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直貢噶舉寶吉祥佛法中心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25年8月16日

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升法座,開解《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十二〈禪定波羅蜜多品第十之二〉。

仁波切指示出家眾帶領與會大眾念誦皈依發心、七支供養、《隨念三寶經》、《佛子行三十七頌》、《八聖吉祥祈禱文》後,仁波切持誦六字大明咒,現場妙香馥郁,地動頻頻。與會眾等全身發熱,脈輪震動,煩惱止息,得以專注領受 仁波切殊勝清淨的佛法教導。

若於色相等聲決定聽聞而生歡喜。彼如色相等聲為令聽聞決定歡喜。又若處眾說法。以天耳識加持彼聲。這一段的前面有一句話很重要,大家沒聽到,也沒講出來,也不記得。因為你們聽經都聽喜歡聽的、對自己有用的,覺得沒用的全部不會記得。哪一句呢?「以自心清淨潔白而為彼說。」全部忘了吧?沒人記得這句話。

為什麼聽經會有分別心?因為你有分別,要聽到想聽的、會懂的、自己知道的、開心的。覺得跟自己無關就不聽,門就關起來,這種聽經方法是不對的。這句話重要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傳法、說法、說經、幫助眾生的上師,自心有沒有清淨潔白而為彼說。第二,求法的人也要如此。

你們以為說經就只是講,以為修行人見性了,說經就可以說得很清楚。何為見性?見到佛性,佛性就是完全清淨潔白。為什麼一直強調?上個禮拜、前個禮拜都講過,你們跪在我面前,我就知道你們的事。原因何在?我是無所求、不貪求的人,你們跪在我面前,我的心是清淨潔白的,你們的心是齷齪的。我的心是面鏡子,反射出你所有的事情,五智裡面有個大圓鏡智,就是我會反射你所有一切。

所以為什麼很多眾生在我面前講一大堆佛法,或是很悲慘的故事,仁波切好像無動於衷聽不進去。因為我的心清淨潔白,不會為了你們幾句話,就改變幫助眾生的方法。這句話你們出家眾記得嗎?都不記得,聽就過了。這些就是你們要修的方向!你們整天說要懂、要開悟,連心都不清淨潔白,怎麼會懂?怎麼會開悟?

怎麼樣讓自己的心清淨潔白?就是五戒十善,上師所教的佛法和《佛子行三十七頌》。每天唸三十七頌、每天照三十七頌去做,很自然的,心就會清淨潔白,不需要求。假如上師的心不清淨潔白,幫助眾生時就常會用錯方法、講錯話。上禮拜那個擠牙膏來供養的弟子,昨天過世了,她過世時不像癌末的人經過很多痛苦。第一步,我不收她供養,因為她以為拿錢來就可以交換,讓她很舒服、很開心。因為我知道她雖然不是很有錢,但錢是有的。從她皈依到往生前,對上師從來沒有百分之一百恭敬,因為她很驕傲,覺得自己懂很多、學很多,覺得自己是老師,有什麼事情不懂?上師只是懂佛法,她只是這個不懂,其他都比上師厲害。

剛才唸《佛子行三十七頌》,有沒有講憍慢的心?(大眾答:有。)假如弟子對上師有憍慢的心,就沒有一個法門可以修得出來,連做大禮拜、點根香的功德都不會出來。為什麼仁波切一直勸你們要恭敬?不是要你們怕我,也不是我需要你們恭敬,是因為你們要訓練自己的心清白乾淨。連對上師都有這麼多想法、這麼憍慢,不可能對別的眾生沒有憍慢!

為什麼寶吉祥幾十年前剛開始時我就不設功德主,不設點香、點燈,全部都不要,因為我很清楚,只要有這種事,就算我清白乾淨,但是下面的人不會。他們就會看:「這個是大功德主,這個是小功德主,這個替道場做很多事。」就像我的幾個理事常說某人很配合。我說:「配合是什麼意思?是我要對他好一點?」我是根據你們有沒有修行學佛法來看你們。你們的種種配合,第一,可能只不過是人情,覺得不好意思;第二,大家都做,你不得不做。其實對你們來講,做任何事都有功德福報。很多人常誤以為自己修行方向是對的,假如沒修到自心清淨潔白,所有修行絕對不得成就!這是我的修行經驗。

昨天往生的弟子,皈依之後從來沒有百分之百投降上師,希望上師保佑讓她一家人平平安安,不要有事,還是過她個人認為是對的日子,所以才會生病4年都不講,因為她不相信上師有辦法。到她要死了,無可奈何才來,但還是沒投降,還想交換,以為拿些錢,上師就會幫忙解決她的冤親債主,不會糾纏她。還好上師的心是潔白清淨的,錢拿到我前面,我不會動心,我只是看她的心。第二次來再拿大包一點,我還是不收!看她老公有誠意,收一千元,算她供養我了。所以她的福報馬上起來,走的時候沒有痛苦,否則癌末走不可能沒有痛苦。

她第一次求見時,我就說不要煮飯了,去我餐廳吃。其實不想講白,她已經不能吃了。她平常不會去我的中餐廳吃,不買日本食品,買一點就讓全世界知道她買很多了。第二次她老公再來,我告訴他:送她去安寧病房,不要治療了。意思是告訴他:人快要掛了。但如果我講你老婆要死了,他就會覺得仁波切不靈,我都供養了,為什麼不讓她再活久一點?你們的心我清清楚楚,你們怎麼罵我,怎麼批評我,我都不會動心。

我一直希望、盼望有一天能救你們。所以昨天她一走,我叫他們一家人來做大禮拜。為什麼要做大禮拜?因為他們這家人一直很摳門,她只拿千分之一的錢來供養布施而已。我講過很多故事,釋迦牟尼佛的時候,有個女的很窮,窮到沒得供養,當她看到釋迦牟尼佛經過,就將她唯一的長褲鋪在門口,讓釋迦牟尼佛踩過時不會沾到泥水。因為這個供養,她以後成為妃子,而當她有錢再去供養釋迦牟尼佛時,釋迦牟尼佛卻不收,因為她以憍慢的心來供養。這一家人也是以憍慢的心來供養。

我不收她的供養,但一樣幫她,讓她死得好,死時沒有痛苦,容顏很好看,這就是你們的仁波切,我的心清淨潔白。不管你們犯了什麼戒,只要沒離開這個道場,我還是救你們;就算離開這個道場,我每天還是在救他們。所以不要以為上師就是你們所想像的:「他是人。」假如我是人,我就修不出來,我已經不是人,只是具備人的軀體給你們看而已,假如有一天我覺得所有責任已經完成了,這一生所有事情應該還也還清了,我下決定,就走了,沒人可以阻止我。

這段經文你們要清楚,能夠幫助人的上師,一定要自心清淨潔白,來求法的人也需要這樣子。不要預設立場自己要這樣求,要得到些什麼,上師就會答應;如果不是這樣求,上師可能就不答應。很多人想很久才來見我,講一大堆話,我還是不答應,他們還以為自己口才很好。因為我學佛幾十年,也看過以前古人怎麼求法,就是很簡單一兩句話。像密勒日巴因為知道自己罪業深重,死了一定下地獄,只求馬爾巴教他這一生怎麼解脫輪迴的法,很簡單就講完。你們講一大堆故事:誰對不起我,因為這個怎樣、那個怎樣。我通常都不跟這種人講話,為什麼?因為嗔心重。到最後他也會恨上師,認為上師沒有幫到他。

為什麼我不收這一家人供養?因為他們有嗔念,還有憍慢的心。雖然不收,但還是幫她。你們會想:仁波切沒有來,怎麼知道受到幫助?假如我需要去,就不是仁波切了。我修頗瓦法,兩千公里以外都可以修成功,你們在臺北市這麼近,我想一下就會到了,還需要你們感覺我這個肉身出現嗎?不需要。

你們要記得經文中最重要的這句話:自心清淨潔白。有這句話,後面才能做得出來;沒有這句話,完全做不出來。像另外一個癌症末期的弟子,她的錢是非法賺來的,我不收她的供養。她家人很愛她,到現在一直用盡方法來治療她,所以這個錢怎麼來就怎麼去,因果是很清楚的。做標靶治療需要很多錢,而且很痛苦,這就沒辦法了,因為她沒這種善因緣。上師是自心清淨潔白,雖然她換了一塊以前她媽留給她的黃金來供養,但早不供養,一直藏在家裡面,知道我不要錢了才拿出這塊黃金。我勉為其難收下,讓我以後超度她的緣還存在。我知道她家裡很多事,我不想參與也不想給意見,因為太多人愛她。

身為一個傳法人,假如撫心自問沒有做到自心清淨潔白,就不要升座說法。再舉個例子,仁波切以前舉辦阿彌陀佛大超度法會有兩萬多人參加,分毫不收,這是很難拒絕的事。假設兩萬個人一人一千塊。(現場有人回答:兩千萬。)數學很好。一天就兩千萬,那我何必這麼辛苦,是不是?連續做了13次法會,就兩億六千多萬,可以再買一些房子,但說不收就是不收,說不要就是不要!我也有我的壓力,要養這麼多人,做這麼多事,要堅持這樣子不容易。

要修到清淨潔白,出家可能困難一點,因為他們出家有目的在,假如出家不是為了看破生死,不是為了自己累世沒有證果而出家,而是希望能夠這一生、來世不要苦了,這就不是潔白清淨。所以阿彌陀佛介紹我們到他的淨土,因為怕你們心不清淨不潔白,不可能斷輪迴,所以讓你們到阿彌陀佛淨土。修菩薩道到某個境界,若沒有發願說要修到淨土,就會隨著他本身所做的一切善業一直走下去,這一生結束後,他想來就來,不想來就去別的世界。所以 法王寫給我的長壽文寫自在於諸善緣所伏洲,銀河系四部洲都有人類,哪個地方有善的因緣,我就會去,我不一定回來,而且我自己決定不回來這個地球。因為我跟地球的緣在這一生已經還清了,應該做的全部做了,應該要去別的地方幫助那些眾生。要修到這個程度,自己的心不清淨潔白,就會有很多說法。

所以釋迦牟尼佛將天耳通、天眼通的重點講出來了,是為了度眾的菩薩多一些工具去攝受、幫助眾生,而不是因為有天耳通、天眼通,整天顯神通去吸收信眾。你跪在前面,我神通就出來,像昨天往生的弟子,她先前跪在我面前,我就知道她不能吃了,而且要走了。這是不是神通?是神通。但這個神通不是用來炫耀我的能力,不是用神通威脅恫嚇弟子跟信眾,也不是用神通去謀取自己的利益,都是希望有這個能力能多幫助一些眾生。幫助眾生不是讓他現在過好日子,是幫助他修行佛法、學習佛法,解脫輪迴,不要墮入三惡道,這是我的目的。

假如你常說仁波切照顧你家十幾年。既然講這句話出來,你的收入有全部給我嗎?古代講「照顧」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吃的、喝的、住的全部都是這個人給你的,那你賺的錢就是他的。你們還在過自己的好日子?所以以後不要再講這種話了。仁波切庇蔭你們不是讓你們過平常、正常、快樂、天倫的人的生活,是讓你們不會非時死亡,讓你們不會斷手斷腳,在這一生具備完整的軀體來修行佛法。佛經講得很清楚,有瑕疵的身體是不可以學佛的。「不可以」不是說你們不行,而是業障重,會阻礙你們。所以你們覺得這十幾年仁波切讓你們很舒服、過好日子?不是!是讓你們無缺陷之下學佛,比如耳朵能聽到、眼睛能看到、嘴巴能講話、能走路……都是為這個!你不能走路就不能拜佛。

很多人以為:仁波切保護,讓我們過舒服的好日子。像昨天往生的那個弟子一家人就是這種觀念,到我店裡面還批評我的東西,以為她自己懂。所以後來生病,很自然就不會告訴我,因為她有憍慢的心。所以去求醫生,認為醫生有執照,仁波切沒執照,怎麼懂得這個病的事呢?所有癌症都是因果病,假如仁波切不懂因果,怎麼有可能坐這裡跟你們說法?就是她憍慢的心害了自己。

假如4年前她來了,仁波切就算沒辦法讓她的癌症不發作,但是可以讓她壽命延長一點,有足夠的時間幫自己這一生不墮入三惡道。我常常跟你們講:不要以為仁波切永遠不離開這個世界。我絕對會離開,所以趁我在的時候你們要聽進去,要實實在在去做,不管你們現在幾歲。就算你現在唸中學、大學、研究所、以後準備拚事業,這都是人生的過程,不是結論。給你拚到一份好事業,也跟修行無關。很多人覺得拚到一份好事業可以多供養一點,福報會多、好一點。但不是錢多少,而是你的心,心的轉變是很重要的。

經典:「以天耳識加持彼聲。」

這句話意思是菩薩有天耳通之後,以天耳通的能力、這個意識的能力加持彼聲,就是他講出話的聲音讓眾生能夠聽得到。

經典:「令諸有情而能解了。」

令一切有情眾生能夠解開、了解佛法。

經典:「然彼有情聽聞是法或能解了。又若有情聽聞是法或未解了。彼於是處得法界清淨。」

也許有些有情眾聽了說法,沒能夠解開、了解,但是彼於是處得法界清淨。雖然他聽了不了解、不曉得內容,但是只要用清淨的心聽法,在這個時間當下就得法界清淨,就是在法身裡面得清淨。意思是說:心裡面齷齪的東西在減少,而自己不知道。我以前講過,法王說藏語我完全聽不懂,但是我用清淨、很專注的心在聽法,等於我是以入定的心來聽法,所以我得法界清淨,所以我修行就很快,你們卻不是。

你們以選擇的心來聽法,所以剛剛罵你們大家都忘了清淨潔白而為彼說這句話,因為你們認為這句話是講菩薩,不需要記得。你們可以告訴我:你不了解。但這邊也說了,不了解無所謂,只要用清淨的心在聽法,法界得清淨。不是要你的意識懂這個法,而是你的法界、法身本來被很多汙垢蓋起來,慢慢在減少。聽懂沒?假如你們再不懂,就是對石頭說法了。

就算你們聽不懂今天我所講的佛法,但是要專注,心不要飛走,不要比較、不要想,不要說上師講的自己做不到就不要記了,這樣你們永遠修不出來。佛已經告訴我們,講得很清楚:有些眾生根器好,聽得懂;有些眾生根器不好,聽不懂。但是就算聽不懂,沒關係,只要專注去聽,對你一定有幫助。仁波切講過很多次怎麼聽法,為什麼你們就學不到一點?還是一直以求保佑、求保護的心來聽法?這種基本顯教理論,你們聽不懂、不接受,所有的法永遠跟你們無關。

你們不要以為學到不共四加行就是在修行,沒修行!這些基本的東西你們都沒有,你們只是貪法。法多,對你沒用。你沒有到這個層次,有些法完全不給你看,說都不跟你說,因為你沒有福報,承擔不起這麼大的法,會出事,會害了你。為什麼這一年我一直說經,不再傳這麼多法?我發覺你們真的不是這塊料,皈依十幾年還是這樣子。我想一下,不行啊!這樣下去你們死定了。當然你們一定死定了。(眾等會心一笑。)這樣下去,你們在修行方面完全沒有進步。大家迷信,以為藏密很厲害,什麼問題都幫你們解決。我常常講:假如是這樣的話,我第一個不用修,法王是我的根本上師,我每天唸他法號就好,他幫我解決,是不是?不是嘛!既然我不是,為什麼你們會這樣子?

勸你們每一天睡覺之前用《佛子行三十七頌》看一下自己錯在哪裡?有幾個在做?沒幾個!因為你們都覺得自己沒有錯。我常常勸你們,《地藏經》講得很清楚,起心動念皆是業皆是罪。你是凡夫,你起心動念為什麼是罪是業?都是為自己。為什麼是業?你做出來不管是善的業、惡的業,都會輪迴。

所以仁波切教你們《佛子行三十七頌》每天睡覺之前一定看一遍,檢討自己一整天有什麼事情違背《佛子行三十七頌》?有,你今天就不是佛弟子,有違背一個就不是!比如對上師憍慢就不是了,對不對?(大眾:是。)比如看不起別人,《佛子行三十七頌》裡面有一句敬彼如上師,就是教你們連一般的人對你不管是壞是好,都要當他是上師,何況是你真正的上師?有教你們啊!大家都不肯聽,以為自己有唸這部經!所以古人講,唸經不如行經。就是修行這部經。

再提醒你們一遍,每天睡覺之前一定看一遍《佛子行三十七頌》,檢討自己今天有沒有憍慢、批評上師?連批評我店裡的東西都是批評,你可以不去我的店。但我也講過,好朋友開店你都會去一下,但有人就不去。有次駡過後的一個月每天都看到人,之後又不見了,你們都是割韭菜那種方式。仁波切沒有生氣,只是覺得你們是很怪的一批人,就像你父親開店,你每天都到外面去吃,你父親駡不駡你?一定駡。我不是駡你們,我的店乾乾淨淨、吃的東西又營養,為什麼你們就貪口味要吃外面的?上次有個八供女就是不聽話貪方便,去別的素食餐廳吃,馬上確診。她沒告訴我去哪裡,我說她去外面餐廳吃飯,附近有人咳嗽就確診了。我也不知道她為什麼不去我餐廳,證明她先想別人才想我。

經典:「即耳界智界亦得清淨。」

今天講這個佛經,菩薩有天耳通不是為了自己厲害,有天耳通還是幫助眾生修行,不是為了自己修行。所以這裡講即耳界智界亦得清淨。法界你們可能不太了解,但耳界你們應該了解,智界就是你的智慧,假如你聽聞一個自心清淨潔白的上師說法,能專注去聽有天耳、天眼通的菩薩,除了能讓你法界清淨,也能讓你耳界智界亦得清淨。就是你的耳朵以後聽到不好的話的機會一直在減少,甚至沒人會咒駡你,因為你開始清淨了。有些人天生會整天聽到不好的話,是過去世的業,有些人在某種環境自然就聽到,這個就是耳界不清淨,耳朵的記憶體內有這些東西存在,還沒有清淨掉,所以很自然在某個環境,聽到某些人喜歡講這些不好的話。簡單講,別人很容易罵你、咒你、講一些綺語、非非之語,都是因為你的耳界不清淨。

智界不清淨,就是你的智慧不是空性裡面清淨的,而是你認為自己很聰明很厲害,懂很多事,所以會阻礙自己修行,不會開智慧,因為你認為自己很厲害。這種人沒得救,為什麼?因為他讓自己慢慢走偏走斜了,到最後可能中邪發瘋。

經典︰「我以耳界既獲清淨。而此有情亦獲清淨。」

,就是說法人,耳界既然得清淨,有情也會得到清淨。所以在《佛子行三十七頌》裡面教我們不要講這些不好的話,只要你自己不講,自然你就聽不到。當你的耳界清淨,也沒有人會在你面前講這些不好聽的話。在我們修行裡面,眼耳鼻舌身意,即所謂的身口意,尤其修金剛薩埵的時候,就是幫助我們清淨身口意的業力。當耳界得清淨,你也會讓一切有情慢慢獲得清淨。所以我們長期聽聞佛法、聽聞佛號,你的耳界就會得清淨。

經典︰「於彼耳界得善出離。」

耳界清淨後,會善於出離輪迴的世間。為什麼耳界清淨會善於出離?因為當耳朵不再聽到難聽、咒罵的話,毒語,慢慢就不會起嗔念、起報仇的心。所以耳界清淨和你以後善於出離有關係。你講不好的話,自己的耳朵也會聽到,是不是?就算你在心裡面講,你的耳朵也會聽到,所以你的耳界就不清淨。耳界不清淨,就一定在輪迴裡面,而且一定會聽到一些不好的話。有些人一生出來整天聽到有人罵他、詛咒他,就是他耳界不清淨。

經典︰「如其所說文字義理及諸有情巧妙言辭。令五趣有情聞說法聲悉令悟入。又能於此天耳界中而得成就如來天耳。」

對所有眾生說文字的意義以及道理,對一切有情眾生說巧妙的言詞,令五趣有情聞說法聲悉令悟入。令五趣是除了地獄道之外的眾生,這裡為什麼不說六道眾生而說五道?因為地獄眾生苦太重了,假如不是因為菩薩能夠化身進入地獄,那些地獄的眾生聽不到佛法。地藏菩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因為眾生和佛菩薩的緣已經斷了,才會墮入地獄,墮入地獄之後,要聽聞佛法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事,因為沒有緣,很難讓地獄的眾生聽聞到佛法。

為什麼我們在修法的時候要搖鈴、打鼓,在佛寺要叩鐘擊鼓?就是要讓聲音傳到地獄裡面,讓地獄眾生有短暫時間可以讓業力停一下,讓他們聽聞佛法、聽聞咒語。所以在修法的時候搖鈴打鼓,看起來很威風,其實並不是,而是要讓業重的眾生心稍微停一下;停的那一剎那,讓清淨的佛法能夠進去,進去之後不是讓他們馬上解脫地獄道,而是讓他們在地獄的時間一直縮短,提早離開三惡道,學習佛法。所以一切具德的仁波切每天都會祈禱、祈請,讓三惡道的眾生惡業能夠盡快清淨,能夠往生善道學習佛法。

所以要讓他們能夠聽到佛法,並不是唸經他們就聽得到,不是每天迴向給眾生,他們就可以,因為他們出不來。民間信仰說七月鬼門開,鬼門不可能會開,沒有一本佛經講過這件事。假如只有七月鬼門會打開,鬼會出來接受供養的話,那誰肯回去?鬼不好抓。按照佛經解釋,鬼比煙還要輕。我們點香的煙很輕,幾乎看不到,而鬼比煙還要輕,幾乎看不到,沒有什麼形相,除非他自己想現出來給你們看,否則看不到,從旁邊經過你也看不到。

有些人感覺有鬼,就拿著棉被蒙著頭,以為這樣鬼就看不到你,其實錯了,他可以跟你一起在棉被裡面(大眾笑)。因為鬼眾什麼地方都可以穿過,只有三個地方穿不過,一個是釋迦牟尼佛的法座,一個是女人的子宮,還有一個是十字金剛杵。所以在門口貼符也沒用,他可以從別的地方進來,從地下上來。所以我們在修法的時候,全部都要保護住。很多民間信仰讓人覺得莫名其妙,說七月鬼門開,假如我是鬼的話,我會這麼聽話嗎?出來還回去?抓到我再說。會做鬼一定是貪嗔痴,既然放出來還不跑嗎?還會等你嗎?那是不可能的事,這是民間的迷信。

令五趣有情聞說法聲悉令悟入。又能於此天耳界中而得成就如來天耳。五道聽了之後遲早會悟入佛法。在所有天耳界中會得成就而得如來天耳。

經典︰「復於此中無雜亂意。此說名為菩薩摩訶薩得天耳通智業圓滿。」

天耳通之後,中間就沒有雜亂的想法。此說名為菩薩摩訶薩得天耳通智業圓滿。當我們天耳通之後,不會隨便聽什麼聲音,除非自己想要去聽,不想聽的話是不動的。不動的時候心也不會動,所以雜亂的思想也沒有了。

上一次跟大家講過,我以前入定的時候用錯方法,耳朵聽不到,和這個有點相似。我不是天耳通,但是我可以將聽聲音的意識停掉,完全聽不到,連在真空的環境裡面,原子、分子摩擦產生的聲音都不會聽到,意思是說可以訓練讓我們某種意識停下來不起作用。但是天耳通不是讓我們的耳識、聞識不起作用, 而是讓它不動。不動之下,自然沒有接收到外面的訊息,所以他的心就不會雜亂。譬如你們在持咒時,旁邊有一點聲音,馬上轉頭,這就是耳朵雜亂。假如持咒持到有一點定,任何聲音不會干擾到你。

經典︰「復次舍利子。云何菩薩摩訶薩他心智通及彼正行智業圓滿。」

這個講到他心通他心通是可以知道別人的心在想些什麼、別人的觀念是什麼。就像前兩個禮拜我提到要幫某個弟子的女兒,這個弟子講一大堆,我說她不想來,懶得來,她很忙,後來她自己講,確實是懶得帶女兒來。沒有人相信仁波切有一些小小的能力,還以為可以逃得過。我不動心的話你們逃得過,只要我的心動,想要知道你們的事,差不多都知道,看我要不要做。所以做我弟子是一件很不幸的事,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大眾回答:是)。仁波切可以教你們正確的佛法,但不幸的是你們要來騙我不太容易。有時候我給你們騙是故意的,讓你們有一點成就感,以為仁波切都上當了,自己多厲害!以後你們就知道自己厲不厲害了。

經典︰「舍利子。此菩薩摩訶薩於十方無餘一切世界諸有情類。往昔邊際心能了知。及彼現在心亦了知。又復過去有情心智麁因細因種種心智皆能了知。」

我沒有這麼厲害,我只可以知道。十方無餘一切世界諸有情類。是說這個菩薩修到他心通,十方世界裡面一切世界,有情眾過去世的心想些什麼,以及現在的心想些什麼都知道。又復過去有情心智麁因細因種種心智皆能了知。過去有情心智粗的因、細的因,種種心智皆能知道。所以有時候我會很細的分析你的心,就是這句話,有時連你自己都不知道。

經典︰「或此有情最上心因。或此有情中分心因。或此有情最下心因。」

這句是講這個人修行時的心。最上的心因,就是他求法時是不是用最上恭敬的誠懇心來求法,或是有情中間的心因,或是有情最下的心因。

經典︰「又此有情根性以布施相應。」

這句話講得很清楚,根性,就是學佛善根的本性,以布施相應。為什麼仁波切整天要罵你們?不是我故意要錢,這是佛教的、佛講的,你們也知道我整天退錢。你們就不信,想留這一份當棺材本,那一份做什麼。以世間法來講無可厚非,沒有錯,但是以修行來講就不太對。以前看過一本傳記寫只要你相信觀世音菩薩,絕對不可能讓你沒飯吃、沒衣服穿、沒有地方住。你們不信觀世音菩薩,每個都擔心以後怎樣,這也無可厚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句話是對的,但是這邊有句話,你想要修得好、根器好,就要跟你的布施相應

布施相應不是說錢多少,而是有沒有誠懇、無所求、慈悲的心來布施供養?有的話,根器一直上來。怎麼供養布施,仁波切都做給你們看了,只要聽到而且是應該做的,絕對會去做。你們整天算銅板,這個今天吃飯、那個做什麼,那也無可厚非,人活在這個世界,不留一些錢給自己也是不行的,但是偏偏修行方面就是講這種事情。也不是說所有的錢都用來做供養布施,而是該做的時候,最少四分之一的錢,這是最少的。

法王也公開講過,我供養一千六百多萬美元,這些是在七、八年前,法王所知道、統計、經過他的手的,後面還陸陸續續供養,所以今天我才能有小小的成就。我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神仙,我是這一生真的修出來。但是很奇怪,我還沒有看到這些佛經之前就一直在做了。可能過去世已經做過了,所以我也是轉世,絕對是。

經典︰「此有情根性以淨戒相應。」

有情的根器絕對跟守清淨戒相應,假如我過去世不守清淨的戒律,這一世絕對不可能修出來。你們整天破戒、做錯事,就是過去世沒有修清淨的戒,所以這一生根器就不相應。仁波切不斷逼你們要守戒,就算你們這一生不得成就、不能解脫生死,但是下一世你們有這個根器就能相應,最少到阿彌陀佛那邊,會省很多時間。不要以為這一生少修一點沒有關係,仁波切一定會幫你超度,這是我的誓言,但是沒有答應你下一世過好日子。你這一生沒有修,我拿你沒辦法,只是再給你一個機會,看你下一世能不能修。如果下一世能修,那就慢慢的進步,假如這一世你不馬上去做,一直等,等到快死了,才想到仁波切,才來供養,有的時候來不及,沒有時間給你了,不是我不給你時間,是你不給自己時間。

有錢有什麼用?錢留起來有什麼用? 大限一到一樣要走,只是留給幾個孩子去用而已;一大堆土地不賣不供養有什麼用?明知道我要蓋佛寺,還是不供養。昨天往生的弟子有一塊地準備要蓋一棟別墅,讓一家人住,你說有沒有錢?有。當然不是羨慕她有錢,或是需要她給,而是能做就快一點去做吧!不能做,我也不能勉強你們。你們也知道有些人沒有錢,是我負責,沒有喪葬費由我來給。仁波切養很多人,像那個離開的也是,她先生往生的時候,喪葬費是我給的,每個月還給她孩子的教育費,但她的心說變就變,就是沒有善根。仁波切盡量做應該要做的事。

經典︰「此有情根性以忍辱相應。」

過去世有修忍辱,這一生的根性也會相應的。忍辱不是說人家罵你打你不生氣,最難忍的是有錢的時候。就像昨天往生的弟子一家子有錢的時候,不捨得供養布施。有些人名成利就的時候也不能忍,認為沒有辦法,不這樣做的話沒有生意,不這樣做的話官位沒有了,不這樣做的話怎樣怎樣……那就不能忍。假如你過去世有修,自然能夠忍得住。

跟你們講過,以前有人跟我簽約,說如果我喝一杯啤酒就跟我簽約,我說不簽,我不做這個生意。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人幫我去找一筆生意回來,結果說要多留一份佣金給對方。我說那我不做了。因為這個錢不是我的錢,是從裡面加上去給對方而已,但是我就不做,忍。很多人會說做啊!有什麼關係?天不知,地不知,只有中間人知道而已。他要拿佣金,也安排好管道,不是從我的利潤裡面拿出去。比如我要賣給對方5塊,再多加上1塊。誰不做?在座做過生意、幫人家做生意的都做過這種事,但是我不做,情願不賺錢。我也不曉得為什麼我這麼堅定說不做,因為不貪,忍。

不要以為仁波切貪錢,我養成習慣後,做仁波切時一大堆錢都退回去,2千萬退回去,100萬退回去,就是這樣訓練來的,就是過去世修忍辱,所以這一生相應了。一相應,當我做仁波切的時候,忍辱的能量很大,我不會為了名、為了利而委屈、破壞佛法。不會為了名和利遷就任何人,不會配合他的想法用佛法幫他。

你是什麼大官是你的事。像以前有一個很大的部長級的官員,他還沒做部長的時候是我救他的,解決掉他的官司,因為我很清楚告訴他怎麼做,告訴他去哪裡找出證據,讓他不會有事。他當了部長後就完全不一樣了,後來癌症走了,走了之後家人也沒有來求。他有一些部下還在我這裡。以我做生意來講,這種部長最少要拜訪一下,多見面,幫幫他,告訴他:仁波切幫你修法,會怎樣怎樣。他如果給一點消息的話,馬上可以賺到錢,但我就不幹這種事。就算是無本生意,我就是不幹,為什麼?既然他不學佛,管他是什麼長,都是沒長智, 沒有長智慧,當官是他的福德而已,跟我無關。

所以很多官員來這裡,最後會離開,因為當官當習慣了,大家都捧著他。來到我這邊要平起平坐,就開始不舒服了。官做久的更加不舒服,不如回去。在我弘法20年裡,最快離開的,就是當過官的人,因為他已經養成那種生活習慣,他講了算,不需要聽別人的,覺得來參加法會是給仁波切面子。偏偏我這個人對「面子」這個東西,覺得太便宜了。所以忍辱很重要。

以前有一個弟子是護理人員,醫院要調她去產房,她來問我可不可以去?我問她產房做最多的什麼事情?打胎。她自己想了之後還是去了,為了多幾千塊。她不相信,說是醫生拿的,不是她拿的,她只在旁邊幫忙,這就是共的惡業。有人想多賺一點錢,仁波切這邊這麼的嚴格,他先離開去賺錢,這就是沒有修忍辱的法門,過去世沒有修,這一世也沒有修,所以一點點誘惑就忍不住離開了。比如有一些人在這邊忍不住就離開了,就是沒有忍辱。

這一生不能忍的表示過去世沒有修,所以這一生一定要修。只要這個上師沒有做出傷害你性命的事情,也沒有做什麼事,為什麼你不忍一下?有一些離開的說自己沒有面子,「面紙」我多買給他好了。

經典︰「此有情根性以精進相應。」

他這一生的善根好,跟他過去世精進的修行相應的。精進不是做很多、唸很多,而是要做對、要聽話,要按照佛經所講的、上師所教的如實去做,不要發明自己的方法。

經典︰「此有情根性以禪定相應。」

假如過去世有修過禪定,這一生很自然的不會很容易心亂,也不會很容易衝動暴躁,碰到事情會很穩定的面對處理。

經典︰「此有情根性以勝慧相應。」

他已經修到智慧了,所以這一生做事不會離開佛法智慧。

經典︰「又此有情根性以大慈為因。」

這個眾生這一生修行的根器以大慈為因。跟大家講過慈悲,慈就是以自己好的交換眾生不好的回來,所以身為一個仁波切絕對每天做很多事情,以他的功德交換眾生的痛苦。也許你們感覺沒有,其實有啊!就像今天法會前分享的弟子(參閱度眾事蹟第1299篇)說仁波切照顧她十幾年,憑什麼?就是以我的功德交換她的苦,結果她有沒有供養?沒有。以後我真的要開收據,一個月照顧你一家幾口,一個人多少錢,照收。沒有良心!以為出來講幾句話我就會開心,那就表示仁波切沒有修忍辱。我是看你有沒有做到,有沒有如實修行。照顧你們一家人不是讓你過好日子,不是讓你過正常人類的日子,而是要讓你從人類轉成修菩薩道的人。不聽!還在迷信。

假如我要照顧你,我就要開單,看醫生要不要給錢呢?(大眾回答︰要。)吃藥要不要給錢?(大眾回答︰要。)一個月你們給我幾千塊、1萬塊,就要照顧你全家嗎?有這麼好的事嗎?只有一種事情可以交換,就是你修行學佛,否則沒有任何事情可以交換我的照顧,因為我每天跟佛菩薩發的願就是照顧那些修行的人,你不修、不聽話,我照顧你幹什麼?我沒有能力照顧你。

講來講去大家都聽不進去,以為每天唸個幾千遍就是修行,參加法會就是修行。要你買東西你都買了就是修行嗎?並不是,要按照六波羅蜜一個一個在做,每天用《佛子行三十七頌》檢討自己,不准停下來、不可以停下來,沒有方向讓你有機會可以停下來。你以為今天沒有事,不用看,睡覺去;今天太晚了,沒有關係,明天再看;今天很多事,已經做很多功課了,不差這一個。學佛要養成一個習慣,要不斷審視自己、監督自己,不要放過自己,不要以為你是學佛人、是好人,不要以為你已經很用心在學了,如果用心的話就已經升座當仁波切,做到我做的事了。

剛開始我進到直貢噶舉,法王在訓練、提拔我的時候,很多人反對,甚至在 法王面前問為什麼,但是 法王不管,還是繼續。為什麼我可以?我就是不斷在做、不停的做、很努力去做。當然你們目的不在這裡,我也不要求你做到我這樣,否則寶吉祥會有太多的仁波切,有這麼多的仁波切,但是沒有這麼多的信眾怎麼辦?身為一個仁波切需要有過去世的福報,這一生才有信眾過來。我有沒有做廣告?沒有。有沒有每天在電視打廣告?沒有。有沒有站在馬路上面舉牌子?有沒有說你們介紹一個來會得到多少獎金?都沒有。那信眾怎麼來的?我也不知道,都是過去世的緣。不管這個緣短也好,長也好,歡喜也好,不歡喜也好,都是一種緣。和佛菩薩與上師結緣是生生世世的,不會停掉。就算離開了,說上師怎樣了,這個緣還在,因為我對眾生都是善的緣。

很多年前我出車禍時,有個人在電視上說我,我跟大家說不要動他。我跟護法說,我成佛後第一個度的就是這個人,事情馬上就沒有了,電視也不報導了,什麼都沒有。很多人以為學佛是大文章,並不是,是你的心、你的願力。很多人以為要學很多的法,每天唸很多很多,仁波切給他新的法本就又多個法,錯了!沒有做到「根本」,給你1000個法本都修不出來。告訴你們,直貢噶舉的經典,我這一生都看不完。你說仁波切沒有學到嗎?有,學到怎麼幫助眾生。裡面寫很多可能是每一代法王的論、法王修行的經驗和過程等等。

比如直貢噶舉最少有50個本尊,這50個本尊你這一生不可能全學得到。因為修一個本尊要灌頂,灌頂後最少要閉關2個月到3個月。假如是50個本尊,一個本尊閉關2個月,就要100個月,就是8年4個月。你們有可能做嗎?不可能。所以50個本尊就是看每一個眾生和哪一個本尊過去世有緣,這一世就會給你灌頂,否則是不可能的。我很清楚50個本尊我也沒有每個都灌過頂,但是這50個本尊是在的,而且是根據眾生的緣給出去。

《寶積經》所講的就是你們的根器要建立起來,不要以為你們在修,你們的根沒有扎,根沒有好的,上面完全長不出來。你想要樹能夠長出來要扎根,要深耕,要聽進去,否則的話佛不會講這段話出來給我們聽,講這一生相應都是過去修什麼,這一世根器相應,就會看到他修什麼。

我們還是需要時間放鬆自己,給自己一點時間休息,但是要安排好每天的時間讓自己在佛法方面下功夫,不要全部靠佛菩薩、靠護法、靠上師,自己要付出努力。我們只可以帶引你們、指導你們、教導你們,給你們一個方向,但是完全不修的,我真的拿你沒辦法,沒有辦法改變你的業力。最多只能在你死之前,用些方法讓死的過程不要這麼的苦,這個就值很多錢了。人死之前誰不苦?能夠安詳走,是不會發生的事,尤其是在癌症末期。可以問醫生,謝姓醫生看死人看過很多,講一下。

(謝姓醫生︰報告 仁波切、各位師兄,癌病是醫生不懂的病,過程就是大家想到的化療、標靶、切割、放療,最後他的組織受傷之後,自己的身體也受傷,死的過程是非常的不舒服。我看的病人給他打嗎啡也好,給他打什麼藥也好,他還是很痛苦很難受。走的時候吐血,身上到處出水、出血,腫脹或是呼吸衰竭,睡覺做惡夢,真的很難形容,我們只能看到覺得很難過,也幫不到他們的忙,真的沒辦法形容痛苦的過程。)

所以那個擠牙膏供養的弟子,雖然她這一生沒有努力的學佛,但是因為她不斷的參加法會,不斷的來這裡,還是累積一些小小的福報,走之前靈光乍現,還是來找仁波切,才幫她這件事。也就是前面一定有因,不可能莫名其妙突然跑出一個人,而我能夠幫到他。假如她不參加法會,離開我道場,離開仁波切的皈依,突然間跑回來求的話,那沒有用。正因為她一直來,雖然沒有做到很完美、很完整,至少她有做,比沒有做的好。現在你們都是這樣子。但是你們不要等,像她這樣子再來求我。仁波切已經78歲了,再過幾個月就79歲了,時日無多。不要以為仁波切一定可以活很久,希望仁波切身體很好、健康很好,我這種健康說要收回去就收回去,我說不要就不要。

我現在是因為還有一些事情沒有做完,所以還撐著這個肉體。有一天我看透了,一切事情都圓滿完整了,我就離開。一直奉勸你們,不要以為學佛是你們的消遣節目、是讓你們的心情好或讓你們怎樣。不要以為學佛是因為自己的事情沒有辦法做,想要透過仁波切幫你滿願,這都是錯的。在道場種種色色的事情讓你們看到,這種事情不是只發生在她的身上,也會發生在你們身上。你們自己的心態要調整,我沒有辦法幫你調整,佛菩薩也沒有辦法幫你調整,只能一直告訴你們怎麼做,但是自己本人要去做。

後面所講的,在佛法上面所講的也是很特別。

經典︰「即此有情以彼因緣力相應生高貴種族。或復有情意中清淨。非工巧清淨。」

能做到好的工出來不是因為他很巧,而是他心清淨,心清淨了,做出來的東西就不一樣。等於一個廚師的心清淨了,煮的菜就好吃,意思是一樣。今天講到這裡讓大家體會,學佛的主角是你自己,仁波切只是你的老師,教導你、幫助你、看著你、鞭策你、指導你,不是我在幫你修,也不是我在修,是你在修。你不肯聽話,還是老毛病的樣子在學佛,我也沒有辦法。

« 上一篇 - 返回法會開示 - 下一篇 »

更新日期:2025 年 8 月 22 日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