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25年10月12日
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升法座,開解《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十二〈禪定波羅蜜多品第十之二〉。
仁波切指示出家眾帶領與會大眾念誦皈依發心、七支供養、《隨念三寶經》、《佛子行三十七頌》、《八聖吉祥祈禱文》後,仁波切持誦六字大明咒,尊身及壇城發出金色光芒,現場妙香馥郁更勝以往,與會眾等全身發熱,煩惱止息,得以專注領受 仁波切殊勝清淨的佛法教導。
接著,仁波切賜予珍貴的佛法開示:
經典︰「又復入解他心智力。而此有情行布施因。於未來世得布施果。又此有情行淨戒因。於未來世得淨戒果。又此有情行忍辱因。於未來世得忍辱果。又此有情行精進因。於未來世得精進果。又此有情行禪定因。於未來世得禪定果。又此有情行勝慧因。於未來世得勝慧果。又此有情行大乘因。於未來世得大乘果。」
這一段是說過去世、這一生有修六波羅蜜,未來世絕對會得到這個果報,一定會朝修行的方向去走,所以大家檢視一下自己有沒有修?如果沒有,表示你們過去世都沒有修六波羅蜜,現在大家聽到上師的開示,這一生要馬上去修。如果不來求法,以為聽過就修得出來,絕對不可能。
而此有情行布施因。於未來世得布施果。你們都以為供養紅包、供養佛寺,就是供養布施,不需要跟上師研究。這樣等於沒有布施,因為是你們自己在布施。你們現在犯個毛病,認為學佛是自己在修,不是上師教的,上師跟我講要我去做就去做,所以跟上師無關。11月我會修個很長的上師供養法,法本裡面一直提到:沒有上師就沒有修行。岡波巴大師很久以前就說過,末法時代能記得上師恩的人寥寥可數,所以法本裡面一直提醒你們要記得上師的恩,而你們卻沒有。
為什麼上星期那三個弟子被我罵?因為他們不記得上師恩,所以上師傳的法沒辦法聽進去,也做不到。你們現在當這邊是自助餐廳,挑自己喜歡的。像昨天有幾個年輕弟子來求法本,什麼都求,就不求上師的長壽祈請文。不是因為唸上師的長壽祈請文,上師就會長壽,這跟你們無關。《仁欽多吉仁波切長壽祈請文》是我的根本上師 澈贊法王賜予我的,為什麼給你們唸?是讓你們在我的功德大海裡面,我長壽你們也會長壽。
昨天幾個年輕的弟子居然都不求,這是不禮敬師長。淨土宗裡面第一個福報就是禮敬師長,所以他們就沒修了。就像這些男眾怕挨罵,也不禮敬師長。要學東西絕對會被罵、被打,絕對讓你沒面子,所以我現在可以判斷這些男眾,下一世絕對沒有這個果報,因為這一世不修!可見他們過去世也沒修!不要以為只要聽過就可以修,你們修不到;布施這麼簡單的事情,你們就沒辦法修出來,以為給錢就有布施,其實沒有!
最近泡澡時突然死掉的男弟子,他布施的絕對比你們多很多,為什麼還會這樣?他的果報本來是很嚴重的,但因為布施,所以讓他這樣子死,而不是出車禍死掉。從我認識他到他往生,他做了很多不恭敬上師的事情,跟你們這些男眾一樣,以為跟著上師,自己每天唸就好了,沒來求法!我開超跑,你們連尾燈都看不到,怎麼追我?
每個人都驕傲的不得了,就像有些男弟子覺得很怕仁波切,不肯來見我,這樣就種下死時見不到我的果。你們以為每個禮拜天來參加一次法會,什麼都會得到?假如這麼簡單,那我不用閉關閉得這麼辛苦!現在 法王也是為了準備他的下一世在閉關!你們哪根蔥,以為每個禮拜天來聽一下,就覺得自己在修行?你們現在做的事情,就是比信眾好一點的皈依弟子。皈依弟子當然要學習佛法,你們不肯學,以為每個禮拜來聽過就知道了?光是布施,你們就沒有澈澈底底、淋漓盡致做到。我曾經沒錢吃飯,供佛菩薩的花與水果都不會缺,你們做得到嗎?也曾經沒錢繳房租,卻把錢先給以前第一個直貢噶舉中心去繳房租,你們做得到嗎?我沒錢蓋直貢梯寺的金頂,就賣東西,你們做得到嗎?你們都不捨得,不要以為自己有布施!
今天中午我在大直罵我公司的會計師,本來我持咒的電話鈴聲可以讓協會有收入,她居然嫌一千多塊錢太少,告訴電信公司不收了,因為協會收了一千多塊還要報稅。每個禮拜大家聽我開示兩個小時,都是給我1000塊,好一點的多一點,她覺得1000元太少了,沒想到上師很可憐,做法會講得這麼辛苦,修行這麼多,才平均一個人1000元。不是跟你們計較,只是告訴你們,不要以為自己在修,不聽上師的話,不照上師教的方式去做,就沒在修,只是參加一個法會,得了未來世的人天福報,這一世絕對用不到。
我一直強調大家要懂得懺悔,前幾天有個女弟子癌症死了,她今年5月發病,得子宮內膜癌。她平常不見人影,發病時才來見我,不是她有錢沒錢,是她平常都沒來見我。就像剛才說在浴缸死掉的男弟子,他有錢,但都不來見我。這個癌症的女弟子發病時來見我,我很直接跟她說:妳做了很多壞事,妳沒懺悔,所以妳癌末的時候會很痛,我沒辦法幫妳。我從來沒講過這樣的話,對不對?(大眾回答:對。)
在座有很多得癌症的來見我,我有沒有講過保證死之前不會痛?(大眾回答:有。)結果真如我講的,她死之前一天打3次、5次、6次嗎啡針都不能止痛。弟子跟我講這件事,我說因為她不懺悔,這個弟子就幫我傳話給一位去看她的弟子,去看她的弟子就跟她說:仁波切說妳沒有懺悔。於是她開口懺悔,雖然懺悔的對象不是我,但因為是我講的,等於是對我懺悔,她講了一大堆,講完當天就走了。本來醫院準備餵嗎啡給她吃,因為打針沒用,假如嗎啡用吃的,這一生結束絕對墮入三惡道。
為什麼上週給你們一個金剛薩埵灌頂?因為你們全部沒懺悔,覺得自己沒做錯事,也沒發生什麼事。到死之前就來算帳了,洗澡時走的這個男弟子就是被算帳,還好他不斷在供養,所以才能得到頗瓦法;這個癌症的女弟子就沒有頗瓦法了。這跟有錢沒錢無關,因為她生前不肯懺悔,覺得自己沒做錯事,以為是小事、沒殺人、現在也已經吃素了。
你們都是這種觀念,尤其現在這些男眾沒修,那就要負責自己的業力,而不是我來負責,我只能讓你的業力影響不要太嚴重,而聽不到我的聲音馬上就走了,還好這個女弟子死之前靈光乍現,因為痛得太苦了才懺悔。連嗎啡針都不能止痛,可想而知是很痛的,醫院要餵嗎啡給她吃,就是要讓她整個人麻醉掉,等於吸毒了。
所以你們不要以為自己有修六波羅蜜,包括這些出家眾,最嚴重的就是出家30年男出家眾,他完全沒有修六波羅蜜。因為他講來講去都是那幾套:六賊作父、真假分不出來。只會講一些名詞,六波羅蜜完全沒修,所以未來世絕對不可能有六波羅蜜的果,這是佛說的。我這一生能修出來,是因為我過去世有做,雖然不一定做得很好,但一定有做,所以這一生才有因緣遇到一位好的上師,和有緣的傳承,這一生才能夠利益眾生。
你們整天認為自己唸一唸、拜一拜,不離開道場就好了,這都是好,但到死的時候才有用。就像這個女弟子,連來見我最後一面也沒有,連最後想留一句話也沒有,她不是窮到沒有錢,而是全部放在後面,等死了才供養。就像這個洗澡時走的男弟子的兒子一直說要來感恩,我說我不見他,因為他第一不聽話不吃素,第二以為來感恩事情就解決了。他父親是我弟子,我是幫弟子,跟他無關。假如換了別人就會見,看有沒有機會多一點供養。現在我交代負責的弟子,如果他還要來供養,你說我不收,即使他說是他父親的錢,我都不收(弟子回答:是)。
所以唸完這一段不是唸經文,是佛告訴你們,你們過去世沒有做過的事情,這一生絕對沒有這個果報。現在你們還有時間在這一生做好這種事情;就算做不好沒關係,慢慢去做,不斷在做,累積起來,下一世絕對有這果報。你們可以求去阿彌陀佛那邊,但你們去不了,為什麼去不了?《阿彌陀經》講得很清楚,不可少福德因緣,福德怎麼來?從修行來,表面修行沒用,是從內心世界修行。
就像我剛才說不懺悔的這個Case(案例),可見護法很厲害,本尊也很厲害,假如我不告訴負責的弟子,怎麼讓她死之前肯懺悔,所有阻擋她死亡的業力馬上就消失,讓她下三惡道的業力就消失,不是讓她變好。假如她晚一點懺悔,只要吃了嗎啡,她這一生就有吸毒,經典講得很清楚,吸毒鐵定下地獄,只差一個半鐘頭。她一直有參加法會,雖然她每次參加法會只是供養我500、1000元,但是還有些微的福,在最後的時間,還有人傳話給我,再將我的話傳回去。
誰傳話過去?(弟子回答:報告 仁波切,是林姓弟子。)仁波切開示:林姓弟子累積一些福報了。所以現在看清楚了吧!在佛法上面累積一些事情,當需要救度時就會出現,不是救你還房貸,不是幫你開悟,是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兩個弟子過去跟她講話,剛好她那一剎那聽進去;她跪在我面前時都聽不進去、沒懺悔。所以她講完就不痛了。
佛經講發露懺悔,不是你們這些男眾,包括出家男弟子,對著本尊、佛像懺悔,沒用!為什麼沒用?佛經講得很清楚,在你所住的地方周圍500公里以內有聖人,就是能幫助你解脫生死的修行人,可以跟他懺悔;除非沒有,就可以跟佛像懺悔。但問題來了,你要跟佛像懺悔,至少要閉關一個月以上。所以你們以為自己每天在懺悔,沒用!因為有上師在。你們不聽話時,為何跟上師懺悔完,馬上有用?因為上師有修六波羅蜜,過去世在修,這一生也在修,上師有福報,只要你一懺悔,上師馬上跟本尊相應,馬上加持到你,馬上解決,比打嗎啡針還要快。所以佛法不是迷信,絕對是有系列的修行方式。在中土,以前文人太多了,尤其從宋朝開始,文人講佛法但沒有修佛法,一直流傳到今都是這樣子,講來講去都沒有在修。男出家弟子最會這樣,講來講去都是這樣子,但有沒有修?沒修,因為如果有修,他今天不會這樣子。
佛經一直講,是因為佛陀一直提醒你們,不要痴人說夢話,你們過去世沒做的事情,這一生不會發生;希望未來世會發生,這一生要馬上去做,一分一秒都不能拖。沒有上師教你們打坐,你們怎麼打坐?我現在也沒教你們打坐,直貢噶舉有一套方式,為什麼不教你們?因為你們不是這塊料,對上師不尊重。
昨天我覺得很心灰意冷,一大堆年輕人來求阿奇護法法本,我問他們:阿奇是聽你們的?還是聽我的?既然不尊重上師,阿奇還會幫你們嗎?不要以為每天唸阿奇,阿奇就會幫你們,因為阿奇護法法本裡面講得很清楚,是直貢噶舉的弟子,阿奇才會保護。什麼叫直貢噶舉的弟子?一脈相傳,沒有別的上師,不二心,口傳,對上師感恩,你們沒做到沒用,相信我,因為我是這樣修出來的。
你們福報比我好,有這麼多法本、這麼多佛經,法王講兩句話就要我去修、去閉關了,法王也不管我怎麼修的。當然我根器也跟你們不一樣。所以這幾句話你們要清楚,釋迦牟尼佛不是告訴你們故事,是告訴你們現在為什麼這麼可悲、可憐、可恨?因為你過去世沒修,所以告訴你這一生要馬上修。六波羅蜜裡面每一個法門都需要上師告訴你、教你,不要以為自己忍了,忍什麼?
就像這個女弟子,明知道嗎啡是有毒的,為了讓自己不痛就不忍了,打了再說,但還是痛。這表示身為皈依弟子,不應該碰這種東西,痛到她忍不住了,剛好有人跟她說:仁波切說妳沒有懺悔,她才恍然大悟要懺悔。她這個事情藏在心裡面很久了,她覺得沒事,只是生個病而已。上個禮拜講過,假如你心是善的,就算你有癌症,都不會害你痛到死去活來。所以這一段大家要看清楚,你這一生為什麼會修大乘佛法?過去世有聽過,未來世絕對會得大乘果。
經典︰「又此有情行緣覺因。於未來世得緣覺果。又此有情行聲聞因。於未來世得聲聞果。又此有情行世間因。於未來世得世間果。」
表示這一世修聲聞緣覺的,未來世就修聲聞緣覺。又此有情行世間因,於未來世得世間果。所以跟你們講不要修人間佛法,這一世一直修輪迴的因,未來世還是輪迴。
要解脫輪迴,問問自己,除了自己日常非要做的事情之外,心態是什麼?想什麼?要求些什麼?比如有些男弟子說不敢見仁波切,怕被罵,保證會輪迴;明知自己有惡,被罵就會解決很多惡業了,卻不肯給罵、不肯來,只是遠遠看著 仁波切。這一生我們要很清楚究竟學佛是為了什麼,假如為了滿足世間的所有事情,未來還是會輪迴,還是會來這個世間;假如學佛是為了自己能解脫生死、離開輪迴苦海,之後能利益眾生,才是修佛法,下一世就不會在輪迴苦海。這個前因後果一再跟你們講清楚。
你們一直說你們信因果,其實你們全部不相信,尤其這些男眾沒有一個相信,每一個都以為自己是英雄好漢。你們這一生可以修出來給我看?法王身邊有很多俗家的男眾弟子,只有我一個人修出來,因為我不怕挨罵,法王怎麼罵,我不會躲,因為 法王就是我的上師。你們很會躲!臺灣流行躲避球嗎?你們現在準備參加躲避球比賽嗎?那我們成立一個寶吉祥躲避球球隊,讓男眾參加可以嗎?誰被打了一球就給10萬元。我沒看過這麼懦弱,學佛這麼不起勁的男眾。
每個禮拜來求法的都是女眾,男眾去哪裡?去賺錢?去賺錢我也沒看到多一點供養,還是有別的地方要去?所以那些已經結婚,老公老婆都已經皈依我的,老婆禮拜六來、老公不來的,做老婆的看緊一點!(大眾笑)沒有理由不來啊!沒看過臉皮這麼厚的男人,現在才知道你們為何能結婚?因為你們臉皮厚,拚死拚活去追來的。這一生學佛,自己的心態真的很重要,千萬要留意,千萬不要離開佛教我們的方法來學佛,因為這樣就種下世間因,下一世再來輪迴了。
經典︰「舍利子。若此因緣。若彼因緣。於未來世此諸有情得是根性如實了知。」
佛講了,因為這些因緣,未來世這些有情眾得了根性,就是跟過去世有關,實實在在應該很清楚。所以我現在實實在在罵你們,就是根據你們這一世所表現出來的,有根有據,不會隨便罵人,因為你們如果有修六波羅蜜,絕對不會這樣子。這一生你們還認為每天唸一唸就是修行,聽一聽仁波切講佛法就是修行?不是。佛經講了這麼多,你們從來沒有好好去體會佛對我們的慈悲。
經典︰「於彼有情而能成熟不生厭倦。乃至以智了解是心根本。若正法器說此正法。」
對於這些根器好的有情眾,絕對有一天會成熟,不是成佛果、成菩薩果,而是他的心智已經離開凡夫,轉成聖人的心智,所以得成熟。不生厭倦,是對自己、對眾生不會厭倦,眾生來找你,你不會不想跟他講話。就像那個不懺悔的弟子來找我時,我可以不理她,但做上師的還是很慈悲,她不肯懺悔,那看她聽不聽得到,看她有沒有因緣聽得進去,有沒有福報自己改變!當她相信上師說自己沒懺悔而肯懺悔,那一剎那,所有惡業的力量停了,福報就起來了。
所以這些男眾不來見我,絕對沒有福報,因為不肯懺悔,惡業一直在累積而不自知。為什麼我這麼注重懺悔?因為佛法跟別的宗教不一樣,只有佛法裡面有懺悔法門。不落實去懺悔,以為一直唸求佛菩薩加持就可能變好,是不可能的事。上禮拜提到連我們修到無上瑜伽部,修本尊之前都要修金剛薩埵,最微細的業都要懺悔。你們不到我的面前發露懺悔,以為躲在家裡面跟阿奇護法說自己錯了,其實阿奇護法連聽都聽不到!
在武的阿奇護法法本裡面寫得很清楚,除了阿奇之外,阿奇旁邊還有4個,4個外面還有12個,12個外面還有如芝麻果開的地母圍著阿奇。你們這些人沒有做到直貢噶舉的弟子,也就是沒有依照直貢噶舉所教的來學習佛法,地母會將你的聲音封住,不給阿奇聽到,因為你不是直貢噶舉弟子。不要以為你們現在皈依我門下,我是直貢噶舉派的,你們就是直貢噶舉派。直貢噶舉派跟其他的教派一樣,最終都是要成佛,但是直貢噶舉教派是古老的教法、很嚴格的教法,就是照佛經中佛所講的方法教你們。
講句老實話,我這麼嚴格,對我沒好處是不是?我少凶一點,大家都很開心,那為什麼這麼嚴格?因為我是這樣學回來的,佛經也是這樣教,如果我不是這樣講的話,那以後我欠太多,就要回來,我不想回來!意思是你們的仁波切不是修世間法,是修出世法。只要肯修出世法的人,就算有多少問題都不會障礙他學佛,而且慢慢的影響的力量會消失。但是偏偏你們都學世間法,求保佑、求身體好、求工作順利。在密法的法本後面是有求這些,但不是為了要享受,而是因為要做很多事,需要這些工具去做,那就可以求;但若不是為了佛法去做的話,求不到這些事情,不要一概而論,以為求就學得到。
乃至以智了解是心根本。應該用智慧去了解根性是怎麼來,是心的根本,就是過去所修的一切事情都是自己的心在決定,是心在影響,心才是學佛的根本,不是我們所想的,不是我們的常識,不是我們的教育,也不是我們的人倫道德,是心在決定。你的心決定要修出世法就是出世法,決定要修世間法就是世間法,決定要修聲聞緣覺,就是修聲聞緣覺。我很擔心這個出家三十幾年的弟子,因為他這一生在修聲聞緣覺,表面上他修大乘,但他是一個自了漢,因為他所修的都是為了自己要開悟、要了解,他不肯犧牲自己的名聲和面子,現在講話越來越謹慎,幾乎不敢講話,因為怕我罵。他的觀點就是「我講都是錯的,乾脆不要講」,但不講怎麼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呢?所以他是修自了漢,不是修大乘佛法。
所謂心的根本是什麼意思?我們的心本來跟一切有情眾生的心一致,甚至跟佛的心都是一樣,差別在於我們生生世世在輪迴苦海裡面所做的一切善惡業,將清淨的心和本性全部蓋起來,我們看不到,所以我們這一生學佛,是用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感覺和意識、用自己的經驗、學問和體會來學佛,但你的心沒決定。我跟你們的差異在哪裡?是我的心決定我要做到,而不是「我這樣做 仁波切會開心嗎?」「我這樣做 仁波切會不會罵我呢?」「我這樣做會怎麼樣?」就是心根本沒決定。
就像林姓弟子去跟那個快要往生的女弟子講:仁波切說妳沒有懺悔。照道理,以人情來講不應該講這種話,她都痛得這麼辛苦了,應該講:仁波切會加持妳,讓妳不要這麼痛。但林姓弟子相信上師講的話都是對的,所以就去傳這句話給她,你們絕對不會這樣講。因為我沒有講別的,就是講她沒有懺悔,我沒有說她沒有供養。就是心的態度,你們絕對不是這樣講,絕對會在前面幫我加一點,後面加一點,潤飾一下這句話讓她接受。這就是心的問題,就是這句話——心的根本。林姓弟子做這件事,喜金剛法會給她來,她求很久我不給她來,18日給她去。
若正法器說此正法。假如你是學正法的器,意思是你這一生是應該學正法的,就會告訴你,否則不跟你講。所以現在不給你們去密殿,連出家人都不給去,不是這個法器,所以不給去。《寶積經》講過,不是學《寶積經》根器的人,連經典的內容都不跟他講,仁波切已經很慈悲了,跟你們講這麼多!我可以不用講,因為你們不是這種根器的人,你們不是聽正法器的人。什麼是正法?學任何佛法,都是為了要解脫生死,昨天那些年輕人為什麼只來求阿奇護法法本,不求仁波切的長壽文祈請文?因為他們不是正法器,想要阿奇保護他們,但是他們忘了,沒有上師,阿奇會出現嗎?所以他們對上師沒有一點感恩心,一點都不尊重,只是利用我給他們一點東西,讓自己變好,所以不傳。很多人我不傳,現在知道了嗎?傳你們法,不是讓你們變好,是讓你們了解法的根本在哪裡,是為了自己能夠解脫生死,幫助眾生解脫生死,這是法的根本,而不是為了這一世小小的利益。
就像有個弟子的老婆身體不好,他一直來求,我說不要再求了,順其自然吧!我曾經講過,生病對我好讓我生病,什麼意思?假如我生病,而還清這一生所欠的債,我就不會下地獄,那讓我生病。假如一個病人一直到我面前見我,卻還不會好,表示他這一生用生病還清他的債。這個老公不曉得是愛她,還是閒著沒事做,或是覺得她不在很無聊,一直來求,換句話講,他不相信上師!我有沒有講過生病對我好讓我生病?(大眾答:有)為什麼聽不進去?你們說健康對我好,讓我健康,可以呀!那你們有資格度眾嗎?我不是要求你們發這種願,這是修密法的人發的願,但是你們要學習這種精神。
家裡面有人生病、有人出事,是理所當然。釋迦牟尼佛說得很清楚,生老病死一定要經過。為什麼佛寺的觀音殿有四個門?告訴你生老病死門,每個人都有!你希望仁波切將這個東西消失掉嗎?連釋迦牟尼佛都做不到,除非你修成佛果。那你憑什麼?出個事、病好了來感恩仁波切,既然來感恩,看看你的感恩心。大家都知道,我常會問錢從哪裡來,沒錢的我退還回去。所以不要在外面講對仁波切大供養,大供養的意思是你的心絕對全部供養。
佛經有個故事:以前有個女人沒錢,看到釋迦牟尼佛走過,她將她最珍貴的褲子丟出去,讓釋迦牟尼佛踩上去,就不會踩到泥水。當所有人都衝出門去拜釋迦牟尼佛,她沒有褲子,所以不敢出門。因為盡她所有供養,所以她後來做到妃子,但當她有錢再去供養釋迦牟尼佛,佛不收了,因為她沒有發大心供養。大供養不是物,是心。沒有這種大供養的心,就算拿所有的財產來,我都會退回去;沒錢的來了,仁波切可能只拿1000元。所以這一段講得很清楚,仁波切為什麼嚴格?因為佛講得很清楚,正法器才跟你說正法,不是正法器就給你打哈哈。正法不隨便開口說,不隨便開口傳,因為末法時代太多人利用佛法去做一些附佛外道的事情,所以真正的精華是不講出來的。你們可以試試,再聽聽仁波切在佛寺裡面有沒有講這麼多佛法?。為什麼不講,只是修法?因為很多沒皈依的只是參加法會卻不肯皈依,但因為他們供養過佛寺,就修個法給他們,我不會講這麼多,只講一點點就好,《寶積經》我不會講的。所以不是正法器,連傳法都不傳。
經典:「又於說法復何所得。為令不作餘法餘業。」
這一段就是說:當在說法的時候,究竟你得到些什麼?為令不作餘法餘業。重要的就是讓你不要做一些跟佛法無關的事。我們是在家的,不可能不做一些跟佛法無關的事。這句話的重點就是你的心態。跟佛法無關的事,不是為了解脫生死、累積福報、累積功德的事情,能不做就不要做。我們今天做任何事情都是希望能夠幫助眾生,讓眾生能夠在中間讚嘆佛菩薩、讚嘆這個修行者,讓他得到未來世學佛的功德,這個可以做。什麼叫餘業?比如已經皈依佛門、學佛了,還燒香求祖先保佑孫子,這個就是餘業。比如說那個很靈,跑去聽聽,這就是餘業。那個講佛法講得大家很開心去聽的,就是餘業。就像以前有一些弟子這邊學佛、那邊學什麼心靈的東西,這就是跟佛法無關,多做的事了。
經典:「若諸有情現在世中於諸法行廣大尋伺。然彼一切皆如實知。」
意思是說有情眾在現在這一世,在一切佛法裡面一直不斷的尋伺,去找去尋覓,然彼一切皆如實知。什麼意思?你不是這個根器的,或是沒有去做的,你怎麼去找?碰到都沒用。很多人說自己見過什麼法王,見過什麼大仁波切,去過什麼地方拜佛,這就是尋伺。自以為參加過很多法會,結果還是沒有好好學佛。因為跟過去世有關,過去世喜歡跑來跑去,東聽聽西聽聽的,這一生也是這個樣子,未來世也是這樣子。就像我這一生在密宗只皈依過一個上師,其他的不是根本上師,是結緣上師,根本上師只有一個。這句話意思是說很多人在這一生學佛尋尋覓覓,東找西找,要找到跟他有緣的上師,要找到他喜歡的地方,都找不到的,因為過去世他沒有做好這個事,過去世沒有碰到,也沒有發願去做這個事,所以這一生碰不到;就算這一生給他碰到,也留不下來,因為他習慣是這樣子,過去世是這樣子,這一生也是這樣子,只要他覺得這個上師沒有做到自己想做的事就習慣性的離開。
經典:「又彼著貪心。即如實了知彼著貪心。彼離貪心。亦如實知彼離貪心。」
就是說一個傳法人應該清楚眾生的貪心,清楚他是哪一方面的貪,要幫助他離開貪心;假如他離開貪心了,也應該清楚知道他有沒有離開。
經典:「彼著瞋心。如實了知彼著瞋心。彼離瞋心。亦如實知彼離瞋心。彼著癡心。如實了知彼著癡心。彼離癡心。亦如實知彼離癡心。」
貪嗔痴三個心所有眾生都有,只要沒有證到法身菩薩前都有。所以身為上師最主要的就是幫助這些有緣皈依的眾生,讓他貪嗔痴的心慢慢少一點,甚至停止不再出現。沒有貪嗔痴的心才能夠修行。所以無上瑜伽部都講到這個地方了,都很注重。人一定有貪嗔痴,就算學佛一樣有,認為自己修到很多的,貪嗔痴更加多,因為開始貪法。所以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要了解眾生的貪嗔痴是怎麼來,要幫助他離開這種貪嗔痴。
經典:「若此若彼有情雜染及障礙心。一切皆能如實了知。」
一切有情雜染,很複雜,自己找了很多複雜,故染汙他清淨的本性,障礙他清淨的心,一切皆能如實了知。正如那個癌症死掉的女弟子,我知道她沒懺悔障礙自己,所以跟她講,讓她懺悔了,這就是一個法門。5個字:「她沒有懺悔」,不是5百個字!假如真正的法門一個字就夠了,5個字她聽了、做了,馬上解決!正如那個在浴缸泡澡死掉的男弟子,假如他供養佛寺的時候,先來請示我再去做,甚至說交給仁波切,請仁波切幫忙處理,可能這一次可以逃得過去,就算我看不到,我的加持力直接就過去。
所以那些躲起來不見我的人,自己小心一點,再躲也躲不了你的業力。真的不瞭解這些男的在做什麼?禮拜六明明在放假,那個沈姓弟子,週六不是放假嗎?為什麼從來沒見過你呢?沒錢一樣可以來,沒錢坐計程車我給你,你這麼忙!生病的時候說:仁波切救我。我救你幾次?為什麼講他?第一、他長得比較胖;第二、我記得他。他們不來也對,因為我不會記得他們。
經典:「如實知已而為說法。」
知道你的問題在哪裡,一針見血的直接打進去。那個出家三十幾年的弟子,我知道問題就直接打進去,不管他喜不喜歡,我絕對不會講他喜歡的:「你出家三十幾年,應該很精進,應該學了很多佛法,佛法名詞你也很好,你應該好好度眾,你應該會成就。」連看到佛像都胡說八道打誑語!身為一個上師,假如沒有一些能力,真的不能開道場。雖然說只有一千人,但你們一個人給我一個業力,再加你們家裡面的父母親,一個人最少給我3個,就3千個業力,我才65公斤,怎麼扛?很多人說自己幫眾生扛,沒有修到菩提心,不是扛不動,是扛不起來!
我過了幾十年還活著,因為我一貫而為,不阿諛奉承任何人,不管你是十二生肖哪一個,我絕對不會拍這個屁,不管龍、蛇我都不會拍,一視同仁。我針對你的問題直接跟你講話,聽得進去是你的福報,聽不進去也是你的福報,為什麼?下一世你絕對不會犯同樣的毛病,因為我已經幫你阻擋了,忠言逆耳,對你有用的話,絕對不好聽的。所以你們希望仁波切講一些好聽的話給你們聽,不會。法王在我還沒有成為仁波切之前,從來沒有說我修得好。閉完2007年的關,死不了了,才開始讚賞我一點點而已。你們是什麼貨色,希望仁波切說你們精進,唸了一萬遍六字大明咒,有什麼了不起?自己貪嗔痴全部沒有消除掉,再唸就是貪嗔痴的六字大明咒。剛才我唸六字大明咒很熱,對不對?(大眾答:是)很香,今天特別香,(大眾答︰是)因為我今天很香嘛!(大眾笑)
所以清楚了而為說法,說法不是你們所想像的一定坐到法座,打開佛經、打開法本。當一個行者修到某一個果位的時候,開口就是佛法,因為他不會再講一些跟佛法無關的事。他不會跟你講一些綺語,講一些跟修行、跟改變你的人生觀無關的語言,就直接告訴你。所以假如真的要如實的學習佛法,不要準備有「阿諛奉承」這四個字,不要準備上師會讚嘆你做一些什麼好事情,也不要準備躲起來,上師罵不了你。我現在很厲害,不知道誰是誰,但是我一罵就全罵,不管你是誰,所以大家互相拖累!你們這些男弟子再繼續這樣,我現在全部罵過去,再罵回來。
說法,法的定義不是你們所想像一定是佛法的名詞,就像出家三十幾年的弟子愛說認清真假,講來講去。要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一針見血的解決眾生的問題。
經典:「欲令彼彼出離煩惱。若復往詣眾中如是觀察。」
當你跟他說法是為了幫助他離開煩惱。離開煩惱的定義不是現在有很多麻煩的事情一直在想,也不是現在不如意而在想,煩惱的定義是:只要我們這個念頭不是為了修行,就是煩惱。聽清楚了!像昨天來求法的那些人都是用煩惱來求,因為求到阿奇護法法本得保佑,就是煩惱;上師的恩德他們忘了,沒有上師什麼都沒有,所以就不傳法了,就是要幫助你們離開煩惱。我一直罵那些男眾,因為他們太多煩惱,一直罵到有一天他們自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離開煩惱,他們佛法才開始得力,什麼力?修行力!
若復往詣眾中如是觀察。當你用方法讓他離開煩惱的時候,眾中,在人群裡面觀察他。比如很多時候你們幫佛寺做事、幫協會做事挨我罵,就是你做事情的時候沒離開煩惱,因為你希望自己所想的是正確的。「我做事情應該這樣做就這樣做」,你不是用虛心去幫助眾生。為什麼會做錯事?因為你認為自己有功德有功勞,認為自己可以掌握這件事,煩惱一起,清淨的本性就蓋住,就會做錯事。上次法會的坐墊,為什麼一大堆人去擺,擺得亂七八糟,我去一下,全部改好?不是我比較聰明,也不是我學了什麼東西,因為我煩惱很少,我的想法就是讓來參加法會的眾生能夠看到壇城,能夠用歡喜心來參加法會。這些做事情的人的想法就是:我們不要做錯事,只要仁波切說什麼,我就這樣做,至於中間有什麼變化,我不知道,丟給仁波切去處理。一大堆煩惱心在做事,所以絕對做不好。所以你在群眾之中做事,看你了!
經典:「一切眾會若彼若此。於諸有情遍觀察已而為說法。」
仁波切很累,要看一千個人中每個人在做什麼事,一千個人中每個人的教育背景、個性、習慣和業力都不一樣,所以要統籌一千個人乖乖坐下來聽佛法,我覺得我蠻厲害的(大眾鼓掌),不要鼓掌,你們都沒改,再鼓掌也沒用,我希望你們改,希望在我過世之前,你們全部都聽得進去,全部都改自己。
而為說法。就是他講佛法不是千篇一律,而是每一次都有Special Case(特例)出現告訴你們,像這個往生的女眾跟往生的男眾,剛好可以給你們看到特別的Case,不聽話是怎麼樣,不用佛法改變自己是怎麼樣。再講回去有兩個癌症的,一個聽話也不是聽話,至少聽一半,她走之前一點痛都沒有,雖然她不捨得供養,但是因為她聽話,算是供養。另外一個不聽話,到現在還在,給他很多治療,他有福報,但是這個福報我不要,唉!不要多講了,只有醫生可以講,這種治療越後面越痛苦。
謝姓弟子發表一下你醫生的意見,我不是醫生不能多講,癌症的治療對病人的感覺如何?(謝姓醫生弟子報告:四十多年來行醫過程,看到化療後全身殘破,有些死後全身水腫,體重比生前增加5~7公斤。死前皮膚會滲血、滲水,關節無法彎曲,無法排尿排便,打嗎啡都無法止痛。而且不只是痛,由於腫瘤增生會壓迫身體其他部位,擠壓、糾結的感覺讓人無法忍受,常做惡夢,經常語無倫次,完全看不出人的尊嚴。再做進一步治療會讓有些人痛苦更劇,瘦到皮包骨,肚子大大的,眼睛凹陷,我們稱為「惡體質」。癌症若沒有上師幫忙,十分痛苦。)
要清楚自己所做的業絕對要自己承擔,沒任何人可以分擔或改變自己的業力。這個女弟子往生前懺悔,就馬上改變自己的業力了,因為是真心懺悔。你們還沒有真心懺悔,只覺得懺悔是為了要自己不倒楣而已,當有一天面對生死大事,痛不欲生,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時,懺悔心才會很強烈。
照《地藏經》講,真正懺悔就像地藏菩薩當時是婆羅門女時,代表母親拜佛拜到流眼淚、流血、暈倒,這才是真的懺悔。你們沒有,你們只是怕受罰,怕以後倒楣,現在先講出來,看能不能改變。
懺悔是真的知道因為自己的貪嗔痴慢疑障礙自己修行,也傷害很多不應該傷害的眾生,就算這些眾生不來報仇,他們所有業力和懷恨的心,一定會到你那邊。懺悔不是請他們原諒自己、放過自己、寛恕自己。我們只可以求佛菩薩寛恕我們修法修得不好。懺悔是今天決定不再做一絲一毫錯事,以後一切身口意都為了利益眾生,懺悔希望這些惡、業帶來的後果,不會阻礙自己在修行、利益眾生上,這樣懺悔才得力。假如還是想為了自己修好一點、因為講錯話被上師罵,所以才懺悔,都錯。
只要一天還沒成佛都要懺悔,因為心中還有缺陷尚未圓滿。不要以為唸很多佛號、修很多就不需要懺悔。《地藏經》說過「起心動念皆是業皆是罪」,除非修到八地以上的菩薩,起心動念都是眾生。沒到這個果位前,要透過懺悔來監督、提醒自己不要再錯。
佛曾說:做錯事的人肯懺悔,一樣可成佛;做錯事的人不肯懺悔,絕對,永不成佛!佛講的懺悔是真心、清淨、無所求、無所得的懺悔,這樣懺悔的力量才會出來。經典講到,真正懺悔得力的,甚至眼睛會流血,這個我都做不到。你們的眼淚是鱷魚的眼淚,什麼是鱷魚的眼淚呢?(弟子報告:根據網路上寫的,鱷魚的眼淚是分泌物,不是真的眼淚。)你們的眼淚跟鱷魚的一樣,是假的,因為不是懺悔的眼淚。
懺悔的眼淚不需要用力眨眼睛擠出淚水、也不需要覺得鼻子酸,是不需要想就突然流下來,因為我有經驗,真的懺悔心出來時,是鼻涕眼淚自動流出來,沒有經過鼻酸、很難過的感覺。因為你們沒有懺悔心,所以都還沒有發生。不要以為講過就算懺悔。清淨心一懺悔出來時,自然修行的力量跟著出來,二者平行在走。
經典︰「舍利子。此諸有情前際後際彼根性智一切了知。而菩薩摩訶薩自心無所住著。」
這位菩薩(說法者)很清楚知道一切有情的前面、後面所有根性智,菩薩的心就沒有貪著,停止執著於某些地方,這樣才能知道所有眾生的根性。
經典︰「及彼他心亦無所住。」
他對其他眾生的心,也沒有執著停在哪裡。比如眾生沒有供養,我還是平等心幫助他。
經典︰「何以故。此菩薩摩訶薩由智了故心無所住。由念了故心無所住。由慧了故心無所住。由趣向了故心無所住。由勝慧了故心無所住。由覺了故心無所住。由斷習氣及諸隨眠生澁煩惱。離垢光潔無諸過失。於一切法分明了解。於一切有情心行差別極能入解心無所住。」
這段是說菩薩的心究竟修什麼。菩薩雖有度眾的心,但沒有執著的心,菩薩隨緣度眾,所以心無所住。隨緣不是隨便,而是眾生有緣求,菩薩的心就會相應、會幫他;眾生沒緣求,菩薩不會起心想去幫這、幫那。菩薩因為有智慧,所以很清楚心無所住,不會執著定在某事或幫誰,而是隨緣。
由念了故心無所住。念是菩薩起慈悲、菩提心的念頭,是空性的,不是會永遠存在的,所以心無所住。比如我超度完後,這事就不存在了,不會想自己究竟有沒有超度好,法會一結束,緣就結束,就無所住。假如一直想有沒有超度好,我的磁場會影響被我超度亡者的神識,因為我感覺沒超度好,所以他們就不會超度好。簡單講,我修超度的時候,知道自己的修行、功力,再加上師和佛菩薩的加持,很清楚一定能幫助眾生,這就夠了。不在意會發生什麼事、超度那麼多以後會不會更好,沒有這些想法,才是真超度。
由慧了故心無所住。因為有智慧了知一切緣故,所以心無所住。
由趣向了故心無所住。趣向是了解六道如何產生,是什麼因讓眾生在六道輪迴,很清楚六道來去之因後,所以心無所住。就像釋迦牟尼佛曾有許多世在動物界中,曾在天界、地獄界,因為佛修菩薩道,所以沒有苦,去那些道度眾生。
由勝慧了故心無所住。勝慧是空性的智慧。
由覺了故心無所住。覺是覺悟,覺悟生死大事、來龍去脈。知道眾生輪迴的因後,心無所住。比如我感覺眾生沒有供養的心,就算他供養一大筆錢,我都不要;感覺收了供養後,會影響眾生下地獄,我也不收。所以就是覺悟,有種覺性知道這個眾生。
由斷習氣及諸隨眠生澁煩惱。習氣不是指生活習慣,生生世世最嚴重的習氣就是輪迴的習氣,習氣是從貪嗔痴慢疑而來的。斷這種習氣之後,諸隨眠生澁煩惱。在密宗經典中常祈請:讓我們不要做不祥的夢。因為常做不祥的夢會滋生煩惱。很多人將做夢和清醒分開,其實不是。做夢和清醒的時候,都是在夢裡。一個是有意識的可以主動做些事,另一個是沒有意識的(沒有感覺)。但不管睡覺做的夢、白天做的事,都是意識在動。假如晚上做太多的惡夢,慢慢的身體、運氣會不好。所以你們常做惡夢表示沒懺悔、沒供養、沒修行。你們誰有做過飛上去,接著從高空墜落的夢?(現場有很多人舉手)看來幾乎全部都舉手了,因為你們曾在六道輪迴過、曾墮入三惡道過,這種習氣還在。所以當一個人修行到某個程度,即使不是夢都吉祥,最少沒有惡夢,不會夢到被人追。
離垢光潔無諸過失。菩薩會離開一切貪嗔痴慢疑的垢,心恢復光明清潔而沒有任何過失。
於一切法分明了解。菩薩能分別清楚一切幫助眾生的法,而且知道怎麼做。
於一切有情心行差別極能入解心無所住。有情心行差別不是指菩薩以差別心幫助一切有情眾,因為眾生都是平等,都有清淨法性。所以修超度時,對於六道有情眾都一樣超度。這裡的差別是指根據眾生業力的差別去幫他。像那個沒懺悔心的弟子,我只告訴她「妳沒有懺悔」,僅僅這5個字,就能幫她。有些我不收供養,像那個擠牙膏供養的弟子,到現在我還是不收她的供養,因為心不對,就算如此我還是幫她超度,讓她走時沒痛苦。我不是看錢做事,沒供養我一樣超度。差別在我不可能第一時間超度她,因為她沒有這個福報。在泡澡時走的那個男弟子,我馬上就能以頗瓦法超度他,因為他供養很多。供養很多不是指錢,大家不要誤會,沒錢一直來頂禮仁波切也是供養,但假裝沒錢我也會知道。以為留一筆錢做棺材本,放在銀行只是買個心安,也不會有福報。不要回去將錢全部提出供養我,我不要。只是讓你們知道你們的心態。
你們往生時有分別,不是仁波切對你們有分別,有沒有錢我都超度,但分別在你們的業力、福報。那些怕見我、怕被我罵的男眾,就讓自己的分別一直出現,當我要超度你們時,你們絕對會跑掉,因為我來超度時樣子很凶的。對業力重的,我出現時會現很忿怒的樣子,因為你們被不讓你們往生的眾生牽扯著,所以我一定很凶的出現將他們趕走。今天這段很重要,想學佛一定要清楚究竟自己是否落實去做。
極能入解心無所住。能夠極多能力進去解開他的心而無所住。
經典︰「舍利子。於如是行相入解有情心智。此說是名菩薩摩訶薩得他心通智業圓滿。」
佛講這麼多給我們聽,就是告訴我們:假如菩薩以修行的行為外表,能進去解開有情的心和智慧,這樣他心通才是圓滿。前面所講的於一切法分明了解。於一切有情心行差別極能入解心無所住就是指菩薩能進去解開有情的一切問題,但他的心無所住。心無所住最重要的定義是:緣生緣滅。幫助眾生,緣就消滅了,不會一直想,當提出來時也不是為了自己的功德,而是以此為例告訴大家,這樣修行的結果會怎樣。你們聽到這些是否應該調整,改自己一下?假如講這麼多還是一成不變,像沈姓弟子一樣忘恩負義,救他這麼多次,依然過自己舒服、不被打擾的日子,我很擔心。不是擔心他身體不好,而是擔心有一天有什麼事可能找不到我,什麼事你們自己想。再給他一個月的時間如果還是這樣,那不如離開。
我扛太多了,若你們肯修行,多辛苦、不要命我都願意幫,不是修行人還留下幹什麼?浪費自己的青春和金錢。我慢慢一個個抓出來,不要以為每週來參加法會就OK了,我絕對會做些你們預想不到我會做的事。昨天已經叫出家眾告訴那個得天皰瘡弟子的一家人,再給他們兩次機會,如果講出的答案不是想學佛的人,那就離開,因為他們忘恩負義。經典講上報四重恩,第一恩就是佛菩薩的恩。既然佛菩薩救你們的命,為什麼不好好下定決心用命去學佛?本來就沒命的,還想過人的安逸日子?佛菩薩留你們的命,讓你們這一生能有體力解脫生死,這生好好修,下一世才有機會。
我病到連脈都把不到,一樣修法,哪像你們?我是不要命都要修行的人,我不會叫你們不要命,但學佛真的要下決心,不要覺得沒關係,明天再說,自己還有很多事沒做好,等做完再好好求 仁波切。我現在老番顛,一天多變,當你做的事和佛法無關,我突然就沒耐性了。以前忍耐你們,因為那時 法王還沒確認我得到果位,現在已經確認,表示我過去所做的一切沒有走錯,今天才有這個因緣福德一直不斷幫助你們和你們的家人朋友。
話又講回來,佛寺法會才600個信眾參加,你們好意思嗎?弟子900個,扣掉老的和小孩子300個,還有600個,600人每人找兩個就有1200了,全部分別心!你們不知道10月分修什麼法會,所以就不找人來,阿彌陀佛大超度法會就一堆人報名參加。你們只想自己過得平安,外面的人不希望嗎?你們沒發現臺灣每天多少人意外死亡,你們沒有一點憐憫心嗎?只有你們自己好,眾生不好你們也不會好。不要以為我一定要舉辦佛寺法會,我賣掉所有東西,自己也可維持佛寺,不需要你們。
明年一月分開始我會帶一批弟子閉關,因為你們從未閉關,先閉7天。已經修滿不共四加行的弟子先報名,最晚11月10日以前報名,如果人數不夠,到時候我再看其他弟子有沒有資格參加閉關。
更新日期:2025 年 10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