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15年11月15日
法會開始前,一位弟子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賜予機會分享上師功德與法脈傳承的殊勝。
大家知道德國的博士學位非常難拿到,更別說是德國波昂大學的博士學位更難拿到。而上週大家何其有幸能同時聽到兩位德國波昂大學西藏學博士的林姓、曾姓教授兩位師兄的分享及讚揚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上師,真是非常殊勝。
今天他則是要和大家分享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脈傳承的殊勝難得。
大家都知道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是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根本上師;此外,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有開示過,永噶仁波切是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另一位根本上師。
2003年,他第一次跟隨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到西藏林芝拜見 永噶仁波切。當時因為西藏林芝緊鄰印度邊界,需要通行證才能進出。吉普車上只有開車的師傅有通行證,車上其他人,包括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一位地陪及弟子都沒有通行證。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一上車後就開始持咒,快到的時候,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就告訴司機要怎樣去跟邊防檢查人員說。司機照著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指示去做。結果邊防檢查人員很順利地讓車子通過。在前往求見 永噶仁波切的路途中,路況非常顛簸,但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一點都不以為苦。
到達 永噶仁波切關房的山腳下即出現十幾隻昆蟲飛到 仁欽多吉仁波切額頭前方不遠處盤旋,登山過程中一路帶路不曾離開,當 仁欽多吉仁波切進入關房後,牠們仍然在 永噶仁波切關房天花板的中央盤旋了好幾小時,直至 仁欽多吉仁波切步出關房後才飛散離開。
當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一進入關房時,永噶仁波切坐在床上,非常開心地手上拿著一只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所供養的九股普巴金剛杵,且一直指著金剛杵。那只金剛杵是 永噶仁波切過去世所使用的,這是非常殊勝的因緣。
永噶仁波切的關房非常小,老人家坐在床上,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坐在床邊的地上,他跪在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後面。當 永噶仁波切傳法予 仁欽多吉仁波切時,永噶仁波切特別要 仁欽多吉仁波切一面吃(加鹽巴的白水煮麵為中餐)一面聽,但 永噶仁波切把很厚很厚的一本法本打開後,只傳法傳了幾頁隨即把法本蓋起來並說:「仁欽多吉仁波切是不用說很多就都了悟了」。永噶仁波切也開示,六道每一道眾生只要聽到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持誦一句六字大明咒即得度。
永噶仁波切在關房中坐的床的背後,就是一面牆壁,牆壁上沒有任何櫃子,完全空無一物。永噶仁波切坐在床上突然一轉身就取出一尊釋迦牟尼佛佛像給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並開示給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新的道場使用。當時根本還沒有現在民權西路的道場,而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之後有開示並未向 永噶仁波切報告,可見 永噶仁波切早已知道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會有新道場。最殊勝之處是那一尊釋迦牟尼佛佛像,是 永噶仁波切的上師那一世修行所用的佛像。他看見 永噶仁波切老人家轉身即取出佛像,好像轉身拿出一份報紙一樣,舉重若輕。等他接過佛像,才感覺到非常的重,沉甸甸的。
當時他以為是不是自己眼花未看清楚,怎麼一下子才一轉身 永噶仁波切就從虛空中取出一尊這麼重的佛像。因此心想若老人家再拿出佛像的話,一定要看清楚。果不其然,永噶仁波切坐在床上突然一轉身再次取出第二尊佛像。這一尊是蓮師佛像,是 永噶仁波切自己這一世修行所用的佛像。永噶仁波切另外又送給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一張 永噶仁波切上師的黑白法照。他走出關房後請示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是不是兩尊佛像都是 永噶仁波切由虛空中取出的?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是。」他再請示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永噶仁波切將那兩尊殊勝佛像及上師法照賜予 仁欽多吉仁波切,是不是表示 永噶仁波切將自己的法脈傳給了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而沒有傳給自己的弟子。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是。」
大家都知道在2002年11月到2003年7月SARS流行期間,整個社會不安,所有的活動都減少了,包括各宗教法會活動也都減少了。但在最高峰期的2003年4月到7月的這段時間,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反而在週五及週日照常舉辦了17場法會利益眾生。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當眾生最需要佛法的時候怎可不在。」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是絲毫不顧慮自己的安危。當時曾經有位高中的學生得了SARS,已經插管病危了,學生的老師代替他來求見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那時醫院是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仁欽多吉仁波切兩次到醫院內幫這位高中生加持。後來這位高中學生痊癒後也順利地考上大學醫學院的中醫學系。另一位在市立醫院急診處工作的醫師,也感染了SARS。醫生的弟弟代替他來求見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並代替他參加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所主法的殊勝法會。這位醫師痊癒後也完全沒有一般曾經罹患過SARS的病人癒後出現的後遺症。
而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SARS期間所修的密法中有一個法本就是 永噶仁波切所親傳的。這個法本是有一天 永噶仁波切走在路上,看見天空突然飛來一物,伸手一抓取得的就是這個密法的法本。大家可想而知 永噶仁波切的法脈傳承是何其的殊勝,而這法脈傳承傳給了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沒有傳給自己的弟子。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也曾說過: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也想見到 永噶仁波切,但因一些因素無法進入西藏見到 永噶仁波切。
2005年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得 永噶仁波切岩藏密法灌頂,授予法本,成為該法的持有者。並認證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得大手印離戲瑜伽果位。
2006年 永噶仁波切贈予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文殊菩薩佛像,並授記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功德都在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身上,以及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可度六道一切眾生。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受 永噶仁波切祕密灌頂的漢人仁波切。
1995年 滇津尼瑪仁波切主動收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為弟子,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是 滇津尼瑪仁波切唯一漢人在家弟子。1999年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求見 滇津尼瑪仁波切時,滇津尼瑪仁波切拿用舌頭舔了兩分鐘之久的湯匙親自挖酸奶賜予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毫不猶豫立即食用。這表示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心是清淨的,以及對上師的恭敬心。
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曾請示過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仁波切都是轉世的嗎?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開示:不是。也有這一世修出來的,如 滇津尼瑪仁波切就是這一世修出來的。」滇津尼瑪仁波切是教派的大成就者。
2002年他跟隨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拜謁大成就者 滇津尼瑪仁波切。老人家在閉關不見人,只見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關房非常小,必須彎著腰、幾經轉折通道才能入內。關房只有一扇窗戶。滇津尼瑪仁波切見到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很開心,用手比著自己戴著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供養的水晶鏡片眼鏡。關於這副眼鏡,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在第一次見到 滇津尼瑪仁波切時,老人家就說你有一副水晶鏡片眼鏡給我。」老人家就知道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有一副水晶鏡片的眼鏡。
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頂禮 滇津尼瑪仁波切後,滇津尼瑪仁波切老人家在身上衣服裏外、所有的口袋及關房裡找來找去,連地毯都翻遍了,將找到所有的錢總共五百元人民幣全都賜予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並堅持要 仁欽多吉仁波切收下,仁欽多吉仁波切原本不收,但在 滇津尼瑪仁波切的堅持及當時也在場的 直貢瓊贊法王的哥哥勸進下才收受,此舉的殊勝涵義在於 仁欽多吉仁波切已足以接受人天供養,並將負起弘揚教派傳承的重任。
2004年,他跟隨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赴青海拜謁教派大修行者,114歲的老阿尼 任責卡結文毛仁波切。任責卡結文毛仁波切授記 仁欽多吉仁波切佛法事業圓滿,能夠心想事成。此次青海之行,出現白馬站立溪邊、如兔子大般的黃金鼠蹲於崖壁上歡迎 仁欽多吉仁波切,而這些都是護法變成來歡迎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當車子沿溪而行時,仁欽多吉仁波切不斷持咒為龍眾加持時,突然用手指向一座山頭並開示說:「那裡面應有聖物」。當時他還不知道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已在示現了。
當座車抵達一處風水寶地,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下車沒多久,天際兩側便先後出現了對稱的殊勝紅光瑞相。他跟隨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出國朝聖及參加法會看到很多的瑞相,但紅光瑞相是第一次看到,感恩 仁欽多吉仁波切。
2005年,他跟隨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拜見時年高齡115歲的 任責卡結文毛仁波切,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頂禮時,晴朗天空降下瑞雪。當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老阿尼關房裡時,關房外對面天空出現由護法化成的白色老鷹滑翔天際而過,歡迎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旅途中,天空出現日暈,以及空行母化為禿鷲列隊歡迎 仁欽多吉仁波切等瑞相。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日暈是佛像的背光,見者得加持」。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時時念茲在茲的都是弟子,當時的車隊很長,因此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立即吩咐下去,要所有弟子都要看日暈,上師愛護弟子的心可見一般。
在2004年,教派的仁波切想知道為何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這麼短的時間修這麼快、這麼好,因而在青海的聖湖修法,而這個聖湖也就是尋找 達賴喇嘛轉世靈童修法的聖湖。修法時天空出現直立彩虹、殊勝瑞相的雲朵,更不可思議的在湖水岩石上面出現了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過去世為伏藏師的名字。
2004年他跟隨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赴青海囊謙的洛麥葉寺,在山下要進入寺廟入口處看到高高懸掛著一條橫幅的紅布條,布條上寫著「歡迎伏藏師顏仁波切」。他才恍然大悟原來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2004年赴青海拜謁114歲的老阿尼 任責卡結文毛仁波切時,在車上突然用手指向一座山頭並開示說:「那裡面應有聖物」時,即已示現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殊勝果位了,但弟子仍渾然不知,他懺悔。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曾開示過:「100位喇嘛修行的功德等於一位仁波切修行的功德,100位仁波切修行的功德等於一位鞥阿巴修行的功德,100位鞥阿巴修行的功德等於一位伏藏師修行的功德」。他也曾請示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一位伏藏師修行的功德等於10000位仁波切修行的功德總和,那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仁波切的總數有沒有10000位?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示:「沒有。」所以伏藏師修行的果位是非常非常的殊勝。
2005年,他跟隨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前往青海參加「岩藏八大嘿汝噶」灌頂法會。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此殊勝法門在教派中是 噶千仁波切所持有,在教派內已有一百多年未傳了」。此次法會只傳給一位出家的仁波切及一位在家的仁波切。在家的仁波切就是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於此法會中接受灌頂,代表在家修行者持有直貢噶舉八大嘿汝噶之殊勝傳承,同時也表示此殊勝法門首度傳入漢地。當時出現地動、降冰雹、刮大風、閃電響雷等殊勝現象。法會中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並下座,逐一為所有在場的出家、在家眾加持灌頂。
2001年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也接受教派另一位仁波切文殊菩薩忿怒尊紅閻摩敵灌頂,為該法首次傳出藏區。
2006年10月29日,史無前例,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以藏傳佛教傳法金剛上師的身分,受邀到印度北部錫克教區旁遮普省最有名的學校M.G.N.演講,並擔任年度頒獎貴賓。其去年(即前一年)邀請的貴賓分別為現任及卸任的印度國家總理。典禮前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受邀上閱兵台上校閱隊伍。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更不辭辛勞地在典禮中為所有得獎的學生及班級頒獎。典禮最後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直接以漂亮的牛津腔英文演講開示,令在場一千多位學生及家長折服,現場不見吵鬧走動,顯現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大攝受力。而典禮前的記者會記者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事前未告知及未準備之下直接步入會場,在印度記者難懂的英文及尖銳問題(包括選美問題)下,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皆從容應對,令在場記者大為佩服,更有一位媒體女記者當場朗誦詩詞,且讚歎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是上天送給他們最珍貴的禮物。隔天,當地媒體有六家報紙以四種不同的語言及顯著的標題報導「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用佛法指導青年學子」。
2007年2月,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印度旁遮普省主要城市賈蘭達(Jalandhar)舉辦「觀音法門法會」,這是藏傳佛教第一次深入錫克教區舉辦法會。他請示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先前有無在此辦過法會。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有!釋迦牟尼佛。」
另外,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我們教派的阿貢仁波切,上一世在西藏非常有名,修到坐在牆邊能夠穿牆而出。這一世阿貢仁波切因某些因素還俗,現在家相。他有結婚有明妃(太太),兒子也是仁波切,也親自教導兒子學佛。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賜予皈依弟子阿奇護法法照的佛像,現在就在阿貢仁波切家。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當初只有阿奇護法佛像的頭,那是上一世法王修行用的。當得知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尚有護持剩下的費用,阿貢仁波切問可否拿來重塑一尊完整阿奇護法佛像。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欣然同意,始有今日之法照。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
阿貢仁波切的明妃(太太)看到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後,哭著問他為什麼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那麼瘦?是不是身體不舒服?他報告明妃那時就是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不要命地在一天之中修四個頗瓦法度眾,她還說教派的很多寺廟都靠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護持,不然就都存活不下去了。這時弟子才知道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為教派不要命的付出,因為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從來不說只是默默地在做。
別的教派的一位仁波切,非常讚歎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度眾事蹟,對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能對1500人同時修施身法,更是讚歎。那位仁波切說:直貢噶舉的名聲過去在西藏、康區、印度、尼泊爾並不大,但現在名聲很大,主要是因為兩個人,一位是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而另一位就是你的上師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並說他非常幸運,能有這麼好的一位上師。他覺得皈依弟子們大家都很幸運,能有這麼好的一位上師。最後他希望大家一起祈請,祈願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體安康、法輪常轉,長住在世,更祈願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殊勝法脈傳承永留在世,利益無邊無際的有情眾生。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升法座主持共修法會,開解《寶積經》卷第二十八〈大乘十法會第九〉。
上次講到六波羅蜜,就是要修福報跟智慧,前三個布施、持戒、忍辱是修福,後面三個禪定、精進、智慧是修慧,學佛需要福慧雙修。福報做什麼用?有些學顯教的人會認為,既然已經學佛了,還需要福報嗎?若是生病,就讓身體還債啊!這個說法也沒有錯,但這裡的福報不是給我們自己享受的,也不是讓身體健康、兒女聽話的,而是用來學佛、利益眾生。顯教的說法,學佛是修心不修身,金剛乘的說法是身心雙修,若是沒有身體,怎麼學佛?學佛是需要這個身體來支撐。
有人認為能夠學佛、能夠參加法會就是有福報了,其實能學佛,參加法會只是有學佛的緣,並不代表有褔報。累積福報是要先讓自己有能力自利、才能利他,先解決自己的問題,才能幫助別人。用你們比較常見的說法,你想要當大善人幫別人,你要不要有錢?就好像有人請你幫助他去一個地方,你自己要先有錢,才有能力幫助他;如果你自己都沒錢,想要幫助別人也沒辦法,只能說兩句好聽的話。學佛需要累積福報也是類似的觀念,自己要先累積福報,才能幫助眾生。
昨天又有一位信眾來求見,求讓他的身體變好,下一世要來幫助眾生,我一聽到就頭皮發麻。佛法說得很清楚,這一世所得的都是上一世帶來的,下一世所得的都是這一世所做,只有菩薩是乘願再來,凡夫只能乘業再來。如果你這一世沒有證果、沒有修到菩薩果位,下一世如何乘願再來?連自己的問題都沒有解決,要怎麼幫助眾生?
末法時代的眾生業都很重,釋迦牟尼佛慈悲介紹阿彌陀佛出來,只有阿彌陀佛的淨土可以帶業往生。所謂帶業往生是指帶善業,不是惡業。業有分善業、惡業跟無記業。阿彌陀佛不嫌你們有善業,就算你有善業還是可以往生阿彌陀佛淨土,但有惡業就不能。所以我們要修十善法,不是修十惡法。現代人看佛經常犯一個毛病,就是斷章取義,看到某一段是自己喜歡、能接受的,以為照這樣修行就可以了。比方很多人都誤解,以為只要一直唸阿彌陀佛法號,或是一直拜懺,就可以往生淨土;或是有人以為整天跟菩薩說要發願再來,再回到同一個慈善團體,以為這樣做就可以再回來,但假如這團體到時候不在怎麼辦?經典明明說要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是迴向淨土。之前,開示過很多方法可以往生淨土,不是只有修淨土法門才可以往生淨土,你把所有的善根都迴向淨土的話,這樣也是可以到淨土。
我開示《寶積經》時,事前並沒有看過內容,都是當天直接翻開佛經,看到這段可能是對弟子們有用的,就開始宣說。宣說佛經的風險很大,佛經曾記載一個故事,有一位法師升座說法因為說錯一個字就做了五百世狐狸。我已經修到沒有人的味道,也沒有畜生的味道,應該不會這樣了。
修六波羅蜜的前三個是修福報,有人以為拜懺、伺候出家人、幫出家人煮飯就是布施,這只是助緣,讓你以後有機會修習佛法。有人在道場喜歡搶當義工、搶當功德主,這也不是布施,真正的布施就像《寶積經》寫的要無所住,就是不能執著。為什麼要修福報?你們首先要知道這個身體是怎麼來的,你的身體是從父親的精和母親的血結合而產生的,也就是業報身。你原本是孤魂野鬼,當投生的因緣到的時候,看到有人或動物在交合時,起了淫心,就「蹦」讓你入胎投生了。所以為什麼學佛要修平等心,金剛乘學到後來不會區分美和醜,因為不要有分別、執著的心。若投生時有執著的心,剛好有因緣要投胎時,而你在的附近可能剛好有幾對男女或是動物在交合,因為你看到這個漂亮,你喜歡,就投胎進去,也許就生成一隻漂亮的狗。因為你有分別喜歡和不喜歡的,就是痴。所以要從培養布施開始,學習怎麼捨。
你投生到你的父母親家中,以現在的科學來說是基因,以佛法來說就是業力,也就是你和父母親絕對在前世曾經作過一樣的共業。所以我們這個身體,有著父親和父親那一系所有祖先所作的業,也有著母親和母親那一系所有祖先所作的業,再加上自己累世和祖先所作的業,全部都在這個業報身裡。可想而知,有這樣的業報身,怎麼可能沒有病痛、沒有痛苦,就算是千億萬富翁,也只有百分之一的善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惡業。有了這個業報身,你就必須吃飯、呼吸,你也不能一想就有東西吃;吃完東西後,碗筷就不見,需要向外尋求許多東西來滿足身體的需求。為什麼會說你的惡業比善業多?如果是純善的,就會在天道,不會生而為人了,不要再以為自己是好人了。
為什麼學佛需要先累積福報?你們的福報都是很淺的,不然不會投生為人而有這個業報身,無論是善業、惡業都會讓你輪迴,從佛法來看,所謂的惡就是會讓我們輪迴的一切行為,包括善業。不要以為學佛就是有福,你們能學佛是因為跟上師、跟諸佛菩薩過去世還有學佛的緣,來續這個緣而已。有緣不一定代表有福,如果過去世你福報夠,不要說會成為法王或是仁波切,至少你這一世來到這世界,會有許多人願意聽你的話,跟著你修行。如果這些都沒有,表示你的福報不夠,福報不夠,剛開始學佛會出現什麼狀況呢?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剛開始學佛時也和你們一樣很熱衷,每天打坐修禪,唸很多經典,因為以前是跟著先父修道教的,所以坐禪對我來說是輕而易舉的。道教裡面也有打坐,但是外道禪跟佛教的打坐不一樣,不是說坐的姿勢不一樣,而是心不一樣。但是坐了兩個月後,突然發現自己晚上睡不著,知道自己身體很累,但精神很好,就是睡不著。當時想白天需要工作,若是繼續睡不著也不是辦法,於是請示當時的顯教師父。師父只跟我說暫時不要打坐了,也沒說為什麼,我聽話暫停打坐之後就不再睡不著了。後來開始學習密法,經歷很多修行的過程,才知道原來是自己的肉體是業報身,業太重福報不夠,以你們聽得懂的話來說,就是身體的能量不夠,承受不起這樣的修行方式。
所以為什麼還不教你們禪坐,為什麼要你們一直修供養、布施,絕對不是因為學佛需要錢,而是如果福報不夠,是沒有辦法繼續修行的,因為我們原本的業報身就是福很淺薄。就像有些人身體很虛的時候,你突然間給他吃太好的東西,他絕對沒辦法承受、可能會死掉是一樣的。所以如果我們學佛修行沒有一個上師來調整我們、教導我們,光是靠我們自己這個業報身盲修瞎練的話,這個身體一定會垮的。
很多人修行會出問題,因為沒有累積福報,不瞭解福報是用來做什麼,其實是用來解決業報身。當我們體內的基因或細胞由惡業慢慢轉為善業,修出福報時,我們的身體才有能量來承擔種種障礙。顯教有說身體是假的、是來還債的,這樣的說法也不是不對,但要持續學佛修行,如果身體撐不住,如何能夠持咒?如何能夠打坐呢?
修金剛乘一定要修供養,每次唸的七支供養就是供養。很多人用水果供佛,有些人買水果供佛之前,會先問老公、孩子喜歡吃什麼水果,就去買家人愛吃的水果來供佛,這是吃水果不是供佛。這樣的習慣來自傳統拜鬼神的習俗,但是持咒的人是不能吃拜過鬼神的食物,為什麼?一經鬼神聞過,食物的味道就變了。持咒的人不能吃拜過鬼神的食物,這是佛經上說的。不是不能拜祖先,而是拜過的東西不要吃,不要以為吃了有保佑,或是怕浪費,有那麼多畜生道的眾生沒東西吃,可以布施給畜生道的眾生。不是說不能祭祖,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但是不要求祖先來保佑你、讓你子孫聽話。
經典︰「如是行施願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取著受者財物。不住事等。是名菩薩修行布施。」
六波羅蜜前三項是布施、持戒、忍辱,其實六波羅蜜並不是分開六個不同的,而是一體的,只是佛為了方便說,才將其分開來告訴我們需要做的有哪些,並不是說一定要先布施,接著才持戒、忍辱。事實上,當我們修持戒的時候,也是在修布施。比如說不殺生,當你不傷害眾生的生命,也就是在放生、行布施;當你守不偷盜的戒,不去拿別人的東西,也是在布施。
不要以為修六波羅蜜後不好的事情就不會發生,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沒有因果了。你們過去世所做過不好的事,所種下的惡因,現在惡果出現了;而現在所做的一切因,未來也會出現果報。很多人就會問,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還要修?修行是要止一切惡,行一切善,事情發生一定有原因,我們要懂得用佛法的觀念去處理,如果我們觀念正確了,對意外事件就不會有執著,就不會再有惡行。這一世還完了,就不會拖到下一世,拖到下一世,還要再加利息。所以不要再斤斤計較自己吃了一點虧,就當做是在布施。現在人連買紅茶時店家少裝了一點紅茶,都可以上電視去告,真的很不好、不要再這樣了。臺灣的人再這樣下去,心胸變得越來越狹小,動不動就說別人不是。希望大家能告訴身邊的親朋好友,吃一點虧不是壞事,能吃虧是有福報的。
在澳洲、英國、中國都有些學校開始規定中小學生要讀佛經。天主教的國家規定學生要上主日學、上聖經課,我們是佛教的國家卻不敢這樣做。如果在學校要學生讀佛經,一定馬上有政治人物、家長出來抗議。為什麼佛法會淪落到這個地步?因為學佛的人所做的行為讓人看不起。偷偷摸摸的、不敢告訴別人你是學佛人。佛有教你們做壞事嗎?為什麼要偷偷摸摸的?現在外面正有一些民間信仰者在進行遊街的活動,你們敢去抗議嗎?他們這樣做,有人會去抗議嗎?答案是沒有。但聲音這麼大聲,你們都受到干擾了。佛沒有教我們汙染空氣,佛也沒有教我們製造噪音。今天要是換做佛教徒上街遊行,馬上就會被報出來了。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很多學佛人做的事讓人看不起,身為佛教徒,身口意卻讓別人看不起。維護佛法,不單是指出家眾而已,而是所有認為自己是在學佛的人,都應該要如實做到。我覺得很難過,心疼佛法被糟蹋。如果你們只是要求保佑,乾脆就跟在遊街隊伍後面、隨著鞭炮聲晃個一整天,也會覺得很悠哉。
即使我有許多的事業體,但是和別人有事業往來時,會直接告訴對方自己是學佛人,不會因為對方有不同的信仰或因為對方有權有勢,就不敢讓對方知道自己是學佛人。也不會因為對方有不同的信仰而附和對方。換成你們,遇到一個有錢人信仰某個外道,你就不敢告訴對方自己是佛教徒,還有人會附和對方說:對,你的神明也是很慈悲。其實對方說的這尊神明還在鬼道,這尊神明的後代子孫也還來求見,請求幫忙解決問題。特別提醒現場的出家眾,千萬不要隨便附和,這樣是造了口業。
經典說:「持戒不缺不漏不雜。菩薩如是持禁戒已。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心終不取著於戒。是名菩薩修持於戒。」
持戒要做到不缺、不漏、不雜。菩薩持戒是不忍傷害眾生,不會因為自己的身口意而讓眾生起懊惱。戒不是一種懲罰的工具,戒是為了要能利益眾生而守戒。皈依的時候有開示過,每個戒體都有戒神在保護,讓你能繼續持戒,堅定你學佛的決心。曾經有個故事,有位出家眾什麼戒都破了,只剩下一個戒還沒破--食不語,吃飯的時候不說話。這個方法不適用於在家人,仁波切幽默地說,以中國人的習慣,吃飯不讓你們講話,是要你們的命。
有一天,這位出家眾在吃飯時見到一位善神出現,這位出家眾就詢問善神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善神告知,因為他還守著食不語這個戒,所以善神不能離開,善神就求他吃飯時開口講話,這樣就可以離開了。這位出家眾聽完後,明白只要守戒就真的會有善神存在,從此重新守回全部的戒。事實上也是如此,為什麼我們需要戒神來保護?因為我們都很容易懈怠,金剛乘裡有很多空行母、勇父或護持佛法的鬼神都會來保護。
《地藏經》也有說,如果你一直行善,鬼神會來保護你家。有人說唸《地藏經》會有鬼出現,沒錯,但這個鬼不會害你,是來幫你。不要以為佛菩薩會來理你,是鬼神來加強你學佛的心,讓你不要懈怠懶惰,讓你有堅定的心學佛,減少學佛的障礙。如果能守戒,也有戒神來保護,但是他們不會出現讓你知道,你一定看不到。不要以為自己會看到黑影、白影,其實沒有這些影子。《金剛經》所說的破四相,不要求見如來相、不要求聞如來聲,當你沒有證到法身,你所看到的都是你的幻覺、都是你的執著。
「不雜」的意思,舉例來說,我以前在顯教學佛,就經常遇到有人會以自己的意思去說別人做的不對,教人應該要怎麼做,這種事情我看得很多、也聽得很多。比如說當大家在佛堂吃飯時,就會有人說:師姐,妳捧碗的姿勢要像龍含珠、鳳點頭,這樣才是守戒。但如果遇到有人的大拇指板機炎,沒辦法用那樣的姿勢怎麼辦?我也曾聽過有人說佛珠不能戴右手、只能戴左手,我覺得奇怪,明明佛經就沒有這樣說,這又是有人自己訂出一條戒來。曾經還有人跟我說佛珠唸完一圈之後,手指不能直接跨過頭珠,因為那代表佛,用手指跨過去的話不恭敬,必須要將頭珠轉過來再繼續唸。我恭讀佛經也沒有這樣說。如果頭珠代表佛頭的話,轉來轉去豈不是讓佛的頭都暈了?時下很多人喜歡用自己所認定的方式去指正別人,這些都不是佛所說的。
很多人喜歡批評,充斥著許多似是而非的理論。有些人當不成總功德主,就說是因為師父把總功德主給別人當,不喜歡自己了;還會批評說看看那人禮佛的姿勢不對,竟然還可以當功德主。一邊禮佛、心裡嘀嘀咕咕的,都已經開始起嗔念了,還怎麼禮佛?說這些話真的很不好。
還有一次,直貢澈贊法王來臺灣舉辦十五天的噶舉密咒藏灌頂法會。當時,直貢澈贊法王知道我沒有錢,特別交代一定要讓我參加並且坐在第一排。當天我走到第一排要坐下時,碰到一位認識的人跟我說:師兄,你離過婚還來學佛,參加這場灌頂法會啊?我只回答:是依照 直貢澈贊法王的吩咐。其實佛經中也沒有說離婚就不能學佛,現在有些人把儒家、天主教的觀念加到佛法的戒裡,天主教有規定不能離婚,但是佛沒有說不能離婚,儒家也沒說不能離婚,這些種種不依佛的教導而用自己的想法去說別人不對都是不好的。
學佛不能有持戒慢,就像之前開示過有一位修行人已經修到天人來供養,但是當他起炫耀的心,天人就不再來了!這種就是持戒慢。如果你認為自己吃素就跟別人不一樣,看不起吃葷的人,也是不對的。我曾有一次在餐廳看到有兩個人為了吃素而吵架。有一個吃素的人,當年是個男歌星,現在已經沒出現了,一直勸對方要吃素,後來兩人吵起來了。有些吃素的人,看到有人吃葷就說他吃屍體,以後會不好等等,用難聽的話去說別人。如果遇到脾氣不好的人,也許就會回嘴說吃素是在吃大便,因為菜都是用糞便施肥長出來的,這樣不就你一言、我一語地吵起來了。事實上,吃素沒有什麼了不起,如果因為自己吃素而看不起別人,這也是持戒慢。
持戒是個人的行為,你們沒有資格說別人破戒,因為你們不是傳戒的人,不是傳戒師。有沒有修,只有自己的心知道;修得如何,只有你的上師可以確認。我看到你們有哪裡做不對的地方,可以說你們,因為你們的戒全部是我傳的。而若是 我破了三昧耶戒,直貢澈贊法王也會讓我知道。
修菩薩道,要知道守戒就像是吃飯、呼吸一樣,是本來就必須要做的事。只要是用這樣的心守戒,為了眾生而守戒,那你自然而然就能將戒守好。不需要做每件事都很刻意去想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就能很自然地不會破戒,也就是這裡所說的「菩薩心終不取著於戒」。不會執著自己守戒守得比別人好,因為不是為了自己而守戒,有慈悲心自然能守戒、不需要刻意。而凡夫守的戒都是有漏、有缺、有雜的,因為大家都覺得自己守戒守得比人家好。不覺得自己在持戒才是持戒的最高境界。
經典︰「善男子。云何菩薩修行忍辱。善男子。菩薩為聞若道若俗。乃至毀罵。聞說其惡。若打繫閉。若截手足。皆能忍受。為彼前人起忍辱心。菩薩如是修行忍已。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以彼忍而起慢心。是名菩薩修行忍辱。」
這裡有說修菩薩道的人,受到毀罵、甚至被打、被關起來、被綁起來、被砍手砍腳,都能忍。忍不是指忍著不發脾氣,是要能忍別人對你所做的一切羞辱、謾罵。受侮辱不會有惡的念頭、不會認為是別人來找麻煩,而是檢視自己一定是有什麼因果、因緣才會發生這樣的事,不會起要報復對方的心,不會因為發生不好的事,心跟著就起惡念了,心是不動的。
講到這個,我所經營的日本食品都是先預付貨款給日本廠商。這裡不是跟你們談生意怎麼做,你們都怕錢先給了,廠商不交貨怎麼辦?但是被騙頂多就被騙一次,下次知道就不會再被騙了,如果真的還被騙100次,那可能是你生生世世欠他的。
忍辱不好修,因為沒有做到布施、持戒,人家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就會讓你受不了,很容易因為人家的一句話就馬上跳起來。忍辱不是說要忍著這一口氣先不發出來,而是心裡清楚知道,不管是好的事或壞的事,任何事都不會平白無故發生,一切都是自己的因緣和因果。我得癌症時知道自己為什麼罹癌,所以沒有自己修法、也沒有請 直貢澈贊法王修法讓癌症好,也不是想說要和它和平相處,而是知道自己活該,以前愛吃海鮮,該還的就還吧!如果事情發生的當下,心能不動、不受影響,知道不管好的、壞的,都是因緣因果,都是無常,以這樣的心去處理,那麼這件事就過去了。這並不是說要我們很消極,什麼事都不保護自己,不是這個意思。
佛經上曾說,學佛可以解決一些官司的問題,如果是要走法律程序就走法律程序,對簿公堂只是要讓事情講清楚。重要的是,修菩薩道的人不管遇到什麼傷害,他的心都不會去想任何報復的方法。忍辱是對敵人起悲憫心,求他發菩提心。施身法的法本上有記載,悲憫所有累世冤親債主,希望他們起菩提心。因為他發菩提心,下輩子才有可能行菩薩道成佛。不像很多人只是想為自己好,希望冤親債主趕快學佛,放過我,不要傷害我,你們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心態。
如果你被打,不需要主動採取行動或是一定要報警告對方。雖然你不主動採取行動,旁邊的人、也許是你的家人可能看不下去會來幫你也是有可能的。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像這幾天法國發生的恐怖攻擊事件,那些殺人的、還有被殺害的人,不是只有這一世,一定是有前世的共業,這一世才會同時被傷害。這樣的結果就是這批人下一世大家還會再來糾纏。修忍辱就是不論好的、壞的事情發生,都是生滅法、因緣法,心不會動。如果有人攻擊你,一定是你以前攻擊過人家。我去年發生車禍,對方說了與事實不符的話。我很清楚是因緣到了,很感謝對方。發生這樣的事,可能更嚴重的事情就不發生了,也讓我未來有機會成佛時,第一個就度他,這個就是修忍辱的法門。
我就算走上法院,也只是為了要將事情講清楚。我以前經營第一個事業體時,租了一間在地下室的房子,租約上寫著70多坪,但登記為防災避難室,依規定實際可用的空間只有10坪。當時房東並未告知其他60坪是不可用來做生意的,還是依照70多坪的市價收租金。一直等到有人檢舉、主管機關來安全檢查的時候,才知道原來被房東騙了。當時我跟房東說下個月起付10坪租金,房東不同意,認為租約簽了就要照付。我也不管,下個月起就只付10坪租金,會這樣做,是因為這表示房東之前就這樣騙過很多人,希望能讓房東不要再騙人了。前一位承租的人也未告知有此違法的情形,因為在當時很多人都這樣做。結果房東一狀告到法院,最後法院判房東敗訴,並且要將多收的租金退還。這種例子在臺灣非常罕見,因為贏的通常都是房東,較少聽過有房客勝訴的例子。
當時,我的律師建議再告房東詐欺,但我沒有去告。換做你們可能就會繼續加上這一條,因為既然對方民事輸了,刑事一定會輸,如果再告這條肯定會贏,可以拿回更多錢。但是我並沒有繼續告,走上法院的目的是為了不讓房東繼續造惡,不要再騙其他房客了。打官司並不是要自己贏了之後還繼續窮追猛打,非得要讓對方輸得很慘。
我甚至也可以告當時將店頂讓給我的人,但是我也沒有這麼做。連律師都說我心胸寬大。也因為這麼做,和房東結了善緣,房東也很感激。因為在當時從來沒有這種判例會判房客贏的,假如我再告的話,繼續下去一定會上報,房東一定會身敗名裂。之後我租房子都比較順利,這也是因果和因緣。
要做到忍辱這個法門,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當我們修忍辱法門,修得好不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在修。有修忍辱法門,才有資格修菩薩道,所以不應該因為修忍辱法門而覺得自己不一樣。不修忍辱法門的人很危險,我親眼看到很多大法師、仁波切,因為認為自己功德很圓滿而起我慢的心,功德立刻變為福德,馬上發生問題。「火燒功德林」不是指因為嗔念起來而將功德燒了,而是說修行的功德就像樹林一樣越來越茂盛,樹木是會生長的,但是當五毒一起,貪嗔痴慢疑的心會將我們的功德轉為福德。一片樹林被火燒光就只剩一片黑炭,你們說樹木可以燒得久還是黑炭?當然是樹木。樹木可以燒很久,而且會一直長,長成樹林,可以利益很多眾生,但黑炭燒一次就沒了。表示福報用掉就沒了,功德是生生世世用不完的。
「忍」是指不論遇到好事或壞事,學佛的心都不受影響,不會心動。「忍辱」不只是要忍不好的事,因為當我們遇到羞辱、謾罵、傷害等,我們都能很清楚理解這個範圍,還可以忍。之前提到的被砍手砍腳等不好的事情發生時,你還可能忍得住,因為知道是自己過去作了惡,現在遇到,還清就沒事了。但是當遇到好的事要去忍,那是更困難的。忍最難做到的,是名聞利養。要是你有名、有利了或許還能忍得住。所謂世間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能不讓它吹動你的心,真的很不容易。
修行人最怕的就是名聞利養,一句話說錯了果報都很重。有的人學佛之後事情變得順利,就認為是自己修得不錯,可以開始過好日子,想要享受了,這就要特別注意。當我們覺得自己開始過得順,就是過去世的福報開始消耗的時候。聽清楚,是過去世的福報。現在用的福報還不是這一世修出來的,所以應該要更加警惕,不能因此就放縱自己,而是要更加努力。
我學佛能夠見到顯教師父和見到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都是經由一位好友介紹的。這位好友見過很多法王和四大教派有名的仁波切。按理說他都引見我見到 直貢澈贊法王而學佛,這個功德應該不小了吧?但在有一次聊天中,他說這輩子修這麼多,下輩子一定要好好回來享受。就這樣一個念頭,把自己這一生修行的功德變成福德,累世的業不能轉動,最後在外地中風,還是我把他帶回臺灣來的。
那位好友的母親吃素,一生唸觀世音菩薩,這一生從沒有出去外面和人產生是非,而是一直在家單純地過日子,但是晚年摔倒傷到髖骨,整個骨盆腔都碎了不能行走。他的母親吃素學佛,為什麼還摔得這麼嚴重?因為她只修自己,沒有修六波羅蜜。他的父親喜歡打獵,晚年生病中風9年,往生時雙手縮起呈現鳥爪的樣子,就像鳥死的樣子一樣。他的母親因為幫先生處理獵物,所以晚年摔了那一跤。她的個性也夠硬的,不要佣人來攙扶她,自己就在地上爬,就像鳥受傷在地上爬一樣,也因為這樣,她將所欠的業全部在這一世還清。但是如果是修大乘和金剛乘的,就不需要用這種方式還。
像是密勒日巴尊者已是修到密法的大成就者了,為什麼還終其一生都在山洞不出來,國王那麼多次來請也沒用?因為聽上師的話,密勒日巴尊者的上師馬爾巴尊者要他永遠不能離開山洞修行,所以即使密勒日巴尊者都修到會飛了,也不會因為自己修行得成就而有自己的想法,還是遵照上師說的,終其一生在山洞修行。密勒日巴尊者在學佛前,聽從母親的話,用民間信仰持咒的方法降冰雹殺了親戚以及很多人,依照因果法則是要下地獄的!但因為累世的善根讓他修到大成就,即便如此,殺業的影響仍然在,所以馬爾巴上師要密勒日巴尊者終身留在山洞修行,就是要讓密勒日巴尊者在這一生能還清所有的業,繼續修行以成佛果。
2007年,我閉關的拉其雪山就是密勒日巴尊者修行的地方,關房是在4500公尺的高山上,那裡的環境是很辛苦的,只有山泉水,幾隻鹿跳來跳去,小鳥在唱歌,沒有水果可以吃,能種一些青稞,其他什麼都沒有。
密勒日巴尊者當時閉關的山洞還有一個在五千多公尺高,甚至往上還有七千多公尺高的山洞,連攀岩都無法上去。而密勒日巴尊者已經修到能飛行,一飛就可以飛到這樣高的山洞修行。在五千多公尺的那個山洞還有密勒日巴尊者的腳印,我之前在拉其雪山閉關出關後,曾去過那個山洞。腳印在很高的山洞頂端,我要站在桌上,頭才能頂到腳印。
換做你們?開玩笑!上師死了,還不出去爽一下?但是密勒日巴尊者最後就一直在拉其雪山上修行,不管怎樣都不下山,就連國王來請都不願意離開,再多榮華富貴也不要,也不怕國王派兵來殺,要的話,就讓國王自己上山來。密勒日巴尊者就是在修忍的法門,所以他的福報才會起來。不像你們認為自己學了幾年佛,事情變得比較順,就認為可以開始享福了。
善惡是不能互抵的。佛教我們要斷惡行善,當我們停止了所有惡,開始行一切善,善的力量不斷增長,那惡的力量可能會被善的力量暫時壓住。注意,只是先壓住,惡的業力還是存在,不會消失,你們都以為自己學佛幾年就不會發生不好的事?不想想自己累世的業有多少,只用幾年的時間就可以全部還完的話,那釋迦牟尼佛成佛後怎麼還會有九個難出現?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的阿羅漢,最後卻被外道亂棍打死,但是他被打死代表不同的意義,他累世的惡業、所有的債全部都還清了。
忍的法門修到最高的境界是「無生法忍」,沒有修到無生法忍,不能算是菩薩。以前,我還不能體會這個境界,一直到修到離戲瑜伽時才體會到。但是現在講了你們也聽不懂,等以後你們受菩薩戒時再開示。
這裡說的「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迴向很重要,做任何的佛法事業很重要的是一定要迴向。很多人在迴向時會講一大堆,說要迴向給自己的丈夫、子女。其實不用求孩子變好,只要你福報修出來,他自然就會變好。坊間還有一種說法,說自己都不夠用了,怎麼還迴向呢?這些觀念都不是很正確,所以佛經上才特別提醒,要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或迴向淨土。迴向是佛教才有的法門,法本中有提到,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要迴向。
即使是作任何一點點善業都要迴向,連點一盞燈、拈一根香、持六字大明咒等所有的功德都要迴向。不要認為來參加法會可以讓你事情好轉,我們所累積的功德非常地少,比一滴水、一個塵埃、一個分子、一個原子還要小。現在科學已經證明,我們講一句話,做任何動作,有什麼思想都會有信號送出去到宇宙中。如果好的訊號一直送出去給眾生,回來的訊號也都會是好的。如果好的留給自己,你就收不到眾生與佛菩薩好的訊號,只能收到惡的訊號。所以我們一定要迴向,因為我們在宇宙中不是單獨的個體。當你迴向時,就是讓你非常微小的功德能進入功德大海中。如同一滴水進入大海般!功德沒有分你的、我的。當你把微小的功德迴向,進入到功德大海中,是不是比你單獨的、一點點、小小的功德還要大呢?
金剛乘的行者,每一句咒語,每一個禪定和動作都要供養三寶、上師、迴向眾生,完全沒有要留一點。當然有一些法本會祈求本尊留一點自用,也是為了要幫助眾生,所以迴向非常重要。我們費盡一生學習所有的法門,不為了什麼,只為了往生前那一刻、一秒鐘、一彈指的時間做準備。當你往生時,只要你能記得上師會來救你,那你就不會下三惡道。如何能夠做到這一點?一就是練習能夠挨罵,二就是練習怎樣都趕不走、都不離開上師。不過這一點你們不要學,我希望你們都離開,這樣多輕鬆。
經典︰「善男子。菩薩云何修行精進。善男子。菩薩作是思惟。如虛空界無量無邊。眾生界亦無量無邊。唯我一人獨無等侶。令入無餘涅槃界中。如是菩薩為彼因緣發精進行。」
「精進」的意思不是說自己唸了多少,你們都是今天有空就多唸兩圈,沒空、心情不好就少唸一圈,精進也不是說今天拜100,明天多拜50就是精進,這樣只能說是很勤快、沒有偷懶而已。
「精進」是分開兩件事來說。「精」是精準,也就是我們朝對的方向一直繼續前進。「精進」不是學很多法門、看很多佛經就叫做「精進」,也不是說只學一種法門就是「精進」。有些人每種法門都想學,這裡也學一點、那裡也學一點,什麼都學一點,到最後自己都弄不清楚方向了,學佛不是這樣亂槍打鳥。學佛需要上師,上師能確定你學佛的方向正不正確,讓你在學佛的路上不會浪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和體力。我所宣說的佛法不離開釋迦牟尼佛、不離開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不離開自己的修行經驗。但是自己的修行經驗也是需要上師來確認,不是自己說了算。
在修行過程中只要有欲望,就不是精進。你們沒聽過這種說法吧?不是多拜懺、多唸佛、多持咒就是精進,精進是和眾生有關的事。「精進」是指我們做的一切是不是都和幫助自己解脫生死、幫助眾生成佛有關,有的話才算精進。幫自己也是為了要有能力幫眾生,所以要先解決自己的問題。如果是為了自己要開悟、要多收一點弟子,不管做再多都不算精進。很多學佛人常在剛開始的時候跟真的一樣,每天唸很多、拜很多,認為自己這樣就是很認真在學佛了。在場的出家眾可能有此經驗,剛出家的時候很勤快,久了就開始放鬆,覺得自己今天比較累就少唸一點。這種唸多唸少其實是跟你勤不勤快比較有關係,都不能算是精進。不要以為自己唸很多佛經就表示精進,以為就能解脫生死。唸佛經是有用,就是送你們過來這裡挨罵。這段經文以前我也沒看過,是今天才看到,你們聽了是不是越聽越怕?簡單來說,為自己的就不是精進,為眾生的才是精進。
參加法會不是為了要治病,其實生病真的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還完就好了。常有癌末的信眾來求加持,我會答說可以加持,但是加持完,病者馬上就會往生了,來求的信眾聽到這句話大都會問為什麼?其實癌末的人可能剩下一到兩個月的壽命,用這些壽命來抵病痛的苦,讓他能馬上離苦。我一定問他們是不是所有家人都同意,如果不是的話,回去商量後再來,很多人往往都不再出現。其實換另外一個想法也是幫他們省錢。
一名醫生弟子報告︰「住院如果是加護病房所有的費用約一天7000元。」所以,如果以30天計算,一個月就大概要花費21萬元,如果是信眾,我連供養都不收的,這樣不是省錢嗎?常有人來求見時會問,自己能為父母做什麼?我常會回答拜佛,但是要他們代替父母一天拜2000下大禮拜卻沒有人能做到。最近聽到醫院裡面傳出一個新名詞「天邊孝子」,平常看不到人,父母生病了才出現,在場的人很多都是這樣的。
「如虛空界無量無邊。眾生界亦無量無邊。」佛說虛空是無量無邊的。現在科學家也證實這個宇宙是沒有停止地在向外擴張、擴展的。佛真的很厲害,在二千多年前就說出來了。「虛空」就是宇宙,宇宙不停地向外擴充伸展,也就是沒有邊際,所以是無量無邊的。既然宇宙是無量無邊,那眾生界也是無量無邊。不要說是宇宙中其他的眾生數不清,在這個地球上,佛說有四十一萬種動物的種類,包含畜生道、昆蟲等生存在這個地球上。不要說我們人類有六十幾億萬人口是很多的,以昆蟲來說,種類更多、數量更多。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眾生生活在地球上,你說複雜嗎?非常地複雜。佛在二千多年前說有四十一萬種,經過了二千多年,種類肯定多更多了。因為人越來越複雜,所以投生畜生道的,昆蟲類的,種類也變得越來越複雜。
在無量無邊的虛空中,佛經中也有說佛土如恆河沙般地多,也就是很多眾生都已成佛。不說別的,在《阿彌陀經》中說億萬佛土,假如東南西北方各有一億萬佛,總共就有四億萬佛。你們也許會問,為什麼地球只有一尊釋迦牟尼佛?因為跟整個宇宙比起來,地球很小就像一顆塵埃看不到,不要說整個宇宙了,跟銀河系比起來,地球也是非常小。為了能夠幫助無邊無際的受苦眾生解脫、幫助眾生成佛,所以我們一定要精進修行。當你們還是凡夫身時,你們是沒有能力幫助別人的,這時候就要努力修改自己的行為,不疑、不惑、要決定開始去做。
「無餘涅槃」就是成佛。菩薩為了幫助眾生能夠成佛果的這個因緣,所以菩薩發菩提心精進修行。
經典︰「初持自身」
修菩薩道從初地菩薩開始修行前,要清楚知道修行的方向,我們所持一切法門與戒律,都是為了清淨我們的戒體。「戒體」不是指身體,而是我們的「法身」。因為我們的法身被生生世世的貪嗔痴慢疑蓋起來了,清淨的法性沒有顯現,所以我們沒有福報和智慧去利益眾生,透過這個身體持續修行,才能開啟我們本來具有的法性。「自利」和「利他」本體上其實是一件事,「自利」為的是要「利他」,如果沒辦法「自利」的話,也沒辦法利益眾生。你們的身體和意識是分不開的,身體都受意的影響,跟我不同。
我的脊椎是S型大側彎,為什麼可以不被影響?因為我的「心」能夠掌控意識而不讓「意」起作用,「心」跟「意」可以分開。你們都是分不清楚意識跟心的差別全搞在一起。其實修到空性,「心」跟「意」是同一件事。就好像對菩薩來說,「心」跟「意」是沒有分別的,菩薩如果心動,就能幫助眾生離苦,因緣一到,菩提「心」讓「意」啟動來幫助眾生。佛經上將「心」跟「意」分開說明,只是方便法,佛陀用你們聽得懂的文字,勉強分開解釋。
我幫助眾生時,是看因緣,當因緣起來了,意識動,慈悲心、菩提心起來就幫他。而不是看對方有錢沒錢,不會分別對方手上戴著鑽石,是有錢人,要對他好。因為如果分別他是有錢人,所以要對他好一點,這就是意識在動,有分別心,就沒有慈悲心,也沒有菩提心。「初持自身」要清楚知道佛所說的,要做到不疑、不惑、要下決定去做,依照上師說的去做,才能用戒體把持自己。你們現在的戒體是「五戒」、「十善」和「六波羅蜜」,依正確的修行方向不斷去做,才能不讓法身受業報身影響而讓法性漸漸顯現。「初持自身」只有四個字,你們沒想到可以解釋這麼多。
經典︰「持身行已觀受心法。如是正觀受心法已。行持心行。菩薩既行持心行已。次復修行見法等行。」
這裡出現「心法」兩個字,也就是「六波羅蜜」的法門,就是釋迦牟尼佛傳下來修菩薩道的心法,之前我都沒有看到這兩個字。我們要思惟有沒有做到所教過的佛法,假如沒有做到,就沒有接受佛的心法。「正觀」是指佛教我們要往內觀自己的問題。我常打比喻,每個人每天早上剛起床時,都看不到自己的樣子,除非照鏡子或是聽別人說,否則無法知道自己是美是醜。而人們常常習慣往外看別人的問題,對別人的問題看得都特別清楚,卻看不到自己的問題。我們要往內觀自己的心,對於他人不正當的言語行為,我們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心去反省,告訴自己不要這麼做,但是不需要去評論。剛開始我們觀不到我們清淨的本性,我們要觀意識,意識生起的念頭,是惡還是善?有沒有違背佛與上師教過的佛法?如果有違背,就要馬上糾正。如果有任何藉口,就沒有觀受心法。如果不觀心,只是用眼耳鼻舌身意去接觸外界,而產生主觀性,我們就沒有修精進法門。所謂「正觀」就是指一切行為有沒有幫助自己斷輪迴,有沒有幫助眾生斷輪迴,有的話才是正觀的。
「次復修行見法等行」這一句很深,是你們做不到的。透過如此不斷修行,才能見到法性,這裡很深,講了你們也聽不懂。就像2007年在拉其雪山閉關時,我才能用法眼見到眾生在六道輪迴的苦。沒有透過這種修行方式,是不可能用法眼親見眾生的苦。前面沒有做到,「次復」這個就做不到。這幾句看來簡單的話,需要一生堅定的修行。
經典︰「菩薩如是持心意已。為令未生惡不善法斷不生故起欲勤精進。為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勤精進。」
菩薩這樣子把持心性精進修行,一切都是為了要幫助眾生斷一切惡、行一切善,幫助眾生能成佛。菩薩修到空性,法性顯現,心與意是無二無別的,這在我們法性未顯現之前是無法體會的。那身為凡夫,我們是人,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在接收信號,要怎麼辦?金剛乘的修行方式是將五毒轉成智慧,轉識成智。菩薩道的修行需要顯教的六波羅蜜和金剛乘的密法持續去做,才能利益眾生。菩薩精進完全是為了幫助眾生能成佛,什麼時候能做到不重要,是要開始去做,朝正確的方向,完全沒有為自己,沒有欲望,為眾生而精進修行。為自己,就不是勤精進,為了眾生,才是勤精進。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帶領弟子修持阿奇護法與迴向儀軌。修法結束,仁欽多吉仁波切接著開示,今天所開示的六波羅蜜,很多人也許覺得很難、做不到,不要管能不能做到,重點是要聽進去、記在心裡,並且開始去做。修菩薩乘和金剛乘的行者,如果不以六波羅蜜為修行的本體的話,很容易走錯、偏離方向,也很容易將佛法淪為研究。佛法不是讓我們研究的學問,研究是拿佛經中你看得懂的,根據你的人生經驗去探討,找很多經典,看很多書,或者去打聽,再看很多其他人的研究結論,跟自己的做比對,再做出自己的結論,這不是修行的智慧,和學佛修行一點關係都沒有。如果用這樣的方式去學佛,那是很危險的。雖然可以說佛法是一種教育,但不是用來研究的。
臺灣之前有一位做佛學研究很好的法師,他之前有一次跌倒受了傷,當時我的顯教師父帶著我去看他,那時候看到他的眼睛還炯炯有神。但是到他晚年,有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他,是他的弟子最後一次幫他過生日。我有一點他心通,你一轉眼、一挑眉,就知道你在想什麼。那時看他眼神已經兩眼渙散呈現呆滯、可能有老年痴呆的徵兆。為什麼會如此?就是因為沒有修六波羅蜜,認為自己修得不錯了,他在著作中常加上自己認為是對的想法,所有的功德馬上轉為福德。
佛法是不同於我們的人生經驗法則,祖師 吉天頌恭曾開示,他所說的佛法是依據一、佛經上所開示的;二、上師所教導的;三、自己的修行經驗。自己的修行經驗不是自己說了算,要經上師認證過的才算,為什麼上師重要,因為一位有經驗的上師會來監督弟子。
今天所開示的大家回去一定要思惟,佛所提到的要單獨思惟,也就是不需要問別人:仁波切講的這個是什麼意思?如果你去問別人,代表他是佛陀或是你的上師了?不要說上師開示的自己都忘記了,當然以你們業障這麼重的,我講了一個多小時你們不可能全部都記得,但只要記得一字一句,你都要思惟。思惟不是去想佛法是什麼意思,你還沒有做到怎麼可能了悟佛所說的意思,思惟是要去想自己有沒有去做,這樣就算只記得一字一句,對你都有用。
回到家後思惟很重要,不要說自己很累倒頭就睡,也不一定要正經八百坐在佛堂靜靜地想一兩個鐘頭,現代人沒有這樣的環境。只要靜下來思惟五分鐘都有用,如果老公在旁邊問妳怎麼在發呆,妳可以說自己累了。等一下在車上就可以思惟,只要不坐過站就好了。不要不去想,那就真的只是聽過了,聽完就過去了。想起一句或一個字都可以,就算只有一句也是釋迦牟尼佛給你的開示,透過我以你聽得懂的涵義告訴你。事實上我恭讀《寶積經》也沒有整本都恭讀完,為什麼就能直接開示?因為透過修行自然能夠看到文字就生義。我們每分每秒都應該要思惟自己的身口意是不是符合上師的教導,有沒有違背佛法的地方,這很重要,你們不要越聽越怕,現在做不到沒關係,但要思惟。
即使是到現在,我仍然沒有停止地在利益眾生。每個禮拜將開示的內容公開在寶吉祥佛法中心網頁,並不是希望更多人來看、然後有更多的弟子,而是要讓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可以監督自己,如果哪裡說得不適當,直貢澈贊法王絕對會讓 我知道,甚至阻止我。之前我不知道 直貢澈贊法王會看法會的開示內容,有一次 直貢澈贊法王提到才知道的。如果你們說上師開示的,自己一個字、一句話都不記得,那就表示你生生世世都是大笨蛋,也不差這一世是個大笨蛋。業障,指的就是業力造成學佛的障礙,要是你對上師的開示都不記得,表示你學佛出現障礙,要大懺悔、要做布施供養等一切的法門。
法會圓滿,弟子們感恩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慈悲開示,起立恭送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下法座。
更新日期:2015 年 11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