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25年05月25日
臺北寶吉祥佛法中心與會大眾遵從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指示,恭敬聆聽 仁波切於2003年4月13日開示佛法的法帶。
釋迦牟尼佛說法49年,講最多的就是般若跟智慧,《大般若經》占整套《大藏經》三分之一的量,可想而知般若是很重要的修行法門。智慧是不是佛給我們的?可以求的?可以打開的?這些觀念都是錯的。所有一切有情眾生都具備跟佛一樣的智慧,只不過我們沒有覺悟,被貪、嗔、痴、慢、疑這五毒將智慧全部淹沒,看不到自己本來具備的清淨法性。
每天持咒、念佛、拜懺、做大禮拜,都不是真正開智慧的方法,都是透過修行的方式,幫助你們將壓住煩惱。為什麼每天一定要持咒、禮佛,記得佛跟上師的教導?因為煩惱是沒辦法斷的,就好像一根草,只要將壓伏的石頭拿開,草又慢慢長起來。藏傳佛教為什麼特別注重上師跟弟子的關係?一個具德的上師一定知道用什麼方法去利益、幫助弟子,但問題在於弟子能不能百分之百依教奉行。所謂依教奉行的意思,是指上師所講的一切佛法,不可以也不容許有任何自己的想法,而要百分之百的接受。假如對於上師所講的佛法,仍然有自己的思惟模式的話,就不是依教奉行。
舉個最近的例子,在你們去印度之前,我親口告訴大家,去印度時不要吃當地的冰淇淋,結果有兩個人不聽話,其中一個拉肚子拉到現在。她以為自己身體好,上師講話隨便聽,得了傷寒拉肚子,才想起上師。不要以為簡單一件事不聽話沒事,就是有事。不過她一個下午可以打8通電話找我去醫院加持,表示還死不了。另外一位也不聽話,得了猛爆性肝炎,我幫他加持,現在才沒死。你們就是這樣不聽話,愛怎麼做就怎麼做,假如這樣的話,不管我怎麼修法,對你們的幫助有限。
到目前為止,在座皈依的還有人在吃葷,那來參加法會做什麼?在所有佛經裡,都一直勸我們要依照佛所講的方式用在生活裡,才能夠改變未來。像這次去印度,老的發脾氣,年輕的也不滿意,修什麼佛?煩惱怎麼來?執著自己是對,覺得全世界都是錯,那就是煩惱的來源。什麼叫智慧?就是很清楚體會到世間種種事情都是緣生緣滅,沒有自性,一切世間我們看到、聽到、感覺到的事都有因有果,都有生滅法。用佛法的名詞來解釋就是空性。
空不是沒有,空的意思是透過人生經驗所知道的一切事情都沒有自性,因為有原因才產生,有原因才消滅。《佛子行三十七頌》裡一直勸我們不能夠執著,不要怕人家毀謗,不要怕人家看不起自己,就是破我執。我執強的人在學佛上是不可能成就的。我執重的人怎麼可能體會到眾生的苦?怎麼可能培養出慈悲心?沒有慈悲心何來佛法?所以還在講師兄弟不對、自己才對的人,一定沒有慈悲心,因為我執還是很強,還是認為自我很重要。所以在《大般若經》裡講這麼多,只是講一個字:空。
佛舉很多例子告訴我們不要執著世間種種的事,包括修行的路上所體會的、感覺的、看到的都是假的,只要有一點的執著心,煩惱是沒辦法斷的。為什麼夫婦會吵架?就是做老公的認為老婆不體貼,做老婆的認為老公不溫柔,這是我執啊!假如老婆認為老公很辛苦,老公認為老婆很痛苦,會吵嗎?連自己身邊的人的苦都不能體會,憑什麼說是皈依佛門的弟子?憑什麼說已經在修行?淨土宗裡講,學佛要先修五戒十善,其實不只是淨土宗,只要皈依了,希望這一生能解脫生死,五戒十善是一定要修的法門,不可避免。但你們做了多少?
你們有沒有想過每次做錯事,回來懺悔都有一堆理由。當你認為有理由要跟上師解釋就不是懺悔,只是道歉,還是以為自己沒錯,是佛菩薩、上師誤會你。現在這個世界這麼亂,是因為大家都認為自己沒有錯,是別人錯,才會產生爭執,產生戰爭。假如再不狠下心將佛法融貫在生活裡,就算皈依了、修阿奇護法,不代表這一生能解脫生死,也不代表那些災難不會到身上。就像剛才講的那兩個弟子一樣,一不聽話,災難馬上到。
很多人覺得學佛之後,菩薩、上師在管你。不是在管你,上師已經將因果的厲害看得很透澈,所以看到你們的思想舉動都是為自己,是很危險的,因為會重新墮入六道輪迴裡面。為什麼菩薩教我們念念為眾生?假如每個念頭都希望「眾生比我好」,自然會好。但人都是不捨得,有錢先給子女,有錢先讓兒子好過,結果自己最痛苦,到時候就怨佛菩薩不靈了。佛菩薩靈不靈不是在這個方面,佛菩薩很靈光,只要聽話,這一生一定讓你解脫生死。
簡單講,學佛不是求現在的安樂,也不是求未來的富貴健康,甚至不是求未來的開悟,這些東西不需要求,只要能依教奉行,將佛法百分之百用在生活裡,不求自有。你們每天跟阿奇護法求很多東西,有沒有求到?沒有。因為你們求的都是違背因果法則,明明沒有行善、沒有利益眾生,跟佛所講的原理是違背的,怎麼求得到?是不可能的!我們說有求必應,是根據因果法則去求,一定跟佛菩薩相應。假如違背因果法則,用貪念去求,就算參加法會1萬遍、10萬遍、1000萬遍,只種了一點點人天福報,但這種福報很容易用掉,只要發個脾氣、罵人就消掉了。
這一生能夠來聽聞佛法,是因為過去世修過五戒十善,但沒修好。這一生你來了,來了之後有隔世迷,忘了過去自己曾許諾的一切願,什麼願?為了利益眾生而學習佛法。如果只是因為感覺自己有痛苦、有問題、需要改變運氣才來學佛,這跟佛菩薩講的方法不一樣。中國古人有講,肚量大的人福報也大,佛也是這樣講。假如拋棄掉本位主義,每一件事都希望別人比我好,自然福就會增長,修行過程裡障礙也會減少,所求的都如願。假如一切都求自我要好,這種狹窄的心態會讓一切所求都不如願。任何經典都是教我們要這樣學習佛法,但你們偏偏不聽,常常忘了,不可能單獨一個人在這個世間生存下去,需要很多人給你幫忙,假如這些人不好,我們能過好日子嗎?
所以學佛先從家庭下手,要改變自我,思想和行為朝善的方面去做,自然眷屬會跟著你來學佛。你們的眷屬不跟你學佛,是因為你們欺騙他,連來學佛都跟老公講跟朋友出去喝茶,老公知道被騙了,會怎麼想佛法呢?明明五戒十善裡有一戒是不要打妄語,沒做的事卻告訴人家做了,做了的事卻告訴人家沒做,怎麼可以影響妳先生來學佛?學佛是做壞事嗎?假如認為學佛是做壞事想要隱瞞眷屬的話,乾脆不要來,因為已經破戒了,再聽佛法也沒用,再參加法會也沒用。
假如學佛需要偷偷摸摸、見不了人,不要來學,佛有教我們做壞事、騙人嗎?佛沒有教我們這些事情,為什麼要騙老公、騙父母親?這樣學佛的心態是錯的,這是魔的心,用魔的心來學佛的慈悲心,怎麼能夠學得到?連學佛這麼好的事都可以隱瞞,表示心機很重,絕對很多事情隱瞞別人,還可以讓人家相信嗎?不能影響父母親跟著你學佛,表示還沒有改。很多人會說自己父母親很固執改不了,沒有改不了這回事,是你沒改。沒改好,怎麼能讓一個老人家相信這個孩子學到佛而跟著來?
學佛的問題出在哪裡?出在以自我為中心,不去更改自己不好的習慣,自然不能影響別人。人家看到你的言行舉止不像一個佛教徒,憑什麼叫他來學佛?正如之前講的,真正能做到五戒十善的人,最少臉色不會烏漆抹黑。為什麼你們臉色發黑?因為心黑,心的光明沒有顯露出來,還是沒有發菩提願。
施身法不是普通人可以修的法,絕對需要是很了解佛法的人。在理論上面清楚知道學佛需要犧牲奉獻,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可以學到這個法。簡單講,參加法會的人假如跟修法者有一樣的心態,那參加法會的人所得的功德比修法的人還要大,這就是隨喜功德、讚嘆功德。你們來參加法會都是希望自己好,希望兒女、老公、老婆、事業要好,這個跟佛所講的犧牲奉獻的心態,一點邊都沒有沾到,憑什麼跟佛菩薩相應呢?你的心和佛的心是違背的、不一樣的。
在金剛乘、密乘中,每一次法會開始之前,上師都會告訴你們,心的動機很重要。心態跟佛菩薩一樣,那所得的加持、所得的功德就是跟佛菩薩一樣;心態為自己,所得的就很微小,比塵埃還要小。想一下,每天多少眾生在受苦,假如學佛是為自己好,這是外道的心。外道是什麼呢?就是每天求神祇給自己東西!佛沒有東西給我們,而是教我們要拋棄、捨棄很多不需要的東西。所以學佛一定要搞清楚你的心有沒有轉過來。假如上師苦口婆心,每次法會一直勸你同樣的事,而你不去做,很自然的,你跟這個上師的緣就慢慢的沒有了。緣是雙方面都有同樣想法、希望可以做到同樣的行為,就可以產生很好的緣。
佛菩薩跟上師每一天、每一秒都惦記著眾生在苦海裡,希望眾生能夠離苦,忘了自己的存在。你們有沒有一秒鐘、一分鐘有這種想法?假如沒有,學佛就得不到諸佛菩薩給的照顧。我教你們每一天要檢討自己的身、口、意,至少在思想方面,究竟有沒有惦記過眾生的苦?如果沒有,就算唸多少咒語,打坐多久,還是外道,不可能得到佛跟菩薩這種成就,也不可能解脫生死。上師和弘法人不斷的製造因緣、機會,但能不能把握這個機會是靠自己。學佛最怕三心兩意、自以為是,這種人是沒辦法得成就的。
施身法這個法門最厲害的地方,是讓我們清楚煩惱是從什麼地方來。施身法的理論基礎是從《心經》而來,《心經》說一切事情都是假相,不要執著,要了解自己本來具備清淨本性,才能捨掉世間種種貪念。什麼叫貪?做男人的喜歡女人捧他,說他能幹、有魄力,回來後老婆從來不這樣講,不開心了,這就是貪。《佛子行三十七頌》中提到,不要因為人家說捧你的話就開心,人家講損害你的話,反而要感激他,當他是佛菩薩。為什麼《佛子行三十七頌》這麼重要?因為我們修金剛乘,金剛乘一定要透過修菩薩道才有機會成佛。修菩薩道的人,如果不修六波羅蜜是不可能的,《佛子行三十七頌》就是六波羅蜜最重要的基礎理念。假如沒有掌握好這三十七頌的理念,這一生不可能在佛法上,甚至在世間法裡面,有一絲一毫的成就。
以前祖師大德是根據《大般若經》中最重要的《心經》而創造出施身法,透過施身法可以斷累世包括這一世製造出來的無明煩惱。煩惱斷了,智慧才能顯露。《般若經》有分8萬頌和10萬頌。在法本裡面有講,用恭敬的心念誦一遍《心經》,等於念誦一遍10萬頌的《般若經》的功德。施身法透過《心經》的理念再加上密法,裡面有包括頗瓦法、氣脈明點,還有直貢噶舉最重要的禪定方法「大手印」。常聽到顯密雙修,這個法就是顯、密一起用的法門。直貢噶舉不共的護法阿奇度母,走之前在世間最後修的法就是施身法,阿奇修完施身法之後,變化成彩虹光而報身淨土去,可想而知施身法在噶舉派裡面是很重要的法門。
雖然現在你們沒有資格學施身法,但是參加法會的人能夠以最大的布施心、恭敬心、虔誠的心,所得的比修法的人還要大。等一下開始修法的時候,大家不要為自己求,要幫眾生求。假如全世界這麼亂,有這麼多戰爭、疾病,你能好多久?世間不亂、國土安全,學佛人才有好的環境繼續修行佛法,否則的話,就算修成佛也不安。參加法會的時候不要為自己求,就算家裡面有人生病,也不需要單獨為他求。
每一天有多少人在生病,多少人得不到佛法的幫忙,在生病的過程經過多少痛苦?看到眷屬生病而難過,為什麼不將這種難過的想法再推廣一下、體會一下?眷屬生病痛苦,別人也一樣痛苦。能夠將這種心態推廣出去,就是菩薩的想法,這樣子對你的眷屬反而更有幫助。誠心的誠就是一個心的意思,對佛菩薩的教導只有一個想法,就是相信。假如有自己的想法與做法,就不是一個心,是三心兩意。不誠心,所求的都得不到。
假如還是犯信眾的毛病:為自己求、為兒子求、為母親求等等,這和金剛乘的精神是完全違背的。我從來沒有為自己的母親求過,我母親也一身都是病,但是每一次都逢凶化吉,因為天底下的母親都是我的母親。你們常常看到我對老人、對小孩的加持,當他們是自己的眷屬一樣在加持,沒分別心。父母親看到孩子生病的痛、做兒女的看到父母親生病的痛,我也感覺得到,因為我跟你們一樣,有母親、有兒女,所以我將這個心推廣出來,才能夠幫助這麼多人。
魔跟佛的分別在哪裡?魔不一定現難看的相,佛也不一定現好看的相。在顯宗,度鬼道的觀世音菩薩叫焦面大士,樣子是很兇的;在密宗是馬頭觀音,也是很兇的。所以以外相分別哪個是魔、是佛是錯的,魔不會幫助我們斷生死,佛則一定要告訴你怎麼去斷生死。魔跟佛的第二個分別,魔幫助眾生是有條件有對象的,對他不恭敬、沒供養、不符合他的想法,魔就不幫你。什麼叫對象?就是要他喜歡。佛沒有,只要有緣、有這個誠心,一定會幫你。
最近我幫一個小孩,她出生的時候脊椎是大側彎的。從小到現在4歲多,脊椎開過刀,也做過很多醫療,還沒見到我之前,自己不能大小便、吃不下東西、不能走路,她的父母每個禮拜帶女兒來看我,一星期來一次,來了4次,每次我幫她加持5分鐘。現在,這個孩子開始會走路、臉色紅潤,而且能自己吃東西。我跟她不認識,也沒有收她一分一毫的供養,但是女孩的父母很恭敬。每一次我幫這個女孩加持的時候,她的父母都在旁邊不停的頂禮。在我心裡面,他們不是在向我頂禮,而是對諸佛菩薩跟一切眾生頂禮,所以女孩進步很快。這對父母沒有聽過佛法也不懂佛法,但他們做到一件事,就是誠心,一個心,事情馬上轉。
從這個小故事可以印證一件事,只要你對佛菩薩有誠意,一個心,不懷疑,事情馬上轉。什麼叫做誠心?既然你相信佛菩薩、要學佛,就要將自己的想法全部拋棄掉,將我們的生命交給佛菩薩,不用怕,佛菩薩絕對不會害我們。所以學佛不要怕任何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這都是果報的顯現,跟佛菩薩無關。能做到這樣子,累世的業才有機會轉過來,才有機會清淨、消滅。你們不誠心誠意,整天胡思亂想,太自私的話,佛法給的幫忙是有限的。我一直不斷告訴你們,我是怎麼修過來的,你們就聽不進去。剛剛講這個小女孩連一次施身法法會都沒參加過,但她的進步真的很快,跟你們差別在哪裡,就是誠心。你們呢?到現在還有人在懷疑這個上師是魔還是佛,這種心態怎麼可能得到法、得到佛給你的加持?
學施身法的人,經過很艱難辛苦的過程才能修到這個法,而且才能用這個法去利益眾生。施身法跟其他法門不一樣,其他法門可能是念誦經典、咒語,比較輕鬆一點,但施身法需要對顯教的理論很清楚,且已經體會覺悟到了,再加上修法人本身在密法方面的成就,才能用施身法利益眾生。所以當你有因緣來參加這個殊勝的法會,就不能太自私的為自己,要將這個心量推廣出去。當我們的心量擴大了,全宇宙裡面諸佛菩薩都知道你這個心。不要以為在這個空間裡面,諸佛菩薩不知道我們的思惟,念頭沒有人知道,其實所有的一切眾生都知道。
今天能發菩提心來參加這個法會,就是佛菩薩的思惟模式,有這種思惟模式的人,累世冤親債主自然會幫忙成就你好好修行。假如心是自私自利為自己的,那冤親債主不只不幫,還會阻礙,因為你是為自己好。冤親債主在你好了之後要找誰討債呢?所以自然就會阻止你、不幫你。當你發大菩提心要利益一切眾生之後,包括你自己、你的眷屬和累世冤親債主都在這個眾生範圍裡面,那冤親債主還會整你嗎?你們參加法會不得力,因為念頭太自私了,為自己好、要得法、要開悟,都是自私的想法,這麼自私的人怎麼可能離生死?
地藏菩薩是什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觀世音菩薩是什麼願?一切眾生都要度!我是什麼願?幫助一切眾生成佛!簡單講,就是自己不重要,所有八大菩薩的願都是要成就眾生,不是因為要成佛才去做這個事。假如佛菩薩和修菩薩乘的人,還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不是菩薩。因為還在執著我在做什麼事、我在幫誰。要記得我們是眾生裡面的一分子,當你幫眾生就是幫自己,這個力量很大。你若認為一定要幫自己,那力量就很小,而且違背佛菩薩的願望、想法。事實上,佛菩薩教我們的這種方式,是可以讓我們在世間法方面,不管在事業上、在官位上,都可以得大成就。就像施身法的法本中有講,假如修施身法有成就的人,名聲會莫名其妙的讓很多人知道,會有很多寶物出現給他看,甚至到他的手上。所以是經得起考驗的,根據佛、法本所講的來考驗自己有沒有到這個層次。
來參加施身法法會的人,假如心態能變成跟佛菩薩一樣,那你們的成就,包括對眷屬的幫忙是倍數的,不要怕沒有幫自己的媽媽求怎麼辦?金剛乘裡面有講,天底下所有的母親都是我們的母親,事實上這個理論是對的。以佛法來講,我們不是只有這一生,從無始以來,可能我們經過幾萬世、幾十萬世、甚至幾百萬世,天底下有很多有情眾在過去世可能跟我們曾經產生過關係。為什麼現在會發生新的流行病?從殺生而來。香港、新加坡人最喜歡吃活的,所以流行病最凶的在這兩個地方。為什麼佛勸我們要吃素?吃素沒有功德,但因為吃素,你斷了和眾生繼續產生惡緣的關係,才有能力還清欠眾生的債。本來我們就在欠債,舊債不還卻一直欠新的,那就沒完沒了。所以吃素的道理在這裡,不吃素的人病特別多、問題也特別多。
癌症是殺生來的,很多人得了癌症都很不甘心,第一個反應都是:我沒做過壞事!怎麼可能呢?誰在一生裡沒罵過人?沒怨恨過別人?即使沒親自動刀殺一隻雞、一條魚,總有殺過螞蟻、打過蟑螂、蚊子,這些殺生的帳怎麼算?每天要怎麼過日子?我們要學佛,學佛才有機會用佛法還給他們。我們每天無意之間都在殺生,即使吃素都還在殺生。不要以為吃素很偉大,只是比殺動物好一些。耕田的時候,土裡面死了多少眾生?種菜時為了讓菜長得好看而灑農藥,死了多少眾生?會得癌症是因為心不慈悲、沒有掛念眾生的苦,只希望自己好。外道的修行方式,就是求神祇施恩,讓自己快樂,為自己好。為自己好之下,自然就會傷害眾生而認為自己沒錯。
統計上來說,臺灣平均每9分鐘有一個人得癌症,很多人看到這種新聞不怕,認為癌症不會到自己身上,但看到SARS大家都怕死。SARS現在傳染那麼厲害,全世界死亡200個,比伊拉克打仗死得還少,但你們有沒有感受到伊拉克人很慘?因為跟你無關所以你們沒有感覺。你們怕SARS而戴口罩,為什麼不怕伊拉克人死了那麼多?為什麼不怕這場仗?因為跟你們無關,沒有打到這裡來,但SARS會來,大家都怕,飛機也不敢坐,什麼都不敢。你可以看到人自私自利的想法,假如今天伊拉克這場仗是傳染病,會傳染到臺灣,大家馬上會怕。修佛,就是從這些地方去看我們對事情的看法。
施身法勸我們不要執著任何自己認為對的事,世間沒有絶對的對與錯,都是主觀。主觀是現代名詞,用佛法的名詞解釋就是執著,認為自己對,自己的想法、看法都是對的!那別人的看法、想法在哪裡?對你有利的就是你的想法,就是你的看法;對你不利的,就是別人的想法。就像伊拉克這場戰爭,美國人說自己是對的,伊拉克人也說自己是對的,究竟是誰對呢?
佛法是用因果這兩個字來解釋世間種種的現象。今天所得一切絶對有前因,不可能突然發生,一定是做過某些事情,才會產生這個力量。因果不是佛發明的,也不是件很神祕、很玄的事,就是做什麼、得什麼。就像我告訴弟子去印度不要吃冰淇淋,弟子不聽上師的話去吃冰淇淋就是前因,而後躺在醫院就是果,這就是因果。過去我們曾做過很多事情,但因為不記得、不留意,所以當果報發生時就不接受。
很多人都說自己信佛,信佛最重要就是要深深相信因果。簡單而言,今天我們對他人有一個善意的笑容,善的因便出現了;你對人家講一句不好聽的話,惡因產生,惡果也遲早會出現,只是看什麼時間發生而已。這些事情也發生在我身上。我這一生都逢凶化吉,為什麼我常得到貴人幫助?就是因為我對人很好,這個善因可能是十幾年前種下的。因果是佛法的思想中心,假如你們不信因果,認為只是因為運氣好、認為某些神明給我們的,那麼就跟整個宇宙自然法則相違背。現在連科學家也都講因果法則,也已證明因果法則是實際存在的,所以身為現代人、有學問的人,假如再迷信,以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是倒楣、都是別人害的,那麼你就沒資格說自己是佛教徒。
一念之間可以讓我們成佛、成菩薩,也可以讓我們下地獄。下地獄或上天堂,不是由誰主宰,而是由你自己決定。你若是念頭惡、行為惡或語言不好,就是下地獄的根。所以在座的各位,你們來學佛絕對不要欺騙你們的眷屬,包括老公、老婆或是父母親,若家裡面不容許你來學佛,就先不要來,不要用欺騙的方式,用騙的你就破戒了,就沒有慈悲心、菩提心。
假如家人不能接受你學佛,要先檢討自己:為何家人不能接受?不是怨他或怪他,不要聽信外面常講的說:「這個老公是來障礙你學佛,是你前世欠他的。」這樣的說法是不對的。若你前世跟他沒恩、沒情,這一世怎麼會成為他的眷屬?他障礙你學佛,一定有些事情你沒做好,不要再聽信他人說:「多唸一些大悲咒迴向給他,他就會讓你來學佛。」這是巫婆的方式,若你們改好了,家人自然就會讓你們來學佛。
所以父母親不讓你吃素、學佛,也是你的錯,因為你的行為沒改,讓他們看到學佛還是老樣子。我們基本的動作、行為及思想清楚了之後,等一下我修施身法才會對你們有利益。假如再用外道的思想來參加法會,只求自己現世的利益,那這個法會對你的加持有限。
仁波切要求與會大眾將心靜下,接著,仁波切開始修施身法。
修法圓滿後,仁波切接著開示︰在大家離開前,我再講一個最近發生的小故事,希望有小孩的人,不要再讓小孩吃肉了。不久前有一個信眾來求見,他有一個4歲的小孩,上週前因為感冒而住進加護病房,感冒治好了,這個小孩的下半身卻沒法動。醫生說是因為病毒入侵脊椎而影響到神經,所以不能走路。當我去醫院加持小孩時,問孩子的父親,是否在他發病10天前有帶他到海邊,買路邊攤的肉給他吃?小孩的父親承認確有此事。
這個孩子就是因為吃了這個肉,所以得了這個病。你們現在整天怕小孩沒營養,事實上是在害小孩。有學過醫學或科學的人都知道,現在的肉裡面有很多的抗生素、荷爾蒙及莫名其妙的藥,給小孩吃肉,很多小孩都提早發育,你們是否留意到這點?因為炸雞腿、炸豬排,裡面全都是荷爾蒙。所以這一代小孩身體都不好,很容易感冒、生病,就是因為吃太多抗生素,自己本身都沒有抗體。只要不小心吃了不乾淨的肉,像是拜拜過或是受感染的肉就會生病。肉吃得越多的小孩,毛病越多,假若你們不相信的話,家裡面兩個小孩可以試試看一個吃肉,一個吃素,看看哪一個身體好。
佛一直勸告我們吃素,包括 直貢澈贊法王和我都吃素,直貢澈贊法王整個寺廟的喇嘛也都吃素。這個故事就是告訴做家長的,你們若愛小孩,既然已皈依佛門,沒有什麼理由不吃素。你們不吃素總有很多理由,會說老公、老婆或婆婆不同意。那很奇怪,若你們不喜歡吃一樣東西,你們會很大聲告訴別人你不喜歡吃這個,就算別人打死你也不願意吃,甚至不惜和對方翻臉,但為什麼不吃肉就好像罪人一樣呢?佛有說,你們認為是對的事情可能是錯的,我們不要因為遷就人情世故,而破壞自己學佛的原則。家裡面反對你吃素可能有幾個理由,一個是怕你出家,但我從來沒有要求大家出家,也沒有要你們不顧家,你們為什麼不將這兩個重點和家裡面說清楚呢?導致因為學佛而造成家裡面吵架。學佛是一件好事情,會造成家裡面吵架是不合理的。
信奉其他宗教的人,會大聲告訴別人自己的信仰,但你們為什麼不敢說呢?怕告訴別人自己吃素,別人就把你當成怪胎而不找你出去玩。你們要記得「物以類聚」,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和什麼樣的人聚在一起,若你是一個很有信心、很虔誠的佛教徒,自然就會和善的人在一起,慢慢就會聚起來。若你的心對佛法沒有篤信,還是有懷疑,周邊就會出現很多人阻礙你學佛,很多理由讓你不學佛,這是因為你對佛沒有十足的信心。
為什麼你對佛所講的法理沒有十足的信心?你們可能全都沒有答案。很簡單:自以為是!以為自己很聰明、很能幹、有學問很了解,所以對佛所說的話起疑惑。佛在所有佛經中都說,佛所說的話是真實語,不會因為任何理由而欺騙我們。佛要我們守五戒,其中有一個戒就是不打妄語,那佛所說的話又怎麼會騙我們呢?今天你們對佛所講的話起疑惑,就是因為你們還沒有深信因果。
你們常常講自己信佛,其實你們沒有信佛。信佛就是相信佛所說的話,如實去做,如實用在自己日常的生活。學佛跟你的生活一點衝突都沒有,不要將學佛跟你日常的生活分隔開,這是錯的。佛法就是我們的生活方式,若佛法不用在生活裡面,就算會唸咒、有皈依、跑多少名山、去見多少仁波切都沒用。
所以今天我鄭重的告訴你們,假如因為要來學佛,而欺騙你的另外一半,那不如不要來,我最不喜歡這樣子。今天因為你學佛,而引起別人開口謗佛,是你的錯、你的罪,講的這個人沒罪,因為你引起他謗佛。在座皈依的,假如讓我知道你用騙的方式來學佛,就會請你離開,因為這不是佛教我們的方法,佛教我們的是真實語,「直心是道場」。不需要編故事去哄騙人家,進而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是要講實實在在的事情給人家聽,才是一個真正的學佛人。否則的話,還是一直在搞一些不好的惡業與習慣。佛沒有教我們因為要學佛而欺騙別人。
我們回想一下六祖慧能,雖然得到五祖的衣缽,但時機還沒到之前,他躲在深山中和獵人住在一起16年,他一直忍耐、不殺生、吃鍋邊菜,這是方便、不是隨便。我們學佛,需要對佛有很十足的信心,當遭遇任何障礙困難的時候,要用心去克服它,隨著它的緣,而不是放棄或欺騙。六祖慧能在獵人的身邊16年,沒人知道他是六祖,但是他的心沒有變,也沒有騙人家,所以他才能成為一代的宗師。
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留意這些大德修行的過程,而不是一直自以為是。為什麼要你們看《密勒日巴傳》,因為要你們學習一下、留意一下,密勒日巴是用什麼心態來學習佛法?你們是用什麼心態?為什麼密勒日巴尊者有講,任何人只要是很誠心的看他的傳記,一定可以得到他的加持?因為當你很誠心的在看密勒日巴的傳記的時候,就是在學習密勒日巴學佛的心,所以尊者一定會加持你,而不是像在看故事書。
我們學佛需要一個榜樣,我們可以以佛菩薩作為榜樣,但是你們還沒學到這個程度,所以就以過去的大德、你的上師作為榜樣,這樣子才有方向。不要再自以為是、想自己的方法、想自己是對的,也不要一直解釋,一直找自己的理由去分析上師告訴我們的話,這是不應該的。我講過很多遍,法王不論講什麼,我都點頭,沒有搖頭這種事。這是不是迷信?不是。所謂迷信,是在沒有思考之前盲目的去相信。你們皈依我之前,我已經告訴你們要怎麼去檢視一個上師。認為我及格的就留下來,認為沒有的就離開,但是留下來之後就不要再三心兩意了。很多人學佛尋尋覓覓,因為他要找一個自己心裡喜歡的人。我也講過我這一生學顯教只有一個師父,學密宗也只有一個師父。
我今天開示這麼多,你們回家仔細再想一下。剛才唸的經文,裡面有一句話,我們不知道死亡什麼時候來,假如我們不把握這一次的人身,也是浪費這一次的時間。死亡是一直跟著我們的,不要以為自己可能70歲才死,或是80歲才死。假如學佛人不告訴自己無常就在身邊的話,絕對不會下決心去好好修行佛法。什麼是無常?隨時變!每一秒鐘在變、每一分鐘在變。你們學佛有困難,因為你們不相信無常,你們認為是常。常是不變。
假如今天你們是學科學的,就會很清楚世間沒有一個物或事是不變的。你們會產生「兒子是我的,我要借錢讓他可以好好做生意」這種想法,以為這是很愛他,事實上是在害他,也幫自己作惡業。你沒有能力跟人家借錢,到最後會變成欠這個人的債,你要不要還啊?世間人就是這麼愚昧,以為幫家裡的人是應該的。什麼叫「幫」?教他道德倫理叫做「幫」。沒能力、沒福報,就算有錢給他,也會敗光。所以清楚這個法則之後,你就要接受「無常」這兩個字,並且牢牢記住,不要輕易放棄任何學佛的機會,才能夠專注。否則的話,我在上面講法,你卻在下面和兒子講話。
「人生無常」是佛講出來的,就像前面有講佛不會騙我們,不是恐嚇我們,是告訴我們一個現象。就像我曾看到一個昆明的朋友在41到43歲有危險,我跟他說,但是他聽不進去,突然間就死了。他每個月都見到我,以你們的想法就是見到我就一定有加持、一定死不了。沒有這回事,各修各的,就算是我的弟子,也是各修各的。就像那位張姓弟子,不聽話吃冰淇淋,現在躺在床上,假如她對我的信念都沒有,這一次就沒命了。佛菩薩跟上師可以幫你,但不能轉你的業,要靠你自己。佛菩薩和上師給我們所有一切教導,我們都要落實去做,不能打折扣。
要記得無常一直跟我們在一起,無常不是死亡,是變動。當你認為在過好日子的時候要小心,不好的就快出現。當你在過不好的日子的時候不要悲哀,因為好的也可能會出現。有一位弟子帶一個女信眾來求見,跟我說她很苦,她沒有比剛才來的眾生還苦,本來她本人也沒有覺得很苦,但這位弟子在旁邊說她很苦,她馬上就覺得自己很苦了。你們以為做好人,但其實害了人都不知道。你們沒有看到來了多少眾生,也不知道這些眾生等了多久,才有今天這個機會離開鬼道。
你們現在一點都不苦,還有福氣聽聞佛法、還有福氣吃飯、穿衣服,你們在過好日子。在過好日子當中,我們要警惕自己,好與壞是同時發生的事情,所以每一秒鐘,都要留意自己的身、口、意,千萬不能作惡。只要能真正做到斷惡行善,你的命運才能轉、才能改。不能真正做到,偷雞摸狗、講條件、隨便在做,你的運不能改。我們生生世世一定作了很多惡,否則的話,還來做什麼?我們應該在阿彌陀佛那邊了。會來就表示還有一些業沒清掉。這麼多世所作的惡,卻認為作一點小善,就可以改變,是不可能的。除非你真正下定決心,對自己很狠,馬上斷惡。
什麼叫斷惡?就是依教奉行,善就開始了,這樣子才是真正在修行、學佛的人。你做不到的話,那這一生所聽聞的佛法,只不過在未來世有一些福報,但還是在輪迴。假如這一生學佛沒有根據佛和上師教導的方法讓煩惱減少,那麼這一生所學的佛,只是讓你下一世成為一個寵物。這是一個事實。你們看到很多寵物,牠們過去世絕對有皈依、絕對有學過佛。但為什麼變寵物?因為牠痴!牠不接受佛法的真正意義,只接受佛能給牠福氣。因為牠痴,所以得動物之身,因為牠有種些福,所以成為寵物,給人抱著、養著的都是這樣來的。就像韋姓弟子的女兒養的狗死了,哭得很傷心。
所以若是沒搞清楚學佛的心態,還是在六道中輪迴。這是很微妙的事,只是一線之隔,搞清楚就馬上讓你有機會解脫生死。所以《佛子行三十七頌》絕對需要重複再聽,不要以為聽了一遍你就懂了,連我都還一直在修《佛子行三十七頌》,若你認為聽了一次就懂,就表示比上師厲害,已經做得很好了。回家聽一聽,究竟你的生活方式跟《佛子行三十七頌》有什麼區別?有,馬上改!不要以為有聽過就好了、知道了。知道沒有用,要做到。佛法不要當它是學問來研究,解門知道了,行門就是修行的行動,一定要做出來,行門比解門重要。
你們看我們歷代的大德,很多人剛開始對佛法的解釋不清楚,但是他落實去做,後來就懂。六祖慧能不認識字,跟他講也聽不懂,所以解門他沒有,但他落實做到生活中,所以「行」有了,「解」自然出現。另一位是廣欽老和尚,也不識字,但誰敢說他修得不好?你們整天當佛法是一種學問在研究,錯了!佛法不是學問。但是現在臺灣有個現象:喜歡研究佛法,但不喜歡將佛法落實用在日常生活中。
行門做得好,解門自然就可以相應,所有大德,包括上師在內,都常跟你們講,看佛經不需要懂,不需要了解,誠心去看,有一天你會開悟,會悟到經典的內容說什麼。假如以文字、言語來解釋經典,那是錯的,只是用文字去解釋文字而已。所以佛為什麼講佛法很深、很廣,深跟廣不是不能理解、很奧妙,而是說它的意義是隨著你覺悟的程度增加。我說過可能會重新再講《心經》,這次講可能要講一年。為什麼同樣是《心經》可以再講?因為境界不一樣,所以不要以為上師講的錄音帶聽過2遍、3遍會懂,一說懂你就完蛋了,表示沒有將我講的內容落實用在你的生活,你只當作是學問,聽完記得就好了。
所以《佛子行三十七頌》要多聽,聽完後要檢查自己的生活方式,跟《佛子行三十七頌》區別大不大?有的話就馬上要改,千萬不要說自己聽過了、知道了!如這次去印度,很多人都說達賴喇嘛所講的佛法,上師都講過了。所以你們一直認為,修行好一點講的佛法就不一樣。佛法只有一套,就是讓你們能解脫生死,只不過是根據每個人的根器、不同的因緣,用一些方便的語言解釋給你們聽,但是道理、原則是不變的,過程也是不變的。假如,今天達賴喇嘛所講、直貢澈贊法王所講,跟我所講的都不一樣,那就錯了!佛有說,為了方便,所以才講小乘、大乘、金剛乘。佛法只有一乘,就是怎麼讓自己幫助眾生跟自己成佛。只有一個方法,但是為什麼中間要經過這麼多法門?因為每個人的根器不一樣。
你們以為多學一點,就會多懂一點,其實不然。你們沒有資格做到一位上師,一位上師要多懂,是因為他要面對不同的人。你們是為了自己,也許為了家屬、為了朋友、甚至乎為了眾生解脫生死,就要一門深入。什麼是一門深入?不是唸阿彌陀佛,或唸觀世音菩薩就是一門深入。而是當你認定一位上師之後,你就好好跟隨、追隨他,學習他所講的道理,不要多心,多心就不是一門深入了。
藏傳佛教涵蓋了你們所知道的各宗各派,天台、華嚴、中觀、禪宗、淨土都在藏傳佛教裡面。簡單的講,佛講的佛法,在藏傳佛教中都有。藏傳佛教沒有分宗,只有分4個派。不管根器是什麼,做上師的有辦法教你;根器是唸佛號的,上師也有辦法教你;根器是給打、給罵的,上師也有方法教你,有種種的法門,這些法門不是哪個厲害,而是對付不同根器的人的方法,結論都是一樣的。假如認為這個法比那個法厲害,這個人比那個人厲害,就是分別法,不是佛法,只不過是看你跟哪位上師的緣比較契合,你就會聽聞那位上師講佛法。今天我開示這麼多,大家要回家仔細想。
能夠不給小孩吃肉儘量不要給,是為他們好,不要怕沒營養。你看現在小孩很難教,為什麼?你看以前母親餵母乳,現在餵奶粉。奶粉從牛而來,你看自己的小孩像不像一頭牛?怎麼講都講不聽,要拖要打才聽。吃什麼,像什麼。是不是像現在醫學所說吃母乳比較好?身體會健康?其實不是,他的個性會跟隨母親在變。從小給他吃牛奶,長大給他吃肉,所以他的習性像畜生。你們說小孩愛動、不聽話,想想一條豬、一條牛會聽話嗎?一隻雞會乖乖的停在那邊不動嗎?你們給他們養成一種習慣,吃什麼就像什麼,真的是這樣子!
所以你們不能怪孩子,這是你們弄出來的,大家回家反省一下。吃素不是罪過,美國這麼尖端的西方國家很多人都吃素,越是高水準、高知識分子越多人吃素。只是有些人不聰明還在吃肉,認為吃肉的才是有錢人。你去美國、法國這些國家去看,越高學問的人越吃素。你們要高水準還是低水準?自己想想,我提到此事不是要罵你們,你們看看SARS這些病都是從肉而來的。
更新日期:2025 年 5 月 2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