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法會開示 – 2025年07月06日
尊貴的金剛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升法座,開解《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十一〈禪定波羅蜜多品第十之一〉。
法會開始,仁波切指示上週新皈依的弟子跪起並合掌,口傳皈依證上的幾句話並開示:皈依證上面有幾句話是所有皈依弟子每天一定要唸的。
這一段皈依文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是所有佛法的精華。上師為什麼放在佛、法、僧前面?藏傳佛教一定把上師放在前面。我講過很多遍,你們這一生沒有資格得到佛菩薩親自傳法,要得到真正具德的出家人傳法也很難,因為在西藏能夠成為皈依上師的仁波切,一定是經過很多修行的次第、過程跟考驗,以及教派法王確認。確認的意思不是法王講了算,而是要為這個仁波切舉行坐床等很多儀式之後,他才能接受弟子皈依。
不皈依外道是什麼意思?連去求一下祖先都有事。不要以為這是叫我們不拜祖先,佛經沒有說不拜祖先,但佛經沒有說求祖先。「我帶孫子回來了,我們學佛了,祖先您要保佑他。」這就是求。皈依後有做過這種事的,幾乎78%以上。當這樣求,就是皈依外道,皈依佛門的皈依戒就破掉沒了!
我有個弟子是醫生,我知道他常跑到南部去求。他以為無所謂,都是神明。佛菩薩不是神明,上師也不是神明;上師不是鬼,你的祖先是鬼。所以當你求祖先,求家裡以前拜的媽祖,就算燒一根香,都算是求外道。覺得若不這樣媽媽會不開心!你們也做過很多事情讓媽媽不開心吧?在座的諸位,第一次跟男女朋友上床,有問過你的父母親嗎?都沒有嘛!表示什麼?不聽話。有些事情你們不問,不怕父母罵,這件事情就怕他們罵。簡單點講,就是不信佛菩薩、不相信皈依戒的重要性。
沒有皈依戒就沒有護法,再修護法都沒用。已經皈依又做過這種事的人,自己心知肚明。你們覺得大家回去掃墓了,不去不行。佛經沒有說掃墓,如果有說,我當然同意你。你們覺得去了,仁波切也不知道。我當然不知道,但是會影響以後你們的修行;影響要往生的時候,上師就不出現了。我不會阻礙你們的天倫之樂、家庭和諧,但是佛經這樣講,我非講不可,你們可以不聽話。
皈依佛法之後,從此不傷害眾生生命。當然也有例外,就是不是故意、刻意殺的,這個不算殺生。最重要的是心裡面起了很重的殺念,這就是殺生了。
惡友不是帶你去玩、去嫖,帶你做壞事,而是帶你不學佛的人。我也經歷過這種事,以前我學顯教,修得很好,曾經碰過有些人對我很好,他說:「你先修好自己,整天出來幫人家,會損耗你的福報,先不要幫人家,先好好修自己再說。你整天幫人家,以後會得癌症。」他講得很嚴重,我差一點聽進去了。惡友是表面對你好,但骨子裡阻礙你修行,會講很多理由讓你感覺這樣做是錯的。因為我還沒皈依 法王之前我沒上師,你們現在有上師,應該知道上師沒講的話你們不應該聽,假如你們選擇去聽,那你們就選擇離開這個道場。不要以為皈依過,我一定會保護你,不是這樣子,你破皈依戒就不會保護你了。
在皈依的時候傳你們五戒,這五戒就是一切惡都不能做。千萬不要有觀念認為做一點沒事,以後多唸一點、多拜一點、多供養一點。做一件惡就是一件,做一件善就是一件,不會因為做一件善事就將這個惡的抵掉。除非你做一件惡,做十件善才「可能」將惡的能量壓住、不發作,但還是不能抵。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清清楚楚。所以這邊重點講得很清楚,皈依之後受了五戒,一切惡都不准作,一切善都要作,因為佛法都是善。所謂善不是捐錢,而是佛所講的善的事情全部都要做。
多少人做到呢?很少人做到。昨天有個弟子求見,皈依十幾年,現在得了乳癌,一直懺悔,最後說她幫老闆做假帳。做假帳是什麼意思?瞞稅。破哪個戒?(出家弟子答:偷盜。)還有什麼?打誑語。有從財政部退休的官員弟子嗎?說一下企業瞞稅做假帳的,在法律上是什麼事?(弟子答:報告 仁波切,被查到的話,除了逃漏稅要補稅,要處罰,行政法以外可能也涉及刑責,有刑責的處罰。)
雖然她說不是她做的,是老闆叫她做的,但她可以不做啊!為了一份薪水破戒,就是諸惡都做。再跟大家講清楚,做了惡的事,不要以為來參加法會,惡的果報就不出現。記得!因為所有受的戒都是善的,假如作惡,戒就一個一個破,戒破完,就不是佛弟子了。沒有理由破戒!因為佛給你們的戒,不管在倫理道德、法律之內絕對可以做得到,不需要再想什麼方法避免、不去做。我做了幾十年生意,只有一本帳,為什麼?生在這個地方不報稅、逃漏稅,那誰來蓋馬路?誰來做事給你過好日子?不要以為逃漏稅是聰明人,你沒賺到,你吐出去的錢不只這個稅。既然國家有法規,就要守法,連法都不守,還會守戒嗎?我舉這個例子給你們聽,所以她要供養我,我不收,因為她的錢是從惡來的。
以前很多人聽我的話,辭職不幹也有,不做的也有。不要為了錢,為了生活,做錯事還以為是理所當然,沒有這回事。就像小偷說偷東西是因為家裡面孩子沒東西吃,他有沒有犯法?一樣犯法,最多是刑罰輕一點而已。幫忙做假帳是什麼意思?在共的惡業裡,大家一起騙,一個主腦,一個幫凶,幫凶的罪也很重,因為沒有你幫他,他不會去搞。所以會生病一定有原因的。
在座諸位有病,問一下自己皈依這十幾、二十年,有沒有百分之百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沒做到,病出現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因為你還是我的皈依弟子,沒有離開,唯一還有一個保障:我會幫助你不墮入三惡道。其他我沒辦法,因為你作惡。不要以為自己已經懺悔了!我接受你懺悔,但是作惡的果報,我不能改變!連佛都說他不能改變眾生的果報,那要靠誰?自己。不要一直浪費自己時間,假如你們這樣子,這邊作惡,那邊學佛,我勸你們去別的佛寺,因為他們沒有這麼嚴謹,為什麼沒有這麼嚴謹?不是說他們不想嚴謹,而是因為一嚴謹就沒人去了。我不怕沒人來,我白手起家的,你們全部離開,我也樂得清淨。但是佛教我這樣子,我也做到了,是我的弟子不做到,你說要不要罵?要不要講?
你們就不相信,以為做個小惡有事嗎?佛經講:不要以為小惡可以做,小善不需要去做。皈依的時候跟你們講,皈依文每天最少要唸7遍,你們都不聽!認為:「很簡單嘛!這是修行嗎?這也不是咒語,也不能讓我怎麼樣。」現在大家都不唸了!所以這批新皈依有很多小孩子不懂事,做父母親的每天一定要抱著他們,對著壇城唸7遍皈依文,從小就讓他們知道。現在我發覺道場有很多從小皈依的孩子,現在長大了就變壞,怎麼來的?父母親不教,以為全部丟給佛菩薩、丟給仁波切來教。明明給你們很多工具教孩子,你們都不根據五戒十善去教孩子,不從小教。為什麼他不聽呢?就是父母自己本身沒做,也不去教。
昨天一對夫婦帶孩子來,孩子從小皈依,在人家桌子上面刻不雅的文字。他們以為一直供養我就沒事了,昨天開始我不收他們供養。因為父母親給我的供養小小一封,兒子很大10萬塊。這件事追根究柢是父母親的錯,沒有教孩子,是父母親要做大供養,孩子沒賺錢,憑什麼做大供養?為什麼他父母親不賣房子?還哭得跟真的一樣。明明你們看過也聽過,供養我的人現在還在這裡,兩千萬現金扛到道場5次我都不收,我會看得起那10萬塊嗎?也教過你們直心就是道場,什麼意思?來懺悔就好了,還搞花樣,以為一個厚一點交給兒子供養,兒子就有福報會變好,都不是從因果來教孩子,孩子做了壞事,一定會有惡的果報,要叫他好好學佛、好好聽話,即使惡的果報出現,因為善的力量夠,可以頂得住。但他們卻不是,希望這個惡的果報消失不見。好啊,要這樣做可以,所有財產拿來,我一直幫你修法,但他們也沒有。這種弟子收來幹嘛呢?怎麼講都講不聽、說不聽。其實學佛很簡單,聽話就好。偏偏不是!
最近聽到有一對夫婦是弟子,兒子也是弟子,兒子不聽話搞一大堆事,還好他不來,他如果來,我就罵死他。為什麼發生這種事情?也是從小不教。我也是人家父親,孩子不聽話,我就完全不理他。我孩子不肯學佛,我幾乎拒絕往來,來見我就見他一下,不來見就不見,不會主動找他。三番四次跟你們講,既然你覺得自己來學佛了,人的生活就跟學佛的生活絕對不一樣,不要將人的生活混在佛的生活裡面。不要以為皈依我,學佛了,就會變好、變聰明、變厲害、會多很多東西,不會,除非你們修到無上瑜伽部這個層次才會,你們現在還債都來不及了,還想馬上變好?你們欠多少東西?
現在讓你們皈依,只不過讓你們有機會在餘生,用剩下幾十年的命還清生生世世所欠的債,不要墮入三惡道,仁波切才有機會、有能力幫助你們離開三惡道。每個人都異想天開,希望一皈依就變成另一個人,以後生活方式不一樣。明明跟你們講過很多遍,歷史上所有大修行者、成就者,這一生都經過很多苦,你們卻不想經過苦。為什麼我們要經過苦?第一,還債。第二,我們在經過苦的過程裡,將苦的緣消滅掉。第三,我們經過苦的過程裡,沒有分別心認為這是苦,就是前面所講的第四禪。你們偏不要苦,有分別。以修行人來講,當苦出現,沒有分別。為什麼不分別?我們很清楚這是自己的因果因緣,苦跟快樂是平等的,隨時都會消失掉,是緣來緣去的東西,以平等心、歡喜心去看待它,就沒有「苦苦」一直苦下去。學佛是學這些東西!
這個皈依文,新皈依的不每天唸,很容易就像這些皈依很久的一樣,自己走錯路都不知道。要提醒自己!既然想皈依表示你想行善,往善的路去走,既然往善的方向去走,惡的方面就一絲一毫都不能再碰,要馬上停止。在皈依那一秒鐘、剪頭髮那一剎那開始,所有惡都要停止。就算有惡的念頭起來,自己要馬上懺悔,不要給自己機會將惡延續下去,不要為區區一點小錢作惡,不要為了一點點人情世故去作惡。就算人家說我們學佛不近人情,那就不近人情,本來我們修到後面就不是人,怎麼會近人情呢?
為什麼別的宗教可以堅持什麼不行就不行呢?為什麼我們佛教就不可以這樣呢?還偷偷摸摸。怕人家不跟你來往,怕沒朋友,怕沒生意,怕這個怕那個,就乾脆不要皈依。假如今天我是一個出家人,我沒資格講你們這個,偏偏我是在家的,也有做生意,任何人都知道我吃素,誰敢說:「今天我們招待 仁波切,開一桌滿漢全席。」為什麼人家不敢?人家尊重我的決心。為什麼人家敢整你?因為看你沒決心,你皈依是好玩而已,想過好日子。人家看就知道你沒決心。
像剛剛講不皈依外道,以前有些弟子的親朋好友是別的宗教,親友過世,還去參加人家的儀式,你說算不算皈依外道?覺得不好意思,非去不可,朋友幾十年,去見最後一面。當你說一定要見這個老朋友最後一面,乾脆他在生的時候每天陪著他,最後才做給人家看:「你看,我們佛教心胸很大,什麼都能容納。」除非你修到上師級才可以,一般人去人家的場所,人家要合掌,你合不合掌?要站起來唱詩歌,就算你不唱,也哼哼兩句吧?那是不是皈依外道?
有些宮廟做醮也去參加,以為他們都吃素,自己吃素也去參加,宮廟裡面也有拜觀世音菩薩。關你什麼事?還跟著去擲筊看能不能拿到爐主。你們試試看,再這樣搞,就算我不知道,但護法絕對知道,遲早會修理你們。你的心本來不堅定,好不容易這一生有因緣福報皈依,就不要亂跑。亂跑讓你的心散掉,散掉之後想回頭是很難的。這個是你自己的事,我醜話講在前面,不是讓你拒絕一切人情來往,但自己要有分寸。你的朋友、親戚知道你是這樣子,很自然就不會找你了。但你不堅定,這個也好、那個也好,當你回頭要堅定思想的時候,他們會認為你不是信佛的,我們不要去。為什麼你們整天找不到親朋好友去參拜佛寺?就是你們自己做出來的。現在很多人知道去參拜寶吉祥佛寺都有好事、受保護,你們就是沒有信心。
只要你一切惡不做,一切善不斷在做,很自然的就清淨你的意了。就是你意不會起惡念、邪念,很自然的,不需要刻意去做作,也不用去唸佛號。只要你一直這樣做,去奉行,是諸佛教,是一切佛都教我們做這個。不是指佛教、佛宗教,而是佛就教我們做這個。所有十方三世一切佛都教我們這兩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很簡單嘛!是不是很簡單?為什麼你們做不到?因為你們都很複雜,複雜到連佛都看不清楚你們有多複雜。
接著上次講的繼續開示。
經典:「彼眼無礙諸色無見。彼眼無著諸色無染。彼眼解脫謂離諸見。彼眼清淨自體光潔。眼無依止離諸境界。」
這幾句話在解釋我們對天眼一個很大的誤解。很多人以為天眼就是看到很多東西,其實真正的天眼不是看到什麼現象出現在你面前,彼眼無礙諸色無見,就是在宇宙、法界裡面,一切物、一切影子、一切光,都不會阻礙眼睛。眼睛不是為了想看什麼特別的色(不是顏色)、特別的現象而產生的,後面一直解釋下來。
因為我們聽太多神話故事,說天眼看到什麼。其實天眼的定義就是智慧的眼開了之後,天眼輔導智慧的眼,去體會、了解法界裡一切眾生的動態,跟他過去、現在、未來的變化。有這個能力之後,才能幫助眾生過去、現在、未來。
彼眼無著諸色無染。就是這個眼睛不會執著一定要看到什麼,也不會被任何事物汙染。等於現在我們人的眼睛會執著希望看到什麼,我們也會因為眼睛能看到的東西而欺騙自己的心,認為事情就是這樣子。天眼看到的,不是我們肉眼所看到的那種感覺,肉眼看到的只是光結合起來,一種反射出來的光譜影像。光譜有很多光,比如紫外線、紅外線,還有很多光,我們肉眼都看不到。比如我們看到白色的光,分析來看白色的光裡面含有7種顏色,但是肉眼所看到的只有一種顏色,所以我們給汙染了,因為我們的心覺得是這樣子。
比如我們看到彩虹有七彩光,其實也沒有七彩光,還是一種顏色。只是陽光的顏色透過水珠的折射產生7種顏色,肉眼看到就感覺有7種顏色出現,其實沒有。天眼不會因為產生什麼顏色而認為就是這樣子,因為天眼的重點是看事情、看這個物的因緣法在哪裡,透過因緣法才清楚來龍去脈。
彼眼解脫謂離諸見。就是這個眼得解脫,解脫我們眼耳鼻舌身意,解脫掉六識六感覺的束縛了。完全是用自己的智慧去觀看世間種種事物的變化,所以離開一切見。所謂見,就是一切人類也好、動物也好,認為所見到的是這個形狀。
彼眼清淨自體光潔。眼睛是清淨的,沒有受汙染。自體光潔。就是本體是發亮、清潔的。眼無依止離諸境界。這個眼睛沒有依止,離諸境界,就是眼睛不會停止在某一個境界而不離開。意思是得天眼通最高境界的,虛空裡面什麼事情都可以看到、體會到。比如有些有鬼通的,只會看到鬼、看到人有些事情,但再高層次就看不到,因為有阻礙。假如是透過四禪修行出來的天眼,就不是靠某一個境界才產生這種見的能力,是透過他的智慧,讓這個天眼能夠體會到周遭發生的一切變化。
其實我們活在這個空間裡面,都是一切分子、原子、夸子的變化,它們聚在一起之後,就能產生一個形狀,這個形狀分解之後,又變成所謂分子、原子之類的東西。所以所謂天眼,不是我們所想像的,看到一個實體的建築物、實體的一座山,這些在有天眼的人來看都是虛假的,不是永恆不會變的,它都是由緣生、由緣滅的事情。所以在禪宗講: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假如沒有透過修行,講這兩句話就覺得很奇怪:明明山在前面,為什麼不是山呢?一旦透過修行了解到佛所講的無生無滅、緣生緣滅的宗旨之後,這個眼開了之後,就能了解關鍵性在哪裡。
經典:「眼無所取離諸煩惱。」
這個眼睛不會執著一定想知道什麼,才會離開一切煩惱。以我的經驗,我常常提醒大家,我不會隨便看到東西,除非是有因緣起來,才會感覺到、體會到某些事情的變化,是什麼原因呢?就是我沒有執著一定要看到什麼,也沒有執著一定要變成什麼眼才最厲害,在這種狀況下,才無所取,就是不會特別要找。比如一定要看到阿彌陀佛或觀音菩薩,就是有所取。當有所取就是意識的作用,不是清淨的心的作用;意識的作用是有漏的,是有限的、是假的,當用清淨本性無所取去體會一切變化時,就不會起煩惱,也不會執著某一些煩惱。
經典:「眼無翳障離諸疑惑」
翳就是眼睛生白膜的病,就是遮蔽的意思。這句可以從兩個方面解釋:第一、這個眼睛不會受任何我們生生世世所學到的學問經驗來產生障礙;第二、就算今天有眼疾,還是可以看得到。佛經講以前釋迦牟尼佛有個弟子兩隻眼睛看不到,釋迦牟尼佛教他一個方法可以看到,應該就是說這些東西。但釋迦牟尼佛沒有傳這個法下來,只講有這件事。
經典:「眼不起念離對礙法。眼得光明照燭諸法。眼隨智慧離識境界。」
眼不起念,是眼睛不會起任何念頭想看到什麼,離對礙法,就離開障礙你的法。舉個例子,比如你很愛一個人,整天想,剛開始拿照片看,現在看手機,一直看就認為他出現在你面前了,這個是神經病,是幻想。
這個所謂的「看」,很難解釋給你們聽,沒有修到這個境界,非人類所能夠體會,佛經講這麼多,只是跟你們講一下,你們所了解、眼睛所看到的,對於天眼來講都是錯的,這樣就簡單扼要讓你們知道,不是坐在那邊一直禪定就會打開天眼、就能夠看到釋迦牟尼佛,不是這樣。
我們清淨的本性具備天眼、天耳這些能力,但出生之後,肉體需要眼耳鼻舌身意維持;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去跟外在、內在接觸之下,我們已經習慣用這些東西,所以當我們回頭用清淨本性的時候,你完全不知道,再講也不知道,除非透過像四禪定這樣一直修,將心清淨了,不求自得。只要清淨的本性一顯露,這些東西全部都有,不是求回來的、不是修回來的。
清淨本性顯露之後,就可以將眼耳鼻舌身的觀感蓋住,用清淨的本性去關照所有事跟物。為什麼仁波切看事情看得遠?我不敢說自己有天眼,最少我用清淨的本性去看事情,不是看你現在是誰,有些時候我會突然講一些事情叫你去做,假如你不聽話,事情就發生了。
為什麼我突然會講呢?因為突然間我可能身體不好,眼耳鼻舌身意關起來了,我的心出現就看到了,身體好了就看不到,所以你們希望我身體不好吧?為什麼身體不好才看到?因為身體不好時,運用眼耳鼻舌身意的能量下降了,所有的能量就在本身清淨的自性,清淨的自性顯露之後,對所有的東西很敏感,感觸很深,跟你們完全不一樣。
這個境界不是求回來的,最重要兩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問問自己做到了沒,沒做到絕對不能自淨其意,不要說你多會唸佛經、多會拜、多懂佛法,這幾句話沒做到,沒有自淨其意,本來清淨的自性、本性、佛性永遠不會顯露。每一個人都有,但都不知道自己有。每個人都希望它會出現,但不是希望就會出現,都是透過不斷修行、不斷根據佛和上師所講的方法去做,有一天就會顯露。
這個顯露不是找回一個東西,佛菩薩跟上師都沒有給你東西,是你自己的,只不過佛菩薩跟上師將你不應該有的東西一直拿走,拿了之後清淨的本性就出來了。你們學佛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困難?因為太多自己的想法,就像昨天有個弟子來,本來接受他懺悔,但他又講錯一句話,說自己要設定目標來供養。就因為這句話,我不接受他懺悔。
設定目標的意思就是不想供養,我供養從來沒有設定目標,只要上師開口,我能做就全部做。「能」是指不去借、不去偷、不去騙,就是在我能力範圍之內、我擁有的一切去做。他說設定目標的意思,就是在他的能力範圍有限之內。雖然我國文不好,但還有一點國文基礎,一聽就知道又來騙。為什麼會來騙?因為心不清淨,希望騙到我他就又得了,我很難騙的。可能那一天我睡著了,被你騙到、矇過去;可能那一天我眼耳鼻舌身意太利了被你騙到。假如我眼耳鼻舌身意不是很利的話,你騙不了我,因為我很清淨,你有供養、沒供養我都很開心。今年就表現給你們看,12個禮拜不收你們一分供養,你們愁眉苦臉,我開心得很,我少欠你們12個禮拜的供養,多開心啊!
所以才看到你們的問題,不是因為我是上師愛罵你們,我真的不希望罵你們,後面你們才知道為什麼要罵。這本《寶積經》講天眼,講一大堆我每一次都做的事,只不過我們對《寶積經》認識太淺了,太少人開示這本經,因為這本經不好講,光講眼這一堆就不好講。明明說是眼,偏偏又跟眼睛無關,只是用一個名詞解釋給你聽,跟肉眼、跟所謂的鬼眼、天眼一點關係都沒有,但偏偏一定要用「眼」這個字,才能讓你體會到清淨本性能做到什麼事。
末法時代要講到這種比較深奧的經典,對你們是一種壓力,但我非講不可,因為不講你們不曉得我多厲害,事實上經典都有認證我修行的境界。
經典:「彼眼無著離難調伏及彼癡冥一切煩惱。」
這個眼也沒有執著離開一切難調伏及彼癡冥一切煩惱。就像眼睛不好要調,近視眼、散光眼、老花眼,等老了又有黃斑部病變、白內障一大堆問題要調伏,但這種眼是不需要調伏的,稍微入定一下就有了。
癡就是不相信因果,冥就是心已經下沉了,對佛法光明的體會沒有了,所以很多煩惱。比如新聞提到一家人被騙後全部自殺死,就是這句話,他們的心已經一片黑暗,覺得自己失去一切、不能活了。能不能活?可以,但因為愚痴不信因果,而認為這樣做對自己好,可以說是一種因果因緣。
所以學佛的重點就是:當我們不好的時候,不是誰弄得你不好,絕對跟你有關。不起貪念、不起念頭,誰都騙不了你,不理他就好了。為什麼會被人家騙?一定有起念頭、起貪念,比如說怕自己的錢被扣押,怕了才會上當,怕吃虧。你們不怕死、不怕因果,就怕沒錢、怕過不了日子,正如那個弟子講的:要設定好目標再來供養,就是怕沒錢。
明明跟大家講過,你用心供養、真心供養,佛菩薩不會讓你餓死。我也跟你們講過,我最苦的時候沒錢吃飯、沒錢繳房租都能過,一樣能供養,我有設定目標嗎?教不聽,還來求!沒有供養的心,求不到法。
今天仁波切不敢說慈悲,因為我學了一身本領,不跟你們講一下,你們當我不存在。透過佛經跟你們講是最公道的,否則的話自吹自擂認為自己多厲害,但是佛經講的你們就沒有辦法,有本事你們跟釋迦牟尼佛頂嘴,你們都愛頂嘴。
今天他講這些東西給我們聽,是什麼意思呢?是可以做到的事,但是因為你們沒有學到,不要認為它不存在。
經典︰「眼能決擇諸根幻化。」
眼開了之後,能夠決定、選擇,「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根。幻化,會換成任何事情出現。比如常常有人看到我出現來救他,這就是一種幻化。他們唸仁波切的法號,我沒有出現,但是我慈悲的力量讓我慈悲的身出現,讓他們看到,這個就是幻化。用什麼去幻化呢?就是上師在修行的時候,這個眼打開了,而且他的願力是要救護他所有的弟子,只要弟子對他有信心,沒有違背戒律、沒有破皈依戒,上師一定會出現,我敢肯定的講。但是拜託你們,做夢的時候不要有事沒事想著我出現,我出現一定是你不好的時候,不是救命,就是讓你不要墮入三惡道,而不是加分。不要說看到仁波切了,自己的修行就好了。沒有這麼好的事,我是過來罵你,一定是你沒有修好,絕對是你有一些事情沒有做好,所以不要希望看到我幻化的身出現。要看我的話,禮拜六來看。禮拜六來看,你們會供養。(大眾笑。)
經典︰「又復眼相彼無能勝。」
天眼開了之後,沒有任何眼可以勝過它。
經典︰「於諸有情平等觀矚。」
意思是天眼開了之後,對一切有情眾生都是平等的看。矚不是摸他,而是他的眼神會平等的看。《普門品》講慈眼視眾生,就是這句話。沒有分別的,不會因你有錢沒錢而看你的眼神會不一樣,是平等的看。
經典︰「彼眼清淨離雜思惟。」
當天眼開了之後,他的肉眼好像很清晰、透澈,沒有底,因為遠離了雜念,就是他的心沒有這麼多雜念。所以有的時候人家看我的眼睛好像很透明,就是這個觀念。比如《阿彌陀經》所講的紺目,不是指天藍色的眼珠,而是因為所有的雜念都沒有了,所以瞳孔旁邊整個眼球是透的,會反射出一種藍灰色,有的時候我在入定時也會出現這種顏色,這就是心無雜念。你們的眼珠很漂亮,不是咖啡色就是黑色、藍色、褐色,這些都是雜念太豐富了。所以當有人說某人的眼睛很迷人,就是他的雜念很多,他不知道用哪個雜念來迷你,剛好你也有這個雜念就看對眼了,所謂的王八看綠豆,看對眼。就是雜念太多了。
如果懂眼科的就知道,我們的眼球裡面有很多的線,這就是你的雜念,除非老到顏色退了。人老了,眼睛變成好像沒有雜念,事實上人老了,雜念也減少。如果老人痴呆的話,就沒有什麼事,一天到晚沒有想什麼,所以他眼球的顏色會變。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看不到這個人有沒有天眼,但是真正修行人的眼珠是不一樣的,眼球和一般人不一樣。你看過去好像很清澈、沒有底,一直透進去,因為他的雜念少。離雜思惟就是雜念少。
經典︰「彼眼無垢體性光瑩。」
這句話就解釋了,他的眼睛是沒有垢的,看起來眼球沒有垢,所以眼球裡面不可能有一些斑之類的。體性光瑩。比如說看到我的眼球很亮,就是光瑩,因為雜念少,所以很光,好像是螢火的光出來。同不同意呢?(大眾回答同意。)
經典︰「又彼天眼隨其心意而能現前成熟佛眼。」
天眼能夠隨著修行者的心意,終於有一天能夠現前,成熟佛的眼。因為佛的眼是比天眼高很多,無遠弗屆,沒有任何地方他看不到,也沒有任何事情看不到。
經典︰「眼無貪瞋離諸違順。」
這個眼沒有貪念,也沒有嗔念,離諸違順,離開一切不順的事情。
經典︰「又彼天眼於義境界修行法式如實相應。」
法式不是法國的方式。於義境界修行意思就是依義不依語。修行人是依止佛所講佛法的意義,不是他的語(他所講的話)的境界。今天修行的人不是依止這句話說什麼,而是裡面的含義說什麼。當我們能夠了解話裡面的含義,依這個境界來修行的話,修行的方法,這裡的法不是指法國,釋迦牟尼佛在的時代沒有法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修行一定是依義不依語,要依照佛所講的一切法義來修行,而不是依照文字去修行。假如你不依止這個義而用文字去解釋,會落入文字障。用依義的境界修行,方法、樣子如實相應,這個方法、這個樣子才會相應。如果你不是這樣修行的話,天眼不會相應。
經典︰「又於有情安住大悲。」
對一切有情眾安住大悲心,大悲就是幫助一切有情眾生到彼岸。
經典︰「又彼天眼來求丐者而無不與。」
這個乞丐不是說他沒有錢吃飯,而是來求法的而無不與,就是一定會給,但是給的方式沒有寫得很清楚。意思是來祈求佛法的人,像不像個乞丐來乞求。現在文明時代,看不到古代的乞丐是怎麼乞求的,以前的乞丐真的是很卑微的來乞求,不是高高在上說你一定要給我,要可憐我,我幫你做善事,不是這回事。像現在很多基金會寫信給我,寫得他們有多偉大,這不謂之乞求。乞求的話一定要謙卑,今天求法的人不能貢高我慢,認為告訴上師,上師就會做,這不是乞求。上師要看他有沒有乞求,如果有的話就給;沒有的話不給。現在知道了吧!問問自己來求法的心是什麼心,假如沒有乞求的心,我不給的。就算有供養也不給。
這句話,感謝釋迦牟尼佛幫我的忙。很多人都說,他都供養了,為什麼仁波切不傳法呢?就是這句話,沒有做到乞求,所以不傳。為什麼要謙卑呢?不是說眾生平等嗎?求法應該要傳啊!為什麼要乞求呢?因為貢高我慢的心得不到善的法。用貢高我慢的心來求法,最多修到阿修羅道,差一點的修到鬼王,不可能解脫生死。為什麼用謙卑的心呢?因為知道自己累世的惡業,這一生還沒有得法,還沒有把握解脫生死,沒有把握離開三惡道,是不是要用謙卑的心呢?
等於你已經走投無路,沒有路走了,知道某個人可以幫助你,你可以大聲的叫他幫忙嗎?說你很可憐,需要幫忙,可以嗎?(大眾回答︰不可以)你一定會用乞求的心去求他。為什麼佛法不是這樣子呢?所以佛經裡面所講的話很簡單、扼要,是重點,我表演給你們看。為什麼很多人來求法我不給呢?並不是因為仁波切擁法而自傲。法是別人傳給我的,我一定要傳出來,但是你沒有用乞求的心,而是用我慢的心來求,我絕對不給,因為我怕害了你。乞求的人如果得了法,會很珍惜,一定用心好好的修、好好的學,甚至不斷的請示上師,不像你們。
我不應該開示《寶積經》,越聽越可怕,(仁波切對出家弟子開示:「你們有祈求過嗎?」)沒有,認為自己是出家人不得了,就應該教你們佛法,包含這些女眾。《寶積經》一巴掌一巴掌的打,將你們打醒為止。
經典︰「見破戒者亦無瞋怒。」
有人破戒了,無瞋怒,並不是不罵他,我一定會罵,不是仇恨你,而是罵醒你、教你。每一次罵你們都是在教啊!每一次罵都有法門在裡面,只要你們聽得懂,如果聽不懂還是沒用。
不要看我現忿怒金剛相,我心裡面開心得很,因為有人給我罵一下,有人可以讓我將他拖回來,不墮入三惡道。我現忿怒相,因為你不聽話、太壞了,還動腦筋來玩我,不罵才怪。我雖然不是什麼大仁波切、什麼轉世的仁波切,但是最少我修了快40年,絕對比你們多,衝著這一點,你們對我客氣一點好嗎?還這麼威風。就像有些人來,我跟他說我不需要他來確認我的果位,和他無關,我行不行也和他無關,是佛菩薩說我行不行,是我的上師說我行不行。假如我不行的話,還能蓋一座佛寺出來?而且到目前為止還堅持我的理念,沒有商業行為。
為什麼7月28日的法會,中午不供應午餐呢?第一、天氣熱,我不敢保證送來的便當不會變壞,假如變壞,我要負責。第二、我聽到有弟子說很貴,所以乾脆就不供應,我去過西藏和印度很多次,人家參加法會哪有準備午餐呢?除了仁波切和出家人有得吃之外,其他人都要自己照顧好自己。你們太舒服了。甚至有人說接駁車很貴,那你們自己去訂啊!幫你們安排得舒舒服服可以到佛寺參加法會,還有意見,那你來安排呀!
現在你們每個禮拜天來參加法會,都動用我的員工安排拿識別證,我有額外收錢嗎?你們有給我員工的薪水嗎?(大眾回答:沒有)怎麼沒有人講仁波切為我們犧牲很大?連我在佛寺安排接駁車,都有人嫌貴,那你可以自己走路上去,可以不要坐接駁車。旅行社連車都訂不到,究竟你們有沒有住在臺灣呢?目前很多旅遊巴士沒有了,因為沒有生意。尤其苗栗這個地方因為比較便宜,所以很多人去旅行度假,為了幫你們登記這個登記那個,改來改去,要耗掉多少人力和金錢呢?還好意思講這句話給我聽到,究竟是不是人啊?是應該的嗎?你們參加法會自己走上去是應該的。
我現在接駁車收你們的錢,比你們坐計程車還便宜,你們還嫌東嫌西。你們不要逼仁波切有一天突然不讓你們參加法會,我是做得到的人,我何必這麼辛苦呢?我的員工辛苦得要死,每次為了你們要參加法會,幫你們安排這個、安排那個,有沒有說一聲謝謝呢?沒有,還嫌。我賺錢不應該嗎?我不需要本錢、不需要付房租、不需要給薪水嗎?那你們自己來處理。像這次中午我不幫你們處理,你們就雞飛狗跳了。
本來我身邊的人很慈悲,說仁波切他們沒有午飯吃,怎麼辦?沒有怎麼辦,那就不要來呀!不需要你們來,在西藏,走五六天的路到法會現場,帶著兩個糌粑的粉加一些茶就當午餐了。你們是金枝玉葉這麼珍貴。假如你們真的是大修行者,對你們珍貴也無所謂,但是也不是。
現在去佛寺參加法會,我隨時會變樣子給你們看,我沒有一定不變,只要我再收到一些批評的風聲,我隨時會變,甚至連接駁車都取消,有本事走路上去,或坐計程車。現在高鐵站門口有一大堆計程車在做我們生意。以前幫你們包高鐵從臺北坐下去,嫌貴嫌遠,現在不安排了,自己訂票很麻煩了吧!還說學佛,連對上師都沒有慈悲心,你對什麼人會有慈悲心呢?安排高鐵從臺北出發,安排一次之後就不安排了,因為一大堆人講話,說為什麼要從臺北出發等等。我的公司不叫為什麼,我的公司叫寶吉祥。本來想讓你們有充足的體力參加法會,結果越來越多麻煩、越來越多事。每個人什麼都吃,就是不吃虧。
本來是不想罵的,但是講到這句話,非罵不可,你們全部破戒。有本事你們安排高鐵從臺北出發到苗栗,在座諸位有的是做生意的、高階管理人士,也有官員,你們去弄啊!給你們好過日子,你們還這麼多意見,臺灣真的太民主了,我要學一下。你們看不起臺灣,以為自己多厲害。
經典︰「於墮落者而常守護。」
就是你準備墮入三惡道,我都會守著你,我會盡一切的方法,不讓你墮入三惡道。比如說參加法會,你們批評這個、那個,就是準備墮入三惡道。不要以為講過沒有事,大家回家靜下來想一下,你們有能力安排嗎?有的話,你們去安排。假如認為安排的人會賺到錢,我也不擋你們財路,你們自己去安排,好嗎?7月28日的法會,我故意不安排午餐,也可以不用來。對你們好,好像應該的。我現在就讓你們知道什麼叫不應該。下一步我連接駁車都取消,你們等著看,完全沒Appreciate(感激)的心。你們有嗎?當人家是奴隸在用,你們平常受氣受慣,現在把氣發在我的身上。沒有看過這麼惡劣的弟子。你們不要再逼我不收供養。怎麼講都講不聽,可不可以用心將自己改掉。人生一天一天的過,很快就過完這一世,不要以為明天復明天,明天何其多,沒有這回事。
更新日期:2025 年 7 月 0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