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19年5月19日
弟子與信眾們在臺北寶吉祥佛法中心,恭敬聆聽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於2016年3月13日開解《寶積經》卷第二十八〈大乘十法會第九〉的法帶精要。
今天繼續開解《寶積經》,上週是講禪定,講到修六波羅蜜的禪定對心的把握。上次所開解的禪定的心態對於一般修禪的信眾來說是沒有聽過的。並不是你們之前學錯了,而是學禪定的發心不對。因為大部分人學禪是有所求,以為打個禪七就是學禪定。這跟釋迦牟尼佛所開示的學菩薩道的六波羅蜜的禪的意境完全不同。《寶積經》是祖師 吉天頌恭所有著作和論的根據,岡波巴大師的一切著作則是根據《華嚴經》的理論而來。有些人會說藏傳佛教沒有讀經,是錯的;有人會說藏傳密法只有修法持咒,也是錯的。其實學習密法要以顯教為基礎,顯教的基礎並不是指能講一些佛法、現上師的相,就具足一切顯教的基礎。顯是指明顯,是上師透過語言開示,將我們顛倒的心暫時停住,甚至不再顛倒,所以《心經》講的遠離顛倒夢想,是在講所有修菩薩道的人的心。
很多人將很多事視為理所當然,用你自以為是習慣的方法來做事情,所以忽視世間種種真實的現象。修行不是要增加什麼,也不是唸一百萬遍、兩百萬遍,多唸功力增加,打了禪七出來心比較定,也不是唸很多福報會變多。修行過程中唸經、拜懺、持咒、觀想等等只是學佛的助緣,幫助你有一天能開悟的緣。假如你認為自己唸得好、拜得好,把佛法當成一門學問去研習,研習佛法的歷史叫做學佛的話,用這種方式學佛會產生執著的心。我們需要知道佛法的歷史嗎?需要,但佛法的歷史並不是修行的法門。我們需要知道佛法的意義嗎?需要,但是知道意義也不代表你能修得出來。古代很多大德都一直示現,學問不是佛法。學問只是人類某個地方、時代、某個種族的經驗法則所累積起來的,既然是人類的經驗法則就不是佛法。佛教的佛法不是要將我們的生活方式拋棄,而是透過佛法能將凡夫俗子轉成一位學佛修行的人。很多人都宣稱自己是修行的人,我則常常問他們在修什麼?都是回答唸了什麼、讀了什麼、拜了什麼。但這不是修行,修行是修改一切會讓我們輪迴的行為。
我最近在整頓道場的工作人員,一點小事就被掀出來罵。一點小事你們覺得沒有什麼,但一直累積,養成習慣就會變成大事。所有的因果,無論善或惡,都是一點一點累積出來的,這些工作人員就是不信因果。
能幫眾生服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2007年我在尼泊爾4500公尺高的拉其雪山閉關,3個月閉關結束後,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指示一位佛寺的管家帶著我到附近的佛寺看直貢噶舉派的聖物。其中有一顆犛牛的臼齒,是舍利子,上面自然顯現一尊觀音菩薩聖像。為什麼一頭犛牛會出現這樣的瑞相?是當初祖師 吉天頌恭指示一位弟子帶著其他弟子去拉其雪山閉關,那位弟子是去當關房的老師,關房在海拔5000公尺的地方。這隻犛牛任勞任怨的扛著閉關所需要的物資,每年都走一趟,一直到死。一頭牛也無法唸咒,怎麼會有條件顯現菩薩聖像?每年夏天從西藏到關房路線都一樣,牠從來就不會想,我這樣做到底會怎樣怎樣的,不會想會不會做錯?不會想會不會被罵?就是一直去做。你們連一頭牛都不如!不像你們就是想要得福報、想太多、怕被罵,窮緊張。我的反應非常快,沒有人能跟得上。最近才知道我以前還有一個綽號叫鷹眼,所以你們怎麼可能像我一樣?沒辦法就乖乖的像那隻犛牛那樣,要牠走就走,要牠馱就馱。結果你們比一隻犛牛還不如,一大堆自己的想法,做事希望有功德、有福報,忘記別人的事也無所謂,認為去道歉就好了。道歉只是讓對方當下不生你的氣,種下的惡因已經存在了。所以修菩薩道的人,凡夫畏果,菩薩畏因。你們做一切事情怕犯錯,反而都做錯,一直錯,做了很多錯事,等到果報出現就害怕了,但菩薩知道事情的果報,在因地就不做了。
現在有一種說法,沒辦法依據佛法來做生意。誰說做生意不能用佛法?會這麼說的人、會聽得進去這些話的人,表示不相信因果、不相信佛法,因果怕你們,錢最大,只在乎利益受損,答應的事就不做。你答應任何事,只要合情、合理、合法、不違背倫理道德,在因果法則之下的任何承諾都要去做。雖然有句俗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並不是說你答應人家做壞事也要做到底,如果是不合理的事,那你一開始就不要答應。不要看到可能有利益,就先答應,做一半發現自己利益會受損就推翻承諾,不去做。你這樣做,以後別人也會對你這樣。錢先騙過來,以後再去做善事,沒這回事,善就是善,惡就是惡,沒得抵的。如果可以抵,佛就不用講因果。世間人都不信,以為道歉就可以。我開示很多次,道歉只是讓對方當下不生你的氣,種下的惡因已經存在了。無論你在哪個族群、什麼環境,做人的道德倫理都是需要遵守的。有人因為怕自己做不到佛法的標準,怕皈依後做錯更嚴重,反而不皈依。事實上你皈依後,我看到你做錯,就會馬上指正你,給你因緣去改;你不皈依,就繼續錯到底,底在哪裡?地獄呀!為什麼要皈依?因為上師能夠知道眾生所種下的因。
像是上個禮拜有一名弟子告訴她的聯絡人因為要上班,所以未報名法會,但這個聯絡人卻忘記跟組長報告,所以變成已報名未到。名單呈上來,如果我不留意,指示說沒來的以後就不要來,那不是害了這位弟子嗎?為什麼忘了報告?因為這位弟子在道場不是什麼重要人物,因為她不是理監事也不是組長,所以就忘了報告,這就是欺負人,這有多可惡!
上星期我答應一位出家弟子拿佛像來請求裝藏,要法務組弟子先收起來。結果這禮拜我想起來一問,法務組的弟子沒有請示就讓出家弟子帶回去了。這位法務組弟子想說 仁波切沒有指示怎麼做,只說收起來,怕請示了會被罵,他想說還回去就不關他的事。這樣的做法就是將我的承諾破壞掉。現在坊間流行一種說法:這個仁波切、這個法師很好,就是底下做事的弟子不好,不要去這個道場。你們做得不好,人家會記得你們的名字嗎?不會,人家只會記得這位上師。所以勸你們出家眾不要領眾、度眾,很辛苦。還好我心細記得這件事,不然人家心裡也會有疙瘩。這就是沒有責任心,不知道如何做也不請示。學佛第一個條件就是要學會負責任,要負責你生生世世所做過的一切,裡面有好的、也有壞的。你什麼事都不負責任,那好的責任也沒有。所以為什麼那麼多人學佛,沒幾個能轉動自己的命運?因為不願意負責、做事粗心大意。粗心大意就是因為不修六波羅蜜,就是因為執著自己的看法。
有一天,有位員工在中醫診所的門口撿到二千多元,因為剛好就掉在診所的門口,而且這位員工要上班,所以他交給診所內的胡姓弟子。這位胡姓弟子你們都叫她胡媽,但是我叫她胡麻煩,因為「胡」是沒有,她希望什麼麻煩都不要來煩她。當時胡麻煩要這位員工自己處理,拿到派出所,因為她很忙、要處理的事很多。我知道這件事,立刻要胡麻煩處理,結果查出來是某位弟子掉的錢。胡麻煩認為這只是小事,不肯幫忙,為什麼她身體不好?就是這樣,個性不好。你們都是處理小事的人,你們也管不了國家大事,連自己家庭的事都處理不好!我們要從小事開始,只要是合情合理,就應該給予幫助;即使不合情合理,只要不是壞事,我們就要給予幫助。學佛就難在改自己,改自己是全宇宙最困難的工程,為什麼?沒有人相信自己是混帳、壞蛋,都說自己是好人。
我在日本與臺灣兩頭跑,常常在說日本一億多人口,凶殺案卻比臺灣少。臺灣號稱有這麼多人唸佛拜佛,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凶殺案?這麼多車禍?你們都沒感覺,因為沒有殺到你們家。你們有沒有看新聞,有多少人被殺?有多少車禍死掉的人?流感死了多少人?這塊土地這麼多人學佛,還發生那麼多事情?我們問問自己有沒有改?每個人都為所欲為、放縱自己的心,以後再懺悔。不是懺悔法門不好,懺悔之後是要從零開始,之前修的都不算,因為你已經破了戒。你們都在破戒,每天唸的四無量心就是你們的誓言、你們要做的事,你們都違背承諾。
胡麻煩連一個小忙都不幫,想都不想就拒絕,就證明她習慣不幫別人,只要自己家裡不出事就好,連布施的心都沒有。幫道場做事是你有因緣福報、你的機會,本來是很好的事情,偏偏一直做錯事。我們道場現在快1500人,人數繼續在擴大,如果再增加,我們是沒有空間做錯事。那是不是做什麼事情都緊張兮兮、皮皮挫,怕承擔責任、怕被罵?不是,是要訓練我們的責任心,有責任心的人不會做錯事。
昨天星期六接見信眾時,在旁邊服侍的弟子一開口又犯錯了。我問在旁邊服侍的弟子,某位弟子是誰介紹來的?結果這位侍者開口就說:以前那個惡弟子怎樣怎樣。這麼說是毀謗別人,惡弟子不是你們可以說的,只有自己可以稱自己是惡弟子,但是不可以批評別人。這位侍者以為她這麼說,我會高興,反而又害了我,你們全部都是混帳!所以弘揚正法很辛苦,依據《寶積經》,不要說菩薩道了,就連十善法的標準你們都還沒有做到。為什麼到現在我還沒有放棄你們,不是因為需要你們,而是你們需要佛法。
昨天星期六快退了四百萬的供養金,所以我只有辛苦的賺錢,阿奇護法也幫忙讓我賺點小錢,可以去幫助更多人。每個人都跑來懺悔,你們都是做錯事才來供養,有錢怎麼之前不來供養,做錯事才來,你們是想用錢來抵罪嗎?你們認為平常不需要,有事才拿錢出來。如果要來買罪,你也不是拿出全部的家產。根據什麼理由一點小錢可以贖罪?外道才有贖罪,你當這裡是外道嗎?大家要好自為之,今年才剛開年,就發生了這麼多事?身為學佛人,我們要關心社會上所發生的事情。你們都沒有感覺,以為沒有燒到你們家。你們只要一個人開始行善,就有機會開始影響周邊的人,由影響兩、三個人慢慢擴展到許多人,臺灣才轉得動、全世界才會轉得動。如果周圍的國家發生了戰爭,你也不會好,即使有些人能發戰爭財,這種錢也留不住、留不久的。為什麼眾生的心徬徨恐懼,這個局面很不穩定,看起來很多問題,就是因為大家的貪嗔痴慢疑沒有改、互相算計對方,別人的錢想辦法弄到自己口袋,自己的錢想辦法留著,這樣經濟會好嗎?社會會公平嗎?
講《寶積經》,不是要炫耀我可以將經典講得多好,而是釋迦牟尼佛兩、三千年前是這樣教佛法,現在一樣是這樣教佛法,未來也還是這樣教,不能扭曲佛法。所以不能為名聞利養扭曲佛法,身為弘法人對名聞利養沒有掌握度的,不要去做,很危險。昨天星期六,我接見信眾時就退回了快四百多萬的供養金,有沒有心動?有,心動什麼?心動怎麼把錢退回去。錢重不重要?重要,但沒有重要到違背釋迦牟尼佛所教的佛法,也沒有重要到可以違背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所教的佛法,我不是為錢做事的人。
我開解行菩薩道的六波羅蜜,一定要開始做,絕對能讓你用在你每天的生活裡、在你的生意中,只要照著做,就不會有意外。很多人做生意會犯官司、告人家、被人家告、整天吵架,就是因為沒有依照佛法做生意。佛經並沒有說做生意是罪大惡極,如果不能做生意的話,佛一定會說。出家人當然不能做生意,在佛經說佛稱出家人為乞士,就是放棄所有的一切名聞利養所過的生活方式,當然不能做生意,也不能為了一些事情或有需要而做一點點生意,連賣一個東西也不可以。在家眾則不一樣,可以做生意,因為要度的對象與出家眾度的對象不同。
所以要修菩薩道的六波羅蜜,就代表我們生活方式跟一般人是不一樣的。不能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過生活,而是依據佛的標準,所以《佛子行三十七頌》就是身為佛子的標準,你沒有做,就不是佛弟子,只能稱為信眾。而不是以為有吃素、有拜佛、有唸經就是佛弟子,那只是信眾,因為沒有做到佛弟子應具備的身口意標準。所以一點小錯都跟你翻天,不會讓你們有任何機會不斷的累積惡業,但會給你們很多機會累積善業。所以寶吉祥道場的上師會罵人,不是為罵人而罵人,而是你們的行為會影響你們修行,我當然要阻止你們。有其他人認為我會罵人所以才有這麼多弟子,也用這一招,結果一罵,弟子跑光光。我罵人不是針對你們私人的生活,而是消除你們學佛路上的障礙。
上週開解過修六波羅蜜禪定的心態,不依止這個、也不依止那個。當學禪想要依止任何心態,任何事情,就不是六波羅蜜的禪,而是外道禪。我四十幾歲第一次閉關完畢,曾請示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需不需要恭讀《中觀論》?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說,你不需要,只要證得大手印就可以了。大手印就是中觀。當然有些人需要看《中觀論》,但是不是能用文字解釋《中觀論》就瞭解什麼是中觀呢?當然不是,而是要依據上師所教的,不斷學習佛法,因緣足了自然能體會中觀在講什麼。《寶積經》中沒有特別寫到中觀,只有說這個不可以,那個也不可以,其實就是講中觀。所以禪定的心態要搞清楚,才可以開始修般若。
經典︰「善男子。菩薩云何修行般若。」
般若這裡沒有翻譯,有一本經典叫做《大般若經》,佛花了很久的時間來講這部經,般若就是空性的智慧。每一個眾生、一切有情眾生都具備同等的智慧。既然有同等的智慧,但是為什麼有些能成佛,有些在餓鬼道、在畜生道?所謂同等智慧,就是根本智,所謂根本智就是每個眾生都具備成佛的種子。但是如果這個根本智沒有任何因緣開發出來,就會被我們生生世世的貪嗔痴慢疑五毒所掩蓋起來,我們看不到。所謂看不到,不是指眼睛看不到,而是我們體會不到我們具備這個寶,根本智我們又稱為如來藏。
我們要如何將根本智開發出來?我們平常是用眼耳鼻舌身意,聲色香味觸法來過每天的生活,但是這不是智慧,也不是佛的本性,這是有為法。修小乘是將眼耳鼻舌身意六個意識的作用一個一個停掉,才不會輪迴。修菩薩乘則是將眼耳鼻舌身轉為五智。修金剛乘則是將眼耳鼻舌身當作佛的本性,馬上轉為五方佛。透過學習佛法,將依賴來過生活的眼耳鼻舌身轉為智慧。是不是你想轉就可以轉得動呢?是不是不去想,後得智就會出現?所謂智慧絕對不是世間所謂的聰明,不是世間的理論,不是世間的學問。無論你有多厲害、多聰明、多能幹,都是無法斷輪迴,只有智慧才能幫助我們斷輪迴,進而利益眾生斷輪迴。如果不具備後得智,是無法幫自己斷輪迴,也沒有辦法幫助眾生斷輪迴。但後得智要怎麼開發出來?就需要因緣和時間,當後得智開發動了,根本智和後得智結合起來,才能用佛法幫助自己和眾生。後得智是透過我們對佛法的認知,依據上師教導的一切法門,不斷累積福德智慧的資糧。如果有智慧沒有福德,就會狂傲;有福德沒有智慧就會愚痴。所以兩個都要修,六波羅蜜就是福德、智慧雙修的法門。
這位胡麻煩就是沒修六波羅蜜的布施,這麼一點小事就是行布施。公司小職員在門口撿到錢,一定會推想是客人掉的,自己又趕著上班,所以才會請胡麻煩幫個忙。如果是我撿到錢,交代胡麻煩,她就一定會去做,只是一位小同事在門外撿到錢,不關她的事,這就是大小眼。仁欽多吉仁波切問一位眼科醫生的弟子,這位胡麻煩的眼睛有大小眼嗎?這位醫生弟子回答說,眼睛有大小眼,兩眼瞳孔相差大約2-3mm。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難怪!看到大看不到小。我專門度小人物,你胡麻煩只幫助大人物。仁欽多吉仁波切再問為何會大小眼?這位醫生弟子回答瞳孔大小不同有生理跟病理兩種現象,胡姓弟子眼睛算不正常現象。仁欽多吉仁波切指示這位眼科醫生弟子要替胡姓弟子檢查,接著開示,心有分別心,不管是生理或病理現象,都是心做出來的,心裡面有大小眼。《佛子行三十七頌》一直教你們,你們全部不聽,六波羅蜜你就沒辦法修。沒有六波羅蜜,你行什麼菩薩道!在末法時代無論出家也好在家也好,只有菩薩道的六波羅蜜可以幫助我們斷輪迴,沒有其他的法門。因為你們不是修阿羅漢的料。就像有位出家弟子來請示是否可以去美國拜懺?這不是修阿羅漢,如果是修阿羅漢的話,一切就會斷得乾乾淨淨。
這位胡姓弟子,從年輕到現在,心裡都是大小眼做事情。為眾生服務的事情都到了眼前,她還把機會推辭掉,就是因為她一直以來都習慣不要麻煩,也表示她沒有修慈悲。沒有修六波羅蜜的布施,人家來找她,給她機會她還推出去。奇怪,你們錢會掉在馬路上,就不會掉在道場。
既然你們都沒辦法修聲聞緣覺,所以只能靠上師,但上師也是無常,隨時會不在。不要以為答應過你們幫你們修頗瓦法,就一定比上師先走,不一定,也可能上師會先離開。我開示《寶積經》已經講很久,這是第一本,還有第二本。開示很久不是因為有題外話,而是依照我修行過程體會到佛所說的真實語。我們一個閃失、一個不小心,一個放縱自己,就會錯!為什麼知道鄧姓弟子是要上班?因為這位弟子不會沒事不來,但聯絡人卻忘了報告。因為這鄧姓弟子不是理事、不是組長,道個歉就好了。不能欺負別人,眾生皆平等,都具備根本智,所有的眾生都有機會成佛,所以我們不能殺生、不能吃肉。要學菩薩道、學佛,怎麼有多餘的心、忍心去吃眾生的肉?真正的放生是心中沒有殺生的念頭,只要有殺生的念頭就是殺生,不是到菜市場買魚、唸唸經持咒將魚放入海裡就是放生。照道理,臺灣這麼多人放生,怎麼還會有那麼多凶殺案?那麼多車禍?當每個人都不殺生,影響別人不殺生,市場上還會有那麼多的雞、鳥等著給人買來放生嗎?
佛經有開示:出家人不要養寵物。為什麼說不要養寵物,有人養才會有這個市場,才會有人做不法的事。經典上有說要出家眾不要養狸、不要養貓,因為這兩種動物殺生的習慣很重。英國有個電視做了一個調查(Survey),調查農村的某一隻貓,牠一天都要殺十幾隻鳥,也不是為了要吃牠們,就是殺死牠們。或許你說你餵牠吃素,但牠出門又殺了,不要覺得牠很可憐,牠可以活多久、有沒有人養牠都是牠的因緣福報。今天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智慧去幫忙。所以做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智慧來幫忙,在這個五濁惡世,五光十色、形形色色的世界,就要很謹慎,一不小心就是落入因果輪迴之中。所以要用佛教的方法當作行事的準則,這不是恐嚇也不是迷信,也不是規定什麼一定能做、什麼一定不能做,而是用佛法的規範,釋迦牟尼佛所教導的方法。佛不會害我們、不會騙我們,但怎麼還不去做?就是沒有下決定。
覺得學佛與你的生活會有衝突,是因為還沒有下決定。是不是學佛的話就不能做生意?當然不是。學佛毋須放棄所有我們的生活,佛教我們心轉動,行為就會改,講的話就會變。這位胡麻煩經過專家證明是大小眼所以會原諒她,但是不會體諒她,因為沒有改、沒有方便別人的心,已經習慣用權威。有權威是累世的福報,有權威是要幫助別人,這種權威才有用,而不是讓別人怕你。
有人來求智慧,我會問,求智慧做什麼?求的人會說要讀書好一點。這個跟智慧無關,跟累世的業力有關,是跟你累世有沒有讀經有關。你累世如果曾經讀過很多經,這輩子書自然唸得好,讀經不一定是要能夠瞭解佛經的內容,只要有讀過,這輩子書就容易讀得比別人好。
很多人以為修般若智慧的話,對人對事會比較好?這是錯誤的觀念。對人對事的倫理道德是根據每個地方的文化背景不同而去做。你覺得有智慧別人會對你比較好?這也是錯的。智慧是用來幫助別人,給眾生用的。用在自己身上只是聰明,聰明是對自己好。只有佛法講般若智慧。這一世所得的是過去世所做的,現在所做的就是未來世所得的。人的下一世都是現在做出來的,只有佛教才有這樣教,因為外道沒有般若這個法門,所以外道就用意識去做事情,分別我們喜歡的、我們不喜歡的。上週提到禪定的迴向是無分別的迴向,迴向就是給!沒有在分地獄是惡所以給少一點;天道好,所以給天多一點,胡姓弟子就會這樣想。
無分別的意思是說眾生的本質是相同的,會在不同的六道中輪迴是因為業力的不同,但是業也是空性會變的,不永恆的、不是停止不動的。當我們修任何法門都是平等心去修,不管這個人是害我也好,沒有害我也好,不管過去世有沒有害,只要他需要佛法,就要給他幫助。因為我是用般若做事,自然沒有仇恨、自然沒有執著、自然對愛情也不會想誰傷害我,當你不想這類的事,你還有痛苦嗎?痛苦怎麼來?你想他傷害你、對不起你,輕的記仇、記恨,重的就報仇。你會快樂嗎?不會。是不是很消極的說人家傷害你就讓他傷害?如果從修忍辱的法門來看的話,是這樣,他能傷害你,自然和因果有關。
就像有一位弟子出車禍左手斷了,星期六來懺悔,我問她以前用哪一隻手抓雞給人殺?她回答左手,就是斷掉的那隻手。果報很清楚,她今天斷的那一隻手,就是以前她用那隻手抓雞給人家殺。是不是人家害她?當然不是,業報成熟了。我不敢說對因果分得清清楚楚,但敢說能分辨善惡的因。你們在做惡的因,我還不阻止你、還不讓你停下,讓你不斷累積惡的因嗎?所以給趕、給罰、給罵都在這個法門裡面。
一位修行人不要問原始智什麼時候開?後得智什麼時候能得?因緣具備就來了。因緣具備就是透過我們不斷用六波羅蜜轉動我們的六識,眼耳鼻舌身意,自然有一天你的智慧就打開,不用求。有人專修文殊師利菩薩,認為文殊菩薩是智慧的代表,可以開智慧?不是這樣,只是代表你修文殊菩薩會讓你們未來修般若的時候障礙少一點。不代表馬上會比別人聰明,不代表馬上開智慧,不代表對人、對事能夠講話比較圓融。有人批評,佛教修慈悲,為什麼文殊菩薩手拿寶劍拿武器?這寶劍是一種象徵,代表智慧就像是一把利劍可以斷一切煩惱。所以要修到般若的人是要根器很利的人才能做到,你們根器不利,所以只有聽話,沒有別的法門、沒有你的想法,你的想法都是眼耳鼻舌身意,和般若沒有關係。不要期許自己每天禪定就可以開智慧。
經典︰「善男子。菩薩常作如是思惟而化眾生。化眾生已復作是念。」
菩薩所學到的一切佛法他永恆去想如何度化眾生。意思是說不是給自己,一切都是幫助眾生、利益眾生。不是修般若就比別人厲害、不是修般若就能夠開悟、不是修般若就能夠變菩薩。為什麼我越趕人越多?因為我所有的思惟都是為了幫助眾生。甚至於我有時候在外面餐廳用餐的時候如果見到懷孕的女子,跟她說快要生產前來見我,我幫她。如果她相信的話,至少可以勸到她生產之前這幾個月吃素。
所以學菩薩道的人怎麼能學這個胡麻煩將麻煩推出去?行菩薩道的人是不怕麻煩。如果我怕麻煩的話,你們怎麼來的?剛才上臺分享的弟子上週分享的時候,沒有說自己是醫生,只說自己是從事醫療行業的人,她連自己的命都救不了,連自己的病都治不好,所以不敢說自己是醫生,怕以後沒人給她看病。為什麼我一抱她兒子就知道那孩子心臟少一塊肉?因為我心裡面每個思惟所想的都是如何利益眾生。
「化眾生已復作是念」就是他度化眾生再有一個念頭,「我化無量無邊眾生界」這裡是指說行菩薩道不是單純的在這裡行菩薩道的,有多少眾生就出現多少,可以無量無邊的化身到每一個界去救度眾生,做到這個地步就是法身菩薩。你們是做不到。地藏菩薩在《地藏經》說,能遍百千萬億世界的化身去度化眾生,但還謙虛的說是承佛如來威神力。不要以為有幾個信眾能供養你,就覺得是自己修來的,大悲咒唸得好,以為是觀世音菩薩慈悲,有幾個人養著你,搞不好是你累世的業障呢!
學菩薩道每個思惟要化度眾生。我們今天不能化度眾生,至少我們有個思惟如何去服務眾生。機會來了,只要是合情合理合法不違背倫理,就應該給予幫助。不要學胡麻煩把麻煩推出去。你覺得小事,但對於學佛人就不是小事。也表示胡麻煩沒有修六波羅蜜。麻煩一來就推出去,你們哪一個沒有麻煩過我?我有推嗎?我只有將錢推出去,假如過去退的供養金都收了,早就有錢蓋新佛寺,所以現在沒有錢蓋佛寺,因為錢他們都收回去了,臺灣的銀行錢越來越多,都是你們造成的。
觀音法門的頭四句「諸佛正法聖賢僧。恆當敬禮所皈依。無變六道有情眾。諸佛果位願成就。」這就是思念化度無邊無際的每一個界的眾生,當你唸的時候,就是你的誓言、你的願。什麼時候做到不重要,只要你落實在每一個念頭裡面,上師和佛菩薩會成就你。我一介高中畢業生,事先沒有想過此生會做到出來度眾,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做到仁波切的果位,也沒有想到會這樣,只是照著佛經所說的去做。佛經說要念念利益眾生,我就是照做,就是念頭。前行就是每天要你們唸的三皈依、四無量心,很重要,就是呼應這兩句。我們每一個念頭都是化度眾生、化無量無邊眾生界。
為什麼胡麻煩會被罵?就是連小事都不幫、推掉。為什麼一堆人做錯事?就是這樣。為什麼還沒趕她走?因為過去沒有講過這兩句,現在講了,再推事情就趕了。雖然我們做不到化度眾生,但是服務眾生的心要健全,在合情合理合法不違背因果倫理之下,機會送上門就要做,有人想做還沒有機會,所以這兩句話要記得。
經典︰「令入無餘涅槃界中。」
菩薩的思惟都是想著如何幫助眾生成佛,而不是自己何時能成佛。如果眾生不成佛,那你一個人成佛做什麼?我們成佛就是為了幫助眾生而成佛。以我和本尊的誓言來說,只要有一個眾生輪迴,自己就不成佛,要一直幫助眾生。
無餘涅槃是什麼意思?是幫助他真正進入佛的境界,而不是到辟支佛。什麼是辟支佛的境界?辟支佛還是有一絲很微細很微細的一點塵埃想法——我要涅槃。仁欽多吉仁波切謙稱,自己還不能體會這個境界。所以辟支佛以佛的果位來講稱之為有餘涅槃。當這個定消失掉就又輪迴了,所以要修無餘涅槃,意思是佛法是要我們順其自然,你順著你的緣一直去做,沒有期盼、剋期證到什麼果位。我就是一個例子,從來沒有想要幾年修到什麼?當然閉關要剋期3個月要做滿多少遍。但證到什麼果位就不用這樣想,想10年要證到什麼果位、20年要證到什麼,這就是有餘,是錯的。要自然、水到渠成。你的福慧資糧夠,自然果位就出現,不用求,佛法講自然,不是不去做,而是不去祈求一定什麼時間做到什麼事。這和你們的人生規劃不同,只要你肯去做,只要你的願力符合這裡講的,在你這一生一定能體會佛菩薩和上師是怎麼幫你的,幫你不是讓你飛天遁地,而是讓你能有辦法去幫助眾生。
經典︰「而無一眾生入涅槃界者」
前面講「令入無餘涅槃界中」,接著又講「而無一眾生入涅槃界者」。這呼應前面講的禪定,不落兩邊,不執著有、不執著空。今天我幫眾生成佛果是他的因緣,不是我有多厲害,也不是因為幫了多少眾生成佛,那你就不是菩薩。這是《金剛經》講的,你認為你在度眾生,你就不是菩薩,菩薩無一眾生可度。聽到這裡你們會怕,前面要我們做,這邊要我們不用想,怎麼辦?學我,這一邊幫助眾生,轉頭就忘,有些弟子皈依幾年,我還不認識他,這有很多因素。
怎麼可以訓練心做到這樣呢?今天做任何事,結果怎樣不是你一個人可以決定的。世間任何事,一定很多人給你幫助才能做到。如果你期待事情要有好的結果,就看不到這當中的問題與眾生的需求,就會做錯事。行菩薩道的行者做任何事情,重點是在整件事情的過程中,把中間所有的每件細節都處理好,每一個小地方有沒有留意到。就如同這批理事,搞一大堆事,只要 仁欽多吉仁波切不知道就沒事,只要 仁欽多吉仁波切不罵人就不代表錯,這就是執著要做好事情,過程就會變得主觀,看不到很多你沒有留意的細節。但是不去執著一定要好,只留意過程是否有眾生受到傷害,那麼過程中的細節你就會看到。
這兩句是說,雖然菩薩幫助過很多眾生成佛,但是在菩薩心裡面,他不覺得有幫助過眾生成佛。就像你需要呼吸,你在呼吸的時候,並沒有想說自己在呼吸,你沒有分別空氣的好壞而一樣要呼吸,也沒有分別說氧氣比較多所以吸多一點,除非你是戴呼吸器。度眾生就是成菩薩的生命,像是人類需要空氣而呼吸,空氣就像我們的生命。即使你在睡覺,你還是一樣會呼吸,也不覺得自己在呼吸,因為你已經習慣了,這是很自然的。不會執著呼吸多、呼吸少。而佛和菩薩度眾就像是這樣,是很自然要去做的事。菩薩度眾不會分別好與壞,就像我曾開示,行菩薩道的人不會執著任何事情,就去做。眾生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學佛也好、不學佛也好,都是眾生的緣。
經典︰「何以故。如佛所說。一切諸法。無我無眾生無命無養育無富伽羅。」
為什麼呢?就像佛所說的,一切諸法,這裡的「法」不是指修某一個法,而是眼耳鼻舌身意所感覺到宇宙中所有的一切事和相。「無我」,很多人嘗試解釋:小我變大我,大我變大愛,這不是佛法的解釋。這是從世間法比較世俗的說法來解釋,說到修行的法門的話,以前我曾經開示,什麼是「我」?如果把你的姓名、出生年月日、身分證字號都拿走,「我」還剩下什麼?今天我們對於我的定義是,父母叫什麼?名字是什麼?哪一年出生?工作是什麼?將這些都拿掉,哪一個是你呢?講不出我是什麼?所以我的定義都是一堆名詞加在上面,所以我是假的、不是真實的。無我不是我不存在,不然怎麼修呢?但是我是從哪裡來的,是從業力來的,業力是無常的、會變的。我不是真實的,這個我不是自然生出來,是因緣而生的、因緣而滅的。當執著我就會做錯事,當知道我是因緣法則,就會減少執著、甚至沒有執著,也就不會覺得「我」被人騙、被人害。
誰說佛法不能用在生活上?可以。我給一個弟子騙了好幾年,還是很開心,一直都不說出來。我救了他一條命,這個弟子騙得很高興,但是我沒有覺得被騙,因為這個弟子是在騙他自己。若以為他在騙我,就會產生煩惱、懊惱的想法。我們要去理解、感覺受到傷害的我、感覺吃虧的我,而這種感覺從哪裡來?就是貪嗔痴。當覺得上師罵我,我會難過,這就是執著我,人家罵你你會難過,就表示不相信因果,不是學佛人。
有的人會問:我從事金融業,金融業每分每秒都在講錢,學佛還能不能做?佛沒說不能從事金融業,但是你有責任把好處、壞處都講給對方聽,至於要不要投資是他的決定。不要只有講好處,壞處藏起來怕他知道,不要怕都講出來對方不簽約,你賺不到錢,你誠實的告知對方優缺點,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東西。你能不能賺到佣金,不是你把缺點蓋起來就能賺到錢,賺到錢是你的福報。如果你用欺騙的方式,第一、你賺不足福報帶來的財;第二、賺來的錢也留不住,第三、出事。只要你有福報,誠實地說明優缺點,該賺的還是給你,至少沒有欺騙。當你執著我,你就會欺騙。當自己感覺吃虧受傷害的話,你騙不騙?騙。就如同之前那批理事,什麼事都蓋起來,不要讓我知道。騙 仁波切,以後就會被人騙。為什麼執著不能讓 仁欽多吉仁波切知道?就是執著我。執著我,學佛過程就會有很多障礙,執著我,業力現前,就擋不住。
在去年(2015年)年初的時候,我身體出了大狀況,差一點就死了,但能這麼快好,就是不斷累積福報。我即使生重病,還能告訴醫生弟子關於他女兒的事情,就是做什麼都先想到眾生,沒有我。我不會執著自己還有沒有命,對我來說,我的命就是用來利益眾生的。當時只想這個業報身出狀況了,如果還有命,就活下去繼續幫助眾生,如果壽命沒有了,就結束了,反而沒事。你們每天都執著這個身體,吃這個來對付這個、用這個希望那邊會好,就是執著我。也不是生病不看醫生。佛法的觀念不是治療你執著的這個我,我們治療這個業報身,是讓業力暫時停止一下,讓你有足夠時間培養福報,當福報起來,病就拿你沒辦法。我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本來快要死了,又重新恢復一條好漢,重新罵、重新趕,而且越來越快,怎麼能做到?不斷累積福報。你的病為什麼還不好?沒福報。為什麼沒福報?自己在想怎麼對治自己的病。你沒有辦法對治自己的病,聽話就好,福報就起來了。
六波羅蜜表面上看起來很深奧,但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無我無眾生,《金剛經》講破四相,《寶積經》教要如何破?就是修慈悲喜捨。你們為什麼不能破?沒有修。就像胡麻煩,麻煩來就推出門口,就是沒有修慈悲喜捨、執著我,還在分「我」、「他」。不是只有她有這個問題,包含你們所有的人,不關我的事就推給別人,不要挨罵就好。
「富迦羅」這個詞 仁欽多吉仁波切謙虛的說不懂,要再去查佛學辭典。仁欽多吉仁波切指示出家弟子查佛學辭典,出家弟子當場查一下後報告找不到,仁欽多吉仁波切再次開示:要回去查佛學辭典,我有一本佛學辭典,現在很少有法師不懂就直接說我不懂吧!
「無命無養育」這應該是講我們做父母的,不要以為孩子的命是你給的,不要以為你在養育他成人,就像有人收留流浪狗而認為自己在養育牠,這是錯誤的想法。無命無養育不是沒有命沒有人養他,是他的因緣福報才得到你的養育和照顧。因緣福報就是無常。希望養育孩子,長大回報父母,這就不是行菩薩道了。孩子養到18歲,父母養育的責任就了了,他要為自己負責。有的父母,孩子到三十幾、四十幾還掛心保護他,才會有靠爸靠媽族。我是開明的父親,因為修六波羅蜜。我的孩子交友隨他、嫁娶也隨他,不加以干預,若他問起來會給意見,聽不聽也隨他,不需要就不講,只要不惹麻煩回來,他也高興,我也高興。不會規定孩子今天不准出去,但是會叫他晚上不要太晚回來,因為明天早上會起不來,能做到這樣開明,用的就是佛法。
如果從修行的角度來說,就像我救你的命,好像是我救你,其實沒有救你。好像我養很多弟子,不是我在養你,而是因為我行菩薩道,過去世我欠他們的要還,還清了,就再見了。我不執著養多少人、布施多少、救多少人的命,救你不是為了我自己,為了自己的話,昨天就不會推數百萬出去了。為什麼救你的命?度化你們、幫助你有一天成佛。所以我不覺得有救你們。為什麼我說只救你一次?道理懂了。我不覺得有救你的命,只覺得在度化你們,但我也不覺得自己有度化多少眾生。從我的行為,可以知道不是胡說八道隨便講,經典中可以看得出來。一位出家弟子報告,仁欽多吉仁波切的行為像個菩薩,可以在佛經中完全證明。
經典:「如是修慧而以彼慧。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如是願。」
我們用這個方法來修智慧,就是後得智。不要執著你做什麼、度多少眾生,救多少人,養他的,不要執著,就是做,這就是修空性的智慧。假如你執著這種事情,你累世的業就不能轉,我看太多了,包含在家眾、出家眾、修行人,這是很細微的部分,不小心就會落入。要謹慎!只有修菩薩道才能解脫輪迴,不可能靠你們唸就可以斷輪迴。我什麼時候會離開不知道,我會到哪一個地方不知道,你們跟不到的。除非你是我的弟子,我在的時候,你這一生如實學佛、守規矩聽話的,你呼喚我的法名,我一定會給你幫助,這也是我的誓言。
這樣子修智慧,也就是根本智和後得智。後得智可以迴向,根本智是不用迴向的,因為他和你都一樣,都是平等的。就算是一隻螞蟻的本性和我是一樣的,不是一隻小螞蟻的佛性就比較少,是一樣的,所以迴向就不存在。這一生和過去世所修的智慧要迴向。為什麼要迴向?就是呼應前面講的無眾生可度。如果你不迴向,執著自己曾經做過好事、執著自己有智慧,就會落入輪迴。如果你迴向,就像地藏菩薩說的承佛威神力加持。迴向不是給什麼東西出去,而是身口意根據佛法所做的融入上師和佛菩薩的功德大海中,你能融入功德大海中才有福報可以解脫生死、進而幫助眾生,自我中心重的人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沒皈依的年輕女孩子想清楚才學佛,否則到時候出現動物,你會想怎麼辦呢?你的對象有沒有出現另外一個對象和你的因緣有關,就像之前捉雞手斷的事情一樣。此生發生任何事情都是和因果因緣有關,學佛人痛苦會減少,因為了解因果接受因果。發生好的事不會很開心、發生不好的事不會痛苦,因為他清楚了。也不是很消極的過日子,反而要很積極的過日子,我們要修改我們習慣的思惟模式,這是很痛苦不容易的事。
一定要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才是真正的迴向,不是迴向給眷屬、迴向給誰。我有時候會迴向給某個人,但是那都是有特別要幫某些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佛法的意義上是很深的,最重要是身口意三門都行菩提。「作如是願」,你有在修,這個才是願,沒有修到這個程度,不是說你的願是假的,而是做不到。最重要是聽話,根據佛教我們的方法去發願,不要發明。
經典︰「而於智慧不生分別。是名菩薩修行般若。」
我們常常希望讀什麼經可以開智慧,修這個法門智慧會比較高,這個不應該。每個人的智慧能顯露多少,是依據每個人的福德因緣而定。別人開智慧的方法可能跟我們不一樣,但是沒有誰比較好,重點是已經開智慧,但是否真的是已經開智慧的人所做的行為,就要用佛法的標準,不是用世間法來看。佛法的標準就是,他做的每一件事是不是都是利益別人,讓別人變成肯學佛的人?智慧是沒有分別、沒有大小之分。智慧用在小的事,當然智慧顯露小一點;用在大的事情,智慧就顯露大一點。如同佛的智慧跟菩薩的智慧相比,當然佛的智慧大一些,但是並不是佛的智慧比菩薩的智慧厲害,都是同等。只是佛的後得智與根本智已經結合在一起,沒有一點無明,而菩薩的智慧還有一點無明。不同果位的菩薩會有不同程度差別的無明,凡夫當然就有很多很多的無明。
當一個太陽給烏雲蓋住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太陽光較少。烏雲就是我們的無明、貪嗔痴慢疑、煩惱,將我們的光遮住了,透過修行佛法,將烏雲一點一點減少,當烏雲漸漸不見,慢慢地智慧的光便可以顯露,當烏雲都沒有了,自然光就可以完全顯露。這個智慧的光就像是太陽的光一樣。當一片烏雲遮住太陽的光時,太陽的光有沒有減少?沒有。太陽的光亮還是一樣。烏雲遮住的範圍不同,透露出來的光亮也不同。太陽光因為烏雲的多少,而顯露的光有差別,覺得太陽光少,是我們在分別,太陽本身的光是沒有差別的。瞭解這個,才不會驕傲,不會因為自己是修密、修禪、修什麼而看不起別人。小小的一個智慧都能幫助別人。就不會認為修聲聞緣覺比不上大乘,金剛乘的智慧比大乘好,禪宗比淨土宗好,只是個人的因緣不同,學習到聽到的法門不同而已。一定要具備無分別的智慧,才能用無分別的心去利益眾生。如果有分別心,就會像胡麻煩這樣有分別,小麻煩不做,要做大麻煩,小人物求她她不做,大人物找她她才做。從每天的生活就可以檢視自己有沒有修,有沒有在學佛!
經典︰「而於智慧不生分別。是名菩薩修行般若。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如是發菩提心。名為菩薩樂菩提心。」
前面都做到了,才是樂菩提心,樂菩提心就是讓眾生永恆的樂,否則都是假的。眾生不能得到永恆的樂,這樣的菩提心是世俗菩提心,不是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不是不好,但它是有為的、做作的,而勝義菩提心則是空性的。世俗菩提心是透過思想做出來,佛菩薩修的是勝義菩提心,是空性自然流露的,眾生有需要就自然顯露。而你們則要想一下,像胡麻煩就要想一下,認為小事情不需要去幫忙。如果今天有人在診所外的走廊跌倒流血她就會去幫,因為她認為那是大事,她才願意做,這就是有分別心。再說一遍,只要是合情合理合法,合乎倫理道德就要幫,就算是做不到,也應該要留意一下。每天新聞報導這麼多不如意的事,修菩薩道的人就會留意,看到眾生的業力,自己會體會不能這樣,才能勉勵自己要堅定學佛,才能清楚人生無常、死亡無常。不要想:不會輪到自己,只要去法會,有佛菩薩保佑,有 仁欽多吉仁波切保佑。誰能保佑你?是你自己保佑自己,自己要改。
經典︰「爾時世尊。為顯此義。偈重說言。猶如真寶珠。光明不捨離。又如鑛中金。治已轉增明。如是菩提性。轉明菩提心。二邊清淨已。魔所不得便。」
「猶如真寶珠。光明不捨離。」我們的智慧、本性就像一顆真正的寶珠,光亮是不會離開的,即使是被一塊布遮住,當你把那一塊布拿開的時候它的光明還是會顯現出來。
「又如鑛中金。治已轉增明。」本性就像是礦石中的黃金一樣,黃金剛開始開採出來的時候是有許多的金屬雜質在裡面,像是銅等,是看不出它的價值,需要經過冶煉的過程,最後才能發光發亮成為有價值的純黃金。佛法就是幫助我們冶煉,我們身上充滿了一大堆東西,經過這一段冶煉的過程,才能將貪嗔痴慢疑這些雜質去掉,讓我們的智慧開發出來。
「如是菩提性。轉明菩提心。」這兩句是說,我們本來就具備的這個菩提性,透過冶煉,才能變成發光發熱的菩提心。即使有菩提性,不見得能發菩提心,所以要透過冶煉,菩提心出現了發光了,你才有了菩提願,才有能力幫助眾生,這是一個過程。沒有修十善法、學慈悲心,整天做錯事的人,怎麼做得到菩薩道?所謂做錯事是不考慮別人的想法,不考慮眾生的事情,只想自己不要挨罵。
「二邊清淨已。魔所不得便。」這裡提到的二邊清淨,就是「有」、「空」這兩邊清淨,而不是沒有。不會執著這兩邊。你不覺得因為做到「有」,就固定不變;也不會想做到「空性」,就是沒有了,也不是執著這個。所謂隨順眾生不是隨著他、順著他,而是指隨著眾生的因緣,緣還不到也不要勉強去幫。緣到了也不能不幫助。隨順眾生不是寵他,不是隨便他,不是不理他。
上週六有一位政治人物來道場求見,我知道他是政治人物照樣罵。他要求要單獨見,我不同意,除非是為了國家大事,我才會單獨見。我不怕得罪人,如果是你們,可能會想說他是政治人物,對他會有不同的態度;但我和他說真實的話、說佛法。即使他不能接受,回去之後至少會記得有人曾經罵過他,以後做事情也比較會減少一些行為。我不覺得會得罪他,因為是講佛法,他聽不聽是他的緣;如果我因為他是政治人物,隨著世俗的八風跟他講,講他喜歡聽的話,反而是害他。佛經說:「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今天我和他開示佛法,是讓他種下種子,以後有一天,他會有機會修行學佛。其實也不一定是用罵的,而是用佛法講真實的事情。有人可能說對方很苦,先順著他,讓他起信心後以後會來學佛,但,其實不能用這種方式。
好像有人得了癌症,都已經化療痛得哇哇叫了,來求見我祈求加持,讓他不會痛。我告訴他,不可能,癌細胞是自己的細胞,你要殺自己的細胞當然不會好。他一面吃毒藥,一面又不想痛,怎麼可能?如果我執著一邊的,讓他感覺慈悲、加持他,然後再說一些好聽的話,讓他感覺不行也不關我的事;這種能力我可以做到,但能不能做?不能做。講老實話代表不執著這個信眾以後會來找我,也不執著以後不會來找我,隨順因緣。因為我一定要照佛陀教導如實的告訴你們,因為講了真實語,這樣才不會墮入因果輪迴。
《寶積經》中有說,末法時代弘法人為了名聞利養而扭曲佛法,阿諛奉承信眾。我不會為了名聞利養而扭曲佛法,說一些不真實的話。所以我只學到兩邊清淨,行菩薩道的人不計較名利,也不會執著有與無,兩邊都不會影響他幫助眾生成佛的心。他得到有,不會開心;不會因爲沒有而覺得失去,因為沒有覺得在度眾生。
「魔所不得便。」你們為什麼會有病魔?就是兩邊不清淨。如果行菩薩道,就要兩邊清淨,如果還做不到,就要低姿態一點,不要急著去度化眾生。所以前面才說要先思惟,而不是要做到,最重要先想、思惟。光是想還不是度眾生,但要這樣想,魔才不得便。這些在《楞嚴經》都有講,為什麼都忘了?因為沒人敢罵出家人,出家人越來越少,佛寺都沒有人在拜。我敢講是根據佛經講,不是自己發明的。魔怎麼會得便?就是執著「有」,就會想著名聞利養的事情。當執著「無」,什麼都不想做,就會很消極。
今天講的六波羅蜜,無論出家在家,都是你們做人做事的標準,不論是否做到好,做多少都不重要,要去做。佛法沒有在講好,就是去做,努力去做,不要預期哪時候做到。有一天一定會有結果,不要預期。我們死的那一秒鐘才是結果。就算給你很多弟子,到死不能解決也沒用,即使你有很漂亮的佛寺,當無法主宰你的生死大事,也是沒用。佛才會特別開示,明的菩提心顯現了,兩邊清淨了,魔才無法趁虛而入。切記!謹慎!對自己不要期許太高,先從思惟開始,每個念頭去想。是否一定會做到?不重要,我學佛時,佛教導要念念都是幫眾生,我就照著做,莫名奇妙就被推上來做仁波切,那怎麼都不推你們上來?都發這麼大願出家了,怎麼還沒有推你們出來?現在被一個講廣東國語的在教你們。原因在哪裡?不依法,走錯了。但是錯沒關係,我將你們拖回來,要聽話。
並不是說你們之前學了怎麼辦?如果過去你們沒有學沒有修,你沒有福報因緣聽聞今天的開示。沒有對與錯,就是我們的心沒有落實在佛法上。過去所修,培養你們有福報聽到今天的開示,而未來是否能做到,就要看你們的決定。我只能將自己的修行經驗,對應佛所說的境界說給你們聽。不能靠著我帶著你們就一定做到。這和你們的決心與根器有關,要靠你們自己去做、去改。
今天所開示的六波羅蜜的部分就做一個短暫的教導。這一部分要多聽多看,六波羅蜜就如同佛所說是真寶珠,魔不得便。魔不見得是外魔,也可能是心魔,心魔就是貪嗔痴慢疑。持咒希望別人離開,希望如何如何,都是魔心,不是佛菩薩的心。做老婆的千萬不要持咒希望老公身邊動物離開,這就是咒別人,就是魔的心。你的另一半會有別人,什麼時候能離開,這也是和你自己的福報有關。你不能享受老公在身邊,就持咒希望眾生成佛。很困難,但要做。不要想敵人不好、要倒楣了。不能有這種心,要聽從佛所教的,落實在自己的思想裡,你們才有機會,否則沒機會。
更新日期:2019 年 5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