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19年12月22日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升法座,帶領與會大眾修觀音法門,開解《寶積經》卷第八十二〈郁伽長者會第十九〉。
《寶積經》是直貢噶舉祖師 吉天頌恭很重視的經典,其許多著作與理論都是出自於《寶積經》。《寶積經》是釋迦牟尼佛教導出家、在家要修菩薩道所需知道的一切戒律,特別是我現在恭讀的這一篇相當重要。我恭讀佛經與別人的方式不一樣,不會特別安排自己要看某一部佛經,而是隨緣。
目前開解的這一冊《寶積經》只是上冊,還有下冊,上冊就已經這麼厚,我想我這一生是難以開解完全部的《寶積經》。現在開解的這一段對出家與在家的特別重要,上次先講經典後面的部分時,釋迦牟尼佛特別說這部經是修出家與在家菩薩的戒經,也是教導所有修行人要對上師恭敬的重要經典。會開解這部經也是很奇特的因緣,因為我隨手一翻就是這一篇。
這部經一開始就說長者帶著五百位追隨長者學佛的人,到舍衛城向釋迦牟尼佛請法。我相信這個因緣也不是莫名其妙發生的,因為我的根本上師 澈贊法王在舍衛城蓋了一座很大的釋迦牟尼佛紀念館。澈贊法王的心願是在那邊恢復釋迦牟尼佛弘法的方法,也就是從結夏開始。
何謂結夏?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每逢夏天所有出家弟子都不准出去乞食,都要閉關。第一個原因是印度夏天太熱,第二個原因是夏天有很多蟲蟻在地上走,出去會踩死很多眾生。結夏是整個夏季結束才出關,與釋迦牟尼佛身旁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有關之7月分拜的盂蘭盆節,就是在結夏之後。目犍連尊者用神通看到母親在餓鬼道,即便他是神通第一,也無法讓母親離開餓鬼道。雖然尊者用神通力化成食物讓母親吃,但是因為在餓鬼道,食物一到喉嚨就會產生火將食物燒掉,而且很痛苦。
餓鬼道是怎麼來的?就是生前不捨得供養布施,或是供養布施之後後悔的,這些人都會墮入餓鬼道。所以目犍連尊者去請示釋迦牟尼佛如何救母,釋迦牟尼佛就開示在比丘(沒有提比丘尼,因為當時沒有比丘尼)結夏出關後供養全部比丘。根據佛經所講,一直跟隨釋迦牟尼佛學佛的出家眾有1,200位大比丘,意思是目犍連尊者要供養1,200位大比丘吃一頓飯,這就是齋僧的由來。但是這裡的僧有條件︰是大比丘,而且是閉關出來;不是吃頓飯、一人拿一個紅包就是齋僧。
釋迦牟尼佛教目犍連尊者將供養的功德全部迴向給母親,他的母親才能離開餓鬼道。從這段可以看到,供養閉關出來的修行者是很大的功德,也可以看到有神通不能超度,而且即便是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也不知道如何超度。所以你們不要覺得超度是很簡單的,你想要就有,如果沒有修到空性的慈悲是不可能超度的。
因為 法王興建釋迦牟尼佛的紀念館是想恢復釋迦牟尼佛時代結夏的方式,所以明年 法王準備在臺灣找幾十位比丘尼去那邊閉關。當時 法王計畫興建釋迦牟尼佛紀念館及閉關處的時候,錢在哪裡都不知道;當時我的錢在哪裡也不知道,只是先答應 法王會在一年之內供養150萬美元,後面再繼續供養,前後總共約200萬美元,所以就蓋起來了。
蓋起來之後,第一次開光的時候我帶了500位弟子過去,法王開光時,只准我一個人跟著他進去大殿開光,其他仁波切都不可以。所以你們看照片會看到 法王與我同時間灑淨,因為只有我們兩個在裡面。
2018年舍衛城釋迦牟尼佛紀念館開光時,法王與 仁波切同時灑淨
後來,法王還帶我們去釋迦牟尼佛在世時說法的地方。第二次去舍衛城時,我也帶著兩百多位弟子到菩提樹下禪定,事後才知道那個地方是不准去進行活動的,結果莫名其妙就讓我進去,還讓我坐在樹下面,平時他們是不容許的,因為怕破壞那棵樹。
那天去的時候,也有一些很奇怪的事情發生:在我坐下來之前,看到有個女的從樹中間出來,笑得很開心,我轉頭一看就不見了。那裡是沒地方跑的,不曉得為什麼會不見。今天因為這個因緣,才有這個機會開示這套經,也表示因為你們曾經供養過我,才有這個福報因緣今天能留下來聽這套經。因為在200萬美元裡面,一定有一些錢是你們的供養。
所以你們供養我,不是讓 仁波切有錢,而是我做了很多事你們不知道。現在 法王已經開始幫我統計給了多少錢出去,而我都忘了。我稟告 法王我忘了,法王還是要我盡量想,我真的忘了。
今天有這個福德因緣開示這部經,不是無中生有的。我弘揚佛法沒有預設立場,都是祈求佛菩薩加持我,讓我能開示對眾生有用的佛法。尤其末法時代,在家與出家修行的方向都亂掉,有很多自以為是、用自己的方法修,產生很多從來沒聽說過的宗派。
現在全部歸納回來在《寶積經》講怎麼修。藏密所謂十年顯教是什麼意思?就是你十年顯教的基礎打得穩,觀念在於你能接受佛所說的一切、聽得進去,以此作為修行的基礎,才有資格學密。如果這十年基礎沒有打好,以西藏的傳統而言,一點密法都不會傳給你。
為什麼不傳?因為密法像是一把雙刃的劍,可以幫助你很快修行,但如果你的心態不正確,也可以讓你傷害自己。所以佛寺興建完成後,上面有一個密殿,一般人不准進去,只有傳到密法的人才會讓他們上去,在那邊修法。有些人以為碰到一位西藏仁波切,他修什麼就會傳什麼,但老實告訴你們:一定不會!因為很多密法根本上是不傳的,就算法本裡面有寫,法王也親口跟我講過,「即便是很多仁波切都看過的法本,但某一句話就是不知道怎麼修。」
我是 法王親自教的弟子,所以 法王會跟我講很多心法,包括很多人聽過的拙火定。拙火定有一個祕訣,只有 法王知道,很多仁波切都不知道;如果 法王不說,再修也沒用。以西藏的規矩,要學拙火定,只傳出家的,不傳在家的;如果傳給在家的,絕對是根器很好。很好不是你捐多少錢,而是你有沒有資格修。因為如果拙火定修得好,可以利益自己、利益眾生;修得不好,自己則會生病。
很多人都貪,以為看到一位西藏仁波切,他就會傳你密法,老實告訴你,不會的,連 法王都不隨便傳密法。很多人以為某位仁波切比較好講話,我們的仁波切比較兇。殊不知越好講話越不傳法,越好講話就不講佛經,因為佛經裡面每句話都罵人,一講出來就會讓很多人不敢來,正如你們說自己做不到。佛沒有叫你們馬上做到,也沒有說什麼時候要做得到,但重點是你要開始去做,重點是你聽得進去。
這兩個星期一直講在家與出家人在阿練兒處,也就是在閉關的時候該想什麼,不是想自己什麼時候開悟、收徒弟或變成大比丘、大比丘尼,只是清楚要畏懼什麼。意思就是,出家人在外面有很多機會做錯這些事。反過來,在家的也要留意這些事,因為連出家人都有機會犯,何況是在家的?學佛是要很謹慎的人才做得到,若是粗心大意、我見很重的人是做不到的,因為還是自我中心;自我中心的人,絕對聽不進佛所開示的。
今天我開示的內容不是我發明的,是佛所說的。你們認為是 仁波切所講的而不聽,但這不是我講的,是佛講的,只是借我的嘴巴講出來給你們聽。如果連佛講的話你們都不聽,代表你們沒資格、條件學菩薩道,那就不如離開。如果要離開就開開心心離開,不要講一些莫名其妙的話,就好像前幾個星期提到要慎守口業。上師沒有對不起你們,諸佛菩薩也沒有對不起你們,一切都是緣。你們覺得沒緣,那就離開,開心的離開,不要講話。
不是怕你們講話,如果你們講話可以傷害到我,那寶吉祥道場早就沒了,還等到現在嗎?有些人以為離開了,去別的仁波切那邊,也是直貢噶舉教派的。有關係嗎?有關係啊!你們所有人在皈依時已經受皈依戒了,幾乎99.9%的人都接受過我的幫忙,如果沒有感恩的心,自然會離開。感恩是什麼意思?是永遠記得,不要覺得不爽就講話。
一直提醒你們學佛絕對不困難,困難在於如何調整自己所有認為對的思想。上個星期特別開示很多關於我見的內容,現在的人犯毛病、出事,都是因為有「我」的見解,不會靜下來去思惟自己的見解是否為佛法的見解。依智不依識的意思就是當你是「我」的想法,就是意識出現,而不是佛法。如果你認為自己沒錯,那就又是意識出現,也不是你清淨的本性。
所以特別講依智不依識,意思就是你的人生經驗法則全部與修行無關,你所謂好人與壞人的思想也與修行無關。話講回來,連目犍連尊者的母親都要下餓鬼道,目犍連尊者修到大阿羅漢,而且是最高階級的四果阿羅漢,都不能幫助自己的母親,只有菩薩乘與金剛乘才可以利益廣大的眾生。我們沒有別的法門可以學,沒資格學阿羅漢道,也不能學聲聞緣覺道,只有學菩薩道。
要學菩薩道,第一個就是資糧道,要不斷累積福德資糧。譬如我這次支持 法王做舍衛城的事,法王沒開口,但我身為他的弟子,看到 上師要做一件事,也了解 上師要做這件事會很困難,我先現身,讓 法王有個底,法王才能多想很多事情。哪有像你們?我要興建佛寺,你們卻慢慢等,錢太少就不好意思給,我罵人是沒罵錯的!
為什麼有這種事情發生?就是全部不感恩。就好像剛剛出來分享的弟子,如果不是我與佛菩薩的幫忙,他還有老婆和女兒嗎?再者,我幫他省了多少錢?但是他就沒想這一點,認為我應該要做。為什麼我應該做呢?我們身為人,如果不感恩,真的比畜生還不如;連畜生都懂得感恩,如果你餵過牠、曾經給牠東西吃,牠都會報恩。你們呢?有仇必報,有恩必不報,離開的弟子都是這種人。
這一段所講的,是很清楚告訴我們要學佛的人,心態應該是怎麼樣,如果做不到這種心態、不肯接受,那就勸你們離開,因為後面越講越多,都是關於修菩薩道的。我不是跟你們說坊間所謂的人間佛教,佛沒講過人間佛教,我講了快兩年的《寶積經》,都沒看過經典中有這四個字。這就是意識作祟。
佛教佛法,不是為了讓你喜歡,而是讓我們生生世世不要再輪迴。這一生就要下定決心去做,不要想等下一世!下一世有沒有上師出來教,大家都不知道。如果今天我開示的佛法不正確,早就被 法王轟下來了,不需要等你們講我的閒話。法王身為一個教派的代表,可以隨便讓一個人出來說法、興建佛寺嗎?今天大家聽了《寶積經》,一定要下決定想想自己是否如此去改。
經典:「惡知識畏。利養畏。」
經典前面提到「惡知識畏」,惡知識最可怕是那種附佛外道,表面上看是講佛法,但所講的事情沒有從最基礎的心去改,只是告訴你一些名相、皮毛的東西。惡知識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會讓你繼續輪迴。
出家人最怕就是名聞利養,在家的上師也是怕這個。為什麼?因為有名聞利養就會產生貪嗔痴、分別心。如果名聞利養是一切隨緣去做,那就好一點,不勉強、不強求,不製造些氛圍讓自己繼續得到名聞利養。如果福報修出來,躲到深山都有人來拜你;如果沒有修出福報,站在十字路口都沒人理你。所以利養畏這一點,對出家眾很重要。
經典:「非時語畏。」
這就是指吃飯講話、睡覺講話、走路講話、沒事閒著就講話。所以上次出家弟子參加歐洲法會團時挨罵,因為她吃飽飯沒事就開始講話,就是非時語。身為出家眾,除了講佛法之外,一切世俗的話都不能講;講佛法,也不是你想講就能夠講,除非你已經證果、有果位了,才能開示佛法;再者,也不能用佛法去訓人家。
經典:「不見言見畏。」
沒見到空性而說自己有見到,為什麼需要畏懼呢?因為打妄語。出家人最容易犯這個,因為怕沒有信眾、怕沒有弟子,就開始講自己見性(見到自己清淨的本性、佛性)。禪宗所講的明心見性,若以藏傳的大手印來相比,一定是要證到離戲瑜伽才見道。如果沒有見而說自己見,這是很容易犯的,因為只要你有一些些感應,你就覺得自己見性,就會告訴別人自己見性了。
2007年,法王單獨帶我到密勒日巴聖地閉關,法王從來沒帶過弟子去那邊,還是在家的,而且全程在旁邊。這樣說好了,如果這三個月閉關我沒得成就,法王不會讓我出來,會繼續關我,因為既然上去了就不要浪費機票錢,而且去那邊很貴,還要坐直升機,冒著生命危險上去。法王跟我閉完關後,我們三人(包括法王的侍者)坐在直升機上,飛著飛著突然前面的雲打開,就是對面的山頭,如果慢2秒鐘就撞上去了。所以隔天直升機駕駛一家人來向 法王感恩,因為他很清楚如果那天若不是我們坐在飛機上,他就去阿彌陀佛那邊了。
到這樣的地方閉關,並非你們所想像的去應付一下。沒有見到而說自己見到,這是不行的。正如我在閉關時親見六道輪迴的苦,出關的時候就跟 法王報告。如果我沒有見到而說自己見到,那 法王就會開始罵人,但是 法王只是開示說:密勒日巴尊者連想到都會哭,不要說見到了。
見是什麼意思?不是用肉眼看,而是法性親自見到六道裡面輪迴的苦,這不是靠理論、意識或靠佛經解釋給你聽就能感覺或體會的,是從閉關清淨的本性顯露才能見。而且自己見了之後,還要上師確認。所以釋迦牟尼佛對出家人慈悲,特別告訴你們這個重點,沒見到不要說自己有見到,沒學到不要說自己有學到。就好像上次一位出家弟子胡說八道,說自己看過《楞嚴經》中有講到燙戒疤的由來,這就是非時語畏。
經典:「不聞言聞畏。」
這是指沒有聽聞開示的佛法,卻說自己聽聞過。譬如 法王對我開示的內容,如果我沒聽過,我就不敢講。雖然我現在家相,但我的心是出家的。釋迦牟尼佛在經典後面提到,在家的透過這本經知道出家的戒要守。《寶積經》中曾講過,有些人外相與內在都現出家,就好像比丘、比丘尼;有些外相與心裡都沒出家;有些身出家而心沒出家;有些是身沒出家而心出家。《寶積經》講得很清楚,出家與在家的定義不在於你現什麼相,而是你的心。如果你的心有照出家的戒在修,那就是出家眾;如果你的心沒有照出家的戒在修,那就還是在家眾。
這套經已經把所有人都罵到暈倒了,才知道原來是這樣啊!就是這樣,這是佛所說的,不是我說的。沒有聽聞過還跟人家講說你有聽聞過,說自己是聽某人說的,結果原來是傳了五六個人才傳到你的耳中。意思是說,只要不是親耳聽聞而只是傳聞,都不可以這樣講。
經典:「一念言念畏。」
這句很難解釋。念不是我們唸經、唸咒的意思,而是你的念頭。《阿彌陀經》中提到一念二念三念,就是一個念頭之中只有阿彌陀佛,你發願就可以往生。這句的意思是,你做不到一念卻說自己有做到,這也是打妄語,所以這邊都是說你們會破戒、發生的事,打妄語就是指這些。當然騙人一定是打妄語,而若是在修行方面不見言見畏、不聞言聞畏,這就是不經意會講出來的。如果出家眾不斷接觸信眾,他慢慢就會破這個戒,因為他怕沒有信眾。他怕人家問而他不知道,人家會打臉說出家還不知道,那他就說自己知道了,隨便掰個名詞出來講。
經典:「不識言識畏。」
明明你不知道卻說自己知道,譬如很多儀軌,有些人明明不知卻胡說八道。記得我剛剛皈依 法王時,某天在道場有場法會,我的前面坐了幾位比丘。我們供養時會灑米、花,其中一位問另外一位那是什麼,他就回答說好像是給鬼吃。這就是不知道卻說知道,那是供養三寶,而他卻說是給鬼吃,因為他用顯教的蒙山施食那一套來講。他可以說自己不知道,但要充內行就說自己知道了,等於很多人看西藏人打手印,就說自己知道手印的意思,這也是不應該。
經典:「沙門垢畏。」
沙門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做了一些垢(不清淨)。因為關在房間沒人接觸你,才能減少這些事情。一位出家弟子以前要去美國的某精舍,我就阻止他去;他說要去度眾,我勸他不要去,因為很多是非;他想一想覺得是對的,就沒有去。信眾多就很多是非,就好像我們斗六道場為什麼關閉,就是因為是非。
為什麼斗六道場有是非?因為有一位弟子認為斗六道場是因為她才開始的,仁波切應該聽她的;另外一個認為她做錯事就應該要改,所以是非就來了。那就乾脆關掉算了。每個人幫道場、佛寺、眾生做事,是你自己所得的功德,而不是說自己是 仁波切最重視的弟子,除非你有能力將我整個佛寺、道場所有的責任都扛起來,誰敢啊?
經典:「欲界色界無色界畏。」
你們幫忙我做些事,是你們得福報,而不是因為這樣子而驕傲,這也是一種垢,貢高我慢。「欲界色界無色界畏」,出家人包括我們在家人最怕修到哪裡?到欲界天、色界天跟無色界天。其實入定跟無念的區隔只是一條線,一個不小心認為自己無念,修到最好就是非想非非想天,但是還是要輪迴。假如沒有一位上師幫助你、支持你,你很容易修到這邊去。我在印度閉關時,我才體會到,定跟無念的區別在哪裡?很微細,微細到你平常自己不能察覺的。佛既然教我們菩薩道,就希望我們先斷輪迴,你有資格斷輪迴了,你才能夠乘願回來幫助六道的眾生。
在直貢噶舉修的不動明王下面就壓著四個魔——天魔、煩惱魔、病魔跟死魔。魔不是你們想像的長得很醜,長得稀奇古怪。假如長得很醜、稀奇古怪,魔王就不會派他女兒跳舞給釋迦牟尼佛看,都是很美的、美得不得了。為什麼佛稱他為魔?因為魔會讓我們不能解脫輪迴,魔也會教我們做好事,也會教我們做善事。好像那些附佛外道全部都是魔,他也會教你做善事、也叫你吃素,但是沒有辦法幫助你解脫輪迴,他也不會教你這個。
比如現在講欲界色界無色界畏,很多講佛法的都不講這個,認為上天就好啦。佛這邊講得很清楚,欲界天就是玉皇大帝的;色界天,這個要講很久,今天不講;無色界天,就算你修到無色界天,就是沒有形象,什麼都沒有,只有能量,你還是需要輪迴。
修行人不管在家出家的都要清楚,當你要求生天界,那你生生世世所作一切業力在這一世就轉不動,也不可能消除掉。我以前曾經跟大家提過,介紹我認識 法王的好朋友,所有四大教派的法王他都見過,我看他生前接受過約一千個灌頂,有福報吧!但他只講錯一句話,他曾經跟我聊天時說:「我這一生學這麼多、修這麼多、拜這麼多、供養這麼多,我來生來好好享受。」就是這句話,他累世的惡業這一生沒辦法解決。他是腦中風死的,照道理來說一位修行人不可能腦中風,他就是因為一句話!
你們就會覺得:「沒事嘛!講一句話有事嗎?」但若你沒決定,會講這句話嗎?所以不要貪好玩說:「我要做仙女。」做仙女就生在天界,下一世再來;既然你要做仙女,表示你還有輪迴的力量;既然有輪迴的力量,你生生世世所作的善惡業在這一生中絕對還不清也轉不動。我這一生能夠修行有小小成就,是因為已經下決定要離開輪迴的家,所以善惡業對我來講都是修行的工具,我可以轉它了,但對你們來講一切善惡業都是果報。
所以出家眾要很清楚,不要自己放縱自己,一個念頭不對、一句話不對,馬上就會生在欲界色界跟無色界天。怎麼樣會生在欲界色界跟無色界天?都是跟禪定有關,禪定越好,所生的天越高,最高就到無色界天。
經典:「一切諸道生死處畏。」
對六道輪迴要產生畏懼,意思是我今天閉關不是為了自己開悟或為了什麼,現在所講的都是閉關的時候要思惟的事情。為什麼我要閉關?為什麼我要持咒?為什麼我唸經?為什麼我拜佛?都是為了這件事情,不是為我運氣改好,也不是為了我要懂佛法所以我才修,也不是為了搞清楚我才知道自己能不能修出來,佛沒講。我看這麼多佛經中沒有講你了解才修,你了解才下決定要皈依,你了解才跟著這位上師,都沒講啊!只是告訴你:「你的理念、你的心態要調整過來。」
所以我們閉關是因為恐懼自己會在六道裡面輪迴,在六道裡面輪迴太簡單了,一個念頭起來就去了!為什麼這套經在前面講,對自己的孩子應該有什麼看法?就怕你在這一生中太過於溺愛孩子,到你走的時候就走不了了!那是不是不愛?不是,而是不能太超過,連自己孩子都不愛,你愛誰啊?我們要了解這個愛只是個緣分,遲早有一世這個緣會盡的,不管你多愛他、他多愛你,一定有一天緣會盡,緣盡了這個愛就消失掉了,只有慈悲的力量永遠不消失。
《寶積經》講,我們學佛人對所有家裡的眷屬當如獄卒想,他在監視你,有孩子的都知道:「媽,你出去去哪裡?媽你做什麼?爸你快點回來!」是不是獄卒?回來看到孩子很可愛,多愛我、多想我。誰想你啊?所以佛所講的話你聽得進去,就會覺得獄卒打電話來催我回去坐牢。那你快點回去報到就好啦,你看現在坐牢的都每天要做工作,才賺一點小錢,我們現在也是這樣子。很多人以為要遷就孩子,要什麼給什麼才是最好的父母親。不是這樣子,所以當獄卒想,守規矩就好了,他規定幾點鐘回去你就幾點鐘回去,他規定你這碗飯不准吃你就不要吃,否則的話就打你一頓。現在小孩打父母親多得很,當還債,都是來討債的。
經典:「地獄畏。畜生畏。餓鬼畏。我今怖懼如是等畏。」
前面就講怕你們生在天界,這邊有講地獄、畜生、餓鬼,什麼人會生在地獄?嗔念,起嗔恨的心、埋怨的心,覺得自己是受害的人,都有機會生在地獄。尤其現在末法時代,婚姻變化如閃電,昨天才恩恩愛愛,今天就好像仇家要對打,產生這種事都有機會生在地獄。畜生就是不信因果,很多人以為講一句話不會發生什麼事,其實都有果報。有很多人以為:「我做錯了再懺悔,佛菩薩以後會再幫我。」那也是有果報。懺悔定義是什麼?將繼續作下去的惡停止,不再作了,才有機會改過來。不是我懺悔了 仁波切就原諒我了,讓我重新做什麼,都是錯的。
懺悔的定義就是︰不要再作惡了。不要再作惡不是這件事不再做,而是全部整體不能有惡,這才是真懺悔。現在你們只是改過,做錯A這件事以後就不要犯A,BCDEFG一樣犯;B給捉到,以後AB這些事不要犯,CDEFG一樣犯;C給捉到,ABC不要做,DEFG我照做。你們這樣不是懺悔,懺悔什麼是身口意?全部。不是逮到A,不做A;逮到B,不做B。這不是懺悔,這是改過。假如你不能肯定身口意完全改過的話,就算今天嘴巴喊「我懺悔了」,還是有機會墮入畜生道,因為你還是不信因果,你不努力去改自己不要再犯錯。
我們怎麼懺悔?發誓法界未盡,我這個誓言不盡。這是我的誓言,意思是什麼?當我發誓生生世世止惡行善,祈求諸佛菩薩、上師加持我,讓我這個誓言一直不斷。還不止講這一生、下一世,可能我的心胸比你們大,我所發的誓言是「法界未盡,我誓言不盡。」法界怎麼可能盡呢?發這種誓,諸佛菩薩讚歎!不要學我,因為寶吉祥只有一個仁波切,不可能蹦出第二個。
只是告訴你們,懺悔的定義不是A錯就不做A,B錯就不做B,而是全部身口意不再犯,一絲一毫都不再犯,你才能夠從惡轉善、從黑轉白,不斷的去監視自己。否則的話,墮入畜生道、餓鬼道很簡單、很容易,不要以為有皈依、有吃素拜佛、唸經,就不會墮入三惡道,一樣會!
這邊講得很清楚,人家是出家的,人家畏懼在六道裡面輪迴,所以將自己關起來好好修行,現在我們在家沒辦法將自己關起來好好修行,那你的心態要做到要聽進去。尤其我們在家的更多誘惑、更多煩惱,更加要謹慎。這個不是壓力,這是佛弟子應該做的事。連這個你都說「我不想要、我不要做,有壓力。」你就不要做佛弟子,離開!因為你這樣做絕對會轉好,連求都不用求,想都不用想,自然就轉好;既然你下決定要斷六道輪迴的力量,那貪、嗔、痴、慢、疑就跟你無關,你還會繼續增加你的惡嗎?不會繼續增加新的惡,舊的惡一定有一天消除掉,就很簡單的邏輯跟道理而已。
但是人都懶,希望今天我求你今天就幫我做好,明天沒事。連煮一餐飯都要兩三個小時,你作了這麼多惡業,一天就幫你處理好啊?看清楚佛經怎麼說,人家已經發心出家了,都要這樣想。憑什麼拜一拜、求一求,每一個都變成菩薩、仁波切?學過拙火定就可以修出來啊?早得很。所以不能夠違背釋迦牟尼佛所教我們的方法,你要學佛就聽話,你希望自己改好,想幫眷屬改好,就聽話、就下決心去做,而不是說我不喜歡、我不要。
經典:「來至於此阿練兒處。」
今天去一個清淨的地方閉關,就是為了畏懼這些事情,而不是說我要開悟,我要明心見性,我要看到佛菩薩在前面,我要所有佛經都懂。佛沒講,既然佛沒講,你想了就是你的意識在作祟,你就沒修。
經典:「不住在家憒閙眾中。」
這句話罵出家的,現在很多出家眾都擔心出家前家裡面的事,而比以前更加忙。以前沒有出家叫家人唸,現在出家了,「我幫你唸、我幫你修、我幫你求。」這句話意思是說,既然你們下決定要出家了,你們俗家瑣瑣碎碎的事情,不要跟他們鬧了。「我哥哥跟嫂嫂吵架,我回去跟他們開示佛法!」你沒結過婚你怎麼開示佛法?一男一女吵架裡面有很多因素,有生理因素、有心理因素。在家可以講,你們為了這些世俗事,整天管來管去、搞來搞去,修什麼?
這句話就罵了,罵得很清楚,不住在家,家裡面都不准住。有些人說「住佛寺麻煩,我住家裡面,我讓父母親供養我,以後我父母親也有功德。」佛罵了,佛講了。為什麼今天我急著蓋佛寺?因為看到你們這票出家的,莫名其妙來皈依我,不將你們帶離這個輪迴世界我於心不忍,浪費你們這一生出家,沒有阿練兒處,你們沒辦法修出來,五濁惡世太多誘惑了。
我們在家的也是很多誘惑,所以今天開示這部經讓你們有所依歸,知道自己什麼能做,什麼不應該做,很清楚。但是也不是叫你們回家把兒女趕走、老公趕走、老婆趕走,將自己關在房間說是阿練兒處。你們這一生沒辦法現出家相而現在家相,什麼意思?還欠很多債,這一生還了吧!在還之中,要清楚自己在學佛,所以我們的心態要怎麼調整,佛就教我們了,我們每天過日子一天一天就過去,我們不要不斷繼續累積惡業、嗔恨的心。誰對誰不對,都是因緣法。給孩子騙錢活該,相信女婿不相信 仁波切,現在社會真的很奇怪。仁波切守戒的會騙你嗎?反而覺得親戚可以相信,給親戚騙了應該的。
這句話講得很清楚,你們這些出家弟子,家裡面除了有人往生,可以去關心一下之外,其他家務事拜託不要去了。不要以為要度家裡面的人,假如要度家裡面的人,佛就會講了。度家裡面的人?你自己都度不了了還度家裡面的人?所以佛就說不要跟他們鬧了,你們還繼續鬧。「這個是我以前老公。」你出家了還還敢說這句話,不應該這樣子,佛說的。
經典:「若不修行不修念處則不相應。」
意思說不修改輪迴的行為,你不修四念處,就不會跟佛法相應。相應是什麼意思?不是佛出現給你看,不是觀音菩薩夢裡面告訴你怎麼修。相應就是,一看到一句話就想:「喔!原來是這樣子,我應該就是這樣做。」而不是一看到就說:「沒辦法!」這個是比較消極的;積極一點的︰「胡說八道,哪有這種說法呢?」越是學問高的人越有這個問題,書讀得越多的越有這個問題。所以佛就教你們,若不修行不修念處則不相應,意思是你再怎麼唸、怎麼拜、怎麼守戒,你不修改你輪迴的行為,不修四念處,就跟佛法絕對不相應。
經典:「脫是畏故來至此處。」
為什麼要閉關?因為我想脫離這種畏懼的事。畏懼什麼?這所有的事都能夠讓我輪迴所以我畏懼,而不是怕他傷害我,怕他讓我倒楣,而是畏懼這種事讓我繼續輪迴,所以我要閉關。而不是說唸多少遍會怎樣,修多少遍就能修拙火。佛講這麼多,不管你是在家出家的都要了解,我們最畏懼什麼?輪迴的事情。什麼會讓我們輪迴呢?就是前面講的事情。你要體會知道,在念頭裡面常常提醒自己,當你有一點疏忽,不提醒自己,累世的業力就趁虛而入,擋住你想解脫輪迴的力量。
只要你對上師有一絲一毫的懷疑,上師的加持力就沒有了,你的業力就進來了。懷疑什麼呢?「為什麼上師不幫我說好話,我付出這麼多了,哪裡有錯呢?」這就是懷疑。上師是平等心,你有錢多做一點,謝謝你自己,因為你得福報。你沒錢,多努力一點,也謝謝你自己,而不是懷疑上師為什麼不對我好一點。假如上師沒有平等心如何弘揚佛法呢?
這句話講得很清楚,為了解脫這種讓我們能輪迴的畏懼,我們來到這個地方閉關,而不是為了自己別的事情,假如是為了別的事情都是錯。包含禮拜天來聽聞佛法都是為了這種畏懼,不是說禮拜天來聽聞佛法我有福報,運氣會改好,年終時老闆會多給我一點,明年會升級加我薪水,佛都沒有講。既然佛都沒有講,絕對不相應。既然是你自己的想法絕對不會相應,到時候不要說佛菩薩不靈了,佛沒有講這些話。
雖然今天在道場說法,但是短短的兩個小時也是阿練兒處,因為我們沒有做別的事。我也沒有推銷任何東西給你,我只是一直弘揚佛法。你們不准開手機、不准想別的,連你孩子吵鬧我都會呵責你,這樣是不是在阿練兒處?雖然我們沒有大福報可以每天在阿練兒處,但最少一個禮拜有兩個小時在。為什麼你們一直來法會,慢慢福報會起來,就是這個︰我們在閉關。
不要以為一定要躲到深山裡,現在我們沒有這個福報和條件讓每個弟子可以在深山閉關,但是最少我盡量做到讓你們每個禮拜有兩個小時可以閉關。一週兩個小時的閉關,假如你們能迴向給西方極樂世界,發願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們肯定可以去。假如是為了自己個人私欲來參加法會,你去不了。不管你的私欲是哪一個部分,因為你跟佛法不相應,你不聽佛講什麼。佛教我們要解脫輪迴,要畏懼這些會讓我們輪迴的事,你不做不聽,你和佛法不相應。
為什麼從1997年弘揚佛法到現在,有些弟子會離開,有些會留下來?都是跟這個有關。不聽話當然留不下來,用私欲來學習佛法當然留不下來。不是我要趕他們走,皈依的時候都講過,你們不聽自然會離開,阿奇護法也會讓你們離開,讓你們認為自己找到一個更加厲害的人而離開,這個才好。好在哪裡呢?認為他比我厲害,你當然就開心離開。
本來不想講,我是直貢噶舉派八百多年來第一個,唯一一個不是轉世而修出來的漢人在家仁波切,以前沒有出現過。假如大家都跟佛法相應的,就聽佛所教的。
經典︰「過去無量菩薩摩訶薩。一切皆住阿練兒處。」
過去世得成就、證果的,「無量」是數不清楚的大菩薩,他所得到的一切,不是他的身住,而是他的心。假如你今天認為自己在修行的,不會整天覺得很無聊,不會有事沒事打電話那邊搞搞、這邊晃晃。為什麼學佛後的人不會打麻將,因為他不覺得無聊,心開始靜了。還是會打麻將的人表示你的心沒有靜,喜歡聽乒乒乓乓的聲音,輸贏的感覺。為什麼皈依後還會和家裡的人整天吵架呢?因為你的心還沒有靜。
這邊講得很清楚,「住」不是指身體要住在一個寂靜的地方,最重要是你的心。就算身體住在一個寂靜安靜的地方,你的心不安靜,你也閉關閉不下去。佛法一直不斷薰陶我們這種複雜很多念頭的心,一直薰陶讓它慢慢減少,可以靜下來、定下來,自然你才能看到自己有多幸福。幸福在哪裡呢?這一生有機會有因緣可以聽聞、學習修行佛法。假如你有這種想法,自然對人生種種的快樂與痛苦就不會放在心裡面,就看清楚它的真面目。
經典︰「解脫諸畏得於無畏。」
過去無量的大菩薩都是住在阿練兒處,所以能解脫一切讓我們畏懼輪迴的身口意的事情。「得於無畏」,菩薩有的時候做事情讓你感覺到好像要墮入輪迴,但是他做出來是為了利益眾生,所以他可能用一些方便法。就算他是因為幫助這個眾生而會墮入輪迴,他也無所畏懼。為什麼呢?因為他清楚就算是輪迴也是空性,也是因緣法,不會受苦。等於觀世音菩薩不斷應化種種身來度化眾生,他也有投胎。就像是歷代的祖師都以菩薩的果位,重新投胎來這個世間弘揚佛法。他有沒有畏懼輪迴呢?沒有。但是因為我們業力未清,不能生死自在當然畏懼輪迴。當我們知道我們畏懼輪迴時,我們要先做到怎麼解脫生死大事。
佛曾講過︰「我說法幾十年,沒有說過一法。」為什麼呢?因為他所說的一切都是教我們怎麼解脫輪迴,沒有教我們什麼法力。假如今天你是下決心要解脫輪迴的人,才能跟佛法相應,才能跟《寶積經》開示菩薩道的方法相應,才能知道解脫輪迴的重要性,才知道要解脫輪迴不可能讓你有多餘的時間。是不是為了解脫輪迴,我們放棄世俗的事呢?《寶積經》有講︰「你命裡有眷屬的,你不能拒絕。」什麼叫命裡面?你過去所欠的債,這一生要還的,你不能拒絕,還清就走了。但是你的心裡面要清楚,我這一生來只是因緣法,因緣盡了,應該走就走了,所以就無仇無恨無愛。我們需要關心、關懷別人,但是不需要做到愛別離。
很多女孩子來問說︰「我跟這個男孩會有什麼結果?」我都告訴他們,你要跟一個男孩子有結果,不是他死就是你先死,第二個就是離婚。很多人都會說「我想知道有什麼結果?」你以為結婚就是結果嗎?
經典︰「得無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切大菩薩因為能解脫生死,他就得了無畏。得到無畏才能打開般若(智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是說今天你沒有下決心解脫生死的,不可能發菩提心,不可能有菩提行,因為你沒有想要解脫生死。沒有菩提就沒有慈悲,沒慈悲就沒有佛法。佛講的事情,佛所說的都是一環扣一環。為什麼今天成為菩薩?因為他已經有辦法幫自己解脫生死,也有辦法幫眾生解脫生死,所以他對生死無畏。既然無畏,他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什麼能解脫生死自然能發菩提心?因為他能夠解脫生死,知道不解脫生死是對不起諸佛菩薩和眾生。所以他所做的一切,除了是為自己解脫生死,也幫助眾生解脫生死。既然眾生對於解脫生死,知道要去做了,對於死亡的畏懼就會減少甚至沒有。
為什麼被我修法超度的那些亡者,樣子馬上變好看?因為他知道死沒有那麼痛苦,馬上變歡喜。為什麼有人是苦瓜臉呢?因為他不知道,他只看到一切惡業要帶他去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修完法之後,他才覺得這麼過癮、可以這樣,當然臉就笑起來。為什麼你看到那些亡者被修過法,看起來都比較年輕?因為最少能生在天界。天道的人都恢復20歲的樣子。假如生在阿彌陀佛那邊,不會變成2歲的樣子,但最少是天人的樣子。阿彌陀佛淨土也是一個天,但是清淨的、不會輪迴的天,所以也是天人。
從人投胎過去後,成為備位菩薩。從備位菩薩開始修,修到花開見佛成佛果為止,你說他還有畏懼嗎?沒有,自然樣子好看。為什麼有的亡者讓人家助唸,唸完還是這樣子?因為亡者很清楚,這個人沒有守戒還來幫他唸,自然還是這樣。
經典︰「未來菩薩亦復如是。」
佛講了,過去的菩薩怎麼修出來,你們是未來菩薩,也是這樣修出來,只要你們肯聽話。阿練兒處不一定要在什麼地方閉關,最重要是你們的心,最重要的是這個道場有沒有每個禮拜給你們時間、機會在寂靜的地方聽聞佛法,這一點我有做到。我有幫你們做到,我當然有資格收你們供養,如果沒有做到就沒有資格收了。今天幫大家製造這種環境,大家要清楚,不是你想要就有了。
這邊一直罵說,不要跟家裡的人吵來吵去、搞來搞去、鬧來鬧去,對你沒好處。只要你跟家人產生愛恨情仇,絕對不能解脫輪迴。我常常勸很多離婚的人,不管男女,都不要恨對方,不要說他錯了、不好。講一句俗一點的話,你愛不愛對方呢?你回答愛。如果不愛的話怎麼願意跟他結婚、睡在一起?最少你曾經有快樂過。快樂過就要記得人家對你的好。現在的人都犯個毛病,只記得人家對自己不好的地方,好的地方不記得,認為是應該的,認為自己福報好,人家本來就要對你好。愛恨情仇這麼重的人,很自然會變成神經病,因為求不得。誰跟他講話都聽不進去,因為求不得。「別人嫁得這麼好,我怎麼嫁得不好?我又不比人家差。」你哪裡比人家好呢?就算你是天仙美女,帥得不得了,你還是會老的,老的時候就開始變衰了,因為衰老。
了解佛法,接受佛法的人,能用佛法來修改讓你輪迴的行為,你的生活會很踏實。踏實在哪裡?人家對我好,要恐懼,因為自己的福報用掉了。人家對我不好,感謝他,惡業還掉了。你沒有福報,憑什麼人家要對你好?當人家對你好一點,更加多修一點,迴向給他不是還給他。當你發覺你的老公或男朋友、女朋友特別愛你的時候,要小心。廣東人說運氣不好才碰到情人,回想一下是不是?當你倒楣的時候突然出現,都是自己心目中的情人、愛人、結婚對象,再看清楚,原來不是。
佛教我們的事情不要以為是為了修行學佛才要用,其實這個也是人生重要的事。你下決心解脫生死,你不會重新結冤結惡,你會感恩。只要人有感恩的心,不可能有憤恨怨恨的心出來。為什麼一切上師都會修理他的弟子?看他有沒有感恩的心,有感恩的心,這種人自然不會再作惡,你稍微勸他一下,他就能聽進去。我常常講:「你們喜歡的,我偏偏不做;你們不喜歡的,我偏偏要做。」會故意修理你。所以不要皈依我,皈依我的人就是運氣太好了。
經典︰「住阿練兒處脫一切畏。」
只要你的心能夠住在寂靜,一切的畏懼就可以解開,不要整天擔心這個、擔心那個。
經典︰「得於無畏無上正道。」
假如我們依照佛所說的,讓自己能夠身心住在阿練兒處的話,你就得到無畏無上正道,就是八正道。八正道都是為了無畏無上。什麼是無畏無上?我們以菩薩道來行八正道才能解脫生死。
「守護正法信於業報。是名正見。」我們通常都將「正見」解釋成對名詞解釋正確,其實見解對的才是「正見」。佛簡單講,你要守護正法,信於業報。相信自己身口意所做的一切都有業、因果報應。佛教我們一切解脫生死的方法你都要守護,什麼意思?你要守住,不能給自己任何理由不聽不做,不要反抗對抗,不要找理由說「不是這樣,等一下,我會這樣子。」你們都喜歡等一下,等一下就地獄見。我們為什麼要行八正道?為了解脫生死。因此我們的見解就不一樣--深信一切業報,身口意一切動作、一句話、一個想法都有報應,都有善惡業出來。不要以為我講一下,道個歉就沒有了,只要你講過,這個業就出來了。
「非時語」,不要亂講話。看電視跟著電視裡面人物一直罵,非時罵。關你什麼事呢?人家拿個表演費,讓你們罵得狗血淋頭。有些女生更加奇怪,看到那些男生做的不好就一直罵,變成了裡面的女主角,那你們去演就好,看到八點檔就變成女主角。那你乾脆不要結婚,不要認識男女朋友,你就出家,但你又不肯出家,我又不接受你們出家,那怎麼辦呢?就少看,看這麼多幹嘛?打開電視罵渣男,但也有渣女,你們卻同仇敵愾罵這個男的,這就是不公平,現在女人比男人強。
女人的力量非我們能知道。所以修密法修到最後,還有修一個本尊「空行母」,空行母是女性的代表。為什麼修這個?因為她是慈悲、空性的代表。在佛法裡面男女是平等的,沒有看不起女生、看得起男生。為什麼我們希望得男身呢?因為男生的身體情緒比較穩一點;但是現在男人的情緒也不穩,波動得比女生還厲害,沒有月事怎麼還會這樣呢?佛沒有看不起女生,也沒有特別推崇男生,但男生出來弘法比較方便,而且少了很多生理狀態,像我們修拙火定,男生修得比較快,女生修就比較危險。
今天講到這裡,讓大家清楚阿練兒處,除了有因緣福報,我們有地方可以閉關之外,最重要是訓練自己的心在寂靜的地方,不要隨便生氣、做錯事。而是訓練自己,佛所講的要聽進去,要思惟今天所做所想所講的事情和佛所說的有沒有違背?有違背,那一天就沒修。沒修會怎樣?沒事,只不過是解脫輪迴的時間就少一天。這個力量是累積起來的,不是一天兩天做出來的。不斷在累積,因緣到了,自然上路,不用求不要問,不用尋尋覓覓,自己下決定最重要。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帶領弟子修持阿奇護法及迴向儀軌。法會圓滿,與會大眾感恩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慈悲修法,並賜予殊勝開示,利益無量無邊眾生,與會眾等起立恭送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下法座。
更新日期:2020 年 1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