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19年4月28日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升法座,帶領與會大眾修觀音法門,繼續開解《寶積經》卷第八十二〈郁伽長者會第十九〉。
經典︰「在家增刺。出家無刺。」
這個「刺」就是會扎到人家、攻擊人家的意思。只要我們有任何貪嗔痴慢疑,就有機會刺到人家也刺到自己,像法會前理事長講的,想要出書的弟子為什麼要來問呢?因為在她心坎裡認為自己很厲害。假如我答應她出書,她下一步就會說「仁波切,請您寫個序。」要我幫她背書,這就是刺。
在家不是指出家在家的外相,重點已經講了很多個禮拜︰學佛究竟是為了什麼呢?貪名好利絕對不是出家人。稍微八風吹一下心就動了。你沒有聽到她讚歎上師的功德,剛才如果理事長不出來講,我都忘了這件事,我都不記得幫了她外孫女這麼多。但是她有沒有讚歎上師呢?沒有。今天之所以讓她碰到那一些專業、有辦法的醫學人士來照顧這一類孩子,也是因為孩子的母親皈依這麼多年,有一點福報,所以自然可以碰到這種人。我們常常都看不清楚自己有多少刺,和刺蝟一樣。
最近幾年流行養刺蝟當寵物,為什麼會流行呢?你是什麼樣子就會喜歡什麼寵物。大家都聽過了,覺得刺蝟很可愛,但是可愛在哪裡呢?你敢抱著刺蝟睡覺嗎?你不戴手套敢摸牠嗎?為什麼你會喜歡呢?因為你就是牠。現在哪一個人不是全身長滿刺?講一句話就刺過來,一個不舒服就刺過來,大家都將自己武裝得很好。用在家的心態、用貪嗔痴慢疑來學佛法的人,就容易有很多刺,因為你連佛法都拿來作為刺人家的工具。
假如沒有下決心此生要斷輪迴,佛法對你來講只不過是一種娛樂、一種常識、認為自己在做好人所以我學佛。做好人不需要學佛,每個月將自己的財產全部拿去做善事也是做好人,佛對於好人的定義不是這樣。
用出家的觀念修行的人,是所謂的「出家無刺」。他很清楚一切業力都從貪嗔痴慢疑起來,假如將這個刺拿走,這個刺就不存在。在家的為什麼刺特別多呢?因為在家的要保護自己不能被傷害。人家講你一句話,你就刺回去,甚至自己做錯事、出事,還是要刺回去。在家和出家的差異性在這裡,不是因為有皈依、有現出家相,就表示你無刺。你們這些出家弟子刺多得很,全身都是刺,以後我賜給你們「刺蝟法師」的法名。人家講一句話,你們全身的刺都飛出去,修什麼、學什麼呢?還是你們是刺蝟來投胎呢?釋迦牟尼佛罵人很厲害,很會罵,以後我就學他說刺蝟好了。
經典︰「在家成小法。出家成大法。」
小和大的定義不是說這個法很厲害,可以做很多事;這個法不厲害,只能做一點點事。你用在家的心態來學佛,最多最好只能得人天福報。當然對很多人來講,能得人天福報已經很厲害了,但是以佛的觀念,人天福報還是會輪迴、苦多樂少。就算你成就未來的人天福報,還是小法。但是要成就人天福報也是不容易,最少五戒十善要守好才能得人天福報。為什麼修五戒十善只能得人天福報呢?因為沒有下決定出離輪迴的家。沒有下這個決定,就算守戒修十善還是小法,但是用出家的觀念來修行佛法才能得大法。大法是指第一,解脫輪迴;第二能成佛果,利益廣大無邊無際的有情眾生。
經典︰「在家不調。出家調伏。」
在家所學的佛法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學,所以不能調伏貪嗔痴慢疑的心;用出家觀念修行的人,就知道怎麼用佛法來調伏貪嗔痴慢疑的心。要消滅貪嗔痴慢疑不是靠我不要就可以做到。佛法有很多種方式,一個是調伏、一個是對治、一個是轉動。調伏是用什麼工具調伏呢?聽聞佛法。聽聞佛法之後,你的身口意跟佛法有沒有違背?有,就馬上用佛法來調伏身口意,這就是你修行的範圍。假如自己的身口意不以佛法調伏,放縱自己、為所欲為、愛講就講,認為自己是對的,那就不要修,真的不用修了,修來幹嘛呢?很多人以為謗佛是罵佛,不是。佛教的佛法你不聽,而且扭曲佛法用自己的方法來解釋,就是謗佛。佛明明沒有這樣講,你偏偏解釋成這樣子,就是謗佛,謗佛的罪很重的。
經典︰「在家離戒。出家護戒。」
用在家的心態來修行,是離開一切戒律。不要以為受過戒就代表你有守戒,假如你還是用輪迴在家的心態來修行的話,你就離開戒律。就算你沒有破戒,但是戒律跟你無關,因為你離開它。什麼叫做離開它?你的起心動念皆是業皆是罪,你就離開戒律了。沒有戒律怎麼辦呢?戒律是用來保護我們的,不是規範我們、管我們的。什麼叫做保護?因為我們生生世世沒有辦法調伏、掌控自己的心,所以釋迦牟尼佛就訂這個戒,讓我們有工具調伏、面對、處理自己的心。假如不守戒、不保護這個戒,離開這個戒,你永遠不會產生定。定不產生自然不會開智慧,再修也沒有用,怎麼求也求不到。
釋迦牟尼佛涅槃前最後一句話「以戒為師」,不是不需要上師、不要佛經。釋迦牟尼佛對「以戒為師」的定義是︰一切佛法都是以戒作為根本。不肯保護戒,不肯守戒,表現再恭敬再虔誠也沒有用。
很多人流行說跟上師請假、向佛菩薩請假,上師和佛菩薩從來沒有開班,說要上課幾天才可以畢業,也從來沒有要求你們一定要來,你不來是你家的事。講到請假的觀念就好像不是自願的,就像是讀書上班的人多希望可以請假,因為不情願、不甘心。不甘心來參加法會聽聞佛法幹嘛呢?為什麼有法會?永噶仁波切曾經講過,快速累積福報的方法有三種,其一是參加大型法會,超過100人以上的都可以算是大型法會。
你會說︰「我沒有看到我發財啊!也沒有看到身體好,也沒有看到老公更加愛我,反而參加法會,老公更加罵我。」你根本搞不懂什麼叫做福報。老公老婆越罵你,你才知道什麼叫做獄卒;孩子越罵你越不孝順你,你才知道他是獄卒,才知道他是冤親債主,更加下決心好好修。假如你來法會之後家庭和樂,我不會恭喜你。你們家裡每個人有一起修嗎?大家沒有一起修,憑什麼突然家裡每個人都要對你好、突然家裡面每一個人更加愛你呢?跟佛菩薩無關,跟上師無關。不要以為參加很多次法會,孩子的身體變好了,家裡面也不吵架了,是因為修得好、福報起來了。假如根據《寶積經》,你這麼講的話就倒大楣了,因為你開始眷戀這個家,放不下了,死的時候絕對很難沒罣礙。
我常常講,皈依後可能不好的事馬上發生,有的人可能就會說︰「早知道不要皈依」。可能學了密法之後,不好的事情馬上發生,你可能就會說︰「早知道不要學密法,不是說學密法可以改嗎?」那你就錯了,欠債還錢,欠了就要還,越早還越有體力、時間、精神在後面好好的修。假如沒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全部都是發生好的事情,我也不恭喜你,因為你絕對不會修的。
假如你認為皈依之後,學密法之後變好、變開悟、變怎麼樣,我絕對不恭喜你。第一、你不相信自己生生世世的業力。皈依幾年就可以全部變好嗎?連我現在都常常面對很多過去世自己所做的業力。就算不是我過去世所做的,但在這個複雜的社會,多多少少有共的善惡業是自己以前參與的,也有機會捲進去一點。但是你們都不信這一套,認為自己修得好,就像是要寫書的弟子,認為自己很厲害。這樣就是之前講過的《寶積經》,我慢的心起來了,就沒有資格修菩薩道。沒資格修菩薩道,所唸的經、拜的佛都是人天福報,這一生不可能改變你生生世世的業力。
經典︰「在家增長淚乳血海。出家乾竭淚乳血海。」
這兩句話很難解釋。生生世世你的眼淚,要吃的母乳,「血海」是投胎在媽媽肚子裡的羊水,因為你一直輪迴。為什麼孩子一出生的第一個動作一定要哭?「慘了!我又來了,又要搞幾十年了,這幾十年搞下去不曉得會怎麼樣。」
就像我媽媽說我還沒有生出來之前,她喝了碗西洋芹湯馬上暈倒,連手上的脈搏都沒有,只剩下腿的脈搏。我父親有個會治療跌打損傷的醫生朋友說還有得救,硬救回來。我在媽媽的肚子裡11個月才生出來,因為我不想出來了。生出來後到3歲之前常常急驚風,我媽媽就一直救我。急驚風是什麼呢?沒得救的,現在醫學也沒有辦法。
西醫的弟子報告急驚風是︰「抽筋痙攣、呼吸衰竭、心臟可能會停掉。呼吸停掉3分鐘到5分鐘,腦子就到了不可恢復的狀況,心跳停掉5分鐘,血凝固在裡面,大概也沒有救回來的機會。」
仁波切開示︰所以我本來就不想來了,業力太重。我媽一直救我,用很多方法。甚至用生油來噴醒我。聽我媽媽講,我以前急驚風的時候,整個皮膚都變成紫色,正如醫生講的整個都缺氧。
「淚乳血海。」假如我們用在家的方式來修行佛法,就會增加淚水。人的一生中為很多事而哭,為愛情哭的、為兒女不孝順哭的、要開刀也哭、要死的也哭,一大堆淚水。乳,不管在六道的哪一道,雖然有些眾生不需要喝母親的奶水而生長,但它只是變成另外一種物質跟著孩子出來。血,因為我們出生的時候是帶著一大堆血出來。血海就是在媽媽胎裡的時候。
「出家乾竭。」這裡講的很特別,沒有說馬上就沒有。乾竭需要一點時間,讓它不出現也需要一點時間。什麼意思呢?就是看你的修行。就算你今天下決定不輪迴了,但是你這一生沒有還清所有的業力,你還是要再回來,直到還清為止。
以前有很多類似的故事,有位禪師知道他過去世欠人家的,就故意被人家殺死,這個故事很長。因為他沒有還清債,他一直來,直到全部還清。他跟我們不一樣,他很清楚來是還債,還清了就真正解脫生死。所以釋迦牟尼佛講的話、用的字很精準,不會說出家馬上沒有,因為不曉得你的業力在這一生能不能完全還清。有些人怕還債,像這些出家弟子就不想還債,就再來了。
就算修密宗修到即身成佛,即身成佛不是說肉體即身成佛,而是心性完全證悟佛果,在這一生就證到。但是就算你修到密法,最多還需要輪迴17世才能成佛果,就是和佛講的這句話相應。假如沒有修到密宗,這兩句話就解釋不出來。假如學到密宗就知道,就算我們有用密法修行,知道掌控自己的生死大事,甚至能選擇下一世投胎的地方,但是如果我們這一世沒有將生生世世欠眾生的恩怨還清的話,還是會再來。
為什麼我常常講︰「祈求本尊,死亡對我好就讓我死。」假如我死了,生生世世欠眾生的債能夠還清不輪迴,那多好呢!「生病對我好就讓我生病」也是同樣的觀念。你們就不是這樣「不要讓我死,讓我身體健康,我才可以告訴家人佛法多厲害,讓我越來越健康。」你們淚乳血海就沒有這麼快乾竭,需要很久。連修密宗修到得成就都要17世。一世最少50歲吧!都要850年,還沒有算其中間隔的時間。照這樣算,最少2000年,2000年後地球變成什麼世界?大家都不知道。
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介紹阿彌陀佛出來呢?就是希望不要經過這一種你們不能掌控的事,因為業力是很細微的。就像 吉天頌恭的前世是龍樹菩薩,他那一世,人家怎麼打他、砍他、攻擊他,他都沒有事。他只剩下一個業力還沒有還--曾經有一世拿一根草將螞蟻的頭砍下來。夠細了吧!請各位想一下,這一世殺了多少東西呢?要不要還呢?你不想還,以為唸唸經超度完就不用還了。超度是什麼意思呢?將他跟你的恩和怨解決掉,不會阻礙你修行,但是果報還是存在。龍樹菩薩還了,他還能再來,成為祖師 吉天頌恭。吉天頌恭這一生之後就不再來了,但這一生還是還了一次,他在閉關的時候曾經得過痲瘋病,因為他欠龍族的,但他只是發個菩提心,痲瘋病馬上好了,連修法都沒有。對你們來講是神話故事,其實不是,大修行人所講的話都是實在的話,不會以神通來欺騙信眾和弟子。
這兩句話就是警告我們,不是唸個經、求個平安就是修行,真正是要解脫輪迴。釋迦牟尼佛慈悲,再跟你們講清楚。假如你們以在家的方式來學佛的話,淚乳血海不會停的,一直在增加而已。只有用出家的觀念來修行才會乾竭。
經典︰「在家之人諸佛聲聞緣覺所呵。出家之人諸佛聲聞緣覺所讚。」
為什麼你們整天挨罵?這邊講得很清楚,你用在家的方式來學佛,佛菩薩聲聞緣覺(阿羅漢)都會罵你。所以我常常講:你可以不學佛,我們管不著。但因為你皈依之後是弟子,教學生要不要罵?假如學生做不好,我們要呵責他。但是為什麼你們長大後不能讓人家講一句話呢?不管你是博士或大財主,只要你不是佛,絕對有些地方沒有圓滿。為什麼沒有圓滿?因為你還是用在家的心態來學佛。
這句話講得很清楚,「諸佛聲聞緣覺所呵」,一定罵你。罵你什麼呢?罵你糟蹋佛法,汙衊佛法,扭曲佛法。為了不讓你們有機會墮入地獄,他一定罵你,不可能有好話,不可能輕聲細語,諸佛菩薩和大阿羅漢也不是看你有錢沒錢。為什麼沒有皈依我的,我不收他供養?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發生。我不收供養我最大,你不對,我就可以罵你。你不來沒關係,但是佛經講的我非做不可。
反過來,用出家的心態來學佛,諸佛菩薩和聲聞緣覺會讚歎你。什麼意思呢?當佛菩薩讚歎你的話,你的福報會馬上起來。什麼福報呢?不是這一生中的這些福報,而是成佛的福報、學佛的福報、能夠解脫輪迴的福報。所以自己看著辦,希望修行人捧著你的,那你就慘了。《寶積經》裡面講得很清楚,不要為了名聞利養而阿諛奉承、扭曲佛法。奉承誰呢?那些信眾弟子。這是《寶積經》裡面說的。不對就不對了,不對不是說法律上對不對,當然法律上的對與錯我們可以辯論,也不是說道德上的對與錯,而是以佛法的觀念,你所做的事能夠讓你繼續輪迴的就是錯了。假如我們依照佛所教、上師所教的去思惟修行,一定得到諸佛菩薩聲聞緣覺讚歎。
經典︰「在家無足。出家知足。」
在家眾永遠沒有滿足的1秒鐘,不是1天,每秒鐘都有不滿足的地方。當然出家的會知足,因為出家的很清楚一切福報、業力、果報都是自己做的。有,很好;沒有,也很好。他知道怎麼滿足。滿足不是說他放棄修行、放棄努力幫助別人,不是這個觀念。而是他對於自己日常的事情知足,不是容易知足,而是他知道。他知道自己的福報怎麼樣,他知道怎麼樣就不強求,不像我們這些所謂學佛人每天都在強求「佛菩薩讓我的病變好」。
昨天有一個信眾來求見,說父親癌末快要死了,要幫爸爸求壽。我說幾年呢?他說3年、4年。我說3年夠了嗎?就是不知足。醫生都說癌症末期時間不多了,他就不會求怎麼讓父親不會墮入三惡道,只會求讓他延壽3年。我問說3年要幹嘛呢?他說讓我好好孝順他。我說以前沒有孝順嗎?人都躺在床上,你怎麼孝順呢?眾生愚痴,不信因果,只相信自己的欲望,不知足。就算我滿足他給他3年,3年後他又不滿足又再來了。就像一首歌「左三年右三年」,前後6年,6年後又再3年。他也很好玩,不說5年10年,可能這首歌他唱得很好。
經典︰「在家魔喜。出家魔憂。」
這裡的魔不是指鬼怪。魔和佛的定義是︰佛指導我們、教導我們、帶領我們往斷輪迴的路,魔指導我們往輪迴的路。佛經有講,魔的子孫很多都是由佛的弟子過去,因為你沒有福報不可能去魔那邊。不要以為魔長得很難看,魔長得很漂亮,有一個天界就是魔的。魔有大福報也能滿足你們的欲望,但不會教你怎麼斷輪迴,也不會呵責你讓你斷輪迴,而是順著你的欲望,讓你覺得他對你很好,你就死定了。這裡講,假如你用在家的心態來學佛,魔最開心,因為又有一個子民過來了。
「出家魔憂。」為什麼呢?因為以後他下面的人慢慢都沒有了,沒有子民,只剩下他一個。所以你們希望魔增長,就繼續用在家的心態來學佛,因為你未來絕對是魔的子民,不要以為皈依就不會墮入魔界。魔界不是像你們看電影那麼恐怖,上面有一個天界就是魔的。魔的定義不是大壞蛋、很醜陋、會害人,而是他沒有辦法、沒有能力,也不準備教我們怎麼解脫輪迴,因為他自己本身還要輪迴。
魔在佛經的定義是輪迴和不斷輪迴。假如我們學一大堆也沒有辦法斷輪迴,表示你是魔的子民,你準備要過去,因為你沒有下決心要斷輪迴,你還是在求佛菩薩「讓我身體好,讓子孫聽話,讓家裡面和諧」。全部都是魔,是欲望。你福報夠、因緣好的,這種事情還需要求嗎?不用求的。因為你福報夠業力足的話,很自然就會有了。換句話來講,你們還是不相信因果業力,希望佛菩薩好像魔一樣滿足你們的欲望,佛不會滿足我們的欲望。所以你們學佛很痛苦,因為我們不會滿足你們的欲望。當你一直來、一直求欲望,上師和佛不能滿足你,會變成什麼樣呢?你去魔界的福報就越來越大,因為魔有欲望,佛沒有欲望。那你會說「是不是叫我不要過日子,不要家庭呢?」佛沒有這麼講,而是說你心裡面的決定。
所以前面佛才開示這麼多,如何看待你的家。老公妻子、孩子全部是冤親債主。拿錢給老婆買東西,給了就給了。所以我進一步講,有女朋友的,拿錢給女朋友買東西,分手了就不要追回來,當成布施就好了。這麼多情殺案就是這麼來的,我給了你,為什麼要跟我分手呢?這個世界沒有不要錢的東西。換句話來講,女生也不要認為我給了你,你要給我,那就是買賣,這樣不好聽。
大家要清楚魔跟佛,不要認為出家就不會墮入魔界,你們的個性這麼難搞,機會很高,不騙你們。不要以為魔沒有福,有福報才能去魔界,沒有福報會去鬼界。魔界就是讓我們繼續輪迴不會斷。有些人會說︰「沒有事,輪迴就輪迴,我下一世不知道會怎樣,今天都不知道明天的事,我還怕輪迴嗎?」假如有這種想法的,我勸你也不要學佛。因為全世界所有的宗教,只有佛特別強調修行的方向是斷輪迴成佛,別的宗教沒有講,只說要保佑、求你就要給我,最多都是到天界,和佛所教的佛法不一樣。既然佛一直在經典裡面強調,你們還是一直聽不進去,拜託你們不要來。外面很多佛寺、很多佛法中心、很多基金會,不要在這邊這樣搞。
現在是開示《寶積經》,每一句話都告訴你們要下決定斷輪迴。回家不思惟,還想出書的,就是不想斷輪迴。還以為自己多偉大,認為照顧一個人有多偉大。本來她照顧病人的功德很好,《地藏經》曾經講過︰關懷病人是很大的功德。但是因為她起了一個念頭想要出書,這個名聞就將她的功德燒掉了,變成什麼呢?下一世用的福報。但是因為她不相信因果,這叫做痴,因為她這一生有聽聞佛法,所以就是有錢的寵物。
我昨天看到一個新聞,有一隻狗已經是第四代了,牠有49億財產,有12個人侍候牠。你們每一個都有資格。這隻狗過得比我還好,是在德國的一隻牧羊犬,從牠的父親第一代繼承這個財產。猜猜這個畜生是從哪裡來的呢?就是像你們這種,這一生不相信佛法、不聽聞佛法,以自己的方法來學佛,但是你們有福報。12個人伺候牠,我看到一個畫面,吃飯的時候,牠在桌子這一邊,陪牠的人坐在另外一邊,一起吃,像人一樣。看到這裡我真的很難過,難過在哪裡呢?世人無知,以為自己很厲害,這一生若不聽話,下一輩子做有錢的寵物。不要以為 仁波切故意要恐嚇你們。有這麼多狗,但這隻狗真奇怪有49億的身價,如果沒有福報怎麼可能有呢!
經典︰「在家不降伏。出家降伏。」
在家不覺得降伏自己的心有這麼重要,只是覺得我做好人好事,吃素、唸經、拜佛就好了,心稍微放縱一下沒感覺,不認為降伏自己的心有這麼重要。但是用出家的心修行的人,假如功夫夠深的,當他起心動念,馬上會用佛法將它消滅掉,馬上、當下,想都不用想,很自動的。差一點的要經過思惟。所以我常常教你們每天睡覺之前要想一下,今天的身口意、所有的一切跟佛法有沒有違背?有的話,當下要懺悔,這個就是降伏。當你養成習慣,你很自然會用佛法降伏你的心。假如你沒有這個習慣,就會變本加厲,認為自己沒錯都是人家誤會,是上師不了解我。很多以前大修行者都講過,上師講話,對的就是對,不對也是對。為什麼你會聽到對與不對呢?因為你沒有降伏你的心。
為什麼很多人來求見時,我講話的時候他都會回話呢?因為他有自己的想法,他沒有降伏,他一直講自己所想的給我聽。假如他所講的是對的,他自己就可以解決了,還來找我幹嘛呢?很多人很奇怪會一直想解釋給我聽。那表示說你知道了、清楚了,你就自己去解決了,來找我幹嘛呢?為什麼要找我呢?希望不費吹灰之力,不要花錢花精神花體力、不要得罪人,事情就可以解決,哪有這麼好的事,這就是不降伏。他沒有察覺自己的心沒有降伏,一直放縱自己的心往外走,往外求、往外找。就像前面講的有刺,連見到上師時都有刺,一不喜歡就刺過來。
最不好的事就是由語言造成的,現在不只是語言,而是上網在社交軟體上打一句話,大家都不知道是誰。所以發明這個東西真的害了很多人下地獄,因為人本來就不會降伏自己的心。現在假如有工具,打完一句話別人不知道你是誰的話,大家會更加放縱。為什麼我不用電腦?如果用電腦是為了工作是可以,用電腦整天講人家的是非,是非來是非去,好嗎?當然是不好。為什麼人現在會這樣子呢?因為大家都不信佛法,都不會用佛法來降伏自己的心。
經典︰「在家奴僕。出家為主。」
假如你是用在家的觀念修行,你和奴僕沒有兩樣,因為你不可能轉動自己的業力,你一切行為的後面都是惡的果,所以你就變成業力的奴僕,它在指揮你、指使你,就算你有神通也抵不過業力。好像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他的母親墮入餓鬼道,他有辦法幫她嗎?沒有辦法。最後目犍連尊者是怎麼死的呢?被打死的。他有神通,為什麼不變來變去,把它變不見呢?
有一個很好玩的故事,有三個仙人具有神通,三個人都知道自己在同一天都會死,也看到怎麼死的。一個人看到自己會被很多人活活打死,一個看到自己會在山崖邊被石頭掉下來砸死,一個看到自己在天空中會死。結果他們用神通,一位躲在市集人群中,心想應該不會有事吧,這麼多人保護他。結果不曉得發生什麼事,人們因為害怕四處跑,把他踩死。另一個人怕被山崖邊的石頭砸死,就不到山那邊,他躲在山裡面,但是發生地震,山崩將他壓死。另外一個飛上天,但最後他從天上掉下來死掉,就是因為定力消失。神通靠定,定力沒有了,神通就沒有,他掉下來就死了。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假如你這一生不還清你的業,你就跟奴僕一樣,會被業力指使、指揮你、左右你一切。「出家為主。」當他以出家的觀念修行,他可以對自己的生命作主,對自己的生死作主。假如你用在家的觀念來修行,你不能作主。為什麼真正有修行的人,在往生的時候能夠自在,能夠盤腿,甚至站著走?因為他能作主。為什麼很像一條死魚躺在床上死?甚至眼睛張開、嘴巴張開?因為你是奴僕不能作主,是業力在作主。很多人死之前都說看到以前死掉的人怎樣怎樣,《地藏經》也講過,人死之前常常會看到已經往生的人。這是因為業力現前,變成往生的人來騷擾他。
經典︰「在家生死際。出家涅槃際。」
在家修行的人最後就是生死輪迴不斷,假如用出家的觀念來修行的人,最後的結論就是涅槃。涅槃就是斷生死,不生不滅。
經典︰「在家墮落。出家拔墮。」
用在家方式修行的人,一定有機會墮入三惡道、墮落輪迴、墮落魔境。出家不會。以前密勒日巴尊者有講過,只要你不是用出家的心態來修行,就算你是轉世的,你還是有機會墮落地獄。就算是轉世的,假如以還清債的觀念,以斷輪迴的觀念來轉世的,你才沒有墮落的機會。
「出家拔墮。」以出家的觀念來修行的,才能用佛法幫助你超拔墮落的原因。超度不是將鬼超度,最重要的是超度你不要墮入輪迴苦海。超拔不是靠自己的能力離開,而是靠諸佛菩薩和上師的慈悲力量將你拔出來,但重點在於你的手不伸出來,他不可能把你拔出來,不可能抓著你的頭、抓著你的頭髮拔,因為你會喊痛。手要伸出來,他才能將你拔出來。手要怎麼伸出來呢?聽話。你要按照佛所講的、上師所教的來修行,才能幫你拔出苦海。自創品牌,認為自己是對的,就永遠不可能。因為用自己的方式來修行的,絕對不是佛法。佛沒有講過的,而你用這樣的方式去修行就絕對不對。
這句話很重要,不是說出家不墮落三惡道,而是說拔。誰拔你呢?佛菩薩和上師。《地藏經》中地藏菩薩講︰「我能夠利益眾生是因為得到佛的加被。」這個觀念就很清楚,當我們一天沒有成佛之前,沒有圓滿的功德利益廣大無邊無際的眾生,我們一定需要諸佛菩薩的幫助。諸佛菩薩怎麼幫助你?就像是前面所講的,假如以出家的觀念來修行,諸佛菩薩讚歎你。讚歎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拔。不要說諸佛菩薩讚歎,連上師都沒有讚歎過你。以為唸經的音很準就會讚歎你?以為做一些小善事就會讚歎你嗎?當你沒有做到佛經所講的,誰理你?不罵你就已經很給你面子了,還讚歎你!
「唉唷!你是功德主,你很發心。」當你要墮入輪迴的時候,你就唉唷。喜歡聽這些話的人,勸你不要學佛;喜歡人家整天讚歎你的,勸你不要學佛。這裡講得很清楚,佛讚歎我們的標準在哪裡呢?用出離輪迴世間的心態來修行的人,才能得到佛菩薩的讚歎。標準出來了,你憑什麼認為自己修得好呢?為什麼《寶積經》很少有人講?因為一講,全部的人都垮了,還敢說修行嗎?好一點的修到魔界,差一點的就成為幾十億身價的一隻狗,你們絕對有機會。
幾年前我看過一則新聞,有一隻貓戴著紅寶石的項鍊,我都戴不起。這隻貓也是,以前用在家的方式來修行。就像是那一些有年紀的人來參加法會,希望「仁波切讓我身體好,兒孫聽話孝順我。」這是出家嗎?不是。那你說有沒有福報?當然有福報,下一輩子有,但是不聽的話就可憐了,變成貓、狗、刺蝟、樹懶。你這一生很懶的就變成樹懶了。人們也會對牠很好,我看過報導,有一個老外的基金會專門搶救樹懶。在自然界的樹懶,牠身上的毛會長有青苔和很多的蟲,但是有人照顧的,牠身上就沒有這些東西。如果你們是慢吞吞修行的,認為「不急,等我搞好再來學。」都會變成樹懶,人家走了100步,你連一步都還沒走出去。
經典︰「在家闇冥。出家明炤。」
用在家方式修行的,你的前途是一片黑暗。因為你要輪迴,絕對是一片黑暗;你的業力絕對不能轉動,你的未來是一片黑暗。這個黑暗還有一個解釋,是你有機會墮入三惡道。
「出家明炤。」的意思是說,用出家的方式來修行的人,他的前程是光明的。這裡的光明不是發財健康,而是他成佛的路很清楚。「炤」就是智慧的火。你看到一位真正修行人、一位成就者,看上去你不會覺得他像一棵枯木。這幾個出家弟子就像是枯木。什麼是枯木呢?出家弟子回答︰「樹木快要乾掉了。」
仁波切開示︰這邊用明炤,意思是假如你是用出家的觀念來修行的人,就算你生病,你們所講的家運不好、運氣不好,人家不會看到你臉上好像枯木的顏色。為什麼看不到?不是因為你修行,肉體變成跟菩薩一樣,而是因為你的心是明的、清清楚楚的。所以你智慧的光明能夠出現,本來每一個眾生都有智慧,只是不懂得怎麼去開發本來具備的智慧。當智慧開發了,很自然你的外相、外表福報就出現,給人家看到的就不會是灰灰暗暗的臉相。
假如以佛經來講,「炤」是智慧的火。為什麼用火來解釋智慧呢?因為所有一切不好的東西,我們用火都可以消滅掉、銷毀掉。所以我們所產生的一切垢蓋著我們的心,需要用智慧的火來燒。燒了之後,這個光明就會出現。一個真正用出家的觀念修行的人,不管是他的肉體也好,內心世界也好,他的未來前途也好,都充滿一片光明,充滿智慧。不像你們是黑的、暗的,枯木。枯木是我講的,這裡沒有寫。
經典︰「在家之人根不自在。出家之人諸根自在。」
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不自在是什麼意思呢?因為我們出生之後,眼耳鼻舌身意原本是幫助我們的肉體在這個世間生存下去所產生的工具。但是因為我們貪嗔痴慢疑的嚴重度,反而利用這六根去達到我們需要的欲望,為了達到欲望,我們在不自主的狀況下,整天傷害這六根。
為什麼人老了膝蓋不好、記憶力不好、眼睛不行,一大堆問題?因為你的六根不自在,因為你被業力綁住了。為什麼我活到72歲,還能走路很快、膝蓋沒事,眼睛還能看到小字?不敢說我六根自在,但是我朝著這個方向去走。你們做不到,整天求健康,健康不是求回來的,是修回來的。不要以為加持就有健康,加持是我將能量給你,這些能量給你幹嘛?要修行。假如你不肯修,這個能量就不見了。因為這個能量不是給你享福用的。很多眾生被我加持過,病都會好一點,甚至會全好。但是後面他不信、不精進,正如 吉天頌恭講過,所有的仁波切都具備治病的能力,當他把你的病治好之後,你就開始不相信這個病好了是為了讓你修行解脫生死,而是相信病好了讓你可以做很多事情。
就像很多人說等我病好了我會供養,這就是買賣。假如你真的要供養就供養,還要等你病好嗎?多現實。這就是不信佛法。你們看醫生都要先給掛號費,都是先給錢,病好不好,醫生有保證嗎?西醫弟子回答︰沒有保證。
仁波切開示︰人是不是顛倒呢?求佛法,怕宗教斂財。先看你行不行?行才給你一點,讓我滿足欲望的再給你一點。當然一般外面是這樣子,但是看醫生你為什麼不先給一點?你也可以跟醫生講︰「這藥行不行?不行的話,先給你一半,後面行了再給你一半。」像我幫很多弟子超度都是這樣,死之前有錢不供養,死之後再慢慢供養。你死之前為什麼不給呢?既然要給了,死之前給嘛!但是都在擔心。「擔心自己死的時候他不幫我超度,也許我死了,他超度不了我,我還給嗎?」現在的弟子都很可怕、很可惡,很多都是這樣。不是說沒有錢供養,但就是不給。為什麼不給?「給了之後我沒有錢。」怕沒有錢 仁波切不理我。我現在對沒有錢的人反而會理他,會照顧他。有錢的人我照顧你幹嘛?反而錢藏起來的人,我不會照顧你,因為你有錢了。
一個月前死的那位弟子,嘴巴張開,因為佛法幫不了她。她也不是很有錢,只是摳門,怕沒有錢搬家,怕沒有喪葬費,就是不相信 仁波切。大家皈依這麼久,都看到有人沒有錢的,仁波切給錢;沒有錢找葬儀社的人,仁波切給錢;沒有錢看病的人,仁波切給錢;沒工作的人,全世界不用你,我用。但你們還是不信,能藏起來就藏起來。我不是叫你全部的錢給我,不要誤會,意思是不要這麼計較,你計較是計較到自己身上,對我沒影響。
諸根不自在是因為他太計較。假如諸根自在,死的時候不會嘴巴張開、眼睛張開,手腳不會硬,因為六根自在,差別在這裡。佛教的東西,大家聽進去,一定有用的。
經典︰「在家狂逸。出家不逸。」
用在家的觀念學佛的人,一定很狂傲放逸自己。放逸不是說去享受,而是離開戒律,違背佛法,全部叫做放逸。既然你已皈依了,可以放逸自己的心嗎?可以狂傲嗎?可以出書嗎?不會的。連我寫《快樂與痛苦》這本書,還是等 法王看過以後才敢公開的。法王有沒有全部看過呢?我知道沒有,但是他了解這個弟子。他親口說過,我這本書會對很多不學佛的人有用。
用出家觀念學佛的人為什麼不放逸?因為很清楚,只要一放縱自己的心、產生一個業力,要斷輪迴就很辛苦,一個不小心就會重新來。所以他會用佛法看好自己的心,不會放逸自己的心,不會為所欲為、做了再說,做了我才去懺悔,懺悔完再說,這樣是沒有用的。
經典︰「在家不相應。出家相應。」
相應不是指看到佛或菩薩,不是有感覺,不是脈會打通,而是指你的心與佛所講的話相應,做起來很自在、沒感覺到有壓力。另外,相應也是指發覺自己有做到佛所講的修行境界,而不是看到佛菩薩、夢裡有佛菩薩來加持你、聽到佛菩薩來跟你講話或全身通電,這都是假的。
此處所講的相應,指的是你是否有做到佛所講的話、所教的方法?如果有做的話,自然就會跟佛的心相應。和佛的心相應並不是佛拿個心丟過來給你、給你什麼心法,而是你自然在諸佛菩薩及一切上師的功德大海裡面,不需要去思考、做作或求證,自然就會得到。你們為什麼還不能相應?因為還是用自己的想法、方法,自然就不能相應,而只是盲修瞎練,還以為自己在修。
經典:「在家下觀。出家上觀。」
上下兩個字並不是比喻好與不好,也不是說在家眾就一定不好。下觀的意思指的是你有機會看到自己在下三道(地獄、餓鬼及畜生道)。如果用出家的觀念來修行,就算這一生結束之後不能斷輪迴,至少不會墮入三惡道,也就是你很清楚自己的未來在哪裡。《觀無量壽經》中有教如何觀阿彌陀佛,密宗也有教如何觀本尊,為什麼你們一直觀不出來也觀不清楚?因為你不是用出家的觀念來修行,因為你離戒,沒有保護戒律,所以很自然的無法觀想出佛菩薩清淨的法相。
不要以為觀就是想出來,看過佛像就跟著佛像的樣子去想,不是這個觀念。如果你能恢復清淨的本性,很自然就能觀想出佛菩薩的報身與法身。在灌頂時,我們通常以報身佛與報身菩薩來賜予灌頂。報身是指你有機會在某一生證到菩薩果位,報身不是完全用清淨的法性來與你相應,還是會滿足我們某些修行的欲望。法身佛菩薩不會滿足我們任何欲望,報身佛菩薩還會滿足我們的欲望,譬如弘揚佛法、修行利益眾生,這些都是可接受的欲望。化身就好像佛經、佛像。
今天你與哪一種相應,也是與自己的修行果位有關。《阿彌陀經》中只是講化身佛來接引你們,沒有講報身。為什麼?你沒有修菩薩道、沒有證到菩薩果位,報身阿彌陀佛不會來,一定是化身。化身是什麼意思?就是阿彌陀佛慈悲願力的念頭變成一種能量來接引你,報身則完全是修行果位的大福報來接引你,當然你去的果位就不一樣了。
《寶積經》一直勸我們要修菩薩道,因為若你不修菩薩道,現在末法時代,無論在家或出家若不修菩薩道就會很難。因為這個娑婆世界的惡業太重,而我們生生世世在輪迴苦海中轉動,多少都會跟這些惡業有所牽扯。
舉例來說,大家在地震時怕不怕?為什麼會怕?因為我們絕對有一生讓眾生怕過。如果我們沒做過這種事,當地震來時第一不怕,第二也沒這麼多地震。這就是我們累世有過的惡業,因此發生一次地震,就還一點債。天災怎麼來的?就是眾生感召來的。如果這塊土地上的眾生都行純善,就不會有這麼多天災意外;如果有大修行者在,就算有天災也不會出人命,差異處在此。
我們要清楚,觀不是想出來,觀與想是兩個含意︰觀是你的本性,想是你的意識。因為我們這一生習慣用眼耳鼻舌身意去接受外面一切訊號,所以在我們累世的意識田中都有這些訊號。當時間到了,這些訊號就會出現,在修行方面幫助你。觀是用我們清淨的法性,就好像一面鏡子去反映一切世間森羅萬象的東西。換句話說,觀也是因緣法,也是緣生緣滅,不是固定不變。所以當我們觀一個本尊時,也不是觀一個固體在我們前面,法本上有說在觀本尊的時候就好像彩虹一樣,看得到但摸不到,摸到就沒有了。
經典:「在家多營。出家少營。」
在家修行的人一生為了生活、家庭、讀書、事業都做很多動作,浪費很多時間。然而,出家也需要經營,因為還需要吃飯、有房子住、弘法,但是出家所做的事以幫助眾生的比較多,為自己的比較少。舉例子來說,我2007年去閉關,法王不管我有沒有做生意,他說:「你來。」我就去了,差異性就在這裡。
如果用出家方式修行的人,就算世間有些營利,但到修行的時候,他全部可以放下。不像你們是「多營」,每天都在做這件事,包括這些出家弟子也是,想著 仁波切會對我好一點,這就是營。佛講得很清楚,如果你用出家的方式來修行,自然會讚歎你,不需要表現給我看。你有沒有用出家方式修行,我很清楚。
經典:「在家少力。出家大力。」
少力不是世間所解釋的,力在佛法中指的是功德力、威德力、攝受力等。出家弟子報告:「以出家觀念修行的人,會得到很大的功德力、威德力、福德力、大慈悲力、大涅槃力及大攝受力。」
仁波切開示:為什麼在家的沒有,甚至很少力,因為還是在輪迴裡面。在輪迴裡面為什麼會少力呢?因為《地藏經》講的,起心動念皆是業皆是罪,起每個念頭都是為自己。出家的力量之所以很快就會凝聚而且出現,因為他都是為眾生。這就是出家與在家之間的差異。這個力用來做什麼呢?如果我們要累積福報、成菩薩、成佛,除了諸佛菩薩加被與用自己的力量去修行之外,最重要的是有沒有辦法利益眾生。
如果你沒有功德力、慈悲力等等,就沒辦法利益眾生。所謂利益眾生,不是搞多大的道場、做多少慈善事業或講多少經,而是能不能將佛經中釋迦牟尼佛真正的祕密意思講出來,讓眾生能夠了解體會,而改變自己錯誤的修行方式。所謂改變不是諸佛菩薩逼你改,而是自己要下決定。
經典:「在家諂曲。出家正直。」
所以我常常講話會得罪人,而你們都很會講話。諂曲就是明知這個人所行的事不如法、破戒或甚至讓自己墮入三惡道,卻還是講一些讓他覺得很舒服好聽的話。正直的定義不是完全不講好聽的話,而是發覺這個眾生所講所做的離開佛法,有因緣有機會的話,他一定用佛法告訴他不應該這樣子。但是,現在世間都流行聽好話,要有信眾有弟子。所以最近我有新招,當我不想呵責時,就叫出家弟子跟他們聊聊天。所以最近幾位出家弟子都忙著聊天,我只負責講法及超度,讓他們有機會正直一點。
經典:「在家多憂。出家無憂。」
所謂多憂,除了在家擔心很多事情之外,最重要的是你完全不知道自己未來世是什麼。為什麼你不知道?因為你很清楚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沒有修行,很清楚自己只是在求保佑、希望得到些什麼,所以這個憂慮很自然就出來了。出家無憂,他對自己的未來很清楚,對自己的生死大事都放得開而且能去處理,還有些什麼事情可以憂心?連死的事情都不擔心,還會擔心世間什麼事呢?你們這麼多擔心,因為你們不想死、怕死、不要死,希望多活久一點,所以憂慮就全部出來了。
修行人對生死的事情看得清楚,而且知道諸佛菩薩一定會幫助他,也很清楚自己下一世是怎麼樣,當然就無憂無慮了。他這一生就是修行,其他都是因緣法。有錢是這樣,沒錢也是這樣;有頭銜是這樣,沒頭銜也是這樣;失去也好,沒失去也好。都是無憂在過日子。
什麼是無憂?不是人世間沒有憂慮,而是他不會擔心,也不會讓煩惱綁住自己。很自在的過日子,好的是一天,不好的也是一天。好與不好的定義為何?你若相信因果業報,就沒有好與不好;如果你不相信因果業報,就是不好。不好的事情發生,你就覺得不好,每天都要好,那就憂慮很多了。再者,你們不相信佛菩薩,如果相信佛菩薩,就不會覺得自己來參加法會會太累,身體變得不好,不會擔心這個。佛會害你們嗎?上師會害你們嗎?你來法會時感到身體比較不舒服,不是因為來法會讓你不舒服,而是你本來應該要死的,現在只是來法會時不舒服一點,你都不接受,那要怎麼有佛法、因果、因緣?
每個人都希望來了法會會變好,那請問大家,你的變好是根據什麼理由?因為佛菩薩對你特別好?前面講得很清楚,如果你不照出家方式來修行,諸佛菩薩會呵責。那你來法會,諸佛菩薩怎麼會讓你變好?你們是不是很矛盾、很貪心呢?所以我開解《寶積經》讓佛來呵責,免得你們說我整天呵責你們,現在是佛講的!講得很清楚了。回家問自己有沒有用出離輪迴的家的心態來學佛,只來幾次法會就想讓自己變好?
你們還想只來幾次法會就讓你們身體變好,或是開條件才好好學佛,這種心態真的是惡劣。你說自己沒聽過而這樣說,那當你無知,但你們已經聽過卻還這樣說就太離譜了!我已經開解《寶積經》1年多,都沒有人聽得進去,還跑來問能不能出書!前陣子才講過,修菩薩道的人對名跟利應該如何?出家弟子回答:「對名跟利應該要放下,再放下,通通放下。」
仁波切開示:這個放下不是指不要,別誤會,用你們聽得懂的話是指不勉強、不苛求、不追求、順其自然,盡量去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能發生也好,沒發生也好,這樣子你才是聽佛所教的佛法,佛才有機會看到你,才有機會相應一下。如果你還是用自己的方法、想法來聽聞佛法,認為今天 仁波切所講的與我無關,不用理會,明天再說,那你永遠得不到佛的讚歎。
佛讚歎你是什麼意思?就好像我曾經講過,在2000年以前,法王從未讚歎我任何功德或事情,2001年以後才開始,因為他看到這個弟子有根據佛經在做。而你們呢?自己要小心,不要以為有參加法會就是修行人。只要你沒照佛經所勸你們的方式去做,就還不是修行人,不管你現什麼身。
經典:「在家箭俱。出家除箭。」
箭俱,指的是貪嗔痴慢疑的箭都具備。有些時候我們會看到有些佛像拉弓射箭,就是消除你們一切貪嗔痴慢疑。在家箭俱,出家就可以用佛法去除掉這些箭。如果你沒有用出家的念頭去修行,就會具備貪嗔痴慢疑的箭,只會越來越多箭,所以變成刺蝟是正常的。不要以為自己曾經懺悔過、捐過錢,就什麼事情都會變好,這是不對的。
經典:「在家病患。出家無病。」
除了我們肉體的病,最重要的是指心的病,患指的是心有病則一切過患就會出現。人之所以會生病,是因為心有病;人的心沒病,身體自然會慢慢自動調整。我們每個人都具備能調整自己的條件,但為什麼有人的病會治不好?第一是他的心沒調整,第二是福報不夠,第三是業力現前,也就是定業現前。當定業現前時,如果他能因為自己生病,知道世間無常、輪迴過患,也能因為自己得病而得成就。
如果你生病,希望佛菩薩讓你病好後你才好好學,那就錯了,因為有病也可以修行。這個病當然不是指病到爬不起來,有很多人是一點點小病就很嚴重。出家無病是因為出家修行人用佛法來對治有病的心,自然病不出現。心沒病,自然身體就沒有病。現在醫學也證明,如果一個人整天很多煩惱、做壞事、發脾氣,就會很容易生病。
中醫弟子報告:「以中醫的理論而言,一個容易煩惱、生氣的人,容易讓我們的身體處在一種氣鬱的狀態,氣鬱就會造成我們身體的氣脈產生阻塞,自然會產生各種臟器的病態出現。」西醫弟子說明︰「在不高興或生氣時,血壓就會很高,進而造成中風、心肌梗塞、器官衰竭等疾病,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情緒影響到下視丘,對身體的各種結構、飲食消化都會有影響,也就是所謂的身心病,有很多身體與心理互相影響造成的疾病。」
仁波切開示:在佛經中稱釋迦牟尼佛為醫王,因為佛法可以治好我們心的病,佛法治好心的病,就算有病也能得救,就好像我得皮膚癌,照道理是不可能活到現在。我沒有看醫生,沒有求佛菩薩也沒有為自己修法,就是用這個方法,用出家的方法來修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培養慈悲。所以心的病去除了,等於是病灶沒有了,病的根就自然會消除了。
為什麼很多人整天一大堆病?問問自己心裡面還有什麼毛病沒解決?只要起貪嗔痴慢疑,就是有。很多人因為自己的福報不足,也還有機會得病。然而就算是福報不足還在生病,但一定有救。有救是什麼意思?就是不會看錯醫生、吃錯藥。很多人所謂看錯醫生,不是醫生要害他,而是他沒有福報。有福報的人,蒙古大夫都會變成華佗;沒有福報的人,華佗也會變成蒙古大夫,這也是和自己有關。
當我們的肉體產生病了,在密宗有說「病為道用」,意思是如果你看清楚病的來源,從此以後不再做,等於說這個病讓你警覺到自己生生世世做了多少錯的事。如果你一直專心對付這個病,希望醫生一定要治好你這個病,你絕對不是修行人。就好像我得皮膚癌,很自然就觀到自己愛吃海鮮,傷害這麼多眾生的生命,得病是活該、應該而且開心。為什麼開心?因為得皮膚癌而不用下地獄,我開心極了!哪像你們愁眉苦臉認為自己要死了。有誰不死呢?因為你得癌症才會死嗎?吃錯藥跟出車禍都會死啊!
我們是以病為道用,看清楚自己錯在哪裡,看清楚因果業力的可怕,也看清楚自己能還債,用歡喜心。你們全部不肯還債,怎麼可能呢?不要以為唸唸經,用標準發音就能還債。如果你的心不準備要還債,不準備用這個肉身來還債,就永遠都還不清。前面講到修菩薩道無懼,所以碰到家裡有不如意的事,都是自己生生世世所種下來的,這一生還不起懺悔心?還一直希望佛菩薩幫助你改變另外一個人?那就是不相信因果業力了。這就是經典中提到的病患,自己心裡面有病。
就好像上個月癌症過世的弟子,她皈依了15年,為什麼有癌症?因為她的心有病,還是恨這個、恨那個。根據醫生所講,如果整天嗔恨、生氣,得癌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還高,高多少呢?西醫弟子回答:「猜測大約三到五倍。」
仁波切開示:心無病,自然肉體沒病。為什麼我得皮膚癌?就是因為心有病,貪吃海鮮,認為吃海鮮很高尚,因為有錢人才能吃,還有認為吃海鮮對身體好。所以是不是心有病?心有病,當然肉體會有病,這是正常的。你們全部生病,因為你的心還是有病。但是因為相信上師,就算有病還是有藥可治;如果連上師與佛法都不相信,以為來一下就全部變好,那就沒辦法了。
今天講到這裡,希望大家聽清楚,不要再神經兮兮跑來問我能不能出書,活到快要走了,還想著功名,以為自己在幫人家。自己的問題都不能解決,還說在幫人家?上師的功德都忘了,還說在幫人家?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帶領弟子修持阿奇護法和迴向儀軌。法會圓滿,與會大眾感恩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慈悲修法,並賜予殊勝開示,利益無量無邊眾生,與會眾等起立恭送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下法座。
更新日期:2019 年 5 月 0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