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15年3月15日
法會開始前一位弟子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賜予她懺悔的機會,並且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救度她全家。
還沒有學佛以前,她總以為學佛就是唸經和研究學問。一直到2004年媽媽往生,她在禪寺幫媽媽唸經,還從禪寺請了一本早晚課念誦本,每天在家念誦,直到同事師兄帶她求見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第一次求見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仁波切問她是不是有小孩往生,當時的她很害怕提起這件事,就回答說沒有,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對她笑笑說:那你有什麼事要問?她只有祈求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讓她參加法會。她參加一次週日共修法會後,隔週剛好是皈依法會,在法會前她去祈求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讓她皈依。
皈依後她拿著皈依證跪著祈求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賜予法名,仁欽多吉仁波切再問她一次,是不是有小孩往生,她當下就回答說有,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隨手拿起木棒在她的頭上敲了一下。往生的小孩是被她拿掉的胎兒,是在她離婚後和男朋友同居而懷孕的,男朋友很想跟她結婚,但是她並不想再結婚,於是自作主張將小孩拿掉,男朋友很生氣對她口出惡言而後離開她。當時的她還覺得沒什麼,殊不知自己已經犯下殺生及讓人心生嗔恨的惡業。她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慈悲地救度被她殺害的無辜生命,若不是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慈悲地救度,她的惡行已經種下墮入地獄的因果。
她年輕的時候逃避父母幫她安排的婚事,傷害對方的感情,因為她的行為讓對方很痛苦,就在那一年,他因病往生了。他的家人認為是她害死他,常常到她家指責她的父母,還出手打她媽媽,害得爸媽只好搬家。她懺悔把自己的過錯讓無辜的父母承擔。當時她獨自在臺北工作,沒有經過父母的同意就自己決定結婚,結婚後生下一個兒子,但因婆家及娘家有爭執及自己不喜歡過拘束的生活,很快地她就離婚了。當時她不是很清楚前夫家裡的狀況。離婚十幾年她沒有跟夫家聯絡,一直到公公輕微中風,婆婆成了植物人躺在療養院,公公託人找到她,並說自從她離家後,她的先生精神疾病發作,她的兒子從小也有精神方面的問題。公公有一個女兒,結婚後生下小孩也因為有精神病而自殺往生。她答應公公她會照顧她的先生和小孩,但當時並沒有跟他們住在一起,她還是過她的生活,偶爾回去看他們。2008年公公在一次跌倒後,就一直臥床,因為長時間臥床,背部皮膚嚴重潰爛,必須住院,那個時候她已經皈依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她求見並祈求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加持公公。仁欽多吉仁波切問她,她的先生怎麼沒有來,她回答 仁欽多吉仁波切:因為先生有精神疾病,仁欽多吉仁波切慈悲地持咒加持公公,之後幾天她到醫院看公公,公公就可以起來坐在輪椅上。三個月後,公公的病情惡化,住進加護病房,幾天後公公就往生了。
公公都是孫女在照顧,公公的孫女也有精神病但比較不嚴重,公公的大體暫時安置在醫院,當她知道公公往生趕去醫院,公公的孫女是用肉祭拜公公,當下她就立刻要求葬儀社全部換成素食。當天晚上她跪著祈求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超度公公,仁欽多吉仁波切說怎麼用肉在拜他,而且 仁欽多吉仁波切也知道公公有一個女兒已往生,這些事她都沒有說,但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卻已經都知道了。她祈求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超度公公,仁欽多吉仁波切慈悲地要她每天晚課時在道場拜大禮拜,一次要拜600下,直到 仁欽多吉仁波切說停止才可以停止!
公公與婆婆都是受日本教育,公公是大學教授,後來她皈依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跟公公提到學佛的事情,公公都沒有反應。她懺悔對於學佛都是輕描淡寫地說自己學佛,並沒有讚揚上師的功德又沒有修改好行為,所以公公不認同她在學佛。她曾經問過公公與婆婆的家族是做什麼的,公公只告訴她,都是讀書人,她找不到人可以問詳細。婆婆是植物人往生的,公公高齡沒有人照顧,家人都有精神病,她知道這是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所開示的家族有作殺生惡業的果報。她自己就有作殺業的家人,她的外公和舅舅是捕魚的,舅舅年輕時就往生,爸爸非常喜歡釣魚、喜歡吃活魚,爸爸是腦癌開過二次刀不久後往生;媽媽在漁村長大,殺過很多青蚵,媽媽是肝癌往生,這些都是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所開示的作過殺生惡業的果報。
公公往生後半年的時間,家裡只有先生和兒子二個人,她沒有回去跟他們住在一起,雖然說願意照顧他們,但是實際上並不是真心的,因為她很懷疑自己真的可以幫助他們嗎?事實上,她是很不想去面對,一直在抗拒、很想逃避、也很想逃走。
先生和兒子都有嚴重的幻聽幻影,是一般精神病人都會有的症狀,他們會聽到聲音叫他們自殺,看到要打他們的影像,在路上、在家裡會自言自語,在人群中或大馬路上無故地大叫,兒子還會去買菜刀藏起來,他們都有自殺的想法,常常想要從高樓跳下去,兒子自殺過一次,還好及時發現送醫急救。
她曾經帶兒子求見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祈求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幫助。她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慈悲地讓兒子參加施身法法會,在法會中,兒子坐不住,他說他很想要繞著道場一直走,他參加過三次施身法法會,就不想參加了。她懺悔自己沒有耐心、沒有用心地照顧他們,先生和兒子都不覺得她是在照顧他們,有一次兒子出門沒有回家,她知道他一定出事了,晚課時她在道場拜大禮拜,懺悔自己犯下的惡業也祈求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及阿奇佛母能夠幫助她,帶她兒子回家;她去派出所報案,警察先生只有將他列為失踪人口,沒有其他實際的行動,她知道只有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才能夠幫助她兒子回家。三天後她兒子自己回家,兒子告訴她有聲音叫他趕快回家。她知道一定是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及阿奇佛母的幫助,兒子才能平安回家,她感恩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先生和兒子只要行為有異常或吵鬧,她只能叫救護車將他們送去住院,但是她並不會害怕先生和兒子發病,因為她知道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會幫助她及加持她,她一定可以照顧他們。
先生和兒子的生活都依靠公公留下來的一間老舊的店面,原本是租給做葷食的麵店,公公往生後,我就不再出租給做葷食及違背因果的行業,雖然不容易出租,但是她相信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仁的開示學佛的人不會沒飯吃、沒有地方住,所以絕對不能做殺生的行業,也不能靠傷害仲生的所得來養活自己,感恩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幫助,店面很快就找到適合的人承租。她懺悔自己任性又自以為是,內心充滿貪嗔痴慢疑,總是認為只要自己喜歡就可以去做,凡事都認為自己沒有錯。因為自私自利,讓人懷恨往生;不負責任的行為讓人心生惡念,而且犯下殺生的惡業!如果沒有學佛、沒有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教導與幫助,一定還會製造更多的惡業。她懺悔對父母不孝順,辜負父母的養育之恩,她常常用比較的心態和言語來指責媽媽重男輕女。她不願意跟媽媽住在一起,以為給媽媽生活費就可以了。媽媽年紀大了,生活起居都有困難,但她都不在意也沒有照顧媽媽。媽媽不認識字,曾經跟她說她想學佛,她也沒有幫助媽媽學佛,媽媽說想吃素,她還是買葷食給她吃,媽媽肝癌發病期間,她都沒有陪她度過。媽媽往生了,她在禪寺幫媽媽唸經,接觸到佛法,才知道自己不孝順的罪業深重,也深刻感受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苦。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開示「學佛就是孝順父母最好的方法」,她要聽從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教導,用懺悔心、感恩心、恭敬心學習佛法,真心接受一切果報,承擔累世所犯的過錯,解脫輪迴,才能報答上師恩及父母恩。
皈依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後,才明白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是因緣果報,要面對跟接受,不能逃避,也深刻體會佛法的殊勝偉大,瞭解學佛可以幫助自己也可以幫助別人。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殺業重的家庭,眷屬必定不圓滿」,這些都是自己造惡業的果報。她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教導,讓她能夠面對家人不逃避、不害怕,知道應該如何幫助他們,也讓她更瞭解自己累世的惡業,只有透過學習佛法,澈底懺悔,才能夠解脫。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加持與幫助,先生和兒子現在都能夠穩定自己的情緒,不會想要自殺,也都能夠吃素,這是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大福報的庇蔭。
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對眾生的慈悲,讓她能夠在道場拜大禮拜,懺悔累世所犯的過錯,並接受發生在她身上的果報都是她自己所造的惡業,不能逃避,因為能懺悔而得到清淨,進而培養慈悲心及菩提心。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只要真心的懺悔,眾生就不會起嗔恨心,那麼眾生就不會墮入三惡道」,學佛不只是解脫生死,是代表眾生學佛,要專注聽聞佛法,思惟及修改墮入輪迴的行為,不能懈怠。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學佛是人生大事,要如實的運用在生活上,體會人生無常、死亡無常,好壞皆是因果。感恩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加持,因為有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加持,她才能夠每天在道場拜完大禮拜。
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學佛一定要依止一位如法具德的上師,一定需要靠上師不斷地監督你,糾正你,才能慢慢改變自己的壞習性」。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用各種方法來幫助弟子們修改行為,解脫輪迴苦海,她呼籲弟子們一定要聽從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教導。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口要弟子做每一件事都是在幫助弟子累積福德因緣,只要依教奉行一定都可以做到。要緊緊地跟隨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努力精進地學習佛法,解脫生死,報答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大恩大德。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是觀世音菩薩,幫助眾生無所恐懼,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是地藏王菩薩,幫助眾生離苦。祈願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體安康、法輪常轉、佛法事業興盛,直貢噶舉法脈永遠流傳。
接著,弟子與信眾恭聆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於2003年8月10日開示「戒律」的法帶。
上禮拜天大家在 竹旺仁波切帶領主法之下,修持六字大明咒法會。這個星期 仁欽多吉仁波切繼續跟大家開示,在學直貢噶舉不共大手印之前,大家要瞭解一切心態上所需的準備。
前一週講到守戒,講到語以及口業要留意的地方。還有一個戒,就是不能喝酒。在顯教,喝酒的戒並不被認為是根本戒,但是修密乘的人,喝酒是破很嚴重的戒。雖說有時看到以前有些大成就者喝酒等的舉動,但我們不可以去做。什麼人可以喝酒呢?以前那洛巴有個故事,他要度一個賣酒的人,到了賣酒的地方,進去之後將一支小刀插在桌子上,剛好當時是上午接近中午的時候,陽光照在桌子上面,他就拿刀插在桌子有陽光照的地方。賣酒的人就問他要喝多少?他說喝到陽光離開這個刀子為止,意思是有多少酒都喝,喝到陽光沒有照到刀子。結果,整個店的酒都被喝光了,陽光卻還在。那洛巴顯大神通給賣酒的人看到,結果這個人以後就不再賣酒,而皈依那洛巴學習佛法。如果你們有讓陽光不跑掉的能力,就可以喝酒。
事實上,以前很多傳記常有記載,有時候有些法王在說法的時候,也可以讓太陽下山的時間延長,甚至讓太陽不下山。當然,以凡夫的肉眼來看好像是這樣子,事實上這完全是一種定的顯現。假如你能夠透過禪坐入定,時間對你而言是沒有差別的。時間從我們的分別心而產生,有學過禪定的人都知道,假如定功很好,禪坐中的時間對行者來講是沒感覺的。
為什麼不能喝酒?因為一個初學佛的人,心本來就很散亂、容易懈怠,喝了酒會很容易更加迷亂,也就是這個本性會迷失掉,心會亂掉。為了幫忙讓你不要在這種迷亂的心態之下過日子,所以酒不能喝。酒這個戒,還涵蓋一切毒品在裡面,包括香菸、任何毒品,甚至安眠藥都可以納入範圍。仁欽多吉仁波切從懂事到現在,從來沒有吃過一顆安眠藥,也從來沒有吃過任何鎮靜的藥物。這類的藥物表面上是給我們幫助、鎮壓住我們的神經,事實上也是一種毒品,也是一種有嚴重副作用的化學毒品。現在家中有人在精神方面錯亂,若不從因果這方面去了解,就馬上去找醫生給他吃藥,這個藥吃得愈多,人的神智愈不清楚。就算是跟他講佛法、勸他唸佛號,都很困難。
在法本中記載,狂亂的人(也就是有神經病的人)不好度,實際上也真的很難度。這一世精神錯亂,得精神憂鬱症這類的人,通常過去世絕對有喝過酒、服過毒品,所以這一世神智很容易產生錯亂,而再重新去吃有毒的藥物。在鬼道有一種鬼叫嗜毒的鬼,專門找有毒的食物吃。這種鬼道的眾生業報盡了,假如再得人身,還是會有吸毒、抽菸、喝酒、吃安眠藥這類的習慣。仁欽多吉仁波切記得自己從小到現在沒抽過菸,只有一次很好奇,因為父親每天都抽菸,自己就跟那些國中生一樣,假裝成長為大人去偷老爸的菸抽,結果抽了一口,感覺到全世界最難聞的東西就是香菸,臭得很,從此不碰。這就是跟過去世的習慣有關。過去世沒有碰過毒品,這一世就算給你碰到,你都會很討厭而不去接觸它。這一世有抽過香菸的,甚至覺得自己很難戒掉的,這就是過去的習性還是很重、還是存在,愛喝酒的也是如此。
我們身為要學佛修行的人,一定要保持意識清楚,不能錯亂,不要迷昏掉。在北部最近有個道場做水陸大法會,法會前在巨蛋布置道場的時候,有一個喝了酒的信眾,在巨蛋現場將這個道場的總幹事殺掉。為什麼有這種事發生呢?照道理做法會是很好的事,不應該有這種事情發生,但因為這個道場的住持自己喝酒,現出家相,卻因為自己喝酒,就一直告訴別人是因為地方很潮濕,所以要喝酒,甚至還跟別人講,身體不好可以喝酒。
雖然在戒本中提到可以開戒,也就是假如真的身體不好,有些藥需要用酒作為藥引子就可以,但不是每天喝酒。這件事 仁欽多吉仁波切曾經向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報告過,直貢澈贊法王就笑嘻嘻地講,這個法師只能傳四戒,不能傳五戒,因為他少持了一戒。法師自己本身喝酒,自然感召這些喝酒的信眾出現,酒一喝人一定亂性,才會在法會前產生這種不祥的事。法會是祥瑞的事,在有任何大法會之前,包括主法者、仁欽多吉仁波切本人在內,在法會前都會一直不斷修法,希望這個法會一切要順利吉祥圓滿,利益一切有情眾。但是臺灣的顯教舉辦法會之前,那些人可能在忙著聯絡功德主:「某某時候有水陸大法會,你今年要不要準備做總功德主啊?這個名額師父還留給你啊!」假如對方說:「師父我今年不方便。」他就說:「哎呀!你真的沒福報。」都是來這一套。如果忙著去找金主,就沒時間在法會之前修法。這次 竹旺仁波切來臺主法六字大明咒大法會,竹旺仁波切自己閉關修法,仁欽多吉仁波切每一天也都要修護法,才讓這個法會這麼順利。為什麼修法?要幫你們平服累世冤親債主的障礙,讓他們不來障礙你們來學佛。
喝酒這個戒,皈依的佛弟子都不應該犯。當然煮菜的時候灑幾滴紹興酒無所謂,做月子的時候吃素的麻油雞加一點點酒無所謂,但不能將喝酒變成你生活裡面的一部分。仁欽多吉仁波切記得自己皈依顯教大約一年多時,有人要跟 仁欽多吉仁波切做生意,簽一份一千多萬的合約,對方是學道教的,他明知道 仁欽多吉仁波切學佛,他就整 仁欽多吉仁波切,拿一杯酒擺在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面前,說:「你肯喝我馬上簽這個約,你不喝表示你不給我這個面子,這個約我就不簽了。」仁欽多吉仁波切還是告訴他:「對不起,我還是不能喝這杯酒,生意不成,我們還是朋友。」反而這樣做,他更加跟 仁欽多吉仁波切簽約。他說:「你這個人對原則守得很好,不會受利的誘惑改變做人做事的原則,我跟你做生意。」這就是守戒的好處。很多人為了利、為了方便,上師跟佛教的戒馬上丟到腦後而不記得,而要撿現成、貪方便。
事實上,以前 仁欽多吉仁波切告訴過你們,「戒」不是一種懲罰或獎勵的工具。因為我們一念無明,每一世做了很多惡業,忘了清淨的戒體,所以佛才告訴我們,做這類的事情就會讓我們作惡業,讓我們在六道裡面不斷輪迴,不可能離開生死大海。所以,佛才將我們所有一切人會作的罪歸納成五種根本的戒。很多人覺得戒很難守,感覺守這個戒好像很多東西在綁著自己,不自由、不方便。就好像有些人明知道吃肉是不對還要吃,認為不方便,跟人家出去時,人家吃肉而他吃素會不好意思。這種是沒原則的人,方便不是隨便。雖然六祖慧能幫那些打獵的人煮肉煮了15年,但是你不是六祖慧能!我們現在在臺灣,絕對足夠有好的條件不吃肉,但是你們還要吃肉?問題出在哪裡?因為貪念很重。
這個戒怎麼能守得很自然、很舒服、沒感覺給人家綁住?很簡單,發菩提心。因為沒有戒,絕對不可能得到定;得不到定,絕對不可能開智慧;沒智慧,怎麼可能去利益眾生呢?不管對外道也好,佛法也好,戒都很重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礎。你們會認為學佛哪有這麼麻煩?守什麼戒?佛祖來保佑我好了。但是,佛祖不保佑那些行惡的人,也不保佑那些行善的人。這些話你聽了會怕,行善還不保佑?究竟誰保佑?答案是:自己。學佛是讓自己本來清淨的本質、本性顯露出來,才有能力保佑自己。你們學顯教都聽過一個故事,大家看到觀世音菩薩手上拿著一串佛珠,有人請問觀世音菩薩,拿佛珠唸什麼?觀世音菩薩說:我唸我自己。什麼意思?因為觀世音菩薩的本性就是佛。
為什麼說別的宗教是外道?因為別的宗教都往外去尋找某一個事情給予庇護、寄託、幫助、保佑,而學佛是往內看自已,要尋找自己的問題。透過戒律,我們的問題會減少,慢慢地清淨的本性會顯露。假如學佛人認為不需要守戒,等於是不需要守法律。為什麼這個世間這麼亂?簡單一點就是不守規矩、為所欲為。只要我喜歡,不管做什麼,講什麼都可以。在任何經典中,佛都告誡我們要深信因果。深信因果這個事情,並不是你不信就會倒楣,或是信就會好。不是這樣解釋,而是說所有一切世間的種種事物都和因、果有關係。因種下去後,假如中間有因緣,果報就成熟。果報成熟後,新的因又重新開始了。因果很複雜,而且連續不斷。不論是六道,就連菩薩果位甚至成佛後,因果還是存在,所以佛勸我們要深信因果,也就是做什麼得什麼是一定的、不會變的,不要認為自己做了會沒事。
五戒就是呼應我們皈依時的誓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用什麼工具幫助自己不作所有惡、奉行所有善?就是戒。怎麼樣讓我們的戒守得很自然、很舒坦?就是發菩提心。假如我們認為守戒可以讓自己以後過好日子,絕對很容易破戒,因為這是一種貪念。以前,仁欽多吉仁波切有一個朋友,學佛後吃素,他吃素的原因是怕身體不好,所以吃素。吃了兩年後,醫生告訴他,吃素身體會不好,他又開始吃肉。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他所謂守不殺生的戒是為了自己的好處,因此當有人告訴他這麼做沒好處,他馬上變回去。守戒不是能不能得好處,是為了能斷一切惡。因為不斷惡,沒辦法斷輪迴、成佛,所以戒只是個工具。當我們能夠發到大菩提心時,戒就很自然,不需要做作,不需要思考,不需要任何事情都問這樣做是對是錯?很簡單講,舉凡任何思想言語動作,對自己有利而對別人不利的都是惡。假如以菩薩和佛的標準來講更嚴苛,連想個念頭為自己好的都是惡。很多人來求見 仁欽多吉仁波切時說自己的父母親很好,從來不做壞事。以世間人的標準來看當然是好,但是別忘了《地藏經》中,地藏菩薩的母親示現給我們看到什麼叫做惡,連吃鱉的蛋都會墮入地獄。
惡不是我們想像的要犯法殺人,犯法殺人這叫做大惡,讓小惡慢慢不停累積起來都是惡。千萬不要再說自己是個好人,除非是一位大修行者說你是好人,你才算是好人。什麼是好人?修十善法、持五戒的人。仁欽多吉仁波切第一次見到 竹旺仁波切時,竹旺仁波切透過喇嘛第一句話就說 仁欽多吉仁波切是個好人。那是 仁欽多吉仁波切第一次回印度閉關修十善的時候。所以十善法沒修到,沒資格說自己是好人。
佛經講善男子、善女人,就是修十善法。女人很容易修不到十善法,因為嘴巴愛說話,講別人的事,講別人的隱私,講別人私人的生活,嚴格來說都是兩舌。女人都怕別人說自己笨,什麼都不知道,只要別人問誰誰誰怎樣,你們就說對啊如何如何,包含男人也有此情形。
這一次,有位女弟子犯了錯。仁欽多吉仁波切要去西藏,有一位男弟子問這位女弟子的弟弟是否也要去西藏服侍 仁欽多吉仁波切?對方回答要姊姊同意才能去。結果,得到的答案是姊姊認為弟弟工作忙可能沒有時間。等到後來他們知道跟著 仁欽多吉仁波切去西藏會有好處,回頭再來求時,仁欽多吉仁波切就不讓他們去,因為滿他們的願。你們開口說什麼話,就照你們的話去做,再求也沒有用。
還有另外一位男弟子拿著母親的奠儀來供養 仁欽多吉仁波切,說有人告訴他供養蓋佛學院的功德比較大,所以 仁欽多吉仁波切不收,因為分別心的供養沒供養。他們一直求,仁欽多吉仁波切不收就是不收。你們開口說什麼話,果報就是這樣。剛剛那位女弟子以為自己聰明,就斷了弟弟到西藏侍奉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功德。你們都是這樣想:再去求就好,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心軟。仁欽多吉仁波切是心軟,否則也不會整天幫有病有苦的人。但是,仁欽多吉仁波切也隨緣,隨你們的緣。你們開口說什麼話,一定滿你們的願。這個女弟子認為賺錢重要,仁欽多吉仁波切就滿她的願;而男弟子認為捐錢蓋學院功德大,仁欽多吉仁波切也滿他的願不收供養。因為,仁欽多吉仁波切是個持戒的人,不會為了名聞利養來弘揚佛法。戒體清楚的人,才有智慧來處理世間法。
還有另外一位女弟子,說她出門時,有人跟她說:錢丟了,要跟她借1000元。她來求見 仁欽多吉仁波切說這是因果呢?還是笨?她說可能前世欠這個人,所以給他1000元。以 仁欽多吉仁波切來講,這是個很笨的問題,笨在哪裡?沒智慧。因為戒沒守好,所以不產生定;沒有定,就不產生智慧。
五戒,不管男的女的都要小心,仁欽多吉仁波切做這麼多,是要訓練你們講話不要隨口而出,不要以為話講出口可以改,沒得改。只要這句話出口,業力就產生。除非發菩提心、大懺悔,以後不再做,才可能有機會改。假如你們認為話隨便講,講完會沒事,仁欽多吉仁波切就訓練你們,告訴你們會有事。你們講什麼話,仁欽多吉仁波切就根據這句話做給你看,再求也沒用。這就是讓你們感覺果報的可怕。有人說 仁欽多吉仁波切很嚴,嚴不是對 仁欽多吉仁波切好,而是幫助你們,讓你們了解到在這一生中不能再疏忽大意了。不要認為隨便講過會沒事,覺得自己是開玩笑、無意的、不是有心的。沒有這種說法,能夠開口講出來,表示你的意已經動了;意不動,不會講這句話出來,絕對沒有「有口無心」這句話,這都是找理由來解釋。
所以,大家要清楚戒,只要你是學佛人,一定要了解,一定要遵守,一定要用在生活中。守戒的人不是怪人,不是和人家格格不入,也不是和很多人分開。本來不同類的人不會聚在一起,假如今天你還是和一群愛講是非、愛鬥爭的人在一起,表示你和他是同類。你來聽佛法是想要佛祖保佑,而不是想學佛改自己的毛病,所以才和這類的人在一起。有人會說自己另外一半還是罵他,還是整天嘮叨他,既然這樣子,一定和我不同類,乾脆和他離婚算了。這個不可以,佛經沒有這樣講。你的老公還罵你,你的老婆還嘮叨你,絕對是你沒做好。你沒改,他還是感覺到你的缺點,沒看到你的優點。假如學佛的人沒辦法改變家裡的人,憑什麼說可以幫助不認識的人?戒是在我們生活中,一點一滴讓人家感覺到你在改變。讓人家感覺到你的品德不斷在提昇,講話不會傷人、損人。
講話不會傷人、損人,是講話都讓人感覺到你是站在他的立場幫他、為他好。假如我們不了解戒,而用世間的方法,常常會讓我們不斷作惡。所以戒講得這麼清楚,就表示上師幫你們授戒。受戒很容易,守戒卻不容易,怎麼讓這個戒守得好?守戒絕對是我們以後有能力可以去利益眾生所要做的第一步,常常有很多人來請示 仁欽多吉仁波切要怎麼學佛,是不是唸個經就是學佛?是不是每天唸十小咒就是學佛?不是。戒先要守,戒能守得住,你才有機會將心定下來,才能聽聞佛法。
除了五戒之外,我們對自己的心要了解,貪心是不能夠有的。貪心有所依境,就是我們貪人家內外的財產,思維是我們希望將這個東西據為己有,據為己有不一定是拿了不還給他,包括拿來用都是據為己有。拿來用的人可能最多是公務員、在公司裡的員工、做裝修的人,為什麼說做裝修的人呢?做裝修的人可能通常都把價錢報高一點,剩下的材料拿回家給下一次用,錢就由凱子給,這個就叫做貪念。很多人都認為這是自己賺到的錢,其實這就是非法去拿人家的東西。公務員特別容易犯的是用辦公室裡面的紙張、筆,很多都會拿回去,家裡的小孩沒有筆用了,拿兩三支回去沒事,報消耗品報掉了,很多都是這樣子。這種念頭就是貪念,後面再講做了這些的果報,貪汙也是包括在這個範圍之內。
加行指再三思維怎麼去做,動機指三毒的煩惱,特別是貪念,完成指心裡面不捨得而且沒有用慚愧的方法對治。貪心的類型有三種:第一、對自己家族所有財產的貪念,這個常常在上演。很多人為了爭父母的財產,打官司、父子兄弟反目等等的很多。第二、貪戀對方的財物為對他之財之貪,在這個世間裡面不斷在發生,我們是不是不應該做生意賺錢?不是。所謂貪對方財物就是用騙的行為,用不正當的行為將人家的財物據為所有,仁欽多吉仁波切記得很久以前,有一些上班的女孩子曾經問過 仁欽多吉仁波切一個問題:她們的業是不是很重,所以這一世才出來從事這種工作?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對,沒錯。接著她們又問怎麼面對這種工作,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你的業力沒有完之前,想要不做也不可能,但是要做到一件事,不能騙人家的錢。所謂不能騙人家的錢,是指很多上班的小姐都喜歡用我媽媽生病了、我哥哥給人家倒會沒錢,希望對方可以給她多一點錢,這樣就是騙。做生意的人也常常會騙,尤其做工程、做裝修的偷工減料最容易騙,賣假藥、賣仿冒品,這些都是騙,將人家的錢騙過來。
第三種:希求地下寶物,這是對非自他之財之貪。希求地下寶物是指臺灣常聽到或看到,據說日本人留了很多黃金在山洞裏面,就像有一陣子報導這種事。前一陣子,有人甚至在總統府旁邊的停車場挖地,說裡面有黃金,這就是貪。地下寶物的涵義不只是寶石、黃金,最重要是藏傳佛教所講的岩傳法,有一些寶貝是以前成就者跟蓮師埋起來的,有些人就很貪戀這些東西,只要一聽到哪裡有就一定去,用很多的錢去買回來,但是他不知道這種東西不是用金錢去買賣的,完全是成就別人修行的寶物。
最嚴重的貪心是貪戀出離者所得。有很多大成就者都有一些寶貝,這些寶貝不是你們認為的世間財,每一件東西都是幫助大成就者去利益更多眾生。但是,很多人知道這個是寶,就貪戀希望據為所有,包括很多古老的法器,很多人現在在市面上以買賣的方式流通,這也是一種貪念。假如你不是一個具德的修行人,拿到一些好的法器很危險,假如你福報差一點,拿到絕對會倒大楣,甚至會死亡,因為法器這種寶物,完全是要利益眾生,不是拿了之後來利益自己。
第二個提到不應該有的心是害人的心,所依境是說我們的心對於一切眾生思惟欲加傷害,以前常常有人問 仁欽多吉仁波切能不能殺螞蟻、蟑螂?最重要的是不要思惟欲加傷害,比如說有人看到有螞蟻,去找牠的窩在哪裡?找到了,灌水、又弄又搞的,這叫思惟殺害。比如說有人知道老鼠在哪裡,他就去找,找到了就擺毒藥將牠毒死了,這就叫思惟殺害。你無意之中殺害的,就不在這個範圍之內。加行就是依照自己的意見而謀畫,就是剛剛所講的思惟怎麼去殺、用自己的方法,比如說擺老鼠藥、放火燒等。為什麼現在這麼多癌症?很多以前種田的人在田裡放毒藥毒死老鼠,將那些草掃起來放火燒,這些人很多都得了癌症。
動機指的是三毒煩惱,特別是嗔恨。好像有些人怕蛇,不想給蛇咬到,他就去找方法將蛇殺死。嗔恨是最可怕的,假如你認為這個東西會傷害你,你起嗔念一定要將他殺死,那你跟他的這個殺業是生生世世的,絕對不是你這一世拜一點懺就可以解決的,絕對要發大菩提心才可以轉過來。仁欽多吉仁波切以前有一個很大的惡業,在第一次閉關的時候才可以還給牠,才讓牠離開自己。你們目前稍微隨便唸個咒、參加一些法會,假如你嗔恨的心還不改,累世的業就會找上門。嗔恨的心,包括人家講的話聽了不順耳,馬上發脾氣說對方錯,都納入這個範圍之內。
完成是指心意決定而且不想對治,就是說你不會後悔去做這件事。我們害眾生的心的類型有四種,一種是嗔恨而起的害心,對敵爭鬥生起殺害的心。這個我們常常都有,只要人家得罪我們,踩到我們的,講話開罪你的,逮到機會都要弄他一下、希望害他。一種是忌妒而起之害心,這種最多了,特別在宗教團體裡面,反而在工作場所沒有這麼嚴重。在工作場所,你做得好大家自然都看得到,但在宗教團體特別是學佛,很難去評估你是好還是不好,因為沒有學分的標準,所以在宗教的場所,很多人因為忌妒,覺得他修得比我好,覺得上師對他比較好,覺得他好像信眾比較多,因為這些而起的害心很多。對競爭的對手產生傷害的心,這個傷害不一定要他死,只要攻擊他、批評他、讓他的名譽損害等等,都在這個範圍之內。
第三種是貪念而起之害心,就是所謂謀財害命的人,謀財害命不是直接將他殺了,包括很多人跟銀行借貸之後不還,認為這個錢是銀行的無所謂。但是,他不知道承辦人因為你不還會受很多壓力,甚至丟掉工作,有些人看不開會自殺而死,這種事情也發生過。所以我們不能夠認為這個錢拿回來了,就不管對方會承擔什麼後果。比如說買東西找錢的時候多給你,也許你離開了才知道,很多人會覺得幾塊錢算了沒關係,這都屬於拿人家錢財的範圍。有些人可能因為你多拿他幾塊錢,讓他的帳算不出來,剛好他看不開自殺死亡,那這條命就歸你了。謀財害命包括幫人家墮胎、拿孩子,為了賺錢幫人家墮胎也屬於這個範圍。很多婦產科的醫生,假如有幫人家墮過胎而不懺悔的,以後很可能會死得很難看,有很多人來討命。包括做醫生,好像現在我們臺灣的醫院都是業績掛帥,只要你有事進去都幫你開刀,不管三七二十一砍了再說,不只砍你的肉還砍你的錢,一個不小心給砍錯就是害命了。賣假藥、假酒的人也是謀財害命。
第四種記仇而起之害心,當對方傷害自己之後,自己記恨而想害對方,這個也是不應該有,甚至乎有的時候,對方害了你之後跟你懺悔,你還是不原諒他,準備去害他,準備去報復,逮到機會狠狠去修理他。這種心絕對不能有,假如有這種心態的人,就是鬼的心,這種心態很多人都有。就算你沒直接害他,但是抱著一種看戲的心,看他什麼時候倒楣,他這麼壞害我,看他什麼時候死,有這種心就是害人的心。有過這種想法的人,在座的都有過吧!所以,你們整天說自己沒做壞事,有這種心就是壞啊!雖然你還沒付出行動,但因為思惟過,這種業的力量就有了。
所以,佛為什麼教我們要感謝我們一切的敵人,因為敵人會出現,一定是你自己過去世沒有做好,這一世沒有改過。害你的這個人,不一定是你過去世欠他,但是因為你過去世的行為,這一世沒有改好,就會感召這些所謂惡的人來傷害你。假如你是一個真正的佛子,被人傷害的時候,應該警惕告訴自己,自己還有些地方沒做好,要感謝這個敵人幫助自己改過,對他要感恩。對你好的人,你們不一定聽得進去;割你一塊肉、欠你一筆錢的人,可能你會聽得進去。很多人都常常認為自己的兒女沒錯,都是別人錯,這些做父母的是幫助兒女行惡。有些人透過別人跟 仁欽多吉仁波切投訴,說自己的兒子被人家欺負,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弟子欺負,事實上 仁欽多吉仁波切很清楚誰欺負誰,但是世間人不能體會佛教導我們的真正涵義,都自以為是地在過日子。
在害人的心裡面,其中牽涉到五無間罪的動機所起的害心最嚴重。什麼是五無間罪?就是出佛血、殺父母、破和合僧團、殺阿羅漢。殺父母你們不會做,因為有這個因緣殺父母的人,不可能來聽佛法。你們沒有資格殺阿羅漢,因為你們搞不清楚那一個是阿羅漢。但是破和合僧團跟出佛血,你們犯的機會很多。
什麼是破和合僧團呢?好像寶吉祥佛法中心就是一個和合僧團,有四眾在同一時間接受佛法,在同一時間修行佛法。假如這個團體裡有分這派與那派不合,甚至互相挑撥、互相攻擊,讓這個修行團體分裂甚至不存在,這種情形很多、常有,這個就是五無間罪,會墮入無間地獄的。
出佛血是什麼意思?你們現在不可能見到釋迦牟尼佛,也沒有機會給你拿著刀去砍佛。但是我們常常都會出佛血――「謗佛」,什麼是謗佛?當你的業力現前的時候,馬上第一個念頭「佛菩薩不靈、不保佑我」,這就叫謗佛了。佛菩薩不是保佑你啊!靈與不靈跟你的心有關係,你的業力是你的事,不是佛給你的。當你起這個惡念,就是謗佛。毀壞佛像就是出佛血,尤其用嗔恨的心來做這個動作。有一些弟子的先生或太太曾經將佛像丟掉、毀壞掉,這都屬於出佛血的範圍。那你們開始覺得很害怕,那怎麼補救呢?很簡單啊!叫他學佛、發大懺悔心、發菩提心,這個事情有機會改變。
以嗔恨的心念思惟進行各種傷害,使對方喪失能力及安樂、讓他破敗,此等害心皆不應有,心地善良至為重要。很多人也許不會真的拿刀去砍,也不會開口去罵,但他會整人,他會修理人家,讓人家過日子過得很怕、很恐懼,讓人家不能安樂,甚至破壞人家的名譽,破壞人家的事業,破壞人家的家庭,這些都不應該有。
最後一句話,心地善良至為重要。如何做到心地善良呢?不記仇、不記恨、不記怨。人家打我、人家害我,馬上跟他頂禮感謝他。接著 仁欽多吉仁波切斥責一位弟子,她說兒子給人家欺負,這是他的錯,他不欺負人家已經很好了,做母親的能保護他多久?不會死嗎?假如 仁欽多吉仁波切跟別的師父一樣聽她講話,那還得了啊!心地善良的重點在那裡?再講一遍,不記仇、不記恨、不記怨。人家講什麼、批評什麼,馬上忘掉,才能做到「心地善良」這四個字。稍微認為人家說自己是非都是有害人的心,為什麼 仁欽多吉仁波切常教大家不要整天過問別人的事,因為你問別人的事,是幫助別人做是非,以前有一位出家眾弟子最喜歡講是非,現在好一點了。要做到心地善良不困難,很容易,就是三個:不記仇、不記恨、不記怨。能夠做到,你的心開始善良。所以,你老公怎麼對不起你、對你多不好,假如你認為他不好,就是記仇、記恨、記怨,就算你沒有害他的動作,絕對有害他的心,絕對有機會給你報仇。什麼機會啊?當他病在床上的時候,你就不理他,開始報仇了。他憋到快要尿床了妳也不管,等他尿了再說,都是這樣子來的。
我們要訓練自己心地善良,這三件事情一定要落實做到,若是做不到,你的心就一定起害人的心,只是看時間,時間到了你一定會做,一定會講,一定會挑撥,一定會犯法。看看學佛成就的修行人,誰沒有給別人害過,不管顯教或是藏傳佛教,所有大成就者,在他成就之前都給人害過,包括釋迦牟尼佛在內,但是你看他們有沒有記仇、記恨、記怨?你們今天這麼多痛苦,因為你們記仇、記恨、記怨,所以讓你們不斷地痛苦、煩惱,希望能宣洩這個煩惱,就變成希望去害他,害了他就出了一口氣。臺灣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任何人出意外而死,都要找別人麻煩,都是別人錯,要儘量多拿一點錢回來,就出了一口氣,這就是記仇的心、記恨的心。
我們要訓練自己心地善良,不是嘴巴講一講就算,不是捐點錢給宗教團體就算,要真正地記在心裡,用在你的生活裡面,要馬上做,只要你認為今天,你有記一個仇、記一個恨、記一個怨,你的心就是黑的心,不是白的心。所以,為什麼皈依的時候要跟大家講,千萬不要跟上師發脾氣,不要生上師的氣,因為上師是你的恩人,你都還會生氣,那對什麼人不生氣呢?
心地善良至為重要,意思是說你的心善良的話,才有資格斷惡修善。假如你的心不善良,怎麼斷惡呢?等於很多做岳母的常常批評女婿不好,當你說你女婿不好,你女兒怎麼過日子?你只是為了自己的愛惡而讓別人痛苦,表面看起來你在幫你的女兒,事實上,你在害你的女兒,讓她行惡、作惡。今天 仁欽多吉仁波切以自己母親為例,仁欽多吉仁波切的母親不認識字,但她對媳婦、對女婿從來不批評,從來沒有在我們面前講外面的人不好,不講、忍耐,她也不想去改變我們的婚姻狀態。仁欽多吉仁波切的母親的一句名言:你自己找的,你自己負責。真的是這樣子。現在我們這些所謂做老母的都雞婆,你們這麼雞婆,下一世絕對變成雞!百分之一百啊!你們這樣子就是心地不善良,因為你都認為人家壞,我家裡的都是好人,外面的都是壞人。
所以,為什麼有這麼多婆媳的糾紛、岳母跟女婿的糾紛?當然,有些女婿也不會做人,好像 仁欽多吉仁波切有兩位弟子也不會做人,他們是難兄難弟,對岳母不好就是心地不善良,沒有岳母哪有這個女兒,哪能娶到這個老婆?他們兩個就是記仇、記恨,記仇、記恨的人心地怎麼會善良呢?連岳母都記仇、記恨,那怎麼會變成心地善良?不會的!包括做媳婦的對婆婆不孝順,佛經中有講對婆婆不孝順會下地獄,因為心不善良,是害人的心。佛教我們的方法,都是讓我們先不要墮入三惡道。仁欽多吉仁波切再講下去,全部的人都要站起來了。
後面有講,最可怕的是邪見,這指的是不正確的見解。有些人不相信因果,這就是邪見。正如 仁欽多吉仁波切認識一位著名飯店的老闆,他明知道殺生是不好的,但是卻說自己不相信有因果。他為了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所以不接受因果;因為不接受因果,他現在先有一個報——父親中風。中風是怎麼來的?殺業重。心不善良,害人的心比較重,就比較容易中風。邪因果見就好像剛才提到某位弟子的弟媳婦,沒有搞清楚自己是不是前世欠人家的,就胡說可能是自己前世欠人家。有1000元不會供養上師嗎?邪因果見的人很多。加行指再三思惟,動機指貪、嗔、痴三毒的煩惱,特別是愚痴,愚痴和白痴有些不同,愚痴是不接受真理,違背一切因果法則,就算人家奉勸他、告訴他,他也不接受。簡單地說,就是愚昧。完成就是指確立彼見而且不加以對治。
邪見類型有三種:一、不承認有善惡苦樂之因,為業果邪見。例如現在很多人得病,你跟他說這病應該是有因果的,他的反應是:「什麼因果?哪裡有因果?我哪裡做錯?我沒做錯!」很多人都有這種反應,這就是不承認有善惡苦樂的因。二、認為依二諦理修持的不能證得滅諦,為真諦邪見。這是牽涉到苦集滅道、修小乘、斷生死輪迴的方法。有此邪見的人認為依附世俗諦和勝義諦這條路去修持的,不能證得滅諦(滅是指滅生死、滅煩惱),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三、毀謗三寶等,為三寶邪見。邪見為十不善業中,最為嚴重,這是很可怕的。為什麼需要一個上師給你們幫助?因為你們很容易產生邪見。你們在未學佛前道聽塗說,接受很多不正確的觀念和見解,卻以為是正確的,所以在修佛路上也用這種邪的見解來解釋佛法。皈依以後,一定要依附一位上師,上師可以幫助你離開一切不正確的見解,走上正確的道路而成佛。
邪見是最重的,可以殺慧命。不一定是做壞事的人才是邪見。有些宗教也勸人行善、吃素,但是見解不正確。比如有種說法說某個神祇一指、一點就不墮入地獄,這種就是邪見,違背因果法則。違背因果法則,就會逃避自己所種的因而不接受果報,繼續作惡,讓他不可能離生死苦海。
果報方面有異熟果報、等流果報、增上果報、士用果報四種。惡業的異熟果報,是指所作惡業而引起投入三惡道。嗔恨心、嗔恨的行為,讓你墮入地獄;貪念,讓你墮入餓鬼道;愚痴,讓你墮入畜生道。依習慣而言,所行不善很久、重者,投生地獄;中者,投生餓鬼;輕者,投生畜生道。簡單來講,假如你的行為在貪、嗔、痴這三個範圍之內的,重者,墮入地獄道;輕一點,墮入餓鬼道;再輕一點的,墮入畜生道。
現在家裡還有做一些不正確行業的人,就算你沒辦法勸父母不做,但假如你的成長過程中,是靠這些錢讓你長大的,你就要分擔這個果報。就算你有學佛,若沒有發菩提心,一樣可能墮入三惡道。即便是你在長大的過程,沒有用到這個不好的錢,但是你現在卻仍然贊同他繼續做這種惡的事業,你一樣墮入這個共業裡。假如你用他的東西、接收他的禮物,也是墮入惡業。所以,你們收禮物的話,要搞清楚給禮物的人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仁欽多吉仁波切不收沒皈依的人供養?因為他沒皈依,不曉得以後會不會改好。為什麼 滇津尼瑪仁波切不收任何人供養?就是不想欠你們,也知道你們的東西不好,不想收。業力的牽涉是很複雜的,當然我們不能不近人情,這個不要、那個也不要。但是道理原則要清楚、要瞭解,盡量慢慢去改變,不要重複地行惡。
等流果報,包括受用等流果與造作等流果二種。受用等流果報指壽命短,也就是作惡的人壽命會短。龍樹菩薩在《中觀論》有說,殺生而導致短壽;偷盜而引起受用不夠,你想要用什麼,經常不圓滿。流連煙花常犯敵,意思是說常跑酒廊、喝酒、唱卡拉OK的人,得的果報是敵人常在你身邊,也就是你們所謂的小人。常說妄語的得毀謗;兩舌的就得紛爭。家裡面常吵架的,看看自己是不是喜歡兩舌。家裡眷屬常吵架的,就是因為兩舌,常常挑撥、講這講那,所以家裡常吵架、多紛爭。包括道場、公司都是如此,任何一個團體為什麼是非會多,就是因為有人兩舌、挑撥。希望自己的小人減少,就從自己做起,不要講別人的事,就算你知道,也不需要透過你的嘴巴講出去。很多人對於好與壞持有很絕對的看法,但是好與壞並非絕對。龍樹菩薩曾開示,惡口、整天喜歡罵人的人,就好像有個弟子喜歡罵人,動不動就罵這個、罵那個,甚至連上師都罵,惡口的人果報就是常常聽到不好的話。喜歡罵人的人,聽到別人講你的絕對是不好聽的話,因為你自己先種了這個因。
沒有益處的話,少講。什麼是有益的話?幫助別人斷惡行善的話,隨喜功德、讚歎成就者的話,讚歎佛菩薩的功德的話,這些是好話。除了這些話之外,平常很多話就少講一點。除非是在工作上需要講話。貪心的人,常常得不償失,心中的願都做不到。有害人之心的人,則會經常恐懼。邪見的人,則會得到惡的見解。
假如不改變自己,慢慢地就會跟喜歡作相同惡業的人在一起。相對地,假如你行善,自然跟行善的人在一起。《阿彌陀經》有講,少福德因緣的善男子、善女人不能到阿彌陀佛國土。到阿彌陀佛那兒,都是跟大善人在一起。佛與上師不斷地糾正你們的缺點、錯處,就是因為假如你不是善男子、善女人,沒資格到阿彌陀佛國土,因為那裡沒有惡人,都是善人。你的行為惡,就算你有皈依、持咒、供養,不代表你能去。雖然淨土宗有說,念佛法門萬人修,萬人去。但這個一萬、二萬的人,都是善的人。要做到善人,絕對需要留意自己的一切行為,接受別人給你的批判,不管今年幾歲,如果認為自己沒錯、都是別人誤會,有這種想法的人都是有錯。
接著是講增上果報。等流果報之後,還有續集。很多人認為自己今天生病、得了不治之症,就是果報成熟了、債還了。其實還沒有,這只是等流果報,只是花報,開花而已,還沒結果,結果在哪裡?在三惡道。很多得癌症的人,以為病好了就沒事了。不是這樣子,而是你怎麼樣讓這個花結一個好的果,不要結一個惡的果。假如得癌症的人,能夠萬緣放下,將自己的心改為一個善良的心,果報就不會在三惡道。特別是得癌症的人,一定要接受任何人給你的批判,每一個批判你的人都是幫你消業,都是讓你瞭解自己錯在哪裡。為什麼你得癌症?因為你的嗔恨心很重。沒有嗔恨心的人,得癌症、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的機會很少,有嗔恨心才會殺生。除了等流果報,之後還有增上果報。
假如殺生的,就算你得人身,你會投生於不祥或環境很惡劣的地方,而且生於多殺害之處,現在地球上有很多這種國家,就好像如果生在非洲就完了,一發生內戰就殺很多人。很多人被殺死,都是過去世有殺生的業,就算他有一世修到十善法,這一生得人身,但這個增上果報還是存在,所以就會生在不祥、環境很惡劣之地,而且生於多殺害之地。從這點,仁欽多吉仁波切可以推論:你們的殺業還沒這麼重,否則你們不會生在臺灣,應該生在中東、巴勒斯坦等地,整天給殺來殺去。生在臺灣,表示過去世你們還有一點點褔報,但這世活了幾十歲,那種惡業不斷汙染你的心。由這點你們可了解,即使過去世有褔、有行善,但這世還是能改變你而行惡,但作惡後假如能改,也能讓你改變而行善。
假如有偷盜的人,就會生於常常乾旱、水災、冰雹多之地,邪淫則投生於泥濘、惡臭之地。泥濘是沼澤地,惡臭是住在垃圾、焚化爐旁都算,因為邪淫是不正確的性行為,所以會生在此類地方。妄語則生恐怖之處,有一些小島、特別是南洋,他們信奉某一些邪教,每天都怕別人將他們弄死,那裡不是講鬼、就是講怪,讓人心生恐懼。兩舌、喜歡挑撥是非則生崇山峻嶺,不是黃山、華山那種,而是像西藏、尼泊爾、印度那些很高的山。惡口、愛罵人的、喜歡惡口的,就算下輩子做到人,生於石頭、荊棘叢生之地、沙漠。整天喜歡罵這、罵那的人,有一名弟子也是,那些不記得你名字的弟子運氣好,今天輪不到你站起來,就算你們這生修到褔報,因為惡口罵人,不管罵誰,包括你兒女、媳婦、女婿在內,你用惡語去罵,就會生在這種地方,能過日子嗎?很苦!你讓別人苦,你自己就苦,所以你們惡口要改,別以為講完沒事。
綺語,整天喜歡講黃色笑話、靡靡之音,喜歡挑逗人家,特別是有些男女讓異性產生不正確的想法,都叫綺語。綺語會生在四季錯亂、耕耘無穫之地。貪心的人生在農穫欠收之地,有害人之心者生在果實味苦易壞之地,邪見就沒有財富受用、親友稀少。所以你們這一生沒財富、沒什麼眷屬的,知道錯在哪裡了吧?不要再怨。過去世有邪見,所以你此世所得即過去世所做的,不要怨別人、怪別人、恨別人了。
你這一生的個性和習慣,都和過去世有直接的關係。假如你認為這就是你自己的個性,那就錯了。個性是可以改的,沒有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兩句話。今天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母親肯聽佛法,就是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個性改了。本來她不接受佛法、只相信道教,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父親生前是道教的、顯現很多神通讓母親見到,今天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母親肯唸觀音菩薩,不是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厲害,而是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個性改了。我們這一生所謂個性,是由生生世世累積下來的習慣變成的,個性裡面善的要留下、惡的馬上要丟掉。
善就是利益一切眾生,等於我們學佛的心、布施的心、利益別人的心,這種善的個性、行為、習慣,我們要延續。那種嗔恨的心、很拗的個性和脾氣都要馬上丟掉,這樣才真正做到斷惡行善,我們自己真的要很狠地檢討自己、對自己不要慈悲。對自己狠,才能學到佛。稍微對自己鬆懈,則佛法很難進到心裡,也無法薰陶你、改變你。用簡單話來解釋就是:有人說這一生是個性決定你的命運,此話似是而非。因為若不能改,就是決定你的未來;但假如願意改,你可以改變未來,千萬不要自滿、認為自己聰明。
所以佛經中有言:有二種人很容易證悟、了解佛的意義,一種上根器、一種下下根器的人。因為下下根器者如一張白紙、沒自己想法,上師和佛說的都照聽、照做,那上根器者就不用論了。你們是中根器、中下根器,最難度,因為你們都自認為聰明、很有頭腦、做事很有分寸、很有邏輯,所以你們這一類的人很難,這種習慣就是從你累世的個性、習慣、增上果報慢慢顯現。所謂上根器也是累世累積起來的,不是這一世所得,都是累世不斷行善、斷惡,這種習慣才延續下來,所以你們都親耳聽到一位大仁波切公開講:「仁欽多吉仁波切是一位稀有上根器的人」,等於他鑑定了。上根器的意思是完全接受佛法、佛的教導、依教奉行,上師講的話馬上做、不需要經過思考、不需要經過考驗一下。你們此種疑惑的心,也是從過去世帶來,上師講的話先疑惑不相信,所以才讓你們這一世感覺學佛很困難。
後面還有講士用果報,指所作的業增長至累世續受無邊苦,增長惡業,漂於輪迴。這幾句就是 仁欽多吉仁波切剛勸你們的話,馬上丟掉不好的習慣,喜歡罵人者每次發脾氣、想罵人前,馬上停下來思考一下,是否罵完後你覺得舒服?倘若罵完後覺得心中很舒服,那你就完了,因為習慣在惡業、地獄中過生活。為了避免士用果報增長,你的行為、言語馬上要改,當你這一秒決定斷惡時,那你就開始行善,假如我們不是如此做,就算有學佛,反而增長你的惡業,漂於輪迴之中。
我們因為不真正了解佛法的意義,假如我們只是表面學佛、表面如信眾般聽聞佛法,只懂得祈求褔報、而不懂得透過佛法修改自己行為的人,就如小孩子坐於火宅中,還不知那種可怕、危險。假如我們不接受、不了解真正佛法的意義,就算聽聞過佛法,還是給地獄的火焚身,還是會墮入地獄。就算做一切的惡業沒有生於三惡道,但也會感得短壽、多病、貧困、一切不順的境界。
因此,常常都有人跑來問 仁欽多吉仁波切,說自己很不順。為什麼不順?就是果報,是士用果報的顯現。這一生雖然得了人身,還是有士用果報,還是讓你短壽、多病、所求不遂、貧困,一切都出現。但這能不能改變?可以,要持戒、修十善法、六波羅蜜,那就可以改變。所以,心裡面應該思考,就算窮自己一生、捨掉性命,都不能繼續作惡;如果有做,馬上要懺悔。這兩句話很重要。
就好像 仁欽多吉仁波切以前沒錢吃飯的時候,有人勸 仁欽多吉仁波切先將佛像、佛桌賣掉,以後有錢再買,佛菩薩會原諒的。換作是你們就會接受這種說法,很多人常常拿佛像去賣,但 仁欽多吉仁波切就不賣,情願餓死,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相信一件事,曾在學顯教時在觀音菩薩的經典中看到幾句話,讓 仁欽多吉仁波切非常深刻地記得。經典中提到,如法學佛的人,也就是依教奉行,菩薩絕對不會讓你沒有飯吃、沒有衣服穿、沒有地方住。既然學佛,仁欽多吉仁波切就絕對相信佛菩薩不會騙人。所以,即便在最窮困的時候,仁欽多吉仁波切還是有飯吃、有衣服穿、有房子住,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很堅定,知道這種所謂不順,都是自己的業報,與佛菩薩、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無關。
曾有一位仁波切非常驚訝,說 仁欽多吉仁波切所做的比西藏人還要好。竹旺仁波切之所以說 仁欽多吉仁波切是上根器,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很堅定,不會讓任何環境來改變自己學佛與利益眾生的心,在最困難的環境中都不會放棄對上師與諸佛菩薩的信心,可以說這是一種考驗、業報的顯現與所有修行人都要經過苦的階段。仁欽多吉仁波切不賣佛像,因為佛比我們的父母還重要,父母給我們這個身體,但是父母不能幫我們離生死。你們學佛困難,因為不信佛。為什麼說你們不信佛?因為你們不相信佛菩薩所講的話,不相信因果,所以你們不是信佛的人。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相信觀音菩薩所謂救苦救難,是救那些真正要改變、懺悔、發心、修行的人,不是你們這些角色。
你們不懺悔、不發心學佛,而希望觀世音菩薩來救你們,觀世音菩薩會先救那些在地獄的、在餓鬼道的,因為他們比你們苦。你們還不夠苦,還在過安樂的日子,不了解三惡道的苦,所以才會惡口、耍個性、用自己的脾氣在過日子。你們不信佛,所以學佛才困難。佛菩薩所講任何一個字,都不會騙我們,絕對是做得到的。仁欽多吉仁波切在1994年時那麼窮困,但是真的沒餓到、真的有衣服穿、真的有房子住。
所以,現在有些人,當 仁欽多吉仁波切勸他們不要作惡業、不要做不好的事業,他們會回一句話:那不做怎麼辦呢?沒飯吃。這就表示他們不信佛。當你能夠馬上斷惡時,佛菩薩一定照顧、保佑你,因為你往成佛的路走。諸佛菩薩的願是幫助一切眾生成佛,如果你不是斷惡行善的人,要佛菩薩怎麼幫你呢?你們捫心自問,想一下。當你能夠馬上斷惡行善,佛菩薩一定幫你,幫你能成佛、幫助更多在苦海中的眾生。我們一定要了解自己今生所得一切,無論短壽、多病、貧困、一切不順的境界,都不要怪佛菩薩。你若是怪佛菩薩,就是出佛血、謗佛。
那位仁波切當時問 仁欽多吉仁波切時,問得很有技巧,他先問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不好的時候心裡怎麼想?仁欽多吉仁波切只答他一句:我沒做好。仁欽多吉仁波切真的認為自己沒做好,過去世沒做好,跟佛菩薩、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無關。接受果報之後,才能馬上轉過來。所以,仁欽多吉仁波切當年那麼苦,都不賣佛像。賣佛像是最大、最重的惡。
當你了解自己所謂不順,是惡的果報成熟之時,就應該知道不要繼續作惡。如果能在惡果顯現的時候做更大的善業,則罪業可以馬上轉為清淨。仁欽多吉仁波切就是如此的例子,在1994年沒飯吃時,每天還是做大禮拜,沒有離開佛法,沒有怨天怪人,沒有怪以前捐這麼多錢自己現在卻沒飯吃,而是每一天更加在佛法中找出自己的問題,這就是行善。龍樹菩薩曾經開示,就算我們過去有放逸、放縱自己的心、行不善,如果聽聞佛法的教導之後,精進、很勤快地去改變,那烏雲就會很快移開、看到皎潔的月亮。這句話就應驗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1994年時做的行為。
佛的弟子難陀曾經貪戀美色,但是他因為看到地獄之苦,而入解脫道中。難陀的心曾經貪戀女人,但是他看到果報在地獄之後,馬上懺悔、精進學習佛法,一樣可以入解脫道。也就是說,你們就算有錯,只要肯懺悔、不再錯,一樣可以得解脫。以上所說,都是告訴我們一個重點:善與惡都是自己在做,快樂與痛苦也是自己在受。我們自己千萬不要忽略自我的問題,而一直將問題丟給別人,如此一來就會不斷行惡而不自知。不要只是表面學佛,一定要從心坎裡、內心裡面去察覺自我的問題在哪裡。當有人檢討、檢視你的時候,要坦然歡喜地去接受,而不是懷恨、無可奈何地接受。
不要以為自己年紀大,就不需要接受別人批評,有這種想法都不是很應該。如果我們能夠改變,這種士用果報、增上果報的力量在這一世會轉。如果你們過去世沒有大福報,這一世絕對沒有機會也不可能來聽聞佛法。今天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惡業,大家應該知道惡業的果報真的很可怕,大家千萬不要放縱自己的心態與行為。
更新日期:2015 年 3 月 1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