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15年7月26日
法會開始前,一位弟子分享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慈悲加持救度她母親離苦的事蹟,也藉此機會懺悔自己所做的諸惡業。
從小她家裡雖然供奉媽祖,也隨順父母親的因緣信仰同一宗教,可是心裡卻非常地清楚明白這種求保佑的信仰不是她想學習的佛法,所以只要有機會去佛寺禮佛,她總是不忘記祈求諸佛菩薩,讓她在這娑婆世界裡,可以遇到一位具德的上師學習佛法。這一祈求,就是漫長的14年,直到皈依了與佛無別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
每次週日共修法會後,她總會與父母親分享上師度衆的事蹟,初期母親總是反問她:「怎麼每次都說一樣的,沒有別的可以說嗎?」一次、一個月、一年,日子久了,母親也很習慣這樣的分享。每次她開口問母親:我們去求見 仁欽多吉仁波切好不好?母親總是推辭說,怕對不起她的母娘;或是現在還沒有辦法吃素,而拒絕了她。
有一天她接到衞生所電話,告知母親的健康檢查有某些數據偏高,建議他們去做更精確的檢測。檢查報告出來後,母親確診是大腸癌,為了不讓日漸長大的腫瘤堵塞住腸子,醫生建議母親做腹腔鏡手術切除腫瘤,家人在和母親商議後,決定讓母親接受腹腔鏡手術。在她成長的記憶裡,母親對自己的信仰是非常忠誠的,只會上香祈求媽祖的母親,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總是在她的房間內,面對著壇城、跪著向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法照合掌說悄悄話。每次她問母親對 仁波切說了什麼悄悄話,母親總是回答她:這是我和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祕密。也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母親每天晩上睡覺前,總是要對著上師的法照合掌說:仁欽多吉仁波切晚安。接著又說:要幫我加持哦!接著,她母親才會去睡覺。
她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加持,母親的手術非常順利圓滿,甚至在手術後的第2天就可以下床走動,完全看不出是一位已經將近80歲的病人,而且,身體也很快地恢復了以往的氣色和體力,連母親的主治醫生都驚訝不已。
去年6月,母親忽然對她說:妳不是說要帶我去見 仁欽多吉仁波切,我想去求見 仁欽多吉仁波切。她深怕母親三心二意,在再次確定後馬上邀請其他妹妹,最後成行的除了父母親之外還有三妹共4人。在報名7月21日求見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後,她一次又一次地告訴妹妹,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是一位非常慈悲的具德修行者,會依法界眾生的因緣和因果顯現不同的方法來救度眾生,所以他們只要誠懇並且恭敬地祈求 仁欽多吉仁波切加持媽媽就好,其他隨媽媽的因緣。
但是在7月21日求見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當下,她動了心念,心想如果媽媽可以來參加法會多好呀!當慈悲的上師問:什麼事?愚昧的她卻回答:感恩 仁波切過去幾年的保佑,現在母親得了癌症,祈求讓母親參加施身法法會。仁欽多吉仁波切當下非常嚴厲地苛責她是一位非常不孝順的女兒,母親根本沒有想學習佛法解脫生死,是因為畏懼死亡和疼痛才來,如果來參加法會,到時候病好不了,母親就會起惡口,如此豈不是幫父母親做口業嗎?又開示:這一輩子已經沒有學佛的因緣了,只有下一世了。然後,仁欽多吉仁波切幫她的母親加持了許久許久。
她無比的羞愧也在此懺悔,自己確實是一位非常不孝順的女兒,從母親確診是大腸癌到往生這6年多的時間,她未曾為了母親來道場懇求上師給予她機會做大禮拜、幫母親累積福德資糧,也未曾為母親做大供養、祈求上師幫母親累積福德資糧,只是自私地想利用、依靠上師的功德大海,還差點種下讓母親因惡口而下三惡道的因。
她的父母親雖然信仰民間宗教,卻非常排斥吃素。但是,母親在求見 仁欽多吉仁波切得到加持後,竟用無比堅定的口氣對妹妹們說:從現在開始我已經跟隨 仁欽多吉仁波切吃素了。向來非常反對母親吃素的大妹、四妹和小妹從此也不再反對。母親在往生前總會說:我知道是 仁欽多吉仁波切救我、加持我,仁欽多吉仁波切其實是一位菩薩,是一位會說話的菩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是菩薩也是佛,因為不捨法界衆生受苦難,總是依法界眾生的因緣和因果,用空性的慈悲力、威德力來攝受與救度衆生離苦得樂。
她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慈悲加持母親,讓大腸癌的母親,從確診、發病到往生,完全沒有做過侵入性的醫療,沒有吃過抗癌藥,沒有癌末病人的疼痛和血便,也沒有腹水腫脹,沒有三管齊下,也沒有任何的急救。年邁的母親是在家裡安詳地往生的,往生時,意識非常地清楚,她甚至還清楚地聽見母親呼喊:仁欽多吉仁波切救我。她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慈悲超度母親,讓母親得以往生善道、離苦得樂。同時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沒有捨棄身口意皆惡業深重、下下根器的她,讓她學佛的慧命可以再延續、能在這末法時代皈依具德的上師、聽聞殊勝珍貴的佛法,有機會解脫生死、不再輪迴。更要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讓她有因緣可以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母親的恩情可以回報,而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大恩德,她生生世世都難以回報。
母親往生後,她於3月7日帶著父親和四位妹妹一同到道場求得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給予母親殊勝施身法的超度。母親的告別式是安排在3月23日,當天她再三叮嚀妹妹們留意母親的頭蓋骨,火化後,葬儀社的服務人員把有一個工整且非常明顯的圓形小洞的頭蓋骨放在她面前,當下她除了歡喜更是對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無比的感恩。
她在此向累世和今世所有被她傷害過的法界眾生懺悔、並為過去和今生起心動的妄念、惡念、貪念、邪念懺悔。她懺悔用計較的心而不是清浄的心供養。母親往生前,她為了茹素和侵入性治療理念與妹妹不和而起惡口、嗔恨的心,她皆懺悔。皈依前從事房地產預售屋銷售的工作,為了業績去拜鬼神,她懺悔。皈依前還曾投資葷食餐廳,對於她所種下的惡業,她皆懺悔。
最後,她代表十方一切法界眾生,感恩大慈大悲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及諸佛菩薩的大恩大德,並祈願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體安康、法輪常轉、常住於世、佛法事業圓滿興盛、直貢噶舉法脈永流傳。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升法座主持共修法會,首先修持《百遍頂禮證知》,本來這個儀軌是要一唸一拜,但今日時間不夠,仁欽多吉仁波切指示全體與會大眾起立,由出家弟子眾等代表所有眾生,向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無量無邊眷屬及一切本尊、上師頂禮三次,隨後由出家弟子領眾帶領與會大眾念誦經文內容。
與會大眾念誦完畢,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賜予珍貴的佛法開示。
今天大家所唸的《百遍頂禮證知》是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傳出來的,法本中提到「此乃正法於西藏出現之前」,意思是在西藏還沒得到法本之前就出現了。法本中提到,此經文是從天上所降下之預兆,從夢中得授記,五個世代之後將了解其含意,乃法之開端。《百遍頂禮證知》之中涵蓋三乘的修行法門,後面所唸的包括一定要禮敬諸佛菩薩、阿羅漢、上師僧眾及供養、懺悔等等。
法本後面有幾句話,無論是準備皈依或已經皈依過的,都一定要聽清楚。法本中提到,願不再趨向、不再累積業與煩惱因,願此下生和一切苦果解脫之後,今後得永不再受。我們為什麼學習佛法?就是要解脫生死。要解脫生死,過去世與這一世所作的惡、善業,若以淨土宗而言,善業是可以帶去的,但若是修別的本尊,則連善業都不能帶走。法本這一段所講的是要發願,不再趨向就是不往這個方向去走,不再累積惡業與煩惱的原因,願自己這一生與下一生的一切苦果解脫。如果這一生不能將所有惡果還清,下一生仍舊要還。修菩薩道的人,不畏懼自己要還這個果報,不會逃避的,因為不還清就絕對不可能解脫生死。
很多人以為自己皈依過、唸過經,還問自己能做什麼,其實什麼都不能做,因為沒有懺悔、還清,什麼都不能做。在其他法本、經文中沒有提到,但《百遍頂禮證知》中特別告訴我們要還債。仁欽多吉仁波切還沒得到這個法本之前,就已經一直提醒大家要還債,不要以為學了佛就好漢一條,好的要來而不好的都不要來。沒有這回事!如果有這回事,經文上就會寫到,不需要等你們想。我們都是愚昧的,而愚昧是從貪嗔痴而來,這些祈願文都是證道、解脫生死的菩薩與佛寫出來的。法本中的這句話很重要,所謂一切苦果,就是自己種下的一切苦因的果報一定要還,還了才得解脫。
你們不要以為皈依之後,就認為有 仁欽多吉仁波切保護、保佑。想想你們沒有將自己的身家都給 仁欽多吉仁波切,讓你們過好日子,你們也沒分一半給 仁欽多吉仁波切,況且 仁欽多吉仁波切沒有要求你們這麼做,佛菩薩也沒要求這個。你們憑什麼要求要過好日子?是 仁欽多吉仁波切欠你們的?還是應該的?你們之所以皈依,是因為上師能用一切方法提早讓你還債,而不是皈依之後就好漢一條、能多賺錢、多一些生意、老婆越來越聽話、孩子會改好,也不是皈依之後身體會健康、感情沒煩惱。皈依之後,感情可能更加讓你煩惱,因為前世欠的全部出現了。
能還清債,賺的錢才能存起來。如果不想還債,就會一直有債務存在。逃得過這一世,逃不了下一世。很多人會說下一世怎麼知道,認為先過這一世再說。很簡單,沒有還清債的人在死之前一定會痛苦。你們出家眾也看過很多出家人死之前的痛苦,就是因為沒還清債。沒還清債就會讓你們痛苦,而墮入三惡道。就算在亡者身邊唸佛號,如果沒有大修行者幫助,也是沒用的。
學佛皈依前第一個觀念,自己為什麼要學佛?就是要透過佛菩薩的加庇與上師的幫助,讓我們提早還債。如果沒有這個觀念,等一下就不要皈依,要不然到時候可能會作口業。佛經中講很多因果,細到連醫者將針扎進去時,讓人痛得叫出聲,都會有果報,因為收了人家錢,為什麼還讓人家痛呢?你們不要說是因為他暈針,體質不好才會如此。既然如此,為何你不把脈把得清楚一點才下針呢?
佛經中提到,若是針灸讓人痛,醫者都可能會下地獄。為什麼?因為病人痛苦,醫生才賺到錢,不是因為醫生厲害,而是趁人之危才賺到錢。既然是趁人之危而賺到錢,更加要小心,不要加重人家的危險。所謂加重,並不是一定要治好人家的病或讓人家健康,而是他既然來就醫,你一定要讓他了解你很關心他。所謂關心,不是關心他的病能不能痊癒,而是關心究竟有沒有用恰當的方法讓病的痛苦減少,並不是只想著要治好他的病。如果他沒有福報,就算華陀再世也治不好他的病。
我們不還清債,也不可能解脫生死。法本後面再加一句今後不會再受,意思就是這個因、果報了結就沒事,不會再來、再有。有些人說這一生得癌症,下一生還會再得癌症,並非如此,而是下一世會有別的病。如果這一生得癌症死了下地獄,還清了出來後,就是另外的事情,不會一直帶著走,善果與惡果出現後就沒了。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就是將善業的力量不斷累積,直到用不完為止,到最後證到空性的善,是用之不盡的,證入一真法界之中。你們現在沒有這個能力,但先要知道自己必須還債。
所謂懺悔,並不是懺悔過後就沒你的事,懺是要承認、負責、面對自己過去所做的一切,悔是永不再做,所以才如法本中所說的今後得永不再受。譬如你殺了一隻螞蟻,之後若是手流了血,如果作了很多善業,果報就會到此為止。如果你沒有作很多善業,可能就不只流血,而會發生很多事情。這句話很重要,你們能不能修出來,就在這句話。仁欽多吉仁波切閉關時有很多障礙,就是因為過去世給過別人很多障礙。別人閉關很舒服,但 仁欽多吉仁波切偏偏挑到一間西晒的房間,下午的氣溫高達42度。別人可以在冷氣房間中閉關,而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幫 仁欽多吉仁波切挑的也是冷氣房間,只不過是零下10度、在郊外。
這就是要閉關的原因。很多人以為閉關就會讓自己變成一條好漢、越來越厲害,並非如此,而是要還債。在關房裡面還債的速度很快,而且功德很大。很多人的觀念不是很正確,總認為閉關久的人出來就很厲害。閉關久的人因為惡業都還清了,出來都是善業,當然比一般人厲害。
為什麼要閉關?因為閉關像是坐牢。為什麼很多人會坐牢?因為生生世世都關過動物、寵物,就如佛經中提到,這一世將動物關在牢籠中,下一世就有牢獄之災。只要養過寵物,就會有這種事,換作是你,你願意被人關在籠子裡提來提去嗎?所以,讓孩子養寵物的父母,就算這一世沒有牢獄之災,下一輩子也很可能會有。為什麼要閉關?因為我們生生世世很容易做這種事情,就一定要閉關。很多人不清楚為什麼要閉關,以為是一直唸經就越唸越好,其實是逼你要還債。在外面時,你們還債的心還不夠強烈,關在裡面還是不還嗎?閉關時之所以吃的、各方面的生活都是最簡單的,就是因為要還債,過差不多類似乞丐的生活。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尼泊爾海拔4500多公尺高的山上閉關時,吃的是白水煮白麵,再加外面白雪一片──三白。你們以為閉關是吃好的?沒有好東西的。有次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的地方閉關,負責餐食的比丘尼與下一位交班時,忘了告訴她關房中有人閉關,結果 仁欽多吉仁波切就餓了一整天。這表示 仁欽多吉仁波切過去沒有布施過食糧,這一世就餓了一天。閉關時挨餓也不能停,不像你們如果餓了可以睡覺,睡醒再看有沒有機會。而且,閉關時也不能敲門跟人家講,就算外面有人走過,也不能跟人家講,一講就破功了,馬上重新計算。
佛法是幫助我們這一生還債,如果你們不肯還債,想要求好事,等一下就不要上來皈依,因為你們會後悔的。你們會認為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以為皈依之後就會變好。皈依之後確實會變好,但那是未來,不是現在。仁欽多吉仁波切就是最好的例子,是慢慢變好,而不是一下子變好。變好不是指有錢、有權勢,而是還了惡業,善業的力量自然就出現。不再行惡,當然就不再有新的惡果了。如果你們有任何煩惱,覺得自己好像走到人生的末路,要恭喜你們,因為這是在還債。不管對方是對是錯,你都是在還債。
如果你們以為只是唸一下這幾句話,那就錯了,因為這就是發願,你們都上當了。以前沒有這個法本時,仁欽多吉仁波切就已經開示這個觀念,現在有了法本,更加有依據了。所以,你們等一下要想清楚,不要隨便衝上前皈依,皈依之後就開始還債了,千萬要想清楚。仁欽多吉仁波切跟其他地方不同,不會多希望你們來皈依,因為如果你們不如法,皈依後反而對你們不好。不如法一定會作惡,而作惡就會離開。為什麼要讓作惡的人離開?是有根據的,不是 仁欽多吉仁波切喜歡讓人離開,仁欽多吉仁波切做任何事情都是根據佛經所說的,如果佛經沒提到,仁欽多吉仁波切也不會做。所以,大家要留意一下。
法本中提到,應了知發露不隱瞞、不掩蓋地來懺悔,不做不應修者。這句話很重要,很多人看到自己發生不好的事,就一直唸、迴向、再唸、再迴向,希望不好的不再來。法本在此講得很清楚:不做不應修者。除非是特別的例子,好像 仁欽多吉仁波切幫眾生這麼多事,所以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主動修法,也指示其他人修法。如果你們像 仁欽多吉仁波切這樣,就會有人幫你修法。有的時候,你們發生一些小事情,其實就是在還債,你們還想求修法,是不想還債嗎?
我們每一天持咒、禮佛、修護法,不是讓你不用還債,只是讓你這一生有足夠時間還債。如果債還清了,好的就會出現。你一天沒有還清債,想要好的也會提心吊膽,不曉得什麼時候被債主遇到,看到你吃這麼好卻不還債,豈不是馬上打你一頓?所以,我們一定要還債,不要以為皈依之後就不用還債,以為有 仁欽多吉仁波切修法幫忙擋。仁欽多吉仁波切修一切的法,都是幫助你們還債,第二讓那些債主先別要你的命,第三讓你有福報去還債,因為身體不好也不能還債。還債是一件好事情,並非是不好的事情。
法本中提到不做不應修者,並不是叫你不修、不唸。你不能認為自己要唸《金剛經》,因為經中提到因果皆是空性,不應該有這種觀念,佛才能這樣講,凡夫俗子還在輪迴中,哪有資格講空性呢?既然沒資格講,那就要還債。肯還債就是空性,如果不肯還就是執著。如果認為唸《金剛經》就沒事,這就是一種執著,而如果執著,當然就會再來了。你們沒有聽過這種開示,很多人都說唸《金剛經》,因果就沒了。誰敢這麼說?仁欽多吉仁波切就不敢說這種話。
因果一定有,至於佛為何不受因果影響,就是因為進入空性、不執著了。你們為什麼怕果報?就是因為執著、怕苦,只要樂不要苦,但是一切苦因產生的根本問題,都是需要快樂。如果沒有苦因、苦果,還會追求快樂嗎?那就不需要了。為什麼大家整天都希望快樂?因為我們生生世世所種的都是苦因,所以這一生都嘗受苦果。如果人生分為100份,只有1%是快樂的,其他99%都是苦與煩惱,沒有一件事不讓我們煩惱。不做不應修者,指的是我們所做一切佛事,都不是為了自己要改變過去所做的事情,而是為了未來成佛、利益眾生才去做,如此皈依才有意義。
法本中提到,以後一切罪清淨了,一切福德才能夠圓滿。很多修行人修得差不多時,就好像有障礙、有問題,就是因為福德不圓滿、罪沒清淨。所謂罪沒清淨,就是對這個罪還有執著、怕有果報、怕出事。我們這一生起心動念皆是業、皆是罪,這一生做了這麼多事情,能夠逃避嗎?只要我們每一天能活著,每一天有飯吃,每一天還有時間念佛、拜佛,就是有福報的人。有些人想念佛、拜佛都沒有機會,想做都做不到,不是不想做,而是沒有能力、沒有體力去做,也有很多障礙。所以,只要是有飯吃、有衣服穿、有地方住、能接觸到佛法、能拜佛,就是有福報的人。其他的事諸如事業、感情生活、家庭倫理,都只是因緣而已,隨風而過不會停留,不會因為你喜歡他就留下來,或因為你不喜歡他就跑掉。反而是你越喜歡的跑得越快,你越不喜歡的越不動如山,都是如此,因為都是你們的債。
今天的開示,是讓你們知道學佛的原因在哪裡,為了什麼要皈依?而不是只因為坊間的人說皈依就有福報。當然,有福報的人才能皈依,但這個福報不是用來改變你過去所做錯的事,而是改變你現在不會再做錯,如此一來未來自然沒有錯,自然有福的果報。我們能耕耘一分就得一分,每天都加一點,累積起來也是很多的。因此,千萬不能急,也千萬不能說自己一定什麼時候能做到。佛寫得很保守,都說這一生若是還不清,下一生繼續還,因為佛很了解眾生,知道沒有眾生有這麼堅定的信心會希望在這一生還清。
仁欽多吉仁波切對本尊的發願是:如果死亡對我好,就讓我死。意思就是,如果死掉能還清生生世世的惡業,就死了吧!可以用別的方法來還清自己的果報,死了就不必下地獄,不需要經過病痛,但自殺死不算,因為自殺死一定要下地獄。如果有人故意每天這樣講,說什麼感情很苦、世間很苦,求佛菩薩讓你死掉,這是不算的。說什麼自己來世要好好修,這種也都不是很正確。仁欽多吉仁波切所開示的並不是講你的感覺,而是果報。你們不要以為既然 仁欽多吉仁波切這麼說,就學著這樣講,因為最近自己感情很苦惱、眷屬不聽話,而求佛菩薩帶你走,這就錯了。要決心還清債,而且是為了學佛修行的人,如此發願才有用。
仁欽多吉仁波切發願:如果生病對我好,就讓我生病。意思就是如果生病能還清生生世世的殺業而不必下地獄,何樂而不為?有人會認為自己又不知道下地獄的狀況,覺得最重要的是現在,但是不需要知道下地獄的狀況,因為死之前就會知道。你們都看過親戚朋友過世之前經歷很多苦,這種苦就是這一生所作的惡開花了,而在死之前跟他算帳,讓他墮入地獄、畜生、餓鬼道。你們以為死亡一定要很痛苦嗎?其實不然,寶吉祥佛法中心有很多人死了都完全沒痛苦。為什麼他們死亡沒痛苦?因為他們已經還清債了。
很多人唸阿彌陀佛,但為何走之前還是痛苦?就是因為不肯還債,以為自己有修行就是在還債、迴向給冤親債主。法本中清楚提到不做不應修,我們修的是為了解脫生死,就一定要還債,而不是每天迴向給特定對象,是要迴向給西方極樂世界。法本中提到,從今時起直至得證菩提果位,所以這個法本不是小乘的,是大乘的,一直修到證到佛果,也可以說是金剛乘的。從皈依的今天開始,到我們證到佛果的時候,三門所生之善,也就是身口意所生起的一切善力,有如河流水永不間斷。當我們皈依學習佛法之後,身口意所有善的力量,就好像水一般不斷一直流。只要肯還債,開始一直修善,未來善的力量就好像河水不會斷掉,只要你肯去做。
今天暫不開示太多,因為法本後面講得很清楚,得到法本五個世代之後,才真正了解裡面真正的含意。這個法本也是金剛乘,因為提到自今時起到得證佛果,都永遠皈依三寶、敬獻己身,不是為了什麼事情才皈依,而是皈依過就生生世世都皈依三寶,不會斷的。很多地方的皈依是隨緣皈依,幫你們跟佛菩薩結緣而皈依,但是沒有唸到永遠皈依三寶。仁欽多吉仁波切幽默地表示,大家今天唸過了,可以說是對你們好,也可以說是你們上當了。你們整天以為多唸就多保佑,其實裡面都有很多陷阱讓你們掉進去,沒有這麼好的事。
法本中提到,只要我們永遠皈依三寶、敬獻己身,也就是很恭敬地讓身體(包括化身、報身與法身)去利益眾生,而不是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法本後面講到空性,其中有一段空性的內容,但若是現在講,你們會聽不懂。法本中提到要隨喜一切世間與出世間之福德,也就是我們若看到任何人行善,無論是世間或出世間(修行)的善,看到這種福德就要隨喜。隨喜不是紅包要包多少,而是隨著他做善事而起歡喜心、讚歎,才會有福德。如果忌妒別人行善、做得比你好,無論修得多好都沒有福德。我們要隨喜功德,所以七支供養中也包括隨喜。隨喜不是喜歡怎麼做,而是隨著別人作善業,無論是修行、世間、出世法也好,心都會很自然地讚歎、喜歡,而不是產生忌妒的心態。
法本中提到,當死亡確定時,之所以要加確定這個部分的內容,其實死亡沒有百分之一百確定,有的時候壽可以減少,有的時候可以增加。所謂確定,指的是定業,也就是完完全全不會有機會改變了。就好像今年年初的事情,其實是可以讓 仁欽多吉仁波切死亡的,但是因為死亡還沒確定,因此透過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修法與 仁欽多吉仁波切自身修法就又開始延續,不過一個月,整個身體就恢復過來。
法本中提到,當死亡確定時,就但願能親見諸佛菩薩伸出金色右手,放於我們頭頂上給予授記。這句話指的是若在此生之中還清債、對上師起恭敬,當死亡確定之時,不用上師修法,自己就會親見諸佛菩薩伸出金色右手放在梵穴上面給予授記,意思是下一世就是菩薩、未來世就會是佛,但先決條件是要還清債。如果不還清債,出來的不會是金色右手,可能會是黑色手拿個叉子插你的頭了。
法本中有兩句話,出家眾要好好聽清楚:願我能不因煩惱心思散亂,而希求法無我,願得無量菩提心般面對死亡。其實人的煩惱有很多種,就好像以前有位出家眾怕見不到阿彌陀佛而晚上不敢睡覺,這也是煩惱與心思散亂。很多出家人在走之前一直想:我修的法行不行、對不對?我應該怎麼唸呢?聽了這麼多,哪個可以呢?是阿彌陀佛、觀音菩薩或禪定呢?這就是心思散亂。
透過這一生還清債,發願希望不因自己煩惱與心思散亂,而希求法無我。所謂法無我,不是沒有這個我,而是一切法的產生都不是為了某個單獨個體,一切法都是因緣法。既然是因緣法,死亡也是因緣法、空性的。當我們了解死亡與涅槃也是空性,要有無量的菩提心,知道這一世的死亡只是為了下一世的準備工作,而不是解脫或逃避這一生什麼事情。當我們的身體不能用,就等於房子破了不能用,於是搬個房子,而繼續幫助眾生。
如此一來,以這樣的心面對死亡,心思才不會散亂。大家要清楚,不是靠禪定,也不是靠唸佛唸到一心不亂,而是靠菩提心。用無量的菩提心面對死亡,就算你的法修得不是很到位,只要你有菩提心,諸佛菩薩與上師一定會到。如果沒有菩提心,就算生前是大法師也沒用。
今天之所以要開示這些,因為很多人從別的地方、中國、澳洲來求皈依,所以 仁欽多吉仁波切為了慎重起見而多開示一下,怕大家對皈依有所誤會,以為皈依是為了讓你們過好日子。皈依之前,仁欽多吉仁波切通常都會稍微開示皈依後的佛弟子須留意的事情,那些可以做、那些不應做。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接著開示皈依後的種種利益、應做與不應做之事,根據經典開示弟子在學佛方面不應犯的錯、上師因應弟子犯錯的處理方式以及弟子得不到上師加持的原因。
仁欽多吉仁波切以最近三位弟子所犯的過錯為例,一位擔任理事的弟子說明他們所犯過錯的經過:上週週間 仁欽多吉仁波切修法時,修了兩座法,中間休息20分鐘。仁欽多吉仁波切所修的第一座法是施身法,進行修法需要搖鈴、打鼓、持咒、翻法本,修法1個小時後,仁欽多吉仁波切下法座進入休息室。
照道理來說,負責法務的弟子,此時應通知膳食組送茶、水與毛巾等,讓 仁欽多吉仁波切休息一下。結果,負責通知的弟子前一天忘記通知,雖然另一位弟子中間通知了膳食組,但負責看守休息室門口的弟子在膳食送來時,雖然之前已向 仁欽多吉仁波切報告1分鐘後會有膳食送來,但他看到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閉目,所以茶與毛巾都放在休息室外。
另外,休息室的房門沒有關上。仁欽多吉仁波切在修第二座法之前的20分鐘中滴水未進,就算真的要讓 仁欽多吉仁波切休息,房門沒關,外面也是很嘈雜,這幾位弟子都沒有盡到承事上師、恭敬上師等弟子應盡的責任。因此,仁欽多吉仁波切讓這三位弟子了解一下 仁欽多吉仁波切修兩座法之間不僅沒喝水,後續還須一直持咒的辛苦。於是,仁欽多吉仁波切指示這三位弟子右手搖鼓、左手持與鈴等重的裝水保溫杯,持咒不准斷,中間可休息20分鐘,但一樣沒水喝,之後再持誦1個小時的咒語。
經過這段過程,這三位弟子知道自己錯了。之後,問這三位弟子手痠不痠,他們說會痠;再問他們有沒有如 仁欽多吉仁波切有脊椎側彎,他們表示沒有。他們只是搖鼓、搖保溫杯,但 仁欽多吉仁波切除了搖鈴與鼓、持咒,還要翻法本、戴法帽、吹奏人腿骨法器。最重要的是,仁欽多吉仁波切所搖的鼓比這三位弟子所搖的還要大上一倍,而且仁欽多吉仁波切的肩部關節軟骨已經磨損,所以其實是非常痛的。這三位弟子搖了1個小時就不行了,後面持咒也真的口乾舌燥,都是又痠又痛又懺悔。
仁欽多吉仁波切繼續開示,這三位弟子之所以懺悔,是因為口渴與痛。如果以後有人對頗瓦法不恭敬,可能就會找個大體,讓他們修法修到大體頭頂有洞為止。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就是不清楚自己要做的事,守門口的弟子是要擋那些非工作人員,但他覺得自己有權威,有瞄到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休息,所以不讓膳食人員進去。難道 仁欽多吉仁波切活該渴死嗎?仁欽多吉仁波切很有耐性,當下並沒有問,要看弟子們怎麼做。或許也是阿奇對 仁欽多吉仁波切好,可能當天那杯水有毒。
另外兩個送茶水的弟子,應該送就要送,卻怕得罪那個守門口的弟子。守門口的弟子雖然有點高,但是體型偏瘦弱不禁風,兩個比他壯的竟然會怕他?為什麼會如此?他們以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慈悲、可以得罪,不能得罪其他人。既然守門口的弟子說不送那就不送,既然 仁欽多吉仁波切要休息,他們也可順便休息。很多人以為自己在承事上師,但沒有人能夠用慈悲心去體會上師,都認為上師要對你慈悲,卻沒有對上師慈悲。
很多子女說父母親不了解他們,但想想自己對父母親有多了解?這是同樣的觀念。他們這麼做,馬上就沒有加持了。之所以不送茶水,就是不恭敬。如果對一個人恭敬,看他辛苦完了,送水是一種禮貌,沒有什麼奇怪的事。就算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休息,敲個門送進去,喝與不喝是 仁欽多吉仁波切決定,而不是守門的弟子來決定!現在變成守門的弟子幫 仁欽多吉仁波切決定?既然如此,那位守門的弟子乾脆來做仁波切好了,他代表 仁欽多吉仁波切決定要不要喝水、休息,多有權威啊!
很多道場就是被這些所謂弟子害慘的,裡面的住持不是如此,但外面那些知客就會說法師有說,而 仁欽多吉仁波切那天並沒有告訴守門的弟子自己在休息。這三位弟子昨天來供養 仁欽多吉仁波切,但 仁欽多吉仁波切沒有收,因為他們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道場不是讓你們在裡面交朋友的,人都很容易接近有權勢的人狐假虎威。守門的弟子做了這麼久,每一次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休息,都會將門帶上或指示要將門關起,那天 仁欽多吉仁波切沒有交代,只是累了稍微坐著,守門的弟子卻以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是閉目養神?
為什麼恭敬上師與承事上師這麼重要?因為上師做每件事都是在利益眾生。弟子承事上師就是隨喜功德,在善的共業中也有一份,但守門的弟子偏偏搞花樣,變成自己是權威人士。在道場中有很多這種事情,仁欽多吉仁波切明明有講的事,弟子們不去做,而 仁欽多吉仁波切明明沒說,弟子們卻又去做。世界之所以會亂,就是因為大家不聽話。今天開示這三位弟子的事,只是演一場戲給你們看,他們還以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修法很簡單、輕鬆。仁欽多吉仁波切搖鈴與鼓時,沒有人教過,一拿上手就會搖,讓三位弟子搖鼓時他們竟然還搖到破皮,還以為看 仁欽多吉仁波切搖起來很輕鬆,殊不知如果上一世沒有善根,就算想學這種法,也都沒得學。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繼續根據經典開示弟子皈依應有的心態與不應犯的過失。弟子若犯了這些過失,就得不到上師的加持,但這並不是上師的加持不過來,而是因為弟子自己將加持停止。等一下大家皈依時,仁欽多吉仁波切會為大家在梵穴處剪一點頭髮,這個儀軌的意義,第一是斷煩惱,表示皈依後透過佛法的薰陶而將煩惱斷掉;第二是現出家相,但這並非指現比丘、比丘尼的相,而是出離輪迴的家。剪頭髮的定義在於,人最重要的是頭頂,不管是要去阿彌陀佛淨土或其他菩薩的淨土,都是從梵穴出去的,但在顯教沒有剪髮儀軌。
仁欽多吉仁波切為即將皈依的弟子介紹所皈依的直貢噶舉傳承與三恩根本上師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並提醒大家要了解所皈依上師的學佛背景,知道上師是如何修出來的,要有很清楚的交代,而不是只說是活佛轉世。上師多多少少都會告訴弟子自己是如何修出來的,不是說自己突然間變得很厲害,如此都不是很正確。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即將皈依的弟子有關護持道場的事宜與皈依後的心態。
大家皈依後就是學佛人,但不是馬上變成與眾不同的人,而是身口意開始從惡轉為善。皈依後不是要離開親朋好友,一切隨緣。如果跟你有緣,自然會聚在一起;如果沒緣就自然會慢慢離開,不需要你趕或勉強,也不需要很刻意地像神經病一樣整天唸。心如果不改,唸24小時也沒用,最重要的是心透過佛法的薰陶就要改、調整。皈依之後的功課,不是指唸多少經咒,而是皈依之後是否守戒、檢查一下自己的心態。至於要念誦的內容,仁欽多吉仁波切會按部就班地傳給你們,你們急也沒用。你們就算急,得到之後也不代表你會一直修下去。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進行皈依儀軌,接受86位信眾皈依,一一為信眾進行剪髮儀軌,並傳授五戒。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帶領弟子眾等修持阿奇護法與迴向儀軌,隨即教授新皈依弟子禮佛的正確姿勢、意義與觀想方式,並說明顯教與藏傳佛教禮佛方式之差異與坊間常見誤解。
法會圓滿,弟子們感恩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慈悲開示,起立恭送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下法座。
更新日期:2015 年 7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