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16年5月29日
在臺北寶吉祥佛法中心共修法會,弟子與信眾們恭敬聆聽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2015年8月16日於日本道場主法「地藏王菩薩祈福法會」所作開示的法帶精要。
今天是修地藏王菩薩的儀軌,這個法本稱為「消除煩惱悲痛薩埵賜予清涼法」,透過上師帶領大家修此法,可以消除一切煩惱。我們很多欲望與要求都會引起煩惱。煩惱重的人,就很難讓自己身體健康、情緒穩定。
煩惱從我們的貪念而來,不管貪什麼,只要是超過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都可以稱為貪。貪起來了,想去得到或得不到都會產生嗔恨的心。當嗔恨的心起來,就會用一切認為對自己有利的手段,去爭取對自己好的事情;跟著就是痴,也就是不信因果。此法是教我們如何認清楚因果,雖然很多人口中說自己信因果,但其實是不信的。因果不是佛法的發明,而是宇宙自然的定律,以後有機會的話,仁欽多吉仁波切再多解釋這個重點。
悲痛是怎麼來的呢?就是當我們所求不遂,甚至得到了之後,產生很多不好的後遺症,而產生的痛苦,包括以後在地獄、餓鬼、畜生道輪迴,這種悲痛非我們人類能了解。「薩埵」是地藏王菩薩的簡稱。賜予是因為我們祈求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起了慈悲心,才會賜予我們清涼法。清涼指的是當欲望、貪念很重,心就好像被火燒一般,其實大家在一生之中都嚐過這種感覺。當嗔恨一個人時,會感覺胸部比較熱,講到人家不好的地方,就會很興奮,越講越大聲,這些都是嗔火起來了。
嗔恨的心強烈,不管你認為自己對也好、不對也好、傷害別人也好、被別人傷害也好,尤其是女人容易犯這個毛病,認為別人講的話不對,有人跟她爭寵,嗔火就會起來,而男人最容易犯的是對權力、金錢的欲望。嗔恨的火一起來,就會製造下地獄的因。所謂清涼法,是透過上師修法,讓我們嗔恨心與煩惱的火滅掉之後,才能出現清涼的感覺。何謂清涼的感覺?如果你們曾經去過海邊,靜下來看著海的時候,心裡沒有什麼想法,這可以稍微解釋清涼的感覺,大家也都試過了。甚至是萬里無雲時,看著天空而感覺到自己沒有什麼負擔,也可以稍微解釋清涼的感覺。
今天所修的是密法,密法以顯教作為基礎,由上師修密法幫助眾生。法本中第一句話便是頂禮上師,上師在密教中的地位比佛菩薩還要重要,因為如果沒有上師傳授、教導,你們就學不到佛法。你們不要以為自己認識字、自己看佛經,就知道佛說什麼,這個觀念不是很正確。如果沒有上師,我們就得不到、學不到佛法,也沒有機會接觸到佛法。不要以為在佛寺抄經、聽經,就是學佛法,一定需要上師教導,正如讀書、學習事務時,都需要一個人來教我們。就算現在電腦這麼發達、資訊很多,但若沒有人親口教你怎麼做事情,還是會出現很多問題。
因此,上師是很重要的。在密宗法本中,第一是先提到上師,第二才提到諸佛菩薩,為什麼?因為上師所學到的也是諸佛菩薩傳下來的佛法。法本中提到「在所有如來佛子眾前。發心月輪光明妙」,這兩句話就是密法,暫不解釋。法本中提到聖者地藏王菩薩,指的就是今天所修的本尊地藏王菩薩,因為之前解釋過,今天就不解釋地藏王菩薩的法號。
法本中提到「以及真誠極恭敬」,指的就是參加法會的人首先要先頂禮,頂禮最重要的是恭敬。恭敬所指的是,凡是上師所開示的佛法,你都要聽進去。很多人會認為上師講上師的,不知上師所講的是對與錯,或是覺得上師講的是上師的道理,自己不需要聽上師所講的。上師所講的佛法不是道理,道理是根據每一個地方的風俗民情而產生的理論。然而,佛法不是理論,是學了一定能做到的事,而且佛法超越人類一切的經驗法則。如果你不恭敬,認為上師所做的,你都聽不懂、不知道、做不到,或猜想是不是如此?有這種懷疑的心,就是不恭敬。
諸佛菩薩不需要騙我們,尤其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日本弘揚佛法是無所求的,也不像別的地方唸經有價碼。所以,只要上師弘揚佛法是無所求的,你們就一定要恭敬。真誠指的是諸佛菩薩所教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讓我們未來能夠變好,或是為了幫助宇宙之中一切有情眾生變好。所以,你們要接受、要聽進去。
法本中提到:「一般這類不普遍。」今天所修的法門並非一般能聽到或是每個佛寺都能修的法門,沒有福報、沒有緣的人,就算聽到有此法會也不會來,有一大堆理由讓自己不會來,這就是沒有福報。有人認為自己不需要佛法,覺得今天要掃墓。大家想想,拜鬼有用還是拜佛菩薩有用呢?當然根據佛經,是祈求佛菩薩對我們與我們的眷屬比較有用。
掃墓的觀念傳自中國,中國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時就祭拜祖先、鬼,所以這種風俗一直深植在中國人的心中,尤其以前重陽時都要去墳墓祭拜祖先。中國人最基層的社會結構是由家族團結形成,所以掃墓是將整個家族聚在一起,因為以前交通不發達、沒有電話,一年有幾次讓家族藉由掃墓聚在一起,而家族中的長者會將家庭教育的方式再跟晚輩講一遍。慢慢地,這就好像變成一種儀式,跑去墳墓拜一拜,自己就會心安,其實觀念不在此。
中國到春秋戰國時代產生孔老夫子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注重家庭、孝順父母,能孝順父母的人,才會對長官、國王忠心,這是基本的思想。因此,掃墓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就更進一步,變成每一年固定的儀式。掃墓在隋朝時傳到日本,而日本人覺得掃墓是求心安,再者很多人在農曆7月分都要祭拜祖先,盂蘭盆節的典故不是民間的風俗,也不是哪個國家的風俗,而是目犍連尊者為了孝順過去世的母親,而求釋迦牟尼佛教導如何超度母親。
現在在臺灣、中國、日本,都認為超度只要找個人唸經就可以,其實並非如此。如果要超度亡者,主法者要經過長時間的閉關與經上師確認證到某個能力,才能幫助眾生超度。求超度的人也需要有很恭敬的心,正如法本中提到的「真誠極恭敬」。「極」就不是隨隨便便地說自己很恭敬,而是從內心中起恭敬。上師不會要求你們恭敬,你們能不能做到恭敬,完全都是內心世界。一般這類不普遍,指的就是不容易做到,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因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法本中提到:「具德殊勝無差別。」這裡指的是這個法本不會對哪一道眾生特別好或不好。只要具備前面所提「真誠極恭敬」的條件,今天來法會的功德是沒有差別的,不會因為日本人、臺灣人、弟子、非弟子、印度人而所得不同,只要做到「真誠極恭敬」的條件,具德殊勝的功德就是沒有差別與差異性,大家都能平等得到,所以條件在你們身上。仁欽多吉仁波切在臺灣修法時有1000多人,一樣修法,但每個人之所以得到的不一樣,就是因為是否具備「真誠極恭敬」。有幾個做到呢?很困難。因為我們這一生受到太多教育,所以這些教育變成是我們行為、思想的模式,現在要改變這些行為模式是很困難的,尤其不同的民族、風俗,如果 仁欽多吉仁波切要照佛經所講的方式來弘揚佛法,真的很困難。但是,無論多困難,仁欽多吉仁波切都要照佛法所講的去做,不能離開佛經或自己發明某些方式。
法本中提到:「眾多言者不言義。」很多言語之中,都沒有將解脫生死的意義講出來。即便講了很多話,說自己很恭敬上師、代表眾生等等,這種話是沒有意義的。我們所講的話,能否幫助眾生解脫輪迴生死、在未來甚至未來世的生命往好的方面去走,這才是有意義的。大家平常所講的一些好像很有禮貌的話,都只是人的儀式,與佛法無關。這句話很特別,在別的法本中沒有提到。你們每天講了很多話,但一點意義都沒有,只要離開佛法就沒有意義,因為這些話不能幫助自己,也不能幫助眾生在這一生解脫輪迴甚至解脫三惡道的苦,所以是沒有意義的。
大家來參加法會,能夠做到的唯一條件就是充滿信心而承重。只要決定有信心,一切重大的事情都能承擔起來。就算生生世世作過很多惡業、不好的事,只要來參加法會時起真正恭敬的信心,所有業力都能承擔起來。所謂承擔起來,指的是因為產生這個信心,本來讓你下地獄、發生意外、生重病這種業的重量,因為有信心而能夠承擔,不會傷害到你。就好像學舉重時,明明能力只能舉50公斤,若是偏要舉100公斤,那就會承擔不起。在承擔範圍內能承擔自己的業,而身體不會受到傷害,條件就是信心。信心是信諸佛菩薩不會欺騙我們,信自己能夠在未來世與諸佛菩薩一樣有機會利益眾生、成佛。
這幾句話在其他法本是幾乎不會出現的,為什麼?因為地藏王菩薩的願是幫助眾生絕對不要墮入地獄。但如果眾生對諸佛菩薩與上師沒有恭敬心、信心,就算地藏王菩薩每天都在你身邊也對你沒有幫助。很多人都當佛法是一種宗教,但佛法不是宗教。差別在哪裡?任何宗教都是求某一個對象就希望什麼都要給,自己不用做,只要求就好,求什麼都要給。佛法所教的是當你求佛菩薩與上師,得到的是教導你如何改變自己的方法,你還是要自己去做,因此大家要釐清何為宗教、何為佛法。
嚴格來說,佛法不是一種宗教,但之所以產生這麼多儀式,因為每個地方的風土民情不同,為了當地的風土民情而產生一些儀軌。你們先了解狀況之後,清楚自己來參加法會,絕對不是求讓自己平安、得保佑,因為如果不起信心,絕對不能承擔自己的業力。當你起信心能承擔業力,對諸佛菩薩與上師的信心足夠,想學習佛法,才能將業的重量減輕。
佛經中用的每一個字,都是很有意思,不是隨便講出來的。有信心才能承重,但沒有減輕。要如何減輕呢?就是自己透過上師的教導而如實去做,業的重量才能慢慢減輕。前面提到的幾句話是告訴我們,來參加法會的動機(motivation)在哪裡。如果只是為了好奇,想看看佛法說什麼、了解佛法,這種動機都不正確,因為佛法是很浩瀚的,幾千年流傳下來,其中有很多內容,如果要將佛法全部講完,100年也不夠講。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此法本除了祈求地藏王菩薩加持之外,也可以超度。很多人以為超度是找人唸經、自己唸經、跪在佛像面前煞有其事地一直唸一直求,但超度絕對需要有儀軌,而且在佛經中清楚提到做超度的人需具備的條件。身為學佛人,不管是否決定未來學佛,但未來下一世如果想做人,這一生一定要修十善法。
十善法包括不殺生、不喝酒等。不喝酒的定義是不酗酒,譬如沒皈依的人偶爾喝一點沒關係,但是不能酗酒,不要將酒做為很重要的樂趣,認為沒有酒就過不了日子,如此一來就不是很好。十善法也包括不偷盜、不兩舌(不講別人是非)、不惡口(不講罵人的事)、不綺語(不講勾引人家做不好的事)、不打妄語(不隨便講自己修行有多好)、不貪(不拿非自己分內應得的東西)、不嗔(對人家不要起嗔恨的心)、不痴(不要不信因果)。
再提醒大家不要有嗔恨的心,女人對感情的嗔恨心很重,覺得自己受到傷害就起嗔恨,這對自己的身體絕對不好。不管你們有沒有修佛,根據佛經所言,這一生能得到人身,是因為過去世有修十善法。因此,如果未來世想再得人身,這一生就要修十善法。如果連佛所講的話你都不聽,參加法會也沒什麼意義。
修好十善法,還要學慈悲、培養慈悲心、學菩提心,菩提心起來才能幫助眾生超度,而不是找個剃光頭的就可以來唸經。以學密法的人而言,法本中特別載明,若要修法就絕對不能喝酒。如果修法者有喝酒,或是在有酒的地方,都不是很正確。密宗有些寺廟供養紅酒、葡萄酒,但那是另外的意義,而不是喝的酒。然而,在直貢噶舉盡量不用酒,而以葡萄汁來代表。
你們來參加法會,以佛法的觀念而言絕對比掃墓有用。掃墓只是一場郊遊,自己認為對祖先有交代,但沒辦法幫到祖先任何事情。很多人以為祖先在就可以保佑,但他自己都保佑不了,要怎麼保護你呢?以 仁欽多吉仁波切而言,很清楚祖先不能保佑我們,就算祖先沒有投胎、知道你發生事情,他也無能為力,也不能保佑。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學佛之前也去掃墓過,但學了佛後知道,原來超度祖先才重要,而沒有再去掃墓。在佛法中沒有掃墓的觀念,也沒有土葬,但這並不是因為印度人沒有墳墓,而是佛認為祖先過世後,我們要求善知識幫助超度,讓祖先不會墮入地獄、餓鬼、畜生道,而不是拍兩下手掌、敲個鐘,就能超度祖先。沒有這麼簡單,一定要持咒,咒語所累積的福報功德,才能讓他得超度,否則是不可能得度的。
接下來本來是要念誦佛經,但今天暫時不唸,仁欽多吉仁波切繼續解釋《地藏經》。上次解釋到鬼王,鬼王不盡然會害人,有些是不害人的。如何做到鬼王?就是生前稍微有些宗教的修行,無論是修哪個宗教,只要他在宗教方面有修行,因為任何宗教都會教導做一些對信眾好的事。只要做過這類的事情,就會有福報,當他死的時候,宗教的主或先知如果沒有來接他,沒有來接的原因很複雜,有時是他心中認為的神祇不存在,也許這個神祇已經輪迴,或是沒做好某些宗教要求守的戒,但是因為他有福報,死了之後去別的六道的時間還沒到,就變成有力量的鬼。
有力量的鬼可以將能量聚起來做到某些事情,佛經中稱鬼為非人,但其實是人,只是不具備做人的條件,也就是十善法。通常有些鬼王會做好的事,有些會做不好的事,有些會附在原來的宗教之中,繼續做他認為是好的事情。因此,有些鬼王會護持佛法,有些則不會。
經典中提到:「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
文殊菩薩是八大菩薩之一,在所有菩薩之中,只有文殊菩薩才稱為法王子,此處是比喻釋迦牟尼佛是佛法中的國王,佛的王子就是文殊師利菩薩,也就是文殊師利菩薩的智慧已經等如釋迦牟尼佛,有資格繼承釋迦牟尼佛在佛法方面的果位,因此稱為法王子。菩薩摩訶薩是大菩薩、法身菩薩。
經典中提到:「汝觀是一切諸佛菩薩及天龍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國土他國土。如是今來集會到忉利天者。汝知數不。」
此處釋迦牟尼佛等於是考文殊菩薩,問文殊菩薩看到這麼多菩薩、天龍鬼神、此世界(娑婆世界)、他世界(其他宇宙的國土)、此國土(地球)、他國土(其他星球)都全部來忉利天,知不知道有多少?
經典中提到:「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測度不能得知。」
文殊師利菩薩表示以自己大神通的力量,即使經過一千劫(地球成、住、壞、空再空、壞、住、成一遍稱為一劫)這麼久的時間來看忉利天,也不知道有多少數量。
經典中提到:「佛告文殊師利。吾以佛眼觀故猶不盡數。」
佛眼與菩薩眼是不一樣的,佛能看遍三千大千世界每個角落,沒有看不到的,而菩薩眼還是有阻礙。佛說以佛眼來看,而不是以肉眼或天眼,也都看不出這個數字。為什麼有這麼多眾生來天界聽法呢?
經典中提到:「此皆是地藏菩薩久遠劫來。已度當度未度。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
地藏菩薩久遠劫來,若以人類的數字來說,是千億萬年中地藏菩薩已經度的、正在度的、還沒度的、已幫助成就的、正在成就的、未成就的。地藏菩薩利益眾生並非現在才開始,而是已經很久很久了。當釋迦牟尼佛在介紹某一尊菩薩時,都會介紹這尊菩薩是跟著哪一尊佛學佛的,但是提到地藏菩薩時卻沒講,因為地藏菩薩行菩薩道已經太久了。當宇宙開始出現有情眾生之後,地藏菩薩就出現一直不斷度眾生。
經典中提到:「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以過去久修善根證無礙智。聞佛所言即當信受。小果聲聞天龍八部。及未來世諸眾生等。雖聞如來誠實之語必懷疑惑。設使頂受未免興謗。唯願世尊廣說地藏菩薩摩訶薩。因地作何行立何願。而能成就不思議事。」
這一段中,文殊師利菩薩表示自己過去已經修善根非常久。當諸佛菩薩說久,就是沒有數字,久到連菩薩自己都不知道。善根不單是行善、做善事,而是一切身口意所做都是利益眾生,而沒有任何自己的欲望,根已經很深固。證無礙智指的是智慧已經證到無礙。無礙就是其智慧能達到整個宇宙任何地方利益眾生。
但是,「小果聲聞天龍八部。及未來世諸眾生等」雖然聽到如來真實誠實的語言,必懷疑惑,這就是你們,你們一定會懷疑、疑惑是否真的如此或是講神話故事。就算「設使頂受未免興謗」,也是一樣,會想為什麼要頂禮、拜?有什麼了不起要拜他?很多人都有這種觀念,會覺得為什麼要拜佛,認為去看看就好了,連佛都會有這種事情發生。
「唯願世尊廣說地藏菩薩摩訶薩。因地作何行立何願。而能成就不思議事。」
此處文殊菩薩請示世尊,地藏菩薩在修行的因地做什麼行為、發什麼願,才能成就這樣的功德,也是呼應前面佛所講的。釋迦牟尼佛先問文殊菩薩,是否能知道當時有多少眾生到忉利天聽佛講地藏菩薩,所以文殊菩薩回答以自己的大神通看不出來,然後佛表示以自己的佛眼也看不出來。因此,文殊菩薩表示自己已經修得很好,聽佛所講的就馬上相信,但是很多有情眾都不相信,甚至會謗佛,為什麼佛今天講地藏菩薩的功德會有這麼多眾生前來?以前地藏菩薩在因地修行的時候是修什麼,而有如此不可思議的事?
經典中提到:「佛告文殊師利。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一物一數。作一恆河。一恆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一劫之內所積塵數。盡充為劫。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以來。千倍多於上喻。何況地藏菩薩在聲聞辟支佛地。」
釋迦牟尼佛開示佛法時,都用我們能知道、在地球上能看到的現象來比喻,讓我們比較能了解。佛說譬如三千大千世界,三小千世界為一中千,三中千為一大千,三千大千世界指的是涵蓋整個宇宙所有一切銀河系中的眾生,所有一切能看到的草木叢林、稻麻竹葦、山石微塵,看到一個物就數一次,看到一物就當成一條恆河這麼長,當成一個恆河旁邊的沙,看到一個沙就是一個世界,一個世界之內,每一個塵埃都有成住壞空,在每一劫之內所累積的塵埃總數都全部成為一劫。
這段的觀念在於,在全世界之中有很多原子、分子、粒子在動,多到什麼數量是沒人知道的。就算我們眼睛看到的樹林草木、恆河沙也都不夠多,每一粒沙之中都有一個世界,都有成住壞空,每個沙也是一劫。在劫之中所產生的塵埃,以現在最高倍數的顯微鏡,才看得到塵埃之中還有顆粒,這些都全部變成一劫。
「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以來。千倍多於上喻」,此處指的是地藏菩薩證到法身菩薩以來,所幫助的眾生數量多過上面佛所比喻的。
經典中提到:「何況地藏菩薩在聲聞辟支佛地。文殊師利。此菩薩威神誓願不可思議。若未來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菩薩名字。或讚歎或瞻禮。或稱名或供養。」
這段佛指的是何況地藏菩薩在修阿羅漢果、辟支佛的時候,辟支佛與佛的差異在於辟支佛是有餘涅槃,而佛是無餘涅槃,這是佛法的專有名詞,以後再解釋。佛指的是地藏菩薩在修聲聞緣覺、阿羅漢果、辟支佛的境界裡面時,告訴文殊師利菩薩,地藏菩薩的威德力、神通力不可思議,非我們的思想經驗法能想得出地藏菩薩所發的威神力與誓願有多大。此處提到善男子、善女人,仁欽多吉仁波切再次提醒大家,如果你們沒有修十善法,每天拜地藏菩薩也沒有用。日本雖然有很多地藏菩薩像,但日本幾乎都不修十善法,雖然地藏菩薩的像很多,但日本還是有很多天災,道理何在?就是因為沒有修十善法。
在佛經中不斷提醒我們,無論修學哪一尊佛菩薩,都一定要是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善女人並非做一些慈善、捐一些錢就是,這只是人類應該做的工作。佛所講的善是一定要修十善法,如果具備這個條件修任何本尊,本尊都會給予幫助。有人會覺得為何佛菩薩有這種分別心,不修十善法就不理會呢?這是因為如果不修十善法,第一就不是人,就算具備人的身體,所做的動作不是人,所修的佛法就不可能得成就。
一切諸佛菩薩都是從人道修出來,不管是哪個星球、世界,都是從人道修出來,沒有從地獄道、畜生道、天道修出來的。做人的條件就是善男子善女人,就算是別的宗教也不是十善法,所以再參加法會也只是結緣,沒有用的。善男子、善女人是我們一定要做到的。今天地藏王菩薩法會,日本信眾能來,至少已經是開始往十善法去修的人了。如果沒有往十善法去修的人,絕對沒有這個因緣來聽聞佛法。仁欽多吉仁波切發了很多邀請函給信眾,有些就說自己沒空等等,這就是他們沒修十善法,因此沒有福報來聽聞佛經開示。
很多人可能認為學佛不重要,只是宗教,有空再來參加就好。仁欽多吉仁波切也是很忙的人,有很多事業與弟子,為什麼 仁欽多吉仁波切能來呢?就是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是善男子,要幫助眾生,所以就來了。不管是誰,沒有比 仁欽多吉仁波切忙的,仁欽多吉仁波切也有母親、孩子,為什麼還是能來?簡單來說,就是地藏王菩薩幫忙安排好他們,讓 仁欽多吉仁波切不用擔心。有些信眾之所以不能來,就是因為不信,沒有修十善法。只要你們肯開始修十善法,絕對有福德因緣在未來世、甚至這一世就能學到佛法。
經典中提到:「聞是菩薩名字。或讚歎或瞻禮。」
讚歎不是讚歎地藏菩薩的像雕得很莊嚴,而是讚歎地藏菩薩利益眾生的功德與事情。瞻禮是很多日本人都做到的,他們會很恭敬地站在佛像前面,用很恭敬的心去欣賞佛像。在日本京都之所以留了很多老佛像,有些是好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佛像,因為日本人有個特色,就算他們不認為佛像可以用來修行,但會很恭敬這個國寶、古董,所以用很欣賞的心態去看這個佛像。雖然他們看佛像的時候並不是準備學佛,但是做出瞻禮的動作。反觀中國人看佛像時會認為這尊很莊嚴、那尊不莊嚴、這尊很老、那尊不老,沒有日本人的這種禮貌。
經典中提到:「或稱名或供養。乃至彩畫刻鏤塑漆形像。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永不墮惡道。」
或稱名是講地藏菩薩的名號。諸佛菩薩不要錢財,所謂供養就是水、燈等等。此處大家要清楚,地藏菩薩很慈悲,只要大家在這一生有修十善法,只要聽到地藏菩薩的名號而且讚歎(就算是說地藏菩薩很辛苦也是讚歎,大家看地藏菩薩的臉比較長,仁欽多吉仁波切的臉也是比較長,耳朵比較小這都是勞碌命)或瞻禮(很恭敬地看著地藏菩薩的佛像)、很恭敬地供養,甚至請人去畫、雕刻、用漆器塑造地藏菩薩的形像,就算你們這一生沒有像 仁欽多吉仁波切這樣辛苦修行,只要有修十善法,聽到地藏菩薩的名號而讚歎、瞻禮、稱名、供養、做地藏菩薩的像(無論是用什麼材質),一定一百次生於三十三天。
三十三天不是33個天,而是1個天的名字。佛經中提到三十三天的由來,古代曾經有個人做了供養佛的一件大事,發大心利益眾生。這不是發生在這一世的人類文化,而是過去世發生的。當時有32個人跟著他去做這件事,所以當他們人道結束時全部都升天,這33個人在這個天界之中都是天帝,只是帶頭那個人的福報與眷屬大一點,但都享受一切天的福報,且永不墮惡道,也就是即便生生世世無法解脫生死,也絕對不墮入地獄、餓鬼、畜生道。
修地藏菩薩簡單多了,只要大家這一生一定修十善法: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喝酒包括不抽菸、不綺語(寫色情小說的人也不是很好)、不惡口、不兩舌、不貪、不嗔、不痴,看到地藏菩薩、聽到地藏菩薩的名號,而讚歎、瞻禮、稱名、供養,甚至做地藏菩薩的像,這一生結束之後,絕對100次生於三十三天,永遠不墮入地獄、餓鬼、畜生道。真的太便宜了、太簡單了,但這個決定在於你們,一定要做。
地藏菩薩之所以辛苦,因為有太多人會墮入三惡道,所以這一生如果你們能做到這一段,至於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會生在天呢?很簡單,到往生前的5年就知道了。你們會問,怎麼知道到往生還有幾年呢?這不需要問任何人,也不需要問佛菩薩與上師,可以很簡單地就看出來,若是會生在天,生前就算有病也都是小病,不會在醫院住幾個月出不來,也不會有老人痴呆、中風、罹患癌症要開刀這種狀況。如果有的話,就絕對不可能生在天界。如果現在罹患癌症,還是來得及,只要你現在肯去做,絕對來得及,雖然還是在生病,但是跟別人的病不一樣,人家會痛得哇哇叫、必須開刀、經過各種療程,但是你不必經過這些,因為你修十善法,而且聽話對地藏菩薩供養等等,這種人就不會墮入地獄、餓鬼、畜生道。
只要生前有老人痴呆,現在日本也有很多老人有這種症狀,譬如會忘記東西、連自己名字都不記得、走錯地方、迷路等等,現在西方也很多,這種人非常有可能會墮入畜生道。為什麼呢?這種人死之前絕對聽不到佛法,因為他不知道佛法。什麼人在老年時會老人痴呆呢?就是年輕的時候放縱自己做一切邪事、不信因果,老的時候就會得老人痴呆。
什麼人很可能會下地獄呢?就是在生時貪念很重,整天貪這貪那,做很多壞事,嗔恨心也很重,就很可能會下地獄。會墮入餓鬼道,就是生前捨不得做善事,就算去做,也是勉為其難,看到別人在做善事,還講不好聽的話。生前怎麼看是否會墮入餓鬼道呢?就是會越來越計較、越來越一毛不拔、越來越小心眼、越來越會看什麼都不順眼。有些老人家年紀大時嗔恨心很重,批評兒女不孝順、眷屬如何如何,這些人都很可能會墮入地獄道。你們從這些地方看就知道了,不需要佛菩薩來告訴你們,這都是因果。讓自己不要墮入惡道,除了上師與佛菩薩的幫忙,自己要先做到善男子、善女人、不嗔、不痴、不貪,這是很重要的。
經典中提到:「文殊師利。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過去久遠不可說不可說劫前。身為大長者子。時世有佛號曰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時長者子見佛相好千福莊嚴。因問彼佛。作何行願而得此相。」
此處,釋迦牟尼佛開始介紹地藏菩薩是何原因修成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於過去久遠不可說、不可說劫前,這句話就是認證 仁欽多吉仁波切前面開示的,地藏菩薩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證果了。當佛說不可說、不可說,就是人類的數字都算不出來、人類的語言無法解釋、人類的認知解釋不出來,意思就是很久很久、地球還沒出現以前。地球出現是幾百億萬年前,所以是比這個時間還要久的。
「身為大長者子」中的長者並不是老人,若以古代來說是族長,甚至是酋長,是鄉間德高望重的人,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指的是地藏菩薩生在一個善的家,而不是惡的家之中。當時有一尊佛稱為「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那一世身為長者子的地藏菩薩瞻禮時見到佛的相好,這裡所說的相不是用木頭或銅所做的像,而是佛在世時的相。「千福莊嚴」指的是一千種福報讓佛的相很莊嚴,因此地藏菩薩請問佛,佛是做什麼行為、發什麼願,而得到這麼莊嚴的相?
經典中提到:「時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告長者子。欲證此身當須久遠度脫一切受苦眾生。」
佛說如果想得到如佛一般莊嚴的相,需要永久幫助超度一切眾生、解脫一切受苦眾生,意思就是只要有眾生在輪迴就要幫助超度與解脫。
經典中提到:「文殊師利。時長者子因發願言。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此處地藏菩薩就發了大願。我們之所以稱地藏菩薩為大願菩薩,就是因為地藏菩薩的願是從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學來的。這表示我們不需要自己創造一些願,我們的願是凡夫俗子的願,譬如有人說自己先發願吃素,求要讓自己身體好,但所有經典上都沒講過這種願,發這種願當然是沒用的。也好像有人祈求要發財,說自己發願要塑造菩薩像,但經典中也沒提到這些,經典沒提到的願都是假願,也表示在威脅佛菩薩,跟佛菩薩玩交換條件,要幫你做到某件事,你才要做;如果你不想要的,就求佛菩薩不要給你,這豈不是威脅?
佛經中所講的願都是為了修行,為了利益眾生,而且一定是有一尊佛、菩薩、上師教你如何發願,不是你自己要發願就發。之所以有些人拜地藏菩薩,有些人拜觀音菩薩,是因為過去世他們有學到、聽到某尊菩薩所講的願力,而要發這個願、做到這個願力,所以跟某尊菩薩有緣,而不是認為自己是觀音菩薩旁邊的童子,是因為你想學某尊菩薩的願、發某尊菩薩的願,所以會跟這尊菩薩接觸。
在經典中,地藏菩薩說「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指的就是未來還沒盡之前。未來當然不可能盡,只要有六道眾生一直在輪迴,未來就一直存在。未來不是佛、主或神祇創造的,而是我們創造的。只要我們沒有輪迴,就沒有未來。但是,眾生一定在輪迴,因為眾生太多了,只要有一個眾生還在輪迴,未來就會出現。盡未來際雖然會發生,但是要多久真的不知道。不可計劫指的是不可算出來的時間。
「為是罪苦六道眾生」,指的是為所有做了有罪受難的六道眾生(天、阿修羅、人、地獄、餓鬼、畜生)。全世界的宗教都認為升天就好了,但以佛而言,天界的眾生也都要輪迴,天界的輪迴還是在苦之中,所以天界也是苦。別的宗教都認為天界就很好了,無論是日本、西方、中國的宗教,都認為人類死後要回天上。為什麼人類喜歡回到天界?除了別的宗教形容天堂有許多享受之外,更重要的觀念是,地球的人類並不是從猩猩進化而來的,如果人類是由猩猩進化,應該所有猩猩都能變成人才對。佛經中有提到人類是從光音天飛來的,因為人類的祖先來自於天,所以人類有天界的基因,而都想要回去天界。
人類在地球作很多惡,包括殺生、每天吃很多海鮮,怎麼可能上天呢?很多人以為殺生還可以上天,但是很清楚,這一生有殺生的人是不可能到天界的,就算有修都是到鬼道,有吃肉都是到鬼道,因為天界的人不殺生,有殺生怎麼可能到天界呢?
「廣設方便」的方便不是隨便,而是根據每個眾生不同的緣、業力、根器、風俗,以種種不同的方法來幫助眾生,讓眾生「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指的是地藏菩薩發願,只要還有一個眾生還在六道輪迴,地藏菩薩就不成佛。地藏菩薩的願不只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若是根據這一段所講的,是六道眾生中只要有一個還在輪迴,地藏菩薩都不成佛。這個願太偉大了,因為地藏菩薩要永遠不成佛來幫助眾生。以佛法的觀念,地藏菩薩就是佛,但佛與菩薩的差別只在於一個念頭。佛連度眾生的罣礙都沒有,是被動的,你們若是祈求而與佛的緣到了,佛就來了。菩薩一直掛念自己要度眾生,就是因為這個煩惱還沒破,所以還是菩薩。
佛之所以會回來做菩薩,就是因為掛念眾生,如果完全沒有掛念,度眾生的力量會減少。佛的心是寂靜的,而菩薩的心會動,就是因為還留著這個要度眾生的願。地藏菩薩的願是只要沒有度盡眾生,還有一個眾生在虛空之中,地藏菩薩就不成佛。這代表成佛只是一個觀念,很簡單就能成佛,但當然也是要修到這個階段。
經典中提到:「以是於彼佛前立斯大願。」
地藏菩薩是在佛面前立這個願,不是開玩笑,也不是隨便講講就算數的。
經典中提到:「于今百千萬億那由他不可說劫尚為菩薩。又於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彼佛壽命四百千萬億阿僧祇劫。像法之中有一婆羅門女。宿福深厚眾所欽敬。行住坐臥諸天衛護。其母信邪常輕三寶。」
此處是介紹地藏菩薩的另外一個身,地藏菩薩不是你們所想像的是一世就修到大願地藏王菩薩,而你們也不是一世就能弄清楚、開悟。要怎麼辦呢?很多人希望自己要馬上知道、了解、開悟,談何容易?連地藏菩薩都修了多久?我們這一世既然有學佛,地藏菩薩就先開個法門給我們──修十善法、恭敬、瞻禮,至少不會墮入三惡道,未來世有機會學佛。以密宗而言,上師是這一生就幫你解脫不用輪迴了。不輪迴而到阿彌陀佛那邊,才能修成佛果。
今天開解佛經,也是告訴大家,修行不是認為自己懂了、什麼都知道了,聽個1、2年,就認為自己修出來了,那豈不是比地藏菩薩還要厲害?很多人跑去佛寺聽個幾遍、十幾遍,就認為自己什麼都知道,以為自己聽過很多。就好像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臺灣開示《寶積經》,其中有一段提到如果修菩薩道不能有多聞慢,不要以為自己聽很多就是知道,這就是驕傲的心。
「于今百千萬億那由他不可說劫尚為菩薩」,意思是地藏菩薩在很多劫之中都是菩薩。「又於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時世有佛」,佛所講的數字,到現在都沒有一個科學家能弄得清楚。那由他劫與阿僧祇劫是以前梵語的數字,超過兆而寫不出的數字。「號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指的是當時有一尊佛的名號為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彼佛壽命四百千萬億阿僧祇劫」,提到阿僧祇劫已經讓我們頭皮發麻,是幾千萬億年的時間,而這尊佛的本命有四百千萬億阿僧祇劫。
什麼是「像法」?就好像釋迦牟尼佛的佛法在地球上分為正法時代、像法時代、末法時代。佛在世時與佛滅度後的頭500年稱為正法時代,指的是這段時間的修行人都100%依據佛所教的來學習、修行佛法。後面的500年是像法時代,雖然有修,但是打了折扣,因為眾生的根器不一樣。有些有福報聽到,有些則漏了沒聽到,於是稱像法,但還是差一點,不是100%正法。到了末法時代,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末法時代有12000年,之後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就不在地球上了,要等到56億萬年直至彌勒菩薩來成佛才有佛法。
末法時代就糟糕了,因為每個人都抓著某些佛法作為自己修行的佛法,所以我們生在末法時代,正式教佛法、講佛法已經幾乎沒有了,非常稀少。因此,佛經提到末法時代邪師如恆河沙,也就是將佛法講錯、扭曲,譬如說出家人還可以吃肉、娶妻這種錯誤的說法,這只是風俗,不能說是修行人。末法時代剩下的佛法已經有限,因此末法時代之所以勸大家要唸阿彌陀佛,因為你們沒有這個條件、根器單靠學禪宗就能解脫生死,所以這一生一定要唸阿彌陀佛。
「像法之中有一婆羅門女」,指的就是這尊佛的壽命在像法之中,有一位婆羅門女。婆羅門是古印度的梵語用法,指的是高階級、貴族之類的。「宿福深厚」指的是她累世之中修很多很厚的福。「眾所欽敬」指的是眾人看到這位婆羅門女都很欽敬,不會有非分之想。
你們這一生若是女人,如果有很多男人追你、喜歡你,就代表沒有福。你若長得漂亮,人家對你恭敬,就是你有福,人家欽佩你也是。就好像男人長得很帥,被人戲稱為小鮮肉,這也是沒有福。修行人因為長得莊嚴而有人親近,就是有一點福。你們看到小鮮肉起心念,表示這個男的沒有福;女孩子長得很漂亮,人家看到都起非分之想,就是沒有福。佛經中特別提到這點,就好像《普門品》也提到,如果求觀世音菩薩而得女,這個女孩子會受人欽敬。為什麼會如此?因為有福自然相長得好,但是人家看到她也不會起非分之想。
「行住坐臥諸天衛護」,指的是不管走路、停下、睡覺、坐著,所有天都會保護、守衛她。但是,「其母信邪常輕三寶」,這是很多人目前都在做的。「輕」指的是看不起。一位日本弟子曾告訴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日本有很多人看不起佛法。佛法沒有錯,而是有人用錯佛法。講這些話的人都不是很好,不管你們當佛法是個宗教、理論、學問,佛法在地球已經2500多年,至今還存在,比其他學問、學說都存在得久,就表示佛法有值得存在的價值,因為能利益眾生。你們可以不信,但不能看不起佛法,這就是輕三寶。
因為有些修行人,而讓人輕視三寶,譬如有出家人吃肉、喝酒,經典中載明是不可以的。如果有修行人這麼做,就會讓人輕視三寶。佛教我們不要抽菸,如果你這邊抽菸,那邊教人抄經,人家當然不聽你的。常輕三寶,就好像說「你們這些人是靠講佛法賺錢」這種話也算。
經典中提到:「是時聖女廣設方便。勸誘其母令生正見。而此女母未全生信。」
很多人常說自己父母親業障深重,怎麼勸都不肯聽。連地藏菩薩前世的婆羅門女福報深厚,當佛說福報深厚,不是我們能了解的,連她的福報這麼深厚都勸不了母親不輕三寶,你們憑什麼認為自己皈依5、6年就能讓父母親聽你的?不是你沒有做好,而是你沒有去做。
經典上提到婆羅門女用盡一切方便、廣說,就是任何佛法利益眾生的事,婆羅門女都會告訴母親,而且用任何方法,讓母親知道佛法對眾生的好處,重點是希望母親這一生有福報,以後能得到佛的幫助,而不是這一生就要改過來。你們自己都沒改好,還想要求父母親跟你們一樣學佛?
「勸誘其母令生正見」。換做是你們,講一次他若不聽,就認為不需要理他了,自己再修迴向給他,看他哪一天改過來。勸指的是好言相勸,不是惡口,告訴父母親:「您再不吃素,會下地獄!」弟子要小心一點,不要以為自己皈依了,就用佛法來罵父母親。此處指的是用種種方法勸他、誘他能生正見,不要再輕三寶,要對三寶恭敬。如果講了他不聽,那是他的事,但是我們要不斷做。
就好像有人來求 仁欽多吉仁波切超度親人時,仁欽多吉仁波切會問他家裡的人是否知情,他會說不知道。為什麼不能講呢?求佛菩薩是一件壞事嗎?為什麼人家信別的宗教開口都是「主啊!」為什麼佛教徒不能開口就說「佛啊!」?你們都是有事時來求佛菩薩,沒事時就丟在一邊,好像提到很羞恥一般。你們要開口講,講過而他不聽,也是他的決定,但是我們要學佛菩薩的做法。
地藏菩薩有一世是婆羅門女,為了讓母親不要沒機緣跟佛菩薩接觸,就廣設方便,勸誘其母,令生正見,希望母親能改過來有正當的見解。你們做了幾次?講一次就認為父母親不聽,認為父母親就是這樣子,認為自己好好修好就好。仁欽多吉仁波切為了讓母親能夠相信佛菩薩,做了多少事?讓母親覺得兒子學了佛就整個都變好,什麼事都為她想,她自然想學佛了。
我們不能認為自己學佛迴向給父母親,父母親就會跟著我們學佛。大家沒有迴向的能力,迴向是自己什麼都不要、全部都給,你們做得到嗎?既然做不到,就要學地藏菩薩幫父母親的方式。廣設就是不停止講,就算父母親要你不要囉嗦,反正就是不信,那也沒關係,你再繼續講。就算父母親說吃飯時不要講,那也沒關係,飯吞下去你再繼續好好講、慢慢講、勸他、誘惑他。用別的方法讓父母親知道學佛的好處在哪裡,讓他生正見,不要再輕視三寶。
「而此女母未全生信」,這句話很有意思。雖然婆羅門女的母親沒有全信,但至少信了一點,比不信來得好。只要信一點,未來就有機會接受幫助。如果全部不信,那就沒有機會。「不久命終。魂神墮在無間地獄」,指的是婆羅門女的母親死後就下了地獄,無間地獄是很可憐的,永不出來,就算這個世間的地獄壞掉,就跟著搬家到別的世界的無間地獄。何種人會墮入無間地獄呢?就是做了毀謗佛法、佛像與佛經、出佛血、殺阿羅漢、殺父母親等很惡的事。無間地獄出來無期,沒有時間出來,一直在裡面,只要進去就不可能出來。
有人會認為地獄是死了才知道,覺得佛菩薩現在是在恐嚇大家,讓大家怕而來學佛,其實不然。佛法與其他宗教不一樣,別的宗教會說不信主就會下地獄,但佛所講的地獄是你做的行為讓你下地獄,並不是佛罰你下地獄,或是你不信佛就要下地獄。簡單來說,當一個人輕三寶,當然不信因果。輕三寶就好像明明佛告訴你們不要吃眾生肉,但是你偏偏認為自己雖信,但仍然要吃肉,罪就是墮入無間地獄。
你們會想那乾脆不要聽佛法,不就什麼事都沒有。確實,什麼事都沒有,也表示未來佛菩薩與善知識也沒有機會幫你,真的什麼都沒有。大家不要誤會是聽聞佛法而輕三寶,就會墮入無間地獄,要弄清楚。因為佛法現在還在世間流傳,大家很容易聽到佛法,無論是東方人、西方人、中國人或日本人,就好像文革時什麼都打掉,佛經、佛像都拆掉,但佛法還是在。為什麼佛法還是在?因為釋迦牟尼佛的佛運還在,沒有滅掉,到現在還是聽到,文革時也還是聽到。當佛運存在時,任何人類都有機會、因緣聽聞佛法。
此處是提醒大家,不信沒關係,但不要輕視佛法,不要批評修行者講的怪怪的,覺得自己有自由意願,為何規定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呢?這些不是 仁欽多吉仁波切發明的,而是佛所說的,佛對我們所說的都是為我們好,但是沒有逼我們一定要去做。就好像婆羅門女廣設方便、勸誘其母,也沒有逼母親去做,不像有個宗教只要不信,就拿刀殺過來,佛也沒說不信就會下地獄。婆羅門女是勸誘其母,絕對沒有恐嚇母親,但是因為大家來聽佛經,仁欽多吉仁波切就要解釋佛經所講的事給你們聽。
因此,我們對自己的父母親與眷屬也是這種方法,不能恐嚇、威脅他們,說不信就會下地獄,若是如此豈不是與其他宗教沒有兩樣?我們要以身作則,廣設方便勸誘,就好像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母親還沒跟 仁欽多吉仁波切學佛之前也是吃肉,仁欽多吉仁波切沒有逼母親,也沒說「我是仁波切,你是仁波切的母親還吃肉,像個樣子嗎?」這種話,完全沒講。
就因為是自己的母親,仁欽多吉仁波切怎麼能用佛法去訓母親呢?仁欽多吉仁波切知道母親不信是母親的緣,但是 仁欽多吉仁波切學到地藏菩薩「廣設方便,勸誘其母」這一招,就好像母親現在連上車都很困難,仁欽多吉仁波切馬上安排一輛車是座椅可以升降方便上車的,母親也很開心,參加法會時也比較專心,這也是廣設方便,讓母親知道孩子孝順、有在留意。我們對父母親真的要這麼做,進而對所有眾生也是這麼做,而不能用佛法去威脅恐嚇人家,說人家不來拜就會倒楣。仁欽多吉仁波切從沒說過這種話,因為不來是他自己的事。
經典中提到:「時婆羅門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計當隨業必生惡趣。」
婆羅門女有福,所以不用問都知道。很多人經常跑來請示 仁欽多吉仁波切,問自己與父母是做錯什麼事而罹患癌症?為什麼孩子不孝順?問這種問題的人,都是不信因果。提問方式更進一步的就會問自己上一世做錯什麼事?他不承認自己這一世做錯的事,還會承認上一世做錯的事嗎?問這種問題的人,就是認為自己這一世沒做過錯事,只是過去世錯了,所以這一世受報應。這就是不信因果,必墮惡趣。
其實,你們不必問佛菩薩你們的父母親生在哪裡,很簡單的一句話,他們這一生有沒有吃肉?如果有,就非常可能會墮入地獄,因為這是佛經講的,《地藏經》中也提到。仁欽多吉仁波切之所以整天勸你們不要吃肉,因為地藏菩薩說吃肉會墮入地獄,既然你們相信地藏菩薩,為何不相信地藏菩薩講的話?
你們一定會認為這是中文翻譯出來,但中文也是根據梵語翻譯,是根據佛所講的來翻譯,不是發明的。佛所講的經典與修行方法,不會因為翻譯成某種文字而有所改變。修行方法改變,只不過是有弘法人不堅持,因為一堅持就沒信眾了。仁欽多吉仁波切在日本弘法比較辛苦,因為如果跟日本人說不抽菸、不吃肉是非常困難的,但是無論多困難,仁欽多吉仁波切都要做,因為是修地藏菩薩法門,能度1個就度1個,能度2個就度2個,你們聽或不聽、接受或不接受,都是你們的事。
今天日本信眾比較少,因為他們知道當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解佛經,他們會越聽越怕。仁欽多吉仁波切開解佛經是根據佛經而講,而不是 仁欽多吉仁波切自己發明的內容。仁欽多吉仁波切之所以特別在日本開解《地藏經》,因為《地藏經》就是講因果,但偏偏很多人都不信因果。因果不是佛發明的,現在醫生也都知道吃很多肉類的人會如何。一位擔任醫護工作的弟子表示,醫學上提到,愛吃肉會增加癌細胞的分化,會導致中風與心血管的疾病。
仁欽多吉仁波切繼續開示,這就是因果。大家不要將因果當成是佛所發明的,不要認為因果是懲罰我們的東西,也不要認為因果是神話故事,醫學上已經證明出來。既然如此,你們若還是吃肉,那就很奇怪了。你們不聽醫生講的,也不聽佛講的,因此經典後面地藏菩薩提到地球人類是全宇宙最難度、最不聽話、最剛強,很難處理。
上午先開示至此,下午繼續開解。如果怕的人下午就不要來了,因為地藏菩薩不客氣,佛也不客氣,因為佛菩薩不會講一些讓你們做錯事的話。佛菩薩所講的都是要糾正大家,讓大家未來世不會再錯。只要不再錯、能改掉,絕對有光明的未來。有一派認為不用修,反正人一定會死,學佛幹嘛?人確實都會死,但既然認為人都會死,你們這一生讀書做什麼?賺錢做什麼?結婚做什麼?連這些都不用做,乾脆等死不就好了?
人就是很矛盾,這也是前面所講的,就算聽到佛講佛法都會起疑惑,還有一大堆認為自己很對的理念。有人認為自己罹患癌症,就乾脆去玩,玩到自己死了為止。奇怪的是,既然明知道自己罹患了癌症,為什麼還不改?讓這個病不讓自己這麼痛苦呢?很多人都跟自己賭,不相信癌症在臨終時會很痛苦。仁欽多吉仁波切是死亡專家,什麼癌都見過了,沒有一個人走之前不痛苦的,那種痛非你們能理解的。
在日本吃的海鮮特別多,所以殺業特別重。仁欽多吉仁波切在此開解《地藏經》,並不是希望有很多日本人來相信,而是希望今天開解經典,讓很多你們看不到的眾生聽聞之後,對這塊土地有善的幫助。否則的話,火山一直爆,海嘯一直來怎麼辦?就算有錢也留不住。仁欽多吉仁波切來日本弘法,並不是為了自己。如果 仁欽多吉仁波切是為了自己,以生意的觀點真的賠慘了,還要蓋這麼莊嚴的道場給你們聽佛法?
更新日期:2016 年 6 月 0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