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6日於台北小巨蛋,尊勝的怙主 直貢澈贊法王主法殊勝的「藏傳佛教直貢噶舉派祖師 吉天頌恭793年紀念大法會」,高達14,000人參加,其中包括 赤札仁波切、仁欽多吉仁波切、菩曼仁波切、僧格巔增仁波切、喇尚仁波切、益西仁波切、巴麥欽哲仁波切等七位直貢噶舉派的仁波切,南珠堪布、耶喜堪布、慈誠堪布等三位直貢噶舉派的堪布,一位薩迦派的拿旺吉瑪堪布,21位直貢噶舉、噶瑪噶舉、巴戎噶舉、薩迦派的喇嘛及阿尼,以及44位顯教出家眾。參加者分別來自台灣、中國、印尼、越南、緬甸、菲律賓、馬來西亞、日本、韓國、香港、澳門、印度、尼泊爾、西藏、泰國、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荷蘭、澳洲、瑞典等地。
這場法會是由直貢噶舉派主辦,寶吉祥佛法中心協辦,台灣行政院內政部為指導單位。這是 直貢澈贊法王繼2002年6月30日在寶吉祥佛法中心住持上師 仁欽多吉仁波切懇求下,在台灣桃園巨蛋體育館舉辦萬人大法會之後,再次在台灣主法超過萬人的盛大法會。一如歷年 仁欽多吉仁波切主法、寶吉祥佛法中心舉辦的大法會,這次大法會仍是門票、點燈都不收取費用。舉辦這場法會的一切經費,都是在 仁欽多吉仁波切監督及指導下,全數由中華民國寶吉祥佛教文化交流協會會員護持。整個法會會場也以最高規格布置得非常莊嚴宏偉,自一星期前就開始在小巨蛋體育館外搭建牌樓、外牆貼上大型海報、迴廊懸掛大型旗幟,法會前一晚深夜更在牌樓前豎立大幅 直貢澈贊法王法照,使所有參加者在進入會場前就感受到直貢噶舉傳承與 直貢澈贊法王的加持。會場內,壇城背牆上懸掛巨幅的祖師 吉天頌恭唐卡,壇城上布置壯觀的108組八供,場館二、三樓間的短牆上懸掛有《傳記十方三世》和《教法廣弘祈願文》的祈福經文,與教派旗相間懸掛,環繞全場一圈。在南珠堪布的指導與教派多位喇嘛協助下,台北小巨蛋場館登時化作佛國淨土。寶吉祥佛法中心在 仁欽多吉仁波切指導與加持下,進行種種布置準備與演練,在在都是希望參加法會的信眾能提早感受到法會的莊嚴殊勝,更能靜下心來參加法會。
很多參加法會的信眾都在清晨6:30開放入場前,就已經在小巨蛋體育館門外排隊等候,充滿對法會的盼望與對佛法的希求。信眾進場時,還自工作人員手中接獲一本大法會紀念手冊。這本手冊中記載這場大法會的緣起、法會相關資訊、直貢噶舉派簡史、祖師吉天頌恭及兩位法王的簡傳、直貢噶舉在台灣各佛法中心的資料,以及各中心住持上師簡介。整本手冊從內容編排、文字出處等,都由 仁欽多吉仁波切親自指導。
上午8:30,尊勝的怙主 直貢澈贊法王,在經幡、寶傘、樂器、八供女的前導,仁波切、堪布、顯密出家眾的跟隨,以及14000位參加者的肅立恭迎中,緩緩步入法會現場,登上壇城。直貢澈贊法王首先向諸佛菩薩恭敬頂禮,接著燃燈供佛,而後升主法座。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在頂禮法王與佛菩薩後,就座於 直貢澈贊法王右邊首位的法座,赤札仁波切則坐於 直貢澈贊法王左邊首位的法座,其他仁波切、堪布、喇嘛也依序就座。此時在壇城下方,1000位信眾代表依序點燃1000盞燈來供佛,這1000位代表是在入場時抽籤抽出的,而且點燈不收任何費用。
在與會大眾念誦一段皈依、發心等經文後,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向尊勝的 直貢澈贊法王以大禮拜頂禮數次後,再戴岡波巴法帽帶領南珠堪布,向尊勝的怙主 直貢澈贊法王獻曼達,這是供養佛菩薩的最高儀軌,也是請法的儀軌。寶吉祥佛法中心的8位女弟子組成的八供女,向 直貢澈贊法王敬獻八吉祥。
接著,直貢澈贊法王開示:非常高興在2002年桃園巨蛋體育館的萬人法會後,相隔8年,在台北小巨蛋舉辦大法會,而且有14,000人參加,這是很殊勝難得的因緣。在這8年的期間,直貢澈贊法王則進行了閉關、修行、研究及寫作,而在這些告一段落之時,直貢澈贊法王展開今年半全球的行程,首站是馬來西亞,並於當地的直貢中心舉行了數場法會。而台灣是第二站,在亞洲之後,還將前往中南美洲以及美國。
這幾年,全世界水災、風災、地震、火災等災害不斷,便是因為人們未注意環保議題,而觸怒了當地的鬼神,使其起了報復心。由於台灣兩年前發生水災,而讓 直貢澈贊法王想舉行這次的法會,為這塊土地消除災難,並為全體人民祈福。
今日的大法會由直貢噶舉派全體主辦,而由寶吉祥佛法中心 仁欽多吉仁波切協辦,直貢噶舉派現今十分興旺,有八百三十多年的歷史,祖寺為西藏的直貢梯寺,目前在中國西藏、青海等地有一百多座佛寺,在全世界也有一百多個佛法中心,而在台灣這塊不大的土地上,便有超過二十個直貢中心,也是最多中心的地方。直貢澈贊法王在多年前應大乘佛教的邀請來到台灣時,還沒有任何直貢中心,直至今日中心林立,若其中有些中心不是很如法,直貢澈贊法王也會負起責任來著手處理。
今日在台灣舉行大法會,適逢農曆四月,這是佛陀誕生、成道、涅槃的月份,在西藏稱為Saga Dawa,是百萬倍增長的月份,在此時舉行法會的功德特別大。直貢噶舉派祖師 吉天頌恭的涅槃紀念日也在此月,因此今日的法會便為紀念吉天頌恭793年而舉行上師供養法。
參加法會時,最重要的是動機,舉行此法會是為了能夠消除當地的災難,亦使世界和平。大家在參加法會時,若能將利益自己的心,擴大到希望對此地有所幫助,及至為全世界的眾生帶來助益,這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由慈心與悲心培養而來,眾所皆知的觀音菩薩,便是釋迦牟尼佛慈悲的代表。
祖師 吉天頌恭的上師 帕摩竹巴尊者曾經開示過,慈心就像我們所生活的大地,而悲心便是滋潤大地的水,因為有兩者的存在,才能生長出茂盛的菩提大樹,而結出三果,也就是證得利益自己的法身,以及利益眾生的報身與化身的佛果,此便為金剛乘的修習方法。
此外,帕摩竹巴尊者亦曾開示,當你們見到可愛的嬰兒笑,或是第一次見到孩子講話時,那種心中起來的歡喜便是慈心。現場有很多母親都能有此體會,而這種慈心與愛是不同的,因為愛是有區隔的。在修習慈心時,須閉關一個月,每一個星期依循次第而修,首先從觀想自己這一生最親近、最重要,對自己有恩的人開始,進而將慈心推展至親人、朋友,及至其他世界上的眾生。至於悲心,則是當你見到自己最親近、最敬重的人發生危難時,那種迫切想立即去幫助他(她)的心情,在閉關時,也修習依此次第將這種心推展至其他人,進而生起菩提心。
要學習正信佛法,最重要的便是要跟隨具德的上師而修。雖然此區佛法盛行,但未如法修行者很多,且出家人與在家人的修習方式也不同,如那洛六法及度母便是給出家人來修的法門,行者倘若沒有依止如法具德的上師以及正信佛法來修習,修錯了是會下地獄的。
直貢澈贊法王為與會大眾簡單介紹今日法會的流程與所修儀軌,首先提到法本中「自身剎那成本尊」的涵義,唸觀空咒是由於我們的身體是因緣和合、平凡的肉身,是在空性之中。此外,在這裡所說的本尊,並不是特定的佛菩薩,而可以是你們自己各自所修的本尊,你們應觀想自己清淨的本性,也就是人人皆有、在無始以來、墮入輪迴之前的清淨本質。要去除自己平凡的念頭,觀想自身清淨,再來供養諸佛菩薩。
事實上,這一句之前應補列「法界清淨眾」,眾生皆有佛性,但因為一念無明,而墮入輪迴之中,倘若能重新認識自己清淨的、真實離戲的本性,那便是證悟了佛果。具備根器的行者,能夠在往生後中陰身時證果,差一點的則可在未來幾世中成佛,若是累世有修行、根器好的行者,便能夠即身成佛。
大家曾經見過的佛菩薩像,有忿怒尊、寂靜尊、千手千眼尊、雙身、單身等種種形形色色,也常聽聞過藏傳佛教舉行勝樂金剛、大威德與普巴金剛法會等,而誤解忿怒尊的法會是用在被人下降頭時,以及消除業障方面。事實上,忿怒尊主要是用來消除嗔恨的心,顯現忿怒的相,但本體是清淨的。你們也不應對雙身尊有所誤解,其實雙身尊是用來消除欲望,也有特定戒律要守,如果沒有對其涵義有所認識,便會從表面判斷,而認為是一般的交配而已。
當觀想自身清淨,供養諸佛菩薩,而使六道眾生得到利益,這便是生起次第的修習。若一直觀想本尊也是執著,因此觀想諸佛菩薩放光,化成種子字而至消失,便為圓滿次第。生起次第是修福德,而圓滿次第則是修智慧。
接著,直貢澈贊法王開始修上師供養法,並且開示觀想的方法,也解釋法本中咒語的涵義。在下法座休息半小時後,直貢澈贊法王再度升座修法。八供女上壇城,唱誦獻供歌,以清新嘹亮的歌聲供養上師與佛菩薩,也代表眾生的感恩。然後進行薈供儀軌,所有與會大眾獲得與主法上師及諸佛菩薩同享食物的殊勝難得因緣。接著是燈供,直貢澈贊法王帶領所有壇城上的仁波切、堪布、出家眾下法座,在宏偉莊嚴的八供台前念誦祈願文,並點燈供佛。
之後,直貢澈贊法王還修瑪尼迴向文,帶領大眾念誦六字大明咒,並且開示觀想觀音菩薩的方法,還簡單解釋了六字大明咒的意義,更提醒大眾,現世無常,每一天都有很多人死亡,你們持誦時應發慈悲心能利益眾生,使他們得以離苦。觀音菩薩手捧如意寶,意思是所求都能如願。觀音菩薩手持的蓮花,代表蓮花雖生長於污泥之中,仍開出純淨無垢的花朵,象徵我們處於如泥如糞的輪迴世間,而眾生皆具有的清淨佛性,仍能絲毫不受汙染,意義非常深遠。
在念誦祈請文、迴向文、發菩提心之後,這場法會圓滿結束。直貢澈贊法王下法座時,全場參加者以不斷的掌聲感恩尊貴的怙主 直貢澈贊法王辛苦地修法開示,令大眾法喜充滿。所有參加者在離場時,還領到一條 直貢澈贊法王加持過的護身金剛結,以及一個 仁欽多吉仁波切特地訂製、印有直貢噶舉標誌和 直貢澈贊法王法照的精緻徽章。
尊貴的 仁欽多吉仁波切,為了這場大法會,親自指導弟子諸多準備事宜,極為細心地安排所有與 直貢澈贊法王相關的行程、安全、飲食、住所等事務。在法會過程中,仁欽多吉仁波切以不動如山的威儀入定聽法。在 直貢澈贊法王行進、上下法座等時候,仁欽多吉仁波切更加盡心服侍 直貢澈贊法王。在在都顯示 仁欽多吉仁波切對待三恩根本上師,是以最大的恭敬心與感恩心,完全將上師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當天,在幾個重要的新聞媒體節目中,都以相當明顯的篇幅報導這場法會的新聞,例如中視與八大第一台。
更新日期:2010 年 6 月 17 日