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直貢噶舉寶吉祥佛法中心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22年02月13日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升法座,開解《寶積經》卷第十九〈不動如來會第六之一〉。

經典:「於彼佛所常修梵行。由是因緣生生之處。還復本名號為不動。」

「梵行」有許多的解釋,最重要的解釋是清淨的修行方法。「清淨」就是成佛之道、修菩薩道,不是為了私人欲望而修行。有人會頂嘴︰「發願往生淨土算不算私人的欲望呢?」這個不算,因為你到西方淨土會一直修,修到成佛為止,所以不是為了自己在修,而是為了眾生在修。意思是不動佛在成為菩薩的時候,每一世所修的都不是為了自己要開悟、要過好日子、要收很多弟子,而是為了成佛利益廣大眾生。因為他有這種利益眾生的大願力,所以他的願力加上自己的功德力,才能讓他常修梵行。「由是因緣生生之處。還復本名號為不動。」因為他有這種因緣,才能夠讓他在每一生所生的地方清淨修行,並以不動為名號。

經典:「從一佛剎至一佛剎。生有佛世常見如來。」

不動如來每一世都能生在佛剎,即佛土佛國裡,且都生在佛住世的時代,能聽聞佛、親見佛,不像我們生在末法時代,不可能聽聞佛、親見佛。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很幸福,錯了,末法時代都是業障深重的人。

經典:「舍利弗。譬如剎利灌頂大王。於世間中得勝自在。」

釋迦牟尼佛在這邊打個比喻,就像是剎利灌頂大王。在密教要灌頂的時候,需要灌頂的本尊還有勇父、空行母來加持賜予灌頂。灌頂大王的解釋應該有兩個,一個是他本身就是幫助灌頂的其中一位勇父,另外的解釋可能是這位菩薩的法號叫做灌頂大王。要修密法一定要經過灌頂,經過上師和本尊授權給你修這個本尊,你這一生才能修這一個本尊得成就。

很多人都認為灌頂的觀想是:我怎麼想,菩薩就是這樣子。其實不是,每一個本尊都有一個佛所說本尊的外相、特色,都透過賜予灌頂的時候呈現出來。還沒有經過灌頂之前,我們的身體是凡夫身,我們的心也是凡夫心。什麼是凡夫呢?就是你還是在輪迴裡面,包括天界也在凡夫裡面。當佛說眾生是凡夫,表示這個眾生還在輪迴裡面,就算他是出家人、在家人、在天界、甚至修到阿羅漢,只要沒有證果,還是有機會輪迴,所以稱為凡夫。

用凡夫身要學菩薩道是不可能的,因為他所有的觀念都是自私自利、自我的,而不是菩薩那一種起心動念,都是要利益眾生的觀念。透過灌頂的儀軌,讓我們凡夫的身口意轉成和諸菩薩一樣慈悲喜捨的身口意,我們才能夠接收到本尊賜予灌頂的加持,才能接受到上師和本尊賜予的加持力,才有資格修這個本尊。所謂的資格不是說沒有供養就不能修行,就像是密勒日巴尊者窮到沒錢,馬爾巴尊者一樣教他佛法。

這個定義是透過灌頂,在灌頂的那一剎那,將你凡夫的身口意轉成出世的身口意。因為諸佛菩薩教我們的是出世法不是世間法,既然不是世間法,就不可能用世間的方法去學出世法。菩薩道和金剛乘不是將我們所有的東西消滅掉,所以用轉的方法。這和阿羅漢不一樣,阿羅漢是要將所有的煩惱消滅才能證果,需要很久的時間,而且不太可能,所以就用轉的方法,就是所謂的方便法門。方便不是隨便,而是說我們有這些東西不能丟掉,例如:身口意是存在的,沒有身口意就死了。我們要吃飯睡覺,不吃飯睡覺就會死了。怎麼將這些東西轉成修行的工具呢?當然要透過上師的教導、傳心法等等,將你凡夫的身口意轉成修行人的身口意,才能修到本尊和你相應,才能證果。

灌頂十分重要,在藏傳裡面,不是仁波切級的絶對不能灌頂,這個仁波切如果不是經過教派法的持有人確認,而自稱是仁波切的話,這個灌頂也沒有加持力。從直貢噶舉教派祖師開始到現在37世。

以直貢噶舉傳統來講,要經過「坐床」。「坐床」不是指坐在床上,而是坐在一個坐墊上面,在法持有者的本寺公開舉辦一場法會儀式,儀式中一定要有出家眾以及其他教派的長者在現場,確認你的身分,再加上儀軌,賜予法衣、法帽等才算數。假如只是租一個地方,隨便做一些儀軌,說他是轉世的仁波切,我不敢說是不是,但根據我所知道以及佛經所講的,這樣都不對。

有仁波切出現後才有灌頂的事情出現。這位仁波切一定要得到教派傳承的確認,因為在每一本法本裡面,除了本尊、勇父、空行母、護法的加持以外,還要有歷代傳承上師給你的加持。一位仁波切在還沒有成佛之前,還是和你們一樣,擁有人的身體,那他根據什麼理由給你們灌頂呢?他給你的加持,除了他修行的功德之外,還得到在他身上整個教派傳承的加持力。為什麼修藏密一定要聽上師的?道理就在這裡。你不聽,他就算給你,你也拿不到。所以愛頂嘴的、愛用自己想法的,都沒用,因為你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要求,你就不在教派的傳承裡面。

釋迦牟尼佛在這裡特別提到灌頂大王,依照後面解釋,灌頂大王一定是在菩薩果位,否則不可能於世間中得勝自在。世間是指輪迴世間。得勝不是指打仗贏了,而是他可以將輪迴的事情很有把握斬斷。自在是生死自在,就是在生死過程中,沒有死亡的痛苦,生在哪裡、死在哪裡都清清楚楚。一位真正具德的修行人,他的壽緣可長可短,意思是他覺得這邊沒有因緣了,本來他可以活到80歲,但他不活了,等下一次因緣來了再來吧!另外一種是他的因緣還沒有在這一生處理好,本來應該只能活到80歲,但是因為他能夠生死自在,他可能活到90、91、92歲,甚至不知道年歲。

生死自在是他看待生死的事情像遊戲人間,很自在,不像世間人聽到死就感到很害怕。就像我照顧了20年的香港弟子,她到現在還不肯死,因為她認為仁波切會讓她活過來。我不可能讓她活過來,她的時間到了,水大已經分解了,還不肯走,就是一個念頭不肯走,以為我可以幫她醫好,不可能。

經典:「從一宮殿至一宮殿。」

宮殿不是人世間俗家的宮殿,而是本尊所住的宮殿。在顯教的經典沒有教我們怎麼觀想佛菩薩所住的宮殿,但是在阿彌陀佛大超度法會裡面,唸這麼多,中間有很長的儀軌就是觀想阿彌陀佛所住宮殿的樣子。為什麼要觀想宮殿?如果以禪宗的說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實在的。

為什麼這邊要這麼實在觀想宮殿呢?這不是很矛盾嗎?我們要了解,一切宮殿出現也是因緣法,不是永恆存在,會突然間不存在、突然間存在。和《金剛經》所講的是沒有衝突的。諸佛菩薩的大福報,例如在《阿彌陀經》所講的,在西方極樂世界有黃金、珠寶等一切,所有的菩薩可以受用,但是不能攝受。為什麼他們能夠用那些東西?因為他們有福報。而佛已經證佛果,不可能沒有宮殿。如果已經證佛果還沒有宮殿,那他一定不是佛。佛的宮殿會自然出現,不用去建,是他的福報讓他有宮殿的。

另外,宮殿是一個佛土的世界,等於我們自己的房子,你在家裡面睡覺,覺得睡得很舒服,叫你去飯店睡覺,又認枕頭、認被子,認一大堆都睡不著。宮殿的定義是你學本尊和佛,和他有相同的願力,你自然在他的宮殿裡,自然是他的眷屬,所以需要宮殿。「從一宮殿至一宮殿」表示這位灌頂大王可以從一尊佛的宮殿到另外一尊佛的宮殿,表示他已經是菩薩果位。否則怎麼可能跑來跑去,誰理你?

依照佛經所講的,佛的宮殿所有和他無緣的眾生不能進去,因為有很多護法、金剛杵保護。譬如我在修法之前,一定要觀想有很多金剛杵和很多東西在保護我們這個地方。為什麼要保護呢?不是說佛菩薩不厲害,而是怕有一些魔界來騷擾,要這樣做是因為眾生的業不一樣。這個眾生可能過去世和魔打過架︰「你想證果嗎?到時我找不到你,我就現在來搞你。」為什麼身為直貢噶舉的弟子家裡一定要有壇城,一定要修護法?昨天才罵了一個。

昨天有弟子滿十八歲來求護法法照,一個沒有給,一個有給。我問第一個︰「你的壇城怎麼放?」他想都沒想到我會這樣問。我覺得你們很奇怪,別人的事情都當聽故事,自己的事情才是應該。他竟然將壇城放在一個全家用不到的地方,平常還用門關起來看不到。你說這種人會尊重三寶嗎?會修護法嗎?我為什麼不給他呢?他都楞在那邊。他母親不能參加法會,有這種母親,孩子想要求法照都求不到。第二個孩子我沒有問就給了。

你們對三寶不恭敬、對護法不恭敬,勸你們不要學佛,佛菩薩和護法不會懲罰我們,但護法旁邊有很多眷屬,他們看到你對護法不恭敬︰「你是什麼東西?什麼都要,護法什麼都要給你幫助。」你當護法好像一張紙放在那邊。除非你真的窮到租一間套房,就算你在套房裡,也會有個你覺得最乾淨的地方可以放壇城。有些人說在房間換衣服是否不恭敬?假如地方真的就這麼小,佛菩薩也會原諒你。在密宗有些本尊沒有穿衣服,瑪吉拉尊尊者就沒有穿,但也沒有邪惡的感覺,最重要的是你的心。所以才有些稀奇古怪、不尊重三寶的理由。

為什麼我這邊特別嚴格?不是我要嚴格,而是佛經所講的事,我是不是在做呢?你們全部不聽話,以為來到這邊是佛教俱樂部。「我來這裡,今天來洗得乾乾淨淨,心情很好,過幾個月運氣不好,再來洗一下。」不是這樣。假如今天我要佛教俱樂部,以我的能耐、外表和口才,收十萬個弟子都可以,我才收你們區區一千多個弟子?不是這樣子,佛經沒有教我這樣子弘法,但是你們偏偏不聽,當這裡是俱樂部,沒有認真修,講這麼多聽不進去,把人家的事當聽故事。不聽,你們怎麼修都修不出來。

經典:「足不履地受五欲樂。」

他走路的時候腳沒有著地,和佛的腳一樣沒有碰到地,是飄起來的。有二個原因,第一他已經修到身體變成虹光身,具備外形,但沒有實質的身體,所以走路時腳不用踩地。不是飄過去,你會看到他真實在走路,釋迦牟尼佛也是如此,不是阿飄。第二點是因為他慈悲,腳不踏在地上,就不會傷害眾生,不會踩到昆蟲,就像這地方看起來很乾淨,但地上也有細菌,細菌也是有情眾,不忍心踩。釋迦牟尼佛的時候有結夏就是這種概念,夏天出家人不要外出,全部閉關不准出去,以免踩到昆蟲。

可以接受五種欲望的樂,講到這裡你們會辯駁說︰「菩薩不是不要欲望嗎?」他前面有講,他是在人世間活動度眾生,假如他在世間活動,不管他現什麼身,他還是會有人的五欲出現。譬如我現在是仁波切,假如我修到什麼都不要,坐在那邊,可以度眾嗎?不行,一定要有一些五欲。這個五欲的樂,不是因為我需要這五種欲,而是我將這五種欲的樂變成利益自己、利益眾生的樂。譬如你們做錯事我罵你們,你們會覺得我罵得很爽,你就當成是我其中的一個欲的樂也可以。但我駡你們,你們得到利益。假如你們做錯事我不罵你們,我像一尊佛菩薩坐在那裡,那我沒有資格做仁波切。

他有七情六欲,但不會去爭取多一些的滿足,而是將這種欲作為工具來幫助眾生。否則為什麼要蓋莊嚴的佛寺呢?假如根據禪宗所講的四大皆空,什麼都空的話,隨便蓋個茅寮、草棚就好了,為什麼要蓋一座莊嚴的佛寺呢?因為眾生有五欲。佛經講的以欲勾之,他是凡夫,你叫他五欲不准有,有可能嗎?不可能。就像是我現在叫你們有好吃的都不能講,可能嗎?不可能。老公突然加薪水升官,你不開心嗎?一定開心,不可能叫你不開心。像是那些年輕的弟子,我一直講認識男女朋友一定要是佛教徒,偏偏不聽,為什麼?五欲。我不能叫他把五欲砍掉。就像是出家眾還是有五欲,只是要看這種欲望的大小、輕重、以及是放在什麼地方去用。學佛就是教我們怎麼面對這五欲,將這五種欲變成是修行的工具,而不是障礙我們修行。搞清楚之後,學佛的問題就沒有了。

受五欲樂,他就接受。例如維摩詰居士在《維摩經》中講,他有妻子、妃子、歌伎、好的車子、豪宅、財富,什麼都有,但他是大菩薩。維摩詰居士示病,釋迦牟尼佛還派遣菩薩去問候,順便請示佛法,就是根據這裡講的五欲樂。因為在家眾和出家眾都有五欲,但我們不是將這種樂用來享受,而是用來修行。譬如說我們一直持咒唸很多,唸完之後覺得好像輕鬆一點、煩惱少很多,這是不是欲的樂?假如沒有欲的樂,你持完咒應該像木頭一樣如如不動,為什麼你們拜完佛,雖然覺得很累,但起來時覺得輕鬆?就是你們講的法喜充滿,這就是五欲。這五欲不是去享受它,而是受用,因為你在持咒,你的惡業停下來,善業在成長。善業所引起的受用,你不是刻意去追求,不是說唸一千遍會怎樣,而是很自然有。

從這幾句就看得出來灌頂大王不是一般的菩薩,一定是證果的。

經典:「彼不動菩薩往昔行菩薩行時。生生之處常修梵行供養諸佛。」

不動如來以前是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所生的地方一定常修梵行供養諸佛。你們看供養有多重要,他身為菩薩也一直不斷的供養,我們任何法本前面很多都是先供養。

經典:「隨所說法示教利喜。皆與波羅蜜相應。」

隨所說法是隨一切緣一切所(地方)說法,示教利喜是示現一切佛所教的利益眾生而起喜樂,這就是五欲。這些經典都是唐朝以前翻譯的,以前的人用的字都很少,不像現在長篇大論。這幾句話裡面已經內含很多事情,如果沒有修到就不知道在說什麼。

這句話是講他在行菩薩道說法一定都是和空性智慧相應,不是靠聽誰說的,也不是自己想出來的。他一定修六波羅蜜,證到空性之後而跟所有一切六波羅蜜任何波羅蜜相應。他用的絕對跟六波羅蜜相應,不相應的話他不是菩薩。所以你們沒有修六波羅蜜就不是修菩薩道。何謂相應?舉手投足、開口講話都是六波羅蜜,不是為自己。昨天有一位弟子捧著供養來求頗瓦法,我將供養退回去。對我有什麼好處?照理應該先收了,以後修不到頗瓦法,不關我的事。為什麼退回去?供養求法應該給,為什麼不給?你們就是聽不懂故事!看潘姓弟子的母親求到頗瓦法,就想來求。假如我不知道弟子的心是怎樣的,搞都給你們搞死。你們那種假恭敬我很清楚。

潘姓弟子的母親因為身體不好也沒每天唸咒、頂禮,但她只有一個字「信」,完全相信仁波切說的,仁波切講什麼都對。你們有做到嗎?沒做到,尤其是昨天來求頗瓦法弟子的媽沒做到,沒做到怎麼能夠得到頗瓦法呢?以為一百萬就可以買到頗瓦法嗎?謝姓弟子的母親就得不到頗瓦法。他也很精,在很久以前帶他母親來見我,叫他母親跟我頂禮,還幫他的母親求頗瓦法。我說「好啊!但是你求阿奇護法。」沒人聽懂我講話,我說好不代表我答應你。就算我答應你,不一定有緣修頗瓦法。你會說那你講話不算話,還算是個修行人嗎?別的事情可以確定,但是頗瓦法不能隨便答應。好像潘姓弟子的媽,我很肯定會幫她修。(謝姓弟子也表示 仁波切當時要他求阿奇護法,沒有說一定幫他母親修頗瓦法。)

因為我已經看到謝姓弟子的未來,我蓋佛寺時,他皈依這麼多年捐款居然還慢慢來。他不是不相信我,他很相信我,但是他認為錢少不好意思,回家跟他老婆講怕被老婆罵,所以等他有錢再拿來供養。我有說供養佛寺要多少錢嗎?沒有。所以他這種個性讓他媽媽不可能得到頗瓦法。大家以為得不到頗瓦法需要做很困難的事嗎?不用,一個心念。上師做的事不馬上做還要等。因果是他做的,不是我做的。為什麼叫他求阿奇護法?阿奇護法的法本說什麼呢?你們每天唸都不知道阿奇護法幫你們什麼。「若有人記得您,您將授與所求之悉地(成就)。阿奇秋季多瑪及您的眷屬,我祈求於您,請助我成就。」什麼悉地?解脫生死。謝姓弟子沒求這個。你們每天唸這個法本,以為有唸有保佑,不知道阿奇護法幫你們做什麼。你們不尊重法本,每天像背書一樣唸完,認為阿奇護法知道「我唸完了。」

阿奇護法有什麼誓言呢?以前有講過。她幫助一切直貢噶舉的弟子修行。修行一定要聽上師的。我很客觀也很民主的跟大家講,你們每天從起床到睡覺這麼長的時間,我有干涉過你們私人生活嗎?有沒有吩咐你們起床第一件事情要刷牙呢?有沒有吩咐你們吃飯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我?賺到錢一定要記得我那一份呢?你和女朋友拍拖的時候要告訴我嗎?沒有啊!我沒有管你們這個,為什麼叫你聽話?因為這邊講,阿奇護法幫助直貢噶舉的弟子,我講的佛法你不聽,憑什麼是直貢噶舉的弟子?所以你求什麼都求不到。你們都一直認為護法在幫你打架,幫你擋那些不好的事情,幫你快點成功。他的誓言就是護持直貢噶舉教派和直貢噶舉的所有弟子和修行人。問問自己有沒有這種資格?沒有的話,憑什麼呢?你會講「仁波切,您為什麼不跟我講清楚一點,我媽不會得呢?如果要得頗瓦法,要做什麼呢?」但是你每天修護法,裡面有寫有講。為什麼不容易給頗瓦法呢?你應該要慈悲啊!如果沒有福報,絕對得不到頗瓦法。何謂福報?二件事:布施和對諸佛菩薩恭敬。哪有這麼便宜,一斷氣馬上幫你送到阿彌陀佛那邊去,根據什麼理由呢?因為你是我的弟子就一定求得到嗎?不一定。很多人對頗瓦法有很多誤解,以為求就有。除非這個人前世我欠他一個緣,我就會幫他。

頗瓦法是怎麼來的呢?現在再說一遍,蓮師在西藏時,國王身邊一位很重要的大臣家中發生大火,除了大臣之外所有眷屬都被燒死,大臣非常悲慟。國王因為大臣替他做了很多事,看他如此傷心,就求蓮師幫大臣。蓮師運用神通到西方阿彌陀佛淨土,祈求阿彌陀佛教一個方法來幫助這些死去的眷屬,所以阿彌陀佛教蓮師頗瓦法,蓮師再傳給這位大臣要他自己修法幫助亡者,聽清楚,是教大臣自己修,不是蓮師幫他修。從這裡看得出來,大臣已經滿了所有法門,才有資格接受頗瓦法。而且蓮師親口吩咐以後這個法不得廣傳,所以大臣死了後,頗瓦法被藏在山洞中,過了一兩百年才由伏藏師找出,再重新傳出。

不要以為 法王整天都在傳頗瓦法,一大堆人讓 法王傳。其實 法王沒有傳,只是讓所有眾生跟這個法結緣。我是修頗瓦法的,大家很清楚,我不需要到屍體旁邊,都可以在頭頂打個洞,我遠在2000公里之外一樣可以做到,絶對修到有成就了。要學頗瓦法一定要顯教十年基礎,不共四加行圓滿,觀世音菩薩心咒六字大明咒閉關唸滿100萬遍、金剛薩埵百字明閉關唸10萬遍,大手印禪定修到離戲瑜伽,才有資格學頗瓦法。

頗瓦法法本分為兩種,一種自修、一種幫人家修。自修就是很多人聽過的開頂(梵穴會凹下去),以前傳統會從梵穴插一根吉祥草,插得進去證明開頂。但開頂之後有可能會再封回去,不代表一直會凹進去,除非他一直修這個法。

從這個故事看得很清楚,沒有福報的人得不到頗瓦法。因為這個大臣幫國王做了很多事,等於他一直供養國王,而國王一直不斷供養蓮師,頗瓦法才能出現。你們以為就算自己母親不信仁波切、沒皈依,我來求就一定要給,法本沒有這樣寫過。傳給你們阿奇護法就是希望你們祈求阿奇,因為你自己要先修啊!自己很認真修啊,要聽話,那求就得願了。但你們也不聽話,還是自把自為。潘姓弟子的母親走之前沒唸啊,因為身體不好不能唸,但她往生之前還吩咐她女兒先幫她供養仁波切,不要等她死了才供養,你們都是死了才來,從這看出你們沒有供養心。

為什麼我們希望得頗瓦法,因為連死亡的痛苦都沒有,斷氣時若仁波切知道了,最多五分鐘就馬上送亡者到淨土。否則最快都要經過一兩個禮拜,放在冰庫等我修施身法,表示亡者這一生很多善業、惡業沒有解決,才要受這種苦。很多人祈求仁波切先幫亡者保護神識,其實你是我的弟子,只要你對著我的法照祈求就會相應,連電話都不用打。原因何在?因為我每一天所修的都是祈求我所有的皈依弟子,在這一生都能夠解脫生死、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我的願。

你們若不想去淨土,怎麼會相應呢?你們覺得自己還可以活很久,還沒輪到自己死,所以你沒發願,自然你跟我的願不相應,不相應,仁波切就幫不到你。聽清楚是皈依弟子才有份,沒有皈依的跟我沒緣。

為什麼要發這種願,釋迦牟尼佛講得很清楚:想不再輪迴,一定要到阿彌陀佛淨土。連不動如來,因為當時沒修淨土宗,還要一直轉世修菩薩道。只要到阿彌陀佛那邊,不用轉世一直修到成佛為止,這麼好的事你們都不要!不要以為來法會就保佑你不好的事都不發生,只要你下定決心要到阿彌陀佛那邊,不好的事就會慢慢不見,因為你是未來菩薩、未來佛。不要為了世間目前一點小事一直求,求到連去阿彌陀佛的緣都沒了。

很複雜嗎?一點都不複雜,複雜在你們的貪念、聽不進去,以為自己無敵鐵金剛,輪不到你死,不信無常,無常就是隨時會變。因為你不相信無常,當你最好的時候,沒有想到自己會有倒楣的時候;當你倒楣的時候,你也不會想到有一天你會變好。只要你相信無常,就會知道隨時會變異的,就能夠用心學佛。

為什麼要皈依?不是諸佛菩薩需要弟子,也不是我需要弟子,我弟子已經夠了,不想再多了。但是你一天不皈依,你跟佛菩薩沒緣,不要以為你參加法會就跟佛菩薩有緣,你只是結一個善緣,不是結一個師徒的緣。很多人喜歡「聽就好了」,聽不代表你做得到。

所以從佛經可以看出很多事情,究竟自己有沒有努力去做。就好像下面一句就講了:「少與聲聞地相應。」意思是他是修菩薩道,就算他能夠聽聞到修聲聞、緣覺的,但他不會相應。就好像我知道有《阿含經》、《雜阿含經》,我也知道有四聖諦法、十二因緣法,但我就沒有修,因為沒相應。很多出家人都看過《阿含經》、《雜阿含經》,這也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那為什麼我沒看到呢?可能我生生世世發願修菩薩道,所以跟這個不相應,所以我一學佛修六波羅蜜,就相應了。那你是不動佛嗎?不是,我是不動佛的眷屬,所以很自然就走這條路了。

現在勸你們不是為了我,而是將我的修行經驗跟你們講,而且是佛經裡面相應的、講得出來的。這兩句話是佛經裡面白紙黑字寫的,不是我自己編出來的。我這套佛經是2002年請到的,想改都沒辦法改,現在這個版本沒有了。那時候請整套《大藏經》約十幾萬元,也不便宜,當時十幾萬也是蠻大一筆錢,一個在家眾怎麼捨得?我請的時候也不知道我有一天會用到這套經來利益眾生。當時人家只跟我講:「您信佛,請一套《大藏經》。」誰想到今天我會拿出這套經來幫助你們呢?

所以這兩句話已經講得很清楚,我們是修菩薩道的,既然要修菩薩道就要跟波羅蜜相應。什麼是跟波羅蜜相應?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問問自己有沒有做?如果沒做就是沒修菩薩道,不要說相應,問自己有沒有做?

經典:「能令諸菩薩趣入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迦牟尼佛不厭其煩一直重複提,都是他幫助所有菩薩進入、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他的心就安住在那裡,而不安住在小乘,也不安住在世俗上面之事。

經典:「由此發心於無上菩提故。獲此廣大功德利益。又以法施善根迴向菩提。」

所以我們怎麼得大的利益,就是從發心開始。發心不是說:發心吃素、發心拜多少佛、發心拜經一字一拜,這些都不是發心。真正發心是發菩提心,發無上菩提心就是勝義菩提心。勝義菩提心發出來的人隨便唸一句咒語的功德,比凡夫所唸一句咒語功德大一億倍。

我持咒能利益眾生,就是發心。怎麼發這個心呢?簡單扼要講:就是「聽話」。聽話不是我管你私人的事,在座的人皈依那麼久,除了幫我做事的人外,其他人有沒有接過我打電話給你,跟你聊天?(與會者都說沒有)所以這邊講「聽話」不是聽仁波切講的話,而是聽佛所講的話、佛教我們的話。我從佛教我的話、上師所教我的話、我的修行經驗告訴你們就是這樣子做,那你們不聽有什麼用呢?等於教授教學生寫論文一定要這樣寫,偏偏這個學生不聽亂寫,寫得莫名其妙、寫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以為這樣人家會刊登。錯了,任何論文都有根有據,更何況佛法呢?

所以仁波切強調「要聽話,不要頂嘴。」你不要養成頂嘴的習慣。好像最近有一個弟子頂嘴,我就叫他不要學了。頂嘴很簡單,他們這家人真夠複雜,因為這個弟子的母親背心被退了(退皈依),他外婆本來也有皈依,但學佛學到一半因為要回兒子家住,兒子家要吃肉,為了不讓兒子麻煩就跟著吃肉,然後就將背心退回來。現在這個弟子的母親為了生病的外婆來求,我看他們可憐,不幫他們也不是,就叫被退背心的弟子每天幫她媽媽拜300下大禮拜,媽媽的病會好一點。她就拜了,媽媽的病也好了。後來,我就罵她的兩個皈依子女,為什麼他們的母親拜,而他們不幫忙外婆拜呢?女兒沒講話,兒子就說自己有拜。我問他有沒有來求我,如果沒有的話,關我跟佛菩薩什麼事?

你們都會這樣頂嘴,說自己有做,問題是你們都很清楚,來道場做大禮拜,要我點頭你們才能來。為什麼?是仁波切威權讓你們沒自由嗎?你們說,護法聽我的還是聽你們的?佛菩薩跟我相應還是跟你們相應?我若點頭,佛菩薩就會知道仁波切點頭表示這個人還可以,這個人我們加持他。不是我故意做到權威非我點頭才可做,而是因為我們跟一般的佛寺不一樣。我不需要容納一大堆大眾來拜佛,當然那樣也是好,因為他們幫助眾生與佛菩薩結緣。

以後佛寺建好,我現在已經想清楚了,剛開始那些有護持的人才能去,沒護持的慢慢等著吧!有護持的每天只容許100人進去看,因為那邊是閉關修行的地方,不是旅遊勝地,若不是修行的跑來幹嘛?我已經想好了,我跟別人的做法不一樣,因為我都是看佛經,佛經沒有說佛寺可以成為旅遊勝地,這是後人搞出來的。

你們若去過大陸那些宋朝以前留下來的老佛寺,大雄寶殿比我們道場還要小,最多幾十個人進去而已,為什麼?因為以前古代每個出家人都在自己關房修行,現在日本還有些古佛寺也是如此,裡面一間一間禪房,大雄寶殿只是早晚課,負責的人進去唸一唸而已,哪有像臺灣這樣子?今天仁波切管你們,絕對不是管你們私人的事情,但只要你進入皈依的門內,就在我的願力大海裡面,若你所做的與我的願違背,到時得不到加持,你就會罵仁波切,說仁波切不靈、不幫你,但那是因為你違背我的願力。

為什麼《求生極樂淨土祈請文》以前讓你們唸,現在則由我來唸?因為你們唸得有氣無力,有唸卻有口無心,沒有一個真的發願想去,每個都覺得還輪不到自己,或是覺得沒關係,到時候死了,仁波切修法幫你們超度。再講一次,仁波切會死的,若我死了,誰幫你們超度呢?就是我的願力。為什麼教你們生前不要頂嘴?如果我還在,你們就喜歡頂嘴,到你死的時候,我來了跟你說:「走了吧!」你就會說:「我還沒,還不能走啊!」

所以,生前喜歡頂我嘴,到你死了就絕對還是會頂嘴。譬如說我帶你到淨土那邊,你沒有資格到上品上生,而是到下品下生,但比沒生好。到時你們還會頂嘴認為仁波切大小眼給你下品下生,沒有上品上生。所有我們下一世的習慣及往生時那種業力,都是目前做出來的,不要大意啊!

有人會想這樣過日子是否很辛苦?沒有啊,大家想想:我沒有管你們私人生活,你跟誰拍拖我也不問,你拍拖吵架我也不問,好像以前謝姓弟子明明有錢卻故意穿件領子破掉的襯衫,我也不問;他騎臺腳踏車鍊子都快斷掉,我也不問。為什麼不問?因為他太寵愛老婆了,明明是個大醫生,出來跟個乞丐一樣,以為自己這樣很清高,但仁波切都沒有穿件領子破掉的襯衫出來,為什麼你要這樣做呢?這就是固執。

他認為自己沒辦法說動老婆,老婆就是這樣管他,那就是他上當了,剛開始不看清楚,但是他老婆真的愛他,愛到什麼程度?絕對不放過他。

經典:「又以法施善根迴向菩提。」

釋迦牟尼佛講法常講迴向,這邊特別講法施,最大的迴向是法施。很多人會問,用錢供養再迴向好不好?當然好,但最厲害就是法施,因為功德是倍數上去。法施不是唸個咒語給他就是,而是自己要發菩提心,得了這麼大的功德利益之後,用佛法去幫助眾生,再用善根迴向給菩提。

(仁波切問出家弟子這樣講是否會很複雜,出家弟子回答不複雜。)

因此,修行是有層次的,不是如你們想像可以直接迴向,一定要發菩提心跟波羅蜜相應之後,才能得到很大的功德。得到功德利益,不是你會變得多好多好,而是有了功德利益,才能去幫助眾生,我之所以需要閉關,就是因為需要功德利益去利益眾生。為什麼我要每天不斷修呢?因為我需要功德利益去幫助眾生,幫助眾生之後,我種了很大的善根,也幫助眾生種了很大的善根,但最後善根不是屬於我的,我將善根迴向給菩提,迴向給佛果,中間有個相連的東西就是菩提,沒有菩提不能成佛,所以一定要有菩提。

正如《寶積經》有教,所有功德迴向給阿彌陀佛淨土,不管你修哪個法門,將功德迴向給淨土,發願往生定能往生,不管你修禪或是別的法門,只要你將功德迴向過去就一定往生,等於是先買張門票,到時候就去了。經典這邊所講是菩薩成長的過程,一定修菩薩道而不修小乘,再者其所做的事一定是根據六波羅蜜去做,而不是以七情六欲或喜愛去做,因此他以波羅蜜相應之後,自然能夠進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進去之後再發心無上菩提,得廣大功德利益。

他這個廣大功德利益不是給自己用,而是以佛法布施給一切有緣眾生,布施之後的善根也不是留著自己用,而是迴向給菩提。為什麼迴向給菩提?因為很多眾生不斷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需要菩提心的根存在。過去、現在、未來所有佛菩薩發菩提心的根存在之外,我們也要加進去,加進去之後菩提越來越大,才能影響一切六道有情眾生跟著我們修行學佛,這才是所謂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非區區度幾個眾生。

所以佛法很偉大,絕對不是為自己所求所望得到什麼,就好像我昨天退回供養,想想我真的是蠢,應該先收再說。但是她沒有到有資格接受頗瓦法的條件,我若收了:第一,我自己起貪念;第二,對亡者沒幫助;第三,讓她感覺到給錢就什麼都有。若給錢就什麼都有,我今天就發財了,這棟大樓都可以買下來。若一位修行人對自己的五欲這種樂,不是作為修行,而是作為享受,那就會很危險,會引自己走錯路,也不能幫助到眾生。

經典:「發如是願。願我成佛於彼剎中。一切菩薩以佛威力。聞我說法。受持讀誦。及能歷事諸佛如來。從一佛剎至一佛剎。乃至未證無上菩提。常不遠離諸佛世尊。」

後面再講菩薩發的願力是這個,當我成佛的時候,一切菩薩以佛的威神力聞我說法、受持讀誦。我們看《地藏經》就很清楚,地藏菩薩說自己今天能夠幫助這麼多眾生,是承蒙佛的威神力加被,所以你們若是認為自己就能修得出來,以我以前年輕的個性就是打你兩巴掌。連地藏菩薩都要承蒙佛的威神力才能去度眾生,你們是什麼貨色,一個凡夫俗子可以修出來?你若可以往生阿彌陀佛那邊就是已經修出來了,還度眾?自己肚子裡的蟲都度不了,還度誰啊?

我們要清楚,如地藏菩薩說是蒙佛的威神力,這邊也講一切菩薩以佛威力聞我說法受持讀誦。菩薩想聽想講佛法,都需要佛的威神力加被。等於我每次開經說法之前,我都要祈求佛加被我,因為我還是有凡夫身體,一個不小心可能會講錯一個字。以前有一位出家人講錯一個字,就五百世狐狸身,我不想成為狐狸,因為狐狸的味道我受不了,所以每次都要求佛的威神力加被我,才敢開經說法。

不是我厲害,我絕對不厲害,是佛厲害。所以這邊就認證了,菩薩要聽佛說法,要佛的威神力加被,才能聽到佛說法。就好像我那些可愛的弟子,我帶弟子去舍衛城時有去菩提樹那邊,我告訴弟子說把照片放到官網,讓他們把文字寫一下,結果寫了20次都退回去,我也不講為什麼退回去。為什麼不講?因為寫的弟子當我是凡夫來看我,寫出來的文字完全與佛法無關,再者是他們不尊重我。

那天有跟著去菩提樹的人,應該有感覺到有件事很奇怪,仁波切很自然就帶你們進去,我沒有找,而是直直衝進去,那邊有人守門口,而他開門讓我進去,我有沒有給他錢?(有去的弟子都大聲說:沒有!)我們進去之後,別人就不能進來,因為守門的人幫我們擋。但這兩個笨蛋寫了20遍,都寫不出來我為什麼有這麼殊勝的因緣,他們一直寫一大堆廢話給我看,寫一次我就退一次,到現在他們都還不曉得自己錯在哪裡。

為什麼他們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呢?我也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沒有修到我這個程度。(仁波切問撰寫的二位弟子是否有去過?弟子表示有去。)他們去過卻不知道當天的狀況?多少人供養過 法王?有幾個進去過?真是胡說八道!我不敢說自己懂佛法,但至少我恭讀過很多佛經。撰寫的弟子還是中文系教授,很厲害,但越厲害的人我越整,因為他認為自己中文很厲害,完全當 仁波切不存在。不罵了,再罵大家就生氣了。

「聞我說法。受持讀誦。及能歷事諸佛如來。從一佛剎至一佛剎。乃至未證無上菩提。常不遠離諸佛世尊。」這一段很重要,意思是我們行菩薩道、修菩薩道的一定要得到佛的加被,佛的威神力幫助我們,當我們沒有證到佛果之前,諸佛都在幫助我們,尤其在佛經曾經講過,只要有一個凡夫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諸佛來護持。(仁波切點名出家30年的弟子,問他是否如此?出家弟子回答:是,有看過「一佛出世,千佛護持。」)

聽到了?你們若聽仁波切的話肯學佛,還需要求嗎?千佛都會跑來護持你們,因為你是未來佛,稀有難得!地球七十億人口,現在有幾個來學佛?臺灣有二千多萬人口,幾個肯學佛?臺灣二千多萬人口,有幾個仁波切敢這樣一直罵、不收錢?沒幾個。你若肯修,千佛才來護持你,諸佛聽到有一個眾生肯這樣修,跑得比誰都快,所以你們世間那種小小的case不重要啊!很多人都希望,「求的時候幫我的事情解決掉才算是靈,靈的話才相信佛菩薩。」那你不要求我!

我從1995年出來說法利益眾生到現在,已經27年,有些我會馬上幫助解決,有些要等很久,有些甚至不幫助,不是仁波切有大小眼,大家清楚仁波切沒功德主,不會因為你有錢、對你好一點;沒錢、就不理你。好像那個沒錢的香港弟子,我到現在還照顧著她,一天要花4500到5000元,她從來沒供養過我,我養了她二十年。

這是告訴你們,仁波切幫助眾生,並不是看他是誰,有沒有權勢或錢,重點是有沒有緣。緣是誰給的?我跟佛菩薩都沒有給緣,我們只不過創造一個機緣出來,你要不要接受這個緣是你們決定,絕對不是我,也不是佛菩薩。正如阿彌陀佛有一手伸出來,你的手也要伸出來啊!若是打死不肯伸,認為要拐你去哪裡,那就沒辦法了。所以,這二十幾年我真的看太多事情了,人離不開貪嗔痴慢疑這五個字,就是這五個字讓我們這一生痛苦萬分,做錯事還不認為自己有貪嗔痴,還認為別人在害你。經典這幾句話,除了佛加被,他還沒證到無上菩提成佛之前,絕不遠離諸佛世尊。

經典:「譬如於我。唯除至兜率天宮補處之位。何以故。諸菩薩摩訶薩。法爾如是。若從兜率天眾降神母胎。右脇生時大地震動。」

釋迦牟尼佛講佛經很好玩,東一個西一個,如果不知道他的故事,突然間講這一段,就會不知道他說什麼。因為前面有講,不會離開一切諸佛世尊。譬如於我,好像我(釋迦牟尼佛),除了我去兜率天宮補處之位以外,因為釋迦牟尼佛知道後世人很多愛頂嘴,很多喜歡在雞蛋裡挑骨頭,有人會說你前面說不會離開佛,但你有離開到兜率天,兜率天是彌勒菩薩,所以不就是離開佛了嗎?

釋迦牟尼佛有智慧,他說你不要先講,我先告訴你,免得你們作口業,因為我去兜率天補處之位,補未來佛之位。兜率天跟阿彌陀佛淨土不一樣,阿彌陀佛淨土在家出家四眾都可以去,但兜率天一定要出家眾才能去。所以有很多修行人出家,因為他們想去兜率天。兜率天的好處在於,到了兜率天之後,絕對以後跟著彌勒菩薩下凡到世間全部證果成佛,佛經有講九十六億七千萬人。

所以,釋迦牟尼佛先講自己為什麼要到兜率天,是因為要補未來佛的位子,何以故?因為所有大菩薩的方法就是如此。若從兜率天眾降神母胎,右脇生時大地震動,因為只有從兜率天生到地球人類中,才不會經過產道出來,只有兜率天,其他天都不行,這邊講得很清楚。

有人認為,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故事是神話,有沒有根據?為什麼佛是從母親右邊脇下生出來?很多人以前看了認為佛是故意講,今天講不動佛,又再講出來。

經典:「舍利弗。最後身菩薩摩訶薩。有如是瑞相。」

佛生的時候大地震動,他在證佛果前最後一生是菩薩,好像密宗說轉世十六世,第十七世必定成佛,所以他第十六世就是最後身菩薩,下一世就是佛果。這邊釋迦牟尼佛的意思是說,自己到兜率天是要補未來佛的位子,從兜率天眾降神母胎,從神識到母親的胎中,生出來不是從產道,而是從右脇生出,生出時大地震動。「舍利弗。最後身菩薩摩訶薩。有如是瑞相」意思是他就是佛了。

釋迦牟尼佛這一生成佛,有些人就調皮說「釋迦牟尼佛沒上師,你不是說一定要上師嗎?」這邊釋迦牟尼佛就有解釋,他說他到彌勒菩薩那邊是最後一生做菩薩,一下來就是佛。所以他在兜率天時,彌勒菩薩就是他的上師,因此不是沒有上師。因為他修到下一世就是佛了,所以到地球時就沒有上師,並不是他沒有上師,不要再抬槓。佛太厲害了,幫我解釋得太清楚了。

經典:「舍利弗。譬如比丘具諸神足。入宮殿內猶處虛空。住諸威儀皆無障礙。彼後身菩薩亦復如是。」

若有出家眾具備神足,也就是五神通之一的神足通。什麼是神足通呢?講起來好像是神話故事,簡單點講,譬如我人在印度,屍體在臺灣的冰庫中,我一樣幫他修到頗瓦法,這就是神足通。兩千多公里,怎麼能幫他修到頗瓦法呢?你們一定會講,那是佛菩薩幫你修,並不是。我絕對需要我的能量出現到一個地方,才能幫他修,是佛的威神力幫我的神識過去,這就是神足通。

「入宮殿內猶處虛空。住諸威儀皆無障礙。彼後身菩薩亦復如是。」就是修到神足通的比丘修到這樣子,宮殿除了我們本身看到世間的宮殿,母親的子宮也是宮殿,因為在我們投胎時會看到很漂亮的宮殿而想進去。因此佛經一直提宮殿,阿彌陀佛超度法會時也形容宮殿如何,因為怕你認錯宮殿。我們神識投胎看到宮殿的時候,就是我們在人世看到世間的宮殿,譬如紅牆綠瓦很漂亮等等,但是佛的宮殿是完全不一樣。

前面我曾說過,修到某一個程度可以選胎門,因為我們認識這個宮殿,知道什麼宮殿才能進去。若我看到不是我生前修行的宮殿,我就不進去了。你們則不然,是受業力牽引去的,認為很漂亮進去可以做公主、王子,結果一進去就受胎,這個胎可能是動物或阿修羅,不知道是哪一種。

聽佛法除了聽之外,最重要是接受、聽進去,不是保佑。如果我沒有學過密法,這個宮殿就解釋不出來。(仁波切點名一位出家三十幾年的弟子,問他宮殿搞不搞得清楚?出家弟子回答沒搞清楚。仁波切問為什麼?出家弟子回答因為沒有修密法。)

這一段一直講宮殿,以你們的觀念就是皇帝的宮殿,進去之後就是王子、公主,其實這講的是選胎門。假如我們有學密法,甚至上師有介紹過宮殿是什麼樣子,你就算不記得,只要你對上師是百分之一百投降、相信,到時候看到宮殿,你會想:上師有沒有在裡面?當你一瞄發現沒有就會跑走。若你不相信上師,覺得不管上師在不在,老子最重要,有宮殿就進去再說,那你就會投胎去了。

聽清楚了,你們這些出家人,尤其你們有出家過,很容易看到漂亮宮殿,一個不小心就進入寵物媽的宮殿。不要以為出家人不會墮入畜生道,很容易的,那個五百世狐狸身就是出家人,講錯一個字就做狐狸臭了五百世。所以,這邊講宮殿就是投胎的意思,經典中有講,如果他具備神足通,他入宮殿內猶處虛空。我們一般凡夫進入胎中就出不來,但是他可以,就好像在虛空中,譬如我們上太空,沒機器而人能飛上去,自由自在,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他的意思是說,若你修到比丘具一切神足,就算進入不是你選的胎中,但是猶處虛空還是能跑出來,沒障礙。釋迦牟尼佛真的厲害,這邊才講密法,以前你們唸都不曉得他說什麼。(出家多年的弟子回答:是。仁波切問他有沒有唸過不動如來這一部,出家弟子回答沒有。)

出家弟子都沒唸過不動如來這一部,臺灣不流行修不動如來,因為不動如來就是修密法,所以裡面講很多都是密法。你們一定會講,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不講白一點,要講這麼多譬喻呢?沒辦法,若是沒有密法根器的人講了也沒用,聽也沒用,是碰到你這個上師有修密法,我知道這種事,所以今天稍微跟大家解釋。

解釋之後,你們聽也好不聽也好,都是你們的事。彼後身菩薩亦復如是,他意思是說最後一身的菩薩也是,去任何宮殿猶處虛空,住諸威儀皆無障礙,後身菩薩也是一樣做得到。

經典:「雖在母胎而住虛空。一切胎垢不淨不能污染。」

我講佛法講得太快,現在這句話出來了。我前面已經講了,就算他進母胎中也像在虛空一樣,可以跑來跑去。我還沒看到這一句,就已經講出來,有神通。因為我知道這種事,因為我看到了。所以如果沒有修行過的,若跟你們講這一段,就覺得好像神話故事。因為釋迦牟尼佛講得很清楚,神識有三個地方不能穿過,一個就是母親的子宮,一個是釋迦牟尼佛的金剛座,一個是十字金剛杵,絕對穿不過去的。

這邊說,當你修到這個程度,就算你跑錯宮殿,一看沒緣,就又出來,沒有障礙。覺得這個胎不是自己要的,就出來;就算出不來,在歷史有記載過,有一世的法王跑錯了,成了女身出來。轉世通常都生在比較有錢的家中,在出生滿月後,保母背著她進去,因為西藏的門比較矮,一定要彎腰才能進去,保母忘了背後背著孩子,結果孩子一撞就死了,就再轉世去了,所以也有機會選錯胎。

以前我去直貢梯寺,到一個過去世法王閉關的地方,門很矮,我頭連撞兩次就突然間自己開悟了,第一個是人長得高沒用,接下來才是重點:「人要懂得低頭。」你們都不肯低頭,是在驕傲什麼?那次敲我兩次,很奇怪,我這個人很小心,第一次撞到是我活該,因為我不認識西藏這個地方,結果撞完第一次,回去時再撞一下,不敢說開悟,但至少知道人要低頭。你們都不肯低頭,怎麼可能拜佛菩薩及上師呢?自己這麼威風、了不起嗎?仁波切修行很苦的,不像你們,一直有位仁波切勸你們,我是撞頭撞出來的,我沒有撞死是你們活該倒楣,因為我來罵人了,若我死了就沒事。

那個柱子很硬,有去過西藏的人都知道,那個門真的很矮,只有身高150公分的人可以直接進去,超過150公分絕對撞到,所以他們西藏人都習慣哈腰進去,這個風俗很奇特,可能因為西藏風大,門做矮一點讓風吹不進去;再者,人若矮身進去,想搶東西也不方便,西藏有很多習俗是蠻奇特的。

« 上一篇 返回法會開示 下一篇 »

更新日期:2022 年 2 月 19 日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