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13年10月6日
法會開始前,一位曾是皈依弟子的信眾感恩 仁欽多吉仁波切賜予她發露懺悔的機會,並向與會大眾公開懺悔。
她懺悔這一生做了許多見不得人的惡事,敗壞道德,不守承諾,不孝順父母,捨不得供養,偷盜、邪淫、惡口、兩舌、綺語、殺生,十善法與戒律通通破掉。直到2011年11月在印度普巴金剛法會及直貢噶舉派的冬季法會,以及同年12月在日本的施身法與長壽佛法會回來,她懺悔又犯了偷盜上師常住財物、傷害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及日本道場的罪錯,同時很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加持,她才有勇氣說出多年深藏起來的惡行。
她懺悔在2011年11月參加印度直貢噶舉派的冬季法會中,主法的 噶千仁波切送給 仁欽多吉仁波切一大包甘露丸,仁欽多吉仁波切即指示寶吉祥佛法中心理事長將甘露丸賜予每位參加法會的弟子。當時她身為法會團的遊覽車車長,拿到甘露丸理應要分派給全車三十幾位師兄,但她不但沒有犧牲奉獻的精神,反而起了貪念,心中還產生謝謝 仁欽多吉仁波切讓她當車長,所以甘露丸她可以多拿一點的惡念,而且她還很囂張地拿走許多師兄募集來裝甘露丸的夾鍊袋,全然不顧當場還有其他車長,只顧自己方便。在分派甘露丸的過程中,她自私地多分給自己一點,第二天還巧言欺騙車上三十幾位師兄,讓師兄感激她。
結果回到臺北,因果馬上示現,同行的兩百多位師兄的行李全都到達機場,只有她的行李沒到。當她被告知行李不見時,心緒頓時沉到谷底,腦中馬上出現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殊勝教導,示現給她看到偷盜罪的因果。回程路上,她向先生說出在印度多拿甘露丸的事情,先生問她:「妳憑什麼多拿?」更打醒她枉顧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佛法教導,自私自利,傷害情同手足的金剛師兄,對金剛師兄偷盜,還裝好人,她的心中懺悔不已。
回到臺北後,第二天早上她接到航空公司來電通知說她的行李仍未找到,當時她的心中早就沒有希望行李會找回,她自認犯了這麼大的偷盜罪,行李不見活該,這是她的因果。晚上去師兄開的餐廳吃飯,看到一大群師兄,她的心中更覺慚愧不已,因而對師兄說出自己在印度偷盜甘露丸的事情,約在飯後1小時,突然她接到航空公司通知已找到行李了,正送往她的住所,當時她心想怎麼可能,還向對方確認真的是自己的行李嗎?有祥樂旅遊的掛牌嗎?回到家後,一看真的是自己的行李,當下她對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非常地懺悔,自己怎麼還有臉拿到行李?她非常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殊勝教導。
緊接著,12月時她又去了日本道場參加法會,法會結束後,當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一離開,她就高聲交談,完全不尊重道場、不尊重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如果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道場,她還敢高聲交談嗎?她懺悔自己的恭敬根本就是裝出來的,心中根本沒有 仁欽多吉仁波切。她站在門邊掃地,卻讓大門敞開,視若無睹,浪費暖氣電力,只顧著打掃,自私自利,不注意道場四周環境,讓道場最外面的大門敞開,當時只剩打掃的幾位師兄,如果讓宵小趁機而入,而造成道場常住的損失,甚或傷害了任何人,後果不堪設想,而被她浪費的電費,全都是由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一人支付。
當她完成日本道場的清潔工作後,一心只想趕快去吃飯,所以只看道場室內的清潔,沒有去檢視周邊環境,她沒有盡責做好被委任的清潔總確認,在出發前也沒有先向師兄問清楚清潔工具在哪裡,應該注意哪些細節,完全馬虎不用心在做,抱著只要參加法會就有保佑的心態。到了晚宴現場,她看到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心中還生起不恭敬的念頭,她懺悔永不再犯。
她懺悔法會中不恭敬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不珍惜日本法會,不用最恭敬的心參加法會。當她聽到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剛才沒有跟著合掌、不相信的人得不到加持,她的心中感到一震,原來自己沒有用心參加法會,不注意、不恭敬上師,即使遠道而來坐在法會現場也沒有用,她的心中又是一陣懺悔,她也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當頭棒喝。這次的日本施身法法會,因負責登記超度名單的師兄疏忽未把剛過世師兄的生肖寫上去,仁欽多吉仁波切呵責與這件事情有關的4位師兄,罰他們站在道場外。
她讚歎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對弟子施以不同方式的教導,無論哪一種,都是最深的慈悲、最深的愛護。那4位弟子和她分享站在道場外,當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修完法時,天候驟然晴朗,天空中出現日月同在的瑞相,後來師兄請示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說當修完法後,天空出現日月同在是非常好的吉兆。
接著,她繼續發露懺悔其他惡行。她懺悔曾看過某位公眾人物被偷拍的光碟,還開心地播放給大哥、大嫂一起觀看,她自問願意脫光光被別人這麼不堪地欣賞嗎?她不但犯了邪淫,還拖累家人一起下水,她懺悔永不再犯。剛皈依去度蜜月時,她還喝酒,破五戒,她懺悔永不再犯。在學習多瑪時不認真,對師兄的指正還辯解、不高興,對教授多瑪的堪布起淫念、不恭敬,上課時還坐高椅交談;曾有幸隨師兄與堪布同桌吃飯,但在盛稀飯給堪布時,未以恭敬心侍奉,她懺悔永不再犯。
她對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交代要做的事,延遲、漫不經心,以至未在上師所指示的日期內讓外國信眾看到《快樂與痛苦》一書,違逆上師的慈悲願力,她懺悔永不再犯。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曾賜予、指示有一份工作很適合她,但她卻因計較薪水而拒絕,還編了一堆理由,她拒絕的是一生中所遇到最好的工作機會,但卻被她自己的貪念、不恭敬、不肯布施供養的心所敗壞殆盡,她深刻懺悔永不再犯,並懇求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再賜予她一次機會。
她懺悔自己貢高我慢、目中無人,當她第一次見到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時,心中起了傲慢心,完全沒有感激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對她的諸多問題一一給予殊勝開示,她懺悔永不再犯。第一次舉辦阿彌陀佛無遮大超度法會時,她還推辭不願當義工,害怕負責任、無視眾生需求、沒有慈悲心,對師兄們講話不客氣、起口角、起妒忌心、起嗔念,她向師兄們懺悔,永不再犯。她曾與懷孕的師兄一同坐飛機,但因妒忌心作祟,竟希望她著涼生病,她懺悔永不再犯。
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帶領弟子們前往印度謁見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時,有位師兄為協助搬桌子而起立,她不但沒有隨喜功德,還起了為何不趕快坐下的妒忌心與嗔念。她對當時身體微恙的 直貢澈贊法王所賜予、加持過的珍貴金剛繩,還起了顏色的分別心,她懺悔自己沒資格在寶吉祥佛法中心學佛、穿這件紅背心。她在公司上班,曾動了想收回扣的歪腦筋,騙取廠商的企劃書,對廠商不守承諾,工作完成後,藉故少付廠商貨款。對部屬、員工苛刻、搶功勞,做錯都推給部屬,如有不滿自己的意思,就想盡辦法開除部屬;對老闆也不感恩,常在背後批評老闆、講是非,偷盜上班時間、將公司文具占為己有,她懺悔永不再犯。
與一位來道場學佛的信眾廠商,因自己兄長介紹而認識,一起合作專案失敗,她完全不虛心檢討,反而都把錯誤歸咎於對方,造成雙方惡口不斷,導致這位信眾廠商不來道場學佛,斷了別人學佛的慧命,同時她也萌生對兄長的嗔念、怪罪,在父母面前批評兄長,無視兄長平日對自己的照顧與關心,一點不如自己的意,就全盤打翻手足的恩德,這件事情讓她覺得自己面目可憎,貪念、嗔念如江水般地湧來,如果不是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當時幾週不斷開示,並且叫她要馬上改,她還是繼續懷著強大的嗔念進入新的一年,其實事情的始末,都是從自己不守承諾開始,她懺悔永不再犯。
在學校考試作弊被抓到,還請人去布告欄撕掉記過的公告;曾拿色情漫畫給同學看,還得意洋洋;曾偷過同學錢包,事後被同學問到還裝做不知道;唸小學時帶頭罵老師,造成學校滿城風雨;成績不好,還欺騙父母沒有考試,她深切懺悔永不再犯。在朋友聚餐時拿走一位小姐的名牌筆,當那位小姐發現父母贈送留作紀念的筆不見時很焦急,走到她身邊問起,她還裝作不知情,甚至在事後將筆轉送兄長,也未告知是偷來的,後來兄長有次無意提起,說那隻名牌筆不知道怎麼地就不見了,真是因果不爽,她懺悔永不再犯。
因為她自己不想生小孩,批評公婆,也不真心孝順老人家,還因細故出手打罵先生,在家裡惡霸囂張、得理不饒人,對父母不孝順,常對父母發脾氣,還有一次幫媽媽罵爸爸,當下對爸爸起了很大的嗔念,導致自己的臉腫起來,經醫師師兄看診,發現是蜂窩性組織炎,醫生都說非常危險,很容易轉移到腦部,常常上午還活著,下午就死了,最後她是在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加持保護下,才得以康復,她深切懺悔對父母的不孝並永不再犯。
在道場學習樂器時,借甲鈴回去卻不好好練習,霸占住也不願意讓其他想練習的師兄使用,她深切懺悔永不再犯。寫法會開示的英文翻譯時,漫不經心,用字不斟酌,還常讓校稿的外國人看不懂,浪費道場開支,終被除名;後來寫中文法會開示,常依賴其他師兄主筆,依然漫不經心,對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的珍貴佛法記不起來,她懺悔應當珍惜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字字開示,更應勇於負責,認真做事;對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所傳的法,沒有努力修習,懈怠懶惰,她深切懺悔永不再犯。
剛皈依時對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有過非常不恭敬的念頭,她的父母、先生都是 仁欽多吉仁波切救的,自己也沒有什麼供養,還敢在心中生起不恭敬的念頭,她懺悔永不再犯。曾經買過蛇當寵物,還拿來嚇媽媽,最後被兄長拿到學校,因疏於照顧,把那條幼蛇給活活餓死;她也曾買過一隻小白兔,因自己上學忘記餵食,讓爸爸直接從冰箱中拿出未沖洗過的蔬菜餵食,以至農藥中毒而死,以上兩件殘害眾生的事情,起因都從自己來,但卻連累手足及父親,她懺悔永不再犯。她對自己大嫂不友善,常起比較心、妒忌心,並常常與母親一起說大嫂是非,自己身為佛弟子,竟然連自己親屬都批評、惡口,還拉著母親一起惡口,她懺悔永不再犯。以前兄長的女朋友,她都以自己的喜惡去左右兄長,說兄長女朋友的壞話,破壞別人姻緣,她深切懺悔永不再犯。
曾經因懶得帶人去求見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而讓他人失去見到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因緣;她也曾介紹好朋友的母親來道場學佛皈依,後來因她說話未經仔細考量,造成好朋友的母親離開道場,斷了別人學佛的慧命;介紹信眾皈依成為弟子,因為貪圖他人的感謝、未常讚美自己,所以對他人常起嗔念,她深切懺悔永不再犯。在星期六求見慈悲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時,上師已指示她在道場大聲發露懺悔,但她貢高我慢地自以為在隔日可以直接在法會時拿麥克風大聲說出來,連求懺悔都要用自己的方式來做,一點都不恭敬上師,她深切懺悔永不再犯。她深切懺悔自己身口意悖離8年來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諄諄教導。
她深切體悟到,今生如果沒有跟著具德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學習佛法,以她所造下的諸多罪惡,一定會墮入三惡道。她被收回紅背心、當信眾已許久,深深感受到能跟著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學佛、修改自己、反省自己傷害眾生的過錯,都是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賜予弟子莫大的加持與恩典,也是這輩子身為人非常重要的事情。她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所賜予的殊勝加持與呵責,讓她醒悟、懺悔過去所作所為,她從來沒有心疼、慈悲過任何一個眾生,都是用嚴苛、殘忍的心去攻擊眾生、對付眾生,心從未柔軟過。她感恩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讓她明白業因果。
陳述至此,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體恤大眾,慈悲指示一位弟子上前予以提醒法會即將開始。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升法座,賜予與會大眾珍貴的佛法開示。
前陣子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讀誦《寶積經》時,看到文殊師利授記會第十五之一中有一段,今天之所以特別提到這段,因為這一段中提到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到娑婆世界弘揚佛法,也提到很多娑婆世界的人種種的惡。其中,有一段對曾經在臺北跑過其他道場的人來說,會有一點幫助。
釋迦牟尼佛說在娑婆世界有很多「諸善丈夫」,佛經所講的丈夫不是老公,很多人以為丈夫是老公。佛經所講的大丈夫,指的是已經發大的心學習佛法、解脫生死、利益眾生而完全沒有一絲一毫停止放手的想法。佛經上有講,下勇猛心學佛的人是大丈夫的行為。在日本,常聽到人說大丈夫,意思是沒關係,事實上也是從此處而來。大丈夫指的是對世間種種的事情不會執著,也不會一直不斷陷入世間輪迴的種種惡業。佛經上還特別提到「善」,是指最根本的是要修十善法。如果沒有修十善法,就算有皈依、領受灌頂、傳法,也都沒有用,這一生不可能解脫生死。
佛說,在娑婆世界中,就是這個地球上,有一些諸善丈夫可以不放逸自己,不會放逸自己的貪嗔痴,也能夠忍耐眾生給他一切的傷害,但是在娑婆世界中也有很多眾生具足眾惡,也就是具備一切的惡。佛法所講的惡,是只要傷害到眾生就是惡,不管有什麼理由。「具足」指的是已經在做,而且少能悔過。大家看現在社會上是不是如此?做錯事情還說自己沒錯,還找別的理由認為自己沒錯,說是別人陷害的,認為別人應該告訴他做錯,應該要讓他知道他錯,就算錯了還要別人原諒他。現在是不是這種氛圍?上從政治人物,下至市井小民,都是如此。
其實回想起來,大家在當小孩子時,也都是如此。明明做錯事,只要父母親沒親眼看到,能閃就閃、能躲就躲、能騙就騙。所以,佛經上講得沒錯,你們誰沒騙過父母親?「少能悔過」是地球人類的特色,連一隻狗做錯事被罵,都會知道錯,但是人就不知道錯,而會找一大堆理由來解釋自己的行為,嘗試合理化。有人幫別人辦事違法,還有理由解釋,違法就是違法。佛經中說少能悔過,就是很少能夠知道自己錯的,幾乎沒有。
經中繼續提到,這種人的心粗俗、猛,指的是行惡的心很猛,因為沒有羞愧、羞恥心。為什麼做錯事還會幫自己解釋?就是因為沒有羞恥心。不要說佛家思想,連儒家思想都告訴大家,做錯要羞恥,儒家也曾提到羞愧而死。古代的讀書人,像是真正具有品德的士大夫,假如做錯事,哪可能還能侃侃而談,說別人陷害他,要跟他分裂?這樣子下去,國家是會淪陷的。
經中提到,不敬佛、不重法、不愛僧,當墮地獄、畜生、餓鬼道。所以,地球上的人類99.9%都很可能會墮入三惡道。你不要以為自己有學佛,就不會墮入三惡道。「不敬佛」就是不恭敬佛,認為佛講佛的,自己沒做到,為什麼要聽佛?現在臺灣學佛有很多花樣,譬如說:蓋往生被、摺蓮花、買蓮座就認為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打坐要看到光、到佛寺先幫你算命看有沒有佛緣等等。這些都是非法,也就是不敬佛。很多人不相信、不聽佛講的話,認為佛又沒有在自己面前,每天這麼多人找佛,以為自己只是個小角色,佛聽不到也不知道他在做什麼。佛不會管你做什麼,你所做的是自己的因果。
不敬佛,一定會輪迴。佛法中所講的「敬佛」,與其他宗教畏懼上帝是不一樣的。佛菩薩肯定不會懲罰我們,你對佛菩薩不恭敬,佛菩薩不會罰你,連這個念頭都不會有。為什麼不敬佛會有這麼大的罪?簡單來說,以 仁欽多吉仁波切常用的譬喻,你們如果跟兄弟姊妹吵架,可能勸一下就沒事,但如果你跟父母親吵架,會怎麼樣?就會先挨一頓揍。小學的時候,如果你跟老師吵架會如何?就會先被罰站。如果不是跟老師吵架,跟同學吵架還好一點。為什麼會跟父母親與師長吵架?就是因為沒有恭敬心。
你對佛不恭敬,並不是佛要罰你,而是你這個人就是惡,當然會感召惡的事過來。因為你心惡,所有感召到的都不會是好人。你有沒有修行、要不要解脫生死,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敬佛真的很重要。在《寶積經》講了很多如何恭敬供養佛。「不重法」就是對佛所講的一切都不重視,而自己發明。現在佛教界很多發明家,難以數計。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從小在理科方面不太好,所以不懂得發明,只知道聽從佛與上師的教導去學、去做,反而好一點。
大家都覺得佛法是幾千年以前講的法,跟現在時代脫節,認為以前的人跟現在的人不一樣。事實上,哪裡有不一樣?只是用的東西不一樣而已。以前的人不用吃飯、睡覺、上洗手間、做事嗎?只是以前沒有iPhone,而現在有罷了!哪裡不一樣?全部都一樣,只是用的工具不一樣而已。既然一樣,佛所講的修行方法,是特別為人類講的,而不是特別為了某一個民族、文化而講的。如果佛法是單獨為印度人講的,今天不會弘揚到這麼多地方。如果是單獨為一個文化而講的,也不可能有這麼多不同語言與文化背景的人都能接受佛法。
因此,佛所講一切修行的法,就是為了人類而講的。因為佛本來是人,跟其他宗教不一樣,其他宗教都說是神祇;只有釋迦牟尼佛說自己是人。既然佛是人,當然知道人的優點與缺點、問題在哪裡,所以透過自己的修行經驗,告訴我們人如何去改。你們沒有成佛,憑什麼當發明家?認為佛所講的佛法跟時代脫節而有你的做法?佛從來沒有講過做水陸大法會要有大功德主,也沒說內壇主跟外壇主一個要多少費用,仁欽多吉仁波切看佛經,從來都沒看到過這些。假如給錢就能當功德主,那大家都不用修了!
佛經中講到的布施、供養給釋迦牟尼佛的功德主,他們都是修行者,絕對沒有非修行者。所以,真正的供養是修行人,而不是在於錢。「不重法」,就是佛明明沒講的事,大家卻一窩蜂在做;佛明明講的事,大家卻一窩蜂不去做。所以,佛法當然慢慢會式微,佛法越來越四不像,只有個殼而無內容。比如說,若要學密法,以藏傳佛教來說,一定要有顯教的基礎,對經典與佛的理論都不會變了,才能傳密法。傳密法之前,一定要修不共四加行。如果沒有修過不共四加行而傳密法,雖不敢說是欺騙,但確實是不如法。
為什麼不如法?因為不共四加行是累積你們的福報,幫你們開啟智慧,你們才能了解什麼是菩薩。沒福報怎麼能夠做到菩薩呢?金剛乘是以果位在修,只要傳了金剛乘,就是菩薩的果位。當然,你還不是個菩薩,但是在意義上來說就是。要做菩薩哪有這麼便宜你們?唸唸經就可以嗎?做個功德主就可以嗎?去拜個佛就可以嗎?一定要經過很多有次第的學習才可以。
為什麼會有這種狀況?這就是不重法,不重視佛法,認為只要對方經常來、有供養,就傳法給他,至於他修得好不好就不管,這樣是不正確的。金剛乘上師跟弟子的關係是生生世世的,假如弟子根器不夠,也是不能傳。在寶吉祥佛法中心,一定要皈依三年以上的弟子,仁欽多吉仁波切才會傳不共四加行。因為至少罵了三年,看你要不要改。剛才出來懺悔的弟子,皈依8年多還是沒改,到今天懺悔還是沒改,還是以自己為主,一直講一直講,剛才 仁欽多吉仁波切沒有趕她下來,她可能會講到兩點半。這表示什麼?她還是以自己為主。
不要以為學了佛,佛菩薩就會加持你,佛菩薩和上師的加持是讓你的心不懈怠,讓你繼續有因緣學佛,但要改的人是你自己,是你的決心。你不改,再加持你也沒有用。所以,重法很重要,沒聽過的、在佛經沒講過的、傳承上師沒講過的,都不要去貪法。尤其,若是牽涉到眾生的密法,比如說修法時眾生會過來讓你幫他超度,你若沒有幫他們超度,這些眾生會起嗔念,但很多人都貪法,以為學了密法自己就會很厲害。
學了密法是很苦的,不是給你們過好日子。你們不要以為傳法給你,是因為你是誰而傳,或認為下一世就會因此修到這個法,並非如此。這一生如果你修密法而無法利益眾生,會欠很多眾生。尤其像 仁欽多吉仁波切每年舉辦的阿彌陀佛無遮大超度法會,若 仁欽多吉仁波切不如法,佛菩薩不會讓 仁欽多吉仁波切每年持續舉辦;以施身法法會來說,如果 仁欽多吉仁波切不如法,也不會有越來越多人來參加。這是因為虛空中有很多眾生知道透過 仁欽多吉仁波切,可以給他們很多幫助。
在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弟子之中,有很多類似的故事。臺灣很多人家裡有宮廟、乩童,曾有人去問自己的乩童、神明,他們都說你臺北那個比我大太多了。這種事不只一個人講出來,連有人去恩主公問事,都擲出了5個聖筊。他們不相信 仁欽多吉仁波切沒關係,但最少這些鬼神比你們厲害,他們懂貨,但你們不懂貨。換句話說,假如你們不重法、不敬佛,你們學佛法不只幫不了自己,也會傷害到自己,特別是密法。不要貪法,你沒有按部就班做完而硬要去求,隨便傳法給你,你也是修不出來的。
尤其密法之中,有很多觀想部分是不講的,有很多仁波切跟 仁欽多吉仁波切都一樣學到某個法門,但是裡面有幾句是 直貢澈贊法王才有的。直貢澈贊法王沒有跟他們講,因為沒緣講。當 仁欽多吉仁波切求到這個法門時,直貢澈贊法王笑嘻嘻地告訴 仁欽多吉仁波切,這邊缺一句,那邊加一句,應該加這個、那個。直貢澈贊法王也曾講很多仁波切都知道某一段,但卻不知道怎麼用。
你們不要以為,西藏人會這麼簡單將全部的本領掏出來給你們。沒有這麼簡單,今天是順便講一下而已。為什麼講到這段?因為一定要重視法的清淨,不能讓法有任何參雜的因素在其中。所謂佛法是清淨的,因為是純善,單純就是善,也就是利益眾生、解脫生死,而沒有參雜任何其他東西在裡面。你要不要繼續學佛,都沒有任何條件。
重法,才能夠知道如何去愛僧。愛僧的「愛」,不是指愛情,古代人寫愛這個字不是指你愛我、我愛你這種,與此無關。這是指要珍惜一個修行人,能碰到一個修行人是不容易的,特別是學密法的修行人,他不會露給你看。一個密法的修行者,不會因為他修行到某個階段,而整天告訴你他是仁波切、有多厲害、說因為在墳墓中住了幾年而因此很厲害這種話,絕對不會。假如住墳墓就是比較厲害,那守墳墓的人不是更加厲害了?佛經上沒有提到住墳墓就比較厲害,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經常看佛經也沒有看到有講。
「愛僧」就是不要傷害任何修行人。這個世間出現一個修行人不是偶然的,是很複雜的,除了他本身過去世的不斷修行,這一生也有因緣遇見好的善知識,再培養、教導他,他這一生才能出現。就算是一個真正好的善知識,假如沒有別的因緣,也對眾生沒有幫助,所以是很錯綜複雜的事。當能夠遇到一位真正如法的修行者,佛經有教我們不要隨意批評。你喜歡就去,不喜歡就離開,不要批評。就算他不如法,但只要他有一件在修,就比你好,所以不需要批評。
佛經中提到,釋迦牟尼佛在下劣眾生之中,都能夠忍受一切譭罵、污辱、誹謗、擾亂、惡言等等,就如釋迦牟尼佛成佛時的九個難,這些全部包括在內。佛經上提到,釋迦牟尼佛心如大地,不可動搖,無所違逆。這指的是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的心,縱使在惡劣的眾生之中,這些眾生所做的種種事情,對他的心一點都不會干擾到。
佛經上繼續提到,所以這個世界就稱為娑婆世界。在這個時候,莊嚴星宿聚王菩薩向佛請示,現在得到如此大的善利,也就是說他現在是一個菩薩,有一切善,不生於彼弊惡下劣眾生之中。菩薩的講法意思就像你們常講的,還好我運氣好,沒有到那個鬼地方去。
此時,有一信眾轉頭看道場某個角落,仁欽多吉仁波切立即呵責他的心沒有在道場,如果他想看後面,就可以坐後面,便能看得很清楚。來到寶吉祥佛法中心聽法,如果心不定,不如離開。他求了很久,仁欽多吉仁波切才讓他參加法會,參加法會時頭不應該轉來轉去,他看的方向沒有修行人,這個道場也只有一位仁波切。他的頭轉向那個方向,代表認為他們是仁波切。他們這一生還不是仁波切,但未來世還不知道。寶吉祥佛法中心是很嚴格的,聽法的人不專注,就如之前所說的「不敬佛、不重法、不愛僧」。這名信眾憑什麼不專注?是認為自己不是功德主嗎?他以前去的地方很舒服,能夠坐椅子、有飯吃,乾脆下一次不要來罷了!
接著,仁欽多吉仁波切繼續開示。佛經中,佛告訴菩薩:善男子!你不要這樣講。佛說東方有一世界,名為妙莊嚴忍,那邊現在有佛號大自在王。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這尊佛很多人都聽過,在臺北也有人拜這尊佛。這裡重點來了,佛經上說那個佛土的眾生皆具足一向安樂。就是指那個淨土的眾生沒有苦了,一向都是安樂,就好像比丘入於滅定。就如同比丘證到滅的定,沒有生死,也就是阿羅漢。
「彼之安樂亦復如是」就是說那邊的眾生在定境之中很安樂地過日子。假如有眾生在這個佛土,過億百千歲,修一切梵行,但不如在娑婆世界,一彈指之間對眾生起慈悲心,所得的功德還多過於他們。道理何在?因為我們是學大乘佛法,是學菩薩道、金剛乘。假如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理眾生,是沒有功德的。由此可知,假如你拜大自在王如來佛的,一定不能有男女慾,也一定要出家,因為那邊所有眾生都是在定境中。
釋迦牟尼佛提到這個例子,並非批評這尊佛,大家不要誤會。因為每個人的緣不一樣,你的緣不是這樣子,而硬要修這尊佛,那就修不到了。就如同 仁欽多吉仁波切之前開示的因果法則,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若這世是現在家相,而求要去大自在王如來佛那邊,是求不到的,因為那邊都是入滅定的眾生。
佛有講,要修菩薩道、成佛的,一定要在最苦的地方修,也要了解眾生的苦才能修得出來,而不是逃避這些苦、討厭這些苦。就好像生病的人希望自己不要生病,那就不瞭解眾生的病苦從何而來。仁欽多吉仁波切以前得皮膚癌,沒有逃避,沒有求佛菩薩幫 仁欽多吉仁波切治病,也沒有求 直貢澈贊法王修法,也沒有看醫生。為什麼讓 仁欽多吉仁波切得皮膚癌?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過去有殺生、有吃魚。得了病的苦,仁欽多吉仁波切才了解眾生對於病苦的看法,而知道如何去幫助他們。
佛的意思是,假如我們要修菩薩道、金剛乘,最適合修的地方就是娑婆世界。在娑婆世界,有很多雜七雜八、亂七八糟、胡說八道的東西,但偏偏這些就能夠幫助我們修行。為什麼?因為這些都是我們煩惱的根源。學佛就要了解如何去斷煩惱。以小乘來說要斷煩惱就是讓自己入定,不去接觸任何煩惱;以菩薩乘而言,因為了解煩惱,所以就減少製造煩惱;以金剛乘的修行方式,煩惱就是能夠用來修行的工具,因為當行者能夠用煩惱去修行,就能夠將眾生的煩惱改變掉。
所以,為什麼修金剛乘速度會快?因為能省很多時間。為什麼修金剛乘的人不多?因為大家都喜歡、愛上、擁抱煩惱,那就沒辦法了!所以,只要我們一彈指之間對一切眾生起慈悲心,就如 仁欽多吉仁波切每次修法時告訴大家,要想著眾生在受苦,要代表眾生修法,代表眾生參加法會,而不是只有你來,這才是慈悲心。為什麼剛才那位信眾會不專注?因為他還是認為自己在參加法會,這也不能罵他,因為以前沒有人教過他。
當你知道是代表眾生,慈悲心一起來,就跟佛菩薩與上師的心相應,有相應才得到加持。心不對,就不會相應。慈悲的力量要如何才能用得出來?要證到空性,慈悲的力量才用得出來,在未證到空性之前,最少慈悲的心要出來。所以,上師就會引導你、帶著你、教你,如何讓慈悲的心起來,而不是想出來或做作的。慈悲心不是看到別人苦,故意滴兩滴鱷魚的眼淚。為什麼說是鱷魚的眼淚?因為你看到他苦,知道有一天自己也會跟他一樣。這種不是慈悲,慈悲是以自己的好東西跟別人交換他不好的,而且要幫助他離開苦海。
假如這一生我們本身沒有經過人的苦,就不能體會到苦;不能體會到苦,就不會想離苦;不想離苦,就沒辦法幫助眾生離苦。很多人一得病就很緊張,趕快拜懺、做善事,這都無可厚非,但是跟學佛的心態是不一樣的。佛說只要我們一彈指之間對眾生起慈悲心,功德都多過他們,更何況我們能於一日一夜住清淨心,也就是心沒有雜念。就如《阿彌陀經》中所說的若一日、二日、三日,一整天都一直持唸佛號,就是住在清淨的心。當你唸阿彌陀佛心咒、六字大明咒,你所唸的是本尊清淨的本性、清淨的功德、清淨的慈悲、清淨的智慧。只要你無所求在持本尊的咒語,就是清淨的心。
《阿彌陀經》所講的若一日、二日、三日,不是教你打佛一、佛七,打來打去,而是教你以清淨的心。所以就要閉關,一群人在唸的不是閉關,這種只是大家給關起來而已,真正的閉關是一個人關在空間裡面,不能接觸任何東西。為什麼?因為大家的心習慣往外攀緣,假如一群人在一起做八關齋戒,你的眼睛不可能不看別人、耳朵不聽別人唸。因為你們在還沒到一個境界之前,需要用方便的法門來幫助你,讓你們能夠了解、體會到何為清淨的心。清淨的心不是找回來、求回來、唸回來的,本來你就有。
佛為什麼說有一天清淨的心會有很大的功德?因為如果你的心有一天是清淨的,你走的時候自然會是清淨的,才會接觸到阿彌陀佛清淨的本願。所以,用錢買蓮花座到阿彌陀佛那邊,絕對是假的。臺灣的錢到阿彌陀佛那邊能用嗎?連美金都用不到的。仁欽多吉仁波切看佛經,沒有寫用鈔票,只有寫到用黃金鋪地,但是不是地球的黃金也不知道,阿彌陀佛那邊的黃金可能不止9999。現在地球的科技還沒有辦法將黃金提煉到百分之百的純度,最多是4個9,100都提煉不到,而阿彌陀佛那邊的黃金可能是百分之一千的純度,所以地球的黃金帶去也沒用。
這段的意思是說,不要做發明家,要重視佛在佛經所講的事。佛沒有講用錢能夠買到去淨土,就是不可能的事;佛沒有講做功德主可以消業障,你們就不要相信這種事。做功德主有什麼用?只是讓你有機會以後接觸到佛法而已。以前 仁欽多吉仁波切很調皮,曾經問過法師,為什麼大功德主坐前面,而沒錢的坐在最後面?那位法師的回答也很妙,他說因為他發心,菩薩當然也希望最先看到他。明明釋迦牟尼佛以前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有一天國王出錢舉辦法會,法會圓滿後,弟子請示佛當日誰得到功德最大,結果佛指著很遠地方的一個老太婆說是她。弟子不解,她又沒錢,窮兮兮的,這麼老,為何會是她呢?佛簡單地說,因為她隨喜功德,她讚歎國王出錢出力讓她能參加法會,所以用歡喜心來讚歎國王的功德,所以功德最大。仁欽多吉仁波切幽默地說,所以由此可見坐在前面的佛看不到,坐在後面才看到。
仁欽多吉仁波切今天開示這段故事,不是批評任何人,大家不要誤會。只是佛告訴我們,你若要修金剛乘,不要躲在一個安樂的地方,一定要在苦的地方,才能產生這種發心的力量。假如你在一個很安樂的地方,怎麼發心呢?為何要發心?所以,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弟子都是調皮搗蛋的,沒有大企業主,因為都是苦哈哈才來找 仁欽多吉仁波切。這對 仁欽多吉仁波切好,因為如此一來 仁欽多吉仁波切就能如佛所講的對眾生起慈悲心。看到每個眾生都是苦,很自然慈悲心就起來。
大家對佛所講的要了解,不是用想的、多唸就能夠了解,沒有這麼簡單,絕對要清楚。學佛一定要依止具德的上師,具德的上師不是能幫你變成佛,但最少不會帶你走錯路。就好像剛才發露懺悔的弟子,拿了幾顆甘露丸,在其他地方就會認為沒關係,認為是小東西沒關係,但偏偏 仁欽多吉仁波切最注重小東西,因為任何大的事情從小開始,這也是佛所說的。
不管善與惡,都是從小開始;小的時候不幫他斷,到變大了之後就斷不了。所以,你們不要以為自己沒做惡,其實你們一生人累積了很多小惡。今天 仁欽多吉仁波切剛好看到《寶積經》這一段,所以趁這個機會給大家開示。因為我們是地球的人類,我們現在的佛運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包括小乘、大乘、金剛乘,都是佛所講的法。我們要尊重與重視佛所講的法,要如法,不要自創名牌,說是自己開悟而悟到的,那問題就很嚴重。每尊佛的願力不一樣,假如你跟他的願力不同,不可能去的,也無法修出那尊佛的法。
譬如說金剛薩埵是幫眾生消業的,所以來找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都是業障很重的;如果 仁欽多吉仁波切修財神法,可能來找的都會是企業主,因為他們想發財,看來 仁欽多吉仁波切應該改行修財神法。不過這跟自己所發的願有直接的關係,也跟累世發的願有很大的關係。所謂發的願,不是自己想新的願。佛經上有說十方三世諸佛,只有佛才知道有多少尊佛在宇宙中。
換句話來說,我們人能夠想到的事,這些佛全部都想透了,也全部都知道了,所以不要做發明家。你跟哪一尊菩薩有緣,就照著那尊菩薩的本願去做。比如說金剛薩埵是幫眾生消業障的,你就應該先幫自己消業,而不是拿到法本,就可以幫人家灌頂。最少要在閉關中唸個五、六十萬遍的百字明咒,才可以將自己的業消除,才可以得到清淨的本性去利益眾生。唸十萬遍百字明咒是指在關房中唸,只不過幫你們將粗重的業,像是短命死、意外死的業,幫助你減輕,但不代表所有細的業都消除掉,除非你專修金剛薩埵。
修金剛薩埵是很辛苦的,仁欽多吉仁波切修的本尊都很辛苦,要唸的咒語都超過100個字。你們太舒服了!才6個字。連6個字都唸不好,真的是該打了。為什麼唸不好?因為心不清淨,一大堆想法,一大堆你的要求。譬如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2007年閉關修的本尊咒語就有150個字,要唸十萬遍,你們來唸看看!你們光唸6個字,都要唸很久。
我們要從佛經來體會佛開示的佛法,絕對不能有一點僥倖的心態,認為可以先做再說,以後再懺悔。這也是為什麼佛會說你們少於悔過,大家都不悔改。就好像昨天有一個弟子,已經皈依3年多,丈夫竟然跑去日本料理店做廚師,每天殺生,然後殺生的錢拿回來養她們幾個。她的觀念很簡單,如果丈夫不做事,就沒錢養她們。這就是不重法、不敬佛,佛教我們不要殺生,不要作惡業,包括不要有惡業的共業,但她偏偏要共業,以為自己有來法會就有保佑。
仁欽多吉仁波切今天公開講,她這樣是沒保佑的,因為她的心還是惡,為了自己一家人過日子,認為做惡沒關係,以為自己多懺悔就能過去,沒有這回事。學佛真的要下定決心,沒有決心修不出來,仁欽多吉仁波切今天在此再強調,絕對不可能修出來。在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學佛過程中,也有很多種種色色的人希望 仁欽多吉仁波切不要學佛,但都是靠自己的決心。你自己如果沒有下定決心,仁欽多吉仁波切再講也是多餘。
接著 仁欽多吉仁波切繼續開示因果。經典上有說,透過一切經論,我們能夠承認因果不虛。就好像前面所說,如果你要成為菩薩,若過著安樂的日子,就不能成為菩薩,因為你的心太安逸。假如行善的人,就算這塊地方很亂、發生事情,也不會發生在你身上。就好像有些人下決心學佛修行,前後左右的人家都遭竊,但只有他那一家沒有遭竊。前幾年臺中大地震,有些弟子在中南部,旁邊的房子都塌了,但他們的房子就沒事。這就是因果,一切所發生的事,都跟你自己有關。
以前還有省政府時,有個人因為擔任的職位,能夠得到很多藝術界的人送禮物給他,給他之後就能賣。他在臺中買了一棟房子,把這些收到的藝術品都放在裡面,數量非常龐大,仁欽多吉仁波切曾經看過,數量真的很多。結果地震,房子塌了,就全部沒了。用不正當手段取得的東西,都留不住的。
為什麼修行人所在的地方就算有禍,也不會發生在他身上呢?其實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為一切都是跟自己的福德之力有關,這一世的吉凶,也都是前世所做善惡業行的果報。
有些人認為自己這一生已經斷惡、懺悔、行善、拜懺,為什麼還是會有事?這是因為過去世有些惡的力量帶到這一世。仁欽多吉仁波切曾經開示過你們,如果在一個房間內放了很多海鮮類,即使將海鮮類搬走了,房間裡還是有味道。就是這個觀念,就算你以為已經將所有惡都斷了,但味道還是存在。不要以為學佛之後就百毒不侵,什麼都不怕。連佛被人家丟石頭,都要靠金剛大力士碎石,但金剛大力士是主動幫佛碎石,而你們是求都求不到,不一樣的。直貢噶舉有一尊護法,會主動保護直貢噶舉的弟子,如果有人想要傷害他,連唸都不用唸,護法就會做動作。不過這不是指你們,你們只能靠阿奇護法了!
由此可看出,前世有一些定業。何謂定業?就是果已經成熟。我們前世所做種種的善與惡的業力帶來這一世,所以我們一出生的身體就是業力所報的身體。這個身體是參雜過去所行的善與惡業的力量而產生的業報身。雖然說我們的身體是父母給的,但以佛法來說,父母只是一個助緣,幫助我們得到這個身體。但若過去的善與惡業沒有,身體出現的狀況也會不一樣。
當我們一出生,已經具備善跟惡的業力。我們從在母親肚中、出生、長大、出來社會,中間有很多助緣,不管是善的或惡的。這種善跟惡的助緣,可以幫我們過去世善跟惡的業力在此世成熟,而變成所謂的定業。
仁欽多吉仁波切以自己為例,出社會第一份工作是在大飯店中當廚師的學徒,做了3個多月,沒有拿過刀切過一片肉,當時跟 仁欽多吉仁波切同期的學徒都已經開始切肉。或許是 仁欽多吉仁波切笨、長得不好看,但以佛法來講,這就是 仁欽多吉仁波切殺的惡業在過去世已經停掉、不做了,所以這一生自然沒有殺的助緣再出現。你們家裡還有人做廚師,還有人用肉來賺錢,就代表你過去世還有做惡業、殺業,這一生也做很多殺業,還沒有決定不殺了!
為什麼共業這麼嚴重?你們不要以為不關你們的事,還認為丈夫不工作、不賺錢,一家三口晚上沒飯吃,這就是不相信果報。你這一生有個丈夫做廚師,絕對是過去世殺業的業力帶來的。帶來了,你還給他助緣,就讓這個殺業的果報在這一生出現,不要等到死了下地獄。
有人罹患癌症,認為是自己的果報到了,其實不然,這只是開花,花報而已。從開了花到結果,還有一段時間。假如開了花之後,你一切都是善的助緣,果成熟時可能沒有這麼苦,可能會甜一點,但果還是會出現。不要以為罪花飛就沒有果,但你們都有這種誤解。連 仁欽多吉仁波切修得比你們好,這一生都會得癌症,你們憑什麼呢?只是告訴你們原理在此,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這一世與前世有因緣努力行善,有因緣追隨善知識學佛,所以 仁欽多吉仁波切善的助緣的力量比你們大很多倍,這是過去世種下的因。
定業指的是當你所做的一切力量增加,果報出現,那就沒得改。沒得改不是說果沒有,而是無法將果改掉。仁欽多吉仁波切有脊椎大側彎,按照道理來說是不能走路,以醫學來說是要癱瘓的人,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很多世以前曾經有殺過人,所以這一世有這個果報。但這還不算是正式的果報,只是開花,因為脊椎大側彎的人的果報是短壽,死了下地獄。
當場,仁欽多吉仁波切問一位醫生弟子,得了脊椎大側彎的患者是不是會多病、短壽?醫生弟子表示確實如此,並根據醫學說明脊椎就像房子的大樑,樑不正,房子不可能會很堅固,身體內的內臟結構要靠神經系統來支配,脊椎不健康的話,神經系統也會有很大的問題,臟器在功能、狀況方面就會打折扣,耗損很大,衰竭很快,如此一來就會比較快損壞、得病或死亡。
仁欽多吉仁波切繼續開示,因為自己過去世有這個殺業,所以花報出現。其實,以 仁欽多吉仁波切從小學拳,是不應該有脊椎側彎的。打功夫要蹲馬步,脊椎怎麼可能會側彎呢?但 仁欽多吉仁波切很自然地就脊椎側彎。假如這一生沒有很多助緣,那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定業就是短壽、多病,死了下地獄。因為這一生很多善的助緣,就讓這個果報變了味道,雖然身體還是出現這個狀況,但是痛楚對 仁欽多吉仁波切來說不存在。
為什麼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癌症會好?不是因為佛菩薩對 仁欽多吉仁波切有特別待遇。只不過跟你們不一樣,仁欽多吉仁波切清楚、接受、了解因果,所以癌症才莫名其妙好了。當場,仁欽多吉仁波切指示幫自己檢查的醫生弟子說明。醫生弟子回答,確實如此,仁欽多吉仁波切的癌症莫名其妙就好了。
仁欽多吉仁波切問醫生弟子,依照醫學的理論,仁欽多吉仁波切本來應該經過哪些醫療狀況?醫生弟子說明,以 仁欽多吉仁波切罹患的黑色素瘤而言,是皮膚癌中最惡性的癌症,很快就會轉移到腦部與內臟,就算去開刀、化療、放療,最後結果還是到處轉移,很難過、痛苦地死亡。
仁欽多吉仁波切繼續開示,佛不能改變眾生的業力,只有眾生自己能改。要如何改?就是要敬佛、重法、愛僧才能改。經典上講得很清楚,你過去世如果沒有做過惡的業,就絕對沒有惡的果出現;過去世如果沒有做過善的業,就絕對沒有善的果出現。簡單來說,你們不要以為自己學佛學幾年,就認為自己是什麼人。假如你過去世沒有結很大的善緣,你這一生是不可能的。因為過去世你有學過佛,這一世還有機會來聽聞佛法。所以,學佛人一定要謙卑。為什麼要謙卑?因為只有佛才知道我們過去世每一世的事情,就算是阿羅漢,也只能知道我們過去五百世。
如果你過去世真的是大修行者,一來就會是法王了,至少也會像 仁欽多吉仁波切這樣。你們什麼都不是,就要謙虛一點、聽話一點,將身段放下來一點,不要驕傲。當你一驕傲,你的業力很快就會成熟。學佛人更加要對因果了解,因為自己過去做的一點善,而有機會來學習佛法,就要把握這個機會,在此生要累積很多這個善的力量,正如《阿彌陀經》中所說的不可少福德因緣。不要以為做一點就夠了,如果是夠了,在你這一世就會不一樣,在佛法、度眾方面,都會呈現不一樣的地方。
假如你跟一般人一樣,也就是你過去世跟佛與佛法曾經有緣,這一世就要用功。用功是要累積自己很大的福德因緣。你們來參加法會,表面上是跟佛菩薩與上師結緣,其實不只如此,是跟很多眾生結緣。因為你來,很多眾生來了。今天除了大家眼中所見的一千三百多人之外,也跟很多眾生結緣。如此一來,下一世你才有能力去幫助眾生。
在寶吉祥佛法中心,只要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每個星期天一定升座講法,如果 仁欽多吉仁波切不在,也會播放 仁欽多吉仁波切以前開示佛法的錄音帶。這就是要讓法輪一直在轉動,法輪轉動不是靠佛或是靠大家祈求,而是靠大家來推動法輪。如何推動法輪?就是要開始修行。你在修,法輪才會動;你不修,法輪不會動。為什麼不動?你不修,法輪為何要動?沒人修的話,法輪就會停下來了。
所以,我們要了解自己過去種種所做。過去、前世,包括這一世以前我們所作一切苦的因,不可能沒有苦的果;過去所作一切安樂、善的因,也不可能沒有善的果。所以,我們要確切相信,這一生所面對的、接受的都是自己做出來的,與人無關。你會見到誰,誰會對你好、對你不好,都是你自己做出來的,這包括你自己的業,以及你參與的某些共業。
佛為什麼教我們要隨喜?隨喜不是要包多少紅包,而是只要你看到任何人行佛法、利益眾生而無所求的,你都要起歡喜心去讚歎。如此一來,你就在善的共業裡面。善的共業夠了,才能壓得住惡的共業的力量。當我們透過思維,心中能夠深信因果是絕對真實不虛假的,從過去因果所產生的了解,應該對現在因果能夠進退取捨,而如法修持實修。
我們對自身的苦與樂,比任何人都清楚,比父母親還要清楚。所以,如果我們能認真思維這一生的苦與樂,就如 仁欽多吉仁波切上星期教導大家,去思維自己為什麼會樂?這一生做過什麼事?就好比你現在是個博士,是天上掉下來的嗎?是神賜與你的嗎?不可能,你一定有讀書。自己讀書時有沒有用心呢?有人會說別人隨便讀都考得過,這也是有可能,是他過去世修來的聰明。有些人也是一段時間好,一段時間不好,今天先不論這些。
假如你今天要準備一頓美味的餐食,要不要準備很多事情?要不要去買菜、找調味料、想怎麼煮?假如有人教你怎麼煮,你沒煮過,還是做不出來他講的味道。凡是家庭主婦都知道是如此,看電視上講要放多少糖、鹽,但自己做出來就是不好吃。從這個例子來看,就算佛菩薩與上師再怎麼教你,而你不經過實作的經驗,還是沒辦法體會這種味道。簡單來說,因是你在做,不要靠 仁欽多吉仁波切與佛菩薩加持,佛菩薩與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加持,只是堅定你的心,讓你不要懈怠。但要不要去改,真的要靠自己。
你知道自己過去的因果,苦了不要說這是前世做的,突然間生的病,這一世怎麼知道呢?講這種話的人,就如佛經上所說的「不知悔改」。除非是你生出來就有病,母親懷胎時就有狀況,而懷胎時會有狀況,再追下去一定是祖先的基因有些地方不對。祖先的基因不對,科學解釋不出來原因,而佛法中便講這是所做的業力。就算這一生懂事之後經歷的事情你全部忘了,至少一定記得最近這幾年經歷的苦跟樂,那就要思維,為什麼苦會越來越嚴重?為什麼會減少?樂為什麼會消失掉呢?樂從哪裡來呢?這就是你的因果。
今天人家對你好,因為你至少沒有罵人家,沒有發脾氣。為什麼人家對你有好感?不管過去世有沒有修,至少當你看見老闆時沒有板著臉,這就是因。很多人以為因一定很複雜,其實不然,你的身口意都是因,這就是檢討自己很簡單的方法。當對過去的因果產生很確定的見解之後,對於現在自己所做的因,就能知道未來的果,所以知道如何能夠取捨。
為什麼 仁欽多吉仁波切不讓那位丈夫是廚師仍在殺生的弟子學不共四加行?因為她不取捨,明知道這個因做下去,以後一定不好。為了短短的一個生活,認為先做下去,以後再跟佛菩薩懺悔。這就是不相信因果,現在臺灣很多人都這樣,認為現在自己還沒賺夠錢,賺夠了才不做,到時候再捐錢出來、再行善、再跟佛菩薩懺悔,這是沒用的。要馬上斷掉,馬上停止。當停止一切惡,善的力量才能開始很單純地累積起來。假如你這邊做惡、那邊行善,就很複雜了。以後你的人生也會很複雜,是誰做出來的?你自己,不是別人,沒有人害我們,任何事情都是自己做出來的。
經典上提到,大體而言因果有兩種實踐的分法:一是當我們感覺果報時,二是做因的時候。第一,感到果報的時候,就是我們現在正在經歷的苦與樂,因為這些都是過去所做業因的力量,所以現在苦樂的果報是沒辦法中止的。有些人一生病,認為現在不要病,求 仁欽多吉仁波切加持讓癌細胞跑掉,這是不可能的,除非像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癌症這樣莫名其妙中止。為什麼能莫名其妙中止呢?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一直不斷累積產生善的業,當善的因的力量產生,大於過去所作惡的力量,壓住惡的力量,但不是讓惡果消失掉,還是在。簡單來說,就是 仁欽多吉仁波切的福報越來越大、越來越好。
人會生病、破財、發生事情,就是福沒有了。為什麼修佛要修福、修慧?福不是用來享受的,以 仁欽多吉仁波切自己的例子來講,脊椎大側彎跟癌症都足以讓 仁欽多吉仁波切下半世無法修佛,但是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不斷累積福報,福報夠厚了,就讓 仁欽多吉仁波切下半世還能夠學佛。所以,你們現在了解為什麼要敬佛、重法、愛僧?因為你們不累積這些福報,單靠求一下、加持一下,你過去世惡業的力量,不可能現在一下子剪掉。除非你行善行得夠多,一直到惡的力量追不上,那就可以,仁欽多吉仁波切就是如此。
仁欽多吉仁波切從第一天學佛開始,只知道一件事:供養。仁欽多吉仁波切沒錢吃飯都要供養,但你們不要學,因為講這句話,會有人說是斂財。大家千萬不要學,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是苦命人,而你們都是福報很大的人,所以不用像 仁欽多吉仁波切這樣修得這麼辛苦。
經典上提到,我們知道無法中止,現在所做善惡之業,也是做為未來苦樂之因,沒有誰不希望未來離苦得樂,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實實在在做一切善行,而摒棄一切不善的惡業。你們現在知道為什麼要挨 仁欽多吉仁波切罵了?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要幫助你們摒棄一切不善的惡業,連你在 仁欽多吉仁波切開示時轉頭都是惡業,因為你不重法,不管什麼理由。
以 仁欽多吉仁波切來說,聽聞佛法都是入定,為什麼要入定?因為佛法太珍貴了!怎麼捨得有百分之一秒閃開?佛經上有說,當佛與菩薩在開示佛法時,我們要仰頭看著。在西藏,只要是法王、大仁波切傳法,喇嘛都是這樣看著,這是根據佛經來的,要瞻仰。所以 仁欽多吉仁波切就要罵了,幫你累積福報,你一轉頭就少了一秒鐘,再轉就再少一秒鐘。
我們要摒棄,不要怕做不到,最怕你不做,最怕你沒下決心,沒有做不到的事,是你自己要不要下決心。不要怕人際關係不好,怕跟大家不一樣。沒有啊?出去時若不說,有誰覺得 仁欽多吉仁波切跟人不一樣呢?尤其 仁欽多吉仁波切不像很多學密宗的人身上戴了一大堆東西,出去時連佛珠都不拿。以前 仁欽多吉仁波切剛開始學顯教時,也跟大家一樣手上戴個佛珠,一坐下來就脫下佛珠,唸得跟真的一樣,慢慢知道都是騙人家的事。
經典上提到,假如能夠如此斷除一切不善的惡業,在未來之中是不可能感受痛苦之果,這是因為無因之果在整個宇宙萬物之中是絕不可能出現的事。這裡指的是整個宇宙,而不是只有你、地球或太陽。任何發生的事絕對有前因,只是我們不了解而已,不可能憑空蹦出一個星球或多出一個星星,全部有前因存在。當我們了解之後,就算很細微的不善惡業也應該謹慎,千萬不要輕忽,應該記住不要去做。不要以為惡小而為之,不要以為善小而不為。
佛法很簡單,不複雜,為什麼你們沒辦法做到?就是因為沒下決心。事實上,仁欽多吉仁波切經常看很多事情都是從小惡開始,都不是大奸大惡。人絕對不是一出來就大奸大惡,都是從小惡慢慢累積到變大。善也是如此,沒辦法一開始做很大的善,當你小的善慢慢累積起來,就變成大的善。所以,佛法真的很簡單,複雜在你的心。只要你下決心,就可以做得到。
有些人會說,不一定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也有看到有些人為善但卻過得很苦,有人為惡卻仍然過很舒服的日子。事實上這是老生常談,仁欽多吉仁波切經常解釋,這只不過是時候未到而已。這一世所經受的種種苦樂,都是前世所做一切業因的果,但是這一世所做一切善惡的果報,會在未來世成熟。但是以修行人而言,可以在一直不斷行善之後,能壓得住這一生所有惡的果報。要怎麼樣才壓得住?就是要以菩提心與這一生修出來的功德。
功德不是指迴向給自己丈夫、自己的病。嚴格來說,以大手印來說,功是禪定已經進入離戲瑜伽,德是一切戒律守得很好,而且已經發菩提心,也在菩提行裡面做人的人。有功德了,自然可以將業力的力量壓住。就好像釋迦牟尼佛成佛了,雖然有九個難,但沒有任何一個難能傷害到佛,這就是因為佛的功德、福德修出來了。
經典上提到,依靠現在所做的善業,能不能讓過去世所做的善惡業得到淨化?對於這種想法,有兩個情況:種子位與果報位。以種子位而言,我們在阿賴耶識中前世所做的不善惡行的種子,就是要靠這一生所謂的善業力量讓它廢止,所以經典上有說,惡業的種子是不可能生出果報的。這就是剛才 仁欽多吉仁波切所說的,這一生有沒有助緣給它。這一生我們播種子在土中,假如沒有太陽、水、肥料,種子是不會發芽的,只是一直在土裡。
佛所講的阿賴耶識,過去世我們所做一切惡與善的種子都在裡面,這一世沒有給它助緣,也就是沒有給它肥料,它就不會長出來。佛教我們要止惡行善,道理就在此,不要讓這個種子有機會長出來。為什麼要行善?因為過去世你所有行善的種子還在阿賴耶識裡面,要給它機會萌芽。為什麼有人參加大法會會哭?是不是覺得自己過去世跟阿彌陀佛有緣?並非如此,而是你參加大法會的善的助緣,澆了水到你阿賴耶識裡面,讓你善的種子開始萌芽,所以自然會哭。
仁欽多吉仁波切不可能整天跟你們講悲情故事讓你們哭,而是開發你們善的種子萌芽。當善的種子萌芽,你們在法會中會感覺想哭,這是什麼意思?就是善的出現,種子發芽了。種子發芽了,還需要繼續澆水,要繼續看護、照顧它,不繼續照顧的話,長著長著就沒了。很簡單,一點都不複雜,是你們說複雜的。
假如這一生,我們沒有讓惡的種子有機會萌芽的話,就不會生出惡的果報。那種子怎麼辦?還在阿賴耶識裡面呢?不會怎麼辦,因為到最後證到佛果時,所有惡與善都沒有分別。在成佛之前,對惡與善還有分別,但成佛之後就沒有分別,所有一切善與惡都是因緣,來來去去,已經不在乎,所以力量也不會出現。
今天所講的種子位這一段,對學佛人很重要。這一生若一直不斷丟善的種子,下一世一定會萌芽;這一生一直做善,惡的種子就不會生出來。所以,仁欽多吉仁波切的癌症為什麼會變好?脊椎大側彎為什麼不影響 仁欽多吉仁波切?就是因為如此,很簡單的道理,但要決心去做到,真的是談何容易。
經典上提到:「第二,果報位是說,我們現今正在感受的、已經成熟的苦樂果報,是無法斷除的,因為我們正在經受啊!總的來說,斷除應該斷除的負面的所斷品,這種情形,都會損害惡性的習氣種子;而在身心相續之中,依止正面的對治品,這種情形,都會長養善性的習氣種子。」
這段很簡單來說,就好像 仁欽多吉仁波切得癌症,知道沒有辦法斷除,因為過去有殺生、有吃海鮮,所以是應該的。當不將它斷除,反而會好,道理為何?就是剛才開示的,當我們止一切惡、行一切善的人,所有惡性習氣的種子不會一直長。也就是說,當你得到某些事情,不要以為其他的就沒事了,因為我們有很多惡的種子,也有很多善的種子。很多人以為得了癌症就已經倒大楣,其實不然,後面還有。為什麼還有別的?因為可能還有下地獄、下餓鬼道的種子。
很多人得了癌症,認為錢要留著看醫生,佛菩薩會原諒我的。如此一來,過去世墮入餓鬼道的種子,就在這一生得了助緣,會讓他可能墮入餓鬼道。得了癌症、很多不如意的人,認為自己已經很倒楣,趕快去搶錢回來,這就是因為他存在過去世貪的種子。過去世貪的種子存在,他就會想,既然這一世沒錢了,還不去搶?還不去騙?過了再說!這就是因為他沒有損害惡性習氣種子的作法。要怎麼做?就不要再做惡,連念頭都不能有。全部都要是善,這種習氣、助緣就不會增加,別的惡的種子就不會出來。
有人會以為自己夠倒楣,已經破產、什麼都沒有,先解決這個事再行善,結果就讓這個本來不會萌芽的惡種子又開始了。當 仁欽多吉仁波切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時很歡喜,知道自己還債,因為歡喜心,就很歡喜地不斷做很多善。沒有跟佛菩薩談條件,說醫好癌症後自己要度眾、精進學佛,這就是威脅強求佛菩薩,讓惡的種子又開始了。關佛菩薩什麼事呢?你病好與不好,跟佛菩薩一點關係都沒有。為什麼學佛後會好呢?因為很簡單,當你一直行善,不讓惡的種子再長,讓它斷掉。
因為 仁欽多吉仁波切很歡喜地,並不是消極地接受,而是很歡喜地相信因果,知道自己過去世與這一世有殺生,不還才怪。仁欽多吉仁波切現在肉體能還,多開心呢!至少 仁欽多吉仁波切殺生與下地獄的果報沒有了!大家都不想還,要找佛菩薩幫你們還,但佛菩薩沒有吃過魚啊!憑什麼幫你們還呢?
很多人都以為找密宗修法後病就會好一點,這個原理很簡單,因為你們過去世有善的因,這一世你碰到了,幫你修法讓善的因萌芽,你開始肯學佛、改過,惡的因不再長,當然慢慢就會好一點。佛法全部都有邏輯,絕不迷信,不要以為自己在墳墓修了幾年就如何如何,一定要講個道理出來,要有邏輯。所以,我們要長養善的習氣的種子,千萬不要放過任何能行善的機會。
不需要刻意去找行善的機會,其實每個星期來參加法會,就是培養你們善的習氣種子,因為不管你信與不信,回去之後至少會想一下 仁欽多吉仁波切罵了什麼。只要你肯想一下罵了什麼,就會有善的習氣種子,惡的種子就減少。假如你想也不想,回去就直接看電視,當然 仁欽多吉仁波切不知道,但只要想一下,就會有用。大家要聽清楚,不要學佛學到迷信,不要以為學佛是很落後、很沒有文化水準的事,其實佛法是最有邏輯、最有哲學,比任何學問都要高的,因為佛法將事情分析得很清楚。今天就先開示因果到第二種教法,還有兩種下回分解。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指示,已經領受不共四加行傳法且拜完十萬遍大禮拜的弟子留下。接著,仁欽多吉仁波切慈悲傳授殊勝的金剛薩埵法門與觀想方式予弟子們。
法會圓滿,弟子們齊聲感恩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傳法與開示,起立恭送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下法座。
更新日期:2013 年 10 月 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