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18年2月25日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升法座。仁波切不忍六道眾生受苦,一升法座即開始修持殊勝的施身法,超度受苦中的亡者。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於大手印禪定之中,修持殊勝的施身法,修法過程極為莊嚴肅穆,仁波切不顧自身右肩軟骨磨損的疼痛及S型脊椎側彎的不適,以大悲願力超度受苦中的亡者,並藉此殊勝之法切斷與會大眾學佛的所知障與煩惱障,以勝義菩提心觀想自身一切血肉、骨頭毫無保留的上供養諸佛菩薩,下布施一切六道眾生,並帶領與會大眾持誦六字大明咒良久,廣大的慈悲願力遍照虛空十方法界。與會眾等皆因感受 仁欽多吉仁波切懇切救拔眾生脫離輪迴苦海的大悲願力,不由自主的淚流滿面。
修法圓滿,仁欽多吉仁波切接著開示︰
在皈依的時候,大家都唸過這兩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們覺得皈依證上這兩句話很簡單,其實一點都不簡單。施身法法本中,在顯教的部分,重要的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很多人以為所謂「眾善」是要跟眾生結善緣才算,並非如此。「眾」是很多很多、種種色色的善事,只要身口意是善,就是眾善。「諸惡莫作」是起心動念連一個惡念都不能有,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何謂「惡」?以釋迦牟尼佛的解釋,任何會讓自己產生善、惡業的念頭都是惡。一般凡夫俗子無法理解其中的意義。你們一定會說,難道想事情都會有惡嗎?惡,不是你們所想像的惡魔、混蛋、壞蛋,佛法中所指的惡是讓你繼續輪迴的力量,佛法的宗旨是幫助眾生離開輪迴的苦海。幫助不是硬要牽著你走,只是將這個教法教給你們,由你們自己下決定是否要去做。
這兩句話看似簡單,但你們做起來卻很難,因為你們習慣眾善莫作、諸惡奉行。你們每天都在做這種事,所以變得自認為很厲害、很能幹。例如很多人一開口就問自己能做什麼。在法本中,修法者在修法前都會祈求上師、本尊、護法、諸佛菩薩加持自己,幫助自己有能力去幫助眾生,哪有像你們這麼驕傲?你們能做什麼?連做個大禮拜都拜不動!
這就是《地藏經》中所說,地球人類剛強自用、難調難伏。因此凡夫俗子正如經中所說,起心動念皆是業、皆是罪。「業」分為善業、惡業及無記業。無記指沒有記號,非善亦非惡,譬如:想睡覺就是無記業。起任何念頭都會產生業力,業力產生之後會影響我們的語言與行為。「諸惡莫作」指的是不能做一切會傷害到眾生、為了謀取自己一些好處的惡;「眾善奉行」指的是起心動念都是善。千萬不要跟上師頂嘴、批評,譬如有位老人家說自己沒出門見人,沒辦法眾善奉行。這就表示她不相信,那還來學什麼佛呢?以為自己口才好?80幾歲又如何呢?不代表她有智慧。
「眾」指的是一切的善,就算一天行一個善,也總比不行善的好。行善不一定有什麼動作出現,而是念頭。我們持咒、拜佛、點香、點燈,都可以利益眾生。雖然你們看不到也感覺不到,但虛空中有無數的有情眾生在飄蕩,我們起心動念、每一個想法,這些有情眾生都知道。
這兩句話有做到才是「自淨其意」,意思就是你本身的意會自然清淨,不需要刻意去想。有人說自己不皈依是因為怕沒做好,我常問︰什麼是做好呢?怕做不好就是沒有下決心要改變自己未來的人生,還是故步自封。譬如有人認為自己只參加施身法法會就好,其他法會不用參加,這就是惡。沒有哪個法比較好,哪個法比較不好。學佛不是像在餐廳點菜,寶吉祥道場也不是餐廳。你覺得施身法好像比較有用,所以就來施身法法會。又好像某些人過年時因為要回南部,覺得自己很忙,所以初一、初二法會就不參加,這種心態也是點菜。
你們不了解,我們每一天的時間一天一天在消失,給你們累積福報因緣的時間也一天一天的消失。不要賴著 仁波切,仁波切有一天也會死。昨天我呵責一位皈依19年的弟子,他等到母親病危才來求。我問他既然皈依19年,母親來過法會幾次?他回答:7、8次,而且還是施身法法會,這就是點菜。我算給他聽:就算只參加施身法法會,施身法法會1個月1次,1年就12次,10年是120次,20年是240次,他母親參加的次數還不到十分之一,憑什麼有保佑、有福報、有因緣?唯一的因緣就是她兒子是 仁波切的弟子。
昨天她兒子也是搶著來報名,想快一點報名,這樣 仁波切就快一點加持,能讓母親快一點離苦。偏偏我用別的招,昨天他大約3點半求見,我不收他的供養。人都很奇怪,平常看不到他來供養,一出事才來供養。我不收他的供養,要他拜大禮拜,拜了4個小時,大約是7點。一拜完,他的母親就走了。
他就是懶,懶了19年。你們都是反過來,眾善莫作、諸惡奉行,怎麼可能有福報?19年之內,他的母親別說皈依,連來法會都要挑。很簡單,就是兒子回去問母親要不要參加法會?母親說不去。結果他問一次、二次、三次,母親都不來,就算了也不再問。要你們來對我沒好處,但是沒辦法,佛法一定要這樣。你們都不跟上師與佛菩薩結緣,都用自己的想法,認為自己來法會就好。
有些人過年不來,沒關係,你們不來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我現在換個方法,不需要罰你們,讓因果修理你們。你們認為少去幾次也不會有事。不會倒楣的,只是走回你們自己的本業。在佛經中,釋迦牟尼佛曾打個比喻︰假如一個房間本來堆滿很多腐爛的海鮮鮑魚,我們就算清掉這些東西,房間還是有一股很臭的腥味,所以要繼續不斷清潔打掃,味道才會慢慢消散。我只能先幫你將那些最爛、最臭的東西搬走,臭味還在,要靠你們自己去打掃、清潔,但你們就是這樣子,很懶,只打算依賴 仁波切。
你們依賴我,我要依賴誰?我沒有依賴我的上師,上師教我,我就一直在修了。你們全部都當這邊是餐廳,喜歡吃就來,不喜歡吃就不來;感覺有用就來,感覺沒有用就不來。釋迦牟尼佛所開示的這個比喻用意在於,就算臭爛的東西搬走,如果你不清潔這個房間,裡面還是有怪味道,那些蟲與老鼠還是會進來,因為還有臭味。你們就是這樣子,為什麼學佛幾年還突然有一大堆事,就是因為老鼠與蟲回來了。
每個人都是如此,以為學佛是喜歡就多來一下,不喜歡就不來。不要說別人,在座的各位沒有一個比我還忙。既然我能做到,為什麼你們做不到?就算不是百分之一百,至少沾一點邊吧!但是連這樣都沒有。
昨天那位弟子皈依19年,母親才來7、8次,聽了真的難過,因為他不孝順。每個人都在等,等死了再來求 仁波切超度,但 仁波切也會死的。我不敢說沒人有辦法超度,但要輕易的找到一位上師每個月做1、2次大超度,真的是沒有的。所以你們再繼續努力的眾善莫作、諸惡奉行吧!還有人跟我辯,說自己沒在外面活動,所以沒辦法跟眾生結善緣。我什麼時候這樣講過?這就是自以為是。
學佛能學出來,一定是帶一點笨的人,像我這一類的,才有機會學到佛法。一切佛法是很簡單的,就是這幾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法。」一切佛法就是從這幾句話開始。你們不聽、不改,再拜也沒用,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是不好的,累世所作的業在這一生絕對不可能處理好。但是只要你對上師、三寶有信心,上師一定不斷製造因緣福報給你。就像前天有一位弟子往生,得到我幫她修頗瓦法。本來她沒有因緣福報得頗瓦法,但是因為她最後懂得供養了,上師才有辦法不斷幫忙她做很多不一樣的供養累積福德因緣。
當你自淨其意,很自然就「身戒清淨故」,所做一切的戒就會清淨,不是有所圖的去守戒。受這個戒完全是基於慈悲,而不是怕傷害眾生後、眾生回頭傷害自己。慈悲是:如果因為我不守戒而傷害眾生,眾生起怨而傷害別人,讓這個眾生作惡業,那就是我罪該萬死,所以要守戒。你們以為守戒是為了修行、身體好、運氣好,還有人說想學佛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個性,因為容易認識男女朋友、在公司裡面人家會對他好,問題不在個性而是你要了解自己為什麼個性不好。
所以「言戒亦為善」,身戒自然就會善,講的話、言的戒也會善,意的戒也會清淨,所有一切戒為善。「善」的定義是不傷害眾生,用慈悲的心來守戒,不是你們所想的守戒就會身體變好、運氣會變好、小人會離開,跟這些都無關。法本講得很清楚,「善」的定義絕對不是想換些什麼東西回來,而是只有付出。在法本中提到,不期盼自己得到任何回報,這樣的「善」才能解脫一切苦。
你們為什麼不能解脫一切苦?因為你們喜歡就聽話,不喜歡就不聽話。認為自己很忙、學佛只是副產品,覺得家庭重要。家庭當然很重要,但問題在於家庭不能教你佛法。我一直在講,但沒有幾個人能聽得清楚。今天只是講幾句法本中顯教的話給你們聽,連這個都做不到,就不要告訴別人你是佛教徒,只能說你是佛教的信眾,因為佛教徒被要求的條件是不一樣的。
今天幫助眾生超拔苦海,不是讓你們未來過好日子。超拔眾生離開苦海,讓眾生的怨減少,讓眾生不會繼續報復而產生更多惡業。法本中提到,因為上師用肉、骨頭與血供養一切冤親債主、瘟神、夜叉、魔,以如此的供養讓他們淨除怨恨殘暴而起悅心。所以不是如你們所想的,認為修密宗的很厲害,可以趕走他們。有人以為某尊菩薩很厲害,可以趕鬼,其實佛菩薩不趕鬼,而是將鬼超度。超度不是因為佛菩薩很厲害,而是要讓他清淨,讓他放下心裡一切怨恨、殘暴而起喜悅的心,心中生起菩提心,才能接受超度,不是你們想的敲敲木魚就能超度。
修法人如果沒有辦法讓眾生對佛法生起愉悅的心、不能生起菩提心,眾生就無法接受超度,完全不會接受的。你們不要以為一唸,眾生就會接受超度,在法界裡面比民主更加民主,各有各的業力和決定。諸佛菩薩不會強迫任何眾生做任何事情,除非眾生願意下決定去做。你們沒有下決定去做,用求保佑的心態,你們的果報也是求保佑。在《地藏經》講得很清楚,求保佑的果報可能只能用一個月、一年、用一生就沒有了。你們能不能用到一生?絕對不行。看到《地藏經》所寫的,就知你們求佛菩薩的心態完全不正確。
昨天有一位信眾來求說︰「媽媽90幾歲,身體不舒服,求 仁波切加持。」我不加持,你們就會說 仁波切不慈悲,老人家不舒服,女兒跪在前面求,為什麼還不加持?我大聲呵責︰「妳一個星期去看妳媽幾次?」答︰「一次。」我說︰「以後妳的孩子就是這樣。因為妳的因是一個禮拜去看妳媽一次,以後妳的果就是孩子也是一個禮拜看妳一次。」她為什麼來求呢?因為希望她的媽媽身體稍微舒服一點,這些兒女就不會這麼煩。所謂「久病無孝子」,你們都是這種。表面上是求佛菩薩幫忙,讓父母親的病痛能減少,但從來都沒有人來求說︰讓父母親不要墮入三惡道。為什麼不敢來求?因為怕他死。你的父母親不會死嗎?你求與不求,和他死不死沒有關係。現在很多人都不孝順,所以老人家都很可憐,孩子不孝順,都將父母親丟給佛菩薩照顧。
我說我不加持是因為老人家身體不舒服很正常,怎麼可能90幾歲一點病痛都沒有?偏偏他們就是希望這樣。90幾歲,吃了幾十年的肉,身體怎麼可能百分之百舒服呢?連我們吃素幾十年,身體偶爾也會有病痛,更何況是吃肉的人呢?但是大家都迷信,把佛菩薩當成是神仙來拜。求神蹟出現,摸一摸,這個人就會走路,吹口氣,這個人就會開口講話。在佛經中,雖然佛以前有做過這種事,但是是在很清楚證到菩薩果位,而且做完後就離開這個世間不留下來,因為怕眾生迷信這些所謂的神通,將佛法扭曲、誤解。連外道都有神通,佛法怎麼會沒有呢?但佛法不是用神通來弘揚佛法,是用教義、修行經驗來弘揚佛法,這樣才不會誤導眾生。
佛曾經講過,神通不代表可以解脫生死。佛的大弟子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也表演給我們看。他有大神通應該可以閃避,應該知道自己未來會怎樣,最後卻是被亂棍打死。在歷史上也有很多大修行者為了在這一世還清累世的業,以後不要再有任何糾纏。你們都是反過來,不要還。你現在不還,就是下一世再還。你會說我不知道下一世是怎樣?其實不用等到下一世,你死之前就開始在還。這邊切、那邊割、這邊插管子、抽血等等,你的眷屬在床邊吵架︰「不要這樣弄媽媽。」、「我這樣弄媽對她好。」你們有沒有看過親友是舒舒服服走的?不是病得很嚴重,就是家裡面吵架。為了財產、為了後事、為了媽的頭要朝哪裡放而吵架的,或是要幫她穿什麼衣服而吵架的,做這些事都會讓亡者起嗔念,都是讓她下地獄、餓鬼、畜生道的業。
我是真正可以幫眾生超度的人,所以知道亡者是非常敏感的。在亡者的旁邊講風水,他一生氣,就不接受我幫他超度,直到我叫他兩個孩子離開,他才接受超度。只是講他的墳墓風水他都生氣,更何況是在他身邊吵來吵去。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做了讓亡者下地獄的事。連醫生將亡者的腿放歪一點,亡者都生氣;護士推的車子產生了噪音,亡者也生氣;有的是找民間信仰的人來敲來敲去,亡者也生氣。還有一個亡者,他們家裡面有各個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大家在爭吵,說你的信仰沒有我的厲害,我的比你的厲害,吵來吵去,亡者也生氣。這就是因為亡者生前沒有學佛,眷屬沒有學佛。假如亡者生前相信佛法,他走的過程就不一樣,就算他有病痛,也能安詳的走,而且家裡面絕對不會吵來吵去。
大家想清楚,不要以為參加施身法法會一次就好了,以後不關我的事。大家都不相信佛經。看地藏菩薩是怎麼修的?你們是怎麼修的?每個人都在利用佛菩薩。我常講自己像衛生紙,你們衛生紙用完就丟了。大家都是這樣子。
昨天有一位信眾,幾年前皈依,因為家人阻止所以她就不來了。昨天她媽生病來求,我叫出家眾跟她講,講完之後如何呢?出家弟子答︰「她說回家後會跟父親講,仁波切說媽媽心臟缺血,不會醒來了。」昨天她哭得像真的一樣,要利用我的時候就回來。醫生說她媽媽腦部沒事,但為什麼會一直昏迷不醒?我一看就是因為心臟缺血,所以整個運作就不行了。不要當佛法三寶和上師是衛生紙。不是好與不好的定義,而是以後你們絕對會有障礙,不管你相信不相信。
我從35歲開始學習佛法到現在,沒有任何人可以阻礙我學佛。我可以什麼都不要,你們行嗎?當然不行。你們不要學我,而是要相信佛菩薩講的話,就算現在你沒有辦法做得到,只要下決心,祈求佛菩薩幫忙你在這一生能夠學佛,不要有事的時候才來。
《地藏經》中,地藏菩薩的母親因為愛吃鱉的蛋,死後下地獄。地藏菩薩為了求佛告訴她,母親生在哪一道,連房子都賣掉。地藏菩薩的前一世是婆羅門女,就是貴族。她的房子等於是現在豪宅中的豪宅。不要誤會要你們賣房子供養,你們賣房子供養我,我也不會收。地藏菩薩供養房子來求佛,拜到流血拜到昏倒,佛才輕輕的告訴她,妳母親現在在哪裡。《地藏經》並沒有說佛幫地藏菩薩的母親超度。她的母親再來投胎,生在她家裡面成為下人的兒子。這個兒子一生出來就會講話,跟地藏菩薩講︰「我前世是妳的母親,因殺業墮入地獄,因為妳發心求佛,我才從地獄出來。但是我這一生短壽,只得13歲命」
你知道地藏菩薩做什麼?她並沒有求佛超度母親,只是求佛加持她自己一直修行利益眾生,功德迴向給她的母親。結果佛在《地藏經》裡面授記,她母親成為未來佛。你們每次都怎麼求的?地藏菩薩是怎麼求的?地藏菩薩是人,你們也是人,為什麼學不到地藏菩薩呢?因為你們是不信佛法的人。不要以為佛經所講的是地藏菩薩的故事,不關我的事。其實諸佛菩薩將自己修行的經驗告訴我們,任何眾生都可以用的,我的先父就是這樣子。先父本來應該要墮入三惡道,我一直努力修行,不論以後他會有什麼結果,結果先父就越來越好,因為我很清楚他到哪裡了。
佛經所講的都是我們的榜樣,只不過是上師透過自己的修行經驗,將佛經的重點告訴你們,你們要聽進去。佛法不是這麼簡單改變你的個性和脾氣,要改變脾氣心理學也可以,多讀聖賢書也可以,所以要搞清楚這不是佛法。地藏菩薩因為發大願,不斷修行利益眾生,她媽媽自然在未來就能修行,也可以成佛。佛經才講,「一人得道,九族升天」,甚至講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是事實,你們現在還沒有做到沒有關係,但是你們要相信。不要把佛法和上師當成衛生紙,有需要的時候就拿一張來用,用完就丟了,再需要又再去拿一張來用,用完再丟。修完施身法後大家會怎樣,是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不是我幫你們決定。
接著 仁波切對新皈依的弟子口傳《佛子行三十七頌》並開示,很多人一皈依都想知道︰皈依後有什麼功課?要修什麼?唸什麼?拜什麼?什麼跟我有緣?但寶吉祥道場不是這樣。假如你是正式皈依,在皈依時有講,你有資格成為佛教徒。意思是說,因為你皈依後,上師不斷教導你佛法,你才有機會成為佛所教導的弟子。為了要讓我們成為佛的弟子,我們的身口意和沒有皈依之前就要不一樣,要改變,比如說你去學校念書,你就要很清楚學校裡面的規矩。
《佛子行三十七頌》的法本中說︰「誰見諸法無來去。」法是沒有來去的。意思是一切所看到的、聽到的、知道的、所觸摸到的事情本身都是空性。不是自然出現、自然消滅,都是因緣而產生,因緣而消滅。意思是說我們本身清淨的本性沒有動過,只不過是我們產生貪嗔痴慢疑的煩惱後,你才感覺到這世界很多東西在動。
第一句話就很清楚告訴我們,不要以為學什麼法,持什麼咒有什麼好處?現在流行說我要做什麼功課?要唸《大悲咒》、《心經》、《藥師佛》、六字大明咒嗎?都不是。第二句話是說︰「唯一勤行利眾生。」我所做的一切事都是為了利益眾生,很勤快的去做利益眾生的事。不要以為你在修!你肚子裡面、皮膚上面都有一大堆的眾生。你所吃的眾生有多少呢?每個人都以為我在修,迴向給他們,他們就不害我,並非如此。《佛子行三十七頌》一開始就講得很清楚,學佛的出發點是什麼。
「殊勝師及觀自在,三門恭敬恆頂禮。」殊勝的上師和觀世音菩薩,我們身口意都很恭敬,永恆頂禮。所謂永恆的頂禮不是拜三下就是恭敬,永恆的頂禮就是謙虛。就像我常常罵你們,你們憑什麼問說︰「我能做什麼?」,你們能做什麼呢?你們要很恭敬。就像《地藏經》中地藏菩薩常常說︰「蒙佛的威德力加被,我才有辦法去利益眾生。」連地藏菩薩是法身菩薩都這樣講,凡夫俗子憑什麼唸個幾千遍就可以利益眾生呢?為什麼你們跪在我面前說︰「我學佛法是要利益眾生」,我開口就罵,因為會這樣說就是驕傲。自己都不能解決自己輪迴的事,還想要去利益眾生?
「利樂之源諸圓覺,從修正法而出生。」一切利益、快樂的根源是根據圓滿的覺悟,也就是成佛果。從修正我們一切輪迴的方法而生出來的。意思是說我們追求真正的利益、快樂而不是追求世間的事情,這世間種種家庭的快樂、眷屬的快樂、事業的快樂、身體感覺的快樂、情緒的快樂都是短暫不圓滿的,不是覺悟的。這些快樂都是因為你的某一點欲望得到滿足而已。滿足後你會追求下一個欲望,沒有停止。你永遠都不可能得到利益,得不到快樂。
「正法」是一切幫助眾生解脫生死的方法。不是我做什麼功課、唸什麼,不是修哪個本尊。正法就是一切的方法、一切的方向,能夠幫助自己、幫助眾生解脫生死。當你不能夠解脫生死,你沒有利益也沒有快樂。
「彼亦依賴知其行,是故當說佛子行。」他們也是依賴觀世音菩薩所說佛子應該有的行為。每一個弟子每一天都要唸,而且一定要做到《佛子行三十七頌》,不要以為很難做,其實很容易做。我也有稍微開示裡面的意思,你們可以去請法帶來聽。
第一品:「獲得暇滿大舟時,自他為渡輪迴海。晝夜恆時不懶散,聞思修是佛子行。」就是說當我們得到這個沒有缺陷的身體,大舟就是身體。這個身體是要做什麼呢?就像一條船,幫助我們渡過輪迴的海到達彼岸。當我們得到這個無瑕的身體,應該要知道為什麼要學佛?第一品講得很清楚,就是為了自己和眾生渡過輪迴海,所以我們一天24小時都不能懶散。不是叫你不上課、不做事、不睡覺,重要的是你心裡面的決定,因為你這樣子才是聞思修。不是說我要多聽聞人家講佛法,去思惟佛法裡面不懂的,而是行為要符合佛法的標準才叫聞思修。聞思修的前提是︰「你為什麼要聽聞佛法?」如果不是為了要解脫輪迴的,怎麼聽都聽不懂。如果你不是希望解脫輪迴,覺得輪迴還很早,我還年輕,算命的說我70歲才死,現在才40歲,還早,這樣就是不信無常。佛法不是要滿足你的欲望,所以講出來你自然聽不懂,會覺得很深。
第一品很重要。假如學佛不是為了解脫輪迴,你自然不會恆常勤快。很簡單的說,一點點欲望不能夠滿足,你就會馬上懈怠不想學。一點點障礙出現,比方說家人障礙,就不來了,因為你不是為了解脫輪迴而來學佛。不管你剛發心來皈依是為了什麼原因,但是現在做上師的要糾正你,一定要有這個動機,不能再有別的想法,別的想法對你學習佛法沒有用。你說想一下可以嗎?當然可以,人的思想這麼複雜,但是你不能不斷去想,不是叫你們不要照顧家裡、事業工作,不是這個意思,否則的話全部的人都跑來跟我投訴說,我的老公老婆什麼事都不做。
這一品的重點是,你的中心思想是什麼?並非要改變你目前的生活方式才叫做到佛子行。佛法最重要的是思想的改變。你思想改了,慢慢的做出來的行為,人家會感覺你在改,你周邊的人會配合你,連講都不用講,問都不用問。第一個發心很重要,假如你發這種心來學佛,障礙會越來越少。假如不是用這種心來學佛的,為了開悟、為了多了解、為了收弟子、為了怎樣,都是錯的。
《佛子行三十七頌》每天都要唸,每天都要努力去做,能做多少比不做好。假如覺得很困難,就表示說你不準備做一個佛弟子。其實一點困難都沒有。裡面所寫的沒有叫你放棄你所有的東西,只是教你:現在你皈依想成為佛的弟子,你的身口意,面對你自己的因緣與善惡業,和以前的判斷就要不一樣。當你判斷不一樣,人家自然會覺得你的個性改了。不是皈依後讓你改變個性,佛不能改變你的個性,你自己去學習去修改才能改,否則只是壓著你而已,有一天石頭拿開了,你又故態復萌。
《佛子行三十七頌》就是幫助你改變個性,讓你肯接受佛所講的、觀世音菩薩所教的,很自然人家看得到你改了。為什麼我已往生的老母親在我剛開始學佛時,不太聽我說的。因為我本來脾氣很不好,在家裡面我是長子,大家都要聽我的。後來我的母親不只一次親眼看到我改了,就慢慢的願意跟我接觸佛法、聽我講的話。假如家裡面有障礙,不是他們障礙你,而是你障礙自己,你很多行為沒有改過來。
《佛子行三十七頌》就是所有佛弟子的根據,你的身口意要有的改變。千萬不要來告訴我說︰「我沒有做好。」你改都沒有改,怎麼做好呢?很多人都跑來說自己沒有做好,其實是你沒有做。《佛子行三十七頌》裡面講很多事情都是我們每天生活都會發生的,你改了,自然很多事情你就會知道怎麼去面對去接受。你們不改就是這樣子,還是一介凡夫,因為不是為了解脫生死來學佛,而是為了某些欲望來。剛開始上師會滿足你一些小小的欲望,滿足你是讓你了解佛法能夠幫助你,讓你想來學佛,不是後面不斷的滿足你所有的欲望。假如是這樣的話,我也可以跟 法王說,求 法王每天讓喇嘛來幫我修法,我就不用做那麼多事,這樣子我就不用修了。但並不是這樣,大家要清楚。
一年開始了,如果不肯改,照樣我行我素,用你自己的方法來學佛,不是上師要罰你,也不是諸佛菩薩要罰你,而是你未來會產生很多障礙,累世的業這一生不能解決。清清楚楚的告訴你們,你們要聽進去,不要再跟我講一些莫名其妙的話。
修法圓滿,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帶領弟子修持阿奇護法與迴向儀軌。弟子及信眾們感恩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修持殊勝的施身法,起立恭送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下法座。
更新日期:2018 年 2 月 2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