊的身、口、意連結。但是很多時候,仁欽多吉仁波切在法會中幫你們清乾淨了,你們出去後,身、口、意的毒又會再出現,一直不斷累積新的惡業,那就對你沒幫助了。
等一下持咒時,不要認為持咒會對自己身體的這裡好,對那裡有幫助,用這種想法持咒也都是沒效的,要用慈悲的心,希望法會對一切眾生都能有幫助。
持完六字大明咒後,仁欽多吉仁波切又指示大眾靜坐片刻。
之後,仁欽多吉仁波切繼續幫大家修蓮花生大士的簡軌。蓮花生大士在顯教是沒有供奉的,只有在藏傳佛教有修蓮師。具歷史記載,蓮師不是人生的,是蓮花所生。佛經上有記載蓮師到西藏的這段歷史:阿底峽尊者在西藏蓋佛寺,尊者白天蓋好,魔怪晚上就把它拆掉,一而再,再而三,最後阿底峽尊者就懇求西藏國王請蓮師入藏,才將這些魔怪降伏。當時也有一些顯教修禪宗的中國法師,將禪宗傳入西藏,佛經上記載,蓮師與他們曾經在佛法上有過辯論,結果是蓮師比較能精闢的將佛法闡述出來,後來蓮師就留在西藏宣揚佛法。藏傳佛教的許多儀軌,都是蓮師入藏後所傳下來的,藏傳佛教無蓮師就沒有密法,因此四大教派都會修蓮師。
佛經上記載,蓮師在西藏弘揚佛法七百多年後,最後是騎一匹白馬離開,蓮師離開時曾經預言,他將到東方的羅剎國當國王。羅剎是吃人的鬼,現在很多人得無名的病,病後越來越瘦,都是受羅剎所害,蓮師希望它們可以減少對人類的傷害,所以到羅剎國去統治它們。
仁欽多吉仁波切提到在為大家修法時,法本中有一段祈請文,內容是讚頌蓮師無生智慧之本尊,並有勇父與空行母前來護持,希望蓮花生大士生生世世為行者的上師,將一切障礙學佛之事清淨,使光明性也就是法性得以顯露,而能利益一切有情眾生。你們的身、口、意都是和佛菩薩無二無別,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就要靠修行。
更新日期:2011 年 12 月 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