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直貢噶舉寶吉祥佛法中心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18年5月13日

在臺北寶吉祥佛法中心,弟子與信眾們恭聆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2017年10月15日於臺北寶吉祥佛法中心開解《普門品》的法帶精要。

經典:「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

這裡講觀音妙智力,一般來說,釋迦牟尼佛在佛經中不會特別講哪一尊菩薩是用什麼方法利益眾生,只是講一個基本菩薩利益眾生的方法。這裡特別提到觀世音菩薩的法號,觀世音菩薩是修耳根圓通,是用耳根去修行而證悟的。「觀世音」是指觀世音菩薩用清淨的本性觀世間所有的聲音,每種聲音都有它的因緣和意思在裡面。假如沒有智慧的力量,就無法了解眾生發出的聲音的意思。不要說動物,人類就有許多語言。

臺灣有從福建來的閩南語、客家話,客家話也有分苗栗、新竹和外省的,國語也有臺灣國語、廣東國語等等。每個聲音都有它的意思,只是因為習慣和背景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發音。中國以中文為官方語言,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方言,臺灣國語和廣東國語也不一樣。現在說要以英語為第二官方語言,但英國講的英語和美國講的也不一樣,美國不同地方的音也不同,是以New York(紐約)、西部還是Boston(波士頓)為主?

《阿彌陀經》提到,佛以威神力化現種種鳥的聲音來帶領眾生升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心。聲音對六道眾生很重要,沒有聲音不曉得怎麼修。

「妙」就是觀世音菩薩不會讓某一種特別的聲音來影響對這個眾生苦的理解,不管用什麼語言,只要你祈請觀世音菩薩,菩薩就知道你的心是什麼、想什麼、要什麼。如果沒有妙通的智慧和力量是不可能去觀、去了解世間種種的聲音。

動物也有牠們的聲音,每隻狗叫出來的聲音也不同。以前曾經講過,仁欽多吉仁波切有一位員工學他狗的叫聲,仁波切一聽就知道那隻狗不喜歡吃硬的狗食。仁波切不敢說自己有妙智力,但最少有這種力量。如果連這種能力都沒有,是沒有辦法度眾的。有時候你們會說 仁波切知道對方講什麼?仁波切不懂得他們的語言,但是知道他們內心世界,這是智慧的力量。有這種「妙智力」才能救世間種種的苦。

人除了六道有情眾生具備的八種苦外,還可以分成16種苦。這些苦都是從貪嗔痴慢疑五毒而來,這五毒都有佛法可以對治。再集中一點來說,有51個心所。人類包含動物所有加起來的一切喜怒哀樂,累世所累積起來的貪念、嗔念、懷疑全在這51個心所。如果菩薩不了解這51個心所的力量從何而來,不知道如何讓這心所不產生「能」,就不能說去度眾。

「能救世間苦。」不是你們說的沒錢很苦、得癌症很苦,這都是在花報。真正的苦是自己犯錯還不知道,還在一直錯,這種苦才是苦苦,苦中之苦。如果有一天真的墮入三惡道,還在怨是別人害你。

很多人很固執認為自己沒有錯,是因為你的要求所以認為是我的錯。大家都打過工,在公司做錯事認為是公司規定的,我沒有守規定所以我錯了。在學校裡面犯錯就認為是老師規定的,我沒有做到老師的要求,我錯了。在家裡面被父母親罵因為他們不了解我,我們有代溝、我沒有錯,我有錯是因為他們不喜歡我的東西,是不是?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問題出在什麼地方,都是人家逼你錯,你不是自願做錯。人家逼你的,有這個規矩所以你錯。真的是這樣嗎?假如你看清楚老闆對員工的要求,你自然不會錯,對得起這份薪水。既然你要讀書,學校訂的規矩是幫忙你不要做錯,你沒有這樣想,只是認為這是在管我。父母親、學校老師、老闆在管我,仁波切也在管我。為什麼從來都沒有想自己為什麼被人家罵?為什麼錯?每個人都認為是人家讓自己錯、人家逼自己錯,因為你做的事不是他喜歡的,所以你們才會常常說︰仁波切生氣。仁波切有逼你們做錯事嗎?仁波切也是free hand、很自由的,不供養也可以來法會。

你們不認為自己錯,也不知道錯在哪裡,就是你還不能體會世間種種的苦,還覺得自己很快樂的在過日子。不知道世間種種苦的來源、根源怎麼來,就沒辦法將這個根挖掉。只有佛法才可以教我們,才可以真正讓我們看清楚自己的真面目,這樣才叫做修行,不是能持咒、禮佛、朝山才叫做修行。

「具足」是百分之百。「神通力」以佛法來說菩薩具有五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只有佛才有六神通,最後一個神通力是漏盡通。「漏盡」是指所做的一切都不會有後遺症,不會有果報和業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要利益眾生,不會起心動念。正如《金剛經》所說,修菩薩道要破四相,很多人都不知道要怎麼做。在《寶積經》中有講到破的方法,偏偏很多人都忽略沒有看到。因為你不是修菩薩道,自然看不到。仁波切有看到,仁波切不敢說自己修菩薩道,但至少是往菩薩道這條路在走,自然會看到。

沒有神通很難幫助眾生,因為眾生太不聽話。宿命通不是知道他過去有多少世,重點在知道他過去世做了什麼而得到這個果報。連這一點點小小神通都不具備的話,正如一個醫生不知道病因要如何開藥呢?中醫要把脈、西醫要檢查,要知道病因從何而來才能治病。要度眾、行菩薩道,連果報從何而來都不知道,要如何幫眾生呢?沒辦法。不要說度眾這麼偉大,不是叫你的信眾來拜 仁波切就是度眾,這只是給他們一個幫助的緣分。假如今天沒有六神通,不要說你能度眾。

神通的力量有分大小、深淺,是從戒定慧而來,定力越夠,神通的開發越厲害。戒越清淨、智慧打開,自然神通不求而來。人本來具備五神通,只是貪念、嗔念、痴將我們的五神通蓋住了。有神通不代表很厲害,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也無法救母親離開餓鬼道,也無法幫助釋迦牟尼佛的族人。雖然他將500個釋迦族人放到缽中,升到半空中,但淨飯王退兵的時候,他們最後仍化為血水。連目犍連尊者最後都是被亂棍打死。你說尊者不知道嗎?知道。他有他心通、天眼通,怎麼會不知道自己會這樣死呢?意思是,要還的就要還,神通不能還債。

坊間人都認為一個上師修出神通就很厲害,不一定。有些上師不顯露神通,一點都不讓你知道,是擔心眾生會誤解、誤用,怕你們被外道帶走。現在很亂是因為很多人都喜歡有神通、有感覺,有感應到我身上,有這些想法都完蛋,和佛法一點關係都沒有。具足神通力是指菩薩,不是指你們還在六道輪迴的眾生。假如今天有任何人沒有透過如法的修行,沒有修到清淨的本性而好像很厲害的話,不是鬼通就是有些神附在身上,這是用不久的。這個鬼通的力量沒有就沒有了,這個神的福報用完了就沒有了,都是不究竟的。有神通不代表可以改變業力和果報,還是要還。唯有受苦的眾生自己要改才行。你沒有懺悔心,就算菩薩看到你的未來講給你聽,你不改還是沒有辦法轉。

「廣修智方便。」這句話很重要,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慧的方法去利益眾生。不是為了讓你們怕我、相信我,覺得很厲害而修這個神通。假如有這種上師的話,絕對有問題。學佛不是學神通,很多人都羨慕別人有神通,這不是一件好事。假如你不具備慈悲心、功德力,有些神通,不只不能幫別人,慢慢自己也會變神經病。

以前 仁欽多吉仁波切小時候跟著父親學道教,看過很多次。如果有人在打坐時全身在動,父親就會一巴掌打過去。有什麼好動呢?是你在動,不是神附在你身上動,動久了都會生病,這都是催眠。但人喜歡這樣,認為自己一拜就有感覺。乾脆買一張按摩椅回家,每天都可以全身動。一張按摩椅花費有限,不用一直供養。天底下就有些人喜歡這種,越認為自己聰明、事業有成的人越容易上當,認為自己這麼厲害了,不可能學宗教不厲害。古人說,學佛要得成就必帶三分呆。因為他不會驕傲,不會認為自己一定行。富貴修道難,不是富貴的人不好、不行、有惡業,而是富貴的人被此生所顯現的福的果報給蒙蔽,認為自己厲害、跟著你學佛,你要對我特別好,要開個特別的道場給我。

觀世音菩薩的神通力不是隨便講一下,你絕對騙不了的。意思是觀世音菩薩不會為了自己一點感覺良好而改變利益眾生的心。像是外道有些神明,只要你一直供養祂,祂不管你做的對不對都會幫你。但觀世音菩薩不會這樣,會看你做的事的因果,種很重的因要受很重的果報是應該的,假如你起懺悔心只是將惡的果報輕一些,不是消失掉。時下人卻認為丟個錢,什麼都可以解決,這就是買賣了。

如果供養一些錢,什麼事都可以解決,那你看醫生也花了很多錢,醫生能寫個保證,什麼病都醫好嗎?有學校敢說你給我多少錢,就保證一定能畢業嗎?連世間的事情都無法保證,你怎麼認為學佛供養一點錢什麼都要好。如果這樣講,表示你的命不值錢,供養一點錢就要換回你的命。大家來算一下,從母親胎裡到現在,花了多少錢?如果平均算1個月4萬元,1年48萬,20年快1000萬。你想要換回20年的命,只10萬、50萬、100萬這一點錢對嗎?這是邏輯。

供養不是指錢,是指你的心。我們沒有福報,所以透過供養這種方法讓我們捨一切貪嗔痴。貪嗔痴減少,就算你生病,都會好一點。許多皈依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弟子在癌症末期不痛、不求、不苦,因為他們捨了。雖然身體要應這些報,但心裡不苦。心不苦,身體自然不苦了。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不是你們想像的,觀世音菩薩用神通力將你的腫瘤拿出來,所以你就不病了。如果是這樣,全世界就沒有癌症。多少人每天求觀世音菩薩?大家都將佛法當成外道,連外道都不敢說自己能將癌細胞從你身上拿出來。除了以前有個國家那些騙人的醫生才敢說,但人很喜歡被騙。

觀世音菩薩不是改變你現在的事情,是改變你們的未來。透過你現在受苦的因和緣,幫助你改變未來不要再受這種苦。觀世音菩薩一定要有神通力,知道惡因緣怎麼來,知道你的心想什麼,能不能調整你,用什麼方法來調整你。仁欽多吉仁波切處理每個弟子的方式都不一樣。佛經講,嘻笑怒罵皆是佛法。只要為他好,哪裡有罵人、兇這回事。你們不肯給修行人罵,就是認為修行人沒什麼了不起,沒看到他變來變去,沒看到他變成觀世音菩薩,所以他不行。仁波切變不出觀世音菩薩,如果有一天變出觀世音菩薩,仁波切就走了。重要的是,上師所教的方法是不是根據佛經所說?是不是依他的上師所教的來幫助眾生?

「廣修智方便。」是一切諸佛菩薩皆能理解所有眾生在這世間所作的種種惡業、執著心、貪念,用智慧來方便教他、改他、調整他,不是馬上拿掉。就像一個人生完重病,病好了能馬上吃好東西嗎?你們每個人都生重病,不是身體,是心都生病了。幫你們調理好,讓心不再生重病了,能馬上補嗎?不行,需要一點時間去調理、調整。你們都懶、都貪,想馬上好。你們吃肉吃了幾十年,一次加持能全部幫你解決嗎?也許你吃掉的某些眾生已經投胎了,可能暫時找不到。雖然牠已投胎,但不代表不怨你、恨你。很多人都是汙衊、毀謗佛法,還以為自己在學佛。

正信是正確了解、相信自己所得的一切都是過去自己做的,未來所得的一切都是現在自己做的,佛菩薩沒有給你們任何東西。上師只能教你們怎麼做。如果以你們的思想,仁欽多吉仁波切不用修了,直貢澈贊法王是 仁波切的恩師,每天求 法王就好,不用修了。為什麼要修?法王只能教 仁波切,要不要去修,仁波切決定。第一次,法王指示 仁波切去印度閉關,還擔心 仁波切不去,告訴 仁波切的好友,要他轉告 仁波切說,這個閉關很重要,能改變他的現在世和未來世,那時 法王還擔心 仁波切沒有決定。就算你是轉世也好,有根器也好,隨時會變。《阿彌陀經》有講,在此五濁惡世。在這五濁惡世學佛很困難,但也因為知道在五濁惡世很苦,不想來了,才會下決心。不要以為唸一下、求一下、拜一下、來一下、聽一下,就可以修出來。如果這麼簡單,仁波切也不用做這麼多事。

在西藏,一位仁波切要修五明學,懂得天文、地理、數學、醫學等。一尊菩薩要懂得六道眾生種種的生活習慣,意思是任何菩薩絕對在六道輪迴過,因為經歷過,才了解眾生種種的苦。釋迦牟尼佛曾經做過鹿王、猿猴、孔雀,是為度這些眾生,要現牠們的樣子才能度牠們。所以說不要殺生,因為你不知道哪一條魚、哪一隻鳥可能是菩薩變的。你殺他,菩薩不會報仇,但是你有殺的惡因,惡業就開始累積起來了。每個人都說懺悔自己吃很多,但你真懺悔嗎?你只是怕牠們找你麻煩。沒有人真懺悔,真懺悔的人不會再犯錯。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是大菩薩的根本條件。沒有做到這條件,不要再說自己這一生要度多少眾生?正如 仁欽多吉仁波切幫眾生修頗瓦法,如果不能知道亡者的執著,是不可能超度的。這就是他心通。沒有他心通,亡者心中的罣礙,沒有人幫他處理,他不會走的。有些人去助唸,唸了8、10個小時,瑞相沒出現、大體僵硬,連唸的人也僵硬,這就是沒有神通力。不要求有神通,也不要認為自己有任何神通,否則很容易如《楞嚴經》所說的,魔會進到你心裡面,操縱你一切身口意。不要持咒持得認為自己有感應,否則魔就來了。沒有上師說你有神通,如果你說自己有神通,你就死定了。

觀世音菩薩不知道修了多少世,才能具足神通力。你們一天才唸個半小時,能說自己具足神通力嗎?聽話,乖乖唸就好了。

經典︰「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十方不是指地球的十方,而是指法界十方。一切諸國土只要有佛的國土,觀世音菩薩都會現身。即使沒有佛的國土,只要有緣一樣去。觀世音菩薩的神通力、智慧力和空性遍滿虛空,在任何角落只要眾生如法祈求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都會現身。現身不是說你親眼看到觀世音菩薩的樣子,而是化身、報身、法身。化身不一定是觀世音菩薩化身來,而是任何人事物可以代表觀世音菩薩給你幫助的,都可以說是觀世音菩薩化身。就像今天開示《普門品》,帶著你們持六字大明咒,代表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現身。你們都是凡夫還沒有解脫輪迴,不可能有報身菩薩出現。你們還沒有證悟,還沒有過十地菩薩,法身菩薩不可能出現。有人說做夢夢到觀世音菩薩,看到天空的雲好像觀世音菩薩,就說自己看到,都是自己意識裡面的感覺。

「現身」,不是觀世音菩薩出現給你看。對於修密的人來說,在觀想時生起次第,觀世音菩薩智慧的本尊就會現身,不是「碰」一聲,一尊大菩薩出現在你面前,而是清淨的本性能感召觀世音菩薩清淨的法性出現,讓修行的過程得清淨,這就是現身。金剛總持曾說過,持六字大明咒,透過上師的灌頂、口傳、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修行、閉關等,而此生不能解脫生死,就是金剛總持說謊。金剛總持不可能說謊。依噶舉派的傳承,金剛總持是第一尊佛。只要你如法去修,六字大明咒就能幫助你此生解脫生死。現身一詞要講還可以講很久。

「無剎不現身。」佛寺也稱為剎,這裡是指任何清淨的道場,觀世音菩薩都會現身。清淨就是無所求的道場,一切都隨順眾生因緣,不強求。上師不會因為名聞利養而去做,就是清淨的道場,觀世音菩薩會現身。任何閉關的地方、道場,只要是清淨的,觀世音菩薩都會現身。你們以前沒有聽過這樣的開解。

你們能讓觀世音菩薩和你們感應道交。感應不是指觀世音菩薩到你頭頂,好像全身通電,越來越舒服,而是你自己的感情、感受、感覺,有沒有全部投入上師和佛教我們的佛法。如此你才能和觀世音菩薩的心相應。觀世音菩薩的心是幫助眾生離苦、解脫生死。如果你的心都是為了自己離苦、為了癌細胞,每天唸一大堆的,絕對不會感應。

修菩薩道有五個次第,連要累積福德資糧都需要諸佛菩薩和上師給你們幫助。不是捐錢、來聽聞佛法就可以馬上累積福德資糧。而是觀世音菩薩所做的修行道上的事,你都可以和觀世音菩薩交往,你所做的可以和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大海在一起。每個人都以為感應道交是唸一唸,雲就不見,雨就停,就代表觀世音菩薩慈悲。如果能做到,就不用一堆人去唸,一個人唸就行了。

昨天「惜糧愛農」的活動,仁欽多吉仁波切沒有修法,只是跟阿奇護法說一下而已。(與會大眾響起熱烈的掌聲)。阿奇護法會聽,因為是上師的事,是 直貢澈贊法王的事,也是眾生的事。騎自行車受傷的只有幾個 仁波切的皈依弟子,這些都是曾經破戒的弟子,信眾都沒事。皈依後守戒不難,但千萬不要隨便破戒。你可以不皈依,但不要以為沒有皈依而每星期來參加法會就有依靠,絕對沒有,這是佛經講的。你不用來皈依 仁欽多吉仁波切,但你要學佛就一定要皈依。

經典:「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

地獄、餓鬼、畜生道這三惡道。所有佛土,在清淨的道場、閉關中心,觀世音菩薩都會現身。因為每一天都有很多修行人祈求觀世音菩薩幫助眾生離苦,因為有這因緣,觀世音菩薩就來了。你們會說觀世音菩薩是千手觀音很厲害,不需要我們。但因為有些眾生可能和觀世音菩薩沒緣。不要以為每個會唸觀世音菩薩的眾生就是有緣,真正有緣是指聽話。觀世音菩薩教的事全部聽進去、去做。如果不肯做、不皈依,每個星期坐在這裡做什麼呢?我們不要將佛菩薩神格化,認為每件事情都可以解決。沒錯,但佛菩薩是教我們每件事情如何去解決,但沒緣的沒辦法。一切上師都可以幫助眾生製造善的因緣、福德因緣,但要眾生聽話去做。就像昨天的騎自行車活動,有200人就沒有來了。他們以為只是騎自行車的活動,卻沒有想到裡面有很多善的因緣。

表面上看起來只是騎自行車,是一種運動,實際上是和苗栗縣的人結善緣。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佛寺蓋在苗栗,和苗栗縣結善緣,以後蓋佛寺會比較順,也是做個功德自己卻不知道。大家去買農產品,當地的人開心就會讚歎,他們讚歎,等於我們幫他們累積福報。每件事不是你們人類的腦袋可以懂修行人的腦袋,你們能懂,你們就是修行人了。昨天才花一點錢而已,還有人覺得貴。仁波切規劃得還更完善,但竟還有人不要送的安全帽,嫌太重。那是市價1000元的安全帽,要保護你們,你們都不要。人真的是難調難伏。

經典:「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三惡道,包含一切眾生生老病死的苦是慢慢消滅的。憑什麼得了癌症,仁波切加持一下要馬上好呢?連觀世音菩薩都做不到,仁波切怎麼能做到?假如可以的話,觀世音菩薩會寫生老病死苦,馬上滅。但這裡用「以漸悉令滅」。你們卻偏偏要佛菩薩和上師馬上幫你們做到。有些人就會馬上答應說幫你做到,你們就被騙了。觀世音菩薩是佛再來,以觀世音菩薩的神通力,認為人類的苦、病應該是小事,但這裡寫「以漸悉令滅」就是你沒有福報改變你過去的事情。觀世音菩薩以種種因緣幫你們累積。福報是要慢慢累積的、不停的累積。

就像昨天的活動,還可以見到 法王、仁波切、堪布。你們花個小錢,讓很多人受到利益,很多眾生歡喜,上師也開心,這就是幫你們累積。現在去健身房都不只這個花費。有吃有喝還有歌可以聽。昨天有好看的舞蹈可以看,還有兩位弟子上臺唱歌,你們在下面免費聽歌。

看佛經要在意義上慢慢去了解。佛菩薩和上師幫你不會有後遺症,以後事情就不會發生,既然不會發生,怎麼可能一下子就沒有呢?例如有人得癌症,仁欽多吉仁波切加持讓他舒服幾天,不是讓他好,而是讓癌細胞這幾天不要搞他,讓他稍微恢復一點清淨的心,生起一點懺悔心、一點善的心來學佛。開始慢慢這樣做,苦就滅了,有些弟子在癌末都不會痛,就是這個原因,絕對不是 仁波切厲害。連觀世音菩薩都是「以漸悉令滅」,你們憑什麼強求 仁波切馬上做到?

有人來求 仁波切說他得了癌症,但是上有老母,中間還有年輕的太太,下有孩子,所以不想死。仁波切一聽就頭皮發麻。仁波切以前也得過癌症,當時老母親也還在,也有小孩。

從佛經中可以看出來,佛法利益眾生不能違背因果。不是去改變你現在所受的一切業力,是教你、幫你、支持你去改。不是錢丟出來,什麼事都要幫你解決。正如之前所講的,以你每年要花多少錢來算,給你一年的命,你要供養多少錢?有誰給到這個數字?沒有。佛菩薩和上師也不要你們的錢,也沒有教你們這個方法,只是教你們要聽話、要懺悔。但你們不聽話也不懺悔,我行我素,怎麼能將生老病死的苦滅掉?

這裡特別提生老病死苦,「苦」就是輪迴的苦。生的時候,母親和孩子都苦。死的時候自己苦,也拖累到一大堆人跟著你苦。生病的苦不用說,現在有些人漸漸感覺到老的苦。釋迦牟尼佛身為王子時,出宮殿經過4個城門看到生老病死的苦,所以佛才下決心學習佛法,解脫眾生這種苦。觀世音菩薩就是學到佛法,幫助眾生解脫這種苦。仁欽多吉仁波切老得比較慢不是因為修得好,而是因為修出一點福報。老的苦沒有你們這麼嚴重,因為看破生死。仁波切當年得癌症,不像你們呼天搶地的哭,認為全世界你最可憐。菩薩對 仁波切很慈悲,讓 仁波切得癌症,仁波切才有資格罵你們。但是 仁波切從來沒有求佛菩薩、沒有求上師,沒修法,如常的依佛法過日子。也是經過了幾年才慢慢好,在2007年到拉其雪山閉關時才全部好,你們也看不出來。

現在臺灣,包含全世界,得了癌症就哭到不行,卻沒有想到那些出車禍馬上死的。仁欽多吉仁波切看臺灣幾乎每天都有人出車禍死,為什麼你們不怕,還是一樣搭車。你們誰每天出門不搭車的?那為什麼得了癌症那麼害怕?連算命的說你活到78歲,你都不怕,但是得了癌症,醫生說你只剩兩年可以活,你們卻非常害怕?因為你們相信權威,認為醫生有執照、算命的沒有執照,所以你們怕醫生說的話。

不能看破生死自然苦,每天貪嗔痴這麼嚴重,四大不調,整天怨這怪那的,老的苦比較快。能聽觀世音菩薩的話去做的,生老病死的苦一定有一天消滅掉。比如每個人都說要到淨土,不要以為去阿彌陀佛淨土是過好日子,有可能連覺都沒時間睡,淨土的鳥會叫你起來聽法,到處都有菩薩經過,看到你在睡覺就敲你的蓮花,連睡成大字型都不可能。淨土只是中途站,在那裡還要修,你才能解脫生死。釋迦牟尼佛太慈悲了,知道末法時代眾生沒有把握在這一生解脫生死,所以告訴眾生去阿彌陀佛淨土,去那裡才有機會。但也要有條件,不得少福德因緣。沒有皈依的人當然沒有福德因緣去了。

「以漸悉令滅」指不斷的依佛法教我們的方法,生老病死的苦一定有一天可以消滅。就算這一生病還在,但透過佛法的學習,一定可以解脫生死。這一生得癌症,絕對不會帶到下一世,佛經沒有說你這一生得癌症,下一世也會得。不要要求佛菩薩馬上做到你的想法,否則你漸漸的會增加惡業,怨天怨地怨佛菩薩怨上師。有的人會說在以前是怎樣,但 仁欽多吉仁波切常說,你是供養佛法僧,以前供養的功德有了,今天才能跑到寶吉祥道場被 仁波切重新教你一次。所以 仁波切常說自己業障重,錢都花完的人才會來,有錢的人不會來。因為 仁波切不會行銷。

昨天活動舉行記者會時,直貢澈贊法王要 仁欽多吉仁波切講幾句話,仁波切是不敢違背上師的,這不是不聽上師的話,而是認為上師已說了就好了。但因為 仁波切害羞、看到鏡頭會發抖。到苗栗縣時,因為縣長邀請,禮貌上就講幾句話。

經典:「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真觀不是指真假,如果指真假就是二分法、分別法。這裡的真指真如,清淨的本性、法性去觀世間的事情,不是用我們的經驗法,我們所聽到、學到的東西去觀世間的事情。真觀不是有假的觀,如果「真」對「假」就是二分法,就不是佛法。佛法不是分你好我壞,佛法是清淨的、無所求,無所求的佛法就是清淨。無所求的定義就是,不是為自己的名聞利養。

從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始學佛,就對這4個字特別小心謹慎,因為會消耗修行人的大福報。修行人的福報不是為了名聞利養,是用來幫助眾生。名聞利養會損修行人的福報,福報一損,不是修行人會死掉,而是利益眾生的力量就減少。

這裡的真觀就是真如,清淨的本性、佛性。觀世音菩薩幫助眾生是用佛清淨的本性,因為觀世音菩薩本來就是佛。這一次雖然是法身大菩薩果位,就是十地以上,十六地的大菩薩,就是已經證到真如,已經很清楚恢復清淨的本性。清淨的本性才能清淨的觀森羅萬象、種種的緣起緣滅,很清楚宇宙所有的現象。不會含糊被誰一個眼神、動作、一個名聞利養讓他改變利益眾生的心,也不會分彼此。

仁欽多吉仁波切舉行13年的「阿彌陀佛無遮大超度法會」,堅持沒有功德主,就是這個。就算在今年大法會時,明知道蓋佛寺要花錢,為什麼沒有講要大家護持佛寺?這就是利養。兩萬人中至少有十分之一的人會護持吧?若 仁波切在臺上再懇切的說一下,一定會有人護持的,可是沒有這樣做。仁波切不會為了蓋佛寺而改變自己的初衷。這個很容易做錯,如果是你們就會認為護持佛寺是利益眾生的事,有功德,在大法會講是很好的事。但是因為 仁波切承諾辦大法會是為了利益眾生,不是為了名聞利養。可以報告所有信眾目前佛寺的進度,但不用公開告訴信眾佛寺還缺多少錢?隨眾生的緣,法會才得清淨。

假如修行人沒有一點點證到真如就很危險。他會認為在法會中要眾生護持佛寺是沒有錯的事。但緣起是辦法會,不是蓋佛寺,你不能加上去,那就不清淨了。就像炒一道菜,莫名其妙再加另外一樣菜上去,好吃嗎?仁欽多吉仁波切是做生意的,會不懂嗎?在法會中講講話、發發傳單,找些人哭一下,錢就來了。但不可以這樣。

仁欽多吉仁波切今天不敢說能做到,因為《普門品》唸了很多遍。「真觀清淨觀」這句話影響 仁波切很大。假如為了名聞利養的,「真觀清淨觀」就永遠做不到。沒辦法做到,利益眾生的事一定有漏,一定會留後遺症。這很難。本來每個眾生都有真如的,但因為貪嗔痴慢疑,所以我們看不到。世間的八風可以吹動我們清淨的本性,不是本性給吹動,而是你的意識在動,你的意識在動的力量太強了就將你本來清淨的本性蓋住。

六祖慧能當年出山時,來到廣州一個法會現場,聽到兩位出家人的話。這兩位出家人看到幡,一個說風隨幡動,一個說風吹幡動。六祖慧能說:仁者,是你的心在動。佛寺的住持馬上請六祖慧能上法座說法。一句話人家就升法座,仁欽多吉仁波切講那麼多話都沒有用,因為人家懂貨。這故事告訴我們,一切動都是你們心在動,一切好壞都是你們的心在動、在分別。要你們做到不要動很不容易,但你們要體會理解接受這種說法。你的愛恨、喜惡都是心動,不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如如不動。我們常說的如如不動就是這個。如如不動才能用真如本性來觀世間種種事,觀的時候才能很清淨。不是個人因素,也不是因為這國家很可憐就先救,這國家不可憐先不救。

釋迦牟尼佛有兩個弟子,一個只找有錢人托缽,他認為有錢人供養可以讓他們更有錢去做善事;一個只找窮困的人托缽,因為他說供養完後可以幫助他們脫離窮困。兩個都被釋迦牟尼佛呵責有分別心、不隨緣。釋迦牟尼佛規定出家眾一天托缽只找3家,如果3家都沒有,表示那一天沒有福報,沒得吃。以前的村莊每一家都距離很遠,可能這一家和下一家距離兩公里,如果3家都沒有,走了這麼久就沒得吃。哪有現在morning breakfast、lunch、dinner,三餐都有。現在南傳佛法也有些改變,人家煮給他們吃,托缽是排隊人家給他們吃。看一下你們現在怎麼修,古代出家眾怎麼修,他們才修到阿羅漢。你們現在參加幾次法會就覺得OK了?

這些出家弟子不要以為這次有參加 直貢澈贊法王傳頗瓦法就回家自己「呸呸呸」,沒有用的。法王慈悲,擔心眾生未來沒有因緣去淨土,將學頗瓦法的善因緣散播在這世間,希望將來有人有機會可以學到,法王沒有教你們怎麼修。

經典︰「廣大智慧觀。」

廣大是指沒有侷限哪一道的眾生來修智慧觀,也沒有分哪個種族、宗教。只要六道眾生有苦、和觀世音菩薩有緣,緣起來了,就觀他、去救他,不會用自己狹窄的感覺去幫他。直貢澈贊法王曾開示,任何事情能利益到眾生的,都是行菩薩道。我們說是佛教,是我們說的,在佛菩薩的世界沒有說佛教。

以前曾經講過,多年前有一次 仁欽多吉仁波切搭飛機時,遇到亂流,旁邊一位信外道的老太太非常驚恐,甚至尖叫。仁波切跟她說,妳是好人,妳的主會幫妳。結果她馬上安靜下來。如果 仁波切跟她說,觀音菩薩會幫妳,她會說who? Who is she? (她是誰?)

智慧不是以自己的感覺良好去做善的事。只要這眾生能離苦,委屈自己都要講。佛教徒偉大的地方在這裡,不會像外道說的,你一定要相信我的。而是,只要現在講的話能馬上幫助他們解決苦,也是和他們種下一個善的因緣,未來有一世他們一定會跟 仁欽多吉仁波切學佛。仁波切不急,你們都急得要死說要度多少眾生。隨緣度眾是隨眾生的緣不是隨你的緣。

沒有學到、證悟空性的人是不可能做到廣大智慧觀,你馬上會讓自己的執著和想法改變你利益眾生的心。剛剛的故事中,假如 仁波切一直跟對方說,觀世音菩薩會在妳的頭上幫妳。她抬頭看說沒有啊!她可能會謗佛。但告訴她,她是好人,她的主會幫她,她馬上不怕,這就是行菩薩道。表面上看起來 仁波切很委屈,連觀世音菩薩都不敢說。但嘴巴不說,心中是這樣想。但是你們不要學,你們不能說嘴巴不講 仁波切,但心中有 仁波切。你們不能嘴巴跟母親說媽祖幫妳,心中說是 仁波切幫妳,不能這樣做。

經典︰「悲觀及慈觀。」

觀世音菩薩怎麼幫我們?因為有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最重要的是悲觀及慈觀。慈和悲是兩件事,慈是用自己一切好的事情和眾生不好的交換。交換不是實際上拿些什麼。正如前面所說的故事這就是慈,對方聽起來感覺很舒服,但如果別人知道 仁欽多吉仁波切是佛教徒,但不講觀世音菩薩講別的,不了解的人可能會罵說,已經皈依了還說主會幫她,究竟是不是佛教徒?

以自己良好的感覺去換取別人痛苦的感覺,這是當下要決定的事,不是再思考一下。能當下決定就是因慈悲已經修出來了,有一點證悟空性的慈悲,了解眾生的苦怎麼來,如何用他認為好的事情給他,他的苦馬上能停止。慈悲不是和人家講話笑嘻嘻不罵人就是慈悲,這反而是害他。明明這孩子做錯事、做壞事怎能不罵他呢?但現在時下參加法會的人都不要人家罵,我來就是對得起你、捧你的場,但 仁欽多吉仁波切不需要你們來捧場,仁波切需要的不是你們這些人類。

這裡先說悲,再講慈。觀世音菩薩絕對有足夠的威德力、功德力、神通力幫助眾生離開輪迴苦海,度到彼岸。有這種能力才能說有慈觀,能幫眾生離開輪迴的苦。假如觀世音菩薩沒有修到福和慧兩足,絕對沒有辦法幫助眾生離開輪迴的苦,離開輪迴的岸,到彼岸。

很多人以為度眾生是教他皈依,讓他唸佛,並不是,這只是幫他起一個緣學佛。度眾生是用悲,能夠超度他到佛土的才是有悲有慈。慈悲一定以十善法為基礎,守五戒,才慢慢能了解慈悲,培養慈悲心,修出慈悲的力量,才能證悟空性的慈悲,才能慈悲和空性雙運,才能利益眾生。在自己做不到之前,就規規矩矩聽話去做,不要問自己什麼時候有慈悲。好像寶吉祥道場有任何活動,弟子都讓人感覺很有規矩,這就是慈悲,讓別人也守規矩、尊重三寶,這就是慈悲,不用我們喊出來。只要我們影響眾生對三寶恭敬,就是慈悲力量的一部分。慈悲力有分大中小次第的。

經典︰「常願常瞻仰。」

為什麼要瞻仰觀世音菩薩的佛像和法像?因為觀世音菩薩具備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瞻仰的意思是因為觀世音菩薩具有觀的力量,才能教導我,幫助我、利益我離開輪迴苦海。瞻仰的意思是對他恭敬。相信觀世音菩薩所教的一定是幫助我,相信只有聽話去做,一定有一天能做到。瞻仰不是指佛菩薩高高在上所以要抬頭看,而是在六道輪迴的眾生,每一道眾生在須彌山上的層次不同,根據福報、果位和種種,居住的地方有分層次。觀世音菩薩的道場雖然在地球,但不代表菩薩的法身是在地球。即使觀世音菩薩的法身常住在地球,但觀世音菩薩的法身是無窮大的,我們看不到。

瞻仰是指下對上的恭敬心,不是菩薩比我們大,而是我們要尊重觀世音菩薩,才能接受到菩薩的教導。人類的習慣是看不起人時,頭會往下瞄來瞄去。就好像看到高官,自然眼睛會往上看,起個尊重。這句話是根據人類的心態來說。

還不能解脫生死成佛之前,還需要諸佛菩薩、八大菩薩、上師不斷的幫助。所以我的希望、願力是能永遠永恆瞻仰到諸佛菩薩。「常」就是永恆,不是有事才找他,沒事不理他。為什麼要發這個願?因為我們很容易懈怠。只要過幾天好日子,回家是看不到法像的。自己檢討一下,一種是過得太好,一種是太倒楣的,有這兩種狀況的人在點香的時候是看不到法像的。香隨便一插轉頭就走,趕著接兒女、買菜,老公趕著去應酬。所以都沒有瞻仰,點香只是交差了事。

沒瞻仰就沒恭敬,沒恭敬就沒福報。佛經所教的我們一定要做,也是針對我們的毛病。有些人去佛寺,進去看一下就離開,不會瞻仰佛像。有的人過去世有這種因緣根器的,會仔細的看每一尊佛像看很久。你們在佛殿旁邊可以觀察眾生的樣子。

常願常瞻仰是指我們要發這個願,可以永恆有機會瞻仰到觀世音菩薩。不是每個地方都有佛像可以讓你瞻仰。如果學到密法的人,有學到生起次第的,我們整天都瞻仰,因為看到種種的眾生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都要恭敬。這是密法的修行方式。顯教的修行方式是最少對佛像要起恭敬心,用瞻仰的方式去看。

不是今天為了什麼事去求,求完就沒事,而是在沒有成佛前,不斷瞻仰觀世音菩薩,就一直得到加持。很多人說顯教沒有密法,這段佛經講的就是密法。如何讓自己不斷瞻仰,不斷和菩薩結緣?只有密法才能做到。密法是修心,不是修外相、外表。這句話是用肉眼去瞻仰,但密法不是用肉眼,是他的心,每秒鐘都在瞻仰。例如修觀世音菩薩有一個法門,就是24小時觀世音菩薩都會在你身邊。不教你們。因為你們還沒有下定決心,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如果你來聽聞佛法只是想母親病快點好、快點找到男女朋友的話,這些事情和你無關,你只是沾一點福報讓你未來世用,這一世用不到。

有宣說佛經的要清楚裡面的意義,不是照文字去講,講完就沒有自己的事。今天所講的就是我們修行的心態,如果能體會的話,在佛法上才能上路。否則做錯了、被人家騙,講錯話都不知道。正如前面講的,很多人認為自己做錯不是因為自己沒調整自己的心而做錯,而是別人逼你你才錯,因為對方不喜歡所以才這樣規定。你在一個國家可以不守法律嗎?現在很多人不守法,還希望改了法律讓他可以過好日子。

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力是一切佛法的代表,假如學佛不學慈悲就沒有佛法。八大菩薩中先修觀世音菩薩,不是觀世音菩薩比別的菩薩大,而是慈悲的代表,就像文殊菩薩是智慧的代表。每尊菩薩都有其願力和行門,修行的方法,任何佛法都以慈悲為主,慈悲為懷。沒慈悲,就不是佛法。要學慈悲,就要以一尊本尊為代表性。密法中很多法門都是和觀世音菩薩有關,包含財神法。觀世音菩薩的法門沒修好,你想學別的,包含頗瓦法都沒有用。

今天讓大家體會觀世音菩薩不是你想像的拜一下、唸個大悲咒,什麼都給你,要記得「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就算今天你有病苦還沒有滅掉,不代表觀世音菩薩沒有幫你、沒有幫你做事。不要怨、不要怪,都是自己的事。你的業的輕重,觀世音菩薩都清楚,菩薩會幫你滅掉,但不是一步登天馬上沒有。觀世音菩薩是法身大菩薩,都沒有說馬上讓你的苦、病消滅掉。你們憑什麼強求 仁波切馬上幫你做到呢?如果你們要這樣要求,仁波切就開始跟你算帳了。但 仁波切沒有要求你們,你們憑什麼要求 仁波切馬上做到你們的想法呢?如果有這樣想法的人就不是學佛人、不是佛教徒,是外道。如果是外道就會說不聽話讓你下地獄,但佛經講下地獄是自己做的,不是佛菩薩讓你下去。清楚了才不會搞錯學錯。

« 上一篇返回法會開示下一篇 »

更新日期:2018 年 5 月 23 日

▲置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